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CL并网逆变器的自适应事件触发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素娥 张帅 +1 位作者 郝鹏飞 陈景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267-4277,共11页
LCL并网逆变器在采用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模型预测控制时,存在数控延迟及系统稳态性能易受运行工况变化影响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自适应事件触发的两步模型预测控制(adaptive event-trigger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with 2 steps,AE... LCL并网逆变器在采用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模型预测控制时,存在数控延迟及系统稳态性能易受运行工况变化影响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自适应事件触发的两步模型预测控制(adaptive event-trigger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with 2 steps,AET-MPC-2S)策略。首先,在模型预测控制环节中,该控制策略通过结合事件触发机制,筛选出合适的开关矢量进行两步预测;其次,AET-MPC引入自适应变量来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事件触发条件进行实时调节;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和RT-LAB半实物平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AET-MPC-2S能够在实现延迟补偿的同时,减少两步预测的计算量,且不影响电流的跟踪效果,并能在运行工况发生变化后实时调节事件触发条件,使系统保持较好的稳态性能。论文研究可为降低LCL并网逆变器的开关频率以及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并网逆变器 模型预测控制 多变量控制 改进的两步预测 事件触发机制 自适应变量
原文传递
电网不平衡下并网逆变器的矢量比例积分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素娥 王子婷 郝鹏飞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6,共8页
当电网电压发生不平衡故障时,逆变器的输出电流会发生畸变。通过分析电网电压不平衡下逆变器的网侧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矢量比例积分VPI(vector proportional integral)控制器的PI-VPI(proportional integralvector proportional in... 当电网电压发生不平衡故障时,逆变器的输出电流会发生畸变。通过分析电网电压不平衡下逆变器的网侧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矢量比例积分VPI(vector proportional integral)控制器的PI-VPI(proportional integralvector proportional integral)控制策略。通过系统开环、闭环的Bode图对PI-VPI控制器性能进行分析,发现相比于传统的比例谐振PR(proportional resonance)控制策略,PI-VPI控制器可确保闭环电流控制达到谐振频率处期望的0°相位响应,提高电流闭环控制的稳定性与控制精度。设计了PI-VPI控制器参数。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抑制电网电压不平衡引起的输出电流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电网 PI-VPI控制器 并网逆变器 直接电流控制
下载PDF
柴胡皂苷D对紫杉醇耐药乳腺癌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研究
3
作者 王素娥 时爱春 李军涛 《中医研究》 2024年第2期84-89,共6页
目的:研究柴胡皂苷D对紫杉醇(paclitaxel,PTX)耐药的乳腺癌细胞(MCF-7/PTX)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溴化四唑法(MTT法)测定不同质量分数(0、12.5、25、50、100、200 mg/L)PTX处理MCF-7/PTX细胞和MCF-7细胞48 h的细胞... 目的:研究柴胡皂苷D对紫杉醇(paclitaxel,PTX)耐药的乳腺癌细胞(MCF-7/PTX)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溴化四唑法(MTT法)测定不同质量分数(0、12.5、25、50、100、200 mg/L)PTX处理MCF-7/PTX细胞和MCF-7细胞48 h的细胞存活率,确定MCF-7/PTX细胞对PTX的耐药程度。采用MTT法测定不同质量分数(0.125、0.25、0.50、1.00 mg/L)柴胡皂苷D处理MCF-7/PTX细胞48 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确定柴胡皂苷D对MCF-7/PTX细胞的安全性。采用MTT法测定确定0.125、0.25和0.5 mg/L柴胡皂苷D能否调节MCF-7/PTX细胞对PTX的敏感性。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不同质量分数的柴胡皂苷D对Yes相关蛋白(YAP)和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进行罗丹明123(Rh123)积累和外流测定。结果:与0 mg/L PTX对比,MCF-7和MCF-7/PTX细胞存活率随PTX质量分数增加而降低,且呈现依赖性(P<0.05);确立100 mg/L PTX作为MCF-7/PTX细胞的给药质量分数。0.125、0.25和0.50 mg/L柴胡皂苷D对MCF-7/PTX细胞无明显毒性,MCF-7/PTX细胞增殖抑制率随柴胡皂苷D质量分数增加而升高。与PTX组对比,0.125、0.25和0.50 mg/L柴胡皂苷D组MCF-7/PTX细胞IC 50、YAP和p-YAP蛋白、P-pg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与PTX组对比,柴胡皂苷D处理的MCF-7/PTX细胞积累更多Rh123,降低Rh123外排速度(P<0.01)。结论:柴胡皂苷D可能通过下调Hippo/YAP通路逆转P-gp介导的乳腺癌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D 乳腺癌细胞MCF-7 紫杉醇耐药 Hippo/YAP通路 逆转作用
下载PDF
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痴呆症状的影响
4
作者 黄芳玲 黄艳青 +2 位作者 黄旭 王素娥 彭争荣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69-1677,共9页
