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苋 张会芹 +15 位作者 张国平 史燕 白萍 郝冉 秦立云 郭玉梅 军鹏 左淑梅 海燕 张洁 邓印红 张君 陈兴 张帆 赵淑霞 庭桂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79-181,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p感染状况,探讨公共场所服务人员Hp感染者存在的传染隐患。方法:应用幽门螺杆菌抗体谱检测芯片(深圳欣康基因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对151份血样进行CagA、VacA、Ure、Hsp60和RdxA抗体分型测定。结果:公共场... 目的:调查分析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p感染状况,探讨公共场所服务人员Hp感染者存在的传染隐患。方法:应用幽门螺杆菌抗体谱检测芯片(深圳欣康基因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对151份血样进行CagA、VacA、Ure、Hsp60和RdxA抗体分型测定。结果: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p感染为58.94%,CagA毒力株感染者占Hp感染人数的50.56%,是否存在Hp传染的潜在危险。对甲硝唑类药物敏感的Hp感染者占Hp感染人数的11.23%,提示对幽门螺杆菌(Hp)的耐药性应引以重视。结论:实验显示服务人员年龄较小,大多为未婚或未育,Hp检测可及时提示治疗和传染,建议将Hp检测纳入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场所 从业人员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表皮剥脱性毒素阳性球菌与致病性葡萄球菌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苋 秦丽云 +2 位作者 张伯兰 军鹏 张宏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30-531,共2页
关键词 化妆品 表皮剥脱性毒素 致病性葡萄球菌
下载PDF
化妆品中致病性球菌表皮剥脱性毒素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苋 秦丽云 +7 位作者 宋学 张伯兰 杨丽华 任永红 军鹏 张世联 杨立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0年第2期133-135,共3页
为了检测化妆品中产生表皮剥脱性毒素的葡萄球菌,将护肤类化妆品中检出的革兰氏阳性球菌用普通营养 琼脂进行分纯培养,把分纯菌株制成氯化钠肉汤菌悬液,离心后取其上清液0.5ml注射至兔背部皮内,24h后观察其皮 肤反应,将引... 为了检测化妆品中产生表皮剥脱性毒素的葡萄球菌,将护肤类化妆品中检出的革兰氏阳性球菌用普通营养 琼脂进行分纯培养,把分纯菌株制成氯化钠肉汤菌悬液,离心后取其上清液0.5ml注射至兔背部皮内,24h后观察其皮 肤反应,将引起皮肤烫伤综合征病变的菌株,再应用API葡萄球菌鉴定试剂盒进行复核鉴定。结果发现除7株金黄色 葡萄球菌外,尚有松鼠、科氏、头状、溶血、腐生、解脲科氏、表皮、木糖葡萄球菌8种23株革兰阳性球菌可引起皮 肤烫伤综合征病变。表明化妆品中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表皮剥脱性毒素外,其它少数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① 也可产生上述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葡萄球菌 表皮剥脱性毒素
下载PDF
健康人群幽门螺杆菌携带者的流行病学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苋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24期3786-3788,共3页
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发现了胃内存在致病的幽门螺杆菌(H.pylori),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二十多年来国内外该专业医务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从H.pylori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健康人群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饮用水中致病菌的检测报告
5
作者 王苋 秦丽云 +2 位作者 张伯兰 李云 高伟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609-610,共2页
我们于2001年对本市饮用水(二次水、井水)检样602份,进行了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及致病菌的调查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试剂 1.1样品来源自2001年3月至2001年12月,对602份饮用水(二次水及自备井水),进行常规微生物检测指标大肠菌... 我们于2001年对本市饮用水(二次水、井水)检样602份,进行了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及致病菌的调查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试剂 1.1样品来源自2001年3月至2001年12月,对602份饮用水(二次水及自备井水),进行常规微生物检测指标大肠菌群及细菌总数的检测,同时对劣质水样进行致病菌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菌 检测报告 结果报告 饮用水 大肠菌群 细菌总数 调查 井水
下载PDF
2011至2012年石家庄地区沙门菌食物中毒分离株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10
6
作者 秦丽云 郭玉梅 +2 位作者 吕国平 王苋 剧慧栋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84-87,共4页
研究沙门菌食物中毒分离株invA基因、血清型和基因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收集2011至2012年发生于石家庄地区6起食物中毒分离出的16株沙门菌,参照GB 4789.4-2010方法确定其血清型;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分离株侵袭蛋白A(invA)基因;应用中... 研究沙门菌食物中毒分离株invA基因、血清型和基因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收集2011至2012年发生于石家庄地区6起食物中毒分离出的16株沙门菌,参照GB 4789.4-2010方法确定其血清型;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分离株侵袭蛋白A(invA)基因;应用中国细菌性传染病分子分型实验室监测网络(PulseNet China)推荐的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对分离株进行基因型研究。16株沙门菌食物中毒分离株共分为5种血清型,分别为都柏林沙门菌2株、鼠伤寒沙门菌2株、肠炎沙门菌8株、圣保罗沙门菌3株、依麦克沙门菌1株;所有分离株invA基因均为阳性;血清型不同的分离株基因型也不相同,其中2起食物中毒分离株的基因型相同,相似性系数为100%,符合同一起暴发的一般规律。石家庄地区沙门菌食物中毒分离株致病性较强,某些血清型存在暴发的风险,应加强措施进行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中毒 沙门菌 血清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基因型 invA基因 暴发
