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tubation-surfactant-extubation,In Sur E)治疗策略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80例NRDS早产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In Sur E策...目的:评价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tubation-surfactant-extubation,In Sur E)治疗策略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80例NRDS早产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In Sur E策略治疗,对照组采用早期气管插管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干预后常频通气(CMV)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变化、上机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转归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气分析及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及氧合指数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上机时间、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 Sur E策略能明显改善NRDS患儿的临床严重程度,迅速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显著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价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tubation-surfactant-extubation,In Sur E)治疗策略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80例NRDS早产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In Sur E策略治疗,对照组采用早期气管插管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干预后常频通气(CMV)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变化、上机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转归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气分析及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及氧合指数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上机时间、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 Sur E策略能明显改善NRDS患儿的临床严重程度,迅速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显著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