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岛温泉气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1
作者 王锡娇 魏费翔 +3 位作者 王佳龙 郭明瑞 卢启明 张慧 《内陆地震》 2024年第1期13-21,共9页
为了查明海南岛温泉气体的起源,探讨海南岛温泉与琼北新生代火山活动的关系,通过对海南岛温泉气体成分和氮(N)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岛温泉气体以N 2为主,含量都在87%以上,个别样品达到90%以上,且均有CO_(2)共存。海南... 为了查明海南岛温泉气体的起源,探讨海南岛温泉与琼北新生代火山活动的关系,通过对海南岛温泉气体成分和氮(N)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岛温泉气体以N 2为主,含量都在87%以上,个别样品达到90%以上,且均有CO_(2)共存。海南岛温泉气体δ^(15)N值均大于0,且断裂带集中地区的样品,其δ^(15)N值普遍偏大,而断裂带相对稀疏地区的样品,其δ^(15)N值相对较低,说明温泉气体主要受断裂带控制,主要来源为地壳和大气。此外,海南岛温泉气体不论是气体组合还是氦同位素特征,都与腾冲、长白山及五大连池活动火山区地热流体逸出气体明显不同,前者气体组合以N_(2)为主,后者主要以CO_(2)为主,前者He含量高,3He/4He低,而后者He含量低,3He/4He高。综合温泉气体成分和同位素特征,认为海南岛温泉气体主要为地壳和大气来源,少量为幔源混入,其温泉气体释放活动属于正常的断层气体活动,与琼北新生代火山活动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同位素 温泉气体 气体地球化学 海南岛
下载PDF
海南翁田台地电场数据质量及频谱分析
2
作者 郭明瑞 王锡娇 +4 位作者 卢启明 李冬雅 庞雪华 郭昱琴 解晓静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2期153-158,174,共7页
地电场观测系统的观测对象是地电场强度矢量,其目的是通过观测地表的地电场强度,探索地震前地电场的变化,获得地下电性结构及其变化规律,开展孕震过程中大地电场的变化特征研究。本文对翁田台地电场自建台以来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梳理,... 地电场观测系统的观测对象是地电场强度矢量,其目的是通过观测地表的地电场强度,探索地震前地电场的变化,获得地下电性结构及其变化规律,开展孕震过程中大地电场的变化特征研究。本文对翁田台地电场自建台以来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梳理,通过计算差值和相关系数来分析数据自运行以来的质量情况,总结数据质量较好的原因,并对下一步如何提高数据质量给出一些建议。翁田台地电场观测数据曲线存在明显1峰1谷的日变形态,对其进行频谱分析,优势周期为24、12、6 h,以24 h为主。运用优势方位角的方法计算发现,2017—2018年优势方位角存在收窄和偏转现象,对该异常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场 日变 周期 方位角 电性结构
下载PDF
琼北GPS流动观测数据质量检核
3
作者 王锡娇 胡久常 +3 位作者 郭明瑞 苏荣托雅 王桂丹 吴佳林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9年第2期91-96,共6页
利用TEQC软件,对琼北GPS流动观测网7个测点2011—2018年8期数据进行质量检核,给出检核结果统计表,就数据有效率、多路径误差及观测值和周跳比等,综合分析测点周围观测环境、仪器稳定性是否发生变化,为测点及周围观测环境的维护及升级改... 利用TEQC软件,对琼北GPS流动观测网7个测点2011—2018年8期数据进行质量检核,给出检核结果统计表,就数据有效率、多路径误差及观测值和周跳比等,综合分析测点周围观测环境、仪器稳定性是否发生变化,为测点及周围观测环境的维护及升级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QC GPS 数据质量检核 琼北地区
下载PDF
锡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内的玛珥式火山 被引量:9
4
作者 王锡娇 白志达 +2 位作者 谭琳 吴之理 王妍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0-448,共9页
