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ShuffleNet v2的轻量化番茄叶片病害识别
1
作者 李大华 仲婷 +1 位作者 王笋 于晓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0-228,共9页
番茄大面积种植导致叶片部位被病虫害侵蚀面积不一、侵蚀种类多样化等问题,为了满足在资源有限的硬件设备上实现对番茄叶片病害准确识别,提出改进ShuffleNet v2模型。首先对基本单元进行改进,提出SA-stage模块,使模型密切关注叶片相关... 番茄大面积种植导致叶片部位被病虫害侵蚀面积不一、侵蚀种类多样化等问题,为了满足在资源有限的硬件设备上实现对番茄叶片病害准确识别,提出改进ShuffleNet v2模型。首先对基本单元进行改进,提出SA-stage模块,使模型密切关注叶片相关特征信息的同时减小了参数量和计算量;其次提出LFN轻量化特征融合模块,实现浅层和深层网络的上下文信息交互;接着引入RFB-s轻量化特征增强模块,增强小目标病害的特征提取;最后将SPD-Conv代替普通卷积和最大池化层,降低图像分辨率的同时保留了番茄叶片病害小目标的细粒度信息。试验结果表明,改进ShuffleNet v2模型在10种番茄叶片病害图像上进行测试,准确率和平均召回率分别达到了96.55%、96.40%,较原模型分别提高了4.44、3.70百分点;参数量和计算量分别为348154、38.75 MB,较原模型分别减少3888、3.88 MB。相比于其他分类模型AlexNet、ResNet50、MobileNet v3等,改进ShuffleNet v2模型不仅准确率最高、参数量和计算量最小,而且权重最小,仅为1.51 MB。该研究提出的改进ShuffleNet v2模型具备在资源有限的移动设备上部署的条件,满足实时、准确地识别番茄叶片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叶片病害 病害识别 轻量化 参数量
下载PDF
西北地区泡菜中乳酸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笋 吕嘉枥 +1 位作者 辛博 王柳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18,共4页
从西北地区采集的泡菜中分离出四株乳酸菌分别是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和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e)。37℃MRS液体培养基中静置培养一... 从西北地区采集的泡菜中分离出四株乳酸菌分别是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和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e)。37℃MRS液体培养基中静置培养一定时间,分别测定了四种乳酸杆菌的产酸能力、硝酸盐还原性、亚硝酸盐的降解能力、耐酸耐盐能力和生长特性。结果表明:LPL,LPA和LPE培养15h到达稳定期,LBR培养27h到达稳定期;四株乳酸杆菌的总酸含量分别为1.98%,1.97%,2.10%和1.77%,亚硝酸盐降解率依次为0.87%,0.88%,0.93%和0.88%;四株菌的硝酸盐还原性都为阴性,最低耐酸性为pH 5,最高耐盐性为NaCl含量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 乳酸菌 亚硝酸盐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海底地震仪的信号传递效果和噪声水平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笋 丘学林 +4 位作者 赵明辉 李普春 刘丽华 张艺峰 谢志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199-3207,共9页
单球式海底地震仪(以下简称OBS)由于其成本低、操作简便的优点在天然地震研究、人工地震探测中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首先分析多型进口和国产OBS在台湾海峡西部采集的地震数据,发现同一台OBS上的垂直向速度检波器(Z分量)的信噪比常显著低... 单球式海底地震仪(以下简称OBS)由于其成本低、操作简便的优点在天然地震研究、人工地震探测中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首先分析多型进口和国产OBS在台湾海峡西部采集的地震数据,发现同一台OBS上的垂直向速度检波器(Z分量)的信噪比常显著低于压力检波器(H分量),由于这两种检波器记录的都是海底的垂向振动信号,推测速度检波器的低信噪比更多的与仪器特性有关.