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0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金妹、孙晓文、张梦颖、王荣荣作品
1
作者 龙金妹 孙晓文 +1 位作者 张梦颖 王荣荣 《美与时代(城市)》 2022年第12期138-138,共1页
下载PDF
大型仪器购置查重评议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2
作者 王荣荣 徐振国 +3 位作者 陈代谢 苏驰 郭振玺 刘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89-293,共5页
为从建设源头防止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开放共享,现以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购置查重评议系统为例,对该系统的架构设计、功能实现及该系统数据规范、信息全面、按需配置... 为从建设源头防止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开放共享,现以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购置查重评议系统为例,对该系统的架构设计、功能实现及该系统数据规范、信息全面、按需配置、流程科学严谨等主要特点进行讨论。目前,依托该系统进行查重评议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今后将进一步开发仪器申购子系统、完善数据库、提升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仪器 开放共享 查重评议 数据库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囊型包虫病手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荣荣 郭强 +2 位作者 张阳 赵萍 李丽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75-1677,共3页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囊型包虫病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血管外科中心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行手术治疗的272例肝囊型包虫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35例和观察组137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囊型包虫病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血管外科中心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行手术治疗的272例肝囊型包虫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35例和观察组1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围术期护理融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8 h疼痛评分、首次排气时间、满意度和住院时间)及并发症(肠梗阻、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术后8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肝囊型包虫病病人围术期护理,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囊型包虫病 加速康复外科 围术期 并发症 满意度 疼痛 护理
下载PDF
蒸压轻质混凝土板专用粘结砂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
作者 单俊鸿 史圣然 +2 位作者 王荣荣 李春 张景华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2期48-53,共6页
采用P·O42.5水泥、粉煤灰、石灰石超细粉、矿粉以及外加剂为原料制备水泥基粘结砂浆。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水泥基胶凝材料的最优配合比,研究淀粉醚对纤维素醚取代率和膨胀剂对水泥基粘结砂浆的性能影响,并利用XRD和SEM分析水化产物和... 采用P·O42.5水泥、粉煤灰、石灰石超细粉、矿粉以及外加剂为原料制备水泥基粘结砂浆。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水泥基胶凝材料的最优配合比,研究淀粉醚对纤维素醚取代率和膨胀剂对水泥基粘结砂浆的性能影响,并利用XRD和SEM分析水化产物和微观形貌,研究外加剂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m(水泥)∶m(粉煤灰)∶m(矿粉)∶m(石灰石超细粉)=22∶4∶4∶5时,水泥基胶凝材料的性能最优;淀粉醚适量取代纤维素醚可以增强砂浆保水性,提高砂浆强度,减少收缩;少量膨胀剂可以提高砂浆的早期强度,增加掺量则降低早期强度,提高砂浆后期强度。制备的水泥基粘结砂浆符合JC/T 890—2017《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专用砂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结砂浆 正交试验 矿物掺合料 纤维素醚 淀粉醚 膨胀剂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高龄老年患者髋部手术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荣荣 张二飞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1782-1787,共6页
高龄老年患者髋部手术量逐年增加,老年患者身体衰退、器官功能减低及各项生理机能下降,如何降低患者围术期风险、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成为目前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临床广泛倡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根... 高龄老年患者髋部手术量逐年增加,老年患者身体衰退、器官功能减低及各项生理机能下降,如何降低患者围术期风险、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成为目前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临床广泛倡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根据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即时指导围手术期补液,促进患者整体转归。本文就现阶段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方法在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及探索,以及在高龄老年患者髋部手术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高龄老年 髋部手术 低血压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疾病伴发耶氏肺孢子菌肺炎六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王荣荣 张阳 刘坚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57-159,163,共4页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AD)伴发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i pneumonia, PJP)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23年5月航天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6例PJP患者的临...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AD)伴发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i pneumonia, PJP)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23年5月航天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6例PJ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84岁,病程1~336个月,均使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 GC)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PJP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为发热、憋喘等;实验室结果提示,CD4^(+)淋巴细胞减少、乳酸脱氢酶升高、低氧血症等。6例患者经联磺甲氧苄啶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复查胸部CT双肺病灶吸收好转。结论 使用GC、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淋巴细胞减少、年龄和肺部疾病等都是AD伴发PJP的高危因素,因其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病死率较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临床高度怀疑而暂时不能确诊时,应立即开始经验性治疗。此外,对高危人群应考虑使用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进行预防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 临床特点 治疗 预防
原文传递
糖尿病患者下肢缺血后侧支血管新生能力受损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荣荣 《医疗装备》 2023年第8期161-164,共4页
