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隧道偏移扩大及高度轴移的前交叉韧带二次断裂1例报道
1
作者 杨登军 王福科 +2 位作者 施青吕 余洋 张奇爱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87-89,共3页
近年来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重建后再断裂患者逐年增加,相比初次ACL重建,ACL翻修更复杂更具挑战性[1]。为保证临床疗效,对重建失败原因、有无合并损伤、个体化手术方案制定、患者期望值等均应仔细考量[2]。2022... 近年来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重建后再断裂患者逐年增加,相比初次ACL重建,ACL翻修更复杂更具挑战性[1]。为保证临床疗效,对重建失败原因、有无合并损伤、个体化手术方案制定、患者期望值等均应仔细考量[2]。2022年1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例伴股骨隧道偏移扩大及高度轴移的ACL二次断裂患者,行越顶技术联合前外侧韧带(anterolateral ligament, ALL)建一期翻修手术,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合并损伤 股骨隧道 临床疗效 前外侧韧带 失败原因 再断裂 ACL
下载PDF
高位前入路与加用后内侧入路定位胫骨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比较
2
作者 肖德意 王福科 +3 位作者 刘江华 杨晓勇 壮云翔 王鹏 《云南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膝前高位双入路与加用后内侧入路的两种镜下定位胫骨隧道的方法重建后交叉韧带后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1年3月在本院PCL重建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9例采用双入路,34例采用三入路。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 目的探讨膝前高位双入路与加用后内侧入路的两种镜下定位胫骨隧道的方法重建后交叉韧带后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1年3月在本院PCL重建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9例采用双入路,34例采用三入路。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关节功能评分。结果2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未发生并发症。双入路组手术时间少于三入路组(P<0.05),但2组术后随访关节功能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Lysholm和IKDC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2组间膝关节活动范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方高位双入路与三入路两种方法定位后交叉韧带胫骨骨道重建后交叉韧带均能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重建 胫骨隧道 定位技术 膝关节镜
下载PDF
经筋理论指导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临症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骥征(综述) 王福科 李帆冰(审校) 《云南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101-103,共3页
膝骨关节炎属于中医“膝痹病”范畴,是骨科的常见病种之一。临床以膝关节疼痛、僵硬、肿大、无力和活动障碍为特征。中医学理论认为,“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西医临床研究发现在外力作用和膝关节内环境等因素下,膝关节压应力分布异常... 膝骨关节炎属于中医“膝痹病”范畴,是骨科的常见病种之一。临床以膝关节疼痛、僵硬、肿大、无力和活动障碍为特征。中医学理论认为,“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西医临床研究发现在外力作用和膝关节内环境等因素下,膝关节压应力分布异常,关节力学失稳是膝关节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针刀松解 经筋 临症探讨
下载PDF
锚钉加可吸收螺钉治疗后叉胫骨止点骨折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高寰宇 陆景华 +2 位作者 张传林 苗绍刚 王福科 《云南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93-96,共4页
目的探究带线锚钉结合膝后正中小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24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均取腘窝后正中入路小切口,用带线锚钉结合可吸收螺钉进行骨块固定,术后指导... 目的探究带线锚钉结合膝后正中小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24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均取腘窝后正中入路小切口,用带线锚钉结合可吸收螺钉进行骨块固定,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在随访中采用IKCD主观评分及Lysholm功能评分表、后抽屉试验及放射学愈合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了手术且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8.7±11.6)个月。末次随访的IKDC功能评分与Lysholm功能评分平均分别为(96.5±7.3)分与(97.3±4.6)分,较术前(42.2±2.6)分与(34.4±9.6)分显著改善(t=36.565,P<0.001;t=29.136,P<0.001)。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骨折部位均愈合,后抽屉试验查体阴性。结论应用带线锚钉加可吸收螺钉结合膝后正中小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法,膝关节功能得到良好地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胫骨髁间棘 带线锚钉 可吸收螺钉 撕脱骨折
下载PDF
两种内踝截骨术在治疗Hepple V期距骨骨软骨损伤中的疗效对比
5
作者 李雅娟 杨登军 +3 位作者 宁梓文 何任杰 张红 王福科 《云南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16-19,共4页
