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EN凝胶引流管植入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初步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胡甜 张虹 +2 位作者 王军明 王琳颢 成前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1-355,共5页
目的初步评估XEN凝胶引流管植入术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8例(10眼)进行了XEN凝胶引流管植入术的患者,其中男性6例(8眼),女... 目的初步评估XEN凝胶引流管植入术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8例(10眼)进行了XEN凝胶引流管植入术的患者,其中男性6例(8眼),女性2例(2眼)。年龄分布24~41岁,平均(33.9±5.9)岁。比较手术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包括视力、眼压、青光眼用药数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8例患者均诊断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平均随访时间为(13.0±3.9)个月。术前平均眼压为(24.7±6.2)mmHg,末次随访时平均眼压为(13.9±1.7)mmHg,较术前下降了43.7%。术前平均用药数量为3.1种,末次随访时为0.2种。4眼(40%)进行了滤过泡分离手术,其中1眼发生色素颗粒阻塞引流管出口,行滤过泡分离时清除阻塞物,房水顺利流出。截至末次随访,3眼获得手术完全成功,5眼获得部分成功,总成功率为80%。2眼术后发生前房积血,均在术后1个月内自行消退。其余患者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XEN凝胶引流管植入术是POAG的一种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在1年的随访中,患者眼压和青光眼用药数量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XEN凝胶引流管 微创青光眼手术
下载PDF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与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患者虹膜睫状体构型特征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琳颢 王军明 邓超华 《眼科》 CAS 2022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比较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与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PACS)患者的房角生物学特征。设计回顾性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同济医院58例PACG及PACS患者。方法回顾患者病例资料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图像,测... 目的比较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与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PACS)患者的房角生物学特征。设计回顾性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同济医院58例PACG及PACS患者。方法回顾患者病例资料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图像,测量其房角生物学参数,进行定量及定性分析。主要指标中央前房深度(ACD)、500μm房角开放距离(AOD500)、500μm小梁虹膜夹角(TIA500)、500μm小梁睫状突距离(TCPD500)、500μm小梁睫状体夹角(TCA500)、虹膜根部厚度(IT500)、睫状突长度(CPL)、睫状体厚度(CBT)。结果与PACS组(n=25)相比,PACG组(n=33)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更低(0.4±0.35、0.2±0.17),基线眼压更高(21.17±6.09、15.57±3.57 mmHg),眼轴更短(22.17±1.22、22.74±0.88 mm),ACD更浅(1.77±0.27、1.94±0.25 mm),AOD500、TIA500、TCPD500、TCA500更小(0.04±0.04、0.10±0.05 mm;3.90±4.58、11.07±4.77°;0.51±0.10、0.58±0.10 mm;60.55±13.26、71.54±12.58°),CPL更长(1.43±0.26、1.28±0.15 mm)。虹膜插入点位于睫状体基底部的比例(54.5%、20.0%)及睫状体前旋的比例(68.0%、39.4%)PACG组较PACS组更大(P均<0.05)。而IT500、CBT、虹膜成角和虹膜凸度在两组间未见差异。结论PACG眼较PACS眼具有更短的眼轴和更浅的前房,长而前旋的睫状体构型更明显,虹膜插入点位于基底部的比例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 超声生物显微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