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1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教令权”到“教育责任”——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法律的近代化转变
1
作者 王立刚 《中华家教》 2024年第1期77-86,共10页
古代法律将父母等长辈面向子女后代开展的教育活动称为“教令”,并且形成了明显偏袒于长辈的法律制度。根据古代法律规定,父母等长辈在家庭教育活动中具有绝对权威,子女等后辈违背“教令”是犯罪行为。在这一法律体系之下,子女不遵从父... 古代法律将父母等长辈面向子女后代开展的教育活动称为“教令”,并且形成了明显偏袒于长辈的法律制度。根据古代法律规定,父母等长辈在家庭教育活动中具有绝对权威,子女等后辈违背“教令”是犯罪行为。在这一法律体系之下,子女不遵从父母教育,动辄触犯法律。在古代法律影响下,传统家训涉及道德规矩、伦理思想的内容也得到广泛尊重与传播。当涉及古代家训的现代价值讨论时,必须充分考虑古代法律背景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伦理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古代家训 法律体系 “教令”
下载PDF
应用^(15)N自然丰度值揭示不同氮源对设施土壤氨挥发的贡献
2
作者 田峪萍 双睿辰 +2 位作者 刘原庆 王立刚 孟凡乔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251,共10页
【目的】我国设施蔬菜生产中普遍存在着氮肥施用过量、氨气(NH_(3))挥发损失严重等问题。通过^(15)N自然丰度法,研究不同肥料类型对土壤NH_(3)挥发的影响,并定量分析其贡献率,为实现降低氮素损失的氮肥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开展为... 【目的】我国设施蔬菜生产中普遍存在着氮肥施用过量、氨气(NH_(3))挥发损失严重等问题。通过^(15)N自然丰度法,研究不同肥料类型对土壤NH_(3)挥发的影响,并定量分析其贡献率,为实现降低氮素损失的氮肥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开展为期40天的番茄盆栽培养试验,供试土壤为棕壤,未施过肥也未种植过作物,供试作物为番茄。试验设置4个处理,即不施氮肥(CK)和等量施氮(N3 g/pot)条件下单施鸡粪有机肥(M)、单施尿素(U)、有机肥半量替代尿素(MU)处理。利用被动采样器测定了土壤NH_(3)挥发速率和累积排放量,并借助^(15)N自然丰度方法估算肥料和土壤氮对NH_(3)挥发的贡献。【结果】基肥施用后3~6天内,NH_(3)挥发速率迅速增加并达到高峰,之后逐渐降低,直至第33天恢复到施肥前水平。与MU和U处理相比,M处理的净NH_(3)挥发累积量分别显著降低了60.8%和63.1%(P<0.05),MU较U处理的NH_(3)减排效果不显著(4.62%),相应的NH_(3)挥发系数分别为1.37%(U)、1.29%(MU)及0.51%(M)。施肥处理中,δ^(15)N-NH_(3)值随NH_(3)挥发的进行而迅速降低,然后逐渐增加至施肥前水平,M处理的δ^(15)N-NH_(3)均值高于MU和U处理。^(15)N同位素混合方程计算显示,在番茄生产中肥料对NH_(3)挥发的贡献比例为:M处理中鸡粪贡献30.5%,U处理中尿素贡献53.1%,MU处理中鸡粪和尿素分别贡献28.6%和56.6%。【结论】等量施氮条件下,单施鸡粪产生的NH_(3)挥发量远低于尿素,鸡粪和尿素等量氮配施对NH_(3)挥发的减排效果不显著。根据同位素分馏效应计算结果,单施鸡粪、尿素对土壤NH_(3)挥发源的贡献比例分别为30.5%、53.1%,鸡粪和尿素配施时二者对土壤NH_(3)挥发源的贡献比例分别为28.6%、56.6%,贡献比例与单施差异不大。因此,控制化肥氮施用量是减少NH_(3)挥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挥发 ^(15)N自然丰度 激发效应 设施番茄 分馏效应
下载PDF
猪疾病恢复力育种研究进展
3
作者 杨丽玉 王立刚 王立贤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1期5-12,共8页
动物疾病给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疫苗接种是对抗病毒性疾病的重要工具,但其作用并不总是有效的。与提高预防和管理水平相比,遗传选择的优点是累积的,并影响到牲畜的所有后代。当前,育种目标已经从最初的生产驱动向旨在同... 动物疾病给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疫苗接种是对抗病毒性疾病的重要工具,但其作用并不总是有效的。与提高预防和管理水平相比,遗传选择的优点是累积的,并影响到牲畜的所有后代。当前,育种目标已经从最初的生产驱动向旨在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健康和功能性状的平衡育种转变。恢复力的遗传改良符合平衡育种的理念。该文主要综述了关于猪疾病恢复力的相关研究进展,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恢复力研究中的应用等,分析了当前恢复力研究存在的机遇与挑战等,这为猪抗病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育种 恢复力 人工智能