锡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处于大兴安岭-大同新生代火山喷发带中段。火山群内发育300余座不同类型的第四纪玄武质火山,其中玛珥式火山属首次发现,以阿巴嘎旗东南部的浩特乌拉、西北部的车勒乌拉和额斯格乌拉玛... 锡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处于大兴安岭-大同新生代火山喷发带中段。火山群内发育300余座不同类型的第四纪玄武质火山,其中玛珥式火山属首次发现,以阿巴嘎旗东南部的浩特乌拉、西北部的车勒乌拉和额斯格乌拉玛珥式火山最具代表性,其火山规模较大,锥体直径一般为3~4km,大者约6.5km。火山结构较完整,具有相似的双轮山地貌景观和明显的阶段性喷发过程,喷发阶段早期为强烈的射汽-岩浆爆发,晚期均转变为弱岩浆爆发,最后为玄武质熔岩流的溢出。这种喷发序列反映了岩浆与水相互作用以及岩浆上升速度和溢出率变化的过程。火山喷发形成的基浪堆积物覆盖在中更新统河谷砂砾石之上,其中近火口溅落堆积物中上新世砂泥岩"包体"的热释光年龄为(0.112±0.0096)Ma,表明玛珥式火山喷发时代属晚更新世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汽-岩浆爆发 基浪堆积 玛珥式火山 锡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
下载PDF
江苏射阳M4.4地震前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双低点”异常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郭明瑞 胡久常 +3 位作者 吴佳林 郭昱琴 王桂丹 王锡娇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01-104,共4页
2016年10月20日在江苏盐城市射阳县发生4.4级地震,研究发现在该地震前中国大陆华东地区的部分地磁台垂直分量日变形态出现过"双低点"异常,在分界线两侧低点时间超过2h。不少学者研究发现地磁"双低点"的出现与地震... 2016年10月20日在江苏盐城市射阳县发生4.4级地震,研究发现在该地震前中国大陆华东地区的部分地磁台垂直分量日变形态出现过"双低点"异常,在分界线两侧低点时间超过2h。不少学者研究发现地磁"双低点"的出现与地震的孕育和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垂直分量 日变 "双低点"异常 预测 地震
下载PDF
琼北火山监测与活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明瑞 于红梅 +3 位作者 胡久常 王锡娇 郑在壮 王桂丹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28-1141,共14页
海南琼北地区是中国第四纪以来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之一,其中马鞍岭-雷虎岭火山群的喷发活动持续至全新世,且距海口市仅15km,属于典型的城市火山。为掌握琼北火山的活动性,预防突发的火山灾害,海南省地震局于2007年组建形成火山监测台网... 海南琼北地区是中国第四纪以来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之一,其中马鞍岭-雷虎岭火山群的喷发活动持续至全新世,且距海口市仅15km,属于典型的城市火山。为掌握琼北火山的活动性,预防突发的火山灾害,海南省地震局于2007年组建形成火山监测台网,至今运行良好并积累了大量观测数据。文中收集整理琼北火山区过去23a(含建台前区域地震台网数据)以来的测震、形变、流体与地磁观测数据,并采用多种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火山活动与地质构造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并根据琼北火山的喷发特征和活动背景,提出了未来火山监测台网的发展方向。文中对琼北火山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与回顾,为琼北火山区的规划建设和灾害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后续火山监测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北火山区 火山活动性 火山监测 测震台网 灾害预测
下载PDF
甘肃岷县6.6级地震前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双低点”异常 被引量:2
7
作者 郭明瑞 胡久常 +4 位作者 马龙 吴佳林 孙宗强 王锡娇 王桂丹 《华南地震》 2018年第3期39-44,共6页
2013年7月22日,地处南北地震带的甘肃岷县发生M 6.6地震。研究发现在6月19日,西北地区与华北地区部分地磁台垂直分量日变形态出现过"双低点"异常。震中位于低点位移分界线附近,孕震体环境在强震前由于应力变化引起介质电导率... 2013年7月22日,地处南北地震带的甘肃岷县发生M 6.6地震。研究发现在6月19日,西北地区与华北地区部分地磁台垂直分量日变形态出现过"双低点"异常。震中位于低点位移分界线附近,孕震体环境在强震前由于应力变化引起介质电导率等电磁性质的改变,区域地磁场垂直分量日变曲线出现相位和幅度变化。说明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双低点"异常与地震的孕育和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垂直分量 分界线 “双低点”异常 地磁日变 地震预测
下载PDF