目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是一氧化碳中毒最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_(2))改善DEACMP患者痴... 目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是一氧化碳中毒最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_(2))改善DEACMP患者痴呆症状的疗效。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DEACM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联合HBO_(2)治疗的患者纳入HBO_(2)组,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纳入对照组。HBO_(2)组每天接受1次HBO_(2)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共完成6个疗程。使用长谷川痴呆量表(Hasegawa Dementia Scale,HDS)诊断痴呆,并使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对痴呆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治疗前后分别使用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lzheimer’s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Cognitive Section,ADAS-Cog)、功能活动问卷(Functional Activities Questionnaire,FAQ)、神经精神问卷(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NPI)及病情变化与医护的临床面询印象量表(Clinician’s Interview-Based Impression of Change-Plus Caregiver Input,CIBIC-Plus)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行为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精神行为症状及整体状态变化。进一步分析与患者痴呆症状相关的客观检查结果,包括磁共振成像检测脑白质病变和异常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情况。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改变及治疗后2组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HDS评分及CDR分级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的ADAS-Cog、FAQ、NPI评分及CIBIC-Plus分级均显著改善,且HBO_(2)组上述指标的改善大于对照组(均P<0.05)。HBO_(2)组治疗DEACMP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47%vs 65.87%,P<0.05)。客观检查结果(脑白质病变和异常EEG)显示HBO_(2)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HBO_(2)可有效改善DEACMP患者的痴呆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高压氧 痴呆 神经心理学评价 脑白质病变
下载PDF
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的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王素娥 姚德胜 赵国伟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探究老年晚期肺癌(ALC)患者产生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PE)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45例老年ALC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住院时产生急性非大面积PE的48例患者划分成观察组,未产生急性非大面积PE的97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统计2组性别、年龄、吸... 目的探究老年晚期肺癌(ALC)患者产生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PE)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45例老年ALC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住院时产生急性非大面积PE的48例患者划分成观察组,未产生急性非大面积PE的97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统计2组性别、年龄、吸烟史等临床有关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老年ALC患者产生急性非大面积PE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手术史、PE史、高血压病史、血小板计数、病理类型与老年ALC患者产生急性非大面积PE无关(P>0.05);D-二聚体(D-D)、红细胞比容、TNM分期、纤维蛋白原(FIB)、吸烟史、血红蛋白与患者产生急性非大面积PE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500μg/L、红细胞比容<0.35%、TNMⅢ~Ⅳ期、FIB高、有吸烟史、血红蛋白>140 g/L为老年肺癌患者产生急性非大面积PE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ALC患者产生急性非大面积PE影响因素众多,与D-D≥500μg/L、红细胞比容<0.35%、TNMⅢ~Ⅳ期、FIB高、有吸烟史、血红蛋白>140 g/L等相关,临床需予以积极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晚期肺癌 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6
作者 张乾 巴图查干 +2 位作者 王雅平 王素娥 杨志 《现代盐化工》 2023年第2期6-8,共3页
通过探索和挖掘“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思政元素,构建了“两导一提升”三段式全程跟踪教学模式和“环环相接践三心”课程思政体系,充分发挥“化工单元操作”课程的德育功能,对专业知识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进行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化工单元操作” 课程思政 德育 教学模式 职业素养
下载PDF
VIENNA整流器的比例快速重复控制策略研究
7
作者 罗鑫涛 王素娥 +1 位作者 周超红 郝鹏飞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4-370,共7页
针对传统重复控制器存在固有延时特性,动态性能较差的问题,采用一种基于比例控制和快速重复控制的改进型控制策略。比例控制器增强VIENNA整流器的稳定性并提升一定的响应速度,快速重复控制器提高控制频率,减小固有延时。对系统的稳定条... 针对传统重复控制器存在固有延时特性,动态性能较差的问题,采用一种基于比例控制和快速重复控制的改进型控制策略。比例控制器增强VIENNA整流器的稳定性并提升一定的响应速度,快速重复控制器提高控制频率,减小固有延时。对系统的稳定条件、Q(z)滤波器的设计、控制器参数设计等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计算。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改善传统重复控制器的延迟问题,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ENNA整流器 动态性能 快速重复控制 复合控制
