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7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付聪、李成佳、刘秋吟、王阳作品
1
作者 付聪 李成佳 +1 位作者 刘秋吟 王阳 《美与时代(城市)》 2020年第8期134-134,共1页
下载PDF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切除术的临床意义
2
作者 王阳 李新悟 +4 位作者 段启新 李征 胡跃世 谷傲峥 朱清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4期659-662,共4页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NMIB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观察组予以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切除术治...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NMIB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观察组予以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激因子、病理诊断准确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肉眼血尿时间[(1.29±0.23)d]、尿管留置时间[(2.35±0.27)d]、术后膀胱冲洗时间[(1.42±0.25)d]较对照组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介素-6(IL-6)[(67.25±6.19)pg/mL]、C反应蛋白(CRP)[(17.25±2.19)mg/L]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40.39±4.28)pg/mL]水平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丙二醛(MDA)[(5.74±1.05)mmol/L]水平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105.96±9.58)μmol/L]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70.14±6.23)pg/mL]水平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病理诊断准确率[90.24%(37/41)]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88%(2/41)]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切除术治疗NMIBC较TURBT效果更佳,能够减轻手术创伤,缩短肉眼血尿、尿管留置时间,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且切除标本更符合病理分期要求,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钬激光 复发率 并发症
下载PDF
膀胱癌患者根治术后合并前列腺偶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3
作者 王阳 李新悟 +4 位作者 段启新 李征 胡跃世 谷傲峥 朱清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5期831-833,844,共4页
目的分析膀胱癌患者根治术后合并前列腺偶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膀胱癌根治术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被诊断为前列腺癌,统计术后前列腺偶发癌的发生率。另收集患者的年龄、膀胱癌分期等资料,统计对比合并... 目的分析膀胱癌患者根治术后合并前列腺偶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膀胱癌根治术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被诊断为前列腺癌,统计术后前列腺偶发癌的发生率。另收集患者的年龄、膀胱癌分期等资料,统计对比合并前列腺偶发癌与未合并前列腺偶发癌患者各项临床资料的差异;同时统计分析合并前列腺偶发癌患者的病理特点;于术后进行随访,统计所有患者的生存率。结果75例患者中,合并前列腺偶发癌的共有18例,发生率为24.00%(18/75);合并前列腺偶发癌的患者年龄高于未合并前列腺偶发癌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术前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18例合并前列腺偶发癌的患者其临床分期大部分局限于pT_(2)内,其中pT_(1)有10例(55.56%),pT_(2)有5例(27.78%),pT 3有3例(16.67%);采用Gleason score评分对患者评估,其中<7分11例(61.11%)、=7分5例(27.78%)、>7分2例(11.11%);术后随访成功60例,生存率为80.00%(60/75),其中11例死于膀胱癌,4例死于其他疾病。结论膀胱癌根治术后前列腺偶发癌的发生率较高,大多局限于pT_(2)内,且Gleason score评分多数≤7分,前列腺偶发癌的发生对膀胱癌患者总体生存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前列腺偶发癌 临床病理特征 生存率
下载PDF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内涵、困境与路径
4
作者 王阳 朱婉瑛 黄小芳 《高教论坛》 2024年第1期84-89,共6页
