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能谱成像在痛风不同分期中的应用探讨
1
作者 林巳塬 王荣靖 +4 位作者 陈鹏 肖艳 彭斯伟 付小鹏 苏友新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4年第3期55-59,80,共6页
CT能谱成像促使CT从单一形态学检查设备演变为融合形态、功能和组织成分分析为一体的多功能装置。借助CT能谱成像的物质分离、单能量成像、有效原子序数等技术,依据痛风不同分期的特点(包括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慢... CT能谱成像促使CT从单一形态学检查设备演变为融合形态、功能和组织成分分析为一体的多功能装置。借助CT能谱成像的物质分离、单能量成像、有效原子序数等技术,依据痛风不同分期的特点(包括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等)分别发挥其特有的定性诊断和定量分析作用,为痛风领域提供了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测技术。文章就CT能谱成像在痛风不同分期中所提供的诊断、鉴别、评估等多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CT能谱成像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 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下载PDF
椎管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荣靖 何文通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6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椎管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CT确诊的89例102个椎管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所有病例均常规行L3~L4,L4~L5,L5~S1椎间盘CT横断扫描。结果发生于L3~L4椎间盘为47个,L4~L5为43个,L5~S1为12个。102个椎管... 目的探讨椎管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CT确诊的89例102个椎管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所有病例均常规行L3~L4,L4~L5,L5~S1椎间盘CT横断扫描。结果发生于L3~L4椎间盘为47个,L4~L5为43个,L5~S1为12个。102个椎管外型腰椎间盘突出中,远外侧型67个,侧前突型13个,前突型22个,除可见突出物的直接征象外,还可见椎管外段脊神经根、腰大肌及前纵韧带受累。结论椎管外型腰椎间盘突出应引起足够的重视,CT对其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外型 腰椎间盘突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肝、脾损伤的CT诊断 被引量:6
3
作者 何文通 王荣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8期1104-1105,共2页
关键词 肝损伤 脾损伤 CT检查 诊断 适应证
下载PDF
鼻骨骨折的CT扫描法 被引量:4
4
作者 何文通 林娜 王荣靖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7期485-485,共1页
关键词 鼻骨骨折 CT检查 方法学 投照体位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核素骨显像与MRI对脊柱转移瘤检出率的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游斌 吴小丽 +1 位作者 王荣靖 鲁璎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比较核素骨显像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脊柱转移瘤灶的检出情况。方法:回顾经临床确诊的36例脊柱骨转移瘤患者的核素骨显像与MRI检查,分析核素骨显像与MRI影像表现,比较两者对病灶的检出率。结果:(1)核素骨显像与MRI对脊柱转移瘤的检... 目的:比较核素骨显像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脊柱转移瘤灶的检出情况。方法:回顾经临床确诊的36例脊柱骨转移瘤患者的核素骨显像与MRI检查,分析核素骨显像与MRI影像表现,比较两者对病灶的检出率。结果:(1)核素骨显像与MRI对脊柱转移瘤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相同扫描野MRI对脊柱转移瘤的椎体数检出率为87.8%(79/90),高于核素骨显像的62.2%(5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早期脊柱转移瘤核素骨显像可表现为假阴性。结论:相同扫描野MRI对脊柱转移瘤的椎体数检出率高于核素骨显像,MRI能够显示核素骨显像为假阴性的早期脊柱转移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磁共振成像 核素骨显像
下载PDF
长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兰珠 王荣靖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28期204-205,共2页
