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地区主要森林类型的空气负离子水平及其评价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轶浩 刘访兵 +2 位作者 周小舟 刘茜 李彬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8-42,共5页
利用便携式空气负离子测定仪(AIC1000).对重庆地区6种主要森林类型的41个监测点进行为期1a的空气负离子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各森林类型均能显著提高空气负离子水平(P〈0.01),从大到小依次为针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 利用便携式空气负离子测定仪(AIC1000).对重庆地区6种主要森林类型的41个监测点进行为期1a的空气负离子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各森林类型均能显著提高空气负离子水平(P〈0.01),从大到小依次为针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针叶纯林、竹林、针阔混交林、对照(解放碑商务区):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混交林在晴天时的空气负离子水平显著高于阴天和雨天的(P〈0.01),而落叶阔叶林却相反:天气阴晴对其它森林类型的空气负离子影响则不显著(P〉0.05)。各森林类型的空气负离子呈明显的季节变化(P〈0.01),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混交林均以春季最大,落叶阔叶林则以秋季最大;除竹林和针叶混交林外,其它森林类型均以冬季最小。研究监测点的空气负离子水平以V等级(400~1000个·cm-3)为主,以四面山自然保护区的空气质量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 森林类型 重庆
下载PDF
三峡库区紫色土植被恢复过程的土壤团粒组成及分形特征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轶浩 耿养会 黄仲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5493-5499,共7页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研究了三峡库区紫色土植被恢复过程的土壤团粒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与撂荒地相比,柏木新造林、幼龄林和中龄林表层土壤的5—2 mm干筛团聚体分别增加6.03%、10.32%和10.97%,而<0.25 mm干筛团聚体明显减少;各层土...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研究了三峡库区紫色土植被恢复过程的土壤团粒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与撂荒地相比,柏木新造林、幼龄林和中龄林表层土壤的5—2 mm干筛团聚体分别增加6.03%、10.32%和10.97%,而<0.25 mm干筛团聚体明显减少;各层土壤的≥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均随植被恢复进程而明显增加,但其分形维数明显减小;紫色土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均与≥5 mm团聚体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0.25 mm团聚体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反地,分形维数与<0.25 mm团聚体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三峡库区植被恢复能有效改善紫色土土壤团粒结构,且随植被恢复年限增加而增强,但是,对郁闭度过大的柏木中龄人工林,应适当抚育间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分形维数 植被恢复 紫色土 柏木
下载PDF
重庆酸雨区马尾松林凋落物特征及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7
3
作者 王轶浩 王彦辉 +4 位作者 于澎涛 熊伟 李振华 郝佳 段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42-1851,共10页
气候变化导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增多,这将和酸雨等环境胁迫一起影响森林健康。在重庆铁山坪于2010年监测了酸雨区受害马尾松林的凋落物数量和组分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响应。结果表明:马尾松林月凋落物量呈"双峰"模式,第1高... 气候变化导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增多,这将和酸雨等环境胁迫一起影响森林健康。在重庆铁山坪于2010年监测了酸雨区受害马尾松林的凋落物数量和组分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响应。结果表明:马尾松林月凋落物量呈"双峰"模式,第1高峰出现在8—9月份伏旱期,第2高峰出现在冬季休眠的12月份;枯死针叶占年凋落物总量的48.42%,凋落物组分比例为针叶>树枝>阔叶>有机碎屑>树皮及球果;除阔叶凋落物外,其它组分凋落物在伏旱期均明显增加,与土壤湿度显著负相关,特别是30—40 cm和40—50 cm土层;此外,马尾松林凋落物量还与表征气象干旱的气象指标显著相关。和健康森林相比,酸雨区受害林木的细根数量变少和分布变浅导致马尾松林针叶的年形成量与凋落量减少,但枝凋落量及其占总凋落量的比例增大;凋落发生对干旱胁迫更加敏感,年凋落物量的时间分布更集中在伏旱期;酸雨和干旱的双重胁迫将进一步恶化研究地区的森林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干旱胁迫 马尾松林 凋落物 森林健康
下载PDF