目的分析Chevron截骨与斜型截骨在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Hepple V期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疗效比较。方法15例患者为Chevron截骨组,15例患者为斜型截骨组,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均采用AOFAS评分及VAS评分进行临床功能评估比较,同时比较2组手术时长... 目的分析Chevron截骨与斜型截骨在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Hepple V期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疗效比较。方法15例患者为Chevron截骨组,15例患者为斜型截骨组,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均采用AOFAS评分及VAS评分进行临床功能评估比较,同时比较2组手术时长。结果30例患者均获1年随访,无不良并发症发生;2组患者手术时长比较:Chevron截骨可明显降低手术时长(P<0.05);30例患者术后一年AOFAS评分与VAS评分与术前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组之间术前与术后一年AOFAS评分与VAS评分相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Chevron截骨与斜型截骨在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Hepple V期距骨骨软骨损伤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两方法在术后一年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Chevron截骨的方法可减少手术时间,获得更好的手术暴露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踝截骨术 距骨骨软骨损伤 自体骨软骨移植 Hepple分期
下载PDF
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膝关节三维运动学分析
6
作者 杨登军 张奇爱 +3 位作者 钟瑞颖 张瑶璋 张红 王福科 《云南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步行时患膝的膝关节三维步态变化情况。方法30名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为实验组,30名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利用膝关节三维运动测量分析系统记录2组膝关节的运动周期(步频、最大步长、最小步长、平均步... 目的探讨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步行时患膝的膝关节三维步态变化情况。方法30名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为实验组,30名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利用膝关节三维运动测量分析系统记录2组膝关节的运动周期(步频、最大步长、最小步长、平均步长)和三维六自由度(屈伸角、内外翻角、内外旋角、前后位移、上下位移、内外位移)平均值并相互比较。结果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步频、屈伸角、前后位移与健康成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最大步长、最小步长、平均步长、内外翻角、内外旋角、上下位移、内外位移与健康成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健康成人的膝关节的运动周期和三维六自由度平均值相比,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步频变快、屈伸角减小、前后位移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步态 膝关节 运动学分析
下载PDF
互联网+预康复护理在关节镜肩袖损伤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普丽 王福科 《云南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111-113,共3页
目的基于互联网+自我管理导向的预康复护理,对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患者实施院前护理管理路径,帮助患者更快更好康复。方法选择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接受择期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 目的基于互联网+自我管理导向的预康复护理,对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患者实施院前护理管理路径,帮助患者更快更好康复。方法选择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接受择期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运动医学科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采用基于互联网+自我管理导向的预康复介入管理。观察指标为:VAS评分;患者术后3个月肩关节活动度;Nerr评分;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结果患者术后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Nerr评分及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自我管理导向的预康复护理管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肩袖损伤修复术 预康复
下载PDF
骨髓基质干细胞与PDPB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的适宜条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福科 刘流 +3 位作者 李彦林 代晓明 李逸松 李宗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6401-6405,共5页
背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中PDPB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移植材料,目前多采用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与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骨后修复骨缺损。目的:实验拟验证骨髓基质干细胞与PDPB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的最佳浓度及移植入体内的最佳时机... 背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中PDPB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移植材料,目前多采用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与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骨后修复骨缺损。目的:实验拟验证骨髓基质干细胞与PDPB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的最佳浓度及移植入体内的最佳时机。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对照观察,于2007—10/12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完成。材料:2周龄日本大耳兔,体质量2.0kg左右,用于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取新鲜的猪椎骨制备PDPB。