下载PDF
2003至2012年石家庄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郭玉梅 秦丽云 +3 位作者 徐保红 王苋 吕国平 张慧贤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73-77,共5页
探讨石家庄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征和分布规律,为食物中毒事件的判定、预防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收集2003至2012年石家庄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报告进行汇总分析。10 a间石家庄地区共报告242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其中111起检出致病菌,... 探讨石家庄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征和分布规律,为食物中毒事件的判定、预防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收集2003至2012年石家庄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报告进行汇总分析。10 a间石家庄地区共报告242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其中111起检出致病菌,检出率为45.87%(111/242);单一致病菌和混合致病菌所致食物中毒分别占80.18%(89/111)和19.82%(22/111)。共检出7种病原菌,以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首位,其他还有沙门菌、蜡样芽胞杆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副溶血性弧菌、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样品中以食品检出率最高,其次为患者粪便、剩余食品、呕吐物、涂抹物;食物中毒全年皆可发生,主要集中在4至9月份;食物中毒总体呈下降趋势。石家庄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呈多样性,以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食物中毒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近2a,沙门菌食物中毒有增多的迹象,应根据以上特点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防控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食物中毒 混合型细菌性食物中毒 病原菌特征
下载PDF
公共场所空气负离子与CO_2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孙雅琴 包冀强 +8 位作者 杨军 徐迎新 马哲 张叔先 冯涛 赵慧芳 韩立平 张伯兰 王苋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63-265,共3页
本文结合对公共场所旅招业、理发业、影剧院、商场等经常性卫生监督的实践,分析了室内温度、湿度、细菌总数、CO、CO_2等对空气离子化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空气负离子数与CO_2含量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5137、P<0.00... 本文结合对公共场所旅招业、理发业、影剧院、商场等经常性卫生监督的实践,分析了室内温度、湿度、细菌总数、CO、CO_2等对空气离子化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空气负离子数与CO_2含量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5137、P<0.001),其余项目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离子 空气 公共卫生 CO2
下载PDF
面膜类化妆品微生物检测结果及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秦丽云 张伯兰 王苋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3434-3434,共1页
[目的]了解我省部分地市面膜类化妆品的卫生质量与卫生安全,以保障公众健康。[方法]按照卫生部颁发的《化妆品卫生规范》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对抽检的128份面膜类化妆品进行微生物学检验。[结果]检测的128份面膜中,菌落总数超标11份,超标... [目的]了解我省部分地市面膜类化妆品的卫生质量与卫生安全,以保障公众健康。[方法]按照卫生部颁发的《化妆品卫生规范》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对抽检的128份面膜类化妆品进行微生物学检验。[结果]检测的128份面膜中,菌落总数超标11份,超标率8.59%,超标范围多集中在5000~10000cfu/g(ml);霉菌和酵母菌超标10份,超标率7.81%,超标范围多集中在200~500cfu/g(ml);有2份检出粪大肠菌群,超标率为1.56%;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未检出。[结论]大部分化妆品生产厂家较重视产品的卫生质量,微生物合格率在90%以上,但有部分产品的卫生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因此加强化妆品的监督管理尤其是特殊用途的化妆品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膜 微生物
下载PDF
