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背景下汽车“新四化”精品教材与课程一体化建设
1
作者 陈刚 王良模 +1 位作者 王陶 周云波 《高教学刊》 2024年第4期34-37,共4页
以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无人化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精品教材和一流课程及交叉融合新课程建设是新工科背景下一流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该文聚焦新时代下的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国家一流专业... 以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无人化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精品教材和一流课程及交叉融合新课程建设是新工科背景下一流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该文聚焦新时代下的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和车辆工程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基于团队主编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现代机械工程系列精品教材、第七届兵工高校精品教材、新工科教材,进行精品教材与汽车“新四化”的技术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一体化建设研究,实现课程教材的良性协同互促,取得显著的实践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品教材 一流课程 交叉融合课程 一体化建设 新工科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某轻型商用车操纵稳定性优化研究
2
作者 刘锴 邹小俊 +3 位作者 袁刘凯 曹灿 王陶 王良模 《汽车工程学报》 2024年第2期255-263,共9页
针对某轻型商用车稳态回转时侧倾度偏大的问题对其悬架进行优化改进。基于ADAMS/car搭建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前悬架反向平行轮跳试验、后悬架理论计算验证了悬架仿真模型的准确性。进行整车稳态回转工况和转向盘中间位置转向工况仿... 针对某轻型商用车稳态回转时侧倾度偏大的问题对其悬架进行优化改进。基于ADAMS/car搭建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前悬架反向平行轮跳试验、后悬架理论计算验证了悬架仿真模型的准确性。进行整车稳态回转工况和转向盘中间位置转向工况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车身侧倾度偏高。为实现操纵稳定性优化分析的流程自动化,提出了基于modeFRONTIER的联合仿真方法。以悬架设计参数为优化变量,以汽车的侧倾度与横摆角速度响应滞后时间为优化目标,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拟合得到混合代理模型,并结合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悬架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获得了悬架系统优化方案。优化结果显示,在不影响平顺性的前提下,汽车车身侧倾度降低了13.93%,横摆角速度响应滞后时间降低了2.75%,整车操纵稳定性得到了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纵稳定性 代理模型 联合仿真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ADAMS/CAR
下载PDF
燃料电池凸轮式氢气循环泵内流场仿真与气动特性研究
3
作者 王子豪 王陶 +2 位作者 张泽明 王民 王良模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4期102-106,共5页
为降低燃料电池氢气循环泵运行产生的振动及噪声,基于凸轮式氢气循环泵基本理论,建立某循环泵内流场CFD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得出:随着转速增加循环泵的实际排气流量逐渐增大;理论排气流量与数值模拟结果误差低于4.4%,可以较准确地反... 为降低燃料电池氢气循环泵运行产生的振动及噪声,基于凸轮式氢气循环泵基本理论,建立某循环泵内流场CFD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得出:随着转速增加循环泵的实际排气流量逐渐增大;理论排气流量与数值模拟结果误差低于4.4%,可以较准确地反应氢气循环泵内部气体脉动的规律;当转速在8000 r/min时内泄漏量最小,容积效率最大,氢气循环泵的转速影响内泄漏量从而影响容积效率;压力脉动频率与转速负相关,压力脉动强度与转速正相关。因此,需选择合适的额定转速,避免因转速过高造成工作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循环泵 内流场 数值模拟 压力脉动 动网格
下载PDF
某越野车发动机舱热管理分析与改进
4
作者 王良模 张啸天 +3 位作者 王陶 袁刘凯 张汤赟 邹亮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16,共8页
针对某款越野车发动机舱冷却系统性能不足的问题,采用了一种以三维仿真为主、一维仿真为辅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发动机舱热管理分析与改进设计。通过三维仿真,对发动机舱进行了流场与温度场分析,找出了发动机舱内的高温热害部位;通过一维仿... 针对某款越野车发动机舱冷却系统性能不足的问题,采用了一种以三维仿真为主、一维仿真为辅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发动机舱热管理分析与改进设计。通过三维仿真,对发动机舱进行了流场与温度场分析,找出了发动机舱内的高温热害部位;通过一维仿真,得到了发动机的出水温度和中冷器热端的出风温度,计算出了相应的ATD值和中冷常数。在此基础上,采用了加装导流板的改进方案,降低了中冷常数。仿真结果显示:发动机舱内中冷器上方区域存在明显的热回流情况,导致中冷常数偏高。加装导流板后,中冷器的进风量有所增加,回流量有所减少,中冷常数从28℃降低到21.31℃。这为该款越野车型的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持,缩短了研发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舱热管理 三维仿真 一维仿真 流场与温度场
