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确定来水条件下龙羊峡水库年末水位优化
1
作者 李航 李洁玉 +2 位作者 王远见 李江 魏光辉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8-264,共7页
以黄河上游多年调节水库龙羊峡及下游刘家峡水库为研究对象,考虑来水不确定性影响,建立梯级水库群多目标随机优化模型,并基于理想点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决策方法,求解当年发... 以黄河上游多年调节水库龙羊峡及下游刘家峡水库为研究对象,考虑来水不确定性影响,建立梯级水库群多目标随机优化模型,并基于理想点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决策方法,求解当年发电量与年末水位Pareto方案集中最佳方案,探讨来水频率及起调水位对年末水位和发电量的影响,验证年末期望水位保证多年调节水库发电效益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不确定来水条件下,龙羊峡水库年末期望水位与龙羊峡水库、刘家峡水库年期望发电量之间存在竞争关系;龙羊峡水库来水频率越低、起调水位越高时,龙羊峡水库年末水位越高,龙羊峡水库、刘家峡水库发电量越大;基于提出的年末水位优化方法可大幅缩减龙羊峡水库现行调度方式下年末水位范围,且保障发电效益的可靠性在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调节水库 年末水位 龙羊峡水库 不确定性 随机优化调度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对接时机与对接水位的库区调控效应
2
作者 杨飞 若水 +1 位作者 王远见 江恩慧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1,37,共4页
如何运用水库群联合调度发挥最大的排沙效益是水沙调控的关键技术难题。选择2023年汛前黄河调水调沙时期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库联合调度运用为对象,分析两库不同对接时机与对接水位的小浪底水库进出库水沙过程,量化两库间不同对接时机... 如何运用水库群联合调度发挥最大的排沙效益是水沙调控的关键技术难题。选择2023年汛前黄河调水调沙时期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库联合调度运用为对象,分析两库不同对接时机与对接水位的小浪底水库进出库水沙过程,量化两库间不同对接时机与对接水位的水沙调控效应。三门峡水库自身蓄水量较小、调水能力有限,通过改变三门峡泄流出库时机,产生的小浪底库区冲刷效果差异较大。随着对接水位的降低,库区冲刷量逐渐增加。随着三门峡水库相对起泄时间的推迟,库区冲刷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接时机 对接水位 水沙调控 小浪底水库 三门峡水库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道悬沙与床沙粒径智能预测研究
3
作者 董庆豪 孙龙飞 +1 位作者 王远见 赵万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7,共6页
探究河道悬沙和床沙粒径分布有助于分析河道泥沙整体淤积情况,并反馈指导优化水库运用方式。为系统掌握黄河下游河道悬沙与床沙粒径的分布规律,收集整理黄河下游河道花园口等6个断面的水沙系列数据,采用递归特征消除算法进行变量筛选,... 探究河道悬沙和床沙粒径分布有助于分析河道泥沙整体淤积情况,并反馈指导优化水库运用方式。为系统掌握黄河下游河道悬沙与床沙粒径的分布规律,收集整理黄河下游河道花园口等6个断面的水沙系列数据,采用递归特征消除算法进行变量筛选,并基于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黄河下游河道泥沙粒径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变量筛选算法能够有效提取模型中的主要影响因子,而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不同断面泥沙粒径预测时,在测试集上整体表现较好,各断面优选模型预测悬沙粒径的决定系数R2均在0.64~0.89之间,床沙的均在0.37~0.72之间。同时,采用2020年数据对模型预测效果进一步验证时,悬沙和床沙粒径预测值与实测值R2分别达0.6097和0.4456,表明所建模型能够有效实现黄河下游河道泥沙粒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粒径 变量筛选 机器学习 智能预测 黄河下游河道
下载PDF
黄河泥沙之变——水库清淤与泥沙资源利用探究
4
作者 王远见 马颖卓 +7 位作者 李卢祎 熊璠 董林玥 矫勇 李文学 傅旭东 赵会生 江恩慧 《中国水利》 2023年第9期I0004-I0011,共8页
3月31日,由中国水利报社、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水库泥沙处理与资源利用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黄河泥沙之变”——《中国水利》杂志“玉渊六人谈”主题沙龙第四期在河南省济源市举办。嘉宾与现场观众围绕黄河保护... 3月31日,由中国水利报社、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水库泥沙处理与资源利用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黄河泥沙之变”——《中国水利》杂志“玉渊六人谈”主题沙龙第四期在河南省济源市举办。嘉宾与现场观众围绕黄河保护治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水库清淤与泥沙资源利用理念的发展、黄河泥沙之变的科技支撑、泥沙资源利用困境与破局展望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和思想碰撞,共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本期“行业亮点”栏目将这场历时三个半小时的思想盛宴整合呈现,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清淤 黄河泥沙 泥沙资源 河南省济源市 保护治理 水库泥沙 大坝工程 思想碰撞
