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固顶板和两帮控制回采巷道底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丁国峰 王苏健 +2 位作者 谢文兵 邓增社 王其洲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384-389,共6页
回采巷道围岩是由顶板、两帮和底板共同组成的复合结构体,各部位的岩体强度、应力状态及变形破坏等特性方面的差异显著,尤其受采动影响后,巷道围岩各部位变形发展不均匀性显著,往往造成巷道围岩产生结构性失稳破坏。为提高巷道围岩的结... 回采巷道围岩是由顶板、两帮和底板共同组成的复合结构体,各部位的岩体强度、应力状态及变形破坏等特性方面的差异显著,尤其受采动影响后,巷道围岩各部位变形发展不均匀性显著,往往造成巷道围岩产生结构性失稳破坏。为提高巷道围岩的结构稳定性,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了提高顶板和两帮强度对底板岩层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固顶板减小了顶板挠曲位移量,同时可以促使围岩应力向深部围岩转移,降低了底板岩层的应力集中程度,有利于控制底板变形;加固两帮可以提高巷道两帮围岩强度,促使应力向两帮转移,有利于减小发生底鼓的底板岩层宽度和两帮移近量,从而减小底板的挠曲效应和压曲效应。分析结果还表明,加强两帮对于减小底鼓量的效果更为明显。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固顶板和两帮控制巷道底鼓支护技术的现场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加固顶板和两帮可有效地控制巷道底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采巷道 底鼓 数值模拟 加固顶板和两帮
下载PDF
防污染样本毛刷采样用于肺部细菌感染的病原学诊断 被引量:2
2
作者 韦国桢 俞小卫 +2 位作者 胡苏荣 吴毓美 王苏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348-350,共3页
采用防污染样本毛刷(PSB),经纤维支气管镜对50例肺炎及30例无呼吸系感染者(对照组)从下呼吸道刷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同时采用日产单导管采样毛刷(SSC)采样及取口痰培养以资对比。50例PSB采样中38例细菌培养阳性,其中致病菌36例,阳性率... 采用防污染样本毛刷(PSB),经纤维支气管镜对50例肺炎及30例无呼吸系感染者(对照组)从下呼吸道刷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同时采用日产单导管采样毛刷(SSC)采样及取口痰培养以资对比。50例PSB采样中38例细菌培养阳性,其中致病菌36例,阳性率为72%。而30例对照组仅2例致病菌阳性,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38例阳性病例中2例为非致病菌生长,提示PSB有较好的防污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细菌感染 支气管镜检 诊断
下载PDF
血小板平均体积测定在肿瘤化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友良 周民 +3 位作者 陈涛 杨建和 姜乃可 王苏健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年第11期20-21,共2页
目的了解化疗后骨髓受抑和恢复期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变化的情况,以便确定骨髓造血功能开始恢复的早期指标。方法用雅培CELL-DYNR1700血球分析仪对肿瘤病人在化疗过程中MPV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同时测定白细胞数值。结果化疗后骨髓明显受... 目的了解化疗后骨髓受抑和恢复期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变化的情况,以便确定骨髓造血功能开始恢复的早期指标。方法用雅培CELL-DYNR1700血球分析仪对肿瘤病人在化疗过程中MPV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同时测定白细胞数值。结果化疗后骨髓明显受抑,造血功能开始恢复时,MPV为最大值(12.20±2.11fl)。结论MPV可作为化疗后骨髓功能恢复的比较敏感的早期指标,MPV的动态变化,结合白细胞、血小板的观察,有利于指导化疗方案及化疗后造血生长因子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平均体积 骨髓功能 化疗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5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立 王苏健 应冠一 《现代实用医学》 2003年第11期677-679,共3页
目的 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耐药基因的存在状况。 方法 用聚合物酶链反应 (PCR)法检测TEM、OXA、SHV、mecA、ermA B C、ermF、mefA、tetM、aac6′ aph2”、vanA、vanB、vanC1、vanC2 C3等耐药基因。 结果 MRSA菌检... 目的 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耐药基因的存在状况。 方法 用聚合物酶链反应 (PCR)法检测TEM、OXA、SHV、mecA、ermA B C、ermF、mefA、tetM、aac6′ aph2”、vanA、vanB、vanC1、vanC2 C3等耐药基因。 结果 MRSA菌检出TEM、mecA、ermA B C、tetM、aac6′ aph2”等 5种耐药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生素 耐药基因 细菌基因组