含Hp特异性抗体羊奶2种检测方法的比较及初步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颜晰 樊建平 +3 位作者 王苋 冯剑飞 赵连梅 单保恩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比较含抗Hp特异性抗体羊奶的2种检测方法,并初步观察抗体羊奶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国际标准菌株ATCC26695及ATCC26695、SS1混合菌液制备2种含抗Hp特异性抗体的羊奶,分别用双相免疫扩散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 目的比较含抗Hp特异性抗体羊奶的2种检测方法,并初步观察抗体羊奶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国际标准菌株ATCC26695及ATCC26695、SS1混合菌液制备2种含抗Hp特异性抗体的羊奶,分别用双相免疫扩散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羊奶中抗Hp特异性抗体含量,并比较二者检测效果;30名受试者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每天饮用抗体羊奶,对照组饮用普通羊奶,连续饮用30 d,用14 C尿素呼气试验(14 C urea breath test,14 C-UBT)评估效果。结果2种方法检测结果均证实了抗体羊奶中抗Hp特异性抗体的存在,ELISA结果显示,2种抗体羊奶中抗Hp特异性抗体含量高于对照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稀释倍数增大,抗体含量逐渐降低;2种抗体羊奶间抗体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步临床试验证明试验组经服用抗体羊奶后有效率为66.6%,与服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检测方法均可较好地反映抗体羊奶中抗Hp特异性抗体存在,ELISA法简便、快速,能够更为精确地定量检测抗体含量,所获得的结果更为可靠。临床试验表明抗体羊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14 C-UBT数值,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抗幽门螺杆菌特异性抗体 抗体羊奶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在胃液中对伤寒杆菌的杀灭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仕英 侯雨丰 +5 位作者 王苋 高东旗 张海谱 宪灵 姚瑶 庭桂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1219-1220,共2页
目的 观察免疫球蛋白在胃液中对伤寒杆菌的杀灭作用。方法 将含有免疫球蛋白的抗血清与相应的细菌在 3种不同 p H胃液内和伤寒杆菌混合 ,一方面以观察胃液对抗体有无破坏作用 ,另一方面观察其对伤寒杆菌的杀灭作用。结果 胃液在 p H... 目的 观察免疫球蛋白在胃液中对伤寒杆菌的杀灭作用。方法 将含有免疫球蛋白的抗血清与相应的细菌在 3种不同 p H胃液内和伤寒杆菌混合 ,一方面以观察胃液对抗体有无破坏作用 ,另一方面观察其对伤寒杆菌的杀灭作用。结果 胃液在 p H为 4~ 5时不但不破坏抗体 ,还可协助抗体完全杀灭所试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胃液 伤寒杆菌 杀灭作用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在胃液中对幽门螺杆菌的杀灭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仕英 王苋 +6 位作者 侯雨丰 高东旗 张海谱 赵伟 宪灵 姚瑶 庭桂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19-719,709,共2页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胃液 幽门螺杆菌 杀灭作用
下载PDF
抗体制剂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宝文 利青 +3 位作者 王苋 赵亚朴 钟立强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7-147,共1页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 抗体制剂 治疗
下载PDF
某军校学员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宝文 利青 +4 位作者 王苋 曲东明 赵亚朴 孙晓丽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8-458,共1页
关键词 军校学员 幽门螺杆菌 感染 调查
下载PDF
不同消毒方法对生物制品的杀菌效果和破坏作用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仕英 王苋 +2 位作者 高东旗 宪灵 庭桂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39-340,共2页
为观察不同消毒方法对奶制品中细菌的杀灭效果和对抗体的破坏作用 ,采用细菌培养检验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结果 ,用 135℃远红外干热处理 2~ 3s ,可将袋装鲜奶中幽门螺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假单胞菌全... 为观察不同消毒方法对奶制品中细菌的杀灭效果和对抗体的破坏作用 ,采用细菌培养检验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结果 ,用 135℃远红外干热处理 2~ 3s ,可将袋装鲜奶中幽门螺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假单胞菌全部杀灭 ,但抗体球蛋白亦完全被破坏 ;用 6 5℃水浴加热处理 2 .5h ,可完全杀灭上述 4种细菌 ,而且不破坏抗体球蛋白 ;用 5 0 0Gy剂量的60 钴辐照处理 ,与 6 5℃水浴处理效果相同 ;10 0℃煮沸 1min ,结果与135℃远红外干热处理结果一致。结论 ,用 6 5℃水浴加热处理 2 .5h和用 5 0 0Gy剂量的60 钴辐照处理鲜奶 ,既可杀灭细菌 ,又不破坏其中抗体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 鲜奶 免疫球蛋白 大肠杆菌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停乳链球菌isp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16
作者 剧慧栋 李月颖 +7 位作者 马宁 李晓丽 赵宝华 秦丽云 吕国平 郭玉梅 王苋 徐保红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53-57,共5页
根据GenBank报道的停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isp基因(GenBank:CP002215.1)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得到isp基因。片段大小为1 500 bp,与从GenBank下载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为98.57%。将isp基因克隆于表达载体pET-25b,成... 根据GenBank报道的停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isp基因(GenBank:CP002215.1)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得到isp基因。片段大小为1 500 bp,与从GenBank下载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为98.57%。将isp基因克隆于表达载体pET-25b,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25b-isp,将重组质粒分别转化BL21(DE3),将BL21(pET-25b-isp)阳性重组菌株经IPTG诱导后,SDS-PAGE结果显示均有蛋白表达,大小分别为53 ku与目的蛋白大小相符;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表达的蛋白为目的蛋白。对成功构建的菌株BL21(pET-25b-isp)表达条件经优化后,在温度37℃,诱导时间12 h,IPTG浓度为1 mmol/L时,蛋白有较高的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乳链球菌 分泌蛋白 克隆 表达