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DM)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下肢溃疡、坏疽、截肢的主要原因。在DM患者病情发展中,DM下肢血管病变不仅会引发大血管病变,也会导致侧支血管形成障碍。而侧支血管异常会进一步加重下肢血管病变程度,此时侧支血... 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DM)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下肢溃疡、坏疽、截肢的主要原因。在DM患者病情发展中,DM下肢血管病变不仅会引发大血管病变,也会导致侧支血管形成障碍。而侧支血管异常会进一步加重下肢血管病变程度,此时侧支血管的新生能力可直接影响侧支血管循环功能,进而引发下肢缺血病变。DM下肢缺血病变的致病机制为内皮功能及血管修复能力受损导致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故该研究就侧支血管新生能力的受损机制及治疗方案作一综述,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 侧支血管 新生能力
下载PDF
课程育人视域下“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设计
8
作者 邢淑婕 王荣荣 +3 位作者 李建芳 朱静 张阳阳 雷磊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23年第4期237-242,共6页
课程是高校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笔者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3个方面对“食品微生物学”进行教学设计,将家国情怀、诚信与法治意识、责任与担当意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职业素养等融入教学之中,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敬业情怀,提... 课程是高校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笔者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3个方面对“食品微生物学”进行教学设计,将家国情怀、诚信与法治意识、责任与担当意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职业素养等融入教学之中,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敬业情怀,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研究并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教学目标设计之中,并采用优化后的PBOPPSS教学模式加以实施,使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厚植家国情感、培育良好职业道德,以期为实现课程育人目标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育人 食品微生物学 教学设计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脂蛋白a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9
作者 孙西锋 武强 +2 位作者 徐春欣 王荣荣 牟延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_(2))、脂蛋白a[Lp(a)]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21例STEMI患者为病例组,根据颈动...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_(2))、脂蛋白a[Lp(a)]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21例STEMI患者为病例组,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n=81)、中度狭窄(n=87)和重度狭窄(n=53)3个亚组,另取同期体检中心健康者70人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Lp-PLA_(2)、Lp(a)和HbA1c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观察各指标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指标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病例组的Lp-PLA_(2)、Lp(a)和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3个亚组患者的Lp-PLA_(2)、Lp(a)和HbA1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Lp-PLA_(2)、Lp(a)和HbA1c水平与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422,0.349,0.305,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体内Lp-PLA_(2)(β=0.027,OR=1.027,95%CI:1.016~1.038)、Lp(a)(β=0.007,OR=1.007,95%CI:1.016~1.038)、HbA1c(β=0.462,OR=1.588,95%CI:1.156~2.180)水平是影响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TEMI患者体内Lp-PLA_(2)、Lp(a)和HbA1c水平越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 脂蛋白A 糖化血红蛋白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协同护理干预在腮腺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10
作者 申宝红 范会丽 +1 位作者 王荣荣 王伟新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22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在腮腺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1日~2023年3月31日收治的102例腮腺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协同护理干预。比较...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在腮腺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1日~2023年3月31日收治的102例腮腺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自我护理能力[采用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WHOQOL-BREF量表各项评分及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协同护理干预能减少腮腺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协同护理 并发症 生活质量 自我护理能力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全程个案护理模式对口腔外科手术患者就医体验的影响
11
作者 申宝红 范会丽 王荣荣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4期111-114,共4页
目的观察全程个案护理模式对口腔外科手术患者就医体验的效果。方法选取168例口腔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全程个案护理模式。观察2组... 目的观察全程个案护理模式对口腔外科手术患者就医体验的效果。方法选取168例口腔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全程个案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就医体验及心理状态量表评分,统计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就医体验量表(HCAHPS)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牙科畏惧量表(DFS)及牙科焦虑量表(DA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2%,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个案护理模式能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改善口腔外科手术患者就医体验及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外科 全程个案护理模式 护理满意度 畏惧 焦虑
下载PDF
1982—2020年乌兰县植被NPP时空动态特征及驱动力量化分析
12