下载PDF
紫坪铺水库现状水沙情势变化与减淤措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洪 由丽华 +2 位作者 宏伟 王远见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2-56,61,共6页
水库泥沙淤积是造成有效库容减少、运行成本增加以及水库寿命缩短的重要影响因素,科学判别水库的淤积形势以及开展合理的排沙措施是解决水库淤积的有效途径。紫坪铺水库自汶川地震后,入库沙量呈增加趋势,对水库的安全运行及下游用水安... 水库泥沙淤积是造成有效库容减少、运行成本增加以及水库寿命缩短的重要影响因素,科学判别水库的淤积形势以及开展合理的排沙措施是解决水库淤积的有效途径。紫坪铺水库自汶川地震后,入库沙量呈增加趋势,对水库的安全运行及下游用水安全产生了极大威胁。研究表明:汶川地震前,岷江上游径流量呈减小趋势,地震后有少许恢复,但仍处于偏枯状态;地震后入库沙量明显增加,截至2020年,水库淤积总量为1.952亿m^(3),占总库容的17.55%,泥沙总体淤积在库区中部,坝前淤积相对较少;为应对水库淤积问题,提出减少水库淤积的措施、异重流排沙、人工清淤以及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的“上库调沙,下库调水”的综合减淤方式,以期为紫坪铺水库健康长效运行提供决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含沙量 深泓线 减淤措施 紫坪铺水库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2018—2020年排沙运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怀宝 +2 位作者 王远见 任智慧 子路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51,共5页
2018—2020年为黄河丰水年份,小浪底水库前汛期、洪水期均开展了较长时间低水位排沙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排沙效果。3个汛期小浪底水库低水位排沙运用历时合计为95 d,低水位运用期间水库排沙合计为12.272亿t,占水库运用以来排沙量的51.7%... 2018—2020年为黄河丰水年份,小浪底水库前汛期、洪水期均开展了较长时间低水位排沙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排沙效果。3个汛期小浪底水库低水位排沙运用历时合计为95 d,低水位运用期间水库排沙合计为12.272亿t,占水库运用以来排沙量的51.7%。库区干流整体发生强烈冲刷,塑造形成明显滩槽。2018年4月—2020年10月库区干流河槽共冲刷2.823亿m^(3),库区干流滩地共淤积泥沙0.868亿m^(3)。2020年汛后干流最大河槽宽度约930 m,干流槽库容为5.212亿m^(3)。较大的河槽意味着较大的过流能力,后续含沙水流漫滩机会及漫滩量减少。2021年汛期泥沙主要淤积在河槽,淤积量为1.281亿m^(3)。建议洪水期小浪底水库继续开展低水位排沙运用,长期保持库区较大河槽,有利于水库排沙,同时减缓滩面抬升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浪底水库 排沙 调度 淤积形态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高水位异重流出库条件及排沙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王远见 +2 位作者 闫振峰 任智慧 子路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0,共4页
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在保障下游防洪减淤及生活、生产、灌溉和生态用水安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基于实测资料,分析了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高水位异重流出库条件及排沙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小浪底水库高水位(235 m以上)... 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在保障下游防洪减淤及生活、生产、灌溉和生态用水安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基于实测资料,分析了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高水位异重流出库条件及排沙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小浪底水库高水位(235 m以上)运用期间异重流运行至坝前需满足两个条件:(1)入库洪水过程不小于3 d、细泥沙含量高于40%。(2)入库流量Q入≥4 000 m^(3)/s且入库含沙量S入>13.0 kg/m^(3),或者1 700 m^(3)/s<入库流量Q入<4 000 m^(3)/s且入库含沙量S入>86-0.018 Q入。水库排沙比η和蓄水体积与出库流量的比值(■)以及进出库流量的比值(■)成反比关系。最大连续3 d入库输沙率越大,水流动力越强,排沙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浪底水库 高水位 异重流 排沙 水库调度
下载PDF
泥沙淤积对平面钢闸门启门力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洲 王远见 +2 位作者 杨飞 刘彦晖 杨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3-157,共5页
