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肌微循环障碍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赵美娜 王紫韫 +2 位作者 苏玉芳 曹亚珍 宋雪晶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358-361,共4页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术后心肌微循环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患者术后心肌声学造影情况将98例行PCI治疗的AMI患者分为微循环障碍组(n=67)与正常组(n=31)。比较两组24 h尿...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术后心肌微循环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患者术后心肌声学造影情况将98例行PCI治疗的AMI患者分为微循环障碍组(n=67)与正常组(n=31)。比较两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UmAlb)等临床资料差异,分析PCI后心肌微循环障碍的影响因素,并构建24 h-UmAlb预测PCI术后心肌微循环障碍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微循环障碍组女性比例、合并高血压比例及术前TIMI血流<3级比例更高(P<0.05),微循环障碍组血清BNP水平和24 h-UmAlb水平均增高(P<0.05)。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合并高血压、术前TIMI血流<3级及24 h-UmAlb水平均是AMI患者PCI后心肌微循环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24 h-UmAlb预测PCI后心肌微循环障碍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3(95%CI:0.877~0.980),最佳临界点为15.9 mg/24 h,此时的敏感度为88.06%,特异度为90.32%。结论:24 h-UmAlb是AMI患者PCI后心肌微循环障碍的影响因素,其检测有重要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微循环障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尿微量白蛋白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赵美娜 王紫韫 +2 位作者 苏玉芳 曹亚珍 宋雪晶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697-703,共7页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urinary microalbumin,UmAlb)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在石...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urinary microalbumin,UmAlb)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行PCI治疗的AMI患者120例,根据患者术后12个月随访期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n=35)与非MACE组(n=85)。比较2组术前24 h-UmAlb等临床资料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24 h-UmAlb对MACE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相比非MACE组,MACE组24 h-UmAlb、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心肌肌酐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TnI)水平和发病≥6 h比例、Killip心功能分级≥II级比例、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比例均显著增高(P<0.05),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 h-UmAlb(OR=25.524)、Killip心功能分级≥II级(OR=7.924)和冠状动脉三支病变(OR=5.848)均为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24 h-UmAlb预测AMI患者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为0.910(95%CI 0.840~0.956),当临界值为16.5 mg/24 h时,其敏感度为97.14%,特异度为72.94%。结论:24 h-UmAlb与AMI患者MACE发生具有相关性,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尿微量白蛋白 预后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肾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若青 杨春燕 王紫韫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17期2583-2585,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与冠脉、肾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129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行肾动脉造影及颈动脉超声,记录临床资料和造影结果,进行颈动脉硬化评分。结果 129例患者中,冠心病者81例,占62.8%;肾动脉狭窄患者68例,占52.7%。颈动... 目的探讨颈动脉与冠脉、肾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129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行肾动脉造影及颈动脉超声,记录临床资料和造影结果,进行颈动脉硬化评分。结果 129例患者中,冠心病者81例,占62.8%;肾动脉狭窄患者68例,占52.7%。颈动脉硬化越重,冠脉病变支数越多,肾动脉狭窄发病率越高,狭窄程度越重(P<0.05);冠脉狭窄程度与年龄、高血压、高血脂、GLU、颈动脉硬化评分及肾动脉狭窄正相关(P<0.05),与HDL负相关(P<0.05);肾动脉狭窄程度与年龄、高血压、高血脂、吸烟、CR、颈动脉硬化评分及冠脉狭窄程度正相关(P<0.05),与HDL负相关(P<0.05)。结论颈动脉硬化指数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颈动脉与冠脉、肾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颈动脉硬化评分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造影术 颈动脉超声 肾动脉狭窄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联合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功能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晓青 王立美 +3 位作者 王紫韫 王晓辉 李洁 王小颖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12期1321-1325,共5页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联合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102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联合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102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和心功能Ⅳ级组3个亚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成人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组织多普勒超声、三维斑点追踪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两组受试者进行右心功能分析。