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贫困县政府绩效评估的第二阶梯:理论尺度·指标体系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荣党 段云龙 王强波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6-190,共5页
提高政府绩效,始终是公共管理追求的根本目标和存在的根本价值。作为一种新的政府治理工具,政府绩效评估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上都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开展贫困县政府绩效评估的第二阶梯由三个台级组成,首先梳理出政府绩效评估... 提高政府绩效,始终是公共管理追求的根本目标和存在的根本价值。作为一种新的政府治理工具,政府绩效评估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上都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开展贫困县政府绩效评估的第二阶梯由三个台级组成,首先梳理出政府绩效评估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新行政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多中心理论;其次寻找评价的科学尺度;最后把"刚性"与"柔性"相结合,从经济发展、公共产品与服务、人口素质、生态环境、社会公正与安全等六个方面,提炼了一套有特色的贫困县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绩效 贫困县 评估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会计委派制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荣党 唐韬智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1-113,共3页
本文用博弈论的思想和方法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动因在于制度缺陷 ,会计委派制只能是一种过渡形式 ,并需大力完善。只有彻底实现“政企分开”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才是根除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 会计委派制 博弈论 会计监督 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人员 企业改革
下载PDF
论农村贫困测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荣党 《经济问题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2-86,共5页
贫困测度是监测贫困状态和制定反贫困政策和战略的重要依据。农村是我国反贫困的主战场,如何科学地制定贫困评价指标体系,是全面描述和正确评估农村贫困的现状和脱贫进程,及时把握扶贫政策对缓解农村贫困的实际效果的关键,并成为当今理... 贫困测度是监测贫困状态和制定反贫困政策和战略的重要依据。农村是我国反贫困的主战场,如何科学地制定贫困评价指标体系,是全面描述和正确评估农村贫困的现状和脱贫进程,及时把握扶贫政策对缓解农村贫困的实际效果的关键,并成为当今理论研究和反贫困实践的热点。本文对农村贫困指标体系设计基础、目标层次、结构系统和指标选择作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 指标体系 三大基石 四个向度 谱系分析
下载PDF
农村贫困线的测度与优化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荣党 《华东经济管理》 2006年第3期42-47,共6页
贫困测度是监测贫困状态和制定反贫困政策和战略的重要依据。农村是我国反贫困的主战场,如何准确地界定贫困村,特别是如何科学地确定贫困线,是全面描述和正确评估农村贫困的现状和脱贫进程,及时把握扶贫政策对缓解农村贫困的实际效果的... 贫困测度是监测贫困状态和制定反贫困政策和战略的重要依据。农村是我国反贫困的主战场,如何准确地界定贫困村,特别是如何科学地确定贫困线,是全面描述和正确评估农村贫困的现状和脱贫进程,及时把握扶贫政策对缓解农村贫困的实际效果的关键,并成为当今理论研究和反贫困实践的热点。文章对贫困线的构成要素、测定方法、演变过程和调整方法作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 贫困线 影响因子 马丁法 演变 依据 立足点
下载PDF
后小康时代农村反贫困治理的制度体系建设:特征、行动金字塔和模块 被引量:6
5
作者 王荣党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1-53,共13页
2020年以后中国的反贫困工作的重心将转向解决相对贫困,如何有效建立解决后小康时代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做好反贫困制度的顶层设计是关键。研究发现:相对性、流动性、伴生性、层次性、高移化和动态性是后小康时代的中国农村反贫困的六... 2020年以后中国的反贫困工作的重心将转向解决相对贫困,如何有效建立解决后小康时代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做好反贫困制度的顶层设计是关键。研究发现:相对性、流动性、伴生性、层次性、高移化和动态性是后小康时代的中国农村反贫困的六个新特征。基于人类发展理论,从国际组织对基本需求的界定和标准中,能挖掘和提炼出一份"基本生活水平清单";未来反贫困的推进逻辑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反贫困行动金字塔模型":由"生存背包、发展背包和能力背包"三层组成,每次所放下的"背包"就是反贫困的实现目标;后小康时代的反贫困战略应该分两步走:第一步的反贫困目标指向是解决贫困人群的"发展背包",预计10年,第二步的反贫困目标指向是解决贫困人群体面生活的"能力背包",预计5年。后小康时代的反贫困治理的制度体系设计雏形为问题导向式的闭环"6W反贫困制度模块":以贫困识别制度为逻辑起点,依次推向主体制度、资金投入制度、维度制度、评估制度,收官于国际产出制度,从而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中国农村反贫困的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贫困治理 制度体系 后小康时代 金字塔模型
下载PDF
普通高校教学计划制订的十大原则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荣党 姚大金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1991年第2期65-68,共4页
