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蜡样芽孢杆菌BWL-001代谢产物及抗弧菌活性研究
1
作者 何佳利 甘雨满 +3 位作者 白猛 高程海 张文飞 王锐萍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3-718,共6页
本研究旨在从1株海南霸王岭热带雨林土壤来源的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BWL-001中挖掘抗海洋弧菌(Vibrio)的活性代谢产物,采用多种现代色谱分离方法对菌株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解析确定单体化合物结构,并结合96... 本研究旨在从1株海南霸王岭热带雨林土壤来源的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BWL-001中挖掘抗海洋弧菌(Vibrio)的活性代谢产物,采用多种现代色谱分离方法对菌株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解析确定单体化合物结构,并结合96孔板微量稀释法进行抗弧菌活性测试。结果显示,从该菌株LB培养基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出10个单体化合物,包括4个二酮哌嗪类化合物(1-4)、3个吲哚生物碱衍生物(6-8)以及3个其他类化合物(5、9和10),分别命名为3-异丁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1)、cyclo-(Pro-lle)(2)、maculosin (3)、trans-cyclo-(Pro-Phe)(4)、anthranilic acid (5)、indole-3-meth-ylethanoate (6)、indole-3-acetic acid (7),nb-acetyltryptamine (8)、thymine (9)、acetamide (10)。其中,化合物6-8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有弱的抑制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 MIC)值均为12.5μg/mL。本研究丰富了海南霸王岭热带雨林土壤来源的蜡样芽孢杆菌代谢产物多样性,并为抗弧菌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王岭热带雨林 土壤 蜡样芽孢杆菌 代谢产物 抗弧菌活性
下载PDF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微生物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2
作者 李莹 刘佳宁 +2 位作者 王锐萍 张勇 李鹏 《创新教育研究》 2023年第2期277-284,共8页
微生物是生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微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专业课程之一,在课程教学中将专业知识与思政素养有机结合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保障。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应致力于以微生... 微生物是生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微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专业课程之一,在课程教学中将专业知识与思政素养有机结合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保障。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应致力于以微生物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为思政教育切入点,辅以时代及地域特色,形成以当今海南岛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为主题的教学素材。以期在课程教学中阐明这些教学案例背后的作用机理后,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专业知识以及构建知识体系,具备相应的生物学科素养,内化辩证唯物主义思维,形成正确的生命观、自然观,有效地服务于海南自贸港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环境保护 案例开发 自由贸易港
下载PDF
尖峰岭不同树种枯落物分解过程中微生物动态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锐萍 刘强 +3 位作者 彭少麟 林开豪 文艳 薛宁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5-258,共4页
为探索微生物在森林枯落物分解中的作用及其在不同气温条件下的变化规律,采用枯落物袋法,研究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常绿季雨林枯落物(青梅Vitica mangachapoi,木荷Schimasuperba和混合枯落物)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三大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变化... 为探索微生物在森林枯落物分解中的作用及其在不同气温条件下的变化规律,采用枯落物袋法,研究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常绿季雨林枯落物(青梅Vitica mangachapoi,木荷Schimasuperba和混合枯落物)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三大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混合枯落物和木荷枯落物中细菌数量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青梅枯落物中细菌数量最多,真菌次之,放线菌最少。3种枯落物中微生物总数是混合枯落物中最多,木荷次之,青梅最少。同一微生物类群在枯落物中的数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不同类群季节变化规律不尽相同,但基本只有1个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 枯落物:微生物数量 季节动态 尖峰岭