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是智能时代职业院校生态系统的重塑,也是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选择.从教育生态学视域探析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分析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存在供需失衡、协同失衡、能力失衡、环境失衡、创新失衡... 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是智能时代职业院校生态系统的重塑,也是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选择.从教育生态学视域探析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分析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存在供需失衡、协同失衡、能力失衡、环境失衡、创新失衡等现实困境,并从职业院校生态系统的外部生态优化和内部生态治理两个维度提出聚焦产业变革、校企协同进化、技术与人文共生、推动融合创新等推进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 职业院校 数字化转型 现实困境 推进路径
下载PDF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下职业院校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与关键路径
5
作者 王阳 柯小华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1,共9页
教学数字化转型是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关键,是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重要突破口。职业院校教学数字化转型包括课堂、课程和专业三个层面,是一个涉及多要素的复杂系统。依据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职业院校教学数字化转型的行动者要素及其功能,... 教学数字化转型是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关键,是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重要突破口。职业院校教学数字化转型包括课堂、课程和专业三个层面,是一个涉及多要素的复杂系统。依据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职业院校教学数字化转型的行动者要素及其功能,认为组织行动者的协同共生是转型的推力,个体行动者的数字能力是转型关键,物质范畴非人类行动者的联通共享是转型的支撑,意识范畴非人类行动者的文化重塑是转型的保障。基于“转译”原理,从动力激发、动力合成与动力保障三个阶段构建了职业院校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并从推动数据融通、强化产教融合能力、培育数字素养、培植数字文化四个方面构建了“一体两翼一擎”的职业院校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行动者网络理论 教学数字化转型 动力机制 关键路径
原文传递
“激励与发展”为导向的体育课成绩标准化评价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
6
作者 王阳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4期215-219,共5页
在“激励与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对体育课成绩标准化评价方法改革进行了分析。首先讨论了“激励与发展”为导向的体育课成绩标准化评价方法改革的意义,相应的改革不仅可以促使体育成绩评价更加公平合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体育的动... 在“激励与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对体育课成绩标准化评价方法改革进行了分析。首先讨论了“激励与发展”为导向的体育课成绩标准化评价方法改革的意义,相应的改革不仅可以促使体育成绩评价更加公平合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体育的动力,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之后分析了当前体育成绩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体育课成绩标准化评价方法实践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与发展 体育课 成绩 标准化评价
下载PDF
模式识别在贺兰山人面像岩画研究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阳 屈原骏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贺兰山地处古代丝绸之路北道,是东西文明交流的关键节点。利用模式识别等数字技术,以贺兰山的人面像岩画为研究对象,构建贺兰山人面像岩画数据集并训练图像识别模型,成功实现了对人面像岩画的数字化识别,初步展示了模式识别等数字技术... 贺兰山地处古代丝绸之路北道,是东西文明交流的关键节点。利用模式识别等数字技术,以贺兰山的人面像岩画为研究对象,构建贺兰山人面像岩画数据集并训练图像识别模型,成功实现了对人面像岩画的数字化识别,初步展示了模式识别等数字技术在岩画研究方面的潜力。研究结果显示多数人面像岩画能够在短时间内被准确识别,可以有效降低个体视觉和经验判断的误差,可以辅助科研人员进行人面像岩画识别,这在岩画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也为深入挖掘岩画文化信息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人面像岩画 丝绸之路历史文化
下载PDF