2015年11月22日广东徐闻M_L4.2地震概述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慧 李盛 +2 位作者 王惠琳 谢小玲 王锡娇 《华南地震》 2017年第2期17-21,共5页
2015年11月22日广东徐闻发生M_L 4.2地震,从地震序列、震中分布、震源机制解及历史地震地质构造分析认为,此次地震是主余序列,具有走滑断错特征。这次地震徐闻和海口部分地区有感,烈度达到Ⅲ-Ⅳ度。总结了此次地震的地震序列特征,讨论... 2015年11月22日广东徐闻发生M_L 4.2地震,从地震序列、震中分布、震源机制解及历史地震地质构造分析认为,此次地震是主余序列,具有走滑断错特征。这次地震徐闻和海口部分地区有感,烈度达到Ⅲ-Ⅳ度。总结了此次地震的地震序列特征,讨论地震前的地球物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闻地震 地震序列 地震构造 震源机制解 地球物理场现象
下载PDF
山西河津4.8级地震前地磁异常特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明瑞 胡久常 +3 位作者 李冬雅 吴佳林 王桂丹 王锡娇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8年第1期44-49,共6页
地磁预报地震的方法有加卸载响应比、逐日比、谐波振幅比、低点位移、极化法等多种方法。结合加卸载响应比和双低点两种方法分析河津4.8级地震,可大大提高预测地震的可信度。在地震孕育的过程中,随着孕震区应力,介质电导率等电磁性质的... 地磁预报地震的方法有加卸载响应比、逐日比、谐波振幅比、低点位移、极化法等多种方法。结合加卸载响应比和双低点两种方法分析河津4.8级地震,可大大提高预测地震的可信度。在地震孕育的过程中,随着孕震区应力,介质电导率等电磁性质的改变,区域地磁场垂直分量日变曲线会出现相位和幅度变化,结果表明,地震前8天,山西、陕西、河南、湖北等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双低点"异常,加卸载响应比在地震前75天也出现了高值的异常,震中位于低点异常分界线附近,地磁低点位移的出现与地震的孕育和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振幅比 地磁Z分量 低点位移 地磁日变 预报地震 河津地区
下载PDF
琼中地震台连续重力变化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佳林 郑华 +3 位作者 李盛 王桂丹 王锡娇 马龙 《地震科学进展》 2020年第11期8-14,共7页
收集了2009年以来琼中地震台(以下简称琼中台)连续重力观测数据,经对原始数据进行突跳、台阶和删除错误数据等处理,计算分析了琼中台重力潮汐变化数据特征、M2波潮汐因子变化特征和典型事件的观测数据频谱特征。结果表明,琼中台连续重... 收集了2009年以来琼中地震台(以下简称琼中台)连续重力观测数据,经对原始数据进行突跳、台阶和删除错误数据等处理,计算分析了琼中台重力潮汐变化数据特征、M2波潮汐因子变化特征和典型事件的观测数据频谱特征。结果表明,琼中台连续重力观测数据除包含了固体潮、零漂等长周期信号外,也记录到了地震和台风等高频信号。对于记录到的7.0级以上强震,地震信号的频率主要分布于0.3 Hz以内;台风引起的扰动信号则主要分布于0.1—0.4 Hz频带内。同时,2009年以来,琼中台连续重力原始数据及其M2波潮汐因子无明显前兆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重力 年变 M2波潮汐因子 频谱 地震
下载PDF
剑河M5.5地震前地磁异常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明瑞 胡久常 +3 位作者 王锡娇 马龙 王桂丹 郑在壮 《地震科学进展》 2020年第5期12-17,共6页
地磁垂直分量Z日变幅逐日比是基于变化磁场在地球电导率的作用下会产生一个与变化磁场相反的感应磁场,该感应磁场不仅包含了外空磁场的信息,还包含了地下电导率的信息。因此,相对于地磁场其他成分来说,Z分量更多地反映了地下活动的变化... 地磁垂直分量Z日变幅逐日比是基于变化磁场在地球电导率的作用下会产生一个与变化磁场相反的感应磁场,该感应磁场不仅包含了外空磁场的信息,还包含了地下电导率的信息。因此,相对于地磁场其他成分来说,Z分量更多地反映了地下活动的变化,逐日比是利用前后两日地磁Z分量日变幅相比来提取该异常现象。本文利用华南部分地磁台站数据进行逐日比计算,结果显示2014年12月22日出现高值异常,于异常日99天后发生地震。双低点是地磁Z分量出现相位和幅度变化,从正常的V字型变为W型,改变了正常的日变形态。在地震前57天,贵州、广西、海南、湖南等大部分地区出现双低点异常,震中位于低点异常分界线附近,地磁低点位移的出现与地震的孕育和发生相关。本文结合逐日比和双低点来预测地震,可提高其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日比 地磁Z分量 低点位移 地磁日变
下载PDF
2012年江苏扬州M 4.9地震前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双低点异常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明瑞 胡久常 +3 位作者 吴佳林 王桂丹 王锡娇 崔泽岩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8年第3期89-93,共5页
