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4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任务学习多目标优化的稀土元素组分含量与浓度多维度软测量
1
作者 张水平 张奇涵 王碧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4-467,共14页
稀土混合萃取溶液中各元素组分含量的在线软测量是优化连续萃取生产过程、确保产品高纯化的前提.现有软测量方法可独立求解单个稀土元素组分含量,但忽略了多元素组分含量间或组分含量与其它相关因素(如浓度)间的共性.本文为探索多稀土... 稀土混合萃取溶液中各元素组分含量的在线软测量是优化连续萃取生产过程、确保产品高纯化的前提.现有软测量方法可独立求解单个稀土元素组分含量,但忽略了多元素组分含量间或组分含量与其它相关因素(如浓度)间的共性.本文为探索多稀土元素组分含量间及组分含量与浓度间的共性,将多任务学习方法用于稀土元素组分含量软测量中.首先,构建多任务深度神经网络,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其次,提出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的稀土多元素组分含量预测方法,通过搜索Pareto最优以提升各任务的预测精度.经多组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多元素组分含量或多元素组分含量与浓度同时训练时性能最佳,能满足稀土元素组分含量在线检测的精确性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萃取 组分含量 多任务学习 多目标优化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帕累托
下载PDF
基于深度机器视觉的稀土元素组分含量预测
2
作者 张水平 张奇涵 +3 位作者 王碧 张小林 蓝桥发 郭浩然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7-596,共10页
稀土萃取过程中元素含量的快速检测有助于提高稀土产品质量,目前的检测仪器存在检测延时长和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基于部分稀土元素独特的颜色特征,如Pr离子、Nd离子,可将机器视觉方法用于元素组分含量的软测量。不同于传统机器视觉方法,... 稀土萃取过程中元素含量的快速检测有助于提高稀土产品质量,目前的检测仪器存在检测延时长和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基于部分稀土元素独特的颜色特征,如Pr离子、Nd离子,可将机器视觉方法用于元素组分含量的软测量。不同于传统机器视觉方法,本文首次引入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Pr/Nd混合溶液原始图像抽象表征,同时采用深度神经网络构建回归模型,用于预测Pr/Nd混合溶液中各元素的含量。实验选取1210张Pr/Nd混合溶液图像作为实验数据,相较于已有方法,数据规模提升近12倍。多次独立重复结果表明,预测的组分含量与真实组分含量间的最大相对误差绝对值为2.7738%,满足实际萃取生产中对元素含量分布变化的精度要求,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萃取 机器视觉 组分含量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特征提取
下载PDF
“复方常青”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的疗效
3
作者 杜鹏 杨佳佳 +4 位作者 向万江 王艺舟 罗天麻 鲜思美 王碧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8-133,共6页
为探究基于网状Meta分析配制出的中药组方“复方常青”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治疗效果,将180只黄羽肉鸡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复方常青高、中、低剂量组(A、B、C),地克珠利组(D),不攻虫也不给药的阴性对照组(E)和攻虫不给药的阳性对照组(F... 为探究基于网状Meta分析配制出的中药组方“复方常青”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治疗效果,将180只黄羽肉鸡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复方常青高、中、低剂量组(A、B、C),地克珠利组(D),不攻虫也不给药的阴性对照组(E)和攻虫不给药的阳性对照组(F)。除E组外,雏鸡在15日龄灌服1×10^(5)个球虫孢子化卵囊以构建感染模型;A、B、C组以中药原药兑水给药,给药浓度分别为5、2.5、1 mL/L,D组以地克珠利溶液1 mL/L兑水给药,并从18日龄起连续治疗5 d。通过增重情况、料肉比、盲肠病变、每克盲肠内容物卵囊数、存活率、抗球虫指数及细胞因子稳态来评价药物治疗效果。结果显示,A组对感染雏鸡增加体重、减轻盲肠病变、减少每克盲肠内容物卵囊数及提高存活率的作用优于其他治疗组,所获得的抗球虫指数最高(>180);B组对细胞因子IL-17、IL-10平衡作用优于其他治疗组。表明复方常青中药组方可有效的治疗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常青 地克珠利 柔嫩艾美耳球虫 抗球虫指数
下载PDF
不同月份竹叶花椒叶挥发性成分比较
4
作者 杨璟璟 印敏 +3 位作者 雍旭红 冯煦 王碧 王奇志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8-100,共3页
