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病毒病军人急性应激反应特点 被引量:18
1
作者 晏玲 杨国愉 +4 位作者 王皖曦 刘志峰 赵梦雪 王立菲 陆金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31-1134,共4页
目的探讨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病毒病军人急性应激反应特点。方法采用军人急性应激反应量表(acute stress response scale for armymen,ASRSA),对中国援利医疗队130名军人进行团体心理测评,分析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病毒病军人急性应激... 目的探讨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病毒病军人急性应激反应特点。方法采用军人急性应激反应量表(acute stress response scale for armymen,ASRSA),对中国援利医疗队130名军人进行团体心理测评,分析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病毒病军人急性应激反应特点。结果 1女性的认知改变、情绪反应、行为变化、生理反应、工作效率、总反应指数维度分显著高于男性(P<0.05)。2抗埃军人急性应激反应得分在认知改变、行为变化、生理反应维度和总反应指数不同军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现随军龄增高逐渐增高的发展趋势。3军官情绪反应、行为变化维度分显著高于战士(P<0.05)。4抗埃军人急性应激反应得分呈现明显的学历组间差异(P<0.05),随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呈现倒"V"型的发展趋势:本科组认知改变和行为变化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研究生组(P<0.05)和专科及以下学历组(P<0.05)。5护士认知改变和行为变化得分显著高于医生(P<0.05);护士认知改变、行为变化和总反应指数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人员(P<0.05)。结论援利医疗队军人急性应激反应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军龄、层次、文化程度和人员类别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比里亚 埃博拉病毒病 军人 急性应激反应
原文传递
中国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军人心理健康的追踪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国愉 晏玲 +5 位作者 王皖曦 赵梦雪 王立菲 刘志峰 何楠 赵一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229-2236,共8页
目的追踪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军人心理健康特点和变化规律。方法将整个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医疗任务划分为5个阶段,分为医生、护士和行政后勤3种人员类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医疗队中150名军人进行动态... 目的追踪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军人心理健康特点和变化规律。方法将整个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医疗任务划分为5个阶段,分为医生、护士和行政后勤3种人员类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医疗队中150名军人进行动态追踪调查,比较不同任务阶段军人心理健康的动态变化及每个阶段的性别、年龄、人员类别、人员层次和文化程度差异。结果 1军人SCL-90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得分及总均分呈现显著的阶段差异(P〈0.05,P〈0.01),集结期显著高于其他4个阶段(P〈0.05,P〈0.01)。2除恐怖和偏执外,男性SCL-90各因子得分和总均分呈显著阶段差异(P〈0.05,P〈0.01),集结期最高;除医学观察期外,女性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因子得分及总均分显著高于男性(P〈0.05,P〈0.01)。3〉30-40岁组和〉40岁组的强迫、抑郁、焦虑因子得分和总均分呈显著的阶段差异(P〈0.05);〉40岁组集结期焦虑因子得分显著高于≤30岁组(P〈0.05),国内集训期抑郁因子得分显著高于≤30岁组(P〈0.01)。4医生和护士的强迫、抑郁和焦虑因子得分呈显著阶段差异(P〈0.05,P〈0.01);除医学观察期外,护士得分显著高于医生和行政后勤组(P〈0.05,P〈0.01)。5军官在任务前4个阶段的SCL-90部分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战士(P〈0.05,P〈0.01)。6本科学历组在任务前4个阶段的部分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研究生组和专科生组(P〈0.05,P〈0.01)。结论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呈明显阶段差异和人群差异,开展心理工作时需密切关注集结阶段以及女性、护士和年龄较大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博拉 利比里亚 心理健康 军人 追踪研究
原文传递
138名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病毒病军人不同任务阶段正负性情绪变化特点 被引量:9
3
作者 赵梦雪 杨国愉 +5 位作者 晏玲 王皖曦 王立菲 刘志峰 何楠 路金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160-2164,共5页
目的探讨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病毒病军人不同任务阶段正负性情绪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对援利医疗队138名队员进行4个阶段的团体心理测评,分析其情绪变化特点。结果 1正性情绪得分呈显著阶段差异(P<0.01),负性... 目的探讨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病毒病军人不同任务阶段正负性情绪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对援利医疗队138名队员进行4个阶段的团体心理测评,分析其情绪变化特点。结果 1正性情绪得分呈显著阶段差异(P<0.01),负性情绪得分阶段差异不明显(P>0.05)。各阶段正性情绪得分均显著高于负性情绪(P<0.01)。2女性正性、负性情绪得分均呈显著的阶段差异(P<0.01,P<0.05),男性正性情绪得分呈显著的阶段差异(P<0.05)。男性集结阶段负性情绪得分显著低于女性(P<0.01)。3除医生外,其余人员正性情绪得分呈显著的阶段差异(P<0.05);各类人员集训阶段正性情绪得分差异显著(P<0.05)。4军官正性、负性情绪得分和战士负性情绪得分均存在显著的阶段差异(P<0.01,P<0.05)。在集结和集训阶段,军官负性情绪得分显著高于战士(P<0.01)。结论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病毒病军人情绪反应以正性为主,正负性情绪呈现显著的阶段和人群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比里亚 埃博拉病毒病 军人 正负性情绪 军事行动
