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里塬地区侏罗系油藏成藏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轶平 邓志刚 文志刚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4期51-52,共2页
上里塬地区处于甘陕古河与庆西古河交汇的三角地带,长期受甘陕古水系侵蚀、切割,形成低山丘陵地貌。发现一批新的油藏,成藏规律研究表明,下切河谷是油气运移的通道,延安组底部砂体是油气运移的疏导层和主要的储集层,鼻隆是油气聚集的有... 上里塬地区处于甘陕古河与庆西古河交汇的三角地带,长期受甘陕古水系侵蚀、切割,形成低山丘陵地貌。发现一批新的油藏,成藏规律研究表明,下切河谷是油气运移的通道,延安组底部砂体是油气运移的疏导层和主要的储集层,鼻隆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油藏平面上呈“棋盘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里塬地区 侏罗系 油气成藏规律 油气圈闭 河流相
下载PDF
联苯八元氧桥环新烟碱增效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增效活性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轶平 须志平 +1 位作者 徐晓勇 李忠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38-1249,共12页
新烟碱杀虫剂作为一类重要的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和应用时间的延长,新烟碱杀虫剂的抗性水平逐渐增加,其药效减弱。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类联苯八元氧桥环新烟碱类似物,以苜蓿蚜Aphis C... 新烟碱杀虫剂作为一类重要的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和应用时间的延长,新烟碱杀虫剂的抗性水平逐渐增加,其药效减弱。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类联苯八元氧桥环新烟碱类似物,以苜蓿蚜Aphis Craccivora为测试靶标测试了目标化合物与新烟碱杀虫剂代表化合物吡虫啉联用时的增效作用,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吡虫啉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其中化合物D3在1 mg/L的联用浓度下对吡虫啉的增效倍数可达4.04倍,显著增加了吡虫啉对苜蓿蚜的杀虫活性,对解决传统新烟碱杀虫剂面临的抗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烟碱杀虫剂 联苯八元氧桥环新烟碱类似物 吡虫啉 增效剂 增效作用
下载PDF
轮转机刀式折页机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轶平 李艳 臧勇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2-115,共4页
分析了影响刀式折页机构的运动学的因素,通过设计分析得到了加速度对各设计变量的灵敏度,根据灵敏度确定了以连杆和曲柄的长度作为设计变量,以刀式折页机构的加速度作为优化目标,对刀式折页机构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加速度的同时,机... 分析了影响刀式折页机构的运动学的因素,通过设计分析得到了加速度对各设计变量的灵敏度,根据灵敏度确定了以连杆和曲柄的长度作为设计变量,以刀式折页机构的加速度作为优化目标,对刀式折页机构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加速度的同时,机构的跃度也有较大的改善,这将大大改善机构的振动特性。为以后进行刀式机构的动力学仿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式折页机构 优化 ADAMS
下载PDF
中高含水期剩余油测井评价技术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军龙 曹军涛 +5 位作者 李传浩 王轶平 李坪东 白旭 何小菊 蔡天含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38-845,共8页
为了提高剩余油测井评价效果、更好地服务于制定中高含水期油田"控水稳油"技术政策,本文基于大量文献调研,首先梳理了剩余油的概念、形成机理及富集特征,其次开展了剩余油测井方法适用条件及方法特点比较分析、剩余油测井评... 为了提高剩余油测井评价效果、更好地服务于制定中高含水期油田"控水稳油"技术政策,本文基于大量文献调研,首先梳理了剩余油的概念、形成机理及富集特征,其次开展了剩余油测井方法适用条件及方法特点比较分析、剩余油测井评价方法选择原则分析,进而开展了剩余油测井评价方法发展趋势分析.研究表明,剩余油形成机理主要包括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剩余油分布呈现高度分散和相对富集特征、分布方式多样;剩余油测井方法主要分为套管井和裸眼井剩余油测井(剩余油电法测井、核测井及声波测井);研发新的剩余油测井技术,套管内与套管外(裸眼井)的剩余油核测井、电测井与声波测井协同工作,将现代数学方法引入到剩余油测井解释建模以开展多信息的剩余油测井综合评价成为剩余油测井评价方法发展主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 形成机理及分布 测井评价方法 选择原则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煤层气含量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 被引量:30
5
作者 曹军涛 赵军龙 +2 位作者 王轶平 张景云 许登才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34,94,共8页