利用GC-MS技术检测并比较了3月至10月竹叶花椒(Zanthoxylum armatum DC.)叶挥发油的成分组成和相对含量差异。结果表明:3月至10月竹叶花椒叶挥发油含量为0.06%~0.53%,且在不同月份间存在明显差异。在竹叶花椒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1种挥... 利用GC-MS技术检测并比较了3月至10月竹叶花椒(Zanthoxylum armatum DC.)叶挥发油的成分组成和相对含量差异。结果表明:3月至10月竹叶花椒叶挥发油含量为0.06%~0.53%,且在不同月份间存在明显差异。在竹叶花椒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1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烯类成分最多(18),醇类成分次之(11),而酯类、酸类、醛类、酮类和氧化物成分均较少,分别只有5、3、2、1和1种。竹叶花椒叶挥发性成分在4月最多(36),在9月最少(12)。不同月份竹叶花椒叶挥发性成分均以烯类和醇类为主,且主要成分为桉叶油醇和D-柠檬烯。结合其他研究结果,推测竹叶花椒叶挥发油可能具有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花椒 挥发油 挥发性成分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小檗碱调节AMPK/NF-κB信号通路对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Th17/Treg平衡的影响
5
作者 缪瑞宇 王碧 龙宗敏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04-1109,共6页
目的探讨小檗碱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EAP)大鼠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饲养)、模型组、小檗碱低剂量组(2... 目的探讨小檗碱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EAP)大鼠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饲养)、模型组、小檗碱低剂量组(25 mg/kg)、小檗碱高剂量组(50 mg/kg)、阳性对照组(40 mg/kg塞来昔布)、抑制剂组(50 mg/kg小檗碱+0.2 mg/kg AMPK抑制剂compound C),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均采用盆腔区域及双侧肩胛皮下多点注射完全弗式佐剂与前列腺组织混合悬液构建EAP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进行药物处理,每天灌胃给药1次,持续4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前列腺组织视黄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叉头蛋白3(Foxp3)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7、IL-10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比值;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前列腺组织中AMPK/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小檗碱低、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腔内有粉色分泌物,腺上皮细胞排列整齐,炎症明显消退,血清IL-17水平、外周血Th17/Treg比值、前列腺组织RORγt和p-NF-κB p65/NF-κB p65表达水平降低,血清IL-10水平、前列腺组织Foxp3、p-AMPK/AMPK和IκBα表达水平升高(P<0.05);加入AMPK抑制剂compound C后,可减弱小檗碱对EAP大鼠Th17/Treg平衡的促进作用。结论小檗碱可通过调节AMPK/NF-κB信号通路促进EAP大鼠Th17/Treg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 小檗碱 AMPK/NF-κB Th17/Treg平衡
下载PDF
胶原材料在药物缓释和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6
作者 王碧 王坤余 +3 位作者 叶勇 程劲 但卫华 张廷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 介绍胶原材料在药物缓释和组织工程中的研究新进展。 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并进行回顾与综合分析。 结果 胶原材料在药物缓释与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已取得明显进展 ,胶原材料已成为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一些胶原基... 目的 介绍胶原材料在药物缓释和组织工程中的研究新进展。 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并进行回顾与综合分析。 结果 胶原材料在药物缓释与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已取得明显进展 ,胶原材料已成为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一些胶原基质新型药物缓释系统和新型组织工程材料已进入临床论证阶段 ,将促进胶原材料在组织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结论 胶原材料在药物缓释、尤其是组织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除将胶原适当交联处理或与其它天然或合成高分子复合外 ,今后的研究中还应注重利用化学修饰改善胶原性能 ,通过将性质不同的支链接枝到胶原大分子上 ,赋予胶原新的特性 ,从而研制出新一代组织工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生物材料 药物缓释 组织工程 活性人工皮肤 骨骼替代物 胶原蛋自