重庆城郊森林植被调控大气PM_(2.5)和PM_(10)的时空效应 被引量:9
4
作者 王轶浩 凯旋 +1 位作者 薛兰兰 谢双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78-1683,共6页
2014年8月—2015年7月,以重庆市空气质量发布系统唐家沱监测点(代表城区)为对照,在重庆铁山坪国家森林公园采用高精度手持式空气测定仪(CW-HAT200)定位监测了森林植被调控下的大气PM_(2.5)和PM_(10)时空变化。结果表明:重庆城区大气PM_(... 2014年8月—2015年7月,以重庆市空气质量发布系统唐家沱监测点(代表城区)为对照,在重庆铁山坪国家森林公园采用高精度手持式空气测定仪(CW-HAT200)定位监测了森林植被调控下的大气PM_(2.5)和PM_(10)时空变化。结果表明:重庆城区大气PM_(2.5)和PM_(10)日变化均呈"双峰"规律,均分别在12:00、18:00达到峰值,季节变化呈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城郊森林植被(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调控下的大气颗粒物日变化基本呈"单峰"规律,均在9:00达到峰值,且下午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低于上午,季节变化则表现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城郊森林公园的大气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均随距离增大而呈下降趋势,在5 km范围内削减强度分别达到22.30%和22.66%。总体上,城郊森林植被对大气颗粒物的削减、再分配功能作用明显,并受林分特征影响;在森林植被调控下,城郊森林公园大气颗粒物动态变化更趋平缓,并明显不同于城区。因此,若仅从大气颗粒物考虑,建议市民在夏季和秋季的13:00—17:00时间段前往城郊森林公园开展休闲游憩活动,且应选择处于公园核心区的削减大气颗粒物功能强的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植被 大气颗粒物 时空效应 调控 重庆
下载PDF
六盘山分水岭沟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空间变异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轶浩 王彦辉 +4 位作者 谢双喜 莫菲 于澎涛 熊伟 时忠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8年第4期33-40,共8页
对六盘山分水岭沟小流域内118个样地的土壤物理性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随土层加深,土壤密度和石砾体积含量递增,而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呈递减趋势;2)不同森林植被类型下土壤物理... 对六盘山分水岭沟小流域内118个样地的土壤物理性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随土层加深,土壤密度和石砾体积含量递增,而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呈递减趋势;2)不同森林植被类型下土壤物理性质差异较大,7种森林植被类型(华山松、华北落叶松、白桦、辽东栎、华山松+红桦、椴木+辽东栎和杂灌丛)中,0-20cm和0-60cm土层土壤密度均以华山松+红桦针阔混交林的最小,杂灌丛最大,针叶纯林和阔叶纯林介于其间;与此对应,0-60cm土层的土壤持水能力以针阔混交林的最大,杂灌丛最小,针叶纯林和阔叶纯林居中;3)土壤物理性质存在坡向差异,0-60cm土层的各项土壤物理性质基本上以北坡最好,南坡最差,西坡和东坡居中且差别不大;4)坡位对土壤物理性质也有影响,0—20cm土层的土壤密度以坡顶和坡脚最大,为0.93g/cm^3,整体来看坡面上各项土壤物理性质优于坡脚和坡顶;5)诸多土壤物理性质与地形因子(相对高程、坡向、坡位和坡度)存在显著相关性,并建立了它们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土壤物理性质 空间变异 地形因子 六盘山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香根草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轶浩 耿养会 +2 位作者 李彬 彭秀 谭名照 《四川林业科技》 2010年第2期68-71,共4页
三峡库区消落带水土流失是制约库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问题,通过试验小区对库区消落带香根草水土保持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栽植有香根草的试验小区土壤物理性质要好于裸地,而2 a生香根草试验小区的土壤涵养水源功能要好于1 a生香... 三峡库区消落带水土流失是制约库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问题,通过试验小区对库区消落带香根草水土保持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栽植有香根草的试验小区土壤物理性质要好于裸地,而2 a生香根草试验小区的土壤涵养水源功能要好于1 a生香根草;2)裸地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流失量为0.3383 t,随着植被覆盖的增加,土壤侵蚀深度和土壤侵蚀量都有显著的下降;3)2 a生香根草过滤、沉积土壤流失量0.1986 t;4)香根草具有较强的固土能力,2 a生单株香根草固土量为3.12 kg,其固土量与地下生物量关系可用Y(固土量)=-23.139X2+25.85X-3.1344方程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香根草 水土保持
下载PDF
不同林龄马尾松林空气负离子特征及服务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王轶浩 谭名照 +1 位作者 曾静 刘周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1-56,共6页