下载PDF
基于模糊自适应PI和串联阻抗校正的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
8
作者 周超红 王素娥 +1 位作者 高长萍 郝鹏飞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0-156,共7页
在弱电网背景下,网络阻抗增大,不同耦合点的网络阻抗不同,且随接入点变流器数量及种类的不同而改变,对并网逆变器的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威胁。模糊自适应PI控制器可根据具体工况自主改变并网逆变器的环路特性以适应不同的网络阻抗参数,但... 在弱电网背景下,网络阻抗增大,不同耦合点的网络阻抗不同,且随接入点变流器数量及种类的不同而改变,对并网逆变器的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威胁。模糊自适应PI控制器可根据具体工况自主改变并网逆变器的环路特性以适应不同的网络阻抗参数,但由于其固有的相位滞后特性,在高网络阻抗情况下难以保证并网逆变器稳定裕度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在模糊自适应PI基础上,提出了串联虚拟阻抗的校正方法,对逆变器输出阻抗串联感性环节,从而将逆变器等效输出阻抗从阻容性校正为阻感性,提升了系统稳定裕度。最后通过确定最大网络阻抗,并设定45°的最小相位裕度,得到具体的串联阻抗参数,通过控制框图等效变换模拟虚拟阻抗的实现,并通过仿真和1kW实验样机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模糊自适应PI控制 串联阻抗校正 稳定裕度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及其拆方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海马组织ERK1/2 mRNA表达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素娥 胡随瑜 +2 位作者 张春虎 邱娟 李云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3-100,共8页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及其拆方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全方干预组、拆方干预I组和II组、氟西汀对照组。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配合孤养复制抑郁模型;运用敞箱试验和蔗糖水消耗实验观察...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及其拆方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全方干预组、拆方干预I组和II组、氟西汀对照组。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配合孤养复制抑郁模型;运用敞箱试验和蔗糖水消耗实验观察大鼠行为改变;荧光实时定量PCR(FQ-PCR)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1/2,ERK1/2)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ERK1/2 2-ΔΔCT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模型组海马ERK1/2mRNA表达明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全方组、氟西汀组大鼠海马组织ERK1/2 2-ΔΔCT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拆方I组ERK1 2-ΔΔCT亦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拆方II组海马组织ERK1/2 2-ΔΔCT均无明显增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刺激结合孤养可诱导大鼠脑组织ERK1/2mRNA表达下调,柴胡疏肝散可能通过促进海马组织ERK1/2mRNA的表达,改善抑郁大鼠模型的行为学异常,发挥抗抑郁作用;拆方I组也具有较好的抗抑郁作用,但作用不及全方组;拆方II组则无明显抗抑郁作用,但具增强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 抑郁症 ERK1/2 实时荧光定量PCR 拆方研究
下载PDF
针刺对偏头痛大鼠血浆内皮素与神经肽Y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素娥 李炜 +2 位作者 邓干初 文玲波 钟广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4期2074-2075,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偏头痛大鼠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和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偏头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针刺对照组和治疗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颈静脉(externaljugul... 目的观察针刺对偏头痛大鼠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和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偏头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针刺对照组和治疗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颈静脉(externaljugularvein,EJV)血中ET和NPY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ET和NPY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治疗组ET和NPY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针刺治疗偏头痛可能是通过调节ET和NPY等神经递质的含量而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内皮素 神经肽Y 针刺疗法 放射免疫法
下载PDF