教学计划是组织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综观近十年的有关教育论文和专著,对编制教学计划还没有一套系统的和可操作的秩序。本文仅就普通高校制订教学计划的原则作如下探讨。一、方向性原则。培养人才是高校的首要职能和最常规的活动,是高... 教学计划是组织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综观近十年的有关教育论文和专著,对编制教学计划还没有一套系统的和可操作的秩序。本文仅就普通高校制订教学计划的原则作如下探讨。一、方向性原则。培养人才是高校的首要职能和最常规的活动,是高校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计划制订 普通高校 高校工作 教学内容 系统性原则 适应性 人才培养 选修课 专业课 基本依据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论渊源 被引量:35
7
作者 王荣党 《学术探索》 2000年第3期71-74,共4页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 ,在许多高等学校提倡和开展了多年。综观其理论与实践 ,对其意义、作用、内容、形式与特点研究和宣传得多 ,而对它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很少涉及 ,且缺乏系统性。本文把理论和现实作为两个切...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 ,在许多高等学校提倡和开展了多年。综观其理论与实践 ,对其意义、作用、内容、形式与特点研究和宣传得多 ,而对它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很少涉及 ,且缺乏系统性。本文把理论和现实作为两个切入点 ,阐述了社会实践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提出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依据有“三大基石” ,即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它的哲学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它的理论基础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它的基本原理 ;现实依据有“四大客观要求”,即 :是高等教育的客观需要 ,是当代大学“线性经历”的特殊要求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现实要求 ,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理论依据 现实依据 哲学基础
下载PDF
贫困县政府绩效评估的第一阶梯:需求·职能定位·价值取向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荣党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3-38,共6页
政府绩效评估作为一种新的政府治理工具,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上都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在彰显我国反贫困成绩和引导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独特的意义,开展贫困县政府绩效... 政府绩效评估作为一种新的政府治理工具,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上都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在彰显我国反贫困成绩和引导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独特的意义,开展贫困县政府绩效评估的逻辑起点是探讨其需求空间、重新定位其职能和选择其价值取向等三大基础构件。需求构件基于:扶贫战略、自身优化、职能转变和国际声音。同时需要从国际组织、国外同级、我国政府和贫困县的扶贫职能等纵向和横向层面来重新定位其职能。这样才能实现评估理念由政府本位导向民生本位、无限政府导向有限政府、单项指标导向综合指标和增长变量导向公平变量,从而使贫困县政府绩效评估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绩效 评估 先行构件 贫困县
下载PDF
反贫困视角下效率与公平的历史归结和中国情结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荣党 《江淮论坛》 CSSCI 2014年第1期10-14,共5页
效率与公平从来就是政府行动的两大政策目标。我国反贫困是政府以公平为导向的最大政策选项,它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共同富裕,其决策和实施生动地反映了效率与公平的抉择过程。文章从历史、社会和国家三个维度,归结了效率与公平的历史经典... 效率与公平从来就是政府行动的两大政策目标。我国反贫困是政府以公平为导向的最大政策选项,它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共同富裕,其决策和实施生动地反映了效率与公平的抉择过程。文章从历史、社会和国家三个维度,归结了效率与公平的历史经典,诉说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关系,梳理出我国对效率与公平的践行逻辑是"公平优先",然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更加注重公平",它反映出整个我国建国后短短60余年的价值观和发展观的变迁。最终结论是反贫困的过程就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也是中国整体追求效率与公平并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贫困 效率与公平 历史归结 中国情结
下载PDF
课程设置的合理化标准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荣党 《教学研究》 2000年第4期333-336,共4页
从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和课程的组成出发,提出了优化高校课程设置的标准是:体现党和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和政策,充分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符合教... 从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和课程的组成出发,提出了优化高校课程设置的标准是:体现党和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和政策,充分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国际可比性,体现民主性,具有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课程设置 设置原则 合理化依据