目的分析动脉瘤样骨囊肿(ABC)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BC的影像学表现。21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17例行螺旋CT检查,15例行MR检查。结果原发性ABC共20例,继发性ABC1例,均发生于长管状骨。21例... 目的分析动脉瘤样骨囊肿(ABC)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BC的影像学表现。21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17例行螺旋CT检查,15例行MR检查。结果原发性ABC共20例,继发性ABC1例,均发生于长管状骨。21例X线均表现为囊状膨胀性溶骨性骨破坏,9例病灶内见骨性分隔,18例有硬化边;17例行CT平扫,13例显示病灶内部的细小骨嵴、骨包壳中断情况,11例显示病灶内液-液平面,硬化边显示明显;15例行MRI检查,13例骨质膨胀,11例显示囊腔及液-液平面,囊腔周围间隔呈长T1、短T2信号。结论 CT及MRI、特别是MRI对ABC较平片有优势,综合影像学检查能提高ABC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样骨囊肿 长骨 影像学
下载PDF
青少年运动性损伤的比较影像学诊断
7
作者 黄兰珠 林增如 王荣靖 《中国医药指南》 2009年第18期7-9,44,共4页
目的比较X线平片、螺旋CT及重建、MRI对青少年运动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因运动性损伤进行影像检查的青少年40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并使用GE16层VCT对21例骨关节创伤者进行扫描,薄层(0.625mm)扫描后,数据传输到后处理工作站行3D(MPR... 目的比较X线平片、螺旋CT及重建、MRI对青少年运动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因运动性损伤进行影像检查的青少年40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并使用GE16层VCT对21例骨关节创伤者进行扫描,薄层(0.625mm)扫描后,数据传输到后处理工作站行3D(MPR、VR、SSD、MIP)重建,35例行GE1.5T超导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扫描方式包括T1WI、T2WI、STIR(脂肪抑制序列)及GRE。结果受伤原因主要为球类运动与田径类运动,分别占70%(28/40)和30%(12/40)。受伤部位主要有踝关节受伤37.5%(15/40)、膝关节受伤22.5%(9/40)、腕关节受伤15%(6/40)、髋部-大腿受伤10%(4/40)、其他15%(6/40)。CT扫描并三维重建21例,发现X线未发现的隐性骨折8例;MRI检查35例,检出隐性骨折(含骨挫伤)14例,软组织损伤(含韧带、半月板、肌肉)35例。结论青少年易引起骨骺撕脱骨折;传统X线平片对隐性骨折、韧带损伤易漏诊,CT三维重建和MRI成像分辨率高,是青少年运动性损伤可信赖的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对执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运动性损伤 影像学
下载PDF
酒黄精饮片标准汤剂的制备与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宋艺君 王荣靖 +6 位作者 郭涛 陈运丽 艾力亚尔 刘梦媛 李怡 李毅 崔泓亮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10期1792-1798,共7页
目的:建立酒黄精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方法,为酒黄精标准汤剂的应用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按照标准汤剂制备方法和要求,制备酒黄精饮片标准汤剂14批,按照现行药典方法测定多糖含量,参照文献方法测定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计算... 目的:建立酒黄精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方法,为酒黄精标准汤剂的应用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按照标准汤剂制备方法和要求,制备酒黄精饮片标准汤剂14批,按照现行药典方法测定多糖含量,参照文献方法测定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计算两者的转移率,测定汤剂的pH和出膏率,并建立其HPLC特征图谱。结果:酒黄精饮片标准汤剂的多糖转移率为30.16%~100.34%,5-HMF转移率为56.58%~83.08%,出膏率40.26%~61.48%,pH 3.09~4.27,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软件进行分析,找到8个共有峰,指认1个,为5-HMF。对14批酒黄精饮片标准汤剂进行了相似度评价,其相似度均大于0.62。同时,建立了标准汤剂特征图谱。结论:所建立的标准汤剂制备方法可行、稳定,分析方法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良好,可用于酒黄精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黄精 标准汤剂 制备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骨血管性恶性肿瘤的影像表现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荣靖 王红 吴小丽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11期132-134,138,共4页