利用便携式空气负离子测定仪(AIC1000),对不同林龄马尾松林的空气负离子水平进行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马尾松林分内不同空间结构的空气负离子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林龄马尾松林的空气负离子水平差异则极具有... 利用便携式空气负离子测定仪(AIC1000),对不同林龄马尾松林的空气负离子水平进行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马尾松林分内不同空间结构的空气负离子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林龄马尾松林的空气负离子水平差异则极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比中龄林,马尾松过熟林、幼龄林、成熟林和近熟林的空气负离子水平分别提高90.81%,55.48%,43.82%和34.63%;马尾松林提供负离子功能及服务价值大小排序为过熟林、成熟林、近熟林、幼龄林、中龄林.研究结论为马尾松过熟林能有效提高空气负离子水平、具有较强的净化空气功能和服务价值,而中龄林的净化空气功能及服务价值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 马尾松 林龄 生态服务价值
原文传递
三峡库区小流域不同生态恢复阶段的水土流失特征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轶浩 耿养会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8-82,共5页
在三峡库区汝溪河小流域,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对撂荒地和柏木新造林、幼龄林、中龄林4个恢复阶段的水土流失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撂荒地演变为柏木新造林、幼龄林和中龄林后,水土流失明显减少,土壤流失量大小排序为撂荒... 在三峡库区汝溪河小流域,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对撂荒地和柏木新造林、幼龄林、中龄林4个恢复阶段的水土流失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撂荒地演变为柏木新造林、幼龄林和中龄林后,水土流失明显减少,土壤流失量大小排序为撂荒地>新造林>幼龄林>中龄林;表层(0-20cm)土壤砂粒含量分别减少2.95%,6.86%和9.51%,而粗粉粒和物理性粘粒含量增加;各层土壤的抗蚀性明显增强,且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各层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提高,而且土壤团聚体破坏率均需较长时间达到稳定,尤其是幼龄林和中龄林。可见,植被的保持水土、改良土壤作用随生态恢复进程得到增强。但在三峡库区增加森林植被覆盖的同时,还应注重培育和维护合理的林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生态恢复 土壤抗蚀性 三峡库区
下载PDF
重庆石漠化区香根草栽植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轶浩 蒋宣斌 +5 位作者 耿养会 彭秀 李彬 陈丽洁 周小舟 徐远贵 《四川林业科技》 2010年第1期99-101,共3页
在重庆巫山石漠化地区采用香根草进行栽植试验,并对其生物量进行测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栽植密度处理香根草生物量不同,以30 cm×30 cm处理最大,1 m×1 m处理最小,香根草生物量有随栽植密度减小而减小趋势;3种处理中,... 在重庆巫山石漠化地区采用香根草进行栽植试验,并对其生物量进行测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栽植密度处理香根草生物量不同,以30 cm×30 cm处理最大,1 m×1 m处理最小,香根草生物量有随栽植密度减小而减小趋势;3种处理中,香根草地上部分生物量均大于地下部分生物量。2)不同栽植技术处理,香根草生物量不同,以移栽灵处理香根草生物量最大,对照最小。移栽灵和对照处理中,香根草地上部分上物量均大于地下部分生物量,生根粉则相反,地上部分生物量小于地下部分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香根草 栽植密度 生物量
下载PDF
重庆武陵山区柏木幼、中龄林的碳、氮、磷、钾储量及其分配特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轶浩 崔云风 薛兰兰 《四川林业科技》 2018年第4期1-7,30,共8页
对重庆武陵山区柏木幼、中龄林的碳氮磷钾储量及其分配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柏木幼、中龄林之间各器官的碳、氮、磷、钾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它们均以叶的碳、氮、磷含量最高,树干的碳、氮含量最小。树干是柏木林乔木层物质储量的主要器官... 对重庆武陵山区柏木幼、中龄林的碳氮磷钾储量及其分配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柏木幼、中龄林之间各器官的碳、氮、磷、钾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它们均以叶的碳、氮、磷含量最高,树干的碳、氮含量最小。树干是柏木林乔木层物质储量的主要器官,与幼龄林相比,柏木中龄林树干的磷、钾储量明显较高,其余器官的物质储量差异则不显著,同样地,它们之间的枯落物层、土壤层的物质储量整体差异也不明显,但柏木中龄林各土层的物质储量均高于幼龄林。柏木幼龄林碳、氮、磷、钾储量分别为144.5997 t·hm^(-2)、7.0839 t·hm^(-2)、1.2261 t·hm^(-2)和46.5130 t·hm^(-2),中龄林则分别为160.5415 t·hm^(-2)、10.0162 t·hm^(-2)、3.0957 t·hm^(-2)和49.0526 t·hm^(-2),分配格局均为土壤层>乔木层>枯落物层;土壤层仍是柏木幼、中龄林积累物质的主要储存库(平均所占比例分别为87.23%、91.92%)。总体来看,武陵山区柏木中龄林物质储量功能强于幼龄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储量 分配 柏木林 林龄组 武陵山区
