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逍遥散加味治疗慢性肝炎68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锡育 王法印 +3 位作者 胡金弟 郗德圣 李香社 于宏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1992年第3期38-39,共2页
笔者以逍遥散为主,按病情的不同,加味治疗慢性肝炎68例。现报道于下。临床资料病例均为1989年3月~1991年2月本院住院患者。诊断符合1990年上海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临床诊断标准。治疗组68例中,慢性迁延型肝炎(慢迁肝)2... 笔者以逍遥散为主,按病情的不同,加味治疗慢性肝炎68例。现报道于下。临床资料病例均为1989年3月~1991年2月本院住院患者。诊断符合1990年上海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临床诊断标准。治疗组68例中,慢性迁延型肝炎(慢迁肝)2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炎 逍遥散 治疗应用
下载PDF
血清透明质酸测定对肝病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锡育 赵占武 +3 位作者 王法印 刘广荣 孙晓燕 胡金弟 《山西医药杂志》 CAS 1993年第1期34-35,共2页
血清透明质酸测定对肝病诊断的意义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050082)王锡育,赵占武,王法印,刘广荣,孙晓燕,胡金弟透明质酸(HA)是近几年才被注意的一项新指标,据国外报道[1-8],血清HA在肝病、肿瘤和... 血清透明质酸测定对肝病诊断的意义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050082)王锡育,赵占武,王法印,刘广荣,孙晓燕,胡金弟透明质酸(HA)是近几年才被注意的一项新指标,据国外报道[1-8],血清HA在肝病、肿瘤和结缔组织等疾病时增加。国内对此研究甚少,为了进一步了解HA在肝脏疾病中意义,我们对ll8例肝病患者和66名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了检测,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检测对象本组ll8例均为住院患者。诊断按1990年上海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急性肝炎(急肝)43例(黄疸型13例,无黄疸型30例),慢迁肝17例,慢活肝30例,肝炎后肝硬化28例(代偿期16例,失代偿期12例)。男90例,女28例。年龄9~65岁,平均31.8岁。对照组系66名健康成人。男51名,女15名。年龄20~48岁,平均30.6岁。检测的患者均无心、肾、肺及结缔组织等合并症。二、方法检测对象晨起空腹采血,同时做肝功能等检查。HA分析药盒由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及海军医学研究所提供。统计学处理用T及X2检验和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结果一、对照组及各型肝病组血清HA值见表1。从表l可见,除慢迁肝组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透明质酸 诊断
下载PDF
慢性肝炎辨证分型与10项指标的关联性研究
3
作者 王锡育 王法印 +5 位作者 齐建民 米润昭 武丽丽 李香社 胡金弟 于宏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1992年第2期31-32,26,共3页
对234例(慢迁肝128例,慢活肝106例)用十项指标计分法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77例肝胆湿热证得8分~26分,有75/77例(97.4%)的分数≤12;71例肝郁脾虚证得11分~29分,68/71例(95.8%)的分数在17±3分内;54例肝肾阴虚证得19分~31分,52/54... 对234例(慢迁肝128例,慢活肝106例)用十项指标计分法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77例肝胆湿热证得8分~26分,有75/77例(97.4%)的分数≤12;71例肝郁脾虚证得11分~29分,68/71例(95.8%)的分数在17±3分内;54例肝肾阴虚证得19分~31分,52/54例(96.3%)的分数在25±3分内;15例脾肾阳虚证得32分~37分,全部病例在35±3分内;17例淤血阻络证得35分~50分,16/17例(94.1%)的分数≥40分。提示用计分法分型准确率达94.1%~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炎 计分法 辨证分型
下载PDF
难治性慢性肝炎与丙型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
4
作者 王锡育 王法印 +3 位作者 金淼 孙晓彦 耿云芹 李香社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1992年第4期6-7,1-2,共4页
选择肝功能异常的慢性肝炎患者143例,采用常用药物治疗6个月,以肝功能不能复常为难治性慢性肝炎,其中慢迁肝26/56例(46.4%),慢活肝25/49例(51.0%),肝硬化29/38例(76.3%).经丙型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检测分析,26例慢迁肝中抗 HCV 阳性率46.... 选择肝功能异常的慢性肝炎患者143例,采用常用药物治疗6个月,以肝功能不能复常为难治性慢性肝炎,其中慢迁肝26/56例(46.4%),慢活肝25/49例(51.0%),肝硬化29/38例(76.3%).经丙型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检测分析,26例慢迁肝中抗 HCV 阳性率46.2%,明显高于恢复组的16.7%(P<0.025);25例慢活肝中 HBV 复制标志阳性率68.0%,明显高于恢复组的29.2%(P<0.01);29例肝硬化中,HBV 复制标志阳性率58.6%,也明显高于恢复组的11.1%(P<0.05)。提示 HCV 感染可能是慢迁肝难治的重要因素,HBV 复制是慢活肝、肝硬化难治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慢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并用肝素激素胰岛素治疗重型肝炎的初步观察
5
作者 王锡育 李香社 +1 位作者 王法印 胡金弟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4年第3期211-213,共3页