方法:传代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矿化液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进行分化鉴定后,取不同浓度(1×10^10L^-1、5×10^9L^-1、1×10^9L^-1、5×10^8L^-1)的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与PDPB复合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主要观察指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形态:扫描电镜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在PDPB上的黏附情况: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各浓度骨髓基质干细胞在PDPB上的生长情况。结果:①原代培养24h部分细胞开始贴壁,6d后贴壁生长的细胞数量增多,10--12d集落逐渐增大,并融合为单层。经矿化液诱导培养21d后,行矿化沉积茜素红染色及碱性磷酸酶细胞化学染色,可见大量细胞呈碱性磷酸酶阳性及大量钙结节形成。②扫描电镜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在PDPB上黏附良好,第8天时细胞和材料结合紧密。第10天细胞呈梭形生长,部分细胞突起翘起。③各浓度组骨髓基质干细胞在PDPB上的生长曲线形态基本相同,呈“S”形。2-6d细胞开始在支架材料上大量增殖,第6天后细胞活力逐渐降低,其中5×10^9L^-1浓度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PDPB后细胞可以很好的黏附,细胞活性好。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和PDPB复合的最佳浓度是5×10^9L^-1,移植的最佳时机为6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PB 骨髓基质干细胞 体外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福科 刘流 +4 位作者 李俊男 赵德萍 代晓明 李逸松 何晓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6800-6804,共5页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主要存在于结缔组织和器官间质中,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及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同时具有来源方便,易于分离、培养、扩增和纯化等优点,因而在组织工程,基因治疗等领域日益受到重视。目的:综述不同来源间充...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主要存在于结缔组织和器官间质中,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及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同时具有来源方便,易于分离、培养、扩增和纯化等优点,因而在组织工程,基因治疗等领域日益受到重视。目的:综述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对其他细胞的支持作用、免疫原性、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应用。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1-03/2010-03 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mesenchymal stem cells,tissue engineering",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共检索到文献182篇。结果与结论: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中胚层间充质,不仅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单独应用于组织工程,而且具有为其他细胞的生长繁殖提供支持的作用,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等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目前,间充质干细胞功能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有关研究才刚刚起步,仍存在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对于如何有效控制其在体内定向分化、增殖、迁移并整合参与宿主细胞组织功能还需要大量深入和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进展 应用 综述文献
下载PDF
中枢神经损伤与异位骨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福科 李彦林 +2 位作者 朱晓松 郭洪涛 耿承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54-857,共4页
目的综述近阶段国内外有关中枢神经损伤后异位骨化研究的新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期有关中枢神经损伤与异位骨化研究的文献,综述神经性异位骨化的危险因素、发病率、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及预防治疗。结果神经性异位骨化可能... 目的综述近阶段国内外有关中枢神经损伤后异位骨化研究的新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期有关中枢神经损伤与异位骨化研究的文献,综述神经性异位骨化的危险因素、发病率、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及预防治疗。结果神经性异位骨化可能的机制与骨形成蛋白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有关。超声、肌酸磷酸激酶、C-反应蛋白已经在临床上用于检测异位骨化的发生。秋水仙碱和罗非考昔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异位骨化。结论神经性异位骨化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 损伤 异位骨化
下载PDF
复合骨形成蛋白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双相陶瓷样生物活性骨修复指骨缺损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福科 李彦林 +5 位作者 王国梁 曹彬 李晓林 陈建明 金耀峰 王永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7期8885-8888,共4页
背景:复合骨形成蛋白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双相陶瓷样生物活性骨既有骨传导功能,又能诱导干细胞向成骨方向分化,已经成为用于骨缺损修复的理想骨移植替代材料之一。目的:初步观察复合骨形成蛋白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双相陶瓷... 背景:复合骨形成蛋白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双相陶瓷样生物活性骨既有骨传导功能,又能诱导干细胞向成骨方向分化,已经成为用于骨缺损修复的理想骨移植替代材料之一。目的:初步观察复合骨形成蛋白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双相陶瓷样生物活性骨在临床修复指骨缺损的能力。方法:选取10例手指内生软骨瘤患者,平均年龄33岁。肿瘤大小为0.3cm×0.3cm×0.3cm^1.0cm×0.5cm×0.5cm;肿瘤均位于患指指骨,行肿瘤刮除术,瘤腔用双相陶瓷样生活性物骨填充,伤口常规缝合;术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局部炎性反应,排斥反应,全身毒性,瘤腔愈合和患肢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术后无伤口感染,伤口均甲级愈合。