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锥形量热仪测试分层树叶样品燃烧性中的质量效应
1
作者 王海晖 朱凤 +1 位作者 靳邦鑫 Aktar Shamima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8,共8页
本文研究具有分层特性的针阔叶树叶样品的燃烧性,侧重探讨样品质量对热释放速率的影响方式和机制.选取4种典型形状的树叶在不同质量和含水量条件下开展锥形量热仪测试,观测特定辐射热流作用下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随样品参数设置的变化... 本文研究具有分层特性的针阔叶树叶样品的燃烧性,侧重探讨样品质量对热释放速率的影响方式和机制.选取4种典型形状的树叶在不同质量和含水量条件下开展锥形量热仪测试,观测特定辐射热流作用下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随样品参数设置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其中3种植物叶样PHRR随装载量的增加而下降,并在超过临界质量后基本持平,而另外一种叶样的变化则不明显;随着含水量减小,同等质量样品的PHRR有所提升.改变质量造成样品PHRR的变化可以归结为分层效应引起的热边界差异.样品质量增加,用于其表层升温的热流通量下降,这由同步检测的消光系数K值变化得到验证.树叶分布达到或超过3层后,其质量突破临界值,基本保证样品由热薄材料向热厚材料转变,其燃烧过程中热交换趋于稳定,热释放速率峰值基本不受样品质量影响.形成的认识对于建立分层树叶样品可燃性以及碳排放测试标准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树叶样品 燃烧性 热释放速率峰值 临界质量 测试标准化
下载PDF
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判识与防控技术研究综述
2
作者 杨峰峰 王海晖 +2 位作者 苏伟伟 靳邦鑫 张巨峰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75,共10页
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问题一直是煤矿火灾防治工作的重点,掌握煤自燃危险区域分布规律是采取防控措施的关键。结合该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采用文献调研与理论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了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判识的理论基础、演化历程和判... 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问题一直是煤矿火灾防治工作的重点,掌握煤自燃危险区域分布规律是采取防控措施的关键。结合该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采用文献调研与理论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了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判识的理论基础、演化历程和判定条件,定性总结了煤自燃火灾防控技术的有效性及适应性。综合分析认为:采空区覆岩应力应变-孔隙度-漏风强度-气体体积分数的链式变化和重新分布是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形成的根本原因,采用动态参数判定自燃危险区域更符合现场实际;在工程实践中,注氮、堵漏技术对氧化自燃带宽度的减小呈现出明显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自燃“三带” 形成机理 划分指标 防控技术 注氮参数 封堵效应
下载PDF
多源遥感图像融合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26
3
作者 王海晖 彭嘉雄 +1 位作者 吴巍 李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5期33-37,共5页
在多源遥感图像融合中,针对同一对象不同的融合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融合结果,即可以得到不同的融合图像。如何准确地评价融合效果是图像融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系统地研究了遥感图像融合中的各种评价指标,在对已有的评价指标进行... 在多源遥感图像融合中,针对同一对象不同的融合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融合结果,即可以得到不同的融合图像。如何准确地评价融合效果是图像融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系统地研究了遥感图像融合中的各种评价指标,在对已有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些新的评价指标,并按使用条件和使用用途对遥感图像融合效果评价方法进行了分类。最后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融合效果 评价方法
下载PDF
评价多传感器图像融合效果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4
4
作者 王海晖 彭嘉雄 吴巍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9-193,共5页
为了选择一种在复杂条件下能与主观评价图像融合方法取得一致效果的客观评价方法,对一些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量度融合图像与源图像的交互信息,评价多传感器图像的融合效果具有简单、准确、抗干扰性好的特点。通过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 为了选择一种在复杂条件下能与主观评价图像融合方法取得一致效果的客观评价方法,对一些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量度融合图像与源图像的交互信息,评价多传感器图像的融合效果具有简单、准确、抗干扰性好的特点。通过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实验,将交互信息量的评价方法与其他评价方法相比较,结果表明,交互信息量是一种很好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评价准则 融合性能 交互信息量
原文传递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遥感图象融合 被引量:45
5
作者 王海晖 彭嘉雄 吴巍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32-937,共6页