为了提高煤层含气量预测效果,更准确地评价煤层气资源量、预测煤层气开发前景,以及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基于大量文献调研,首先梳理了煤层气及煤层含气量的概念、影响因素,其次对煤层含气量预测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开展了煤层... 为了提高煤层含气量预测效果,更准确地评价煤层气资源量、预测煤层气开发前景,以及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基于大量文献调研,首先梳理了煤层气及煤层含气量的概念、影响因素,其次对煤层含气量预测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开展了煤层含气量预测方法发展趋势分析.研究表明,煤层舍气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煤的变质程度、温度、压力、煤质、煤层有效埋藏深度、储层有效厚度、储层物性等,其中,煤变质程度起着根本性作用.煤层含气量定量预测方法主要有等温吸附曲线法、含气量梯度法、测井法、地震法等.合理选择煤层含气量预测方法,开展多学科、多种预测方法综合预测含气量研究、研发新的煤层含气量预测方法是煤层含气量预测的主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含气量 影响因素 预测方法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梁地区长4+5油层组储层特征 被引量:9
6
作者 徐丽 王轶平 +3 位作者 段毅 邢蓝田 吴保祥 张晓丽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4期34-39,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南梁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是该区重要的储集层之一,包括长4+51和长4+52共2个小层。通过储层岩石学、储层物性、孔隙结构及储层控制因素对该区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评价了储层的储集性能。结果表明:该区砂岩以长石砂岩和... 鄂尔多斯盆地南梁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是该区重要的储集层之一,包括长4+51和长4+52共2个小层。通过储层岩石学、储层物性、孔隙结构及储层控制因素对该区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评价了储层的储集性能。结果表明:该区砂岩以长石砂岩和少量岩屑质长石砂岩组成;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喉道以细—微细喉道为主,排驱压力相对较高,属超低渗储集岩。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是造成储层超低渗的主要原因。沉积作用控制了砂体的展布;成岩过程中压实与胶结作用使储层孔隙大量减少,而黏土膜胶结、溶蚀作用和烃类侵位对孔隙建造具有积极作用。根据岩性和物性特征,将该区储集岩划分为2类,优质储层的勘探应以沉积作用控制下的多套砂体相互叠置的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延长组 南梁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陇东环县油区M井区长8储集层特征及单井产能预测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军龙 闫博 +3 位作者 赵靖舟 王轶平 许登才 高秀丽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4-699,共6页
为了制定陇东环县油区M井区长8储集层合理的单井生产方案、确保M井区产能最优化,将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等储集层静态地质特征与渗流规律、生产状况等动态特征研究相结合,基于M井区的地质资料、岩心资料、相渗分析资料和测井资料等开展... 为了制定陇东环县油区M井区长8储集层合理的单井生产方案、确保M井区产能最优化,将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等储集层静态地质特征与渗流规律、生产状况等动态特征研究相结合,基于M井区的地质资料、岩心资料、相渗分析资料和测井资料等开展了储集层特征、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单井产能预测,预测了M井区合理的单井产量。研究表明:M井区长8储集层具备典型的超低渗透储集层特征,测井响应特征较为显著,储集层呈现对油水的双重润湿性;M井区油藏为构造岩性油藏,油水分布受到岩性控制作用,沿着河道方向,物性好、含油性好、在构造相对高部位含油性好;M井区产量主要来自于M井区中-东南部,目前剩余油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M井区北部、中南部局部区域;物性参数法、试油资料折算法和试采法适合于M井区的单井产能预测。 M井区长8储层合理的单井产量为3.5~4.0t/d。研究成果为M井区长8储集层进一步开发奠定了重要的资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特征 单井产能预测 M井区 环县油区 陇东地区
下载PDF
基于时间推移的测井信息确定油水界面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军龙 张宁 +3 位作者 闫博 王轶平 李传浩 马春林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3-300,共8页
构造油藏开发中后期含水上升快,稳产技术措施必须进行合理调整,开展好精细地质研究,尤其是充分利用现有常规测井资料开展油水界面识别和油藏剖面特征研究十分重要.本文基于文献调研,结合研究区(Z区)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和动态生产资料,... 构造油藏开发中后期含水上升快,稳产技术措施必须进行合理调整,开展好精细地质研究,尤其是充分利用现有常规测井资料开展油水界面识别和油藏剖面特征研究十分重要.本文基于文献调研,结合研究区(Z区)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和动态生产资料,开展了油水界面识别方法研究,并对现有测井资料按照测井时间进行合理分段研究,提出基于时间推移的油水界面确定方法和油藏剖面动态特征研究方法,得到了工区油水界面动态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基于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和感应测井方法可以较好地识别工区目的层油水界面,按照测井时间合理分段可以更准确地实现对油水界面变化的动态分析,基于时间推移的油水界面研究方法简单有效.本文研究成果对邻区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界面识别 时间推移 油藏剖面 动态分析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P246井区地质认识及建产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2
9