局部炎性反应轻微,无排斥反应和全身毒性反应。术后全部获随访6个月,术后3个月可见新骨长入复合骨形成蛋白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双相陶瓷样生物活性骨填充区。手指在术后1个月可完成日常活动。提示复合骨形成蛋白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双相陶瓷样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具有良好成骨性、生物安全性和相容性,可用于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陶瓷样生物活性骨 骨形成蛋白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指骨缺损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在复杂性泌尿系统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2
作者 王福科 李金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5期123-124,共2页
泌尿系统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结石可发生在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等泌尿系统的任何部位,其主要临床症状是疼痛和血尿,疼痛常向下腹部及会阴部放射[1-2]。除直径〈0.6 cm的结石可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外[3],外科手术治疗是泌尿... 泌尿系统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结石可发生在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等泌尿系统的任何部位,其主要临床症状是疼痛和血尿,疼痛常向下腹部及会阴部放射[1-2]。除直径〈0.6 cm的结石可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外[3],外科手术治疗是泌尿系统结石的主要治疗方法,其中微创治疗是近年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是在传统PCNL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微创治疗方法,具有血管损伤轻微、出血少、适合复杂型结石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泌尿系统结石 并发症 肾造瘘管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干细胞体外联合培养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福科 刘流 +4 位作者 何晓光 赵德萍 袁瑞红 代晓明 李逸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6001-6005,共5页
背景:血管内皮细胞可有力支持脂肪干细胞向成骨方向转变,还可以加快血管的发生,为干细胞成骨提供营养支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干细胞体外联合培养对混合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设立单纯血管内皮细胞培养组、脂肪干细胞与血管... 背景:血管内皮细胞可有力支持脂肪干细胞向成骨方向转变,还可以加快血管的发生,为干细胞成骨提供营养支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干细胞体外联合培养对混合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设立单纯血管内皮细胞培养组、脂肪干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按3∶1,1∶3,1∶1混合培养组、单纯脂肪干细胞培养组,加入含胎牛血清的L-DMEM,置于37℃、体积分数为5%的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改良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与结论:脂肪干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按3∶1,1∶1混合培养14d,细胞之间出现许多突触连接,部分细胞融合成团块状,其余培养方式均未见细胞团出现。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各培养方式下细胞吸光度值均逐渐升高,单纯脂肪干细胞培养、脂肪干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按3∶1,1∶3,1∶1混合培养12d时细胞吸光度值达高峰,且按1∶1混合培养的吸光度值最高;而单纯血管内皮细胞培养10d吸光度值达高峰;随后各培养方式下细胞吸光度值逐渐下降。提示血管内皮细胞与脂肪干细胞体外联合培养,细胞能够相互促进增殖,1∶1混合比例条件下细胞增殖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 联合培养 体外 血管内皮细胞 脂肪干细胞 干细胞
下载PDF
高能激光结合电针治疗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14
作者 王云 王福科 +1 位作者 邢崇慧 杜凯 《云南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高能激光结合电针治疗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实验组患者选择高能激光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PPI评分、VA... 目的探讨高能激光结合电针治疗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实验组患者选择高能激光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PPI评分、VAS评分以及McGill总分、NDI指数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经治疗后上述评价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能激光结合电针治疗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能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更好地缓解疼痛,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激光 神经根性疼痛 颈椎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PRP联合fESWT治疗运动性KOA临床疗效研究
15
作者 冷超 王福科 +3 位作者 邢崇慧 杨洁 颜永太 郭丽芳 《云南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50-53,共4页