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吸烟、饮酒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亚组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心功能Ⅳ级组明显低于心功能Ⅱ级组和Ⅲ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各亚组室间隔Tei指数和右心室游离壁三尖瓣环Te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心功能Ⅳ级组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组和Ⅲ级组,心功能Ⅲ级组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心功能Ⅱ级组和Ⅲ级组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右心室每搏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三组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均明显低于心功能Ⅳ级组,右心室每搏量明显高于心功能Ⅳ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右心室射血分数和Em/Am与心功能分级显著相关,且随心功能恶化而降低(P<0.05)。右心室间隔纵向应变及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对照组及观察组各亚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且随心功能恶化而降低(P<0.05)。结论 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联合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右心功能有助于早期了解病情变化,提高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心动图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右心功能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与冠脉狭窄程度、心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晓青 王立美 +3 位作者 王紫韫 王晓辉 李洁 王小颖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729-733,共5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超声心动图(ECG)指标与冠脉狭窄程度、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于我院行冠脉造影的145例CHD患者为CHD组,120例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ECG指标:LVEDd、LVESV、LVEDV、LVEF。依据NYHA心功...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超声心动图(ECG)指标与冠脉狭窄程度、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于我院行冠脉造影的145例CHD患者为CHD组,120例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ECG指标:LVEDd、LVESV、LVEDV、LVEF。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CHD组被分为NYHA I+Ⅱ级组(58例)、Ⅲ级组(54例)与Ⅳ级组(33例),比较各组ECG指标。依据Gensini评分,CHD组被分为轻度狭窄组(<20分,45例)、中度狭窄组(20~50分,63例)与重度狭窄组(>50分,37例),比较各组ECG指标及Gensini评分。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D组LVEDd、LVESV、LVEDV均显著升高,LVEF显著降低(P均=0.001)。心功能指标:LVEDd、LVESV、LVEDV,NYHA I+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LVEF:NYHA I+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LVEDd、LVESV、LVEDV、Gensini评分: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LVEF: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Pearson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Gensini评分、NYHA心功能分级与LVEDd、LVESV、LVEDV呈显著正相关(r=0.476~0.832,P均=0.001),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686,-0.744,P均=0.001)。ROC曲线显示,LVEDd、LVESV、LVEDV、LVEF联合预测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2,灵敏度为92.41%,特异度为83.33%;且显著高于各项单独检测(P<0.05或<0.01)。结论:LVEDd、LVESV、LVEDV、LVEF与冠脉狭窄程度和心功能显著相关,且四项联合检测对冠心病具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超声心电描记术 冠状动脉狭窄
下载PDF
血清Periostin、ESM-1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杨晓青 王立美 +3 位作者 王紫韫 王晓辉 李洁 王小颖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628-5634,共7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清成骨细胞特异性因子2(Periostin)、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specific molecule 1,ESM-1)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07例CHD患... 目的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清成骨细胞特异性因子2(Periostin)、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specific molecule 1,ESM-1)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07例CHD患者作为观察对象(CHD组),其中男55例,女52例;年龄41~78(62.43±8.15)岁;根据美国纽约心脏学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Ⅱ级42例,Ⅲ级36例,Ⅳ级29例;根据Gensini评分分为轻度组(<25分)42例,中度组(25~50分)35例,重度组(>50分)3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无心血管病史)11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Periostin和ESM-1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功能相关指标;Pearson分析CHD患者血清Periostin、ESM-1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CHD组患者LVEDD、LVESD、LAD、LVPW、LVMI、IVST及血清Periostin、ES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EF、FS、E/A、GL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LVEDD、LVESD、LAD、LVPW、LVMI、IVST及血清Periostin、ESM-1水平依次升高,而LVEF、FS、E/A、GLS水平依次降低(P<0.05);轻、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CHD患者血清Periostin、ES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HD患者血清Periostin、ESM-1水平与NT-proBNP、LVEDD、LVESD、LAD、LVPW、LVMI、IVST呈正相关(P<0.001),与LVEF、FS、E/A、GLS呈负相关(P<0.001)。结论CHD患者血清Periostin、ESM-1水平升高,与心功能指标相关,可能与患者的心脏结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成骨细胞特异性因子2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心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