针刺血清对脑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素娥 彭争荣 +1 位作者 钟广伟 李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9-461,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血清对脑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调控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模型针刺血清组,制备各组血清培养脑源性神经干细胞,然后用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其分化情况,计数各类分化细胞的百分率。结果:模型... 目的:探讨针刺血清对脑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调控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模型针刺血清组,制备各组血清培养脑源性神经干细胞,然后用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其分化情况,计数各类分化细胞的百分率。结果:模型对照组神经元分化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模型针刺血清组神经元分化率较模型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处理可上调脑源性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促进脑损伤组织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血清 脑源性神经干细胞 分化 脑出血大鼠模型
下载PDF
伦敦奥运周期世界男子双杠比赛发展趋势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素娥 张红星 孟宪林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6,共7页
以伦敦奥运周期的第41届和第42届世锦赛和北京奥运会双杠决赛选手为对象,对当代世界双杠成套动作比赛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双杠成套动作的平均难度较低,仅有6.5分左右,整体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获得奖牌选手的最高D分应达到... 以伦敦奥运周期的第41届和第42届世锦赛和北京奥运会双杠决赛选手为对象,对当代世界双杠成套动作比赛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双杠成套动作的平均难度较低,仅有6.5分左右,整体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获得奖牌选手的最高D分应达到7.0分左右。成套动作的结构仍以支撑摆动组为主,悬垂大摆和短半径回环动作迅速增长,两组接近占总数的1/2,并构成成套动作难度的主体;挂臂摆动组动作数量逐渐减少,但难度越来越高;下法仍以"屈体后空翻二周下"为主,有多元化发展的趋势。E组裁判执法更加严格,平均E分有所下降,今后应在既定动作难度(特别是接近7.0分)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将成为获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我国年轻一代选手领导了当今世界双杠发展的新潮流,预计在伦敦奥运会上仍将继续保持较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敦奥运会 双杠 动作结构 动作难度 动作组别
下载PDF
电石渣中氧化钙的回收初探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素娥 高俊 +1 位作者 林明丽 李靖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450-451,453,共3页
探讨了采用物理方法从电石渣中回收工业用氧化钙的过程,研究了离心分离、水力旋流分离等分离方法以及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对产品中氧化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适当处理的电石渣,在800℃煅烧4 h后得到的产品氧化钙含量可达到85%以上。
关键词 电石渣 氧化钙 回收
下载PDF
纸机传动系统负荷分配控制的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素娥 郝鹏飞 孟彦京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8-41,共4页
简要介绍了负荷分配的原理及设计方法 ,讨论了纸机传动系统中负荷分配的算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负荷分配 纸机 传动系统 设计
下载PDF
针刺三焦经对偏头痛大鼠模型脑组织G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素娥 李炜 +2 位作者 钟广伟 李臻琰 文玲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303-305,共3页
目的 探讨针刺三焦经穴对偏头痛大鼠模型脑干组织G蛋白α亚基含量的变化。方法 通过皮下注射硝酸甘油 (10mg/kg)建立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 ,将动物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针刺治疗组 ,运用免疫印迹法 (Westernbl... 目的 探讨针刺三焦经穴对偏头痛大鼠模型脑干组织G蛋白α亚基含量的变化。方法 通过皮下注射硝酸甘油 (10mg/kg)建立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 ,将动物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针刺治疗组 ,运用免疫印迹法 (Westernblot)检测脑干组织Gia和Gsa的含量。结果 针刺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脑干组织中Gsa蛋白含量明显降低 (P <0 0 1) ,Gia蛋白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1) ,Gsa/Gia蛋白比值降低。结论 偏头痛发作可能与大鼠脑干组织G蛋白信号转导系统功能障碍有关。针刺三焦经穴治疗偏头痛可能是通过介导G蛋白信号传导通路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针刺三焦经 G蛋白 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快速埋线对偏头痛大鼠模型脑干组织G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素娥 钟广伟 +2 位作者 李炜 李臻琰 文玲波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5期5317-5319,共3页
目的:研究快速埋线对偏头痛大鼠模型脑干组织G蛋白α亚基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模型对照组和快速埋线治疗组各10只,通过皮下注射硝酸甘油(10mg/kg)建立实验性偏头痛大鼠... 目的:研究快速埋线对偏头痛大鼠模型脑干组织G蛋白α亚基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模型对照组和快速埋线治疗组各10只,通过皮下注射硝酸甘油(10mg/kg)建立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模型对照组只造模,不作其他处理。快速埋线治疗组造模后30min,取太冲、风池穴作快速埋线治疗。实验结束后运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各组脑干组织抑制性G蛋白(inhibitoryGTP-bindingprotein,Gia)和刺激性G蛋白(stimulatingGTP-bindingprotein,Gsa)的含量。结果:动物造模后30min左右,均出现外耳发红、前肢频繁搔头,爬笼次数增多,烦躁不安现象。快速埋线治疗组动物在快速埋线治疗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模型对照组动物上述现象持续3h,继而出现倦卧,活动减少状态。4h后造模组大鼠脑干组织Gsa蛋白含量明显升高快速埋线治疗组第1,2条带分别为(175.8±15.7)%,(166.8±13.5)%此为相对值无单位,模型对照组分别为(118.6±12.2)%,(112.5±8.1)%与正常对照组的100%,100%和生理盐水组的(105.7±6.9)%,(103.4±9.6)%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q=22.75~13.0,P<0.01),Gia蛋白含量快速埋线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分别为(97.4±8.7)%,(71.4±7.5)%与非造模组的100和(97.5±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埋线 偏头痛 大鼠 动物模型 脑干组织 G蛋白 治疗