目的分析骨血管性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特点,为临床影像学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将2013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例骨血管性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回顾法进行分析;5例为单发性,病理回报2例为血管肉瘤,2例为上... 目的分析骨血管性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特点,为临床影像学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将2013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例骨血管性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回顾法进行分析;5例为单发性,病理回报2例为血管肉瘤,2例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为低度恶性血管肿瘤;1例为多发性,病理回报为多发性恶性血管肿瘤。结果患者均为成年人,6例患者均行X线检查,4例行CT平扫1例行CT增强,4例行MRI平扫2例行MRI增强扫描,单发病灶均位于长骨,发生于骨端至骨干,多近骨端,主要表现依恶性程度加重相对明显,见有溶骨性骨质破坏(多为纯溶骨性)、骨皮质中断(病灶可突破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骨质不同程度膨胀但多为轻度,无论恶性程度如何,病灶边缘骨质硬化及骨膜反应均不明显,1例多发病灶弥漫侵犯脊柱骨盆肋骨,主要表现纯溶骨性骨质破坏,局部肋骨骨质膨胀、病理性骨折。结论骨血管性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很少见,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与共性,将多种影像检查方法联合应用,可以对其同发生于其他组织的骨肿瘤的鉴别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但确诊还需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管肿瘤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血管肉瘤 影像表现
下载PDF
黄精九蒸九晒炮制过程中药效化学成分动态变化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郭涛 王荣靖 +4 位作者 宋艺君 叶建 焦慧 于代杰 常晖 《药学研究》 CAS 2022年第4期220-224,229,共6页
目的对黄精九蒸九晒炮制过程中药效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进行分析,为黄精古法炮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清蒸法和酒蒸法进行九蒸九晒炮制,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方法测定炮制品中多糖和浸出物的含量,参照文献方法测定炮制品中总... 目的对黄精九蒸九晒炮制过程中药效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进行分析,为黄精古法炮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清蒸法和酒蒸法进行九蒸九晒炮制,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方法测定炮制品中多糖和浸出物的含量,参照文献方法测定炮制品中总皂苷和5-羟甲基糠醛(5-HMF)的含量。结果多糖含量分别从第一次炮制的10.76%、10.06%下降至第九次炮制的8.20%、8.00%,但某些炮制中间品的含量上升;5-羟甲基糠醛含量分别从第一次炮制的0.08%、0.06%上升至第九次炮制的0.49%、0.48%,但某些炮制中间品的含量下降;总皂苷含量分别从第一次炮制的24.86%、25.26%下降至第九次炮制的15.67%、15.44%;浸出物含量分别从第一次炮制的52.37%、53.75%下降至第九次炮制的50.74%、51.61%,但某些炮制中间品的含量上升。结论黄精九蒸九晒炮制过程中多糖、5-羟甲基糠醛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多糖整体呈下降的趋势,5-羟甲基糠醛整体呈上升的趋势;总皂苷的含量呈缓慢下降;浸出物含量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多糖 5-羟甲基糠醛 总皂苷
下载PDF
黄精不同炮制品配伍对黄精丸中6种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艺君 郭涛 +4 位作者 王荣靖 崔春利 艾力亚尔 屈佳琪 续超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黄精丸中绿原酸、香草酸、芦丁、阿魏酸、槲皮素、山柰酚等的含量,探讨黄精不同炮制品(黄精、蒸黄精、酒黄精)配伍对黄精丸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Hypurity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黄精丸中绿原酸、香草酸、芦丁、阿魏酸、槲皮素、山柰酚等的含量,探讨黄精不同炮制品(黄精、蒸黄精、酒黄精)配伍对黄精丸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Hypurity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绿原酸、香草酸、芦丁、阿魏酸、槲皮素、山柰酚等在进样量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3.8%~101.1%,RSD均<2.5%。与黄精丸Ⅰ(生黄精+生当归)比较,黄精丸Ⅱ(蒸黄精+生当归)和黄精丸Ⅲ(酒黄精+生当归)中绿原酸、阿魏酸、芦丁的含量显著降低,槲皮素的含量显著升高,香草酸和山奈酚的含量变化不明显。结论 所用方法准确、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控制黄精丸的质量。通过炮制,黄精丸所含黄酮类和酚酸类成分的含量变化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当归 黄精丸 炮制品 配伍 绿原酸 香草酸 芦丁 阿魏酸 槲皮素
原文传递
石油污染土壤中高效石油烃降解菌Y-16的筛选及其降解性能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秀霞 郑茂盛 +2 位作者 王荣靖 梁昌峰 徐硕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16-1920,共5页