腰椎康复训练操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王阳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康复训练操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3年10月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资料,其中40为对照组,行常规腰椎牵引治疗,其余40例为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干预条件开展腰椎康复训练操,比较两... 目的探讨腰椎康复训练操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3年10月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资料,其中40为对照组,行常规腰椎牵引治疗,其余40例为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干预条件开展腰椎康复训练操,比较两组疗效、不同治疗阶段的腰椎功能[参照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标准(JOA)]以及腰椎活动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0.00%)(χ^(2)=4.507,P=0.033);观察组JOA量表总分以及各评分项(主观症状、临床体征及日常活动受限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前屈、后伸及侧屈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康复训练操能够提升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大腰椎活动度,促进其腰椎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康复操训练 腰椎功能 腰椎活动度
下载PDF
三河尖关闭煤矿煤层CO_(2)封存潜力研究
9
作者 钱静 易高峰 +4 位作者 周琦忠 汤志刚 彭一轩 王阳 陈尚斌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8-268,共11页
关闭煤矿煤层CO_(2)地质封存是CO_(2)封存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短期内实现碳减排指标的有效手段之一。以江苏省徐州市三河尖关闭煤矿为例,分析了已采7号煤和9号煤的煤岩煤质特征,统计了剩余煤炭资源储量,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选取了稳定... 关闭煤矿煤层CO_(2)地质封存是CO_(2)封存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短期内实现碳减排指标的有效手段之一。以江苏省徐州市三河尖关闭煤矿为例,分析了已采7号煤和9号煤的煤岩煤质特征,统计了剩余煤炭资源储量,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选取了稳定系数、上覆岩层性质、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地下水指标、封存煤层压温比、封存煤层深厚比、封存煤层渗透率、采空塌陷程度和其他因素等9个主要影响因素指标对7号煤和9号煤封存CO_(2)稳定性进行评价,建立关闭煤矿煤层CO_(2)封存评价方法并评估CO_(2)封存潜力。结果表明,三河尖关闭煤矿7号煤和9号煤剩余储量较大,CO_(2)封存稳定性综合评价结果分别为86.209和87.698,评价等级均为较稳定,封存潜力较高。根据建立的关闭煤矿煤层CO_(2)封存评价方法,计算获得三河尖关闭煤矿7号和9号煤层CO_(2)理论封存量分别为207.6 Mt和80.9 Mt,并据此划分封存有利区为有利区、较有利区和不利区3个等级。研究可为关闭煤矿煤层CO_(2)封存研究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闭煤矿 煤层CO_(2)封存 稳定性评价 封存潜力 三河尖煤矿 碳封存
下载PDF
miR-647、miR-122、KMT2D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胡跃世 李征 +4 位作者 李明林 杨立新 程双蕾 陶林静 王阳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4期655-658,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微小RNA-647(miR-647)、微小RNA-122(miR-122)、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D(KMT2D)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术中采集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送检,统计肿...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微小RNA-647(miR-647)、微小RNA-122(miR-122)、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D(KMT2D)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术中采集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送检,统计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内miR-647、miR-122、KMT2D表达水平差异;分析miR-647、miR-122、KMT2D表达与肿瘤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微血管侵犯等的关系;并随访2年,比较复发转移与未复发转移患者miR-647、miR-122、KMT2D表达间差异。结果肿瘤组织内miR-647表达水平为(0.62±0.13),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02±0.19),miR-122、KMT2D表达水平为(6.45±1.24)、(1.45±0.23),低于对照组的(1.23±0.22)、(0.89±0.12)(P<0.05);肿瘤分期Ⅲ期、肿瘤直径≥3 cm、有淋巴结转移及有微血管侵犯患者miR-647表达水平低于肿瘤分期Ⅰ~Ⅱ期、肿瘤直径<3 cm、无淋巴结转移及无微血管侵犯患者,miR-122、KMT2D表达水平高于肿瘤分期Ⅰ~Ⅱ期、肿瘤直径<3 cm、无淋巴结转移及无微血管侵犯患者(P<0.05);100例患者术后随访2年,共出现24例复发转移,复发转移率为24.00%(24/100);复发转移患者miR-647表达水平为(0.51±0.11),低于未复发转移患者的(0.73±0.15),miR-122、KMT2D表达水平为(8.42±1.39)、(1.89±0.32),高于未复发转移患者的(4.68±1.02)、(1.12±0.15)(P<0.05)。结论前列腺癌组织内miR-647、miR-122、KMT2D存在不同程度表达,均与肿瘤分期、肿瘤直径及淋巴结转移等关系密切,且可明显影响患者预后,还需临床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微小RNA-647 微小RNA-122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D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后农民福利变化研究--基于义乌试点地区的调查