下载PDF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创新人才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锐萍 黄吟 +1 位作者 余诞年 韩向红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7-38,共2页
为适应二十一世纪生命科学发展的需要 ,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 ,就要改革传统的实验课教学体系和内容 ,适当调整论证性实验 ,增加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创新意识 教学改革 生物学
下载PDF
产纤维素酶细菌的选育 被引量:7
5
作者 王锐萍 周婉 李晓玲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7-29,共3页
以产纤维素酶芽孢杆菌JJQ8为出发菌株,进行了紫外线和HNO2诱变处理,采用透明圈法初筛和摇瓶培养复筛,获得2株高产纤维素酶的突变株HS-T001和HS-T002。与出发菌株相比,经紫外线诱变处理的HS-T001突变株产酶活力提高了1.9倍,用HNO2诱变处... 以产纤维素酶芽孢杆菌JJQ8为出发菌株,进行了紫外线和HNO2诱变处理,采用透明圈法初筛和摇瓶培养复筛,获得2株高产纤维素酶的突变株HS-T001和HS-T002。与出发菌株相比,经紫外线诱变处理的HS-T001突变株产酶活力提高了1.9倍,用HNO2诱变处理的HS-T002突变株产酶活力提高了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纤维素酶 诱变 选育
下载PDF
鼎湖山森林凋落物和土壤微生物数量动态 被引量:9
6
作者 王锐萍 刘强 +3 位作者 彭少麟 文艳 薛宁 林开豪 《武夷科学》 2006年第1期82-87,共6页
对鼎湖山南亚热带季雨林中的凋落物和地表土壤微生物三大类群数量和月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和土壤中均以细菌为多,真菌次之,放线菌最少。各类群微生物的数量均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基本上只有一个峰值。
关键词 鼎湖山 凋落物 微生物数量动态
下载PDF
海口市绿地对空气含菌量影响的生态效应 被引量:5
7
作者 王锐萍 吴红萍 +2 位作者 王十月 廖誉 张美霞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CD 2006年第3期7-8,共2页
采用平皿自然沉降方法,选择海口市区主要交通干道、公园、居民区的主要不同类型的绿地,测定空气微生物的含量。绿地、对照地的平均含菌量分别5 203.4 CFU/m37、182.7 CFU/m3。对其进行t-检验,表明绿地能够减少空气含菌数量。此外,绿地... 采用平皿自然沉降方法,选择海口市区主要交通干道、公园、居民区的主要不同类型的绿地,测定空气微生物的含量。绿地、对照地的平均含菌量分别5 203.4 CFU/m37、182.7 CFU/m3。对其进行t-检验,表明绿地能够减少空气含菌数量。此外,绿地的覆盖率、植物种类也是影响绿地降低气挟菌数量效应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口市 绿地 空气含菌量 生态效应
下载PDF
高效嗜热聚磷菌的构建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锐萍 邢雪忠 李干容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6-18,共3页
以一株能聚磷但不耐热的芽孢杆菌和一株嗜热但不聚磷的嗜热菌为亲本,PEG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筛选出2株既耐高温又能聚磷的融合菌株。对2株融合子进行传代培养,同时对未传代培养的融合子和传代培养后的融合子进行聚磷及耐热性测定,2株菌株... 以一株能聚磷但不耐热的芽孢杆菌和一株嗜热但不聚磷的嗜热菌为亲本,PEG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筛选出2株既耐高温又能聚磷的融合菌株。对2株融合子进行传代培养,同时对未传代培养的融合子和传代培养后的融合子进行聚磷及耐热性测定,2株菌株的聚磷能力均比亲株高,其对无机磷的聚积能力分别为27.8%和5.8%,对有机磷的聚积能力分别为39.2%和56.1%,,耐热温度达55℃。该稳定的融合子具有嗜热和聚磷的双重遗传标记,可以作为研究基因重组的材料及高温生物除磷的生产菌株,对研究聚磷菌的聚磷机理和嗜热菌耐热机理,解决夏季污水处理曝气池发泡过多现象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菌 嗜热菌 原生质体 融合
下载PDF
新疆甜瓜对瓜类疫霉菌抗性的诱导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锐萍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9-11,共3页
用弱致病的和灭活的瓜类疫霉菌 (Phytophthoramelonis)培养物成功地诱导了新疆甜瓜对瓜类疫霉病的整体抗性 ,抗性持续可达 2 1d 。
关键词 新疆甜瓜 瓜类疫霉菌 诱导抗性 植物诱导免疫
下载PDF
利用诱导因子抗新疆甜瓜疫霉病的田间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锐萍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0-22,共3页
用化学诱导因子和灭活的生物诱导因子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诱导了新疆甜瓜产生对疫霉病的整体抗性。 1 996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用化学诱导因子诱导处理 ,最高诱抗效果可达79.40 % ,平均诱抗效果在 40 %以上 ;生物诱导因子诱导处理 ,最高诱抗... 用化学诱导因子和灭活的生物诱导因子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诱导了新疆甜瓜产生对疫霉病的整体抗性。 1 996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用化学诱导因子诱导处理 ,最高诱抗效果可达79.40 % ,平均诱抗效果在 40 %以上 ;生物诱导因子诱导处理 ,最高诱抗效果为 6 8.6 2 % ,平均诱抗效果为 30 %以上。1 997年的试验基本上验证了 1 996年的结果 ,化学诱导因子最高诱抗效果可达 6 0 % ,平均诱抗效果为 35 .86 % ,经 t测验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甜瓜 瓜类疫霉病 植物诱导抗性 田间试验 诱导因子
下载PDF