然后从信号传递和噪声水平两方面分析影响速度检波器信噪比的因素:为检测速度检波器与OBS壳体的耦合效果,对某型宽频带OBS和陆上地震仪进行了同址同步观测试验,发现OBS的整机灵敏度有较大的差异;为分析速度检波器的水底噪声特征,以H分量记录作为基准,对比分析了同一台仪器不同站位的Z分量噪声水平,发现速度检波器在浅海区受到较大的次生干扰.本文指出OBS的内部耦合和水流次生干扰是至今尚未引起大家重视而又严重影响资料品质和多波探测成效的两个关键问题,这一研究结果对于改进OBS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以及OBS数据多分量处理方法研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震仪 信噪比 信号传递效果 噪声水平
下载PDF
Hilbert曲线扫描矩阵的生成算法及其MATLAB程序代码 被引量:26
4
作者 王笋 徐小双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9-122,共4页
H ilbert曲线是一种重要的图像处理工具,在图像处理,特别是图像扫描中广泛应用。为了正确快速的生成H ilbert曲线扫描矩阵,提出了基于矩阵运算的生成H ilbert曲线扫描矩阵的新算法,并给出了MATLAB仿真语言的程序代码,同时用数学归纳法... H ilbert曲线是一种重要的图像处理工具,在图像处理,特别是图像扫描中广泛应用。为了正确快速的生成H ilbert曲线扫描矩阵,提出了基于矩阵运算的生成H ilbert曲线扫描矩阵的新算法,并给出了MATLAB仿真语言的程序代码,同时用数学归纳法从理论上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由计算机仿真可见该算法的正确性和简单易行,最后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应用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LBERT曲线 图像扫描 MATLAB
下载PDF
利用反射地震剖面探查隐伏同震破裂——以2018年台湾海峡南部M_(S)6.2地震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笋 丘学林 +4 位作者 赵明辉 姚道平 张艺峰 闫培 金震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8-204,共17页
调查浅源地震在地表附近产生的同震破裂对研究地震发震构造、防御地震灾害具有重要意义。常规的地形地貌和探槽调查方法易受到盖层复杂多变的影响,在海域更是难以应用。为此,文中提出参考石油工业中时移地震的思路,用分别采集于地震发... 调查浅源地震在地表附近产生的同震破裂对研究地震发震构造、防御地震灾害具有重要意义。常规的地形地貌和探槽调查方法易受到盖层复杂多变的影响,在海域更是难以应用。为此,文中提出参考石油工业中时移地震的思路,用分别采集于地震发生前、后的2期反射地震剖面来识别隐伏同震破裂。2018年台湾海峡南部发生了M_(S)6.2地震,文中基于福建省地震局于地震发生前、后(2017年和2019年)在宏观震中西侧分别采集的2期多道地震资料,筛选出噪声残留、照明度、速度场、偏移算法等成像条件完全一致的2期数据体并进行互均化。经对比,同频段(20~50Hz)剖面的主要强反射波组相位相同且基本重合,满足检测地层变化的要求。对比发现,在宏观震中以西约25km、震源机制解反演得到的地震断层与反射地震剖面交叉处,断层F_(1)的形态在地震发生后无显著变化,但400m以下深度与之接触的各反射波组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为标志层的极性反转、界面形态变化和基底反射波组移位。结合研究区的地质构造特征,推测此处断层的封闭性在地震发生时发生了快速改变(即同震滑动),孔隙流体沿断层面快速运移导致地层波阻抗剧烈变化。文中研究证明虽然以反射地震剖面的分辨率难以直接识别垂向同震位移,但隐伏同震破裂引起的流体运移可能使断层面附近地层的波阻抗发生显著变化,而在时移地震剖面上可以可靠地识别出这种变化。与传统的地表类调查方法相比,时移地震方法可以克服盖层对同震变形的吸收影响,扩展同震破裂的可识别范围。该方法为判别浅源地震的发震构造、滑动分布提供了新思路,对通常缺少地质调查和地表形变资料的海域地震研究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震破裂 时移地震 浅源海域地震 孔隙流体运移
下载PDF
王笋的诗
6
作者 王笋 《诗歌月刊》 2018年第3期94-95,共2页
懈逅牧羊人黄昏,牧羊人赶着羊下山,沿着蜿蜒的山路谁?