2012年6月13日和7月10日华东地区部分地磁台垂直分量日变形态出现双低点异常,首次异常出现后37天,于7月20日发生江苏扬州M 4.9地震,震中位于低点位移分界线附近。分析认为,在强震前由于应力变化,引起孕震体环境中介质电导率等电磁性质... 2012年6月13日和7月10日华东地区部分地磁台垂直分量日变形态出现双低点异常,首次异常出现后37天,于7月20日发生江苏扬州M 4.9地震,震中位于低点位移分界线附近。分析认为,在强震前由于应力变化,引起孕震体环境中介质电导率等电磁性质发生改变,区域地磁场垂直分量日变曲线出现相位和幅度变化,说明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双低点异常与地震的孕育和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垂直分量 日变 双低点异常 预测 地震
下载PDF
山西地区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明瑞 苏燕红 +4 位作者 胡久常 吴佳林 郭昱琴 王锡娇 王桂丹 《国际地震动态》 2018年第5期28-34,共7页
地磁预报地震的方法越来越多,本文应用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分析山西地区2009—2016年观测的加卸载响应比与山西地区4.0级地震之间的对应关系,初步给出适用于山西地区震例特征的磁异常判别指标。
关键词 地磁加卸载响应比 日变幅 异常指标 地震预报
下载PDF
海潮对海南观测井水位记录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明瑞 胡久常 +4 位作者 马龙 李冬雅 王锡娇 王桂丹 吴佳林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9年第1期118-122,共5页
掌握低纬度沿海地区海潮、理论固体潮、观测井水位观测曲线的日变特征及表现形式,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分离各谐波,提取优势频率,分析海潮对海南地区观测井水位观测数据的影响,发现距海岸线较近的向荣村井受海潮影响较大,水位观测曲线与... 掌握低纬度沿海地区海潮、理论固体潮、观测井水位观测曲线的日变特征及表现形式,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分离各谐波,提取优势频率,分析海潮对海南地区观测井水位观测数据的影响,发现距海岸线较近的向荣村井受海潮影响较大,水位观测曲线与海潮均表现为单峰单谷的日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潮 理论固体潮 日波 半日波
下载PDF
云南地磁台地震前地磁谐波振幅比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明瑞 胡久常 +4 位作者 王锡娇 郑在壮 马龙 吴佳林 王桂丹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9年第2期39-44,共6页
采用云南永胜和通海地磁台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记录的地磁分钟值数据,计算谐波振幅比随时间的变化,分析发现:2014年8月3日鲁甸6.5级地震、2018年9月8日墨江5.9级地震前,谐波振幅比曲线有2次明显下降—转折—恢复异常,分别于第1次异常... 采用云南永胜和通海地磁台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记录的地磁分钟值数据,计算谐波振幅比随时间的变化,分析发现:2014年8月3日鲁甸6.5级地震、2018年9月8日墨江5.9级地震前,谐波振幅比曲线有2次明显下降—转折—恢复异常,分别于第1次异常恢复上升过程和第2次异常转折过程中发震,异常持续时间分别为3年和2年多,持续时间越长,震级越高;距震中较近的地磁台站谐波振幅比曲线出现不同步现象,即YZHx(NS)向与YZHy(EW)向的不同步及长短周期不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振幅比 长短周期 地磁
下载PDF
琼北火山区地震活动特征探讨
16
作者 郭明瑞 胡久常 +4 位作者 王锡娇 马龙 王桂丹 郑在壮 吴佳林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0年第2期184-189,共6页
火山灾害是人类面临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首先对琼北火山区自火山建台以来记录到的地震进行梳理,然后为研究火山地震建立目录,并选取火山区的地震进行时频分析,通过震相、频谱等方法,探讨火山区地震类型及其活动特征,分析确认火山区地... 火山灾害是人类面临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首先对琼北火山区自火山建台以来记录到的地震进行梳理,然后为研究火山地震建立目录,并选取火山区的地震进行时频分析,通过震相、频谱等方法,探讨火山区地震类型及其活动特征,分析确认火山区地震非火山地震,为以后火山研究、火山预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地震 震相 频谱 岩浆
