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0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的组织法规法典的规范体系:应然定位、法规构成与立规限度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立峰 夏清明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共11页
规范体系的边界划分是编纂党的组织法规法典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党的组织法规法典的规范体系可以从党的选举类、组织类、象征标志类和组织工作类法规进行定位,宜选择“中法典”的编纂思路,对党的选举类、组织类和组织工作类法规进行法典... 规范体系的边界划分是编纂党的组织法规法典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党的组织法规法典的规范体系可以从党的选举类、组织类、象征标志类和组织工作类法规进行定位,宜选择“中法典”的编纂思路,对党的选举类、组织类和组织工作类法规进行法典化。党的组织法规与其他领域党内法规的调整范围划分是法典规范体系的外在限定,决定着法典规范体系的内容取舍,为此需要厘清党的组织法规与其他领域法规的界限。党的组织法规法典规范体系的立规限度应以法规是否频繁变动、调整领域是否具有局限性、是否具有试行期限、是否属于细密配套性法规、是否在适用主体上具有特定性及适用空间领域具有特定性等为标准进行考量,在此基础上合理界定法典规范体系的立规限度,最终形成边界清晰、规范内容完整和内外协调的党的组织法规法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组织体系 党的组织法规 党的组织法规法典 法典编纂 规范体系
下载PDF
党的组织法规法典化的证成与构想
2
作者 王立峰 夏清明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6,共16页
编纂党的组织法规法典是完善党内法规体系的必然要求,不仅开辟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新路径,而且为提升党的建设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党的组织法规法典编纂具有政策基础、理论基础和规范基础等有利条件,可以选择体系型编纂模式,包含总... 编纂党的组织法规法典是完善党内法规体系的必然要求,不仅开辟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新路径,而且为提升党的建设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党的组织法规法典编纂具有政策基础、理论基础和规范基础等有利条件,可以选择体系型编纂模式,包含总则、分则和附则三部分。党的组织法规法典的体例结构应以党的组织工作的主要实践活动、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逻辑基础,综合考虑党的组织法规的立规实践。党的组织法规法典应包括总则编、党员编、选举编、中央组织编、地方组织编、基层组织编、纪律检查机关编、党组编、党的工作机关编、党的干部编、人才工作编和附则编等十二编。编纂党的组织法规法典在立规路径上可以采取专项清理方法、一揽子修改方法、先编纂“域法典”方法和分阶段审议等方法稳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体系 党的组织法规 法典化 “域法典”
下载PDF
党内法规法典化的可行性探讨
3
作者 王立峰 夏清明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5,共8页
中国共产党虽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但仍然面临单行党内法规体量庞大、规范“碎片化”、规则之间不一致等体系化困境。党内法规法典化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基础性工程,是破解党内法规体系化建设困境的必由之路,是促... 中国共产党虽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但仍然面临单行党内法规体量庞大、规范“碎片化”、规则之间不一致等体系化困境。党内法规法典化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基础性工程,是破解党内法规体系化建设困境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党内法规立规科学化的必然要求。科学的政治决策为党内法规法典化奠定了政治基础,体量丰富的党内法规规范为党内法规法典化奠定了规范基础,守正创新的管党治党经验为党内法规法典化奠定了实践基础,丰富的党内法规专业人才为党内法规法典化奠定了智识基础,国家法律法典化为党内法规法典化提供了重要经验。体系型法典和汇编型法典构成了党内法规法典化的两种基本模式。当下,党的组织法规和党的监督保障法规宜采用体系型法典的编纂模式,党的领导法规、党的自身建设法规选择汇编型法典的模式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 体系化 法典化 模式选择
下载PDF
警惕“微腐败”带来“大祸害”
4
作者 王立峰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47,共4页
“微腐败”是腐败的一种亚形态,是由小微权力蜕变为公权私用的寻租行为而来。“微腐败”的存在场景集中,大多发生于基层治理场域,涉及面广,民生领域是高危易发领域。“微腐败”是人民群众身边的腐败,直接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啃食的... “微腐败”是腐败的一种亚形态,是由小微权力蜕变为公权私用的寻租行为而来。“微腐败”的存在场景集中,大多发生于基层治理场域,涉及面广,民生领域是高危易发领域。“微腐败”是人民群众身边的腐败,直接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同时,“微腐败”具有长期性、潜伏性的特点,不断侵蚀政治生态,易导致整个政治生态的腐化变质,其危害不容小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腐败” 小微权力 腐败治理