下载PDF
清代童试阅卷制度考
4
作者 王立刚 《教育与考试》 2023年第4期26-32,共7页
清代童试组织流程复杂,整个考试过程持续时间久,阅卷的工作量十分庞大,其组织过程充分显示了中国基层社会在组织公共事务时呈现的灵活性,大量民间力量为阅卷工作提供了帮助,来自考试地的往届秀才(生员)参与童试不同阶段的阅卷工作。同时... 清代童试组织流程复杂,整个考试过程持续时间久,阅卷的工作量十分庞大,其组织过程充分显示了中国基层社会在组织公共事务时呈现的灵活性,大量民间力量为阅卷工作提供了帮助,来自考试地的往届秀才(生员)参与童试不同阶段的阅卷工作。同时,通过在复杂的考试流程中逐场不断淘汰考生,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童试对基层读书人开放性的前提下,有效压缩阅卷的工作量,保证阅卷的效率。与乡会试相比,童试的阅卷过程有模仿乡会试的地方,也有在考试组织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采取变通办法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试 阅卷 学政 科举
下载PDF
中国古代“早慧”儿童历史记录及家庭教育思潮的变化
5
作者 王立刚 《中华家教》 2023年第5期77-87,共11页
中国古代“早慧”儿童的历史记录经历了周期变化。东汉至宋代的近千年间,面向低龄儿童的人才选拔断续存在,关于“早慧”儿童的记载较为丰富。其中东汉受到儒家思想影响,“早慧”儿童的记录更关注学习能力;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不再是主流... 中国古代“早慧”儿童的历史记录经历了周期变化。东汉至宋代的近千年间,面向低龄儿童的人才选拔断续存在,关于“早慧”儿童的记载较为丰富。其中东汉受到儒家思想影响,“早慧”儿童的记录更关注学习能力;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不再是主流,对“早慧”儿童的记录偏重社会能力方面;南宋后期到清代的近千年间,科举考试渐渐取消了专门面向低龄儿童的考试,关于“早慧”儿童的记载较少,“早慧”不再被主流社会提倡。在这个过程中,“聪明伶俐”这一教育目标被“老成持重”取代,“早慧”儿童作为一种教育文化现象逐渐消失。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教育得当的“早慧”儿童有成功的经验,但比例很小,而针对“早慧”儿童的辨别、选拔培养是一个难题,若操作不当,不仅会毁了儿童的童年生活,也是社会发展的重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慧 神童 儿童 教育思潮 童子科
下载PDF
唐代以来我国女子家庭教育的多样属性
6
作者 王立刚 《中华家教》 2023年第1期89-96,共8页
近代以来,“女子无才便是德”成为关于古代女子教育的一种刻板印象。实际上,中国古代女子的家庭教育是丰富多样的。自唐代之后,敦煌文献以及诗词、小说等文献中保存了更为具体的女子家庭教育内容。不同家庭的女子既要面对“重男轻女”... 近代以来,“女子无才便是德”成为关于古代女子教育的一种刻板印象。实际上,中国古代女子的家庭教育是丰富多样的。自唐代之后,敦煌文献以及诗词、小说等文献中保存了更为具体的女子家庭教育内容。不同家庭的女子既要面对“重男轻女”的氛围,又享受“千金小姐”的优待。从更为详细的古代文献中可以看到,自唐宋至明清时期,大部分家庭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普遍会为家中的女孩子提供基本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教育 家庭教育
下载PDF
哈尼梯田农耕文化系统可持续发展稳态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颖 许建初 +1 位作者 王立刚 李玉义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3年第1期11-19,共9页
哈尼梯田是中国农业文化瑰宝及世界农耕文明奇迹,其跨越1 300年历史依然为人类服务。党的十八大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高度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时期,... 哈尼梯田是中国农业文化瑰宝及世界农耕文明奇迹,其跨越1 300年历史依然为人类服务。党的十八大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高度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时期,全面揭示哈尼梯田稻作系统内部稳态调节机制,对于缓解社会经济变革对原生态系统和民俗文化带来的冲击,保护与传承活态的世界山地农耕文明,推进民族地区农业绿色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国内外学者从历史景观文化的角度对哈尼梯田进行了诸多领域的研究,但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视角探索哈尼梯田农耕文化系统稳态机制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文献分析法和网络学习法,从生态功能、生态资源、生态文化和生态管理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哈尼梯田“四素同构”的生态系统平衡机制、资源合理配置的协同发展机制及生态补偿为导向的政策调控机制,系统总结哈尼梯田的典范、贡献和价值作用,提出梯田农业区生态持续、经济持续、文化持续的发展路径,为解决在农村加速现代化大格局下的发展困境提供创新思路和决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梯田 生态系统 结构特征 稳态机制 “四素同构” 生态文化 模式路径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保护性耕作生态补偿机制优化路径