下载PDF
血小板平均体积测定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5
作者 王友良 任春兰 王苏健 《镇江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71-71,共1页
血小板平均体积测定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王友良,任春兰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王苏健众所周知,血小板数量的变化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几年来,随着血小板检测仪器及方法的改进,平均血小板体积的测定也... 血小板平均体积测定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王友良,任春兰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王苏健众所周知,血小板数量的变化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几年来,随着血小板检测仪器及方法的改进,平均血小板体积的测定也越来越多地被国内外学者所重视,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检查 血小板平均体积 血液细胞学检验
下载PDF
陕北侏罗纪煤田风化基岩富水性Fisher模型预测方法 被引量:40
6
作者 侯恩科 童仁剑 +2 位作者 王苏健 冯洁 陈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312-2318,共7页
侏罗系风化基岩含水层是陕北侏罗纪煤田矿井涌突水水害的重要来源之一,科学预测其富水性是矿井防治水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风化基岩富水性预测问题,以神府矿区红柳林井田为例,总结了风化基岩的发育特征及其富水性影响因素,选取风化... 侏罗系风化基岩含水层是陕北侏罗纪煤田矿井涌突水水害的重要来源之一,科学预测其富水性是矿井防治水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风化基岩富水性预测问题,以神府矿区红柳林井田为例,总结了风化基岩的发育特征及其富水性影响因素,选取风化基岩地层时代、厚度、风化程度和岩性组合4个因素作为评判指标,利用钻孔实测单位涌水量和各指标数据,建立了风化基岩含水层富水性类型的Fisher判别分析模型,可对无抽水试验资料钻孔的风化基岩富水性类型进行预测。研究表明,基于Fisher判别分析模型进行风化基岩富水性预测是可行的,为风化基岩富水性科学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基岩 含水层 富水性 红柳林井田 FISHER判别分析
下载PDF
生态脆弱矿区土层中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冯洁 王苏健 +2 位作者 陈通 侯恩科 李涛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7-100,107,共5页
为指导生态脆弱区"保水采煤",掌握土层中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采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技术、物理模拟、数值模拟、钻孔冲洗液消耗量观测等手段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物理模拟、数值模拟辨别出的裂采比为28.1~29.1,微电阻率扫描成像... 为指导生态脆弱区"保水采煤",掌握土层中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采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技术、物理模拟、数值模拟、钻孔冲洗液消耗量观测等手段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物理模拟、数值模拟辨别出的裂采比为28.1~29.1,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探测出裂采比28.3~28.5,微电阻率扫描成像识别与其他手段所得结果吻合。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技术可推广应用于其他矿区土层中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的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 土层 导水裂缝带 生态脆弱矿区
下载PDF
冲击地压矿井不同采动强度下的开采扰动特征及其产能 被引量:9
8
作者 崔峰 张廷辉 +3 位作者 来兴平 王苏健 陈建强 钱德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781-3793,共13页