下载PDF
钢铁企业原料厂全流程防错料系统的探索与研究
5
作者 王立峰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5期61-63,共3页
原料场是钢铁企业产品流程的“源头”,持续、精准、稳定供料是原料场的核心任务,对于采取被动式上料的原料厂,混料/错料事故会对焦炭质量、高炉气密性等产生立即性影响。为此,着重分析了上料全流程中混料/错料的原因,并从料场源头取料... 原料场是钢铁企业产品流程的“源头”,持续、精准、稳定供料是原料场的核心任务,对于采取被动式上料的原料厂,混料/错料事故会对焦炭质量、高炉气密性等产生立即性影响。为此,着重分析了上料全流程中混料/错料的原因,并从料场源头取料、上料皮带的流程切换运输以及最终进入用户料仓等全流程,制定了技术性防错料的手段,以保障各环节均能精准运输。实践表明,以上措施从本质化解决了混料/错料隐患,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头取料 皮带 精准供给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杂粮代餐粉配方
6
作者 周玉蓉 姚轶俊 +1 位作者 王博 王立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4期103-109,117,共8页
为优化杂粮代餐粉配方及制作工艺,采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进行感官评价。以青稞超微粉与荞麦超微粉作为杂粮代餐粉的原料,根据冲调糊化度确定杂粮超微粉的熟化条件,对不同主、辅料配比的杂粮代餐粉进行模糊数学感官评价,研究不同稳定剂... 为优化杂粮代餐粉配方及制作工艺,采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进行感官评价。以青稞超微粉与荞麦超微粉作为杂粮代餐粉的原料,根据冲调糊化度确定杂粮超微粉的熟化条件,对不同主、辅料配比的杂粮代餐粉进行模糊数学感官评价,研究不同稳定剂对杂粮代餐粉冲调稳定性的影响并对最终杂粮代餐粉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青稞超微粉与荞麦超微粉的熟化条件为焙烤温度160℃、焙烤时间12 min;杂粮代餐粉配方的主料为青稞超微粉与荞麦超微粉,质量比为40∶60,辅料为6%的白砂糖、8%的脱脂奶粉,稳定剂为黄原胶,添加量为0.5%。最终杂粮代餐粉的蛋白质含量为(12.15±0.13)%、淀粉含量为(67.33±1.18)%、粗脂肪含量为(2.03±0.07)%、总膳食纤维含量为(7.26±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 超微粉碎 杂粮 代餐粉 配方优化
下载PDF
南京市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调查及前景模式探讨
7
作者 王雨桐 孙典韦 王立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5-210,共6页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城市生态保护的要求下,构建园林绿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处理体系,对于江苏省南京市完善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但南京市园林绿化废弃物循环利用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水平有待提升。因此,梳理现行成...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城市生态保护的要求下,构建园林绿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处理体系,对于江苏省南京市完善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但南京市园林绿化废弃物循环利用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水平有待提升。因此,梳理现行成熟的绿化废弃物利用形式,通过调查南京市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对2个试点类型的废弃物处理场开展调研(主要包括资源利用方式和相应成本盈利测算2个方面),发现资源化处理途径有待扩展,市场化的运收处理规模和水平有待提升。通过梳理国外发达国家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多方面的宣传管理引导,以及国内较早开展绿化废弃物收集处理的一线城市的多种运营模式,最终从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运收处理体系、加强经济扶持引导产业市场化3个方面对南京市绿化废弃物的处理提出建议,并为完善南京市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指导意见,助力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 绿化废弃物 处理场 资源化利用 生态文明 南京市
下载PDF
智慧农业环境监测平台设计
8
作者 乔元斌 马晟帛 +3 位作者 郝泽贤 李欣 李浩然 王立峰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4年第2期56-58,61,共4页