8
作者 周颖 杨鹏 +2 位作者 王立刚 雷秋良 张雅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4478-4489,共12页
新时期,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巩固提升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应以黑土区耕地质量保护为首要任务。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黑土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关键技术,其规模化应用在政策和主体层面存在现实约束。科学认识东北黑土区保护... 新时期,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巩固提升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应以黑土区耕地质量保护为首要任务。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黑土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关键技术,其规模化应用在政策和主体层面存在现实约束。科学认识东北黑土区保护性耕作生态补偿政策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探索保护性耕作技术补偿政策优化路径,为补齐制度短板、实现精准施策提供科学依据。综合运用文献分析、规范分析及归纳演绎法结合实地调研,全面总结东北黑土区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补贴标准,定性分析补贴政策面临的现实约束,理清目前保护性耕作支持政策的主要障碍因素:一是补偿政策指向性不明确;二是补偿标准定价依据不科学;三是补偿管理机制不健全。针对黑土区保护性耕作生态补偿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政策机制优化路径:一是强化赋权和组织化激活保护性耕作的主体性路径,从完善赋权定位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两个层面建立配套政策;二是构建环境-经济属性协同定量的补偿标准评估方法,以技术产生的外部效应和主观效用作为补偿标准定价的理论依据,建立由替代市场技术、假想市场技术及计量经济学统计分析等多方法融合的评估方法体系;三是创设高质量数字化管理及差异化的生态补偿制度,构建开放、共享的大数据管理平台,打造多主体协同互利的市场生态图景,建立保护性耕作多主体协同差异化生态补偿机制。适应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与组织方式变革的新要求,建立科学的保护性耕作农业绿色技术应用评价体系;优化垂直管理纵向补偿机制,引导企业与社会资本参与市场调节,构筑黑土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生态管理制度屏障,为生态补偿政策优化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生态补偿机制 补偿标准 外部效应 秸秆还田 黑土区 东北
下载PDF
提高母牛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9
作者 王立刚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5期53-54,共2页
母牛繁殖力是指母牛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正常发情、受孕、妊娠、分娩和哺乳的能力,是衡量母牛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据统计,中国每年因为母牛繁殖力低下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元。基于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母牛繁殖力,从而增... 母牛繁殖力是指母牛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正常发情、受孕、妊娠、分娩和哺乳的能力,是衡量母牛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据统计,中国每年因为母牛繁殖力低下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元。基于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母牛繁殖力,从而增加牛群的更新率和产犊率,缩短产犊间隔,提高牛奶产量和质量,降低饲养成本和损失,提高养殖效益和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成本 产犊间隔 牛群 养殖效益 产犊率 更新率 母牛 繁殖力