下载PDF
地震突发事件的话语构建与舆论引导研究——基于“三亚地震”话题的内容分析
17
作者 王桂丹 郑华 +3 位作者 徐晓枫 吴佳林 王锡娇 郭明瑞 《地震科学进展》 2021年第4期183-190,共8页
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社会关注度高、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往往突然爆发让人措手不及。因地震灾害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直接相关,地震突发事件极易引发网络舆情,其中不乏各类谣言,若不及时处置或处置不当,必将带来较为... 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社会关注度高、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往往突然爆发让人措手不及。因地震灾害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直接相关,地震突发事件极易引发网络舆情,其中不乏各类谣言,若不及时处置或处置不当,必将带来较为严重的社会影响。本文以"三亚地震"话题为例,分析了"三亚地震"话题的构建主体类型,并对其舆情产生的主要内容、公众情感及传播区域进行了解析,探讨了地震突发事件舆情的应急管理及舆论引导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地震 突发事件 话语构建 舆情管理 舆论引导
下载PDF
利用地磁日变形态异常预测地震的效能及成因分析
18
作者 胡久常 郭明瑞 王锡娇 《国际地震动态》 2019年第8期68-69,共2页
地磁日变形态异常主要是指其垂直分量日变的“双低点”或“低点位移”异常。判别指标一是在相对磁静日单台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出现“双低点”异常;二是同日出现“双低点”异常的台站在空间上大致沿区域地磁台站地磁垂直分量日变“低点位... 地磁日变形态异常主要是指其垂直分量日变的“双低点”或“低点位移”异常。判别指标一是在相对磁静日单台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出现“双低点”异常;二是同日出现“双低点”异常的台站在空间上大致沿区域地磁台站地磁垂直分量日变“低点位移”分界线。本文首先通过对2008年以来全国各地磁台站的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形态的分析,严格按照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双低点”异常判别指标找出地磁日变形态异常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垂直分量 日变形态 形态异常 成因 地震 预测 地磁台站 低点位移
下载PDF
琼北峨蔓地区火山地质与喷发历史
19
作者 杨文健 赵波 +3 位作者 于红梅 许建东 潘波 王锡娇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59-875,共17页
琼北作为中国最大的第四纪火山区之一,其火山活动表现出多期、多旋回的特征,但位于其西北角的峨蔓火山岩的喷发时代依然存在争议。文中对峨蔓火山区展开了详细的火山地质及地貌调查,并结合全岩主量元素分析及火山岩K-Ar年代学和贝壳^(1... 琼北作为中国最大的第四纪火山区之一,其火山活动表现出多期、多旋回的特征,但位于其西北角的峨蔓火山岩的喷发时代依然存在争议。文中对峨蔓火山区展开了详细的火山地质及地貌调查,并结合全岩主量元素分析及火山岩K-Ar年代学和贝壳^(14)C年代学研究,揭示了其火山活动时代和喷发特征等。峨蔓火山区包括笔架岭、春历岭、兵马角、龙门激浪、龙门灯塔及张屋等火山,其火山喷发方式主要为溢流式喷发、射汽-岩浆爆破式喷发和弱岩浆爆破式喷发。熔岩流几乎遍及整个火山区,分布面积约为26.3km^(2);基浪堆积物、溅落堆积物以及火山渣分布范围较小,仅限于龙门激浪-五彩湾和张屋村附近。峨蔓火山岩成分变化较大,整体偏中性,主要由玄武安山岩、玄武粗安岩和粗安岩组成,岩浆演化过程经历了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的结晶分异。综合火山岩风化程度(球形风化、红土层)、火山地质与地貌特征(锥体形貌、坡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橄榄石斑晶蚀变、全岩成分差异)以及K-Ar年龄(0.12~0.44Ma)和贝壳^(14)C年代学结果((43.27±0.67)ka BP),分析认为峨蔓火山区的火山活动时代应属于中、晚更新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火山 喷发方式 喷发时代 琼北火山群 峨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