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瑞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安阳市中医院拟接受手术治疗的11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利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将入选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安阳市中医院拟接受手术治疗的11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利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将入选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喉罩全麻,观察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喉罩全麻。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麻醉相关指标以及麻醉诱导前5 min(T_(0))、切皮(T_(1))、手术开始30 min(T_(2))、手术结束(T_(3))时平均动脉压、心率、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分别为(13.29±1.47)min、(33.45±3.56)min,均短于对照组[(19.41±2.10)min、(36.21±4.0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时比,两组T_(1)、T_(2)、T_(3)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均降低,与T_(1)时比,两组T_(2)、T_(3)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均降低,且观察组T_(1)、T_(2)、T_(3)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均高于对照组,处理主效应、时间主效应、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时比,两组T_(1)、T_(2)、T_(3)时Cor、E水平均升高,与T_(1)时比,两组T_(2)、T_(3)时Cor、E水平均升高,与T_(2)时比,两组T_(3)时Cor、E水平均升高,观察组T_(1)、T_(2)、T_(3)时Cor、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处理主效应、时间主效应、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可维持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抑制应激反应,且患者术后苏醒质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竖脊肌平面阻滞 全麻 血流动力学 应激
下载PDF
自动复合硅胶柱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中多氯联苯
2
作者 王紫豪 崔娜 +5 位作者 冯超林 赵文玉 王石 王培龙 苏晓鸥 王瑞国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97-103,共7页
本实验基于自动复合硅胶柱前处理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旨在建立同时检测饲料及饲料原料中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IN-PCBs)的方法。样品中的IN-PCBs经溶剂加速萃取后,采用复合硅胶净化柱正压自动净化处理,应用岛津GCMS TQ8050三重四级... 本实验基于自动复合硅胶柱前处理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旨在建立同时检测饲料及饲料原料中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IN-PCBs)的方法。样品中的IN-PCBs经溶剂加速萃取后,采用复合硅胶净化柱正压自动净化处理,应用岛津GCMS TQ8050三重四级气质联用仪检测,同位素稀释法定量。结果表明:标准曲线线性范围0.1~100 ng/mL,相关系数(R 2)均大于0.999,平均相对响应因子为0.91~1.14;检测限为0.6~8.2 n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1%~108.4%,相对标准偏差为1.0%~13.0%。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方法前处理时间短、检测灵敏度高,能够满足饲料及相关产品中IN-PCBs监测与风险评估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样品前处理 饲料 多氯联苯 检测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水利中的应用与展望
3
作者 孙亮 王瑞国 +2 位作者 袁瑞 杨树 李雨彤 《中国水利》 2024年第3期44-51,共8页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水利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智慧水利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总结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灌区综合管理、水利工程结构安全监测、中小流域水文预报、河湖管理四大智慧水利应用场景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水利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智慧水利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总结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灌区综合管理、水利工程结构安全监测、中小流域水文预报、河湖管理四大智慧水利应用场景中的应用现状,展望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水利建设中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推动智慧水利建设和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智慧水利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知识图谱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原料中26种霉菌毒素 被引量:33
4
作者 王瑞国 苏晓鸥 +3 位作者 程芳芳 王培龙 樊霞 张维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4-270,共7页
