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氨酯基互穿网络聚合物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结良 梁国正 +2 位作者 赵雯 吕生华 何洋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37,共5页
在 37篇文献的基础上对聚氨酯进行互穿网络改性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比较了用聚丙烯酸酯、聚苯乙烯、聚硅氧烷、环氧树脂、乙烯基树脂等对聚氨酯互穿网络改性的效果。指出了各种互穿体系的特性 。
关键词 聚氨酯 互穿聚合物网络 聚丙烯酸酯 聚苯乙烯 聚硅氧烷 环氧树脂 乙烯基树脂
下载PDF
液体端羧基丁腈橡胶增韧改性氰酸酯树脂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结良 梁国正 +3 位作者 赵雯 吕生华 任鹏刚 杨洁颖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采用液体端羧基丁腈橡胶对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进行增韧改性,通过对体系凝胶曲线和DSC曲线分析,确定了体系的固化条件,并在与纯CE比较的基础上,通过FTIR和DSC曲线知道了CTBN在低温阶段对体系固化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而在高温阶段对CE固化...  采用液体端羧基丁腈橡胶对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进行增韧改性,通过对体系凝胶曲线和DSC曲线分析,确定了体系的固化条件,并在与纯CE比较的基础上,通过FTIR和DSC曲线知道了CTBN在低温阶段对体系固化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而在高温阶段对CE固化影响较小。通过对固化树脂微观性能、力学性能和电性能的观测,发现当CTBN含量为15%时,改性体系的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39 47%和21 92%,改性体系综合力学性能最佳,但电性能稍有下降。另外,固化树脂的TGA曲线和HDT曲线表明树脂的耐热性能随着CTBN用量的增大而下降,当CTBN含量从0提高到15%时,树脂体系的起始分解温度从407℃降低到3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酸酯树脂 CTBN 增韧改性
下载PDF
高频印刷线路板覆铜板用树脂基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结良 梁国正 +3 位作者 赵雯 吕生华 房红强 杨洁颖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10,共5页
综合评述了应用于高频印刷线路板的树脂基体 ,如氰酸酯、聚苯醚、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 ,以及它们的改性体系 ,指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不足 ,并展望了高频印刷线路板用树脂基体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高频印刷线路板 氰酸酯 聚苯醚 聚四氟乙烯 聚酰亚胺
下载PDF
高频氰酸酯基覆铜板基板的研制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结良 梁国正 +3 位作者 杨洁颖 任鹏刚 赵雯 房红强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6-49,共4页
采用有机锡催化剂固化氰酸酯 ,利用未固化树脂的凝胶曲线和DSC曲线确定树脂的固化工艺。表征固化树脂和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测试其介电性能。结果表明在 1GHz频率下 ,高频氰酸酯基覆铜板基板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角正切值分别为 2 .8和... 采用有机锡催化剂固化氰酸酯 ,利用未固化树脂的凝胶曲线和DSC曲线确定树脂的固化工艺。表征固化树脂和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测试其介电性能。结果表明在 1GHz频率下 ,高频氰酸酯基覆铜板基板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角正切值分别为 2 .8和 0 .0 0 6,水煮对其性能影响较小 ,表现出优异的耐水煮和耐湿热老化性能 ,能够很好地满足高频印刷电路板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锡催化剂 高频氰酸酯基覆铜板 高频印刷电路板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防弹材料上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王结良 梁国正 +5 位作者 吕生华 何洋 赵雯 陈成泗 陈孟群 胡开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1-23,共3页
本文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作为一种防弹材料 。
关键词 防弹材料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性能 应用
原文传递
UHMWPE纤维表面的液态氧化法处理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结良 梁国正 +4 位作者 吕生华 何洋 赵雯 陈成泗 陈孟群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24,共2页