下载PDF
三相并网逆变器基于a,b,c坐标系的QPCI控制策略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素娥 吴永斌 +1 位作者 郝鹏飞 刘晨曦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2-35,40,共5页
三相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中,准比例复数积分(QPCI)控制在消除稳态误差和保障系统稳定性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传统观念认为QPCI控制只能在静止a,0坐标系下实现,而无法在三相a,b,c坐标系下实现。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此提出一种基于三相a,b,c... 三相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中,准比例复数积分(QPCI)控制在消除稳态误差和保障系统稳定性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传统观念认为QPCI控制只能在静止a,0坐标系下实现,而无法在三相a,b,c坐标系下实现。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此提出一种基于三相a,b,c坐标系下的QPCI控制策略。在a,0坐标系QPCI控制结构图的基础上,推导出QPCI控制器在静止坐标系a,b,c下的数学模型,再结合三相系统特点,构建出三相a,b,c坐标系下QPCI控制结构图,减少坐标变换运算,使得控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对提出的新策略进行了详细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并建立了 LC型三相并网逆变器实验平台研究,实验结果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并网逆变器 电流控制 准比例复数积分
下载PDF
基于DSP的电力谐波发生器设计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素娥 胡益成 张一西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7-140,共4页
基于DSP的电力谐波发生器,具有输出所含谐波次数可设置、谐波含量可调、谐波注入时间可控、动态响应时间快等特点。为了实现对多个不同频率的交流信号的无静差跟踪,采用改进型重复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系统模型,进行仿真... 基于DSP的电力谐波发生器,具有输出所含谐波次数可设置、谐波含量可调、谐波注入时间可控、动态响应时间快等特点。为了实现对多个不同频率的交流信号的无静差跟踪,采用改进型重复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并采用基于模型设计的方法,自动生成代码,克服了电力电子装置传统开发模式中研发周期长,代码测试及验证费时费力等缺点。最终,在3 kW的样机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电力谐波发生器输出电压的误差精度小于3%,可满足测试电气设备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 DSP 重复控制器 模型设计
下载PDF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虚拟惯量控制策略 被引量:27
19
作者 王素娥 吴永斌 +3 位作者 熊连松 张东辉 郝捷 唐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743-3751,共9页
针对直流电容电压下垂控制(常规虚拟惯量控制)使得其直流母线电压易受负荷波动影响而偏移额定值的问题,提出了2种改进虚拟惯量控制策略,即基于低通滤波器的虚拟惯量控制和基于高通滤波器的虚拟惯量控制。首先,从负荷扰动下直流母线电压... 针对直流电容电压下垂控制(常规虚拟惯量控制)使得其直流母线电压易受负荷波动影响而偏移额定值的问题,提出了2种改进虚拟惯量控制策略,即基于低通滤波器的虚拟惯量控制和基于高通滤波器的虚拟惯量控制。首先,从负荷扰动下直流母线电压Udc和系统虚拟惯量系数Hv变化的角度,分析控制参数对系统惯量的影响规律。其次,通过频率扰动下的直流电压响应规律,对比3种虚拟惯量控制策略的优劣性。然后,建立考虑有限大容量微电网的光伏系统数学模型,作为虚拟惯量控制参数的设计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低通滤波器的虚拟惯量控制实质上是在常规虚拟惯量控制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个延时环节,以减缓频率响应速度,增加Kl或ωl也可提升系统的惯量效应;基于高通滤波器的虚拟惯量控制克服了常规虚拟惯量控制不能恢复高压侧直流母线电压至额定值的问题,增加Kh或减小ωh也可提高系统的惯量支撑。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以及分析结论的正确性。该研究为光伏系统给电网提供惯量支撑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虚拟惯量控制 下垂控制 低通滤波器 高通滤波器 微网
原文传递
LCL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改进预测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素娥 刘晨曦 郝鹏飞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21-1028,共8页
为提高传统模型预测控制器在开关频率较低时的控制精度和降低数字系统的计算负担,本文的电流控制环将预测控制与重复控制相结合,利用二者的优势,在保证动态响应速度的同时,又提高了稳态补偿精度。控制器采用双速率控制,直流电压外环选... 为提高传统模型预测控制器在开关频率较低时的控制精度和降低数字系统的计算负担,本文的电流控制环将预测控制与重复控制相结合,利用二者的优势,在保证动态响应速度的同时,又提高了稳态补偿精度。控制器采用双速率控制,直流电压外环选择低速率控制,降低控制器计算负担;电流预测控制环节通过采用预测电压的方式结合扇区挑选有效矢量,与零矢量共同作用,从而缩减电流预测误差;并且在预测环节并联重复控制器,进一步提高稳态电流补偿精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模型预测控制相比,该改进控制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控制精度,有效降低总谐波畸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双速率控制 改进预测控制 扇区判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