下载PDF
提高中板轧机主电机运行稳定性的措施与方法
10
作者 王立刚 《酒钢科技》 2023年第2期56-59,55,共5页
本文通过对影响中板轧机主电机运行稳定性的研究和对影响其运行稳定性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如何提高中板轧机主电机运行稳定性的控制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 中板轧机主电机 绝缘电阻 稳定性
下载PDF
深松结合秸秆还田对黑土孔隙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建君 盖浩 +3 位作者 张梦璇 蔡育蓉 王力艳 王立刚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92-906,共15页
【目的】东北黑土实施深松结合秸秆还田对土壤孔隙结构影响的研究缺乏明确性结论,为此开展本研究,旨在研究深松结合秸秆还田对黑土结构的影响机制,为合理耕层创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在东北典型黑土区--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开展... 【目的】东北黑土实施深松结合秸秆还田对土壤孔隙结构影响的研究缺乏明确性结论,为此开展本研究,旨在研究深松结合秸秆还田对黑土结构的影响机制,为合理耕层创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在东北典型黑土区--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开展的5年田间定位试验为平台,设置农民常规耕作(FP)、单独深松25 cm(T2)、深松25 cm结合秸秆还田(T3)和深松35 cm结合秸秆还田(T4)等处理,采用CT扫描技术开展土壤孔隙结构可视化和定量化研究,并结合田间持水量和容重等指标,探究深松结合秸秆还田对黑土孔隙结构的影响。【结果】通过土壤孔隙二维和三维图像可以清晰看出,各处理0-20 cm土层孔隙分布均明显少于20-40 cm土层,深松结合秸秆还田(T3、T4)的孔隙分布明显多于FP,增加了结构更为复杂的大孔隙。定量化分析表明,相较于FP,单独深松25 cm(T2)显著提高20-30 cm土层总孔隙度103.0%(P<0.05),主要通过显著提高小孔隙(孔隙直径d≤0.50 mm)孔隙度91.3%和中孔隙(0.50 mm<d≤1.00 mm)孔隙度143.5%来实现(P<0.05);而深松结合秸秆还田(T3、T4)则可显著提高0-30 cm土层总孔隙度109.8%-382.7%(P<0.05),主要通过显著提高大孔隙(d>1.00 mm)孔隙度221.5%-661.7%和中孔隙孔隙度105.4%-544.9%来实现(P<0.05)。T3、T4还显著提高了0-30 cm土层孔隙的分形维数9.9%-17.7%(P<0.05),降低了欧拉数32.4%-66.4%(P<0.05),显著提高田间持水量24.2%-40.6%(P<0.05)。进一步分析得出不同孔径孔隙度、总孔隙度与田间持水量、分形维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欧拉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深松结合秸秆还田能够提高黑土大中孔隙的孔隙度、改善孔隙结构和连通性、增加田间持水量,尤以深松35 cm结合秸秆还田的效果最为显著,可作为东北黑土合理耕层构建的推荐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黑土 深松结合秸秆还田 CT扫描技术 土壤孔隙结构
下载PDF
运动鞋用防水透气型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应晨林 贺京周 +1 位作者 任文君 王立刚 《中国皮革》 CAS 2023年第3期106-109,113,共5页
在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的趋势下,人们对于穿着舒适性要求也随之提高,对鞋类要求也开始朝向专业化、舒适化趋势发展。但是,传统合成革难以同时具备高物性与防水透气性,因此如何实现聚氨酯合成革防水透气性与高物性的有机结合,成为全球化合... 在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的趋势下,人们对于穿着舒适性要求也随之提高,对鞋类要求也开始朝向专业化、舒适化趋势发展。但是,传统合成革难以同时具备高物性与防水透气性,因此如何实现聚氨酯合成革防水透气性与高物性的有机结合,成为全球化合成革行业的一大技术课题。据此,通过分析运动鞋用聚氨酯合成革的性能要求,制备了运动鞋用防水透气型聚氨酯合成革,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含量木质纤维素对于防水透气型聚氨酯合成革力学性能的显著影响主要体现于剥离强度方面;防水聚氨酯树脂相比普通聚氨酯树脂的吸水率较低,防水透气性能更佳。本文制备聚氨酯合成革的物理机械性能与防水透气性能均明显优于普通聚氨酯合成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鞋 防水透气性 聚氨酯合成革 性能测试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0.4kV不停电作业应用研究分析