建立了同时检测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等26种霉菌毒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玉米和豆粕样品经乙腈-水-甲酸(84:15.9:0.1, V/V)超声提取1 h,取1 mL上清液经Mycospin 400多功能净化柱净化,浓缩干... 建立了同时检测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等26种霉菌毒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玉米和豆粕样品经乙腈-水-甲酸(84:15.9:0.1, V/V)超声提取1 h,取1 mL上清液经Mycospin 400多功能净化柱净化,浓缩干燥,0.25 mL水-甲醇-甲酸(95:4.9:0.1, V/V)复溶,上机测定。采用反相C18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水和0.1%甲酸-甲醇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多反应监测离子模式进行定性分析。基质效应考察发现,样品提取液经Mycospin 400多功能净化柱净化后,大部分毒素仍有较强的基质效应。因此,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在高、中、低3种添加浓度水平下,26种霉菌毒素的平均回收率为61.9%~119.5%,相对标准偏差介于0.8%~18.6%之间。针对不同目标物,本方法的定量限为0.5~25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饲料原料 多功能净化柱 霉菌毒素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苯乙醇胺A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瑞国 苏晓鸥 +2 位作者 王培龙 李阳 樊宇飞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9-393,共5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结合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测定饲料中苯乙醇胺A的方法。根据样品基质的特点,采用相应提取液(配合饲料:0.1%甲酸-甲醇,浓缩饲料:0.1%甲酸-甲醇(10∶90,V/V);添加剂预混合饲料:0.1%甲酸-甲醇(20∶80,V/V)进行...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结合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测定饲料中苯乙醇胺A的方法。根据样品基质的特点,采用相应提取液(配合饲料:0.1%甲酸-甲醇,浓缩饲料:0.1%甲酸-甲醇(10∶90,V/V);添加剂预混合饲料:0.1%甲酸-甲醇(20∶80,V/V)进行振荡提取,混合阳离子固相萃取柱(PCX)净化。采用Acquity UPLC BEH Shield RP18色谱柱,以0.1%甲酸溶液-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检测波长为278 nm。本方法线性范围为0.1~100 m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定量限为1.0 mg/kg。不同饲料样品基质中苯乙醇胺A的回收率为68.7%~96.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7.0%。本方法简单快速,线性范围广,应用于实际样品检测,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饲料 苯乙醇胺A
下载PDF
杂质吸附型净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谷物和动物饲料中37种霉菌毒素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瑞国 郭丽丽 +4 位作者 王培龙 苏晓鸥 宋志超 林刚 朱荣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17-825,共9页
建立了谷物和动物饲料中霉菌毒素的高效、快速前处理方法,可同时提取和净化样品中37种理化性质差异较大的霉菌毒素,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样品粉碎处理后,经84%(体积分数,下同)乙腈水(含0.1%甲... 建立了谷物和动物饲料中霉菌毒素的高效、快速前处理方法,可同时提取和净化样品中37种理化性质差异较大的霉菌毒素,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样品粉碎处理后,经84%(体积分数,下同)乙腈水(含0.1%甲酸)溶液振荡提取20 min,MLJ-1杂质吸附型固相萃取柱净化。目标物在BEH RP18色谱柱上分离,以0.1 mmol/L乙酸铵溶液(含0.1%甲酸)和甲醇溶液(含0.1%甲酸)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正、负离子模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可在1 min内完成样品净化处理,15 min内完成37种目标化合物的分离分析。37种目标物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基质匹配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8。除伏马毒素外的所有目标化合物在4个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介于80%~1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20%(n=5),方法定量限为2~40μg/kg,能够满足《饲料卫生标准》判定要求。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适合谷物和动物饲料中多种霉菌毒素同步筛查和确证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质吸附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霉菌毒素 谷物 饲料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动物血浆中21种霉菌毒素或其代谢物残留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瑞国 苏晓鸥 +3 位作者 王培龙 张维 薛岩 李玉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1-237,共7页
建立了同时检测动物血浆中黄曲霉毒素B1等21种霉菌毒素或其代谢物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动物血浆样品中加入0.1%甲酸-乙腈溶液、NaCl和无水MgSO_4进行萃取,无水MgSO_4和C_(18),PSA,A-AL对提取液进行脱水净化,经浓缩、复溶和离心... 建立了同时检测动物血浆中黄曲霉毒素B1等21种霉菌毒素或其代谢物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动物血浆样品中加入0.1%甲酸-乙腈溶液、NaCl和无水MgSO_4进行萃取,无水MgSO_4和C_(18),PSA,A-AL对提取液进行脱水净化,经浓缩、复溶和离心后,再进行测定。采用反相C_(18)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0.5 mmol/L乙酸铵溶液和0.1%甲酸-甲醇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离子模式(MRM)进行检测,基质标准曲线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线性范围在0.05~100 ng/mL之间,方法的定量限为0.05~0.5 ng/mL。在高、中、低3个添加浓度水平下,21种霉菌毒素的平均回收率为62.0%~116.