下载PDF
效率与公平视角下贫困线优化的哲学支点决断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荣党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1-58,共8页
反贫困是政府以公平为导向的最大政策选项,制定贫困线是所有反贫困的基础工作,从而贫困线的确定关乎公平与效率的抉择。效率取向的市场可以为反贫困乃至社会公平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即反贫困需要市场经济,但不能依靠市场。贫困线的选择... 反贫困是政府以公平为导向的最大政策选项,制定贫困线是所有反贫困的基础工作,从而贫困线的确定关乎公平与效率的抉择。效率取向的市场可以为反贫困乃至社会公平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即反贫困需要市场经济,但不能依靠市场。贫困线的选择生动地反映了效率与公平的抉择过程:如果将贫困线定得太低,会使贫困人口失去发展乃至生存的机会,有失公平;如果贫困线定得过高,政府的扶贫投入过多,会使国家背上扶贫和社会保障的沉重包袱,最终损失了效率。通过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深刻分析,得出结论:最佳的选择是"效率与公平兼顾",其关键点在于我们到底愿意以多少效率为代价去换取更多的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线 哲学支点 效率与公平 再度决断
下载PDF
农村反贫困度量指标体系与实证分析──以云南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荣党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6-160,共5页
贫困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贫困的度量是识别反贫困对象、确定反贫困目标和评价反贫困效果的基础。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国内外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比较,力求从我国实际出发,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农村新阶段反贫困效... 贫困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贫困的度量是识别反贫困对象、确定反贫困目标和评价反贫困效果的基础。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国内外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比较,力求从我国实际出发,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农村新阶段反贫困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评价模型以云南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为2003年云南78个重点扶持贫困县整体仍处于贫困状态,贫困的基础厚重,贫困农民的经济能力和生活质量处于提高中的低水平,反贫困的任务依然是持久和艰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贫困 度量 指标体系 Watts指数 实证模型
下载PDF
办学特色——营造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新视点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荣党 黄山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11-114,共4页
办学特色是未来高校竞争的法宝。高校办学特色存在一个误区圈 :起点认识误区 ;强化创建误区 ;内化情感误区 ;终点行为误区。办学特色的回归应从经验上升到理性范畴认识上。在实施途径的选择中 ,科学定位是打开特色之门的一把钥匙 ,提炼... 办学特色是未来高校竞争的法宝。高校办学特色存在一个误区圈 :起点认识误区 ;强化创建误区 ;内化情感误区 ;终点行为误区。办学特色的回归应从经验上升到理性范畴认识上。在实施途径的选择中 ,科学定位是打开特色之门的一把钥匙 ,提炼特色理念是创建办学特色的灵魂 ,选准突破口是形成和发展办学特色的有效方式 ,加快教学改革是建设和提升办学特色的内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学特色 高校 核心竞争力 定位 目标体系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贫困测度的三维度指标优选:主体、客体和尺度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荣党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163-169,共7页
贫困成为迄今为止一直困扰着世界各国发展的社会现象,被联合国列为社会发展的三大问题之首。贫困度量是监测贫困状态和制定反贫困政策和战略的重要依据。无论对贫困进行何种定义,确定贫困线和选择指标及指标体系都是度量贫困状况最关键... 贫困成为迄今为止一直困扰着世界各国发展的社会现象,被联合国列为社会发展的三大问题之首。贫困度量是监测贫困状态和制定反贫困政策和战略的重要依据。无论对贫困进行何种定义,确定贫困线和选择指标及指标体系都是度量贫困状况最关键的两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 度量 指标
下载PDF
优化课程设置的十大准则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荣党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3期64-68,共5页