13
作者 章立 张铃伟 +1 位作者 王立刚 蔡小鹏 《电力设备管理》 2024年第1期217-219,共3页
近年来,随着现代设备管理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城乡配网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升,为从根本上提升配电网运行可靠性,逐步实现零计划停电,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0.4kV不停电作业的重要性逐步凸显。本文从0.4kV不停电作业概述、10kV不停电... 近年来,随着现代设备管理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城乡配网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升,为从根本上提升配电网运行可靠性,逐步实现零计划停电,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0.4kV不停电作业的重要性逐步凸显。本文从0.4kV不停电作业概述、10kV不停电作业区别、特定工具及装备、0.4kV不停电作业常用项目分类、0.4kV不停电作业快速接口等方面对其进行介绍,对运行、设计、检修、施工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4kV 不停电作业 供电可靠性 快速接口
下载PDF
基于基因组SNP和ROH的剑白香猪群体遗传结构解析
14
作者 胡紫平 王立刚 +6 位作者 宗文成 侯任达 苏艳芳 牛乃琪 王立贤 王源 张龙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117-4125,共9页
旨在从分子水平分析剑白香猪的群体结构以及遗传多样性,对剑白香猪的种质资源鉴定和保护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利用Porcine SNP50 BeadChip(Illumina,United States)芯片对138头剑白香猪的全基因组SNP进行扫描,通过对主成分、遗传距离、... 旨在从分子水平分析剑白香猪的群体结构以及遗传多样性,对剑白香猪的种质资源鉴定和保护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利用Porcine SNP50 BeadChip(Illumina,United States)芯片对138头剑白香猪的全基因组SNP进行扫描,通过对主成分、遗传距离、亲缘关系和公猪血统进行分析,研究剑白香猪的群体结构;通过ROH分析,确定剑白香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此剑白香猪群体无明显分层,但大致可以分为3个部分,群体内的遗传距离平均值约为0.273,所有公猪划分为4个血统;剑白香猪群体共检测出2893个ROHs,平均每个个体约有21个ROHs,平均ROH长度约为7.18 Mb,平均近交系数(F_(ROH))为0.27%,表明剑白香猪近交积累较少。通过多种分析表明,该群体家系数量适中,个别家系公畜数量较少,个体间亲缘关系中等,近交程度较低,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本研究在基因组水平分析了剑白香猪的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为剑白香猪群体复壮和种业安全措施制定提供了分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白香猪 群体结构 ROH SNP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山东新泰桃花峪—石棚地区稀有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15
作者 陈珂 廉永彪 +8 位作者 高继雷 李亚东 马明 冯启伟 张振飞 江睿 王铮 王立刚 李建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3期73-78,共6页
山东省新泰市桃花峪—石棚地区稀有金属矿床位于新甫山凸起中部,区内可见百余条花岗伟晶岩脉侵入泰山岩群雁翎关组地层及新甫山序列奥长花岗岩中。通过勘查工作在区内发现5条含稀有金属元素花岗伟晶岩脉,圈定1个锂铍铌钽矿体、1个铍铌... 山东省新泰市桃花峪—石棚地区稀有金属矿床位于新甫山凸起中部,区内可见百余条花岗伟晶岩脉侵入泰山岩群雁翎关组地层及新甫山序列奥长花岗岩中。通过勘查工作在区内发现5条含稀有金属元素花岗伟晶岩脉,圈定1个锂铍铌钽矿体、1个铍铌钽矿体、2个铌钽矿体。本文在系统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稀有金属矿体地质特征,总结了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探讨了找矿前景,为区内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勘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金属矿 地质特征 找矿前景 桃花峪—石棚 山东新泰
下载PDF
北京黑猪HoxB簇基因多态性与脊椎数及胴体性状的关联分析
16