原文传递
野战部队新兵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估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梦雪 杨国愉 +2 位作者 贺英 王立菲 王皖曦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92-497,共6页
目的评价野战部队新兵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抽取某野战部队2012年入伍的新兵1244名,按建制连分为实验组(n=568)和对照组(n=676)。实验组新兵参加10次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对照组不参加。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军人心理素质量表(MQ... 目的评价野战部队新兵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抽取某野战部队2012年入伍的新兵1244名,按建制连分为实验组(n=568)和对照组(n=676)。实验组新兵参加10次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对照组不参加。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军人心理素质量表(MQQA)、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自编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评价表对两组新兵进行心理测评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实验组干预后MQQA各维度得分均显著增高(P<0.001),对照组除忠诚维度变化不显著(P>0.05)外,其余各维度得分均显著增高(P<0.001);除自信维度外,教育干预对实验组心理素质提升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与干预前比较,实验组干预后SCL-90各因子分和总分均显著降低(P<0.001),对照组除恐怖因子和其他因子(P>0.05)外,其余各因子分均显著降低(P<0.05,P<0.01);除躯体化因子(P>0.05)外,教育干预对实验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得分均显著降低(P<0.05,P<0.01);教育干预对实验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的缓解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实验组新兵在心理健康教育30个主观评价项目上的得分均明显提高(P<0.001)。结论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对提升野战部队新兵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水平、情绪状态和积极认知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人员 心理学 军事 健康教育
下载PDF
野战部队新兵心理素质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贺英 赵梦雪 +4 位作者 王立菲 陆地 张丽 王皖曦 杨国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71-975,共5页
目的 探讨野战部队新兵心理素质的特点。 方法 采用军人心理素质量表(mental quality questionnaire for armymen, MQQA)、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对2012年某野战部队2 651名新兵进行团体测评,分析新兵心... 目的 探讨野战部队新兵心理素质的特点。 方法 采用军人心理素质量表(mental quality questionnaire for armymen, MQQA)、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对2012年某野战部队2 651名新兵进行团体测评,分析新兵心理素质的特点。 结果 ①新兵心理素质总分和各维度分均显著高于士兵常模(P〈0.01)。 ②女性新兵心理素质忠诚维度分显著高于男性(P〈0.05)。③新兵心理素质得分呈现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高的发展趋势:>19-25岁组在心理素质总分及各维度分上显著高于>17-19岁组和16-17岁组(P〈0.01);除勇敢维度外,>17-19岁组在心理素质总分及其他维度分上显著高于16-17岁组(P〈0.05,P〈0.01)。④新兵心理素质得分呈现随文化程度增加逐渐增高的发展趋势:专科及以上组心理素质总分及各维度分显著高于高中(中专)组(P〈0.01);除勇敢维度外,高中(中专)组在心理素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初中及以下组(P〈0.05, P〈0.01)。⑤双亲家庭的新兵心理素质总分及各维度分显著高于单亲家庭(P〈0.05,P〈0.01)。⑥民主型家庭新兵心理素质总分及各维度分显著高于强制型、放任型和溺爱型家庭(P〈0.05,P〈0.01);强制型家庭新兵忠诚、勇敢、自信、耐挫维度分及总分显著高于溺爱型家庭新兵(P〈0.05,P〈0.01),勇敢、自信维度分及总分显著高于放任型家庭新兵(P〈0.05,P〈0.01);放任型家庭新兵耐挫维度分显著高于溺爱型家庭新兵(P〈0.05)。⑦心理健康组新兵心理素质总分及各维度分显著高于心理不健康组(P〈0.01)。 结论 野战部队新兵心理素质水平整体较好,呈现性别、年龄、文化、家庭结构和教养方式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战部队 新兵 心理素质
原文传递
MH370航班失联事件不同阶段信息传播对大众认知及心理期待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皖曦 杨国愉 +4 位作者 贺英 王立菲 赵梦雪 李秋怡 徐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07-1311,共5页