下载PDF
重庆黔江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轶浩 薛兰兰 +1 位作者 徐兵 张小琴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16年第3期52-58,共7页
依托重庆市林业重点工程生态效益长期监测以及重庆黔江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并结合实地补充调查,以树种、林龄组为测算单元进行分布式测算,评估了黔江区森林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等7项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结果表明:(1)重... 依托重庆市林业重点工程生态效益长期监测以及重庆黔江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并结合实地补充调查,以树种、林龄组为测算单元进行分布式测算,评估了黔江区森林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等7项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结果表明:(1)重庆黔江区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水量5.04×10~8m^3/年,保育土壤4.03×10~6t/年,固碳释氧1.08×10~6t/年,积累营养物质4.21×10~3t/年,提供负离子2.63×10~3/年,滞尘3.22×10~6t/年,吸收污染物2.26×10~4t/年;(2)黔江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为6.598×10~9元/年,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排序为涵养水源(62.68%)>固碳释氧(17.28%)>净化大气环境(7.75%)>生物多样性保护(5.68%)>保育土壤(5.41%)>积累营养物质(1.04%)>森林游憩(0.16%);(3)黔江区森林单位面积(hm^2)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5.28×10~4元,各主要森林类型大小排序为柏木(6.05×10~4元/年)>杉木(5.67×10~4元/年)>马尾松(5.53×10~4元/年)>杨树(5.25×10~4元/年)>青冈(4.74×10~4元/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功能 森林 物质量 价值量 黔江
下载PDF
高温环境下三峡库区引进树种水紫树(Nyssa aquatic)的光响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轶浩 罗韧 《四川林业科技》 2013年第4期10-13,共4页
2012年8月,在35℃高温环境下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三峡库区引进树种(水紫树)的光响应特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水紫树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CO2利用率均随光合有效辐射增加而先快速再缓慢增加、然后略有下降;光能... 2012年8月,在35℃高温环境下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三峡库区引进树种(水紫树)的光响应特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水紫树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CO2利用率均随光合有效辐射增加而先快速再缓慢增加、然后略有下降;光能利用率则随光合有效辐射增加而减小;最大净光合速率为6.587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077 mol/mol、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16.69μmol/(m2·s)和481.82μmol/(m2·s)。说明引进树种水紫树对三峡库区的夏季高温环境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并且具有较强的耐阴性,可见其能较好的适应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响应 水紫树 三峡库区
下载PDF
重庆石漠化地区任豆、红椿、紫穗槐造林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轶浩 蒋宣斌 +2 位作者 田燕 陈丽洁 徐远贵 《重庆林业科技》 2009年第3期25-27,共3页
通过在重庆巫山石漠化地区采用任豆、红椿、紫穗槐三种树种幼苗不同造林技术处理进行造林试验。并对其后期生长和观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紫穗槐在石漠化地区造林效果最好,三种树种幼苗在石漠化地区造林适宜性依次为紫穗槐〉红... 通过在重庆巫山石漠化地区采用任豆、红椿、紫穗槐三种树种幼苗不同造林技术处理进行造林试验。并对其后期生长和观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紫穗槐在石漠化地区造林效果最好,三种树种幼苗在石漠化地区造林适宜性依次为紫穗槐〉红椿〉任豆;2)采用移栽灵和生根粉处理对树种幼苗相对高生长和相对地径生长影响不明显,而对造林存活率影响明显,表现为生根粉处理能显著的提高造林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树种 成活率 植被恢复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治理引进树种-水紫树的光响应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轶浩 罗韧 王正春 《重庆林业科技》 2012年第3期33-36,共4页