作者 刘辉 宋孝玉 +3 位作者 王荣荣 祝德名 何希 刘斯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8-334,共7页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PP(net primary productivity,净初级生产力)的驱动作用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研究热点,并且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上尚不能达成共识。中国西北寒旱牧区植被生态系统脆弱,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十分敏感,该...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PP(net primary productivity,净初级生产力)的驱动作用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研究热点,并且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上尚不能达成共识。中国西北寒旱牧区植被生态系统脆弱,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十分敏感,该研究以青海省乌兰县作为代表性研究区,采用GIMMS-NDVI and MOD-NDVI数据融合构建了长时序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集,并结合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获取了研究区1982—2020年植被生长季NPP,利用Sen+MK趋势分析方法探究了研究区植被生长季NPP的时空演变特征,同时采用构建的ADE+Sen量化归因方法对多种气候要素和人类活动的驱动作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生长季NPP多年均值为(205.9±11.5)g/(m^(2)·a)(以C计),年际变化无显著趋势,不同植被类型的生长季NPP年际波动过程与全域生长季NPP基本一致。在空间上,植被生长季NPP自西向东逐渐增加,年际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整体以退化为主,平均变化率为-0.151 g/(m^(2)·a2),其中表现出严重退化和轻度退化的面积占比分别达到了31.7%和29.5%。气候变化主导的植被面积占比达85.2%,其贡献值的绝对平均值为1.025 g/(m^(2)·a2),约是人类活动贡献值绝对平均值的2倍,太阳辐射、降水量、平均气温和平均风速均是影响植被生长季NPP动态的主要气候因素。该研究表明研究区植被整体表现为退化状态,气候变化是导致该现象的主导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可为中国西北寒旱牧区植被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定量分析 乌兰县
下载PDF
3D-STI评价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研究
13
作者 王荣荣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4期2439-2441,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评价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50例STEMI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无心肌梗死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均实施了...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评价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50例STEMI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无心肌梗死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均实施了3D-STI技术诊断,评价患者手术前后及与健康人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情况。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将术后12个月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患者作为MACE组,比较MACE组与无MACE组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前、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整体的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径向、圆周以及面积应变(GLS、GRS、GCS、GAS)均低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容积(LVESV、LVEDV)均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重构组患者GLS、GRS、GCS、GAS、LVEF均低于未重构组,MACE组GLS、GRS、GCS、GAS、LVEF均低于无MACE组(P<0.05)。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GLS、GCS、GAS与LVEF呈负相关性(P<0.05),GRS与LVEF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3D-STI能够定量评价STEMI患者PCI术后的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为术后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STI STEMI PCI 左心室收缩功能
下载PDF
磷建筑石膏基无砂自流平砂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4
作者 张兆锐 单俊鸿 +2 位作者 王荣荣 李春 史圣然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55-1462,共8页
采用磷建筑石膏、P·O 42.5水泥、粉煤灰、矿粉、石粉及外加剂为原材料制备高强耐水型磷建筑石膏基无砂自流平砂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砂浆中胶凝材料的最优掺量,研究减水剂和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对砂浆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及SEM对砂... 采用磷建筑石膏、P·O 42.5水泥、粉煤灰、矿粉、石粉及外加剂为原材料制备高强耐水型磷建筑石膏基无砂自流平砂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砂浆中胶凝材料的最优掺量,研究减水剂和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对砂浆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及SEM对砂浆进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当磷建筑石膏、水泥、粉煤灰、矿粉及石粉质量比为73∶5∶5∶15∶2时,砂浆综合性能最优,28 d绝干抗压强度为33.0 MPa,软化系数为0.774。减水剂能够提高砂浆30 min的流动度、力学性能及耐水性能,但当掺量为0.30%(质量分数)时,会降低砂浆的后期强度。可再分散性乳胶粉会降低砂浆的流动性能及力学性能,但能提升砂浆的耐水性能。制备的磷建筑石膏基无砂自流平砂浆的性能满足《石膏基自流平砂浆》(JC/T 1023—2021)的要求,砂浆的28 d绝干抗折强度、28 d绝干抗压强度分别为12.0、45.9 MPa,软化系数高达0.886,吸水率低至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建筑石膏 自流平砂浆 外加剂 正交试验 力学性能 耐水性能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王荣荣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7期48-50,共3页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泗水县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2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家族...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泗水县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2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家族史、职业、文化程度、婚龄、体重指数、病程是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依从性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对家族史、职业、文化程度、婚龄、体重指数、病程等因素加强宣教,以指导患者改正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治疗依从性,进而改善生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 依从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不同强度穿戴式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雅娴 唐芷晴 +3 位作者 孙新亭 王荣荣 刘天昊 张皓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7-503,共7页
目的不同强度穿戴式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功能独立性的影响。方法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博爱医院住院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观察1组(n=20)和观察2组(n=20)。所有患... 目的不同强度穿戴式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功能独立性的影响。方法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博爱医院住院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观察1组(n=20)和观察2组(n=20)。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每天接受传统步行训练30 min,观察1组每天接受穿戴式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30 min,观察2组每天接受穿戴式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60 min,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功能性步行分级(FAC)、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Berg平衡量表(BBS)、Rivermead运动指数(RMI)进行评定。结果观察1组1例脱落,观察2组3例脱落。治疗后,3组FAC、FMA-LE、BBS和RMI评分均显著改善(|Z|>3.448,|t|>8.102,P<0.001),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H|<4.643,F=1.454,P>0.05),观察1组的BB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2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穿戴式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可能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功能独立性,大强度训练可能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下肢康复机器人 步行功能