开采扰动是导致深部煤岩体发生变形、冲击、失稳的根本原因,而开采扰动特征与采动强度密切相关。进入深部开采后,冲击地压矿井数量随采动强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多,研究冲击地压矿井不同采动强度下的开采扰动特征,进而根据采动煤岩力学响应... 开采扰动是导致深部煤岩体发生变形、冲击、失稳的根本原因,而开采扰动特征与采动强度密切相关。进入深部开采后,冲击地压矿井数量随采动强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多,研究冲击地压矿井不同采动强度下的开采扰动特征,进而根据采动煤岩力学响应特征确定合理的采动强度对冲击地压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以典型冲击地压矿区彬长矿区为例,利用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根据不同采动强度下煤岩采动应力、能量释放及覆岩垮落结构特征,分析了不同推进速度、不同采厚下的开采扰动特征,评估了不同采动强度时采动煤体的冲击危险性,并探讨了开采扰动特征在矿井产能调控及开采方法优选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煤炭年产量与冲击地压矿井数量呈正比例关系,且深部矿井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性明显高于浅部矿井;(2)整层开采的顶底板应力、超前支承压力及冲击危险性均大于分层开采,且前者存在明显的应变能峰值前移现象;(3)工作面采厚增加将会引起关键块的回转角及断裂度增大,提高了滑落失稳及回转失稳的可能性,推进速度加快将会提高回转失稳的可能性,更易诱发上覆岩层破断及能量大量释放,从而提高冲击危险性;(4)揭示了不同采动强度下的深埋煤层工作面的开采扰动特征,提出了根据不同采动强度下的开采扰动特征反向确定矿井合理的采动强度,进而确定矿井产能的方法,并基于开采扰动特征优选了孟村煤矿开采方法,为指导矿井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强度 开采扰动 冲击地压 矿井产能 深部开采
下载PDF
生态脆弱区保水采煤矿井(区)等级类型 被引量:26
9
作者 李文平 王启庆 +1 位作者 刘士亮 王苏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18-726,共9页
水资源保护性采煤是生态脆弱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深化保水采煤研究,使之更好的付诸工程实践,是西北煤炭开发规划和建设生产亟需解决的问题。以陕北榆神矿区为例,结合浅表层水资源(保水采煤目的层)量分布和煤矿开采对浅表层水... 水资源保护性采煤是生态脆弱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深化保水采煤研究,使之更好的付诸工程实践,是西北煤炭开发规划和建设生产亟需解决的问题。以陕北榆神矿区为例,结合浅表层水资源(保水采煤目的层)量分布和煤矿开采对浅表层水资源的影响程度两方面,研究了保水采煤矿井(区)类型。首先,分析了研究区生态-水-煤系地层空间赋存结构特征,提出了以保水采煤为目的的生态地质环境类型,将其划分为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和区域性(深埋)地下水富集型;其次,计算确定了浅表层水资源单位面积总储存量分布;然后,基于煤层开采对生态层及浅表层水的影响程度,提出了4种保水采煤环境工程地质模式(环境友好型、环境渐变恢复型、环境渐变恶化型及环境灾变型),在分析影响其分区的导水断裂带高度、残余隔水层釆动隔水性等关键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同环境工程地质模式分区阈值和确定方法;最后,基于浅表层水资源量和保水采煤环境工程地质模式分布特征,提出了保水采煤矿井等级类型划分方法,将其划分为:正常开采矿井、保水采煤一级矿井、保水采煤二级矿井和保水采煤三级矿井,总结了各级保水采煤矿井适用的开采方法与水资源保护、利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区 浅表层水 生态地质环境类型 环境工程地质模式 保水采煤矿井等级 保水采煤
下载PDF
砂岩微观孔隙结构类型及其对含水层富水性的影响——以柠条塔井田为例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苏健 冯洁 +3 位作者 侯恩科 黄克军 薛卫峰 段会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236-3244,共9页
砂岩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决定了砂岩含水层的富水性、渗透性,砂岩含水层富水性预测是矿井防治水必须首先研究与解决的重要问题。以陕北侏罗纪煤田柠条塔煤矿为例,分别采集直罗组3块、延安组4块不同岩性典型砂岩样品,通过运用普通薄片、... 砂岩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决定了砂岩含水层的富水性、渗透性,砂岩含水层富水性预测是矿井防治水必须首先研究与解决的重要问题。以陕北侏罗纪煤田柠条塔煤矿为例,分别采集直罗组3块、延安组4块不同岩性典型砂岩样品,通过运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高压压汞、核磁共振等实验测试技术,结合Matlab图像分析功能,研究了不同时代地层、不同岩性砂岩微观孔隙特征,联合高压压汞与核磁共振法获得孔喉半径分布,综合砂岩微观孔隙结构测试结果,将孔隙结构按照孔喉大小、分布及连通性的好坏依次划分为Ⅰ,Ⅱ,Ⅲ3种类型,对比钻孔抽水试验成果的钻孔单位涌水量,分析了砂岩微观孔隙结构与富水性之间存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Ⅰ类孔隙结构较Ⅱ,Ⅲ类孔隙结构的粗粒与中粒砂岩比例高、排驱压力小、T2谱主峰的位置靠后;高压压汞与核磁共振所得孔隙半径分布基本一致;相同地层时代相同岩性条件下,风化程度越强,富水性越强;相同地层时代不同岩性条件下,粗、中粒砂岩较粉砂岩富水性强;不同地层时代相同岩性条件下,直罗组微观孔隙结构较好的Ⅰ类孔隙结构富水性强于延安组微观孔隙结构较差的Ⅱ类孔隙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孔隙结构 砂岩含水层 富水性 高压压汞 核磁共振