作者 牛乃琪 苏艳芳 +3 位作者 杨曼 侯欣华 王立刚 张龙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3-121,共9页
旨在对北京黑猪HoxB簇9个基因(HoxB1-7、9和13)的多态性与脊椎数和胴体性状(胴体长、胴体直长、胴体斜长及胴体重)进行关联分析。本研究提取251头220日龄的健康北京黑猪耳组织DNA,对HoxB簇的9个基因通过引物设计、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旨在对北京黑猪HoxB簇9个基因(HoxB1-7、9和13)的多态性与脊椎数和胴体性状(胴体长、胴体直长、胴体斜长及胴体重)进行关联分析。本研究提取251头220日龄的健康北京黑猪耳组织DNA,对HoxB簇的9个基因通过引物设计、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Sanger测序技术等对SNPs进行基因分型,并计算变异位点基因型频率以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并与脊椎数和胴体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本试验共筛选到4个基因共12个非编码区的(UTR)SNPs,包括HoxB2基因的1个5′UTR突变、HoxB5基因的2个3′UTR突变、HoxB9基因的2个3′UTR突变以及HoxB13基因的7个3′UTR突变。将12个SNPs分别与脊椎数和胴体性状使用Duncan′s多重检验统计分析发现,HoxB2基因的1个5′UTR突变(c.40 C>T)、HoxB5基因的2个3′UTR突变(c.1766 A>G、c.1767 A>G)均与性状关联不显著(P>0.05);而HoxB9基因中的1个3′UTR突变(c.2743 C>T)与胴体性状关联显著(P<0.05),HoxB13基因中的2个3′UTR突变(c.1863 G>A、c.1440 A>C)与脊椎数关联显著(P<0.05)。综上所述,9个HoxB簇基因中仅HoxB9基因中1个3′UTR突变c.2743 C>T与胴体性状关联显著(P<0.05),HoxB13基因2个3′UTR突变c.1863 G>A、c.1440 A>C均与脊椎数性状关联显著(P<0.05),这3个位点可作为北京黑猪脊椎数及胴体性状变异的候选基因功能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黑猪 HoxB9 HoxB13 脊椎数 胴体性状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对作物生长、土壤肥力及产量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341
17
作者 王立刚 李维炯 +2 位作者 邱建军 马永良 王迎春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16,共5页
通过7年的生物有机肥试验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使作物保持良好的生长发展态势,促进干物质的积累;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全氮、碱解氮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其中施用生物有机肥15000kg/hm2的处理有机质... 通过7年的生物有机肥试验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使作物保持良好的生长发展态势,促进干物质的积累;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全氮、碱解氮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其中施用生物有机肥15000kg/hm2的处理有机质含量上升的最快,从1996年的1 26%升高到2001年的1 96%。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持续稳定的提高作物产量。施用生物有机肥15000kg/hm2的处理冬小麦年平均产量比常规施肥和对照分别增产1808 14kg/hm2和3652 39kg/hm2;夏玉米产量分别增产2668kg/hm2和5062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作物生长 土壤肥力 产量
下载PDF
应用DNDC模型分析施肥与翻耕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长期影响 被引量:49
18
作者 王立刚 邱建军 +1 位作者 马永良 王迎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19,共5页