下载PDF
葡甘聚糖-胶原蛋白-壳聚糖共混膜(I)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碧 王坤余 +2 位作者 但卫华 张廷有 叶勇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2-106,共5页
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葡甘聚糖-胶原蛋白-壳聚糖(KCCS)共混膜。并用FT-IR,X-RD,SEM及透光率表征了膜的结构,同时测试了膜的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吸水率、透水汽性、渗透性和吸附性。结果表明:共混膜中葡甘聚糖、胶原蛋白及壳聚糖之间存... 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葡甘聚糖-胶原蛋白-壳聚糖(KCCS)共混膜。并用FT-IR,X-RD,SEM及透光率表征了膜的结构,同时测试了膜的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吸水率、透水汽性、渗透性和吸附性。结果表明:共混膜中葡甘聚糖、胶原蛋白及壳聚糖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和良好的相容性,三者共混明显改善了纯聚合物和二元膜的性能。以共混膜为载体培养内皮细胞,发现共混膜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预示着共混膜可作为潜在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甘聚糖 胶原蛋白 壳聚糖 共混膜 细胞相容性
下载PDF
砷的形态和痕量分析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碧 王坤余 +1 位作者 舒子斌 张铭让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639-643,共5页
综述了 1993年来砷形态和痕量分析研究新进展 ,包括分离、测定方法的进展情况 ,引用相关文献 70篇。
关键词 形态 分离 分析 富集 痕量分析 色谱法 光谱法 电化学方法 中子活化分析
下载PDF
胶原蛋白制备生物医学材料的特征及改性方法 被引量:34
9
作者 王碧 叶勇 +3 位作者 程劲 张廷有 但卫华 王坤余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06-610,共5页
在介绍胶原蛋白制备生物材料的功能特性及存在的不足的同时,着重阐述了实际应用中,为避免单一胶原蛋白做生物材料的缺点而对胶原蛋白进行改性,其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目前,对胶原蛋白改性的方法主要有物理交联、化学试剂交联和通过与其... 在介绍胶原蛋白制备生物材料的功能特性及存在的不足的同时,着重阐述了实际应用中,为避免单一胶原蛋白做生物材料的缺点而对胶原蛋白进行改性,其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目前,对胶原蛋白改性的方法主要有物理交联、化学试剂交联和通过与其它高分子材料共混等几种,各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保持胶原生物活性的同时,并赋予以新的功能是改性的原则。近几年将不同天然高分子进行共混杂化形成的复合材料显示出了其它材料无法替代的优点和性能,是目前研究生物材料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特性 改性方法 生物医学材料
下载PDF
胶原蛋白-葡甘聚糖-软骨素共混膜的结构表征和物理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碧 张廷有 +2 位作者 王坤余 但卫华 叶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68-770,共3页
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胶原蛋白 葡甘聚糖 软骨素共混膜。并进行了FTIR,XRD,SEM分析及透光率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吸水率、透汽性、吸附性和渗透性测试。结果表明:共混膜中胶原蛋白、葡甘聚糖及软骨素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和良好的... 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胶原蛋白 葡甘聚糖 软骨素共混膜。并进行了FTIR,XRD,SEM分析及透光率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吸水率、透汽性、吸附性和渗透性测试。结果表明:共混膜中胶原蛋白、葡甘聚糖及软骨素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和良好的相容性,三者共混明显改善了几种材料及二元共混膜的性能。该共混膜可望用作生物医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葡甘聚糖 软骨素 共混膜 结构表征 物理性能 生物医学材料