采用 4种氧化处理液对国产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UHMWPE)纤维进行表面处理 ,利用FTIR表征纤维化学成分的变化 ,采用SEM、接触角、单丝拔出实验表征纤维表面性能的改变 ,单丝强力表征处理方法对纤维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85℃的铬酸... 采用 4种氧化处理液对国产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UHMWPE)纤维进行表面处理 ,利用FTIR表征纤维化学成分的变化 ,采用SEM、接触角、单丝拔出实验表征纤维表面性能的改变 ,单丝强力表征处理方法对纤维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85℃的铬酸处理液能够很好地改善纤维的表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 UHMWPE 液态氧化法 表面性能 质量分数
下载PDF
自组装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结良 朱光明 +2 位作者 梁国正 赵雯 吕生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7期67-69,共3页
综述了纳米材料的各种制备方法,提出了应用自组装技术制备纳米材料。评述了其在制备納米材料时的机理、优缺点,并对国内外应用自组装技术制备纳米材料(如纳米团簇、纳米管、纳米膜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纳米技术 分子自组装 非共价键
下载PDF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改性氰酸酯树脂耐湿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结良 梁国正 +2 位作者 赵雯 吕生华 马晓燕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6期72-76,共5页
对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氰酸酯树脂体系的耐湿热性能进行系统研究。选取湿热老化环境为100h/100℃沸水老化。结果表明,随着体系中PVP用量的增大,固化改性树脂的吸湿率逐渐增大。湿热老化使固化树脂的力学性能急剧下降,但PVP的加入能... 对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氰酸酯树脂体系的耐湿热性能进行系统研究。选取湿热老化环境为100h/100℃沸水老化。结果表明,随着体系中PVP用量的增大,固化改性树脂的吸湿率逐渐增大。湿热老化使固化树脂的力学性能急剧下降,但PVP的加入能够有效改善下降趋势。当PVP用量为5wt%时,湿热老化后固化树脂的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的强度保持率从原始氰酸酯的38.8%和35.5%提高到86.8%和66.1%。湿热老化对体系力学性能的损伤可从固化树脂老化前后断口形貌得到合理解释。湿热老化过程中,PVP的加入对体系的热性能、电性能及尺寸稳定性的不利影响较小。综合考虑体系的各项性能指标,以PVP用量为5%时体系耐湿热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 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BADCy) 湿热性能
下载PDF
纳米材料制备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结良 梁国正 +1 位作者 赵雯 吕生华 《河南化工》 CAS 2003年第10期7-10,共4页
对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有代表性的制备技术如分子自组装、溶胶—凝胶技术、新兴物理技术等在制备纳米材料时的特点进行了评价;并对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制备 溶胶—凝胶 分子自组装
下载PDF
氰酸酯/环氧树脂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杨洁颖 梁国正 +3 位作者 任鹏刚 王结良 房红强 宫兆合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1-25,共5页
采用环氧树脂(E 51)与氰酸酯树脂共聚以改善氰酸酯树脂的韧性,研究了环氧树脂的加入量、后处理温度、湿热老化、紫外光老化等条件对改性后树脂体系的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环... 采用环氧树脂(E 51)与氰酸酯树脂共聚以改善氰酸酯树脂的韧性,研究了环氧树脂的加入量、后处理温度、湿热老化、紫外光老化等条件对改性后树脂体系的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环氧树脂可以明显改善氰酸酯树脂的韧性,环氧树脂含量为30wt%的体系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比改性前提高了100%和50%。随环氧树脂用量的增加,改性树脂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增大,树脂表现为明显的韧性断裂;改性体系经200℃后处理2h的介电性能最佳,环氧树脂用量的增加、湿热老化和紫外光老化都使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增加,但当环氧树脂用量低于30wt%时仍属于优异的介电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体系 改性树脂 氰酸酯树脂 冲击强度 加入量 弯曲强度 介电性能 湿热老化 断口形貌 韧性
下载PDF
环氧改性氰酸酯树脂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增平 梁国正 +2 位作者 任鹏刚 卢婷利 王结良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00-104,共5页
分别采用E20和E51环氧树脂与双酚A型二氰酸酯(BADCy)共聚来改善氰酸酯树脂的力学性能。用DSC,FTIR研究了两种不同分子量的环氧改性氰酸酯体系的反应性,发现E20和E51对BADCy的固化反应均有催化作用,但E20的催化作用强于E51。断面SEM表明,... 分别采用E20和E51环氧树脂与双酚A型二氰酸酯(BADCy)共聚来改善氰酸酯树脂的力学性能。用DSC,FTIR研究了两种不同分子量的环氧改性氰酸酯体系的反应性,发现E20和E51对BADCy的固化反应均有催化作用,但E20的催化作用强于E51。断面SEM表明,经E20和E51改性的BADCy断口处存在大量的韧涡。但改性体系的热变形温度(HDT)和吸水率有所下降,当配比(质量)相同时,E51/BADCy体系比E20/BADCy体系具有更高的HDT和较小的吸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型二氰酸酯 环氧E20 环氧E51 共聚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的铬酸处理及表征 被引量:18