下载PDF
引入载荷识别的电动后驱商用车制动能量回收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吕毅恒 王陶 +2 位作者 陈刚 张国芳 王良模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9-385,414,共8页
针对某纯电动后驱商用车电耗较高、续驶里程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后驱纯电动商用车制动能量回收方法.该方法保持原有制动系统H形液压管路布局,及前、后轴液压制动力固定比值分配不变,只增加1个制动踏板力传感器,提出基于ECE R13与I曲线... 针对某纯电动后驱商用车电耗较高、续驶里程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后驱纯电动商用车制动能量回收方法.该方法保持原有制动系统H形液压管路布局,及前、后轴液压制动力固定比值分配不变,只增加1个制动踏板力传感器,提出基于ECE R13与I曲线的制动能量回收策略.利用AVL Cruise和Simulink建立整车联合仿真平台,同时构建策略模型及需大幅提高成本的典型串联方案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在3种典型工况下,进行了整车制动能量回收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引入载荷识别的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可低成本地接近安全限度内的回收率上限,满载时比原设计增加21.00%以上的续驶里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用车 能量回收 制动力分配 载荷识别 联合仿真
下载PDF
基于电机余热回收的电动汽车综合热管理系统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彦 王陶 +3 位作者 邹小俊 宋伟 张国芳 王良模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9-396,共8页
为了降低电动汽车能量消耗,提高乘员舱舒适性,该文提出一种集空调、电池预热和电机余热回收为一体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进行了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设计与理论分析,制定了整车温度控制策略。在AMESim环境下搭建了由驱动系统、电池温控... 为了降低电动汽车能量消耗,提高乘员舱舒适性,该文提出一种集空调、电池预热和电机余热回收为一体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进行了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设计与理论分析,制定了整车温度控制策略。在AMESim环境下搭建了由驱动系统、电池温控系统和乘员舱等组成的整车热管理系统仿真模型,对其在不同环境温度、不同运行工况下的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冬季寒冷工况下采用正温度系数(PTC)电加热器及电机废热共同加热乘员舱的方法,降低了乘员舱PTC电加热器的使用时间,电池荷电状态(SoC)在车辆运行中的消耗降低0.20%~3.98%,整车温度控制策略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余热回收 电动汽车 热管理 空调 电池预热 驱动系统 电池温控系统 乘员舱
下载PDF
增程式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策略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徐严 王良模 +3 位作者 刘经兴 王陶 陈刚 邹小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6-603,共8页
针对增程式电动汽车馈电状态下增程器燃油消耗较高,动力电池寿命衰减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能量管理策略多目标优化方法。在选择增程器四点控制策略的基础上,以减少等效燃油消耗及提高电池循环使用寿命作为优化目标,采用遗... 针对增程式电动汽车馈电状态下增程器燃油消耗较高,动力电池寿命衰减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能量管理策略多目标优化方法。在选择增程器四点控制策略的基础上,以减少等效燃油消耗及提高电池循环使用寿命作为优化目标,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分别采用Simulink、Cruise搭建控制策略模型和整车模型,进行NEDC工况和复合工况下的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控制策略鲁棒性较强,在电量保持模式下,优化后百公里等效油耗分别减少13.2%和8.8%、流经电池能量减少8.9%和5%,有助于提高电池循环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程式电动汽车 控制策略 多目标遗传算法 等效燃油消耗
下载PDF
轻型客车悬架系统垂向动力学优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庭荣 王良模 +1 位作者 王陶 袁刘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31-137,188,共8页