关键词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原文传递
王笋的诗(3首)
7
作者 王笋 《诗歌月刊》 2017年第8期91-92,共2页
荷,醒了 濮塘,有荷。 群山环抱的那池荷塘, 沉寂了一个冬, 何时 泛起了绿?
关键词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原文传递
重力数据约束的二维地震层析成像在台湾海峡南部的应用
8
作者 王笋 闫培 刘善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2-306,共5页
地震-重力联合反演可以降低多解性,针对大勘探范围内岩石波速-密度关系存在较大散布的问题,引入交叉梯度结构约束构建统一的目标函数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利用台湾海峡南部HX-13测线进行验证:由于火成岩侵入体的存在,部分区域难以拾... 地震-重力联合反演可以降低多解性,针对大勘探范围内岩石波速-密度关系存在较大散布的问题,引入交叉梯度结构约束构建统一的目标函数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利用台湾海峡南部HX-13测线进行验证:由于火成岩侵入体的存在,部分区域难以拾取可靠的地震初至,常规的走时反演无法准确恢复基底面的形态。搜集研究区的船测重力资料,根据地震地质条件和数据特点设置合适的反演参数,实现基于物性和结构双重约束的重力-地震联合反演。由对反演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可以看出,该方法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地震数据不完备的缺陷,使反演过程稳定,并提高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震同步联合反演 地震层析成像 交叉梯度 台湾海峡南部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的印刷电路板缺陷检测
9
作者 李大华 徐傲 +2 位作者 王笋 李栋 于晓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12-119,共8页
为解决印刷电路板缺陷检测中缺陷类别易混淆,缺陷目标微小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5检测模型。在骨干网络引入Swin-Transformer架构,获取局部和全局信息的多尺度特征。增加一个针对小目标的预测特征层,新的多尺度特征融合... 为解决印刷电路板缺陷检测中缺陷类别易混淆,缺陷目标微小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5检测模型。在骨干网络引入Swin-Transformer架构,获取局部和全局信息的多尺度特征。增加一个针对小目标的预测特征层,新的多尺度特征融合和检测结构使模型学习更加全面的特征信息。使用ECIoU_Loss作为损失函数,实现电路板缺陷检测速度和准确率协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v5模型在PCB Defect数据集上的平均准确率为98.7%,达到了99.7%的预测精确率和97.4%的召回率,比当前主流的检测模型性能更优越,改进后的YOLOv5模型能更有效的对电路板缺陷进行分类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路板 Swin Transformer YOLOv5 ECIoU 缺陷检测
原文传递
长乐—南澳断裂带两侧地壳结构差异的地震-重力联合反演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笋 丘学林 +4 位作者 赵明辉 闫培 陈新泽 李普春 方伟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853-3862,共10页
长乐一南澳断裂带出露于福建沿海地区,由于海陆过渡带的特殊性,地球物理探测受到许多限制,难以获得由陆到海的清晰而准确的深部构造形态.2014年福建省地震局采集了横跨长乐一南澳断裂带的广角反射/折射剖面(HX-6),由于观测系统的缺陷和... 长乐一南澳断裂带出露于福建沿海地区,由于海陆过渡带的特殊性,地球物理探测受到许多限制,难以获得由陆到海的清晰而准确的深部构造形态.2014年福建省地震局采集了横跨长乐一南澳断裂带的广角反射/折射剖面(HX-6),由于观测系统的缺陷和原始资料信噪比等问题,单纯使用地震数据反演长乐一南澳断裂带的深部地壳结构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无法解答断裂带两侧地壳结构存在何种差异,影响了对断裂带构造属性和区域构造演化的正确认识.基于岩石波速和密度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地震-重力联合反演可以有效降低多解性.本文采用地震走时拟合和重力异常拟合同步进行的方法,利用最新采集的高质量P波地震走时数据与高精度实测重力数据,反演得到了连城一厦门一金门外海剖面的二维地壳波速-密度结构模型.联合反演结果显示:长乐一南澳断裂带两侧地壳厚度差约3 km,壳内分层结构和上地幔顶部波速-密度无显著变化,推断长乐一南澳断裂带是华南地块正常陆壳和台湾海峡减薄陆壳的分界,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区深部构造环境和长乐一南澳断裂带的地球动力学意义提供了新的地球物理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乐-南澳断裂带 地震-重力联合反演 地壳结构 海陆联测