目的探讨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以下简称"马航事件")中,事件进程的不同阶段信息传播对大众认知和心理期待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大众调查问卷》,通过微博、微信、百度贴吧等网络社交平台... 目的探讨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以下简称"马航事件")中,事件进程的不同阶段信息传播对大众认知和心理期待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大众调查问卷》,通过微博、微信、百度贴吧等网络社交平台发布并传播,利用网络在线数据收集平台共收到有效问卷810份,使用SPSS 18.0对数据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和t检验。结果①基本事实的认知:不同阶段民众对基本事实的认可程度差异不显著(P>0.05)。②事件线索的认知:不同阶段民众对大众传媒线索和谣言的认可度差异显著(P<0.01),对大众传媒线索在事件中期认可度显著低于早期和后期(P<0.01),对谣言中期显著高于早期(P<0.05)。③事件性质的认知:民众在不同阶段对非人为因素的事件性质类型认可度差异显著(P<0.01),对人为因素的性质判断在不同阶段差异不显著(P>0.05)。④心理期待的认知:正性心理期待在不同阶段差异显著(P<0.01),在事件中期达到最高。结论民众在事件进展的不同阶段对事件线索和事件性质的认知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大量不确定线索构成的信息环境会使民众认知判断趋向于保守、谨慎和更多的期待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370航班 失联事件 信息传播 大众认知 心理期待
原文传递
近视矫正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喻娟 王皖曦 +6 位作者 赵梦雪 王立菲 张燕 白继 陈侠 汪子钰 杨国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2477-2480,共4页
目的 探讨近视矫正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的特点。 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对718名16~42岁的近视矫正手术患者术前进行测试,分析... 目的 探讨近视矫正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的特点。 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对718名16~42岁的近视矫正手术患者术前进行测试,分析近视矫正手术患者术前情绪特点。 结果 ①近视矫正手术人群术前抑郁症状阳性检出率为39.69%,状态焦虑症状阳性检出率为48.89%,特质焦虑症状阳性检出率为59.47%,男性抑郁症状阳性检出率小于女性(P〈0.01);②近视矫正手术人群术前SDS得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1);STAI得分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近视矫正手术男性患者术前SDS得分低于女性(P〈0.01);STAI得分无明显性别差异(P〉0.05);④近视矫正手术人群术前状态焦虑得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近视人群状态焦虑高于轻度近视人群(P〈0.05)。 结论 近视矫正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发生率高,抑郁、状态-特质焦虑呈现明显的性别、近视程度发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矫正手术 焦虑 抑郁 情绪
原文传递
适应性团体心理训练对新兵心理健康和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贺英 赵梦雪 +3 位作者 王皖曦 王立菲 陆地 杨国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972-1975,共4页
目的探讨适应性团体心理训练对新兵心理健康和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部2012年入伍新兵180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建制连分为实验组(89人)和对照组(91人)。对实验组进行每周1次,每次90~120 min,共9次的团体心理训练,... 目的探讨适应性团体心理训练对新兵心理健康和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部2012年入伍新兵180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建制连分为实验组(89人)和对照组(91人)。对实验组进行每周1次,每次90~120 min,共9次的团体心理训练,对照组进行日常教育训练。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特质焦虑问卷(trait anxiety inventory,TAI),比较两组被试干预前后心理健康和情绪的差异。结果 1与训练前比较,实验组新兵SCL-90得分除躯体化外,其余因子分显著降低(P<0.05,P<0.01);而对照组新兵除躯体化因子分显著降低外(P<0.05),其余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训练前比较,实验组新兵SAS、SDS、TAI得分均显著降低(P<0.05,P<0.01);对照组新兵SDS得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适应性团体心理训练能提高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新兵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心理训练 心理健康 焦虑 抑郁 新兵
原文传递
不同人群埃博拉疫情敏感词相关性认知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皖曦 杨国愉 +5 位作者 晏玲 赵梦雪 王立菲 何楠 刘志峰 路金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067-2071,共5页