11
作者 宁爱凤 周卓艺 王阳 《开发研究》 2024年第1期94-101,共8页
基于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构建模糊函数,对浙江省义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后的农民福利变化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农民福利总模糊综合指数为0.568,农民经济状况模糊综合指数为0.542,居住水平为0.5... 基于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构建模糊函数,对浙江省义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后的农民福利变化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农民福利总模糊综合指数为0.568,农民经济状况模糊综合指数为0.542,居住水平为0.589,社区环境为0.632,社会保障为0.527,政治参与为0.570。研究结果显示,宅基地制度改革后农民福利水平总体得到提升;宅基地制度改革改善了农民的社区环境和居住条件,但并没有显著改善农民的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保障状况;宅基地制度改革降低了农民从事农业活动的收入,也降低了农民对农村医疗保险的获得感。政策含义为,宅基地制度改革须坚持“农民生活质量不下降”“先立后破”的原则;改革推进的着力点分别是促进非农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和丰富社区建设,通过着力点的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而全方位提升农民福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福利 宅基地制度改革 阿马蒂亚·森可行能力 模糊综合评价法
下载PDF
基于改进注意力机制Transformer网络的快消品销量预测方法
12
作者 王阳 何利力 郑军红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4年第1期175-179,共5页
销量预测能为企业生产计划、仓储运输提供决策支持,使企业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快消品销售量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规律,传统的线性模型难以准确的预测,本文从长时序列预测的视角,运用深度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订单... 销量预测能为企业生产计划、仓储运输提供决策支持,使企业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快消品销售量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规律,传统的线性模型难以准确的预测,本文从长时序列预测的视角,运用深度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订单时序和订单频率的改进自注意力机制模型(Sequence-Frequency Transformer,SFTransformer)。首先,基于快消品订单数据构建原始数据集,采用time2vec编码处理订单时序信息,并融合订单数据的时序和频率特征在基于时序的订单数据的不同订单频率分别对应不同的注意力头来关注订单数据的订单时序特征和频率特征;使用Transformer模型架构提取特征进行长时序列预测。在真实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SFTransformer模型在均方误差(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3项指标上均取得了最佳性能,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销量预测 长时序列预测 SFTransformer 改进自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岛礁的隧洞开发初探及珊瑚砂层地表预注浆后开挖特性研究
13
作者 魏强 陈旭光 +2 位作者 李鹏 刘茜茜 王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1-162,共12页
由于岛礁空间有限,且陆域吹填受制于海洋地质条件,因此亟需探求拓展岛礁空间的新方案。本文针对岛礁空间不足的现状,提出了建设岛礁隧洞的方案,并基于岛礁工程环境的特殊性,提出了珊瑚砂软弱地层的地表预注浆加固方法,并研发了控压式预... 由于岛礁空间有限,且陆域吹填受制于海洋地质条件,因此亟需探求拓展岛礁空间的新方案。本文针对岛礁空间不足的现状,提出了建设岛礁隧洞的方案,并基于岛礁工程环境的特殊性,提出了珊瑚砂软弱地层的地表预注浆加固方法,并研发了控压式预注浆试验系统,开展了珊瑚砂软弱地层结构的地表预注浆扩散试验,得到了浆液运移扩散特性;通过优选注浆参数,开展了饱和条件下珊瑚砂层隧洞预注浆加固与未注浆的开挖力学模型试验,分析了围岩应力、地表沉降、涌水量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珊瑚砂软弱地层中,浆液运移扩散距离同浆液水灰比和注浆压强均有正相关性,渗透系数在水灰比为2.0时突然增大;渗流条件下,隧洞1倍洞径处的围压受到开挖扰动的影响而增大;通过对比预注浆段和未注浆段试验结果,隧洞掘进过程中地表沉降值缩减了92.68%,涌水速率下降为0.3 mL/min。试验结论验证了岛礁环境中开挖隧洞的可行性,对于岛礁隧洞的预加固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礁隧洞 预注浆 钙质珊瑚砂 浆液扩散模型 开挖扰动