下载PDF
宁东煤炭基地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预测 被引量:13
11
作者 冯洁 侯恩科 王苏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84-2191,共8页
宁东煤炭基地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匮乏,煤炭开采过程中的水资源保护备受关注。采用公式法及现有3个工作面实测数据研究,确定了首采煤层开采导水裂缝带发育的最大高度,对比首采煤层至主要含水层之间的距离与导水裂缝带发育的高度差值,预... 宁东煤炭基地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匮乏,煤炭开采过程中的水资源保护备受关注。采用公式法及现有3个工作面实测数据研究,确定了首采煤层开采导水裂缝带发育的最大高度,对比首采煤层至主要含水层之间的距离与导水裂缝带发育的高度差值,预测首采煤层开采对含水层结构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宁东煤炭基地首采煤层开采的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一般为20~80m,其中大于180m的区域面积约5.9km2,集中于西北部灵武矿区;石炭纪—二叠纪煤矿区横城矿区7个钻孔导水裂缝带突破石盒子组达主要含水层(新生界含水层)底部,侏罗纪煤矿区灵武矿区9个钻孔的导水裂缝带已经沟通地表。将首采煤层开采影响含水层的程度划分为影响大、影响较大、影响一般、影响微弱4种类型,各种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14.7%、40.31%、18.65%、26.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地下水影响 预测 宁东煤炭基地
下载PDF
浅埋煤层群采场周期来压顶板结构及支架载荷 被引量:16
12
作者 黄克军 黄庆享 +2 位作者 王苏健 邓增社 赵萌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687-2693,共7页
现场勘查发现,神府矿区浅埋煤层群间隔岩层厚度大多在15~45 m时,间隔岩层易存在单一关键层结构。文章通过现场实测得出了浅埋煤层群开采周期来压的基本特征:来压步距减小、强度增大、煤壁片帮严重,动载现象、台阶下沉现象和大、小周期... 现场勘查发现,神府矿区浅埋煤层群间隔岩层厚度大多在15~45 m时,间隔岩层易存在单一关键层结构。文章通过现场实测得出了浅埋煤层群开采周期来压的基本特征:来压步距减小、强度增大、煤壁片帮严重,动载现象、台阶下沉现象和大、小周期来压现象明显。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揭示了间隔岩层关键层与上煤层已扰动关键层同步与非同步破断的大、小周期来压机理,发现了间隔岩层关键层与已扰动关键层共同形成的"梁-拱-壳"结构形态,给出了上煤层已扰动关键层结构形态的判别方法,得出了浅埋煤层群开采顶板周期破断可形成"台阶-台阶"、"砌体-台阶"、"砌体-砌体"的基本结构。综合建立了浅埋煤层群开采间隔岩层周期破断结构与力学模型,给出了支架受动静载荷作用的工作阻力计算方法,并得到了现场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群 周期来压 顶板结构 支架阻力
下载PDF
黄陵一号煤矿2号煤层顶板涌(突)水危险性分区预测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苏健 侯恩科 +2 位作者 冯洁 卫勇峰 赵平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55-159,共5页
在分析黄陵一号煤矿水文地质条件与充水因素的基础上,认为直罗组下段含水层是2号煤层顶板涌(突)水的主要水源。通过经验公式计算与实测冒落带和裂隙带(简称"两带")高度的对比分析,认为经验公式不适合该区开采实际,适合该区的... 在分析黄陵一号煤矿水文地质条件与充水因素的基础上,认为直罗组下段含水层是2号煤层顶板涌(突)水的主要水源。通过经验公式计算与实测冒落带和裂隙带(简称"两带")高度的对比分析,认为经验公式不适合该区开采实际,适合该区的冒采比和裂采比分别为5.7和25.2.以裂采比32为阈值,对矿井中北部2号煤层待采区进行了顶板涌(突)水危险性分区预测,为矿井防治顶板水害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陵一号煤矿 充水因素 “两带”高度 涌(突)水危险性 分区预测
下载PDF
生态脆弱矿区松散含水层下采煤保护土层合理厚度 被引量:33
14
作者 李涛 王苏健 +1 位作者 韩磊 高颖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8-105,共8页