为了能够更好地把来自多传感器的图象信息综合起来 ,以提高对图象信息的分析和提取能力 ,在研究了小波包图象分析法之后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图象融合方法 .由于小波包变换能对图象进行多层次分解 ,包括对小波变换没有细分的高... 为了能够更好地把来自多传感器的图象信息综合起来 ,以提高对图象信息的分析和提取能力 ,在研究了小波包图象分析法之后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图象融合方法 .由于小波包变换能对图象进行多层次分解 ,包括对小波变换没有细分的高频部分也能进行进一步的分解 ,因此小波包分析能够为图象提供一种比小波多分辨分析更加精细的分析方法 .利用此融合算法将由多传感器获得的同一目标不同波段的遥感图象和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图象进行融合后得到的融合图象 ,能够很好地将源图象的细节融合在一起 .通过与该融合图象进行主观与客观的评价比较 ,证明该融合方法可以获得更好的融合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象融合 小波包变换 遥感图象 融合算法 图象处理
下载PDF
采用交互信息量评价遥感图像融合结果的方法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海晖 彭嘉雄 吴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2-34,共3页
提出了采用交互信息量的评价准则来评价遥感图像的融合效果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衡量融合图像与源图像的互信息来评价融合效果 ,具有简单、准确、抗干扰性好的特点 .通过将它与采用熵和联合熵的评价方法相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交互信息量是... 提出了采用交互信息量的评价准则来评价遥感图像的融合效果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衡量融合图像与源图像的互信息来评价融合效果 ,具有简单、准确、抗干扰性好的特点 .通过将它与采用熵和联合熵的评价方法相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交互信息量是一种很好的评价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图像融合 融合效果 评价准则 交互信息量
下载PDF
一种多传感器遥感图像的配准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海晖 彭嘉雄 吴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3,共3页
提出了一种对多传感器遥感图像进行配准的新方法 .应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提取源图像的结构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图像的相关配准点 .利用仿射变换作为变换模型 ,根据变换参数将输入图像与参考图像进行配准 .实验结果表明 ,此算法可以有... 提出了一种对多传感器遥感图像进行配准的新方法 .应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提取源图像的结构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图像的相关配准点 .利用仿射变换作为变换模型 ,根据变换参数将输入图像与参考图像进行配准 .实验结果表明 ,此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成像差异较大的遥感图像间的配准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配准 仿射变换 数学形态学 配准点 遥感图像
下载PDF
森林地表火行为估算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33
8
作者 王海晖 朱霁平 +2 位作者 姜伟 王清安 邵剑 《火灾科学》 CSCD 1994年第1期33-41,共9页
本文在大量室内林火室验的基础上,通过参考BEHAVE程序中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整套估算地表火火行为特征量的表达式。为保证求解火蔓延速度的更合理性和具有较高的精度,将风速和坡度对火蔓延速度的影响,采用了矢量叠加的方法进... 本文在大量室内林火室验的基础上,通过参考BEHAVE程序中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整套估算地表火火行为特征量的表达式。为保证求解火蔓延速度的更合理性和具有较高的精度,将风速和坡度对火蔓延速度的影响,采用了矢量叠加的方法进行修正。在假设火场为椭圆面来估算火场状况时,不但考虑了风速对火场形状的影响,还引入折合风达的概念,通过将坡度对火场的作用折合成相应的风速值来修正坡度的影响,与大兴安岭野外试验的结果对比表明,本数学模型定量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行为 火蔓延 数学模型 森林火
下载PDF
基于多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研究 被引量:41
9
作者 王海晖 彭嘉雄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02-1007,共6页
多小波是小波理论的扩展 ,在图像处理方面具有单小波所不具有的优点。它能够为图像提供一种比小波多分辨分析更加精确的分析方法。在研究了多小波变换的特性后 ,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多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 ,并将由不同传感器获得的不... 多小波是小波理论的扩展 ,在图像处理方面具有单小波所不具有的优点。它能够为图像提供一种比小波多分辨分析更加精确的分析方法。在研究了多小波变换的特性后 ,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多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 ,并将由不同传感器获得的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图像数据利用此方法进行了融合。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完好地显示源图像各自的信息 ,而且能很好地将源图像的细节融合在一起。通过实验结果证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离散多小波变换 融合算法 遥感图像
下载PDF
基于离散多小波变换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海晖 卢炎生 陈闽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9,共3页