目的以2014年2月西非开始大规模暴发埃博拉疫情为背景,研究不同国籍、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人群在公共安全风险事件中对事件敏感词的认知差异。方法从新闻报道、文献资料中选取与埃博拉有关的单词(词组)173个,邀请疫情重灾区利比里亚和中... 目的以2014年2月西非开始大规模暴发埃博拉疫情为背景,研究不同国籍、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人群在公共安全风险事件中对事件敏感词的认知差异。方法从新闻报道、文献资料中选取与埃博拉有关的单词(词组)173个,邀请疫情重灾区利比里亚和中国的不同职业、性别的民众对选词与埃博拉疫情相关性进行5级评分,共回收有效问卷256份,使用SPSS 18.0对数据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配对样本一致性检验和相关性检验。结果 1不同人群认知的一致性: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医学院学生3类人群认知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国籍、不同性别人群认知一致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不同人群对敏感词认知差异: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医学院学生3类人群对敏感词认知存在差异,其中医护人员与社区工作者认知显著相关(P<0.05),不同国籍人群对敏感词认知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人群对敏感词认知显著相关(P<0.01)。结论不同人群在对埃博拉疫情事件词认知的一致性和对埃博拉敏感词相关性认知上是存在差异的,职业、国籍等社会因素对敏感词相关性认知的影响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博拉 利比里亚 风险事件 敏感词 认知
原文传递
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军人心理应激调查 被引量:7
10
作者 晏玲 杨国愉 +2 位作者 王皖曦 赵梦雪 王立菲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7年第5期401-404,408,共5页
目的追踪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军人心理应激特点和变化规律。方法将整个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医疗任务划分为5个阶段,采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对医疗队中150名军人进行动态追踪调查,比较不同任务阶段军人心... 目的追踪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军人心理应激特点和变化规律。方法将整个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医疗任务划分为5个阶段,采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对医疗队中150名军人进行动态追踪调查,比较不同任务阶段军人心理应激的动态变化以及每个阶段的性别、年龄、人员类别、人员层次、文化程度差异。结果 (1)心理应激得分呈显著的阶段差异(P<0.05),集结期最高,海外任务早期最低。(2)女性应激得分呈显著的阶段差异(P<0.05),集结期最高,医学观察期最低;男性应激得分未发现各阶段统计学差异。除医学观察期外,女性应激得分显著高于男性(P<0.05)。(3)"≥41岁"组应激得分呈显著的阶段差异(P<0.05),集结期最高,海外任务早期最低。除海外任务早期外,"31~40岁"组和"≥41岁"组应激得分显著高于"≤30岁"组(P<0.05)。(4)护士应激得分呈显著的阶段差异(P<0.05),集结期最高,医学观察期最低。护士集结期、国内集训期应激得分显著高于医师和行政后勤人员(P<0.05)。(5)军官应激得分呈显著的阶段差异(P<0.05),集结期最高,海外任务早期最低。军官集结期、国内集训期和医学观察期的应激得分显著高于战士(P<0.05)。(6)研究生和本科生应激得分呈显著的阶段差异(P<0.05),在集结期最高。本科生应激得分在集结期、国内集训期和海外任务后期显著高于研究生和专科生(P<0.05)。结论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军人心理应激呈明显阶段差异和人群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博拉 利比里亚 心理应激 军人 追踪研究
下载PDF
马航MH370失联事件大众群体不同水平焦虑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皖曦 杨国愉 +4 位作者 贺英 王立菲 赵梦雪 李秋怡 徐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118-2121,共4页
目的探讨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以下简称"马航事件")中,大量信息传播为背景的焦虑情绪对大众认知的影响。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和自编《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大众调... 目的探讨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以下简称"马航事件")中,大量信息传播为背景的焦虑情绪对大众认知的影响。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和自编《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大众调查问卷》(missing airlines MH370 mass survey,MAMS),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发布,回收有效问卷617份,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 1大众情绪特点:在事件背景下有73.3%的被试存在情绪反应,有61.2%的被试表现出紧张、焦虑情绪。2不同状态焦虑被试的认知特点:不同程度状态焦虑被试对"与自我相关"客观事实认可度差异显著(P<0.05),对于人为因素的事件性质(如可能与恐怖袭击相关)的判断差异显著(P<0.05)。3不同特质焦虑被试的认知特点:不同程度特质焦虑被试对不同事件线索类型认可度差异显著(P<0.05),对于非理性的事件性质(如相信神秘力量、空间的存在)的判断差异显著(P<0.05),对正性心理期待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同水平的焦虑情绪对客观事实的认知和事件线索的认知都产生影响,但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对认知影响的方面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370航班 失联事件 状态-特质焦虑 大众认知
原文传递