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动物血浆 霉菌毒素 残留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工模拟猪消化液中3种霉菌毒素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瑞国 苏晓鸥 +3 位作者 樊霞 王培龙 高忠武 张瑜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同时测定人工模拟猪胃和小肠消化液中黄曲霉毒素B1(AF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A)的快速、灵敏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霉菌毒素吸附剂吸附率体外法评价。通过模拟猪的消化道对...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同时测定人工模拟猪胃和小肠消化液中黄曲霉毒素B1(AF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A)的快速、灵敏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霉菌毒素吸附剂吸附率体外法评价。通过模拟猪的消化道对饲料基质进行体外消化获得猪胃和小肠消化液,分别向其中按一定比例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和3种霉菌毒素,孵育、离心后,经进样液10倍稀释后测定。采用反相C18色谱柱分离,以0.2 mmol/L乙酸铵溶液和0.1%甲酸-甲醇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离子模式(MRM)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在优化条件下,对AFB1,DON和ZEA在人工猪胃和小肠消化液中的定量限分别是1,50,40μg/L和0.3,50,20μg/L,相对偏差(RSD)<5.0%。并且,在39℃±0.5℃,10 h内测定结果稳定,能够满足霉菌毒素吸附剂吸附率的测定。采用本方法对市售8种蒙脱石类吸附剂和5种酵母细胞壁类吸附剂进行吸附率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模拟猪消化液 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吸附剂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B_1致雏鸭肝脏细胞DNA的损伤效应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瑞国 侯水生 苏晓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21-827,共7页
【目的】(1)研究黄曲霉毒素B1(AFB1)不同染毒水平(3,30,300μg·kg-1BW)染毒后,在不同时间点导致雏鸭肝细胞DNA损伤情况;(2)探明AFB1染毒剂量及染毒时间与雏鸭肝细胞DNA损伤之间的关系,为AFB1遗传毒性提供研究模型。【方法】96只雄... 【目的】(1)研究黄曲霉毒素B1(AFB1)不同染毒水平(3,30,300μg·kg-1BW)染毒后,在不同时间点导致雏鸭肝细胞DNA损伤情况;(2)探明AFB1染毒剂量及染毒时间与雏鸭肝细胞DNA损伤之间的关系,为AFB1遗传毒性提供研究模型。【方法】96只雄性北京鸭雏鸭,随机分为16组,每组6只。第1组为对照组,第2至6组为低剂量(染毒)组、第7至11组为中剂量(染毒)组、第12至16组为高剂量(染毒)组。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雏鸭分别灌胃25%DMSO水溶液,0.25,2.5,25μg·mL-1溶液各1mL,对照组于灌胃1h后,各剂量染毒组分别于灌胃染毒1、2、8、24、48h用彗星试验检测肝细胞DNA损伤。【结果】试验表明,雏鸭对于AFB1导致的肝细胞DNA损伤非常敏感,肝细胞DNA损伤程度与AFB1摄入量以及摄入时间有关。经口染毒2h左右DNA损伤达到高峰,所有染毒组在尾长、尾部DNA百分含量、尾矩、Olive尾矩等指标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AFB1染毒剂量增加,DNA损伤程度加深、持续时间延长。【结论】(1)AFB1致雏鸭肝细胞DNA损伤的效应非常强,低剂量(3μg·kg-1BW)AFB1暴露就能够引起雏鸭肝细胞DNA发生显著损伤。(2)经口染毒AFB12h后雏鸭肝细胞DNA损伤达到高峰,此时DNA损伤程度与AFB1暴露之间的量效关系最为明显。(3)雏鸭是研究AFB1遗传毒性的一个良好动物模型,彗星试验能够反映AFB1致雏鸭肝细胞DNA损伤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DNA损伤 彗星试验 雏鸭
下载PDF
刺五加注射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瑞国 黎万友 +1 位作者 张延明 赵以瑜 《中医正骨》 2005年第3期9-11,共3页
为探讨刺五加注射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将 2 1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A组 )、空白对照组 (B组 )、实验组 (C组 ) ,除A组外结扎左髂总动脉建立左后肢缺血模型 ,并于缺血 2 .5小时末让其再灌注。分别于缺血前、缺血 2 .... 为探讨刺五加注射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将 2 1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A组 )、空白对照组 (B组 )、实验组 (C组 ) ,除A组外结扎左髂总动脉建立左后肢缺血模型 ,并于缺血 2 .5小时末让其再灌注。分别于缺血前、缺血 2 .5小时、再灌注 1小时末 (A组于对应时间 )静脉穿刺抽血 ,检测血清CK、LDH、SOD、MDA的变化 ,各时间段切取左小腿腓肠肌固定后作H E染色光镜观察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刺五加注射液能使肢体缺血再灌注的家兔血清CK、LDH、MDA值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SOD值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 ,能使缺血再灌注的兔左小腿腓肠肌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表明刺五加注射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医药疗法 刺五加注射液 治疗应用 CK 血液 LDH 血液 MDA 血液 SOD 血液 实验研究 动物
下载PDF