为提升某轻型客车平顺性,进行了空气弹簧性能和悬架系统的匹配研究。建立了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前悬架K&C台架试验、后悬架理论计算验证了悬架仿真模型的准确性,仿真得出脉冲路面输入下乘客位置在20 km/h垂向加速度过大。搭建... 为提升某轻型客车平顺性,进行了空气弹簧性能和悬架系统的匹配研究。建立了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前悬架K&C台架试验、后悬架理论计算验证了悬架仿真模型的准确性,仿真得出脉冲路面输入下乘客位置在20 km/h垂向加速度过大。搭建联合仿真平台,以扭杆弹簧和空气弹簧参数为设计变量,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和神经网络建立了驾驶员位置、乘客位置垂向加速度代理模型,并结合遗传算法对代理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出悬架参数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当优化后车辆以20 km/h和30 km/h过脉冲路面时,乘客位置的最大垂向加速度分别减小了26.46%和24.88%;在以80 km/h速度过B级随机路面时,乘客位置的垂向加速度均方根值减小了23.72%。同时,驾驶员位置平顺性基本不变,明显改善了整车平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悬架 平顺性 多目标优化 NSGA-Ⅱ 代理模型
下载PDF
飞机舱门收放系统CPSO-BP神经网络故障仿真与诊断
9
作者 王强 吴伟 +2 位作者 刘东 娄华语 王良模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93-299,共7页
针对民机舱门收放系统故障模拟代价大、故障数据少、故障诊断精度低的问题,提出基于CPSO-BP神经网络的飞机舱门收放系统故障诊断方法。根据民机舱门系统工作特性和高发故障的情况,确定流量控制阀磨损、液压马达泄漏、液压油污染和节流... 针对民机舱门收放系统故障模拟代价大、故障数据少、故障诊断精度低的问题,提出基于CPSO-BP神经网络的飞机舱门收放系统故障诊断方法。根据民机舱门系统工作特性和高发故障的情况,确定流量控制阀磨损、液压马达泄漏、液压油污染和节流阀阻塞4种典型故障模式;建立飞机舱门AMESim收放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典型故障的仿真分析获得120组故障数据,构建包含29520个样本的故障数据集;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其平均诊断正确率仅为85.36%。采用混沌粒子群算法(CPSO)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重和阈值,故障诊断正确率达到93%,提高了飞机舱门收放系统的故障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AMESIM 飞机舱门收放系统 BP神经网络 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CPSO)
下载PDF
某轴流风机噪声特性与降噪研究
10
作者 张啸天 王陶 +3 位作者 王伟利 黄健 姜统飞 王良模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4-610,共7页
为实现某款车载方舱轴流风机的降噪,进行了轴流风机噪声特性研究。基于RNG k-ε模型、大涡模拟模型和FW-H噪声模型,运用滑移网格法和多重参考系法(Multiple reference frame,MRF),从稳态和瞬态两个维度对风机的偶极子噪声进行了数值模... 为实现某款车载方舱轴流风机的降噪,进行了轴流风机噪声特性研究。基于RNG k-ε模型、大涡模拟模型和FW-H噪声模型,运用滑移网格法和多重参考系法(Multiple reference frame,MRF),从稳态和瞬态两个维度对风机的偶极子噪声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风机的噪声声压级为45.6 dB;在安装风机罩后,数值增大到59.2 dB。采用调整风机罩安装距离和出风口形状进行了降噪研究,研究表明:风机罩安装距离增加到25 mm时,噪声从59.2 dB降低到了51 dB;风机罩出风口改为扇形结构后,噪声从59.2 dB降低到了53.8 dB,降低了9.1%,降噪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风机 滑移网格法 多重参考系法 偶极子噪声
下载PDF
铝合金车轮弯曲疲劳寿命的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良模 陈玉发 +1 位作者 王晨至 王清政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1-575,共5页
该文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某铝合金车轮旋转弯曲疲劳寿命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易于产生疲劳裂纹的应力集中点及其最大应力值。其次,采用疲劳寿命名义应力法建立了铝合金车轮的S-N曲线,计算应力集中点的应力幅与平均应力,将等效应... 该文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某铝合金车轮旋转弯曲疲劳寿命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易于产生疲劳裂纹的应力集中点及其最大应力值。其次,采用疲劳寿命名义应力法建立了铝合金车轮的S-N曲线,计算应力集中点的应力幅与平均应力,将等效应力幅取对数代入S-N曲线,预测所分析铝合金车轮的疲劳寿命。最后,进行了改进前后铝合金车轮的旋转弯曲疲劳台架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分析表明,名义应力法可以较好预测铝合金车轮的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车轮 有限元 静力分析 弯曲疲劳
下载PDF
某专用校车顶部安全性能仿真与改进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良模 陈东益 +2 位作者 袁刘凯 张遵智 张汤赟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31-1035,共5页