下载PDF
聚乙二醇-硫酸铵体系双水相萃取光度法测定钯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碧 阮尚全 +1 位作者 覃松 刘永萍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研究了在聚乙二醇 PAR 硫酸铵体系中萃取光度法测定钯的条件.在pH7.40的EDTA NaOH介质中,Pd(II) PAR被萃取到聚乙二醇相,最大吸收波长为525nm,摩尔吸光系数为3.71×104L·mol-1·cm-1,钯含量在0~26.4μg/10.0mL范围内符合... 研究了在聚乙二醇 PAR 硫酸铵体系中萃取光度法测定钯的条件.在pH7.40的EDTA NaOH介质中,Pd(II) PAR被萃取到聚乙二醇相,最大吸收波长为525nm,摩尔吸光系数为3.71×104L·mol-1·cm-1,钯含量在0~26.4μg/10.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检出限为0.029μg/10.0mL.方法用于碳钯催化剂和矿样中钯分离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硫酸铵体系 双水相萃取 光度法 PAR 含量测定 吸收光谱
下载PDF
胶原蛋白及多肽的黏度特性 被引量:27
12
作者 王碧 王坤余 +5 位作者 贾冬英 林炜 张廷有 潘志成 章太永 罗红平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2-25,共4页
采用生物酶技术从皮边角余料中提取不同分子量分布范围的胶原蛋白及多肽 ,着重考察了溶液浓度、p H值、温度、存放时间和外加电解质对不同分子量分布的胶原蛋白及多肽的黏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解胶原蛋白及多肽的黏度与其分子量大小... 采用生物酶技术从皮边角余料中提取不同分子量分布范围的胶原蛋白及多肽 ,着重考察了溶液浓度、p H值、温度、存放时间和外加电解质对不同分子量分布的胶原蛋白及多肽的黏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解胶原蛋白及多肽的黏度与其分子量大小、浓度高低和电解质用量成正比 ,与温度和存放时间成反比 ,随 p H值与等电点的差值的绝对值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角废料 胶原蛋白 胶原多肽 等电点 黏度特性 原料 制革皮
原文传递
胶原蛋白/海藻酸/羧甲基纤维素共混膜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碧 廖立敏 +1 位作者 李建凤 熊恒英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5-160,164,共7页
利用溶液共混法成功制备了新型生物膜材料—胶原蛋白/海藻酸/羧甲基纤维素共混膜(blend film),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原子吸收光谱、扫描电镜对共混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测定了不同配比共混膜的透光率、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 利用溶液共混法成功制备了新型生物膜材料—胶原蛋白/海藻酸/羧甲基纤维素共混膜(blend film),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原子吸收光谱、扫描电镜对共混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测定了不同配比共混膜的透光率、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断裂伸长率(breaking elonga-tion)、吸水率和水蒸汽透过率;对共混膜进行了热重和差示量热扫描分析。结果表明:共混膜中胶原蛋白、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和良好的相容性,Ca2+交联、氢键以及静电引力等强烈相互作用使三元共混膜力学性能等得到了显著改善,其拉伸强度明显高于胶原蛋白膜、海藻酸膜和胶原蛋白/海藻酸二元共混膜、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二元共混膜,胶原蛋白质量分数为18.1%、海藻酸质量分数为45.5%和羧甲基纤维素为36.4%的三元共混膜中抗张强度最大,达102MPa。三元共混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较好的热稳定性,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材料可望在生物医学和食品材料领域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海藻酸钠 羧甲基纤维素 共混 相容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皮边角废料提取胶原蛋白的功能特性 被引量:24
14
作者 王碧 贾冬英 +2 位作者 罗红平 潘志成 张铭让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5期13-16,共4页
