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扶阳急救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对中医证候评分、卒中量表评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付耀武 刘路遥 +3 位作者 刘祖标 丁昊鹏 王邱 王靓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3,共4页
目的 探讨扶阳急救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卒中量表评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6月—2022年6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中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 目的 探讨扶阳急救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卒中量表评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6月—2022年6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中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扶阳急救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凝血功能及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1周、2周后,两组中医证候主证、次证、总积分和NIHSS评分逐渐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 TT)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TT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及FIB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扶阳急救汤加减治疗可以更好地促进痰瘀阻络证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的恢复,提高患者近期疗效及长期生活质量,且并未影响凝血功能,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阳急救汤 急性脑梗死 中医证候评分 卒中量表评分 凝血功能
原文传递
UPLC/Q-TOFMS对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快速化学表征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邱 冯毅凡 +2 位作者 芮雯 钟艳梅 郭姣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33-1239,共7页
本文主要运用超高效液相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 MS)对三七中皂苷类成分进行快速分离和鉴定。以超高效液相为分离手段,飞行时间质谱仪为鉴定方法,水饱和正丁醇为提取溶剂,以0.05%甲酸水(A)-0.05%甲酸乙腈(B)为流动... 本文主要运用超高效液相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 MS)对三七中皂苷类成分进行快速分离和鉴定。以超高效液相为分离手段,飞行时间质谱仪为鉴定方法,水饱和正丁醇为提取溶剂,以0.05%甲酸水(A)-0.05%甲酸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ESI负离子模式进行数据采集。根据实验结果,并结合相关参考文献,二级质谱裂解数据以及元素组成,分离、鉴定出17种皂苷类成分,并发现三七中含有姜糖酯B成分。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超高效液相的分离,以及Q-TOF MS的二级负离子信息的鉴定,为分析三七中皂苷类成分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皂苷 UPLC Q-TOF MS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的大鼠血浆磷脂成分的快速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邱 付蕾 +3 位作者 张宇 田庆龙 芮雯 冯毅凡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6-263,共8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Q-TOF MS)联用技术,对大鼠血浆磷脂提取液进行分析,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可靠的血浆磷脂鉴别方法。以经典的氯仿甲醇法为磷脂的提取方法,以10 mmol/L甲酸铵水溶液(A)-含10 mmol/L...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Q-TOF MS)联用技术,对大鼠血浆磷脂提取液进行分析,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可靠的血浆磷脂鉴别方法。以经典的氯仿甲醇法为磷脂的提取方法,以10 mmol/L甲酸铵水溶液(A)-含10 mmol/L甲酸铵的乙腈-异丙醇(1∶1)混合溶液(B)为流动相,采用ESI源,分别在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数据采集。根据实验结果,结合二级质谱裂解数据、元素组成、数据库匹配,鉴定出81个成分,其中包括7个PE、7个PI和1个SM,其余均为PC。所建立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可为大鼠血浆中磷脂成分的鉴别提供一种快速、简便、可靠的分析手段,以及为血浆磷脂代谢组学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C Q-TOF MS 血浆 磷脂
下载PDF
制造业上市公司信贷融资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邱 《财会通讯(下)》 2014年第8期86-88,共3页
本文借助信息不对称理论对银行"惜贷"现象和企业融资难现象,以及对影响制造业信贷融资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规模,偿债能力,发展潜力同企业的信贷融资能力成正相关,而与市场化进程指数成负... 本文借助信息不对称理论对银行"惜贷"现象和企业融资难现象,以及对影响制造业信贷融资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规模,偿债能力,发展潜力同企业的信贷融资能力成正相关,而与市场化进程指数成负相关。为缓解制造业融资困境,其自身需提高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增强自身信贷融资能力软实力和硬实力;国家应建立良好的信贷融资担保体系,完善金融信贷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制造业信贷融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信贷融资 信息不对称
下载PDF
饮料中霉菌和酵母计数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度评估 被引量:8
5
作者 赵玲 王邱 +2 位作者 王冰 唐穗平 金波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4749-4752,共4页
目的评估饮料中霉菌和酵母计数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度。方法依据GB4789.15-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测定饮料中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并对霉菌和酵母计数过程中的样液制备、递增稀释、加样体积和重复测量等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 目的评估饮料中霉菌和酵母计数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度。方法依据GB4789.15-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测定饮料中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并对霉菌和酵母计数过程中的样液制备、递增稀释、加样体积和重复测量等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与量化。结果饮料中霉菌和酵母计数的检验结果以对数值的平均数表示时,其取值区间lgX=3.115±0.0409;以2次测量平均值表示时,其取值区间为1186~1432 CFU/m L(k=2.08)。结论利用日常检验数据评定饮料中霉菌和酵母计数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度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料 霉菌和酵母菌 不确定度
原文传递
因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导致的未实现损益的会计处理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昌明 王邱 《商业会计》 2015年第1期31-33,共3页