为提高专用校车顶部安全性,对某专用校车在翻滚事故中的顶部结构对乘员的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利用Hypermesh与Hypercrash软件建立其车身有限元模型。针对碰撞包含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和边界非线性的特点,选择并定义了合适的非线性... 为提高专用校车顶部安全性,对某专用校车在翻滚事故中的顶部结构对乘员的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利用Hypermesh与Hypercrash软件建立其车身有限元模型。针对碰撞包含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和边界非线性的特点,选择并定义了合适的非线性材料和壳单元,进行了焊接及其他连接方式的模拟。利用RADIOSS求解器,进行校车翻滚保护仿真及乘用车顶部抗压强度仿真。结果表明:在翻滚保护仿真中,该车车身结构能承受标准要求的1.5倍整备质量载荷,在顶部抗压强度仿真中,施力板下表面侵入量为46 mm,满足标准要求。参照有关国际标准,对A柱及横梁结构进行改进设计,使单根横梁的最大承载能力达到64 700 N,提高了该车的翻滚保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车 安全性能 有限元分析 翻滚保护 顶部抗压强度
下载PDF
基于虚拟迭代技术的汽车喇叭支架疲劳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良模 赵野 +2 位作者 徐娟 袁刘凯 张汤赟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0-135,共6页
针对某汽车喇叭支架避振片断裂问题,采用虚拟迭代技术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支架的疲劳寿命分析.在对半车架和驾驶室的有限元模态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半车架和驾驶室的中性文件,采用刚柔耦合建模法建立了驾驶室、车架和虚拟台架多体... 针对某汽车喇叭支架避振片断裂问题,采用虚拟迭代技术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支架的疲劳寿命分析.在对半车架和驾驶室的有限元模态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半车架和驾驶室的中性文件,采用刚柔耦合建模法建立了驾驶室、车架和虚拟台架多体动力学模型,利用虚拟迭代方法提取了喇叭支架安装点处的载荷谱并对支架进行了疲劳分析.结果表明:支架避振片处最大损伤值为31.356,将发生疲劳破坏,破坏区域与实际断裂部位一致;采取增加一片避振片的改进措施,改进后的喇叭支架避振片最大损伤值远小于1.000,满足疲劳寿命要求;在模型准确的前提下,由虚拟迭代方法获得的载荷谱可有效地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的疲劳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疲劳分析 虚拟迭代 载荷谱 刚柔耦合
下载PDF
球笼式等速万向节接触应力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良模 卢强 +1 位作者 彭育辉 于鹏晓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2-13,21,共3页
球笼式等速万向节是前置前驱动轿车的关键部件之一,其性能和寿命与接触应力密切相关。对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的接触应力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计算方法,并对某一车型的BJ75型球笼式等速万向节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内滚道接触应力大于外... 球笼式等速万向节是前置前驱动轿车的关键部件之一,其性能和寿命与接触应力密切相关。对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的接触应力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计算方法,并对某一车型的BJ75型球笼式等速万向节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内滚道接触应力大于外滚道,内滚道易于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速万向节 接触应力 万向节 汽车 设计 计算
下载PDF
基于模糊PID控制策略的ESP控制系统仿真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良模 安丽华 +2 位作者 吴志林 马春卉 李力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6-271,共6页
采用"魔术公式",建立了轮胎的纵向力和侧向力的数学模型,完整地表达了纯工况下轮胎的力学特性,研究了7自由度整车模型ESP控制系统,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包括发动机、制动器、轮胎和车身等子模型的整车动力学模型,设... 采用"魔术公式",建立了轮胎的纵向力和侧向力的数学模型,完整地表达了纯工况下轮胎的力学特性,研究了7自由度整车模型ESP控制系统,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包括发动机、制动器、轮胎和车身等子模型的整车动力学模型,设计了模糊PID控制系统的算法和结构,进行了ISO 3888紧急双移线等极限工况下的整车操纵稳定性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当横摆加速度与名义值产生偏差超过一定范围时,ESP控制系统对被控车轮进行制动,限制了质心侧偏角的增加.通过转向盘可以有效地控制汽车的侧向加速度变化,且轨迹跟随性较好,提高了汽车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 7自由度 PID控制 魔术公式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双向自增力鼓式制动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良模 彭育辉 曾小平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1-464,共4页
通过对双向自增力鼓式制动器的受力分析 ,建立了其关键受力部件后蹄板的力学模型。应用大型的机械CAD/CAE/CAM软件I -DEAS建立了某一国产双向自增力鼓式制动器的有限元模型 ,对其强度进行有限元方法的计算和分析 ,求解它在工作状态下的... 通过对双向自增力鼓式制动器的受力分析 ,建立了其关键受力部件后蹄板的力学模型。应用大型的机械CAD/CAE/CAM软件I -DEAS建立了某一国产双向自增力鼓式制动器的有限元模型 ,对其强度进行有限元方法的计算和分析 ,求解它在工作状态下的应力情况。结果表明 ,该制动器蹄板在强度设计上满足不了要求 ,需在蹄板的两侧焊接加强板 ,这为该制动器的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自增力鼓式制动器 有限元 力学模型 设计 应力分析 汽车 制动系统