闸门前后出现泥沙淤积是多沙河流水库底孔闸门难以提起的主要原因。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考虑泥沙单双面淤积条件的水库平面钢闸门启门力计算公式,表明启门力与泥沙淤积厚度为二次函数关系,且双面淤积条件下启门力将显著增大。通过物理... 闸门前后出现泥沙淤积是多沙河流水库底孔闸门难以提起的主要原因。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考虑泥沙单双面淤积条件的水库平面钢闸门启门力计算公式,表明启门力与泥沙淤积厚度为二次函数关系,且双面淤积条件下启门力将显著增大。通过物理模型试验进一步验证了理论推导结论的合理性,为泥沙淤积条件下平面钢闸门启门力计算提供理论和试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淤积 启门力 平面钢闸门 泥沙粒径 淤积厚度
下载PDF
黄河水沙调控多目标协同模型构建及应用
9
作者 李洁玉 李航 +1 位作者 王远见 江恩慧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8-718,共11页
为促进黄河流域行洪输沙-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三大子系统多维功能协同发挥,提出黄河水沙调控多目标协同总体架构。基于系统整体耦合协调度构建黄河水沙调控多目标协同模型,实现了不同来水来沙与工程组合情景下黄河水沙调控目标函数与约束... 为促进黄河流域行洪输沙-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三大子系统多维功能协同发挥,提出黄河水沙调控多目标协同总体架构。基于系统整体耦合协调度构建黄河水沙调控多目标协同模型,实现了不同来水来沙与工程组合情景下黄河水沙调控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灵活选择及权重系数适应性调整。以黄河中游三门峡-小浪底水库群为例,开展丰平枯典型年水沙优化调控。结果表明:排沙与发电目标间存在强竞争关系,生态和发电目标间存在弱竞争关系;系统整体耦合协调度最高的方案均能达到各目标优质协调,并倾向于发挥更大发电效益。模型应用结果启发管理者在实际调度中适当提升发电量,并在枯水年注意增加生态供水。研究成果可为黄河水沙多目标优化调控实践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调控 多目标协同 联合优化调度 耦合协调 水库群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马斯京根法的多沙河流输沙演算
10
作者 杨飞 刘博伦 +2 位作者 江恩慧 王远见 时志晨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9-42,共4页
多沙河流洪水演进中的泥沙输运计算十分重要,水动力学方法复杂且计算量大,水文学方法简单但只针对水流过程计算。为了同步实现水沙过程的快速有效计算,在传统马斯京根流量演算方法的基础上,拓展出马斯京根输沙率演算方法。将该泥沙输运... 多沙河流洪水演进中的泥沙输运计算十分重要,水动力学方法复杂且计算量大,水文学方法简单但只针对水流过程计算。为了同步实现水沙过程的快速有效计算,在传统马斯京根流量演算方法的基础上,拓展出马斯京根输沙率演算方法。将该泥沙输运的水文学计算方法应用于黄河中下游河道流量与输沙过程演算,演算得到的泥沙输运结果有一定精度,证实了该方法是可行的,可作为多沙河流水沙计算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水文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斯京根法 泥沙输运 多沙河流 洪水演进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横断面冲淤分布规律
11
作者 刘博伦 杨飞 王远见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55,60,共6页
开展水库库区横断面冲淤分布规律研究,对合理控制库区淤积形态的发展和长期保持水库有效库容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实测资料,分析2000—2020年小浪底水库汛期56个断面的冲淤变化,利用汛前、汛后横断面平均河底高程的差值,并结合形心相对深... 开展水库库区横断面冲淤分布规律研究,对合理控制库区淤积形态的发展和长期保持水库有效库容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实测资料,分析2000—2020年小浪底水库汛期56个断面的冲淤变化,利用汛前、汛后横断面平均河底高程的差值,并结合形心相对深度判别横断面冲淤类型,得出小浪底水库横断面冲淤类型的时空分布及转化规律。结果表明:汛期小浪底水库横断面的冲淤类型从坝前至库尾依次有水平抬高/主槽冲刷、水平抬高、淤槽为主、主槽冲刷以及冲淤不明显5种,且随着三角洲顶点向坝前推进,横断面冲淤类型沿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淤积 横断面 淤积形态 小浪底水库-
下载PDF
浅水方程大时间步长离散方法研究进展
12
作者 许仁义 赵磊 +1 位作者 王远见 徐波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6,共6页
大时间步长格式(LTS)作为一种高效的计算格式,在将其应用于求解双曲型偏微分方程时,能显著提高其计算效率。从其被提出至今已有40多a,仍然是研究的热点。从线性标量方程出发,引出了LTS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通过单波在一个时间步长内穿过多... 大时间步长格式(LTS)作为一种高效的计算格式,在将其应用于求解双曲型偏微分方程时,能显著提高其计算效率。从其被提出至今已有40多a,仍然是研究的热点。从线性标量方程出发,引出了LTS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通过单波在一个时间步长内穿过多个单元,突破了CFL定理的限制。在将其扩展到非线性双曲守恒律时,出现了非线性波叠加、稀疏波断裂、振荡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有的通过巧妙的方法得到了解决,有的仍然悬而未决,这也是LTS将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方程 数值模拟 大时间步长格式 底坡源项-