下载PDF
抗Hp抗体制剂治疗Hp感染病人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刘宝文 利青 +4 位作者 王苋 徐华州 赵亚朴 钟立强 《医学动物防制》 2001年第12期647-648,共2页
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等疾病的致病菌[1].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胃肠道以外的疾病,如儿童发育迟缓,缺血性脑血管病等亦与Hp感染有关[2].该菌是一种传染性很... 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等疾病的致病菌[1].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胃肠道以外的疾病,如儿童发育迟缓,缺血性脑血管病等亦与Hp感染有关[2].该菌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致病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我国人群中Hp的感染率约为40~6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 抗体 羊奶 鲜乳 病人
下载PDF
石家庄市二次供水卫生状况调查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恩茹 辛振江 +1 位作者 张伯兰 王苋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31-231,共1页
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物的兴建,二次供水设施大量出现。为了解二次供水卫生状况,我们对石家庄市宾馆、饭店二十个单位二次供水的部分理化指标,居民二次供水细菌指标进行了调查。 以水泥蓄水池二次供水做调查水样,蓄水池入口末梢水做对照... 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物的兴建,二次供水设施大量出现。为了解二次供水卫生状况,我们对石家庄市宾馆、饭店二十个单位二次供水的部分理化指标,居民二次供水细菌指标进行了调查。 以水泥蓄水池二次供水做调查水样,蓄水池入口末梢水做对照水样,对游离余氯、总碱度、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化学耗氧量、铅、砷八项指标进行了配对调查。采样时间为1991年5~6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供水 卫生状况
下载PDF
含幽门螺杆菌特异性抗体牛奶清除幽门螺杆菌效果的临床随机试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连梅 魏思思 +6 位作者 武一鹏 刘维华 赵川 胡代伦 李胜棉 王苋 单保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4-277,共4页
目的:比较观察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牛奶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方法:用4株幽门螺杆菌(1株为标准菌株,3株为本地流行菌株)免疫奶牛,制备出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牛奶。本次试验共筛选148例患者,C-14呼气试验阳性的患者为72例,最后符合入选标准的... 目的:比较观察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牛奶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方法:用4株幽门螺杆菌(1株为标准菌株,3株为本地流行菌株)免疫奶牛,制备出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牛奶。本次试验共筛选148例患者,C-14呼气试验阳性的患者为72例,最后符合入选标准的为39例,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1例和18例,试验组饮用含特异性幽门螺杆菌抗体的牛奶,对照组饮用普通牛奶,连续饮用2个月后,观察结果。结果:试验组的21名对象中,9人C-14呼气试验转为阴性,10人降低。有效清除率达42.86%,而对照组未有清除,两组清除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5)。结论: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牛奶具有多克隆性和很高的效价,能够有效清除胃内幽门螺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抗体牛奶 临床随机试验
下载PDF
胃癌高发区幽门螺杆菌对胃上皮细胞系GES1蛋白质组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思思 邓晓晴 +4 位作者 王苋 薛永娴 黄永胜 赵连梅 单保恩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20年第12期1619-1625,共7页
目的探究胃癌高发区分离的幽门螺杆菌(H.pylori-400)对正常胃上皮细胞系GES1细胞蛋白质组的影响。方法C-13呼气实验阳性患者胃镜下取下胃黏膜,分离、培养并鉴定H.pylori-400。将H.pylori-400与GES1细胞按50∶1的比例共培养,提取细胞RNA,... 目的探究胃癌高发区分离的幽门螺杆菌(H.pylori-400)对正常胃上皮细胞系GES1细胞蛋白质组的影响。方法C-13呼气实验阳性患者胃镜下取下胃黏膜,分离、培养并鉴定H.pylori-400。将H.pylori-400与GES1细胞按50∶1的比例共培养,提取细胞RNA,RT-qPCR法检测炎性因子IL-8、IL-1β和TNF-α的mRNA表达。收集共培养细胞蛋白,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蛋白质组的改变,lable-free进行定量分析。选择差异表达蛋白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并筛选出其中的关键基因(Hub)。结果在胃癌高发区(河北井陉地区)分离培养并鉴定出H.pylori-400,其能够促进胃上皮细胞GES1的IL-8,IL-1β和TNF-α炎性因子的mRNA表达。GES1感染H.pylori-400后,373个蛋白发生显著变化(|Fold change|≥2),其中143个蛋白降低,230个蛋白升高。这些差异表达蛋白经富集分析后表明,H.pylori-400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周期、T细胞免疫活性以及P53通路调节炎性因子分泌,进而导致肿瘤发生。结论胃癌高发区分离的H.pylori-400能够促进炎性因子表达,通过影响胃上皮细胞GES1蛋白质组而促进肿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上皮细胞 炎性因子 蛋白质组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