以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图像为对象,基于Chui-Lian(CL)离散多小波变换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将两幅不同的源图像分别进行预处理和多小波分解得到各个分解图像,然后对分解图像分别采用基于区域特征的融合方法,得到混合的... 以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图像为对象,基于Chui-Lian(CL)离散多小波变换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将两幅不同的源图像分别进行预处理和多小波分解得到各个分解图像,然后对分解图像分别采用基于区域特征的融合方法,得到混合的分解系数,通过多小波重构和后处理算法从而获得融合图像.该方法能够为图像融合提供一种比传统的小波变换更加精确的融合方法.实验结果证明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得到更好的融合效果,不仅能够完好地显示源图像各自的信息,而且能更好地将源图像的细节融合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离散多小波变换 融合算法 遥感图像
下载PDF
木材燃烧火焰传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海晖 王清安 黄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54-259,共6页
借助于实验的方法,对木条燃烧火焰的传播进行了研究,获得若干有益的结论。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火焰传播速度随空间方位、几何尺寸及环境温度变化的经验公式。
关键词 木材 燃烧 火焰传播 环境温度 树种
下载PDF
同步电机静止变频软起动及其电枢电流谐波分析
12
作者 彭曦 王海晖 +2 位作者 赵科 陈立阳 谭仁煜 《船电技术》 2024年第4期79-82,89,共5页
同步电机软起动是由静止变频器(Static Frequency Converter,SFC)将同步电机从静止逐渐拖动至额定转速。但SFC短时和频繁起动会造成大量谐波,该谐波施加在同步电机电枢绕组对同步电机造成不可逆的危害。本文首先图解分析了同步电机软起... 同步电机软起动是由静止变频器(Static Frequency Converter,SFC)将同步电机从静止逐渐拖动至额定转速。但SFC短时和频繁起动会造成大量谐波,该谐波施加在同步电机电枢绕组对同步电机造成不可逆的危害。本文首先图解分析了同步电机软起动低速和高速阶段的换相过程,由此推导出各阶段电枢电流模型,从而分析得出电枢电流谐波特性。最后,搭建出同步电机软起动的Matlab/Simulink模型,验证本文推导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电机软起动 静止变频器 电枢绕组 谐波
下载PDF
森林地表火蔓延边界预测预报图形显示系统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海晖 朱霁平 +1 位作者 张军华 王清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S2期254-259,共6页
地表火蔓延状况的预测预报是森林防火灭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目前,国外在预测火场扩展边界的形状及分布时采用了火场椭圆面假设,当可燃物、地形或气象条件复杂变化时,预测结果偏差较大。本文从地表火蔓延的本质入手,建立起确定... 地表火蔓延状况的预测预报是森林防火灭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目前,国外在预测火场扩展边界的形状及分布时采用了火场椭圆面假设,当可燃物、地形或气象条件复杂变化时,预测结果偏差较大。本文从地表火蔓延的本质入手,建立起确定复杂地形、气象条件和可燃物分布情形下的火蔓延边界的数学模型,并借助于现代软件编制技术,成功地编制出预测预报地表火蔓延边界的图形显示系统,率先实现了对任意情形下火蔓延边界的合理、准确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火 蔓延边界 预测预报 图形显示系统
下载PDF
林火行为预测预报专家系统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海晖 朱霁平 +1 位作者 王清安 邵剑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103-109,共7页
在针对我国大兴安岭林区典型可燃物进行实验的基础上,参考美国北方林火实验室编制的BEHAVE程序中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整套估算森林地表火火行为特征量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通过交互式窗口技术、字符型汉字技术和专家系统原理,建立了“... 在针对我国大兴安岭林区典型可燃物进行实验的基础上,参考美国北方林火实验室编制的BEHAVE程序中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整套估算森林地表火火行为特征量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通过交互式窗口技术、字符型汉字技术和专家系统原理,建立了“林火行为预测预报专家系统”。该系统在输入现场可燃物分布特性参数及相应的地形条件和气象条件后,即能迅速预测火蔓延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火行为特征量的值。与野外试验的结果对比表明,预测的结果是合理、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 森林火 预测 预报 专家系统 火灾
下载PDF
木材着火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海晖 王清安 黄立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18-123,共6页
运用实验的方法对木材的着火过程进行了探讨,初步了解了木材在不同热源作用下着火的基本规律,找到了表征木材着火性能的关键指标为加热温度及着火时间,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最终从理论上建立起木材及类... 运用实验的方法对木材的着火过程进行了探讨,初步了解了木材在不同热源作用下着火的基本规律,找到了表征木材着火性能的关键指标为加热温度及着火时间,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最终从理论上建立起木材及类似的固相可燃物的着火模型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着火过程 加热温度 着火时间
下载PDF
基于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在图像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海晖 彭嘉雄 吴巍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3期11-14,共4页