通过富集和驯化培养从石油污染的土样中筛选出一株高效石油烃降解菌Y-16,其对胜利原油7 d降解率达到51.98%。在好氧条件下,对Y-16菌株的最优降解条件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在pH值8.0,温度30℃,接种量10%,摇床转数160 r/m in和3 000-7 000... 通过富集和驯化培养从石油污染的土样中筛选出一株高效石油烃降解菌Y-16,其对胜利原油7 d降解率达到51.98%。在好氧条件下,对Y-16菌株的最优降解条件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在pH值8.0,温度30℃,接种量10%,摇床转数160 r/m in和3 000-7 000 mg/L的底物浓度下,Y-16菌株的最高降解率可达到60.34%。通过Y-16菌株对石油烃降解规律的探索,发现Y-16菌株对石油烃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石油烃降解 最优条件 动力学
原文传递
良恶性骨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兰珠 王荣靖 何文通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6年第2期87-88,共2页
目的:区分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良恶性,使临床的治疗更有针对性,目前早期小病灶的恶性骨肿瘤病例在X线平片上难以作出明确诊断,需行CT或MR扫描,由于磁共振设备的昂贵与不够普及,而CT检查较普及。资料与方法:以GE-prcmeeld CT扫... 目的:区分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良恶性,使临床的治疗更有针对性,目前早期小病灶的恶性骨肿瘤病例在X线平片上难以作出明确诊断,需行CT或MR扫描,由于磁共振设备的昂贵与不够普及,而CT检查较普及。资料与方法:以GE-prcmeeld CT扫描机在病灶处以层耳5-10mm。层间距5-10mm扫描,必要时以薄层螺旋扫描与重建,未明确诊断时行增强扫描。结果:CT图像更早更清晰地显示肿瘤对骨皮质、骨松质、髓腔等部位的侵蚀破坏;CT检查对骨肿瘤的病变区与正常骨界面能够看得更清楚,对骨肿瘤术前定性、手术方案的选择以及术后的治疗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CT检查 增强扫描
原文传递
长骨嗜酸性肉芽肿DR、CT和MRI表现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荣靖 林鹤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第15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长骨嗜酸性肉芽肿的DR、CT和MRI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自2012年1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并确诊为长骨嗜酸性肉芽肿的16例患者的影像学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病灶均为单发,其中,15例患者行DR检查、11例行CT... 目的:探讨分析长骨嗜酸性肉芽肿的DR、CT和MRI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自2012年1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并确诊为长骨嗜酸性肉芽肿的16例患者的影像学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病灶均为单发,其中,15例患者行DR检查、11例行CT检查、12例行MRI检查,分析其在DR、CT及MRI上的表现。结果:影像学特点为:病灶处溶骨性破坏,多位于干骺端至骨干,破坏随着骨髓腔呈纵向延伸,病变周围骨质硬化,多伴有层状骨膜反应,骨皮质变薄并可见破坏、可伴软组织肿块。结论:DR、CT及MRI在诊断长骨嗜酸性肉芽肿上各有其优缺点,三者结合多能明确定性、诊断,但部分急性病变影像表现与恶性肿瘤相似,需多加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肉芽肿 DR CT MRI
下载PDF
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
15
作者 王荣靖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第18期3-4,175,共3页
目的:对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予以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例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证实确诊,都开展CT、MRI检查。结果:所有患者CT检查见不同程度的溶骨性骨质破坏、膨胀性生长,... 目的:对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予以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例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证实确诊,都开展CT、MRI检查。结果:所有患者CT检查见不同程度的溶骨性骨质破坏、膨胀性生长,骨皮质变薄、3例见中断破坏,并有软组织肿块,其中2例骨质破坏区周围存在硬化边,另3例见不同程度病理性压缩骨折,部分合并有椎管狭窄;MRI扫描没有明显的病灶周围骨髓水肿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均匀强化。结论: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CT与MRI表现均有一定特征,两者相结合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脊柱 孤立性 浆细胞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