下载PDF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ESP控制系统联合仿真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良模 安丽华 +2 位作者 吴志林 马春卉 李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3-218,共6页
该文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MSC.ADAMS/Car,建立了含有防抱死制动子系统的整车动力学模型,根据汽车稳定性控制的基本原理,运用模糊控制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理论设计了电子稳定性程序(ESP)控制系统。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ESP控制系... 该文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MSC.ADAMS/Car,建立了含有防抱死制动子系统的整车动力学模型,根据汽车稳定性控制的基本原理,运用模糊控制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理论设计了电子稳定性程序(ESP)控制系统。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ESP控制系统和车辆动力学模型的联合仿真模型,并进行多种工况下的汽车操纵稳定性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ESP控制系统能有效地控制汽车的侧向加速度,且轨迹跟随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稳定性程序 多体动力学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模糊控制
下载PDF
特种车辆方舱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良模 吴长风 王晨至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07-709,728,共4页
为了研究某特种车辆方舱的静力学特性,该文应用HyperMesh和MSC.Patran软件建立了方舱的有限元模型。针对其加强筋复合板的独特承载方式和复杂结构,采用壳单元和实体单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限元建模。同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Nastran... 为了研究某特种车辆方舱的静力学特性,该文应用HyperMesh和MSC.Patran软件建立了方舱的有限元模型。针对其加强筋复合板的独特承载方式和复杂结构,采用壳单元和实体单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限元建模。同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Nastran,对该方舱进行了静力学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舱的最大应力值远小于许用应力,最大变形也低于许可值,该方舱满足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要求,具有较大的承载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舱 静力学 有限元 刚度 强度
下载PDF
浮钳盘式制动器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王良模 彭育辉 曾小平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56-758,共3页
通过对浮钳式盘式制动器的受力分析,建立了其关键部件钳体和支架的力学模型。应用大型机械CAD/CAE/CAM软件I-DEAS对某一国产的浮钳式盘式制动器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和分析,求解它们在工作状态下的应力情况。结果表明,钳体和支架的设计强度... 通过对浮钳式盘式制动器的受力分析,建立了其关键部件钳体和支架的力学模型。应用大型机械CAD/CAE/CAM软件I-DEAS对某一国产的浮钳式盘式制动器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和分析,求解它们在工作状态下的应力情况。结果表明,钳体和支架的设计强度满足材料性能要求,该制动器的设计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盘式制动器 有限元
下载PDF
基于模态分析的某越野车动力总成壳体结构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良模 王文源 +3 位作者 张一京 陈荣华 袁刘凯 张汤赟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8-362,共5页
针对某越野车在行驶路况复杂、载荷多变等情况下,动力总成壳体出现开裂的现象,运用有限元模态分析和模态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动力总成的振动模态。一阶、二阶模态固有频率较低,容易形成共振,使壳体的应变能密度较高、分动器壳体连... 针对某越野车在行驶路况复杂、载荷多变等情况下,动力总成壳体出现开裂的现象,运用有限元模态分析和模态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动力总成的振动模态。一阶、二阶模态固有频率较低,容易形成共振,使壳体的应变能密度较高、分动器壳体连接处的振幅较大,导致壳体开裂。采用在壳体高应变能密度区域增加加强筋的方法提高刚度,通过增加连接点和在周边布置加强筋减小振幅。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动力总成的固有频率,降低了应变能密度,避开了发动机常用转速下的共振频率,有效防止了壳体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总成 壳体 模态分析 共振 应变能密度 加强筋 刚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