利用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的氮磷化肥配施长期定位试验和翻免耕长期定位试验数据验证DNDC(脱氮—分解 )模型 ,说明其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吻合程度较好 ,证明DNDC模型可以用来模拟当地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的动态变化。对 2个试验长... 利用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的氮磷化肥配施长期定位试验和翻免耕长期定位试验数据验证DNDC(脱氮—分解 )模型 ,说明其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吻合程度较好 ,证明DNDC模型可以用来模拟当地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的动态变化。对 2个试验长期 (10 0a)的模拟结果表明 :对于氮磷化肥配施试验 ,对照、单施氮肥和单施磷肥的处理SOC含量呈现下降趋势 ,氮肥与磷肥配合施用的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呈上升的趋势 ,每年施用氮肥(纯N) 2 70kg·hm-2 配合施用磷肥 (P2 O5) 135kg·hm-2 的处理SOC含量与初始值相比增加了 31%。对于翻免耕试验 ,免耕并施用 112 5kg·hm-2 氮肥 (纯N)再配合每年秸秆还田 4 5 0 0kg·hm-2 的处理比初始值增加了 6 2 % ,翻耕并施用 187 5kg·hm-2 氮肥、15 0kg·hm-2 磷肥再配合每年秸秆还田 4 5 0 0kg·hm-2 的处理SOC含量比初始值增加了 5 6 %。从DNDC模型模拟得出 ,实行秸秆还田或增加作物生物产量还田及免耕等耕作措施将有效持续的增加SOC含量 ,提高土壤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DC模型 土壤有机碳 施肥 翻耕方式
下载PDF
燃煤飞灰对锅炉烟道气中Hg^0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23
19
作者 王立刚 彭苏萍 陈昌和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62,共4页
在实验室模拟研究了燃煤飞灰颗粒组分对燃煤烟道气中气相Hg的吸附脱除特性 .试验结果表明 ,Hg吸附量随飞灰烧失量的增长而增大 ,飞灰中不同类型介质的气相Hg吸附特性差异显著 ,其中未燃尽炭的Hg吸附性能最强 ,吸附剂BET比表面积与其Hg... 在实验室模拟研究了燃煤飞灰颗粒组分对燃煤烟道气中气相Hg的吸附脱除特性 .试验结果表明 ,Hg吸附量随飞灰烧失量的增长而增大 ,飞灰中不同类型介质的气相Hg吸附特性差异显著 ,其中未燃尽炭的Hg吸附性能最强 ,吸附剂BET比表面积与其Hg吸附量呈正相关关系 .载气气相Hg浓度与Hg吸附量成非线性正相关关系 ,即Hg浓度为 5× 1 0 - 7时的Hg吸附量只有 5× 1 0 - 6的 1 /2 .吸附温度与Hg吸附量呈较显著负相关关系 .残炭表面的含氧官能团 CO 有利于Hg的氧化和化学吸附 .燃煤飞灰炭粒所具有的多孔隙结构和巨大比表面积有利于吸附脱除烟道气中Hg污染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飞灰 未燃炭 吸附 锅炉 烟道气 HG
下载PDF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不同施氮量的长期环境效应及区域氮调控模拟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立刚 李虎 +2 位作者 杨黎 翟振 邱建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932-2941,共10页
【目的】针对环渤海区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氮肥施用量过大,环境效应逐渐增大的实际情况,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下长期和区域环境效应,明确冬小麦/夏玉米的减氮潜力和区域。【方法】利用定位试验和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目的】针对环渤海区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氮肥施用量过大,环境效应逐渐增大的实际情况,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下长期和区域环境效应,明确冬小麦/夏玉米的减氮潜力和区域。【方法】利用定位试验和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果】冬小麦/夏玉米不同氮素施用量15年的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作物产量逐渐增加,到两季作物施氮量达到240—300 kg N.hm-2以上时,作物产量增加能力有限,而氮淋溶损失量则逐渐加大,土壤中残留的无机氮素也逐渐增加。与当前区域氮肥施用量364×104t相比,区域氮肥总量减少30%和优化施肥两种调控方案下环渤海地区总氮素平衡的各个输出项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降低幅度最大的是氮淋溶,分别减少了67.23%和79.93%,极大地降低了氮素的环境风险。【结论】环渤海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氮素的环境效应有随氮素施用量逐渐增加的态势,目前该种植模式具有减氮的潜力,区域减氮30%能够有效的减少环境效应,节氮潜力最明显的地区在山东东部、西南部和河北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夏玉米 环境效应 氮淋溶 环渤海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