2012年8月下旬,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引进树种水紫树(Nyssa aquatica)的光响应特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35℃高温环境下,水紫树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CO2利用率均随光合有效辐射增加而先迅速再缓慢增加、... 2012年8月下旬,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引进树种水紫树(Nyssa aquatica)的光响应特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35℃高温环境下,水紫树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CO2利用率均随光合有效辐射增加而先迅速再缓慢增加、然后略有下降;光能利用率则随光合有效辐射增加而减小:其最大净光合速率为6.587μmol/(m2·s)、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16.69、481.82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077mol/mol。水紫树既能适应高温环境,又具有较强的耐阴性,表明其能较好的适应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光合作用 水紫树
下载PDF
重庆沙坪坝典型区域空气离子质量评价研究
15
作者 王轶浩 薛兰兰 《四川林业科技》 2017年第1期37-40,59,共5页
2013年11月~2014年8月,采用便携式空气负离子测定仪(AIC1000)对重庆市沙坪坝区3个典型区域(城市商业区、城市住宅区和城市森林公园)的空气离子进行定位监测。结果表明:城市商业区和城市住宅区的空气正离子月动态均呈"双峰型"... 2013年11月~2014年8月,采用便携式空气负离子测定仪(AIC1000)对重庆市沙坪坝区3个典型区域(城市商业区、城市住宅区和城市森林公园)的空气离子进行定位监测。结果表明:城市商业区和城市住宅区的空气正离子月动态均呈"双峰型",空气负离子则均呈"单峰型",而城市森林公园的空气正负离子变化规律均呈"单峰型";各典型区域的空气正离子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而其空气负离子水平差异显著(P<0.01),大小排序为城市森林公园(513个·cm^(-3))>住宅区(377个·cm^(-3))>商业区(280个·cm^(-3)),同时,单极性系数和空气离子评议系数也表明,城市森林公园的空气离子质量优于城市住宅区,且能更多时间给人以舒适感,而城市住宅区的空气离子质量又优于城市商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 空气正离子 评价 沙坪坝
下载PDF
重庆铁山坪马尾松树干液流变化规律及其个体差异
16
作者 王轶浩 张佳怡 王彦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为精准测算马尾松林蒸腾耗水和准确量化评估马尾松林涵养水源服务功能,采用热扩散式探针对马尾松林的不同树木个体进行长期连续监测,研究马尾松树干液流不同时间尺度及径向的变化规律,分析其个体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季节、... 为精准测算马尾松林蒸腾耗水和准确量化评估马尾松林涵养水源服务功能,采用热扩散式探针对马尾松林的不同树木个体进行长期连续监测,研究马尾松树干液流不同时间尺度及径向的变化规律,分析其个体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季节、天气的马尾松液流速率日变化均有差异,各季节晴天的液流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春、夏季阴天也呈明显的“峰—谷”变化,雨天则均呈低水平直线(<0.10 g/(cm^(2)·min));2)马尾松日液流速率年内变化总体呈“单峰”型,一般在7—8月达到峰值(>0.15 kg/(cm^(2)·d)),年际变化差异明显;液流速率具有明显的径向变化及个体差异,呈一元二次函数关系(P<0.01);3)马尾松个体的优势度、叶面积指数均对液流速率产生显著影响(P<0.01),其中叶面积指数是影响液流速率的重要冠层因素,但监测期内树种类型对液流速率的影响并不明显(P>0.05);4)多数马尾松个体的液流速率与气温、潜在蒸发、太阳辐射总量、最大太阳辐射强度、风速均呈正相关(P<0.01),与空气相对湿度、降雨量则呈负相关(P<0.01),且多数树木个体的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均呈多元函数关系(P<0.01),其中太阳辐射总量是影响液流速率的主要气象因子。综上,马尾松林树木个体的液流速率时空变异明显,且受优势度、叶面积指数及气象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可为分布式测算三峡库区马尾松林的蒸腾耗水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速率 个体差异 气象因子 优势度 叶面积指数 马尾松林
下载PDF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叶面积指数实测值与冠层分析仪读数值的比较和动态校正 被引量:7
17
作者 郝佳 熊伟 +5 位作者 王彦辉 于澎涛 刘延惠 徐丽宏 王轶浩 张晓蓓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1-235,共5页