不同程度抑郁个体反事实思维性别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正直 王皖曦 +2 位作者 陈蓉 杨国愉 魏娟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29-113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抑郁个体反事实思维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自我报告法、故事脚本法和反事实思维推理测验(counterfactual inference test,CIT)对正常对照组(n=60)、抑郁状态组(n=60)、抑郁患者组(n=60)进行测试(正常对照组、抑郁状态组...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抑郁个体反事实思维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自我报告法、故事脚本法和反事实思维推理测验(counterfactual inference test,CIT)对正常对照组(n=60)、抑郁状态组(n=60)、抑郁患者组(n=60)进行测试(正常对照组、抑郁状态组根据BDI、SDS、HAMD量表得分筛选入组,抑郁患者组根据CCMD-3临床诊断入组),完成自发反事实思维、诱发反事实思维和CIT 3个试验任务,对自发和诱发反事实思维的数量、合理性及CIT得分进行评价。结果①在反事实思维数量方面,抑郁状态组中负性事件产生的自发反事实思维在数量上女性显著多于男性(P<0.05);②在反事实思维合理性方面,随着抑郁程度的增加,被试合理性逐渐降低。反事实思维合理性在性别上也无显著差异(P>0.05);③在CIT得分方面,随着被试抑郁程度的增加,CIT得分逐渐降低。CIT得分在性别上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抑郁程度与反事实思维合理性和诱发反事实思维推理呈反比,抑郁状态的女性对负性事件产生的自发反事实思维数量多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不同程度 反事实思维 性别差异
原文传递
不同信息框架下军校学员特质焦虑及人格特征对风险决策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磊 张晶轩 +8 位作者 杨国愉 杨梦滔 吴高杰 王皖曦 赵梦雪 王立菲 杨春丽 王菲菲 徐文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236-223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信息框架下军校学员特质焦虑及人格特征对风险决策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的风险决策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对某军校403名学员进行团体心理测评,分析不同信息框架下风险决策的差异。结果 1正... 目的探讨不同信息框架下军校学员特质焦虑及人格特征对风险决策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的风险决策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对某军校403名学员进行团体心理测评,分析不同信息框架下风险决策的差异。结果 1正性信息框架下32.18%的被试倾向于保守,67.82%的被试倾向于冒险;负性信息框架下20.63%的被试倾向于保守,79.37%的被试倾向于冒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在负性信息框架下80.71%的被试倾向冒险,而在正性信息框架下仅有67.55%的被试倾向冒险,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两组之间决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正性信息框架下,高神经质的被试24.19%倾向于保守方案,75.81%倾向于冒险;低神经质的被试有46.00%倾向于保守,54.00%的被试倾向于冒险,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性信息框架下,两组间比较,决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正性还是负性信息框架,内外向人格的风险决策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面框架下军校学员个体更倾向于冒险决策,正性信息框架下高神经质人群倾向于冒险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框架 特质焦虑 人格特征 风险决策
原文传递
声音片段诱导的不同情绪背景对来源记忆的影响
14
作者 程晓彤 王菲菲 +7 位作者 陈枭 侯文杰 赵杨 王欢 王皖曦 赵梦雪 张晶轩 杨国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470-2473,共4页
目的探讨声音片段诱导的不同情绪背景对来源记忆的影响。方法采用来源记忆测试的多键范式,采用3×4二因素被试内设计,对不同情绪背景下来源记忆的反应时和正确率进行测试,分析其差异。结果 3种情绪背景下,来源正确和来源错误的反应... 目的探讨声音片段诱导的不同情绪背景对来源记忆的影响。方法采用来源记忆测试的多键范式,采用3×4二因素被试内设计,对不同情绪背景下来源记忆的反应时和正确率进行测试,分析其差异。结果 3种情绪背景下,来源正确和来源错误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与新刺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性和负性情绪背景下来源错误和来源正确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被试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的情绪效应不显著(P>0.05)。结论声音片段诱导的不同情绪背景下来源记忆比项目记忆的认知操作更复杂,需时更长,而且在不能提取来源或对提取的来源不确定时,反应时会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音片段 项目记忆 来源记忆 情绪背景
原文传递
重庆地区1031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状况 被引量:18
15
作者 赵梦雪 杨国愉 +5 位作者 张盈 张晶轩 王菲菲 杨春丽 王皖曦 徐文佳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9-403,共5页
目的探讨强制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方法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重庆地区1 031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测评。结果戒毒人员心理问题发生率为53.73%;除人际关系敏感外,其余项目得分高于常模(均有P<0.... 目的探讨强制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方法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重庆地区1 031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测评。结果戒毒人员心理问题发生率为53.73%;除人际关系敏感外,其余项目得分高于常模(均有P<0.05);男性在敌对、偏执和状态特质焦虑得分均高于女性(均有P<0.05);文化程度越低,躯体化、强迫、焦虑和抑郁得分越高;除特质焦虑外,不同年龄阶段戒毒人员在各维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脱毒期心理健康各维度得分最高,状态特质焦虑得分随戒断阶段的推进逐步降低;戒毒三次及以上人员特质焦虑最高;除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四个维度外,注射式吸毒人员的得分均高于口吸式吸毒人员(均有P<0.05)。结论重庆地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问题发生率高,严重程度高于全国常模,心理健康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戒断阶段、戒毒次数和吸毒方式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滥用治疗中心 行为医学 流行病学方法