海口东湖降解磷细菌研究初报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锐萍 陈玉翠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84-88,共5页
对海口东湖磷细菌研究的结果表明:至少有芽孢杆菌属等13个属的不同菌株以其对磷化合物的分解能力推动着湖泊中磷的循环;在以芽孢杆菌属,假单孢菌属,微球菌属为优势的菌属中,假单孢菌属的解磷能力最强。
关键词 磷细菌 磷循环 优势菌 海口 东湖 芽孢杆菌属 假单孢菌属 微球菌属 解磷能力
下载PDF
海南琼海温泉嗜热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锐萍 杨灵更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94-96,共3页
从海南琼海官塘温泉(70℃~90℃)分离到八株菌,均为革兰氏阳性菌,具芽孢,最高生长温度为90℃。经过生理生化鉴定,初步证实是具有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stearothermphilus)特征的菌株。
关键词 热泉 嗜热菌 筛选 鉴定
下载PDF
新疆甜瓜抗疫霉病诱导因子的筛选及其效果测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锐萍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1期99-102,共4页
从40余种潜在的诱导物中,通过近百次活体诱抗实验筛选到16种比较好的诱导因子,对其制备难易程度和田间应用的安全性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关键词 新疆 甜瓜 疫霉病 抗性诱导因子 基因筛选 测定技术 植物诱导抗病性
下载PDF
嗜热菌和假单孢菌及其融合子质粒DNA的RAPD分析
14
作者 王锐萍 李干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95-702,共8页
本研究选用15个RAPD随机引物,对自琼海温泉分离的嗜热菌(HSR001)和海口琼山红城湖分离的假单孢菌(HSP002),以及二者的融合子RH004、RH006、RH009、RH012等共6个样株无性系作了RAPD多态性分析。其中3个引物未扩增出质粒DNA的条带,其余12... 本研究选用15个RAPD随机引物,对自琼海温泉分离的嗜热菌(HSR001)和海口琼山红城湖分离的假单孢菌(HSP002),以及二者的融合子RH004、RH006、RH009、RH012等共6个样株无性系作了RAPD多态性分析。其中3个引物未扩增出质粒DNA的条带,其余12个引物扩增出了有效的谱带。并对各无性系的指纹图谱中的DNA条带进行了统计,利用Clustal-w对其进行分析建立系统树和相似系数比较。结果表明:6个样株均具有丰富的RAPD多态性,6个菌株可分为2个类群,两亲本为一类,4个融合子为另一个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菌 假单孢菌 RAPD 融合子 质粒DNA
下载PDF
加强实验室管理改革的思路及对策
15
作者 王锐萍 王力军 +2 位作者 史海涛 刘强 张信文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02年第4期46-47,共2页
本文结合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提出了改革不适应科技和教育发展的实验室管理体制,以院系管理为主,打破科室界限,资源共享,资金重点投入,设备合理配制,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 实验室 管理改革 提高效益
下载PDF
海南岛热带雨林区芽孢杆菌收集及Bt菌鉴定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文飞 全嘉新 +6 位作者 谢柳 王茜 易艳桃 丰玫玫 朱麟 王锐萍 方宣钧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5-274,共10页
本研究系统地对海南岛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土壤样品的采集、芽孢杆菌的分离收集和Bt菌株的鉴定。从尖峰岭热带雨林区、五指山热带雨林区、吊罗山热带雨林区、霸王岭热带雨林区总共采集了土壤样品1882份,采用醋酸钠培养基结合高温... 本研究系统地对海南岛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土壤样品的采集、芽孢杆菌的分离收集和Bt菌株的鉴定。从尖峰岭热带雨林区、五指山热带雨林区、吊罗山热带雨林区、霸王岭热带雨林区总共采集了土壤样品1882份,采用醋酸钠培养基结合高温方法分离出芽孢杆菌3924份,鉴定出Bt分离株158份,Bt菌株的分离率和出菌率分别为4.03%和8.40%。结果分析表明,海南岛热带雨林区芽孢杆菌及Bt菌株分布对环境和生态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一般海拔900m至1400m的Bt菌株含量高、植被覆盖率高,土壤腐殖质含量高的热带沟谷雨林带Bt菌株含量最高。显微观察发现,获得的Bt菌株其伴胞晶体有菱形、球形、方形、椭球形、不定性等多种形状。利用SDS-PAGE方法对获得的Bt分离株进行了伴胞晶体进行分析,发现伴胞晶体的分子量有20kD到150kD不等。进一步利用PCR-RFLP技术对Bt分离株进行了cry基因型的分析,初步发现这些Bt菌株含有cry1、cry3、cry4、cry6、cry30、cry40等基因型。我们还利用鳞翅目昆虫小菜蛾和鞘翅目昆虫椰心叶甲进行部分Bt分离株的生物测定,初步结果显示本研究鉴定出的Bt分离株具有不同的抗虫靶标,对同一靶标昆虫也表现出不同的杀虫活性。整体而言,本研究结果显示出海南岛热带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因其独特的热带地理生境、自然的生物演化系统,使得热带雨林区蕴藏了Bt菌株资源多样化,值得期待挖掘出一些新的菌株和新的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苏云金芽孢杆菌 伴胞晶体蛋白 cry基因型 海南岛热带雨林区
下载PDF
海南省储粮稻谷的霉菌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吴红萍 翟世博 +3 位作者 杜晨辉 徐志霞 李燕华 王锐萍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138-141,共4页