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水资源浪费、生产能耗高、无法为植物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等问题。因此,基于物联网相关技术,进行智慧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实际意义与应用价值。以STM32F103C8T6微控制器为控制中心,设计农业环境监测平... 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水资源浪费、生产能耗高、无法为植物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等问题。因此,基于物联网相关技术,进行智慧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实际意义与应用价值。以STM32F103C8T6微控制器为控制中心,设计农业环境监测平台,实现农业信息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终端控制等功能,并通过MQTT协议与手机APP进行通信,实现数据的远程监测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物联网 环境监测
下载PDF
基坑开挖顺序对围护结构及既有高铁站的影响分析
9
作者 郭剑锋 王立峰 +2 位作者 庞晋 李涛 范沛然 《工程勘察》 2024年第4期13-19,共7页
依托绍兴高铁北站TOD综合体深基坑工程,分析了基坑分区、分块施工等开挖顺序对地连墙水平位移和临近高铁站房竖向位移的影响和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开挖顺序对基坑及周边建筑物的变形影响显著,而仅考虑优化基坑的开挖顺序是不全... 依托绍兴高铁北站TOD综合体深基坑工程,分析了基坑分区、分块施工等开挖顺序对地连墙水平位移和临近高铁站房竖向位移的影响和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开挖顺序对基坑及周边建筑物的变形影响显著,而仅考虑优化基坑的开挖顺序是不全面的,必须考虑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引起的基坑地连墙刚度和边界条件的变化等因素。对于超大型基坑,综合考虑施工工期和经济性等因素,跳坑开挖可以显著地减少对周边的影响,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地下梁、板等的浇筑,与地下结构不浇筑相比,地连墙最大水平位移可减小45.96%、相邻高铁站房最大竖向位移减小34.65%。文中得出的结论可为类似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开挖顺序 实测与数值模拟 对比分析
原文传递
CCL内玻纤与树脂界面黏结间隙问题研究
10
作者 王必琳 王立峰 +1 位作者 李超 陈锡强 《印制电路信息》 2024年第3期4-8,共5页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观察覆铜板(CCL)及印制电路板(PCB)的切片,发现玻纤与树脂间存在微裂纹现象。在传统的认知中,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由于玻纤与树脂间浸润不良而导致微裂纹的产生,即黏结间隙问题。在SEM下观察切片,发现扫描对焦过...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观察覆铜板(CCL)及印制电路板(PCB)的切片,发现玻纤与树脂间存在微裂纹现象。在传统的认知中,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由于玻纤与树脂间浸润不良而导致微裂纹的产生,即黏结间隙问题。在SEM下观察切片,发现扫描对焦过程中原本结合良好的玻纤与树脂位置出现裂缝和变形现象。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设计了试验方案进行验证。通过试验,对玻纤与树脂界面黏结间隙现象进行模拟,筛选出其影响因素,给业界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黏结间隙 覆铜板(CCL)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下载PDF
大尺寸插头PCB加工研究
11
作者 黄锐 王立峰 《印制电路信息》 2024年第1期26-29,共4页
随着各行业对显示屏需求的不断增加,显示屏越来越需要满足多元化设计要求。印制插头作为印制电路板(PCB)对位连接网络的必需端口,具有一定特殊性,与其连接的主板需要精密对位、高度重合,这就要求插头的涨缩尺寸保持稳定,厚度均匀性须一... 随着各行业对显示屏需求的不断增加,显示屏越来越需要满足多元化设计要求。印制插头作为印制电路板(PCB)对位连接网络的必需端口,具有一定特殊性,与其连接的主板需要精密对位、高度重合,这就要求插头的涨缩尺寸保持稳定,厚度均匀性须一致。从覆铜板(CCL)及PCB过程管控入手,对显示屏用大尺寸插头PCB加工案例进行验证总结,为该类产品的加工提供一套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屏显示器 多元化 过程管制
下载PDF
基于口袋实验室的电子技术立体化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立峰 李丹丹 宋其江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3年第9期36-37,43,共3页
为了切实提高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引入口袋实验室的实践教学模式,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口袋实验室突破了原有实验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 为了切实提高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引入口袋实验室的实践教学模式,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口袋实验室突破了原有实验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袋实验室 电子技术实验 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改革