十余年来,笔者治疗亚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77例,其治疗方法分为三组,即肝素、激素、胰岛素(三素组)、激素组、综合组。现将三组的治疗情况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1 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 77例患者的诊断,按1990年上海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 十余年来,笔者治疗亚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77例,其治疗方法分为三组,即肝素、激素、胰岛素(三素组)、激素组、综合组。现将三组的治疗情况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1 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 77例患者的诊断,按1990年上海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亚急性重型肝炎(简称亚重肝)和慢性重型肝炎(简称慢重肝)临床诊断标准做了核对,其中15例行肝活检,或死后肝穿,或病理解剖取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证实。 三素组17例,其中亚重肝9例,慢重肝8例;男15例,女2例,年龄20-65岁,平均为37.8岁。激素组2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慢重肝 三素 病理检查 肝细胞再生因子 胰高血糖素 综合组 肝活检 病理解剖 临床诊断
下载PDF
乙型肝炎疫苗的应用研究近况
6
作者 王锡育 《临床荟萃》 CAS 1987年第4期154-155,168,共3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世界各地都有传播。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估计,美国每年就有20万新的HBV感染病例。约25%的感染者出现明显慢性表现,10000人需要住院治疗,住院者中有1~2%死于肝病的急性期;5~10%的感染者成为慢性HBV携带者,其中某些人形... 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世界各地都有传播。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估计,美国每年就有20万新的HBV感染病例。约25%的感染者出现明显慢性表现,10000人需要住院治疗,住院者中有1~2%死于肝病的急性期;5~10%的感染者成为慢性HBV携带者,其中某些人形成肝硬化或肝细胞癌。HBV传播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损失,估计每年要花费7亿5千美元。因此,有人称HBV携带状态是一种新的灾难。我国属于乙肝高发地区,人群HBsAg阳性率约8%,不同地区出入在4~16%之间,估计有1亿左右的HBV携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疫苗 HBV 携带者 疫苗接种 HBIG HBSAG 近况 肝炎 肝疾病
下载PDF
空腹血清结合胆酸测定对肝病的诊断意义
7
作者 王锡育 赵占武 +1 位作者 张亚男 刘广荣 《河北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32-33,47,共3页
用RIA法检测102例肝病患者及30名正常人的血清结合胆酸(CCA)。结果各组肝病患者CCA均值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慢性活动型肝炎和重症肝炎CCA试验的阳性率(91.7~100%)高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和慢性... 用RIA法检测102例肝病患者及30名正常人的血清结合胆酸(CCA)。结果各组肝病患者CCA均值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慢性活动型肝炎和重症肝炎CCA试验的阳性率(91.7~100%)高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和慢性迁延型肝炎(分别为69.2%及57.1%)。慢性活动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有70~75%的患者CCA值大于正常值5倍以上,而慢性迁延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仅有14.28%及15.38%的患者大于此值。作者认为,该项试验对于肝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都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胆酸 血清 放射免疫测定
下载PDF
联合用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申伟 王锡育 +2 位作者 佟立新 解从君 陈白丽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1359-1360,共2页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拉米夫定 双环醇 干扰素
下载PDF
RNA干扰技术在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孔令波 佟立新 王锡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324-1328,共5页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能够特异性地降低目的基因的表达,是目前最有效的基因沉默技术,体内外研究均证实了RNAi在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感染中的作用.近年来,为使RNAi更适应抗HBV感染临床应用的需要,许多学...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能够特异性地降低目的基因的表达,是目前最有效的基因沉默技术,体内外研究均证实了RNAi在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感染中的作用.近年来,为使RNAi更适应抗HBV感染临床应用的需要,许多学者针对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靶序列、转导方法、短发夹状RNA(shorthairpin RNA,shRNA)载体、各种联合策略的选择及化学修饰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综述RNAi技术,尤其是HBV特异shRNA在抗HBV感染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乙型肝炎病毒 小分子干扰RNA 短发夹状RNA
下载PDF