下载PDF
CG型重力仪用于海潮负荷观测的可行性
11
作者 王笋 杨锦玲 +2 位作者 林鸿杰 党学会 叶友权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53-1255,1274,共4页
为验证便携式相对重力仪用于短时重力潮汐观测的可行性,在厦门地震台进行同址对比测试。以利用gPhone重力仪的长观测时段数据修正的FES2004海潮模型为参考,分离出gPhone、CG-5和CG-6型重力仪的静态观测残差序列。结果表明,CG-5和CG-6型... 为验证便携式相对重力仪用于短时重力潮汐观测的可行性,在厦门地震台进行同址对比测试。以利用gPhone重力仪的长观测时段数据修正的FES2004海潮模型为参考,分离出gPhone、CG-5和CG-6型重力仪的静态观测残差序列。结果表明,CG-5和CG-6型重力仪在1 CPD(circle per day)和2 CPD附近的噪声水平(非线性漂移)与gPhone重力仪接近,对主要的全日分潮和半日分潮分析影响较小,观测精度能满足短时海潮模型修正的需要。以CG-5型重力仪在平潭岛的短时重力潮汐数据修正FES2014海潮模型得到测站海潮模型,并回测35 d前绝对重力观测时段的重力海潮负荷值。改正后组均值残差标准差从FES2014模型的2.7μGal降至1.8μGal,由此验证了CG型便携式相对重力仪用于海潮负荷观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海潮负荷 CG型重力仪 重力潮汐观测
下载PDF
具有降解亚硝酸盐特性的泡菜发酵剂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闫亚梅 吕嘉枥 +2 位作者 王霄鹏 杜冰 王笋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41,共7页
选用从西北地区泡菜中分离出的6株乳酸菌(植物乳杆菌、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发酵乳杆菌、戊糖乳杆菌、短乳杆菌)进行降解亚硝盐能力测试,筛选得到具有较强亚硝酸盐降解力的4株供试菌。然后选用10种蔬菜对供试菌进行增菌培养基的初筛,... 选用从西北地区泡菜中分离出的6株乳酸菌(植物乳杆菌、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发酵乳杆菌、戊糖乳杆菌、短乳杆菌)进行降解亚硝盐能力测试,筛选得到具有较强亚硝酸盐降解力的4株供试菌。然后选用10种蔬菜对供试菌进行增菌培养基的初筛,在此基础上扩大培养复筛。并对供试菌离心浓缩后,按照等比例与保护剂混合进行菌体悬浮,再喷雾干燥制备菌粉。按照不同的接菌量进行泡菜发酵实验,最后验证了泡菜发酵剂的保存时间。结果表明:亚硝酸盐的降解率依次为87%,93%,88%,88%,83.2%,85.5%,同时选取黄瓜汁作为4株供试菌的增菌培养基时,活菌数都达到1011 cfu/mL以上;L1,L3和L4的最佳离心条件为4℃下离心转速为6000r/min,离心10min;L2的最佳离心条件为4℃下离心转速为6000r/min,离心20min,泡菜发酵过程中接种量为4%时最佳,发酵120h亚硝酸盐含量降为0mg/kg;不同的保存条件对发酵剂中活菌数下降的速度影响差异很大,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发酵剂中活菌数呈指数下降趋势,与室温相比较,4℃条件下活菌数下降比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 泡菜 乳酸菌 发酵剂
下载PDF
台湾海峡深地震探测:HX9测线试验及初步成果 被引量:7
13
作者 闫培 张艺峰 +1 位作者 李普春 王笋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5,共9页
利用海上大容量气枪震源、陆上地震台站(包括流动台站和固定台站)和海底地震仪首次在台湾海峡地区开展了深地震探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延平2号"科考船气枪枪阵信号最远传播距离达280km,成功获得了数万道高质量的地震数据,并且识... 利用海上大容量气枪震源、陆上地震台站(包括流动台站和固定台站)和海底地震仪首次在台湾海峡地区开展了深地震探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延平2号"科考船气枪枪阵信号最远传播距离达280km,成功获得了数万道高质量的地震数据,并且识别了不同类型的P波震相。HX9剖面一维地壳结构模型表明,由2个速度间断面产生的Pc及Pm P两组反射波和基底折射波(Pg)所反映的地壳结构构成了该区基本的地壳结构特征,康拉德界面和莫霍界面的深度分别为16.0~17.5、28.0~29.5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深地震探测 气枪震源 地壳结构