采用单一酶和复合酶从皮边角废料中提取得到不同分子量分布范围的胶原蛋白及多肽样品 ,对这些样品的功能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不同分子量分布的胶原蛋白和胶原多肽表现出不同的溶解性、吸水性、润湿性、吸油性、凝胶性、乳化性。
关键词 皮边角废料 提取 胶原蛋白 功能特性 胶原多肽
原文传递
木瓜蛋白酶法提取洋葱多糖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碧 廖立敏 +1 位作者 张宜英 黄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32-233,254,共3页
以新鲜洋葱为原料,采用木瓜蛋白酶法提取了洋葱多糖。考察了pH、木瓜蛋白酶加入量、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洋葱多糖提取率及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为6.0、加酶量为0.2%、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为90min时,洋葱多糖的提取率达5.36%... 以新鲜洋葱为原料,采用木瓜蛋白酶法提取了洋葱多糖。考察了pH、木瓜蛋白酶加入量、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洋葱多糖提取率及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为6.0、加酶量为0.2%、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为90min时,洋葱多糖的提取率达5.36%±0.21%,其纯度达50.3%±0.20%。本文对于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提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多糖 木瓜蛋白酶 提取率 工艺优化
原文传递
吐温80-(NH_4)_2SO_4-PAR体系液-固萃取分离测定钯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碧 覃松 +1 位作者 阮尚全 张铭让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7-320,共4页
以水溶性螯合剂PAR为萃取剂 ,在高聚物吐温 80水溶液中 ,选择 (NH4) 2 SO4作分相盐 ,用EDTA NaOH溶液调节pH值 ,考察了Pd(Ⅱ )、Rh(Ⅲ )、Pt(Ⅳ )的液 固萃取行为 ,确定了吐温 80 (NH4) 2 SO4 PAR体系中Pd(Ⅱ )与Rh(Ⅲ )、Pt(Ⅳ )的... 以水溶性螯合剂PAR为萃取剂 ,在高聚物吐温 80水溶液中 ,选择 (NH4) 2 SO4作分相盐 ,用EDTA NaOH溶液调节pH值 ,考察了Pd(Ⅱ )、Rh(Ⅲ )、Pt(Ⅳ )的液 固萃取行为 ,确定了吐温 80 (NH4) 2 SO4 PAR体系中Pd(Ⅱ )与Rh(Ⅲ )、Pt(Ⅳ )的分离条件 ,同时建立了Pd(Ⅱ )的测定方法。Pd(Ⅱ ) PAR配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4 .2 3× 10 4L·mol-1·cm-1,钯量在 0~ 2 3.2 0 μg/ 10 .0 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检出限为 0 .0 2 6 μg/ 10 .0 0ml。方法选择性好 ,易与钯共存的常见阴、阳离子不干扰测定 ;用拟定方法分离测定合成样和实际样 ,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固萃取 分离 测定 PAR
下载PDF
葡甘聚糖-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膜的结构表征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碧 覃松 +2 位作者 赵燕 翟好英 张丽珍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70-473,464,共5页
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葡甘聚糖-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膜,并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透光率表征了膜的结构,同时测定了共混膜的力学性能、吸水率、水蒸气透过率。结果表明:共混膜中葡甘聚糖、壳聚糖及聚乙烯醇... 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葡甘聚糖-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膜,并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透光率表征了膜的结构,同时测定了共混膜的力学性能、吸水率、水蒸气透过率。结果表明:共混膜中葡甘聚糖、壳聚糖及聚乙烯醇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和良好的相容性,三者共混明显改善了纯聚合物和二元膜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甘聚糖 壳聚糖 聚乙烯醇 共混膜 相容性
下载PDF