作者 马春林 王轶平 +1 位作者 余永进 马镇宇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76-378,共3页
2009年对马岭油田P246井区进行了重点评价,同时进行规模建产。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储层物性整体较差,非均质性较强。依据试采井的生产情况,并结合现有勘探成果,分析认为P83井以北地区是下步滚动勘探开发... 2009年对马岭油田P246井区进行了重点评价,同时进行规模建产。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储层物性整体较差,非均质性较强。依据试采井的生产情况,并结合现有勘探成果,分析认为P83井以北地区是下步滚动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岭油田 长81砂组 P246井区 有利区域
下载PDF
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微型构造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善斌 张荣彬 +2 位作者 王轶平 余秋华 郭玮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8年第5期117-119,共3页
油层微型构造(微构造)是指在总的油田构造背景上,油层本身的微细起伏变化所显示的构造特征。微构造可分为正向微构造和负向微构造。正向微构造一般为剩余油富集区;负向微构造为低含油气或易被水淹区。马岭油田北三区生产实践证明,正微... 油层微型构造(微构造)是指在总的油田构造背景上,油层本身的微细起伏变化所显示的构造特征。微构造可分为正向微构造和负向微构造。正向微构造一般为剩余油富集区;负向微构造为低含油气或易被水淹区。马岭油田北三区生产实践证明,正微区的生产井效果好,负微区生产井效果差。在确定加密井网井位时,应考虑微构造因素,尽可能的把加密井钻在正向微构造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岭油田 微构造 正微区 负微区 油气运移
下载PDF
残余应力与边界条件耦合作用对H型钢柱构件承载能力的影响
11
作者 王轶平 臧勇 吴迪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5-87,共3页
H型钢构件在生产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产生残余应力,而残余应力的存在将极大地影响构件的承载能力。采用盲孔法测试了大H型钢构件的残余应力分布,根据对大型H型钢构件的残余应力测试结果在有限元模型中引入不同残余应力分布和边界条件,讨... H型钢构件在生产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产生残余应力,而残余应力的存在将极大地影响构件的承载能力。采用盲孔法测试了大H型钢构件的残余应力分布,根据对大型H型钢构件的残余应力测试结果在有限元模型中引入不同残余应力分布和边界条件,讨论了残余应力与边界条件耦合作用对构件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边界条件和残余应力分布,H型钢柱构件的承载能力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该结果对H型钢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钢 边界条件 承载能力 有限单元法
下载PDF
玄马-南梁地区长4+5-长3成藏规律研究
12
作者 马春林 周忠福 +1 位作者 陈旭峰 王轶平 《地下水》 2013年第2期122-123,共2页
随着石油勘探的不断深入,玄马-南梁地区长4+5-长3不断有新的发现(T86、T88、T58、T49等井长4+5均获得高产工业油流),预测含油面积不断扩大。对该区延长组长4+5-长3油藏沉积相、砂体展布,油气成因分析、烃源岩发育对比、储层分布及评价... 随着石油勘探的不断深入,玄马-南梁地区长4+5-长3不断有新的发现(T86、T88、T58、T49等井长4+5均获得高产工业油流),预测含油面积不断扩大。对该区延长组长4+5-长3油藏沉积相、砂体展布,油气成因分析、烃源岩发育对比、储层分布及评价等进行分析研究,掌握长4+5-长3石油成藏地质条件﹑成藏规律﹑控制因素及长4+5-长3油藏富集规律,研究认为长4+5-长3油层组为河流三角洲前缘沉积,油层组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沉积区为储层砂体的有利发育区和分布区,储层砂体的物性,总体上长3物性好于长4+5。认为原油形成于弱还原环境和淡水环境;成油母质为菌藻类和高等植物;原油均为成熟原油,起源于延长组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4+5-长3沉积相 砂体展布 成藏分析
下载PDF
轮转机地面输送系统方案设计与研究
13
作者 李艳 杨正庆 +1 位作者 王轶平 贾福东 《广西轻工业》 2008年第1期46-47,34,共3页
为了有效及时地保证轮转印刷机的供纸需求,通过运筹学、数学建模在结合轮转机生产环境、卷筒纸输送流程、输送工艺要求的基础上,对生产过程中易于程序化操作的小车调度方案建立合理、人性化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轮转机地面输送系统的总体... 为了有效及时地保证轮转印刷机的供纸需求,通过运筹学、数学建模在结合轮转机生产环境、卷筒纸输送流程、输送工艺要求的基础上,对生产过程中易于程序化操作的小车调度方案建立合理、人性化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轮转机地面输送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分别确定了输送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实现形式,方案经计算机模拟表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转机 地面输送系统 设计
下载PDF
浅谈通信电源的维护与管理
14
作者 王轶平 《通信电源技术》 2005年第1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通信电源系统 通信系统 开关电源 通信网 电源设备 通信安全 整流器 阀控式 蓄电池组 维护
下载PDF
动态监测技术在雁107砾岩油藏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志刚 王轶平 文志刚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4期146-148,9,共4页