下载PDF
直接反演多层密度界面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笋 申重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0,共4页
以二维密度界面反演为例,提出一种空间域直接反演多层密度界面的方法:由地震等资料构造分层界面模型与参数控制,运用光滑约束压缩解空间,使各层界面对应于某一优势频率范围,用遗传算法搜索全局最优解。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模型的反演说... 以二维密度界面反演为例,提出一种空间域直接反演多层密度界面的方法:由地震等资料构造分层界面模型与参数控制,运用光滑约束压缩解空间,使各层界面对应于某一优势频率范围,用遗传算法搜索全局最优解。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模型的反演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反演 空间域 多层密度界面 光滑约束 遗传算法
下载PDF
浆水发酵过程中低亚硝酸盐含量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辛博 吕嘉枥 +1 位作者 闫亚梅 王笋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共4页
浆水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西北地区传统酸味调味品,由于浆水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存在而使该产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面粉加量、芹菜加量、芹菜热烫时间、调整初始pH的变化对浆水发酵过程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及总... 浆水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西北地区传统酸味调味品,由于浆水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存在而使该产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面粉加量、芹菜加量、芹菜热烫时间、调整初始pH的变化对浆水发酵过程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及总体感官评价的影响,确定合适的水平,再用三水平四因素的正交试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发酵条件为面粉加量1.5%,芹菜加量10%,芹菜热烫时间3min,使用乳酸调整初始pH值3.5,此条件下浆水感官较好且亚硝酸盐含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水 亚硝酸盐 工艺条件
下载PDF
柱前衍生-HPLC法分析酸奶中的还原糖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柳 吕嘉枥 王笋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58,共4页
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HPLC法,分离检测酸奶发酵过程中乳糖、葡萄糖和半乳糖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该法进行色谱分析,三种还原糖均能达到很好的分离,相关系数为0.9997-0.9999;样品回收率为96.5... 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HPLC法,分离检测酸奶发酵过程中乳糖、葡萄糖和半乳糖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该法进行色谱分析,三种还原糖均能达到很好的分离,相关系数为0.9997-0.9999;样品回收率为96.52%-98.84%:精密度实验各组分峰面积RSD值在0.55%-1.77%之间;重现性实验各组分峰面积RSD值为1.08%-1.55%;样品于4℃冰箱保存稳定性实验峰面积RsD值可达到0.02%-0.87%。该方法快速、准确、可靠,能够用于酸奶发酵过程中还原糖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奶 还原糖 PMP衍生化 HPLC
下载PDF
福建—台湾海峡深部地壳结构探测与滨海断裂带性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晓然 谢志招 +2 位作者 闫培 李普春 王笋 《华南地震》 2019年第2期34-42,共9页