丹金舒肝胶囊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_1 mRNA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瑞池 刘树贤 +5 位作者 佟立新 解从君 刘静 王锡育 朱振龙 陈白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17-1420,共4页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丹金舒肝胶囊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影响。方法:采用CCL4皮下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Wiste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为:空白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秋水仙碱治疗组、丹金舒...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丹金舒肝胶囊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影响。方法:采用CCL4皮下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Wiste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为:空白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秋水仙碱治疗组、丹金舒肝胶囊低剂量治疗组(2.5g/mL)、丹金舒肝胶囊中剂量治疗组(5.0g/mL)、丹金舒肝胶囊高剂量治疗组(10.0g/mL)。造模结束后,剖取大鼠肝脏,采用RT-PCR产物半定量法检测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结果:丹金舒肝胶囊能明显下调TGFβ1mRNA水平,同时在肝纤维化大鼠一般情况、肝脏指数、HA、LN、III型前胶原肽血清学水平和病理指标等方面均显示出良好疗效。结论:丹金舒肝胶囊通过下调TGFβ1mRNA的水平,进而抑制静止的HSC转变为活化的MFB,减少ECM的合成,最终阻断肝纤维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金舒肝胶囊 WISTER大鼠 肝纤维化模型 转化生长因子
下载PDF
肝病患者血清羟脯氨酸(HYP)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殿兴 王锡育 +5 位作者 王政民 王法印 耿云琴 孙晓燕 胡金弟 李香社 《临床荟萃》 CAS 1993年第23期1082-1083,共2页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YP升高,但过去报道的应用酸水解法测定血清HYP的方法复杂,操作时间长,设备要求高,因而未受到重视,1988年李氏等报道了碱水解法,该法不需特殊设备,简便易行,结果稳定可靠,易于推广。因此,本文采用该法测定肝病患者血清...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YP升高,但过去报道的应用酸水解法测定血清HYP的方法复杂,操作时间长,设备要求高,因而未受到重视,1988年李氏等报道了碱水解法,该法不需特殊设备,简便易行,结果稳定可靠,易于推广。因此,本文采用该法测定肝病患者血清HYP含量,评价其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脯氨酸 肝疾病 血清
下载PDF
自制枝莲清肝胶囊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活性的体外实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佟立新 于志伟 +3 位作者 刘静 贾蓓 王锡育 刘树贤 《疑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738-740,共3页
目的观察枝莲清肝胶囊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活性。方法以HepG2.117细胞为模型,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枝莲清肝组(1000μg/ml)、拉米夫定组(5μg/ml),用酶联免疫试验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HBeAg的变化,用荧光定量PCR法... 目的观察枝莲清肝胶囊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活性。方法以HepG2.117细胞为模型,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枝莲清肝组(1000μg/ml)、拉米夫定组(5μg/ml),用酶联免疫试验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HBeAg的变化,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V DNA的变化,以MTT比色法观察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细胞毒性实验显示,2个药物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2种药物对HepG2.117细胞的生长无毒性作用。枝莲清肝组24h和72 h对HBsAg的抑制率分别达30.1%和36.3%,对HBeAg的抑制率分别达6.4%和26.7%;PCR检测显示枝莲清肝胶囊能降低HBV DNA水平。除72 h时对HBsAg的抑制率低于拉米夫定组外(P<0.05),2组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枝莲清肝胶囊在1mg/ml浓度下有抑制HBV DNA和HBsAg、HBeAg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中药 抑制率 HepG2.117细胞系 枝莲清肝胶囊
下载PDF
干扰素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效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佟立新 王锡育 +1 位作者 李瑞池 陈白丽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876-877,共2页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干扰素ALFA-2B 拉米夫定 中草药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1126例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殿兴 齐建民 +6 位作者 李东 王法印 胡金弟 王锡育 郗德圣 杨会敏 李涤新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6-27,共2页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1126例肝硬化患者辨证分为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气滞血瘀型、水气互结型、湿热蕴结型,随证予以中药、中成药治疗。结果:显效286例,好转629例,无变化或恶化137例,死亡74例,总有效率...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1126例肝硬化患者辨证分为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气滞血瘀型、水气互结型、湿热蕴结型,随证予以中药、中成药治疗。结果:显效286例,好转629例,无变化或恶化137例,死亡74例,总有效率8126%,死亡率657%。其中,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有效率为6159%,死亡率为2609%;合并肝性脑病的有效率为3514%,死亡率为35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
