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涡轮式气体流量传感器的用力呼气容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辰硕 何光强 +5 位作者 李玥琪 赵荣建 陈贤祥 杜利东 赵湛 方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96-2401,共6页
涡轮式气体流量传感器在用力肺功能测试中用于记录人体呼气信号,由于旋转惯性,对于相同用力呼气容量(FVC)值,测量结果因呼出气体流量而异,且差异值通常不可接受。针对该问题,该文通过在传统稳态涡轮流量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速度惩罚项... 涡轮式气体流量传感器在用力肺功能测试中用于记录人体呼气信号,由于旋转惯性,对于相同用力呼气容量(FVC)值,测量结果因呼出气体流量而异,且差异值通常不可接受。针对该问题,该文通过在传统稳态涡轮流量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速度惩罚项,构建一种FVC速度惩罚模型,与此同时,提出使用过幅降采样涡轮旋转周数算法,二者结合,提高了FVC测试结果的可接受性。利用国际通用的标准3 L定标桶,模拟真实用力肺功能测试过程,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前述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美国胸科协会(ATS)和欧洲呼吸学会(ERS)所提出的用力肺功能测试可接受标准和准确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力肺功能测试 涡轮传感器 呼气信号处理 用力呼气容量 慢性阻塞性肺病
下载PDF
基于阻抗检测微传感技术的皮肤渗透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湛 卢飞 +3 位作者 王辰硕 赵荣建 杜利东 方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27-1933,共7页
基于宏电极的单频皮肤阻抗测量是利用阻抗进行皮肤渗透性研究的传统方法之一,其存在误差大、灵敏度低且不易于设备集成的缺点。由此,该文通过分析皮肤的分层生理结构以及皮肤渗透性与角质层(SC)阻抗的关系,设计了基于柔性非对称叉指微... 基于宏电极的单频皮肤阻抗测量是利用阻抗进行皮肤渗透性研究的传统方法之一,其存在误差大、灵敏度低且不易于设备集成的缺点。由此,该文通过分析皮肤的分层生理结构以及皮肤渗透性与角质层(SC)阻抗的关系,设计了基于柔性非对称叉指微电极的皮肤阻抗传感器,构建了RCW分层阻抗模型,实现了对人体角质层阻抗的检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输出的阻抗模值msdZ(100)和scR模型拟合参数可用作表征皮肤渗透性的重要指标。该方法可用于区分不同个体的皮肤渗透性,为人体生理生化检测相关的可穿戴设备参数调节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设备 皮肤阻抗 叉指微电极 皮肤渗透能力 阻抗模型
下载PDF
用于评估皮肤渗透能力的无创皮肤阻抗测量系统
3
作者 赵荣建 王辰硕 +3 位作者 卢飞 杜利东 方震 赵湛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9年第6期99-101,共3页
设计了基于AD5933的无创皮肤阻抗测量系统,用来评估皮肤渗透能力,提高经皮给药、提取组织液目标物的效率。系统利用二电极比例法,并采用时钟频率切换、量程自动切换和软件校准补偿等技术,实现了对低频皮肤阻抗的测量。基于电穿孔法进行... 设计了基于AD5933的无创皮肤阻抗测量系统,用来评估皮肤渗透能力,提高经皮给药、提取组织液目标物的效率。系统利用二电极比例法,并采用时钟频率切换、量程自动切换和软件校准补偿等技术,实现了对低频皮肤阻抗的测量。基于电穿孔法进行促渗透处理前后的皮肤对系统进行了阻抗测量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可用于对皮肤渗透性的表征,可给人体生理生化检测相关的可穿戴设备参数调节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 皮肤阻抗测量 皮肤渗透能力
下载PDF
基于云平台和微信小程序的慢性呼吸疾病远程监护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4
4
作者 姜丽 王辰硕 +4 位作者 李玥琪 孙杰 杜利东 陈贤祥 方震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第12期94-98,共5页
目的为了更好地提升现有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院外管理水平,本文设计并开发了一款基于云平台和微信小程序的慢性呼吸疾病远程监护系统。方法研制了慢性呼吸疾病远程监护系统,该系统由云平台和微信小程序两部分组成。系统采用B/S结构、SSM... 目的为了更好地提升现有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院外管理水平,本文设计并开发了一款基于云平台和微信小程序的慢性呼吸疾病远程监护系统。方法研制了慢性呼吸疾病远程监护系统,该系统由云平台和微信小程序两部分组成。系统采用B/S结构、SSM框架搭建后端,利用CSS、HTML、JavaScript技术搭建前端,基于MySQL设计数据库,并将系统部署在阿里云服务器上。结果系统将采集并存储于云服务器的血氧、脉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参数与标准设备值对比,实测值的误差符合标准设备的误差标准。肺功能方面,流速测量误差最大为+3.3%,容积测量误差最大为-2.5%;系统关键接口的平均响应时间在0.2 s以内。结论基于云平台和微信小程序的慢性呼吸疾病远程监护系统可以为慢性呼吸疾病患者提供多参数、高精度、响应快的高品质院外长期监测管理手段,通过集成远程病情交流、在线就医、多参数监护于一体,有助于改善慢性呼吸疾病患者院外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呼吸疾病 移动医疗 院外健康监测 医疗信息化 管理平台
下载PDF
基于Android的慢阻肺管理系统的研发
5
作者 孙杰 何征岭 +3 位作者 张鹏飞 王辰硕 夏攀 方震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1年第3期33-37,64,共6页
目的:设计一款基于Android的慢阻肺管理系统,为患者提供诊断、自我管理及远程监护等功能。方法:该系统由便携式多参数肺功能仪、医生Android端、患者Android端及服务器组成。其中Android端采用Android Studio开发平台,通过Java语言编程... 目的:设计一款基于Android的慢阻肺管理系统,为患者提供诊断、自我管理及远程监护等功能。方法:该系统由便携式多参数肺功能仪、医生Android端、患者Android端及服务器组成。其中Android端采用Android Studio开发平台,通过Java语言编程搭建,整个系统采用MVP(Model-View-Presenter)设计模式。该系统采用便携式多参数肺功能仪获取患者的相关呼吸参数,采用问卷调查获取患者的病症数据,采用慢阻肺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评估患者的慢阻肺等级,并将数据存储至患者Android端,实现帮助患者诊断以及自我管理。医生Android端可实时查询患者数据,实现对患者的远程监护功能。结果:该系统可便捷地测量患者的相关呼吸参数、综合评估慢阻肺等级并提供急性加重预警,并能为患者提供可靠的天气信息和出行建议。结论:该系统可以帮助患者在家中进行自我管理,辅助医疗工作人员进行肺功能测量诊断和远程监护,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实际使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ANDROID 远程监护 便携式多参数肺功能仪 肺功能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