原文传递
重庆市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人格特征与吸毒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方群英 张晶轩 +4 位作者 王菲菲 赵梦雪 王皖曦 贺英 杨国愉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27-233,共7页
目的:探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下简称强戒人员)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中国版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对重庆市8个戒毒所600名强戒人员进行团体心理测评。结果:(1)强戒人员MMPI多数因子与吸食毒品种类、吸毒方式、吸毒时间、戒毒次... 目的:探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下简称强戒人员)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中国版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对重庆市8个戒毒所600名强戒人员进行团体心理测评。结果:(1)强戒人员MMPI多数因子与吸食毒品种类、吸毒方式、吸毒时间、戒毒次数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P<0.01)。(2)"海洛因"组强戒人员Hs、D、Hy、Sc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冰毒"组(P<0.05,0.01)。(3)"注射"组强戒人员Hs、D、Hy、Si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口吸"组(P<0.05,0.01)。(4)吸毒时间"<1年"、"1-2年"和">2年"3组强戒人员K、Pt量表得分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2年"组Pt量表得分显著高于"<1年"和"1-2年"组(P<0.05);">2年"组K量表得分显著低于"<1年"和"1-2年"组(P<0.05)。(5)"首次"、"2次"、"3次及以上"3组强戒人员Hs、D、Pd、Pt量表得分存在显著戒毒次数组间差异(P<0.05,0.01)。"3次及以上"组Hs、D、Pt量表得分显著高于"首次"组(P<0.05,0.01);"2次"组Pd量表得分显著低于"首次"和"3次及以上"组(P<0.05,0.01)。结论:强戒人员人格特征疑病、抑郁、癔症、精神病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症、社会内向与吸食毒品种类、吸毒方式不同、吸毒时间长短、戒毒次数多少等因素有关,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教育矫治,促进强戒人员心理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 MMPI 人格特征 吸毒
原文传递
重庆市600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MMPI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群英 张晶轩 +4 位作者 王菲菲 赵梦雪 王皖曦 贺英 杨国愉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69-74,共6页
目的:探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下简称强戒人员)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中国版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对重庆市8个戒毒所600名强戒人员进行团体心理测评。结果:(1) MMPI各项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 306-0. 844,同质性信度(Cronb... 目的:探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下简称强戒人员)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中国版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对重庆市8个戒毒所600名强戒人员进行团体心理测评。结果:(1) MMPI各项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 306-0. 844,同质性信度(Cronbachα系数)为0. 734,斯皮尔曼分半信度为0. 805。(2)除L量表外,男性强戒人员K、Si量表分显著低于全国男性常模(P <0. 05,P <0. 01),其余各分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男性常模(P<0. 01)。除L、D量表外,女性强戒人员K、Si量表分低于全国女性常模(P <0. 05,P <0. 01),其余各分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女性常模(P <0. 01)。(3)男性强戒人员F、Pd、Pa、Pt、Sc、Ma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女性(P <0. 05,P<0. 01),Mf-m、Mf-f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女性(P <0. 01)。(4)"初中及以下"文化组F、Hs、Pa、Pt、Sc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组(P <0. 01)。(5)强戒人员F、Hs、Pd和Sc分量表得分存在显著年龄差异(P <0. 05,P <0. 01)。"≥50岁"组F、Hs量表得分显著高于"≤29岁"和"30-49岁"组(P <0. 01);"≤29岁"组Pd量表得分显著高于"30-49岁"和"≥50岁"组(P <0. 01,P <0. 05);"≥50岁"组Sc量表得分显著高于"≤29岁"和"30-49岁"组(P <0. 05,P <0. 05)。结论:强戒人员存在较明显的人格问题,存在明显的人群差异,强戒人员教育矫治需要考虑其人格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 MMPI 人格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