下载PDF
水沙自加速异重流水槽试验研究
13
作者 江肖鹏 王远见 +1 位作者 杨飞 杨洲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41,46,共5页
自加速异重流虽在理论上早已被证明存在,但是现实中受观测条件限制,仅在个别大河入海口被观测到。设置了一个水沙异重流试验水槽,在不同工况下分别塑造了减速异重流和自加速异重流过程,试验结果验证了自加速异重流发生的理论临界条件,... 自加速异重流虽在理论上早已被证明存在,但是现实中受观测条件限制,仅在个别大河入海口被观测到。设置了一个水沙异重流试验水槽,在不同工况下分别塑造了减速异重流和自加速异重流过程,试验结果验证了自加速异重流发生的理论临界条件,系统描述了异重流自加速与减速的演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加速异重流 临界条件 头部流速 水槽试验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一清颗粒中黄芩苷等8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远见 李清 +2 位作者 赵娟娟 陈晓辉 毕开顺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07-811,共5页
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一清颗粒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黄芩苷、汉黄芩素和盐酸小檗碱8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体积分数0.1%磷酸水(三乙胺调p... 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一清颗粒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黄芩苷、汉黄芩素和盐酸小檗碱8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体积分数0.1%磷酸水(三乙胺调pH值至3.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黄芩苷、汉黄芩素和盐酸小檗碱质量浓度分别在1.800~36.20、14.25~285.1、4.500~90.01、.780~35.60、4.300~85.0、48.20~963、1.700~34.00、28.60~572.5 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6.0%、98.0%、96.6%、97.0%9、7.7%9、7.0%9、7.2%9、8.0%。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可为一清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芩苷 一清颗粒
原文传递
小浪底水库库区支流拦门沙形成的主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远见 谢蔚 +1 位作者 蒋思奇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1-58,共8页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运用无量纲化物理量建立小浪底库区支流每年汛期拦门沙高度、支流淤积量与水沙过程、干支流地形条件、局部输沙流态之间的多元响应关系,指出出库流量、含沙量、干支流地形条件、床沙粒径、库区淤积形态均是影响拦...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运用无量纲化物理量建立小浪底库区支流每年汛期拦门沙高度、支流淤积量与水沙过程、干支流地形条件、局部输沙流态之间的多元响应关系,指出出库流量、含沙量、干支流地形条件、床沙粒径、库区淤积形态均是影响拦门沙形成的重要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小浪底水库的出库流量和库区淤积形态是影响拦门沙形成的两个最重要因素。这一研究成果为小浪底水库库区拦门沙工程处置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浪底水库 拦门沙 多元回归分析 敏感性分析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全河水沙调控的可行性与模式探索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远见 江恩慧 +2 位作者 张翎 曲少军 马怀宝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6-51,共6页
过去几十年黄河水沙调控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现状工程条件下龙羊峡、刘家峡、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水库群联合运用进行全河水沙调控的可行性与调控模式鲜有系统探讨。在全面分析多年平均条件下,上游龙羊峡、刘家峡水库... 过去几十年黄河水沙调控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现状工程条件下龙羊峡、刘家峡、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水库群联合运用进行全河水沙调控的可行性与调控模式鲜有系统探讨。在全面分析多年平均条件下,上游龙羊峡、刘家峡水库可调水量和区间来水量、引水量的基础上,论证了现状工程条件下开展全河水沙调控的可行性,提出了全河水沙调控常规与非常规调度两种模式,并对比分析了各自效果。结果表明:全河水沙调控常规与非常规两种调度模式下小浪底排沙量分别为1.451亿t和1.913亿t,下游河道淤积量分别为0.113亿t和0.221亿t;无论采取何种水沙调控模式,小浪底水库均能在腾库迎洪的同时实现有效的库区冲刷,同时对下游河道淤积影响较小。在加强水库精细化调度和严格的区间引水管理前提下,现状工程条件下的全河水沙调控模式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河水沙调控 可调水量 调控模式 水库群 黄河