下载PDF
冲击式人工捣固装置对有砟道床作用效应及质量状态影响研究
14
作者 钱忠霞 肖宏 +2 位作者 王阳 孔超 张智海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5-164,共10页
人工捣固作业是实现小区段线路日常养护维修的重要方式之一,可有效改善轨道几何形位、缓和线路不平顺、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性。然而目前人工捣固装置进行养护维修作业主要依赖现场工人的工程实践经验,缺乏相关理论研究。为研究有砟道床人... 人工捣固作业是实现小区段线路日常养护维修的重要方式之一,可有效改善轨道几何形位、缓和线路不平顺、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性。然而目前人工捣固装置进行养护维修作业主要依赖现场工人的工程实践经验,缺乏相关理论研究。为研究有砟道床人工捣固装置作业工作机理,借助离散元素法(DEM)-多体动力学(MBD)耦合方法,建立人工捣固装置-轨枕-有砟道床耦合仿真模型,并在现场开展人工捣固作业前后横向阻力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分析人工捣固作业对道砟颗粒接触力及道床密实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捣固作业会使道床横向阻力降低19.51%,道床横向稳定性减弱;捣入阶段会使道砟间接触力分布发生明显变化,其中,水平平面接触力分布由近似圆形向椭圆形变化分布,纵向平面接触力则由半圆形向花束形变化分布,颗粒间接触关系不断变化,逐步建立新的稳定传递关系;捣固作业会使道砟颗粒受迫运动,使枕盒及砟肩处密实度降低。因此,在人工进行捣固作业后应及时补填枕盒处道砟颗粒,并对砟肩处道砟进行拍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砟道床 人工捣固镐 离散元 多体动力学 接触状态 密实度
下载PDF
基于组学分析优化兽疫链球菌的透明质酸发酵生产
15
作者 胡云箫 吴俊俊 +2 位作者 赵北辰 王阳 康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6,共7页
透明质酸具有保湿、润滑等多种生理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领域。目前透明质酸主要依赖于兽疫链球菌发酵生产。然而,遗传背景不清晰等问题,限制了兽疫链球菌作为底盘细胞的相关改造以及透明质酸发酵水平的提升。该研究首先... 透明质酸具有保湿、润滑等多种生理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领域。目前透明质酸主要依赖于兽疫链球菌发酵生产。然而,遗传背景不清晰等问题,限制了兽疫链球菌作为底盘细胞的相关改造以及透明质酸发酵水平的提升。该研究首先对兽疫链球菌WSH-24的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进行了测序分析,发现该菌株具有高效的糖酵解和乳酸合成能力,以及不完整的三羧酸循环和多种氨基酸合成途径的缺失。结合生长曲线分析,进一步明确该菌株为缬氨酸、谷氨酰胺、精氨酸和色氨酸4种氨基酸缺陷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外源添加对应的氨基酸使透明质酸产量达到(2.65±0.02)g/L。其次,结合转录组测序数据,确定了维生素B5、维生素B7和维生素B12相关合成基因的转录水平过低。通过外源添加对应的维生素有效提高透明质酸的合成,使其产量达到(2.46±0.07)g/L。最后,通过培养基优化,在3 L发酵罐上透明质酸发酵质量浓度达到5.63 g/L,生产强度为0.31 g/(L·h),相较优化前提高了33.33%。该研究为进一步改造兽疫链球菌WSH-24奠定了基础,为透明质酸的产量提升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兽疫链球菌 全基因组 转录组 发酵优化
下载PDF
平流层飞艇载荷舱电子设备散热仿真分析
16
作者 鲁思远 于峰 +1 位作者 孟庆亮 王阳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52,共12页
飞艇载荷舱电子设备的温度极大地影响了其工作可靠性,随着飞艇载荷舱应用途径的拓展,载荷总功率不断增长,设备设计功耗及热流密度显著提升,但平流层气体密度仅为地面的1/18,对流散热能力差,散热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文... 飞艇载荷舱电子设备的温度极大地影响了其工作可靠性,随着飞艇载荷舱应用途径的拓展,载荷总功率不断增长,设备设计功耗及热流密度显著提升,但平流层气体密度仅为地面的1/18,对流散热能力差,散热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文章为了解决高载荷功率下的散热痛点,引入了两相流体回路散热方法,探究其与风扇强迫散热的散热能力,在分析载荷舱电子设备传热特性的基础上,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设计了风扇强迫对流散热系统,同时提出一种采用1,1,1,2-四氟乙烷(R134a)流体回路对平流层载荷舱电子设备散热的方法,并使用表观热容法对其进行仿真,计算了两种散热方式下飞艇载荷舱的温度场和流场,得到了两种方式的散热能力。仿真结果表明,风扇的散热极限工率约为591 W,两相流体回路方式散热可以解决700 W的散热需求,使用风扇散热可以满足基本散热需求;使用两相流体回路方式散热可以对平流层飞艇载荷舱电子设备进行有效热控,为平流层大功率电子设备散热的设计和计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载荷 平流层飞艇 强迫风冷 两相流体回路 散热设计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巴遥一号”卫星双相机热设计及验证
17
作者 王云彬 阳明 +8 位作者 孟庆亮 颜吟雪 于峰 孔庆乐 李立广 韦广朗 张悦 王阳 申洁 《航天器环境工程》 CSCD 2024年第2期151-159,共9页