基于2012年实施的漳浦—下洋—武平人工地震爆破探测数据以及2015年实施的陆海联测HX07的数据,用射线追踪和正演走时拟合方法,获得了福建南部—台湾海峡的初步二维纵波速度模型。剖面显示:滨海断裂带表现为宽约20km的切穿地壳的破碎低速... 基于2012年实施的漳浦—下洋—武平人工地震爆破探测数据以及2015年实施的陆海联测HX07的数据,用射线追踪和正演走时拟合方法,获得了福建南部—台湾海峡的初步二维纵波速度模型。剖面显示:滨海断裂带表现为宽约20km的切穿地壳的破碎低速带,与其两侧的地壳结构存在较大的横向差异,莫霍面在滨海断裂带处发生较大的突变,其深度由左侧的30km左右抬升至右侧的28.8km左右,上下地壳厚度比亦由靠陆一侧的1:1降至向海一侧的0.5:1;上述特征表明滨海断裂带是华南地块正常型陆壳与海区减薄型陆壳的分界断裂。地壳速度在海陆过渡带偏高,康拉德面和莫霍面在此处也有显著抬升,推测其可能是在地壳的伸展拉张及太平洋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的俯冲的共同作用下,深部软流圈物质沿着长乐—诏安深大断裂上侵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地壳结构 华南地块 滨海断裂带 海陆联测
下载PDF
棉织物的改性纳米Si_3N_4抗紫外线功能整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辉 张辉 王笋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1-55,共5页
选用经硅烷偶联剂KH550和KH560改性后的Si3N4纳米粉体对棉织物进行抗紫外线整理,通过测定棉织物整理前、后的紫外线反射率和染色棉织物K/S值确定最佳整理方法,并用TEM和热重分析表征了整理后棉纤维结构与性能,测试了棉织物的白度、硬挺... 选用经硅烷偶联剂KH550和KH560改性后的Si3N4纳米粉体对棉织物进行抗紫外线整理,通过测定棉织物整理前、后的紫外线反射率和染色棉织物K/S值确定最佳整理方法,并用TEM和热重分析表征了整理后棉纤维结构与性能,测试了棉织物的白度、硬挺度和拉伸性能变化.结果表明:采用纳米Si3N4+壳聚糖整理棉织物,不仅能增强抗紫外线性能,而且能提高活性染料对棉织物的上染性能;经纳米Si3N4+壳聚糖整理后,棉纤维热分解率明显降低,热分解起始温度下降,且织物变得硬挺,白度降低,断裂强力下降而断裂伸长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Si3N4纳米粉 棉织物 抗紫外线整理 K/S值 壳聚糖
下载PDF
基于混响法测试架空水膜的吸声特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文芳 戴天兴 +2 位作者 李万鹏 王笋 高翔翔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2-155,共4页
对于水声特性的研究有很多,但目前主要集中在其传声及反射声特性的研究。有关水与其他吸声材料复合使用时吸声特性的研究和报道很少。基于架空薄膜吸声原理,提出在架空薄膜上铺水膜的新型构造和通过改变水膜厚度调节复合材料吸声特性的... 对于水声特性的研究有很多,但目前主要集中在其传声及反射声特性的研究。有关水与其他吸声材料复合使用时吸声特性的研究和报道很少。基于架空薄膜吸声原理,提出在架空薄膜上铺水膜的新型构造和通过改变水膜厚度调节复合材料吸声特性的方法。并利用混响室法实验测试该复合结构的扩散吸声系数,测试结果很好地说明了该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吸收低频声能力,且吸收特性与水膜厚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复合结构 水膜 架空薄膜 混响室实验 扩散吸声系数
下载PDF
台湾海峡西南部深地震探测剖面Pg波走时层析成像 被引量:2
20
作者 闫培 张艺峰 +2 位作者 刘善虎 李普春 王笋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5-694,共10页
采用走时有限差分层析成像方法,利用2014年在台湾海峡西南部区域得到的3条海域测线的Pg波资料,获得了沿探测剖面沉积层上地壳基底的速度结构、基底形态和埋深。3条剖面基底深度为1.5~4.2km。基底埋深虽有一定变化,但仅在局部地区... 采用走时有限差分层析成像方法,利用2014年在台湾海峡西南部区域得到的3条海域测线的Pg波资料,获得了沿探测剖面沉积层上地壳基底的速度结构、基底形态和埋深。3条剖面基底深度为1.5~4.2km。基底埋深虽有一定变化,但仅在局部地区起伏较明显,显示了断裂或凹陷在上部地壳内的结构特征。通过和台湾海峡地质构造区划进行对比,反演得到的基底结构特征与地震剖面穿过区域的地质构造比较吻合,本次走时层析成像结果也为后续深部结构的反演提供了可靠的浅层速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走时层析成像 有限差分 滨海断裂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