下载PDF
Theta爆发式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芷晴 王荣荣 张皓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3年第1期45-48,共4页
脑卒中通常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运动功能恢复是患者重获独立生活的关键。Theta爆发式磁刺激(TBS)作为一种新型的经颅磁刺激(TMS)模式,是近年来脑卒中运动康复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本文对TBS治疗原理及其治疗脑卒中后运动障碍的研究... 脑卒中通常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运动功能恢复是患者重获独立生活的关键。Theta爆发式磁刺激(TBS)作为一种新型的经颅磁刺激(TMS)模式,是近年来脑卒中运动康复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本文对TBS治疗原理及其治疗脑卒中后运动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出i TBS有助于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小脑iTBS有助于改善下肢运动及平衡功能,而cTBS及应用于下肢运动皮质的TBS疗效均争议较大。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完善治疗理论模型、探索新靶点、确定最佳治疗参数、结合脑成像技术等,并且要考虑扩大样本量、增加随访时间等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最优化的TBS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ta爆发式磁刺激 脑卒中 运动功能障碍
下载PDF
泵站正向进水结构流场特性多目标优化研究
18
作者 徐存东 胡小萌 +2 位作者 王荣荣 王鑫 田俊姣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7-178,共12页
为提高引黄灌区水源含沙提水泵站进水结构流场稳定性,对泵站原型(泥沙淤积前)进水结构设计参数进行耦合协同优化。选取甘肃省景电灌区典型正向进水泵站为研究对象,确定流场特性评价指标与进水结构设计参数,基于仿真智能算法(PSO-BPNN)... 为提高引黄灌区水源含沙提水泵站进水结构流场稳定性,对泵站原型(泥沙淤积前)进水结构设计参数进行耦合协同优化。选取甘肃省景电灌区典型正向进水泵站为研究对象,确定流场特性评价指标与进水结构设计参数,基于仿真智能算法(PSO-BPNN)和多岛遗传算法(MIGA)构建PSO-BPNN-MIGA耦合优化模型,通过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耦合考虑相间滑移的Mixture多相流模型对最优方案进行模拟。由耦合优化模型得到的最优设计方案(OPT)为:扩散角θ=26.30°、总宽度B=26.46 m、底部纵坡i=1∶2.3、悬空高度C=1.05 m、淹没深度h_(s)=1.38 m、后壁距T=0.57 m;OPT方案评价指标预测值和计算值的偏差率均在10.00%以内;OPT方案下泵站进水结构内未出现明显旋涡回流区,泥沙淤积强度和淤积范围明显减少、水流流速较小、流线较为均匀。优化模型在泵站原型进水结构协调优化中较为可靠,可实现参数区间内的全局连续寻优,所得最优方案整体优化效果较好。本文提出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可为类似泵站工程设计参数耦合协同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向进水结构 流场特性 PSO-BPNN算法 MIGA算法 多目标优化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低频经颅重复刺激联合感知提醒疗法对额叶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和记忆力恢复的影响
19
作者 于海晶 王媛 +1 位作者 姚慧娟 王荣荣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10期1544-1546,共3页
【目的】探讨低频经颅重复刺激联合感知提醒疗法对额叶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和记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71例额叶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5)。... 【目的】探讨低频经颅重复刺激联合感知提醒疗法对额叶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和记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71例额叶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患者给予感知提醒干预疗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低频经颅重复刺激干预疗法。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认知功能,采用RBMT-Ⅱ行为记忆检测第二版评估两组患者记忆力,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认知功能和记忆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抽象力、定向力、注意力、记忆力、语言功能、命名力、视空间与执行空间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RBMT-Ⅱ评分为(21.03±1.1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8.43±1.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4,P<0.05)。【结论】额叶损伤患者在感知提醒疗法基础上应用低频经颅重复刺激干预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促进患者记忆力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叶/损伤 经颅磁刺激 认知 记忆
原文传递
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与显微镜下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20
作者 姚慧娟 王媛 +1 位作者 于海晶 王荣荣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12期2001-2003,共3页
【目的】比较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与显微镜下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76例高血压基底核区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常规开颅血肿清... 【目的】比较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与显微镜下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76例高血压基底核区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与观察组(行显微镜下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每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3 d、7 d血肿清除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d、3 d、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大于对照组,引流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观察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7 d,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5.79%(6/38),与对照组的18.42%(7/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3,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92.11%(35/38),与对照组的81.58%(31/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42,P>0.05)。【结论】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与显微镜下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患者神经功能,但显微镜下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可提高早期血肿清除率,有利于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外科学 颅骨切开术/方法 引流术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