乙醇-盐-水-5-Br-PADAP体系萃取分离测定钯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碧 覃松 +2 位作者 刘永萍 阮尚全 张铭让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49-352,共4页
研究了在硫酸铵存在下 ,5 Br PADAP乙醇体系中Pd(Ⅱ )、Rh(Ⅲ )、Pt(Ⅳ )的萃取行为及乙醇溶液的分相条件 ,讨论了影响萃取率的各种因素 ,试验表明 ,室温下 ,一定 pH范围内 ,该体系中的Pd(Ⅱ )几乎可完全被乙醇相萃取 ,而Rh(Ⅲ )、Pt(... 研究了在硫酸铵存在下 ,5 Br PADAP乙醇体系中Pd(Ⅱ )、Rh(Ⅲ )、Pt(Ⅳ )的萃取行为及乙醇溶液的分相条件 ,讨论了影响萃取率的各种因素 ,试验表明 ,室温下 ,一定 pH范围内 ,该体系中的Pd(Ⅱ )几乎可完全被乙醇相萃取 ,而Rh(Ⅲ )、Pt(Ⅳ )不被萃取或萃取率很低 ,从而可实现Pd(Ⅱ )、Rh(Ⅲ )、Pt(Ⅳ )混合离子的定量分离 ,同时建立了Pd(Ⅱ )的测定方法。乙醇相中Pd(Ⅱ ) 5 Br PADAP配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18× 10 5L·mol- 1·cm- 1,钯量在 0~ 9.6 0 μg/1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检出限为 0 .0 90 μg/10ml。用该法分离混合样和测定两种活性碳钯催化剂中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5-BR-PADAP 萃取 分离 测定 混合体系 活性碳负载钯催化剂
下载PDF
水解胶原蛋白的溶解性和乳化性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王碧 王坤余 +4 位作者 叶勇 林炜 张廷有 罗红平 潘志成 《皮革化工》 CAS 2003年第1期5-8,24,共5页
采用复合酶从皮边角余料中提取得到分子量分布在 4.2× 10 4 ~ 8.5× 10 4 的水解胶原蛋白样品 ,对其溶解性和乳化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 ,水解胶原蛋白的溶解度随 pH值与等电点的差值的绝对值增加而增加 ,但即使等电点... 采用复合酶从皮边角余料中提取得到分子量分布在 4.2× 10 4 ~ 8.5× 10 4 的水解胶原蛋白样品 ,对其溶解性和乳化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 ,水解胶原蛋白的溶解度随 pH值与等电点的差值的绝对值增加而增加 ,但即使等电点时 ,也高达 91.4%;在低于 2 0℃时 ,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在 2 0~ 6 0℃内 ,其溶解度高达 10 0 %,故水解胶原蛋白水溶性好 ,使用酸度和温度范围宽。水解胶原蛋白的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都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大 ,但浓度越大 ,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增大幅度越小 ;酸、碱性溶液中水解胶原蛋白都有较高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 ,碱性环境的乳化能力略高于酸性环境 ,而乳化稳定性却在酸性环境中更高。在等电点附近 ,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最差 ;水解胶原蛋白的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先随NaCl浓度升高而增大 ,但当NaCl浓度达到一定值时 ,胶原蛋白的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又随NaCl浓度升高而减小。实验还发现浓度达 5 %以上时 ,溶液 pH值 ,外加电解质的量对其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几乎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胶原蛋白 溶解性 乳化性 研究 皮边角余料
下载PDF
含羟肟酸侧基高分子重金属捕集剂处理含铅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碧 许桂丽 胡星琪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1-564,共4页
铅是有毒的重金属,其污染主要来源于颜料、铅蓄电池、矿冶、电镀及印刷电路版制作等作业。铅在人和动植物中具有蓄积稳定性,进入人体后很难排除;停留体内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造成伤害,早已引起医学界重视,被列为严格控制排放... 铅是有毒的重金属,其污染主要来源于颜料、铅蓄电池、矿冶、电镀及印刷电路版制作等作业。铅在人和动植物中具有蓄积稳定性,进入人体后很难排除;停留体内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造成伤害,早已引起医学界重视,被列为严格控制排放的第一类污染物。含铅废水脱铅的处理方法有:中和沉淀法,离子交换树脂,膜渗透法,絮凝法、生物处理等^[1-7]。其中最常用的是中和沉淀法,此法需要调节pH值为9~10才有较好的效果,因为铅是两性物质,环境的pH变化导致氢氧化铅沉淀的再度溶解,若将该固体废物用填埋处理则增加了二次污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肟酸 高分子捕集剂 废水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