课程是组成教学计划的细胞 ,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世界上具有较大影响的教育、教学改革 ,无一不是从课程入手的。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 ,优化高校课程设置的标准是 :体现党和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和政策 ,充分体... 课程是组成教学计划的细胞 ,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世界上具有较大影响的教育、教学改革 ,无一不是从课程入手的。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 ,优化高校课程设置的标准是 :体现党和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和政策 ,充分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 ,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 ,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 ,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具有国际可比性 ,体现民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课程设置 教学计划 培养目标 教学规化
下载PDF
课程设置合理化评价标准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荣党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0年第6期89-93,共5页
世界具有较大影响的教育、教学改革 ,无一不是从课程入手。课程是实施教学的媒介 ,学生知识的重要载体 ,适应社会的一面镜子 ,教学管理的核心。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 ,优化高校课程设置的标准应是一套系统、全面... 世界具有较大影响的教育、教学改革 ,无一不是从课程入手。课程是实施教学的媒介 ,学生知识的重要载体 ,适应社会的一面镜子 ,教学管理的核心。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 ,优化高校课程设置的标准应是一套系统、全面、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设置 评价标准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课程设置的优化尺度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荣党 《曲靖师专学报》 2000年第4期59-61,共3页
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 ,它应遵循超前性、渐进性、整体性和相对稳定性四个一般原则。优化高校课程设置的标准是 :体现党和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和政策 ,充分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 ,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 ,反映现代科学... 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 ,它应遵循超前性、渐进性、整体性和相对稳定性四个一般原则。优化高校课程设置的标准是 :体现党和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和政策 ,充分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 ,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 ,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 ,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具有国际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设置 优化 高校 民主性 素质教育 可操作性
下载PDF
“大统计”与课程结构的选择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荣党 《统计教育》 2000年第3期6-7,共2页
“大统计”是近二十余年来,统计学科建设与改革中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虽然目前还没有规范的被普遍接纳的定义,但它代表了统计学科建设的一种新趋向。本文力图以“大统计”思想为指导,对现行统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革新... “大统计”是近二十余年来,统计学科建设与改革中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虽然目前还没有规范的被普遍接纳的定义,但它代表了统计学科建设的一种新趋向。本文力图以“大统计”思想为指导,对现行统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革新内容,以求构建适应新世纪统计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结构 选择 “大统计”
下载PDF
析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障碍和路径优化
19
作者 王荣党 唐韬智 《经济问题探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7-109,共3页
人力资源是国家、地区和企业发展的源泉。本文从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空间、障碍和对策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人力资源会计 企业管理 激励机制 会计核算 人力资源管理
下载PDF
中国特色的农村反贫困度量:一个发展性需求
20
作者 王荣党 成晓毅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2年第5期50-54,共5页
世界的贫困在亚洲,亚洲的贫困在印中,中国的贫困在农村,农村的贫困在西部。如何有效地识别出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是新阶段反贫困工作的基础工程,同时提炼有中国元素的反贫困度量理论与经验也是国际和国内持续减贫行动的共同需求。文章分... 世界的贫困在亚洲,亚洲的贫困在印中,中国的贫困在农村,农村的贫困在西部。如何有效地识别出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是新阶段反贫困工作的基础工程,同时提炼有中国元素的反贫困度量理论与经验也是国际和国内持续减贫行动的共同需求。文章分析了中国反贫困度量的二元性、当前度量的"一刀切"和贫困的多样性等特征,系统地评述了国内外研究的成效与不足,最后提出了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贫困度量 农村 评析 发展性需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