下载PDF
政治巡视的制度逻辑、现实问题与完善路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立峰 周强伟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57,共9页
作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重要制度部署,如何推进政治巡视制度的成熟定型与巡视工作能力提升,是新时代不断深化政治巡视的重要命题。政治巡视沿着制度实施、制度效能、制度评价三个维度渐次展开,分别明确了政治巡视运行方式和实... 作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重要制度部署,如何推进政治巡视制度的成熟定型与巡视工作能力提升,是新时代不断深化政治巡视的重要命题。政治巡视沿着制度实施、制度效能、制度评价三个维度渐次展开,分别明确了政治巡视运行方式和实施路径的执行逻辑;构建起政治巡视功能系统和支撑目标的效力逻辑;表征着政治巡视制度理念和评价机制的价值逻辑。然而,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政治巡视在实践运行中也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为了更好地将政治巡视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制度效能,应从突出政治巡视重点内容、深化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增强政治巡视工作合力、加强政治巡视主体建设和提升巡视成果运用质效五个方面入手,推进政治巡视制度创新和执行能力建设,更好地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巡视 政治监督 巡视巡察 自我革命
下载PDF
坚持“三个区分开来”:为实干型干部保驾护航
14
作者 王立峰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0-53,共4页
“三个区分开来”坚持唯物辩证法,科学把握了矛盾的客观规律性,从事物本身的对立统一角度揭示了现象背后的本质。我们需要领会“三个区分开来”的深刻内涵,辩证分析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综合研判、科学精准地区分先行试错、探索失误、无意... “三个区分开来”坚持唯物辩证法,科学把握了矛盾的客观规律性,从事物本身的对立统一角度揭示了现象背后的本质。我们需要领会“三个区分开来”的深刻内涵,辩证分析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综合研判、科学精准地区分先行试错、探索失误、无意过失的容错纠错行为与明知故犯、违反禁令、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的边界,从而在实践中强化底线意识、明晰权责边界、完善制度激励,为勇于担当者、敢于试错者、大胆创新者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区分开来” 容错纠错 底线意识 权责边界 制度激励
下载PDF
逃逸式腐败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15
作者 王立峰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73,共4页
逃逸式腐败作为一种新型腐败形态,利用体制内与体制外之间的监管时间差,企图蒙混过关、逃避监管。逃逸式腐败具有潜伏周期较长、钱权交易分离、政商身份混淆、贪腐形式更加隐蔽复杂等特征,伪装性、长期性、潜伏性更强,给腐败惩治与预防... 逃逸式腐败作为一种新型腐败形态,利用体制内与体制外之间的监管时间差,企图蒙混过关、逃避监管。逃逸式腐败具有潜伏周期较长、钱权交易分离、政商身份混淆、贪腐形式更加隐蔽复杂等特征,伪装性、长期性、潜伏性更强,给腐败惩治与预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逃逸式腐败的存在表明,尽管高压反腐的力度不减,全面从严治党一直在路上,一些腐败分子仍然一意孤行。实践中,新型腐败形式还可能不断衍生,腐败查处的手段方式需要更加科学精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逸式腐败 提前辞职退休 新型腐败 党员领导干部 执纪监督
下载PDF
纪检监察内部监督视域下干部监督室制度研究
16
作者 王立峰 徐天也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27,共9页
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是纪检监察内部监督的专职专责机构,对遏制和避免“灯下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干部监督室还只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在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无法摆脱同体监督的迷局、人员配备和业务能力制约其监督能力的... 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是纪检监察内部监督的专职专责机构,对遏制和避免“灯下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干部监督室还只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在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无法摆脱同体监督的迷局、人员配备和业务能力制约其监督能力的实现、现有监督方式导致其履职具有被动性、同部分监督对象的距离甚远导致监督效果弱化。因此,完善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制度应当从增强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的独立性、提高其履职能力、注重事前主动监督加强预防和教育、开展调研和严格管理以增强监督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检监察 内部监督 干部监督室 自我革命