12
作者 何洋 粱国正 +3 位作者 吕生华 王结良 陈成泗 陈孟群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8-531,536,共5页
针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粘接性差的缺点,采用铬酸对其进行了表面处理.根据处理温度与处理后纤维强力的损失的关系,以及不同处理温度下的纤维表面的电镜照片形貌确定了最佳的处理温度为85℃;根据处理过纤维与未处理的纤维的红外图... 针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粘接性差的缺点,采用铬酸对其进行了表面处理.根据处理温度与处理后纤维强力的损失的关系,以及不同处理温度下的纤维表面的电镜照片形貌确定了最佳的处理温度为85℃;根据处理过纤维与未处理的纤维的红外图谱的差异对铬酸处理的氧化机理进行了探讨,确定在纤维表面生成了羟基、羰基、羧基等极性的对纤维具有浸润性的基团;借助自行设计的单丝拔出实验装置以及压制复合材料测试其层间剪切强度,对纤维表面处理后的粘接性进行了表征,发现采用适当的纤维处理工艺、选择合适的树脂基体可以使纤维的粘接性提高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表面处理 粘接性 单丝拔出 层间剪切
下载PDF
一种新型CO_2缓蚀剂的制备及评价 被引量:12
13
作者 赵雯 张秋禹 +3 位作者 王结良 张军平 谢钢 阎鑫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0-231,237,共3页
制备了一种二氢噻唑类新型Co_2缓蚀剂,通过试验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在高温状况下,用室内静态挂片失量法对产物进行缓蚀效果评价。结果表明,产物在气相和液相的缓蚀效率均较高,缓蚀剂浓度为1000mg/l时,气、液两相缓蚀效率最高分别可以达... 制备了一种二氢噻唑类新型Co_2缓蚀剂,通过试验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在高温状况下,用室内静态挂片失量法对产物进行缓蚀效果评价。结果表明,产物在气相和液相的缓蚀效率均较高,缓蚀剂浓度为1000mg/l时,气、液两相缓蚀效率最高分别可以达到89.6%和9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缓蚀剂 制备 评价 油气运输 腐蚀机理 防护对策 缓蚀效果 油气开采
下载PDF
氰酸酯树脂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房红强 梁国正 +2 位作者 王结良 任鹏刚 周文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9期47-49,共3页
综述了目前氰酸酯树脂增韧改性的各种方法,包括热塑性树脂增韧、热固性树脂增韧、橡胶弹性体增韧、热致液晶聚合物增韧等,讨论了改性氰酸酯树脂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氰酸酯树脂 增韧改性 橡胶弹性体 热塑性树脂 热致液晶聚合物 热固性树脂 应用前景 研究进展 综述 方法
下载PDF
改性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洁颖 梁国正 +3 位作者 任鹏刚 王结良 房红强 周文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2-584,共3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氰酸酯树脂/环氧树脂/线性酚醛树脂三元共聚体系的反应活性,制定了体系的固化工艺,并研究了以三元树脂体系为基体的玻璃布层压板的力学性能、介电性能以及耐湿热性。结果表明线性酚醛树脂的加入大大提...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氰酸酯树脂/环氧树脂/线性酚醛树脂三元共聚体系的反应活性,制定了体系的固化工艺,并研究了以三元树脂体系为基体的玻璃布层压板的力学性能、介电性能以及耐湿热性。结果表明线性酚醛树脂的加入大大提高了氰酸酯/环氧树脂体系的反应活性,使反应温度大大降低。随线性酚醛树脂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先增大后基本保持不变,层间剪切强度先增大后略有下降;而三元体系的介电常数、介电损耗角正切值和吸水率随线性酚醛树脂含量增大而单调降低。三元体系/E 玻璃布层压板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分别比纯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提高12%和30%,而线性酚醛树脂含量为15%(质量分数)时,介电常数、介电损耗角正切值和吸水率分别比氰酸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降低了6%、40%和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酸酯树脂 线性酚醛树脂 反应活性 力学性能 介电性能 吸水率
下载PDF
UHMWPE纤维高强度绳索的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吕生华 王结良 +2 位作者 何洋 梁国正 陈成泗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35,共3页