本文在论述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下对未实现损益的确认与计量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了直接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所有者权益的未实现损益,对企业利润以及报表使用者对报表信息理解的影响,进一步提出应该将计入利润表中的公允价值变... 本文在论述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下对未实现损益的确认与计量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了直接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所有者权益的未实现损益,对企业利润以及报表使用者对报表信息理解的影响,进一步提出应该将计入利润表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未实现损益计入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从而消除未实现损益对会计利润的影响,以便报表使用者理解与掌握企业会计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资产 未实现损益 会计利润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液态奶中6种增香剂
7
作者 何海彤 周铭林 王邱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51,共6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液态奶中的6种增香剂,包括麦芽酚、乙基麦芽酚、香兰素、乙基香兰素、甲基香兰素、香豆素含量的分析方法。1.00 g液态奶样品经4%乙酸-乙腈溶液进行2次超声提取(5 mL+5 mL),上清液在30℃下进行氮吹浓缩后,经过C18...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液态奶中的6种增香剂,包括麦芽酚、乙基麦芽酚、香兰素、乙基香兰素、甲基香兰素、香豆素含量的分析方法。1.00 g液态奶样品经4%乙酸-乙腈溶液进行2次超声提取(5 mL+5 mL),上清液在30℃下进行氮吹浓缩后,经过C18柱分离,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在检测波长为275 nm下进行扫描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液态奶中6种增香剂的方法检出限为0.05~2 mg/kg,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当麦芽酚的添加水平为5、10、20μg/mL,乙基麦芽酚的添加水平为10、20、40μg/mL,香兰素、乙基香兰素、甲基香兰素和香豆素的添加水平为1、5、10μg/mL时,方法回收率为72.5%~93.9%,RSD在1.07%~3.50%(n=6)。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液态奶中的6种增香剂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奶 增香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国内外对膳食反式脂肪酸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邱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共5页
反式脂肪酸是植物油经过部分氢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所以通常又被称为氢化植物油。它在加工食品和餐厅中经常被使用,以改善口感、延长保质期或增添香味等。已有研究证明反式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婴幼儿发育等息息相关。就反... 反式脂肪酸是植物油经过部分氢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所以通常又被称为氢化植物油。它在加工食品和餐厅中经常被使用,以改善口感、延长保质期或增添香味等。已有研究证明反式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婴幼儿发育等息息相关。就反式脂肪酸的定义、来源、主要危害、各国限量标准、分析方法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脂肪酸 限量 标准 分析方法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食品中苯并芘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8
9
作者 王邱 刘德群 +2 位作者 周铭林 江琦 何海彤 《粮油食品科技》 2021年第1期173-179,共7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食品中苯并芘含量的测定过程进行不确定度评定,评估方法的偏倚程度和精密度,并对不确定度各个分量进行分析,得到三种不同基质试样(大米试样、烟熏肉试样、食用植物油试样)的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食品中苯并芘含量的测定过程进行不确定度评定,评估方法的偏倚程度和精密度,并对不确定度各个分量进行分析,得到三种不同基质试样(大米试样、烟熏肉试样、食用植物油试样)的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大米试样、烟熏肉试样和食用植物油试样的扩展不确定度均为0.5μg/kg,发现标准溶液配制过程对三种不同基质试样的影响均较大,其合成相对不确定度为0.02326,同时发现电子天平称样过程对食用植物油的影响最大,其相对不确定度为0.010 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苯并芘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小儿脂肪母细胞瘤1例
10
作者 郑武平 何冬雷 王邱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0年第1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小儿 脂肪母细胞瘤 手术治疗 临床表现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探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邱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9期1287-1288,共2页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湖北省荆州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氟康唑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氟康唑治...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湖北省荆州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氟康唑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氟康唑治疗基础上行熏洗汤治疗,将2组间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8%,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时疾病复发率为35.29%,试验组患者疾病复率为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实施氟康唑与熏洗汤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不良症状,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有效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性阴道炎 熏洗汤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小麦粉及其制品中硫脲的测定
12
作者 王邱 何海彤 +2 位作者 李锦清 周铭林 刘德群 《粮油食品科技》 CAS 2022年第6期130-137,共8页
旨在建立一种测定小麦粉及其制品中硫脲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小麦粉和挂面样品中的硫脲经纯水在25℃条件下超声提取15 min后,经离心、过滤后,由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0.02 mol/L磷酸-磷酸二氢铵缓冲溶液(pH=3)+甲... 旨在建立一种测定小麦粉及其制品中硫脲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小麦粉和挂面样品中的硫脲经纯水在25℃条件下超声提取15 min后,经离心、过滤后,由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0.02 mol/L磷酸-磷酸二氢铵缓冲溶液(pH=3)+甲醇=98+2,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36 nm,外标法定量。硫脲在0~2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9),方法检出限(S/N=3)为0.5 mg/kg,定量限(S/N=10)为1.5 mg/kg。小麦粉及挂面样品均在方法检出限、2倍方法检出限、10倍方法检出限3个水平进行了加标回收率实验和精密度实验,实验结果均符合GB/T 27404—2008《实验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附录F中对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的要求。