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中指示性多氯联苯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瑞国 张苏 +6 位作者 董姝君 魏书林 张天姝 杨浩森 程劼 王培龙 苏晓鸥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19-2024,共6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测定动物饲料中6种指示性多氯联苯的痕量分析方法。样品中的多氯联苯经溶剂加速萃取,用44%酸性硅胶柱脱脂和复合硅胶柱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采用DB-5MS毛细管柱分离,电子轰击电离源(EI)电...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测定动物饲料中6种指示性多氯联苯的痕量分析方法。样品中的多氯联苯经溶剂加速萃取,用44%酸性硅胶柱脱脂和复合硅胶柱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采用DB-5MS毛细管柱分离,电子轰击电离源(EI)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下(MRM)检测,同位素稀释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500.0 ng/m L,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平均相对响应因子(RRF)为1.08~1.21;定量限为5.5~9.2 pg/g,样品添加回收率为92.8%~109.7%,RSD为1.6%~14.8%;定量内标的回收率为32.6%~90.2%。应用此方法对北京市周边地区采集的10个配合饲料样品进行检测,6种指示性PCBs均有检出,其中PCB28和PCB52为优势单体,总浓度范围为54.7~191.7 pg/g,远低于我国国标饲料限量标准(10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性多氯联苯 饲料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小檗碱心血管药理研究述评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瑞国 方泰惠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39-241,共3页
小檗碱是中药黄连的主要成分,是以黄连为君药的中医方剂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小檗碱心血管药理研究的一些进展并加以评析,以期对目前和今后中医方剂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檗碱 心血管药理 靶标 方剂 黄连解毒汤
下载PDF
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置术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肘管综合征临床研究
13
作者 刘杰 王瑞国 +3 位作者 邓文杰 高琼 李越 盛奎升 《河南中医》 2023年第7期1077-1081,共5页
目的:观察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置术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肘管综合征(cubital tunnel syndrome,CT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21年11月日照市中医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CTS患者5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7例。... 目的:观察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置术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肘管综合征(cubital tunnel syndrome,CT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21年11月日照市中医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CTS患者5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给予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置术治疗,术后留置引流条,并给予石膏外固定3周,甲钴胺注射液治疗1周,1周后给予甲钴胺片口服3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上肢功能恢复情况、手指功能恢复情况、尺神经恢复情况及尺神经肌电图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有效率为84.62%,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肢功能评定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手指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尺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尺神经运动功能测定、感觉功能测定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置术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可以显著改善中度及重度肘管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促进上肢功能、手指功能及尺神经损伤的恢复,提高尺神经电反射的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置术 补阳还五汤 尺神经电反射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动物饲料中5种霉菌毒素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瑞国 林刚 +2 位作者 李桐 王培龙 苏晓鸥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3286-3293,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同步、快速的测定饲料中5种主要霉菌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84%乙腈水(含0.1%甲酸)提取液提取,MLJ-1杂质吸附... 目的建立一种同步、快速的测定饲料中5种主要霉菌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84%乙腈水(含0.1%甲酸)提取液提取,MLJ-1杂质吸附型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0.1mmol/L乙酸铵/0.1%甲酸-水(A)和0.1%甲酸-甲醇(B)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对霉菌毒素及其同位素内标的定量离子和定性离子进行监测。结果本方法在1min内完成样品净化处理,15min内完成5种目标化合物的分离分析。5种霉菌毒素在高、中和低浓度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83.9%~113.8%,相对标准偏差为0.6%~15.0%(n=6),方法定量限为0.3~4.0μg/k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适合饲料中5种主要霉菌毒素同步确证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毒素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饲料
原文传递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中的腾毒素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瑞国 张苏 +4 位作者 田林 苏晓鸥 王培龙 肖志明 索德成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8年第5期40-43,共4页