研究了纤维捻度、粘结剂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漫胶UHMWPE纤維表面的耐磨性能。UHMWPE纤维的断裂强力随着纤维捻度的增加而下降;纤维表面漫胶处理后断裂强力提高,当UHMWPE纤维中改性氯丁胶或聚氨酯粘结剂的含... 研究了纤维捻度、粘结剂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漫胶UHMWPE纤維表面的耐磨性能。UHMWPE纤维的断裂强力随着纤维捻度的增加而下降;纤维表面漫胶处理后断裂强力提高,当UHMWPE纤维中改性氯丁胶或聚氨酯粘结剂的含量为6%时,其断裂强力增加17.2%或13.9%。经聚氯酯粘结剂处理的UHMWPE纤维表面的耐磨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MWPE纤维 高强度绳索 捻度 粘结剂 摩擦磨损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下载PDF
聚苯醚改性氰酸酯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颜红侠 梁国正 +1 位作者 马晓燕 王结良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1-303,共3页
氰酸酯树脂 ( BCE)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优良的耐热性和工艺性 ,是电子领域和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树脂 ,但其韧性较差 ,需根据应用要求对其进行改性。文中以耐潮湿性好、价格较低的热塑性聚苯醚 ( PPO)利用溶剂共混法对 ... 氰酸酯树脂 ( BCE)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优良的耐热性和工艺性 ,是电子领域和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树脂 ,但其韧性较差 ,需根据应用要求对其进行改性。文中以耐潮湿性好、价格较低的热塑性聚苯醚 ( PPO)利用溶剂共混法对 BCE进行改性 ,研究了 PPO的加入量对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并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材料的增韧机理。结果表明 :当 PPO的加入量为1 0 %时 ,在热变形温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材料的冲击强度可提高 30 .6% ,原因在于固化过程中 PPO可与 BCE形成双连续相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酸酯树脂 聚苯醚 增韧机理
下载PDF
氰酸酯/线性酚醛/环氧树脂三元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洁颖 梁国正 +1 位作者 王结良 任鹏刚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2-465,共4页
在氰酸酯树脂/环氧树脂体系中引入了线性酚醛树脂,得到氰酸酯树脂/环氧树脂/线性酚醛树脂三元共聚体系。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三元共聚体系的反应动力学,根据Kissinger方程和Ozawa方程得到体系的表观活化能(Ea):62.94kJ/mol,... 在氰酸酯树脂/环氧树脂体系中引入了线性酚醛树脂,得到氰酸酯树脂/环氧树脂/线性酚醛树脂三元共聚体系。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三元共聚体系的反应动力学,根据Kissinger方程和Ozawa方程得到体系的表观活化能(Ea):62.94kJ/mol,确定了体系的反应速率常数K。比较了纯氰酸酯树脂、氰酸酯/环氧树脂体系和三元树脂体系玻璃布层压板的力学性能、介电性能以及吸湿率。结果表明,线性酚醛树脂用量为15wt%的三元体系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分别比氰酸酯/环氧树脂体系复合材料提高了6%和15%,介电损耗和吸水率分别降低了33%和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动力学 性能 氰酸酯树脂 线性酚醛树脂 环氧树脂
下载PDF
磁流变液及其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雯 张秋禹 +1 位作者 王结良 张军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8-71,共4页
介绍了磁流变液的发展历史、组成、特点;综述了磁流变液的应用情况,其中包括减振器、抛光装置、密封装置、制动器、离合器等;展望了磁流变液在自动武器、疾病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前景;指出了磁流变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磁流变液 自动武器 疾病治疗 减振器 抛光装置 密封装置 制动器 离合器 智能流体材料
下载PDF
空心玻璃微球化学镀镍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赵雯 张秋禹 +3 位作者 王结良 张军平 张和鹏 韩磊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共4页
研究了先偶联、再活化的前处理工艺 ;分别考察了 1 6、2 4、3 2、4 0、4 8g的 5种装载量时磁性微球的形貌 ;对前处理过的微球进行化学镀镍得到镍包覆空心玻璃微球 ,分别使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镍镀层的形貌结构、... 研究了先偶联、再活化的前处理工艺 ;分别考察了 1 6、2 4、3 2、4 0、4 8g的 5种装载量时磁性微球的形貌 ;对前处理过的微球进行化学镀镍得到镍包覆空心玻璃微球 ,分别使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镍镀层的形貌结构、成分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 ,偶联处理有助于空心玻璃微球在活化过程中吸附钯 ,使活化微球中钯的摩尔分数从 0提高到 0 10 5 3%。控制装载量为 2 4~ 4 0g/L ,可以得到包覆完整、均匀的镍镀层 ;镀层的主要成分是Ni,其摩尔分数为 98 2 174 % ;镀层Ni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玻璃微球 化学镀镍 偶联 活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