为海南省储粮水稻霉菌危害防治提供参考,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Biolog鉴定系统结合菌落培养及菌丝形态特征和Biolog微平板技术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海南省储粮稻谷的含水量、含菌量及其微生物的生理活性差异。结果表明:海南省各市县储粮稻... 为海南省储粮水稻霉菌危害防治提供参考,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Biolog鉴定系统结合菌落培养及菌丝形态特征和Biolog微平板技术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海南省储粮稻谷的含水量、含菌量及其微生物的生理活性差异。结果表明:海南省各市县储粮稻谷含水量均低于13%的谷类粮食安全水分,整体呈东部>中部>西部的特点;东部、中部、西部市县储粮稻谷平均含菌量分别为1.374×105 cfu/g、2.3×104 cfu/g和2.42×103 cfu/g,含菌量与含水量呈正相关;各市县储粮稻谷外部菌相不同,主要为单端孢霉属、镰刀霉属、木霉属、头孢霉属、交链孢霉属和曲霉属、典型市县储粮稻谷微生物利用全部碳源能力为万宁>海口>三亚>儋州,4个市县的微生物生理活性不同。海南省各市县储粮稻谷入仓水分控制较好,但仍然不同程度地受到多种霉菌的污染,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粮 稻谷 霉菌 多样性 海南
下载PDF
番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与RAPD应用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洪溢 余诞年 +2 位作者 王锐萍 李明芬 李其忠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51-156,共6页
对我们种质库中的 2 9份番茄材料的观察结果 ,证明其中至少保存有 10对以上的形态学基因的变异 ,10对基因将可提供不同基因重组的巨大可能性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种质资源库保存遗传多样性的潜力。对取自种质库中的 6份樱桃番茄材料所... 对我们种质库中的 2 9份番茄材料的观察结果 ,证明其中至少保存有 10对以上的形态学基因的变异 ,10对基因将可提供不同基因重组的巨大可能性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种质资源库保存遗传多样性的潜力。对取自种质库中的 6份樱桃番茄材料所配制的 7个F1代果实品质的性状调查结果初步显示 ,有些品质性状存在优于市场上销售品的可能。用 18个引物对 6个樱桃番茄亲本及其所配制的 8个F1进行RAPD扩增的结果 ,有 12个引物可以扩增 ,不同引物能显示被检测种质多态性的相对能力也不相同。既能在多数材料中扩增 ,又能够有效的显示多态性的引物分别是 :A11,K0 5 ,C15和A17,其中K0 5和A11能产生最多的扩增带。另外 ,引物A11和C19可用于 2 0 13B ,B11可用于 2 0 18A杂交种的纯度检验。并初步探讨了双引物扩增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RAPD
下载PDF
龟鳖动物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洪美玲 付丽容 +1 位作者 王锐萍 史海涛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5-119,共5页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 ,龟鳖动物的疾病日益增多 ,许多养殖场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 ,一些学者对龟鳖动物的疾病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总结了龟鳖动物疾病的致病因素、诊断及防治等应用方面的研究 ,指出了龟鳖动物疾病研究中存在的主...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 ,龟鳖动物的疾病日益增多 ,许多养殖场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 ,一些学者对龟鳖动物的疾病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总结了龟鳖动物疾病的致病因素、诊断及防治等应用方面的研究 ,指出了龟鳖动物疾病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鳖 病原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十二指肠溃疡、炎症患儿胃窦部炎症程度和炎症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9
20
作者 沈鸣 苗芸 +8 位作者 乔蓉 胡志红 王锐萍 贾福妹 田国力 董庆元 刘家应 罗冰清 庞芸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92-893,共2页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阳性或阴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患儿胃窦黏膜病变程度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 对有上消化道症状患儿通过胃镜确诊 ,并进行胃窦部黏膜病理检查和Hp检测 ,同时取胃液进行白细胞介素 (IL 8)、过氧化物酶 (MPO)...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阳性或阴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患儿胃窦黏膜病变程度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 对有上消化道症状患儿通过胃镜确诊 ,并进行胃窦部黏膜病理检查和Hp检测 ,同时取胃液进行白细胞介素 (IL 8)、过氧化物酶 (MPO)检测。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抗Hp抗体。对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患儿根据Hp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患儿胃窦炎症均重于Hp阴性者。Hp感染能够增加胃液内IL 8、MPO含量。胃液内IL 8、MPO含量随着胃窦部炎症程度的加重而增加 ,IL 8与MPO之间有较强相关性。结论 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患儿中 ,IL 8表达能较确切地反映胃黏膜的病变程度。炎症因子在Hp引起的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间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杆菌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