该方法准确、稳定可靠,能够满足小麦粉及其制品中硫脲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脲 小麦粉 小麦粉制品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竹木制食品相关产品中7种防菌防腐剂的残留量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铭林 王邱 +2 位作者 刘德群 黄雅静 李聪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3期4201-4206,共6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竹木制食品相关产品中7种防菌防腐剂。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选用色谱柱Agilent(ZORBAX SB-C18)色谱柱分离,在0.02 mol/L乙酸铵(含0.03%乙酸)和甲醇溶液为流动相条件下进行梯度洗脱,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竹木制食品相关产品中7种防菌防腐剂。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选用色谱柱Agilent(ZORBAX SB-C18)色谱柱分离,在0.02 mol/L乙酸铵(含0.03%乙酸)和甲醇溶液为流动相条件下进行梯度洗脱,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20nm波长下检测,外标法对7种防菌防腐剂的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该方法分析时间适中,7种组分均可分离完全,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0,检出限为1.0~12.0mg/kg,平均回收率为73.96%~108.29%,相对标准偏差为0.11%~7.78%(n=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满足同时检测竹木制食品相关产品中7种防菌防腐剂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木制食品相关产品 防菌防腐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研究
14
作者 王邱 《现代食品》 2016年第9期54-56,共3页
代谢组学作为一门新技术,已在食品安全等多领域广泛应用,食品对机体产生的影响可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本文就代谢组学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转基因食品检测、禁用物质检测、食品掺假检测以及在食品营养学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代谢组织学 食品应用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凉茶中10种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含量 被引量:11
15
作者 江琦 王邱 罗丹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9期225-227,共3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凉茶中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共10种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用Na2EDTA-Mcllvaine缓冲液作为提取液,C_(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0.01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pH=3.5)为流动相,在275 nm下检... 建立了同时测定凉茶中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共10种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用Na2EDTA-Mcllvaine缓冲液作为提取液,C_(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0.01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pH=3.5)为流动相,在275 nm下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1~20 mg/L的浓度范围内,10种化学药物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分别为0.5~2.5 mg/L,在4个不同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70.2%~129.8%,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4。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凉茶中10种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快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凉茶 化学药物 非法添加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粉中叶黄素含量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德群 王邱 周铭林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0-815,共6页
目的评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粉中叶黄素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方法根据GB5009.24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叶黄素的测定》中的方法检测乳粉中的叶黄素,分析与量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粉中叶黄素的实验过程,对标准溶液,样品... 目的评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粉中叶黄素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方法根据GB5009.24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叶黄素的测定》中的方法检测乳粉中的叶黄素,分析与量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粉中叶黄素的实验过程,对标准溶液,样品前处理,标准曲线拟合,仪器重复进样等方面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最终合成乳粉中叶黄素含量的不确定度。结果在95%的置信区间下,乳粉中叶黄素含量的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26μg/100g,乳粉中叶黄素含量测定结果为(194±26)μg/100g,k=2。结论在叶黄素含量测定过程中,最小二乘法拟合标准曲线产生的不确定度在该法中影响最大,即标准溶液曲线所涉及到的浓度值是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叶黄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药水罐联合除湿化瘀方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代红英 王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34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药水罐联合除湿化瘀方治疗湿热蕴结型盆腔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湿热蕴结型盆腔炎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经验方口服,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TDP红外线照射下腹部30 min以及穴位艾灸治疗。治疗... 目的探讨药水罐联合除湿化瘀方治疗湿热蕴结型盆腔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湿热蕴结型盆腔炎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经验方口服,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TDP红外线照射下腹部30 min以及穴位艾灸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运用火罐联合自拟中药方剂除湿化瘀方进行药水罐治疗,于每次月经前3天左右开始,每日1次,每月持续治疗7天,连续3个月,共21次。比较两组下腹疼痛改善的效果。结果湿热蕴结型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药水罐联合除湿化瘀方能有效地缓解湿热蕴结型盆腔炎的症状,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水 火罐 除湿化瘀 盆腔炎 湿热蕴结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