下载PDF
布鲁氏杆菌病7例误诊分析
15
作者 武力力 齐建民 +2 位作者 米润昭 孔素平 王锡育 《临床误诊误治》 1991年第4期22-23,共2页
在我国,布鲁氏杆菌病多见于内蒙、东北、西北等牧区,石家庄地区少有发生。我院自1987年以来,共收治布鲁氏杆菌病8例,其中7例在发病早期均未能明确诊断,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1例,年龄9~52岁,病程32天~9个月,发... 在我国,布鲁氏杆菌病多见于内蒙、东北、西北等牧区,石家庄地区少有发生。我院自1987年以来,共收治布鲁氏杆菌病8例,其中7例在发病早期均未能明确诊断,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1例,年龄9~52岁,病程32天~9个月,发病至确诊24天~8个月。职业:农民5例(家中养牛羊者3例,其余2例也有牲畜接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误诊 诊断
下载PDF
强力霉素与利福平联合治疗布鲁菌病3例
16
作者 米润昭 王锡育 +3 位作者 胡金弟 朱秀琴 武力力 齐建民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38-39,共2页
1900年8月我科收治布鲁菌病3例,采用强力霉素与利福平联合治疗,获得满意效果,国内尚未见报道,现介绍如下。例1 男,36岁,干部。50d前无诱因发热,体温37.3~89℃,下午及晚间重,伴乏力、食欲不振,少汗,无关节痛。曾用激素、补液等治疗1周... 1900年8月我科收治布鲁菌病3例,采用强力霉素与利福平联合治疗,获得满意效果,国内尚未见报道,现介绍如下。例1 男,36岁,干部。50d前无诱因发热,体温37.3~89℃,下午及晚间重,伴乏力、食欲不振,少汗,无关节痛。曾用激素、补液等治疗1周体温正常,但停药后复升,故于8月7日入院。家住农村,曾接触牲畜。查体:表浅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不大,四肢活动好。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正常,血沉25mm/h,肥达反应、外斐反应均(-).HBsAg+。OT试验(-)。抗链'O'1:400以下。血及骨髓一般致病菌及沙门菌培养(-)。布鲁杆菌凝集试验1:400阳性,复查1次为1:200以上,诊断布鲁菌病。治疗:利福平0.45g,1/d,口服;链霉素0.75g,1/d,肌注。10d后体温降至37~3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强力霉素 利福平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中乙型肝炎病毒X抗原表达的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耀煊 邬光惠 +5 位作者 王锡育 吴霞 范公忍 邓燕林 皋岚湘 黄洁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35-238,共4页
用基因工程技术由大肠杆菌合成重组乙型肝炎病毒(HBV)X抗原(HBxAg)并制备兔抗-HBxIgG以检测HBxAg,合成一对以HBVX基因序列为模板的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HBVDNA。免疫组织化学和... 用基因工程技术由大肠杆菌合成重组乙型肝炎病毒(HBV)X抗原(HBxAg)并制备兔抗-HBxIgG以检测HBxAg,合成一对以HBVX基因序列为模板的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HBVDNA。免疫组织化学和血清学方法分别用以分析肝病患者肝组织中的HBxAg和血清标本中的HBxAg、抗-HBx。发现HBxAg在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患者肝组织中检出率为72.7%,在肝炎后肝硬化(LC)中为92.6%,而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在LC中检出率为47.8%。在CAH、慢性迁延性肝炎和LC的血清中HBxAg的阳性率分别为44.4%、66.6%和33.3%,与HBeAg的阳性率相似,而且在这些HBxAg阳性的血清中可检出HBVDNA的存在,HBxAg的表达与HBV复制紧密相关,HBxAg可能是一慢性HBV感染的重要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变 乙型肝炎病毒 X抗原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乙型肝炎病毒X抗原表达的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耀煊 邱光惠 +5 位作者 吴霞 范公忍 皋岚湘 王锡育 黄洁 邓燕林 《肝脏病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86-88,共3页
我们前已报道用抗HBVx抗原(HBxAg)三种不同肽段的抗体检出肝癌细胞中HBxAg的存在。我们用PCR技术扩增肝癌肝组织中的x基因,用重组HBxAg及其抗体分别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中的抗HBx和HBxAg并用免疫组织化... 我们前已报道用抗HBVx抗原(HBxAg)三种不同肽段的抗体检出肝癌细胞中HBxAg的存在。我们用PCR技术扩增肝癌肝组织中的x基因,用重组HBxAg及其抗体分别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中的抗HBx和HBxAg并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析肝组织中HBxAg的表达及其分布。我们发现HBxAg在肝癌肝组织中阳性率高达92.6%而且分布广泛,主要表达在细胞浆,但细胞核内亦有见到。癌旁组织检出率也很高,而且在小胆管上皮细胞内亦见有HBxAg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乙型肝炎病毒 X抗原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