下载PDF
塔里木河干流上游洪水演进规律分析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远见 董其华 周海鹰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43-1150,共8页
塔里木河流域的水文特性在过去几十年内发生了深刻变化,源流的年径流总体增加,而干流发生量级洪水的频次与洪峰流量也有显著增长,干流防洪压力不断增长。通过从洪水传播时间、削峰率、耗水率三个方面对塔里木河干流上游(肖夹克—英巴扎... 塔里木河流域的水文特性在过去几十年内发生了深刻变化,源流的年径流总体增加,而干流发生量级洪水的频次与洪峰流量也有显著增长,干流防洪压力不断增长。通过从洪水传播时间、削峰率、耗水率三个方面对塔里木河干流上游(肖夹克—英巴扎)分河段展开系统分析,揭示了干流上游洪水传播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维水沙演进的数学模型,模型通过2010年洪水验证后,模拟了2017年干流洪水演进过程,模拟结果精度较高,显示了该数学模型的合理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成果不但从科学上揭示了中亚代表性内陆多沙河流的洪水特性,对于塔里木河干流的防洪管理与洪水资源化利用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演进规律 水沙演进 数学模型 塔里木河干流
下载PDF
莫莫克水库敞泄冲沙泥沙模型试验分析
18
作者 李林林 赵登锋 +3 位作者 王远见 金祖凯 李新杰 《西北水电》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采用泥沙模型试验的方法在莫莫克水库运行30 a后对其开展敞泄冲沙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库运行30 a后死水位和正常蓄水位之下的库容均大幅减小,敞泄冲沙试验后水库恢复了约1536.81万m^(3)库容,水库冲刷量约1521.60万t,排沙比达到57... 采用泥沙模型试验的方法在莫莫克水库运行30 a后对其开展敞泄冲沙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库运行30 a后死水位和正常蓄水位之下的库容均大幅减小,敞泄冲沙试验后水库恢复了约1536.81万m^(3)库容,水库冲刷量约1521.60万t,排沙比达到579%,出库沙量呈现出由大到小的趋势,取得了较好的冲刷效果。建议在在水库基本进入冲淤平衡阶段,择机开展敞泄冲刷水库调度方式增大水库排沙比,提高水库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泥沙模型 泄洪排沙洞 敞泄冲沙 排沙比
下载PDF
黄河下游宽滩区滞洪沉沙功能与减灾效应二维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远见 江恩慧 +1 位作者 李新杰 张向萍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11-1120,共10页
黄河下游宽滩区既是大洪水行洪滞洪沉沙的通道,又是滩区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如何合理运用宽滩区是长期备受关注和争议的话题。本文在水沙统筹、空间统筹和时间统筹原则的指导下,建立了黄河下游宽滩区滞洪沉沙功能与减灾效应二维... 黄河下游宽滩区既是大洪水行洪滞洪沉沙的通道,又是滩区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如何合理运用宽滩区是长期备受关注和争议的话题。本文在水沙统筹、空间统筹和时间统筹原则的指导下,建立了黄河下游宽滩区滞洪沉沙功能与减灾效应二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Pareto最优解的黄河下游宽滩区滞洪沉沙功能与减灾效应二维评价模型,利用1958、1982、1992和1996年4场洪水实测资料,对该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应用上述模型对黄河下游宽滩区不同运用方式的12组二维数学模型计算方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洪水量级对减灾效应影响显著;相同洪水条件下设防护堤并控制闸门运用(有闸)或分区运用(5滩、10滩)方案能在滞洪沉沙功能和减灾效应之间取得更好的平衡,可作为未来滩区优化运用的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洪沉沙 减灾效应 评价模型 宽滩区 黄河下游
下载PDF
黄河干支流骨干枢纽群对水沙过程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远见 《西北水电》 2022年第5期1-6,共6页
以分析黄河干流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以及小浪底4座典型水库不同运行时段径流与泥沙变化为基础,从单个水利工程与水利工程群组两个维度对黄河水沙过程的调控效应进行探析。结果表明:单个水库的调节作用使年际间径流变化更加均匀,且龙... 以分析黄河干流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以及小浪底4座典型水库不同运行时段径流与泥沙变化为基础,从单个水利工程与水利工程群组两个维度对黄河水沙过程的调控效应进行探析。结果表明:单个水库的调节作用使年际间径流变化更加均匀,且龙羊峡的出库流量频率向低流量过程单极化发展,小浪底的出库流量频率向两极化方向发展;小浪底水库拦沙初期发挥了“拦粗排细”作用,在拦沙后期该效果有所减弱;相比单一水库,水库群组使得下游河道年际间来水量更加均匀,进一步增大了水库排沙比,但水库“拦粗排细”的级配调整功能因三门峡运用方式的特殊性而有所减弱。研究结果对丰富黄河流域水沙调控理论,指导黄河水沙调控工程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干枢纽群 径流 泥沙 调水调沙 水沙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