目的研究PRP联合fESWT对运动性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云南省体育运动创伤专科医院收治的运动性KOA患者90例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SH联合rESWT,观察组A采用SH联合fESWT,观察组B采用PRP联合fESWT,均1疗程。观... 目的研究PRP联合fESWT对运动性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云南省体育运动创伤专科医院收治的运动性KOA患者90例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SH联合rESWT,观察组A采用SH联合fESWT,观察组B采用PRP联合fESWT,均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关节液中IL-1水平、B超膝关节积液Walther分级、滑膜增生厚度。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所有指标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Lysholm、Walther、滑膜厚度,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且观察组B优于组A。IL-1水平观察组A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B较其余2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PRP联合fESWT治疗运动性KOA效果显著优于传统SH联合rESWT治疗,PRP改善疼痛、降低IL-1、提升功能优于SH,fESWT减少关节积液、增生滑膜厚度优于rESW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膝骨关节炎 富血小板血浆 聚焦式体外冲击波治疗 玻璃酸钠
下载PDF
膝关节术后感染20例四项感染指标检测结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福科 郭峰 +4 位作者 李建 李彦林 何川 陈广超 郑家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术后感染患者中WBC、CRP、ESR、GR%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间20例膝关节术后感染患者进行分析,收集临床数据,通过自身对比术前及术后第1、3、7天WBC、CRP、ESR、GR%的差异.结果术后第1天WBC、CRP、ESR、... 目的探讨膝关节术后感染患者中WBC、CRP、ESR、GR%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间20例膝关节术后感染患者进行分析,收集临床数据,通过自身对比术前及术后第1、3、7天WBC、CRP、ESR、GR%的差异.结果术后第1天WBC、CRP、ESR、GR%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在术后第3天和第7天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CRP、GR%在术后第3天和第7天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C、CRP、ESR、GR%对于膝关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良好的参考价值,可作为膝关节感染初筛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白细胞 超敏C反应蛋白 血沉 中性率细胞百分数
下载PDF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在我国当代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7
作者 王福科 刘流 +3 位作者 何晓光 赵德萍 赫佳 李宗芳 《卫生软科学》 2011年第1期31-32,共2页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育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效率,但只有通过改革来实现PBL教学模式的中国化,这一模式才能在我国真正实行。
关键词 PBL 医学生 教学模式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联合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福科 杨俊锋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575-577,581,共4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及患者意愿,将93例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TUVP+TURP组(n=47)和TURP组(n=46)。两组术前均积极治疗合并症...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及患者意愿,将93例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TUVP+TURP组(n=47)和TURP组(n=46)。两组术前均积极治疗合并症及基础疾病,TURP组行TURP治疗,TUVP+TURP组行TUVP联合TURP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年的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RU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QOL)评分,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PS)、继发血尿、尿潴留、暂时性尿失禁和尿路刺激症,TUVP+TURP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TU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Qmax均较术前明显增加,而RUV、IPSS及QOL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VP联合TUR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可充分发挥两种术式的优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高危前列腺增生 电切综合征
下载PDF
组合渐进式运动干预云南高原骨质疏松症疗效研究
19
作者 邢崇慧 王福科 +3 位作者 梅会彬 毕佳 张莲 沈晋羽 《云南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53-57,共5页
目的研究组合渐进式运动对云南高原骨质疏松症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7月云南省体育运动创伤专科医院收治的在云南高原居住5年及以上骨质疏松症患者76例,对照组、观察组各38例均予口服基础抗骨松药物,观察组予组合渐进式运... 目的研究组合渐进式运动对云南高原骨质疏松症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7月云南省体育运动创伤专科医院收治的在云南高原居住5年及以上骨质疏松症患者76例,对照组、观察组各38例均予口服基础抗骨松药物,观察组予组合渐进式运动干预,共24周。于干预前、第12周、第24周及结束后4周观察患者BMD T值、Ca^(+)、25-OH-D、CT、ALP、肌力、平衡能力、TUG、SF-36。结果对照组25-OH-D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对比干预前及对照组患者BMD T值、肌力、平衡能力、SF-36均有显著提升(P<0.05),ALP、TUG显著下降(P<0.05),血Ca^(+)、CT无明显差异(P>0.05),血25-OH-D较干预前降低,第12周达水平54.81±6.15 nmol/L,第24周、结束后4周较第12周无明显差异。结论组合渐进式运动可有效改善云南高原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骨代谢、身体功能及生活质量,其量效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高原 骨质疏松症 组合渐进式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