该文在阐述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多源信息融合的方法,并将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遥感图像纹理的分类。提取纹理图像不同特征构成该理论中的证据,利用一定的决策... 该文在阐述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多源信息融合的方法,并将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遥感图像纹理的分类。提取纹理图像不同特征构成该理论中的证据,利用一定的决策规则,选择融合证据作用下最大的假设。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多特征融合分类识别图像纹理的新方法是切实有效的,能极大地提高图像纹理的识别分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理论 信息融合 图像分类
下载PDF
辐射热流作用下树叶样品燃烧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海晖 朱凤 《火灾科学》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9,共9页
研究植物叶样在外部热辐射和值班火源作用下的燃烧现象特征并探索其成因和物理及化学本质。采用锥形量热仪开展实验,热辐射强度分别设定为35kW m-2、55kW m-2、70kW m-2和85kW m-2。实验样品为针阔叶树种共13种,其含水率在45%至79%间变... 研究植物叶样在外部热辐射和值班火源作用下的燃烧现象特征并探索其成因和物理及化学本质。采用锥形量热仪开展实验,热辐射强度分别设定为35kW m-2、55kW m-2、70kW m-2和85kW m-2。实验样品为针阔叶树种共13种,其含水率在45%至79%间变化。实验表明,样品表现出不同的着火模式,有的为明火,有的则为阴燃,取决于树种和设定的辐射强度。样品出现有焰燃烧现象的最低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在22.3kW m-2至35.6kW m-2之间,反映了形成气相火焰所需最低挥发分质量流率。气相产物CO2产生速率的峰值与PHRR呈高度线性性,表明了不同样品间气相燃烧或固相表面氧化(阴燃燃烧)反应的相似性。进一步分析表明,出现的独特热释放速率尖锐峰形是样品分层特性以及树叶的物理属性和热物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热薄特性的样品表层,在实验初期是接受外部辐射热的主体,其热解的产物是形成气相火焰的物质来源;在其转变为焦炭层后,对辐射热流向内层的渗透具有阻挡作用。建立起来的认识对于评估分层样品的燃烧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阔叶树种 分层树叶样品 燃烧特性 材料燃烧性 锥形量热仪测试
下载PDF
生物防火林带技术的科学基础和发展前景 被引量:26
18
作者 王海晖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1-738,共8页
生物防火林带技术是将特定常绿阔叶树种呈带状密植到易燃的植物群落中,用以预防和阻隔地表火及树冠火蔓延。研究表明,生物防火林带的防隔火功能不只是来自于植物叶片间可燃性的差异,更多源于常绿阔叶树的树冠结构以及相对密植构成的独... 生物防火林带技术是将特定常绿阔叶树种呈带状密植到易燃的植物群落中,用以预防和阻隔地表火及树冠火蔓延。研究表明,生物防火林带的防隔火功能不只是来自于植物叶片间可燃性的差异,更多源于常绿阔叶树的树冠结构以及相对密植构成的独特林分。通过抑制带内地表可燃物的生长,实现对地表火的阻隔;在遭受树冠火袭击时,以其树冠较弱的可燃性和分层特性消减火势(强度),降低火蔓延过程中热量输运的效率,使火蔓延自动终止。与传统的防火隔离带(生土带)相比,该项技术在阻挡火焰辐射、飞火以及保持水土和生态维护等方面拥有绝对优势。由于缺乏对其抵抗树冠火规模的量化认识,也没有建立起量化的技术性能指标以及细化的实施规范,生物防火林带技术仍处于经验型阶段。对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不仅可以确保其在森林防火分隔实践中的应用效果,还可以在森林和城镇结合部等火灾多发地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防火 生物防火林带技术 阻火机理 量化技术指标 防火分隔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纹理图像分类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海晖 卢炎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51,共3页
在阐述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多源信息融合的方法,并将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遥感图像纹理的分类.图像灰度均值特征和图像灰度共生矩阵的熵特征作为纹理图像的不... 在阐述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多源信息融合的方法,并将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遥感图像纹理的分类.图像灰度均值特征和图像灰度共生矩阵的熵特征作为纹理图像的不同特征被提取,并构成该理论中的证据,利用一定的决策规则,选择融合证据作用下最大的假设.实验结果表明,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多特征融合分类识别图像纹理的新方法是切实有效的和可行的,分类结果要优于仅仅利用单个特征进行分类的结果,能极大地提高图像纹理的识别分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 信息融合 纹理特征 图像分类
下载PDF
无参考视频平滑度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海晖 卢培磊 +2 位作者 吴云韬 陈双玉 孙志宏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56-62,共7页
为了客观地评价视频图像的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无参考视频平滑度的评价方法.该方法使用ORB(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特征点来描述视频帧,并通过使用仿射变换和FLANN(Fast Library for Approximate Nearest Neighbors)算法,得... 为了客观地评价视频图像的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无参考视频平滑度的评价方法.该方法使用ORB(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特征点来描述视频帧,并通过使用仿射变换和FLANN(Fast Library for Approximate Nearest Neighbors)算法,得出相邻两幅视频帧中特征序列的平移轨迹和旋转轨迹,然后对轨迹进行高斯滤波和计算其抖动次数,最后计算出整个视频序列相邻两帧图像的参数序列,并得出视频平滑度.由于该算法无需借助任何参考图像,仅依靠待评价图像本身的信息就可以进行质量评价,因此使用更加简便.与标准视频图像检测结果相比,采用该方法所得出的检测结果具有极高的吻合度,完全满足实用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平滑度 ORB特征 仿射变换 平滑度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