研究建立了饲料中腾毒素的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经水浸润后,以0.1%甲酸乙腈提取目标物, C18和PSA进行净化, Waters BEH RP18色谱柱分离, 0.1%甲酸水和0.1%甲酸甲醇等度洗脱,多反应监测(MRM)正离... 研究建立了饲料中腾毒素的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经水浸润后,以0.1%甲酸乙腈提取目标物, C18和PSA进行净化, Waters BEH RP18色谱柱分离, 0.1%甲酸水和0.1%甲酸甲醇等度洗脱,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扫描,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腾毒素在浓度为1~50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7 6~0.999 2;在饲料中添加浓度为5、 25、 125μg/kg等3个水平下,回收率为89.1%~105.7%,批内变异系数2.6%~10.3%,批间变异系数0.9%~7.4%,定量限(以信噪比≥10计)为2.0μg/kg。该方法准确、灵敏,前处理简单,可作为饲料中腾毒素快速分析和确证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饲料 腾毒素
下载PDF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瑞国 王振兴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1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探讨适合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最佳麻醉方法。方法将100例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需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收治顺序编号,单号即复合组50例,采用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双号即全麻组50...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探讨适合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最佳麻醉方法。方法将100例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需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收治顺序编号,单号即复合组50例,采用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双号即全麻组50例,采用全身静脉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苏醒时间、疼痛程度、术中高血压和低血压以及术后躁动的发生率。结果复合组麻醉优良率为90.00%,全麻组为72.00%,复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苏醒时间为(18.29±5.52)min,显著短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182,P<0.05);复合组术中出现高血压3例,低血压2例,术后躁动11例,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手术疼痛程度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全麻 腰硬联合麻醉
下载PDF
积雪草甙对成纤维细胞DNA合成与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瑞国 王锦菊 +1 位作者 余祥彬 王宝奎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41-42,共2页
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积雪草甙对体外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 DNA合成和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积雪草甙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能促进小鼠成纤维细胞 DNA合成和胶原蛋白合成 ,并呈剂量依赖关系。
关键词 积雪草甙 成纤维细胞 DNA合成 胶原蛋白合成 小鼠 中药 药理
下载PDF
改良彗星实验检测黄曲霉毒素B_1致雏鸭DNA损伤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瑞国 苏晓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5-50,共6页
试验旨在通过改良彗星实验检测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B1,AFB1)对雏鸭肝细胞DNA损伤的影响。雏鸭经AFB1灌胃染毒,2 h后分离肝细胞,并通过改良彗星实验测定DNA损伤。结果显示,AFB1能够导致雏鸭肝细胞DNA损伤,表现为尾长、尾部DNA百分含... 试验旨在通过改良彗星实验检测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B1,AFB1)对雏鸭肝细胞DNA损伤的影响。雏鸭经AFB1灌胃染毒,2 h后分离肝细胞,并通过改良彗星实验测定DNA损伤。结果显示,AFB1能够导致雏鸭肝细胞DNA损伤,表现为尾长、尾部DNA百分含量、尾矩、Olive尾矩等彗星参数与空白和溶剂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表明改良彗星实验能够用于AFB1导致肝细胞DNA损伤的检测,试验还提示,在体肝细胞彗星实验能够作为雏鸭AFB1暴露的遗传毒性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彗星实验 DNA损伤 雏鸭
下载PDF
余甘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瑞国 林久茂 +1 位作者 郑良朴 王锦菊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余甘子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药理学 中医
下载PDF
余甘子抗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瑞国 郑良朴 +1 位作者 林久茂 王锦菊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22-24,共3页
探讨余甘子对慢性炎症的影响及其机制。制备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用余甘子进行干预,观察棉球肉芽肿周围血管形态,检测棉球肉芽肿干重,检测血清中TNF-aI、L-1β和NO。结果发现余甘子降低棉球肉芽肿周围血管充血,降低棉球肉芽肿干重,降低... 探讨余甘子对慢性炎症的影响及其机制。制备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用余甘子进行干预,观察棉球肉芽肿周围血管形态,检测棉球肉芽肿干重,检测血清中TNF-aI、L-1β和NO。结果发现余甘子降低棉球肉芽肿周围血管充血,降低棉球肉芽肿干重,降低血清中TNF-aI、L-1β和NO水平。结论:余甘子抑制棉球肉芽肿形成,其机制与降低TNF-aI、L-1β和NO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肉芽肿 肿瘤坏死因子-A 白细胞介素-1Β 一氧化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