叶面积指数(LAI)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结构参数,用来反映植物叶量和群体生长特征,对生态系统水分和养分循环、地表和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等诸多过程都有重要影响,广泛应用于植物生态、植物生理、生态水文以及一些交叉学科的研究中,也... 叶面积指数(LAI)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结构参数,用来反映植物叶量和群体生长特征,对生态系统水分和养分循环、地表和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等诸多过程都有重要影响,广泛应用于植物生态、植物生理、生态水文以及一些交叉学科的研究中,也可作为科学培育森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叶面积指数 LAI-2000 调落物收集 校正系数
下载PDF
重庆酸雨区受害马尾松林凋落物特征及其环境因子响应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振华 于澎涛 +3 位作者 王彦辉 李志勇 王轶浩 杜阿朋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24,共6页
在重庆酸雨区铁山坪进行定位样地监测,调查受害马尾松纯林2009年生长季(3—11月份)凋落物数量和组成的月变化特征,并与气象和土壤含水量等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生长季凋落物总量为4704.27kg.hm-2,其中,松针和松枝是主要组... 在重庆酸雨区铁山坪进行定位样地监测,调查受害马尾松纯林2009年生长季(3—11月份)凋落物数量和组成的月变化特征,并与气象和土壤含水量等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生长季凋落物总量为4704.27kg.hm-2,其中,松针和松枝是主要组分,各占调查物总量的53.68%和25.69%,松花、树皮、松果和其他组分各占8.29%,5.12%,1.71%和5.51%;受害林分的凋落高峰较健康林分出现的早;其月凋落总量受当月风速(P<0.05)及前月40cm以上土层含水量的显著影响(P<0.01);凋落量对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响应存在1个月的时间滞后;凋落物中的松针、松枝的凋落量随表层土壤含水量减少而增加,松针响应最敏感,松枝在土壤含水量降到一定程度后才显著增加;松花、松果的凋落分别受风速(P<0.01)和降水的显著影响(P<0.05),而树皮凋落则受气温、降水和蒸发的综合影响(P<0.05)。总体来看,酸雨区受害森林细根减少,特别是深层细根减少,导致抵抗土壤干旱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区 马尾松林 凋落物 土壤水分 重庆
下载PDF
重庆酸雨区马尾松与木荷的叶凋落物分解特征 被引量:10
19
作者 任来阳 于澎涛 +3 位作者 刘霞 王彦辉 李振华 王轶浩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6-250,共5页
为从林地养分循环角度评价林下生长良好的木荷(Schima superba)对受酸沉降严重危害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生长与健康的影响,在属于我国典型酸雨区和土壤酸化及森林受害严重的重庆市铁山坪林场,采用网袋法研究了马尾松与木荷的叶凋... 为从林地养分循环角度评价林下生长良好的木荷(Schima superba)对受酸沉降严重危害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生长与健康的影响,在属于我国典型酸雨区和土壤酸化及森林受害严重的重庆市铁山坪林场,采用网袋法研究了马尾松与木荷的叶凋落物在不同混合比例时的分解特征。结果发现,由于土壤严重酸化,铁山坪的马尾松、木荷叶凋落物的年分解系数均很低,分别为0.345 0和0.413 2,与福州市国家森林公园(马尾松、木荷叶凋落物的年分解系数分别为0.651 2、0.813 3)相比降低了约一半;它们在铁山坪分解50%时所需时间分别为2.0、1.68 a,分解95%时所需时间分别为8.64、7.26 a;二者分解速率无显著差异,将二者以不同比例混合后也未发现阔叶凋落物促进针叶凋落物分解的作用。因而认为,在土壤已严重酸化的重庆铁山坪或类似地区,由于作为凋落物分解者的土壤动物、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及种类变化,林下栽植木荷看来难以发挥促进马尾松针叶分解的作用,加之木荷生长过快有加重土壤酸化的不利作用,因此在改善酸沉降危害严重的马尾松林健康状况时,不宜推荐木荷作为林下栽植的阔叶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区 马尾松 木荷 叶凋落物 分解速率
下载PDF
重庆主城典型地段空气负离子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蒋宣斌 王轶浩 +2 位作者 周小舟 邓先保 朱小龙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20,共7页
对重庆主城解放碑(城市中央商务区)、鸿恩寺森林公园(新建城市森林)、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天然常绿阔叶林)3处典型地段进行为期1年的空气负离子监测,结果表明:监测区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规律均呈"单峰"型,其在上午9:00-11:0... 对重庆主城解放碑(城市中央商务区)、鸿恩寺森林公园(新建城市森林)、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天然常绿阔叶林)3处典型地段进行为期1年的空气负离子监测,结果表明:监测区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规律均呈"单峰"型,其在上午9:00-11:00期间达到峰值;天然常绿阔叶林区的全年空气负离子浓度、空气舒适度和空气清洁度均优于森林公园和城市中央商务区,特别是天然常绿阔叶林区,其雨天、晴天所有CI值均大于1,达到了空气最清洁的A级水平;同时,天气条件对空气负离子浓度和空气舒适度有显著影响,表现为雨天最优,晴天次之,阴天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 动态变化 重庆主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