为保护生态脆弱矿区的生态潜水位,对采煤保护土层厚度的合理厚度进行研究。基于地下水动力学,分析了采动潜水位越流变化机理,并采用水-电相似模拟技术,模拟了采后不同有效隔水层厚度及其物理特性条件下潜水位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煤... 为保护生态脆弱矿区的生态潜水位,对采煤保护土层厚度的合理厚度进行研究。基于地下水动力学,分析了采动潜水位越流变化机理,并采用水-电相似模拟技术,模拟了采后不同有效隔水层厚度及其物理特性条件下潜水位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煤炭开采,越流水位差越大,采后有效隔水层隔水能力越差,采动潜水位降深越大。研究区典型地质条件下,采后有效隔水层为42.6 m的离石黄土或21.0 m的保德红土时,潜水不会显著漏失。多种软件耦合实现了煤炭开采工作面水-电相似模拟,得到了研究区典型采矿地质条件下不同有效隔水层厚度与潜水位降深的关系,水-电模拟结果与理论研究结果相吻合,并得到了工程实践的初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采煤 保护层 相似模拟 土层 越流
下载PDF
黄陵矿区洛河组砂岩富水-释水规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冯洁 侯恩科 王苏健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6-434,共9页
针对黄陵矿区洛河组砂岩含水层富水不均一的问题,采用多源地学信息融合的方法,综合冲洗液消耗量、脆弱性指数、构造3个影响因素,对洛河组砂岩富水性进行了分区;采用太沙基原理揭示了洛河组砂岩含水层的释水机理,利用数值模拟研究煤层开... 针对黄陵矿区洛河组砂岩含水层富水不均一的问题,采用多源地学信息融合的方法,综合冲洗液消耗量、脆弱性指数、构造3个影响因素,对洛河组砂岩富水性进行了分区;采用太沙基原理揭示了洛河组砂岩含水层的释水机理,利用数值模拟研究煤层开采覆岩导水裂缝发育规律,总结洛河组砂岩释水规律。结果表明:按照洛河组砂岩含水层富水性程度由大到小划分为强、中等、弱3类区域,所占比例分别为0.99%,31.02%,0.23%,抽水试验成果验证了划分结果的可靠性;洛河组砂岩含水层可分为积水静储量迅速释放区—"突水危险源"与积水静储量暂缓释放区—"突水可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河组砂岩 多源地学信息融合 富水性 释水 黄陵矿区
下载PDF
超声波激励下煤层气解吸扩散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姜永东 宋超 +3 位作者 王苏健 康智鹏 王鹏 黄克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4-179,共6页
为了揭示超声波强化煤层气高效抽采的机理,自主研发了可控超声波激励煤吸附/解吸甲烷试验装置,试验研究了不同功率的超声波激励下煤中甲烷的解吸规律,结果表明:不加超声波和超声波激励下煤中甲烷的解吸动力学规律相同,在煤中的甲烷解吸... 为了揭示超声波强化煤层气高效抽采的机理,自主研发了可控超声波激励煤吸附/解吸甲烷试验装置,试验研究了不同功率的超声波激励下煤中甲烷的解吸规律,结果表明:不加超声波和超声波激励下煤中甲烷的解吸动力学规律相同,在煤中的甲烷解吸全过程中,甲烷的初始解吸速度较大,随着时间的缓慢增加,解吸速度逐渐减小,最终趋于0,且解吸规律能很好地遵循扩散模型;超声波作用下煤中甲烷解吸量增大,且超声波功率越大,解吸量增幅增加,解吸量增加26.1%~65.6%;基于传热传质学理论,超声波激励下煤的传质毕欧准数减小,扩散系数增大,表明超声波能促进甲烷解吸、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煤层气 解吸 扩散 扩散模型 热效应
下载PDF
神南矿区采煤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 被引量:21
17
作者 马雄德 王苏健 +2 位作者 蒋泽泉 陈通 李文莉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4-668,共5页
为研究神南矿区开采中覆岩的破坏上限及其是否会导通上覆含水层,指导矿区生产规划和采煤方法设计,采用钻孔智能全景成像测井,并通过规范经验公式、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及建立的本地区经验公式等方法分析采动条件下覆岩破坏程度。结果表明... 为研究神南矿区开采中覆岩的破坏上限及其是否会导通上覆含水层,指导矿区生产规划和采煤方法设计,采用钻孔智能全景成像测井,并通过规范经验公式、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及建立的本地区经验公式等方法分析采动条件下覆岩破坏程度。结果表明,导水裂隙带高度与煤层采厚关系密切,呈非线性关系,根据本地区实测数据建立的统计公式在预测导水裂隙带高度时更加逼真。为减少矿区煤层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应控制煤层合理采高、推行保水采煤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南矿区 导水裂隙带 数值模拟 覆岩破坏
下载PDF
渭北奥灰承压水矿区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及保护 被引量:7
18
作者 冯洁 王苏健 +3 位作者 邓世龙 杜飞虎 黄克军 段会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06期269-276,共8页