通过同位素示踪监测技术和水驱前缘监测技术这两项技术,在雁107沙四段孔店组复杂砾岩油藏分别进行1个井组的示踪剂测试和4个井组的水驱前缘测试,解释了复杂砾岩油藏渗流特征及断层性质,对现场注采结构调整具有切实的使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复杂砾岩油藏 同位素示踪 水驱前缘 监测技术 孔店组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协同微波萃取金针菇中的总多酚
16
作者 孟煜嘉 王轶平 +1 位作者 师语聃 韩伟 《机电信息》 2016年第29期33-40,共8页
采用表面活性剂协同微波萃取技术对金针菇中的总多酚进行了提取研究。建立了对金针菇中总多酚的分析方法,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表面活性剂选择SDS,浓度4.0 g/L,粒径120目,微波提取时间180 s,料液比1:50(g:m L),此时的提... 采用表面活性剂协同微波萃取技术对金针菇中的总多酚进行了提取研究。建立了对金针菇中总多酚的分析方法,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表面活性剂选择SDS,浓度4.0 g/L,粒径120目,微波提取时间180 s,料液比1:50(g:m L),此时的提取得率为0.7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多酚 微波提取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患者腰椎骨密度测定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敏杰 赵方 +2 位作者 吴玉洁 靖涛 王轶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97-298,245,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病人骨密度(BMD)值的变化。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的方法测定201例慢性肾衰竭病人的1~4腰椎前后位BMD值,并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1~4腰椎前后位BMD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慢性肾衰竭早期(氮质血症期)、肾衰...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病人骨密度(BMD)值的变化。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的方法测定201例慢性肾衰竭病人的1~4腰椎前后位BMD值,并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1~4腰椎前后位BMD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慢性肾衰竭早期(氮质血症期)、肾衰竭期与尿毒症期患者BMD测定值无明显差异(P>0.05)。慢性肾衰竭患者BMD测定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早期BMD值已明显降低,骨量丢失在慢性肾衰竭出现前已经开始。BMD测定敏感性较高,可以在慢性肾衰竭早期反映患者骨含量变化,是目前早期诊断肾性骨病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肾性骨病 骨密度
下载PDF
老年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22例治疗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敏杰 王轶平 +1 位作者 安颖 刘玉坤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2973-2974,共2页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并发症/治疗 心力衰竭 充血性/并发症/治疗
下载PDF
通过骨架跃迁的方法对农药先导分子进行优化
19
作者 杜瑶瑶 王轶平 《世界农药》 CAS 2018年第2期15-22,共8页
在创新型活性组分的寻找过程中,研究人员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活性不够强,知识产权受限,先导化合物结构过于复杂(如天然产物),代谢稳定性、物理化学性质不理想,毒性研究有不利结果等等。这时需要改变分子的骨架以进行相应的优化。骨... 在创新型活性组分的寻找过程中,研究人员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活性不够强,知识产权受限,先导化合物结构过于复杂(如天然产物),代谢稳定性、物理化学性质不理想,毒性研究有不利结果等等。这时需要改变分子的骨架以进行相应的优化。骨架跃迁就是解决这些问题常用的药物发现方法之一,常见的应用是对分子的一部分进行替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酰脲类除草剂 电子等排体
下载PDF
关于如何健全我国公共危机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研究报告
20
作者 许涵茹 钱泓宇 +2 位作者 李嘉乐 邱楚媛 王轶平 《区域治理》 2020年第30期0050-0051,共2页
本文围绕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急管理实践,分析了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现实困境,提出了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的几项建议。各级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门和维稳职能部门要厘清各自的主责,特别是新组建的应急管理部门,要在新的体制下实... 本文围绕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急管理实践,分析了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现实困境,提出了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的几项建议。各级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门和维稳职能部门要厘清各自的主责,特别是新组建的应急管理部门,要在新的体制下实现职能上的对接,加快完善应急指挥和处置机制,努力提升应急管理现代化水平,确保有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危机 应急管理机制 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