下载PDF
“按规律办事、按规矩做事”的深刻内涵
17
作者 王立峰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41-43,共3页
按规律办事、按规矩做事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原则。这一原则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不仅指出了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勇于干事的客观需要与原则底线,而且阐明了新时代党员干部求真务实、忠诚担当、增强执政本领的基本要求。党员干部在工作实... 按规律办事、按规矩做事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原则。这一原则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不仅指出了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勇于干事的客观需要与原则底线,而且阐明了新时代党员干部求真务实、忠诚担当、增强执政本领的基本要求。党员干部在工作实践中不仅在客观上要尊重事实、敬畏规律,而且在主观上要有规矩意识、行为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员干部 按规律办事 按规矩做事 现实意蕴
下载PDF
党内法规执行力提升中的非正式制度研究
18
作者 王立峰 孙文飞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2-60,共9页
党内法规执行是党内法规制度发挥实际效能的根本途径,也是维护党内法规权威性的重要因素。非正式制度是提升党内法规执行力的重要方式,然而,国内学界较多关注正式制度对党内法规执行力的影响,对非正式制度的关注相对不足。中国共产党创... 党内法规执行是党内法规制度发挥实际效能的根本途径,也是维护党内法规权威性的重要因素。非正式制度是提升党内法规执行力的重要方式,然而,国内学界较多关注正式制度对党内法规执行力的影响,对非正式制度的关注相对不足。中国共产党创造的非正式制度主要可以划分为“政治传统维度”“政治心理维度”“政治社会维度”和“政治象征维度”。非正式制度约束力的建立和延续并非一劳永逸,而是一项长期任务,新时代需要从培育规矩意识与理想信念、发挥主题教育的引导作用、塑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优化党内非正式制度,持续发挥非正式制度对党内法规执行力提升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 非正式制度 执行力 依规治党
原文传递
政商“两栖干部”的类型与惩防措施
19
作者 王立峰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50-53,共4页
当官发财两条道,党员领导干部不应成为兼职取酬的“两栖干部”。两栖干部危害性不容小觑,会导致资本“围猎”公权力,权力寻租变色;官商结成利益圈子,破坏公平交易规则;腐败形态异化,形成隐形利益输送;官商身份混同,腐蚀干部清廉作风。... 当官发财两条道,党员领导干部不应成为兼职取酬的“两栖干部”。两栖干部危害性不容小觑,会导致资本“围猎”公权力,权力寻租变色;官商结成利益圈子,破坏公平交易规则;腐败形态异化,形成隐形利益输送;官商身份混同,腐蚀干部清廉作风。实践中,“两栖干部”的伪装形态主要包括挂证取酬、隐形兼职、退休兼任职、扶植“工具人”等。有效惩治“两栖干部”现象,需要惩防并举,坚定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立规明矩,强化制度监管;狠抓制度落实,斩断利益链条;精准核查,依托科技手段惩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干部 权力 腐败 兼职取酬
下载PDF
党内法规体系建构模式的检视与优化
20
作者 王立峰 夏清明 《廉政文化研究》 2023年第4期31-41,F0002,共12页
由于依规治党实践和理论研究所产生的体系建构模式存在的不足日益显现,进一步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建构模式的要求愈来愈迫切。为推动党内法规体系高质量发展,应在既有建构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新的党内法规体系“1+M+N”模式,其中“1”是... 由于依规治党实践和理论研究所产生的体系建构模式存在的不足日益显现,进一步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建构模式的要求愈来愈迫切。为推动党内法规体系高质量发展,应在既有建构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新的党内法规体系“1+M+N”模式,其中“1”是指党章,位居体系顶端;“M”是指党的领导法规、党的组织法规、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党的监督法规和党的保障法规,是体系中的“二级党规”;“N”是由“二级党规”按照不同分类标准延伸出的分支,是体系中的“三级党规”。新的党内法规体系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党内法规体系中的分类不清和交叉重复问题,特别突出强调了党的监督法规和党的保障法规的地位和作用。新模式不仅有助于今后党内法规法典化的探索推进,也能进一步促进党内法规体系理论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体系 体系模式 制定规划 党内法规法典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