随我国煤炭开采向深部发展,奥灰承压水体上开采导致底板突水与其生态水位下降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分析渭北澄合矿区典型工作面5号煤层含(隔)水层组合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理论计算与现场实测综合确定5号煤层开采的底板破坏深度,从含水... 随我国煤炭开采向深部发展,奥灰承压水体上开采导致底板突水与其生态水位下降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分析渭北澄合矿区典型工作面5号煤层含(隔)水层组合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理论计算与现场实测综合确定5号煤层开采的底板破坏深度,从含水层结构破坏、生态水位、水质等方面研究了煤层开采对底板承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澄合矿区5号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8~10.8 m,不同工作面斜长与底板岩性组合是影响该区底板破坏深度的主控因素,工作面斜长与底板破坏深度呈正相关,与底板含(隔)水层组合为负相关关系,煤层开采对底板含水层结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分别划分为Ⅰ,Ⅱ,Ⅲ级区,其中,Ⅰ级区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和北部,面积为6.78 km2,占总面积的45.2%;煤层开采尚未对含水层水位、水质造成明显影响。提出以底板注浆加固技术为主保护水资源,稳定生态水位,为渭北地区煤炭工业健康发展找到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灰承压水 煤层 水资源影响 生态水位 含水层保护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的围岩应力插值方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苏健 贾澎涛 金声尧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4-281,共8页
为解决矿井围岩应力监测数据缺失的问题,基于集成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回归预测的围岩应力监测数据插值方法。首先,基于缺失前的历史数据和随机森林回归预测方法,建立围岩应力数据插值模型(IRER)。其次,以无缺失的围岩应力... 为解决矿井围岩应力监测数据缺失的问题,基于集成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回归预测的围岩应力监测数据插值方法。首先,基于缺失前的历史数据和随机森林回归预测方法,建立围岩应力数据插值模型(IRER)。其次,以无缺失的围岩应力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集,构建不同缺失情况的数据集,作为实验用数据。最后,在不同缺失值情况下,选择均值插值、中值插值、线性插值、最邻近插值、Zero阶梯插值、3次B样条插值、拉格朗日插值7种插值方法作为实验对比插值方法,验证围岩应力数据插值模型。结果表明,均值插值、中值插值和拉格朗日插值方法效果较差,尤其是拉格朗日插值方法;随着缺失值个数的增大,拉格朗日插值方法的误差成倍增大;线性插值、最邻近插值、Zero阶梯插值、3次B样条插值适用于缺失值较少的情况;IRER方法在不同缺失值情况下,均取得了较好的插值效果,且随着缺失值数量的增加,这种优势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缺失 插值 集成学习 随机森林回归 预测
下载PDF
SO_2对Pd掺杂La_(0.9)Sr_(0.1)MnO_3催化剂去除NO_x和碳烟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丽 朱淑维 +2 位作者 舒新前 王苏健 邓增社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6-522,共7页
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掺杂贵金属Pd的La_(0.9)Sr_(0.1)Mn_(0.03)Pd_(0.97)O_3钙钛矿型催化剂,并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及暂态响应、扫描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及程序升温等技术研究了Pd对钙钛矿形貌结构和NO_x转化率的影响以及S... 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掺杂贵金属Pd的La_(0.9)Sr_(0.1)Mn_(0.03)Pd_(0.97)O_3钙钛矿型催化剂,并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及暂态响应、扫描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及程序升温等技术研究了Pd对钙钛矿形貌结构和NO_x转化率的影响以及SO_2对La_(0.9)Sr_(0.1)Mn_(0.97)Pd_(0.03)O_3催化剂脱除NO_x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Pd的成功掺入增大了原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使得催化剂中的活性组分与NO_x能够反应的更加充分,有效提高了催化剂对NO的转化率.催化剂La_(0.9)Sr_(0.1)Mn_(0.97)Pd_(0.03)O_3在含SO_2气氛下反应后出现了微弱的硫酸盐相,说明硫使催化剂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钝化.在较低浓度SO_2存在时催化剂对NO的转化效率维持在80%以上,碳烟的起燃温度为353℃,但随着SO_2浓度的增加NO的转化效率最高只有67%,碳烟的起燃温度升高到3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贵金属Pd NOx SO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