针对“巴遥一号”卫星相机主体全寿命周期内温度应保持较高稳定性和均匀性的任务要求。通过建立热阻网络模型,分析热控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并提出有效管理热量传递和合理设计控温方式的方法;利用结构热控一体化设计解决双相机焦面电路高... 针对“巴遥一号”卫星相机主体全寿命周期内温度应保持较高稳定性和均匀性的任务要求。通过建立热阻网络模型,分析热控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并提出有效管理热量传递和合理设计控温方式的方法;利用结构热控一体化设计解决双相机焦面电路高功率密度热量排散问题,采用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控温方式提高主光学结构温度稳定性。通过热仿真分析和热平衡试验验证热设计的准确性。相机入轨4年后1个月内的在轨温度变化显示,相机各部分温度水平和温度稳定性满足设计指标要求,镜头的温度波动范围在0.09~0.17℃,CCD的温度波动范围在0.93~4.30℃,表明相机热控设计合理有效。以上设计实践可为双相机一体化热控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遥感相机 热设计 热平衡试验 在轨验证
下载PDF
融合多主体需求频率特征的复杂产品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协同设计
18
作者 何州 王阳 +3 位作者 蒋翔宇 洪兆溪 何利力 冯毅雄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高周转率和短保质期的复杂产品具有较高订单频率的特征。传统的价值链设计大多基于复杂产品订单数据的时序和销量对销售周期的影响,忽略了其订单频率中蕴含的细节信息,因而难以准确捕捉多主体间快速变化的供需关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高周转率和短保质期的复杂产品具有较高订单频率的特征。传统的价值链设计大多基于复杂产品订单数据的时序和销量对销售周期的影响,忽略了其订单频率中蕴含的细节信息,因而难以准确捕捉多主体间快速变化的供需关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多主体需求频率特征的复杂产品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协同设计方法。首先,采用门控卷积的频率序列提取方法识别多主体需求;其次,将基于频率分段的Transformer时序预测模型融合于订单频率信息,根据改进的时序-频率多头自注意力(seq-fremulti-head attention)结构建立全生命周期价值链,不同分段的时序和频率特征对应不同的注意力头,以实现多段时序和频率特征的融合;最后,将新型价值链协同设计方法应用于某复杂产品多主体需求预测问题,进行实验验证。研究表明,所提出的融合需求频率特征的价值链协同设计方法预测准确度较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链 协同设计 时序预测 TRANSFORMER 频率特征
下载PDF
新型土贝母苷甲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抗胰腺癌作用研究
19
作者 李书慧 杨磊 +3 位作者 王艳 卓玉珍 王阳 杨磊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4期843-850,共8页
目的 利用中药活性成分土贝母苷甲完全替代胆固醇作为脂质体膜材料,制备新型土贝母苷甲脂质体(Tub I-LPs),并研究其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脂质体。利用粒径仪考察粒径和电位,透射电镜观察形貌,并进行包封率及体外... 目的 利用中药活性成分土贝母苷甲完全替代胆固醇作为脂质体膜材料,制备新型土贝母苷甲脂质体(Tub I-LPs),并研究其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脂质体。利用粒径仪考察粒径和电位,透射电镜观察形貌,并进行包封率及体外稳定性考察。使用小鼠全血比较土贝母苷甲单体(Tub I)、土贝母苷甲普通型胆固醇脂质体(C-Tub I-LPs)和Tub I-LPs的溶血性。使用CCK-8法检测Tub I-LPs对Panc 02细胞和MIA PaCa 02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作用。倒置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分别定性和定量检测Panc 02细胞和MIA PaCa 02细胞对两种脂质体的细胞摄取能力。使用JC-1实验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体内实验评估两种脂质体的抗肿瘤效果。使用HE染色评价制剂的安全性。结果 两种脂质体粒径分散均匀,呈近似球状,Tub I-LPs平均粒径为(112.8±0.2)nm,Zeta电位为(-2.6±0.2)m V。C-Tub I-LPs平均粒径为(185.2±0.2)nm,Zeta电位为(-3.1±0.2)m V。Tub I-LPs和C-Tub I-LPs的包封率分别为98.22%和48.39%,两者相比,稳定性相似,但Tub I-LPs溶血性明显降低,且其在细胞增殖抑制,致癌细胞凋亡方面作用更加显著。细胞摄取实验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对Tub I-LPs的摄取能力为C-LPs的3倍。Tub I-LPs引起肿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更显著。C57原位胰腺癌模型证实Tub I-LPs抑制肿瘤作用更加显著。HE染色显示两种脂质体均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使用土贝母苷甲作为膜材能显著增强其细胞摄取能力,并有效提高整体抗肿瘤效果,为进一步利用该膜材包裹抗肿瘤药物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土贝母苷甲 脂质体 细胞凋亡 细胞摄取
原文传递
刚柔复合式路面轮后拉剪区域疲劳破坏规律研究
20
作者 程小亮 邓福昊 +2 位作者 王阳 韩雷雷 周吴军 《中外公路》 2024年第2期54-60,共7页
为研究沥青混凝土与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路面(CRCP)推移病害产生机理,利用弹性层状体系对复合式路面结构进行建模,并使用路段实测数据对模型层间黏结状态进行校准。在层间力学行为分析中发现水平力系数为1时,轮后存在拉剪区域,拉剪区... 为研究沥青混凝土与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路面(CRCP)推移病害产生机理,利用弹性层状体系对复合式路面结构进行建模,并使用路段实测数据对模型层间黏结状态进行校准。在层间力学行为分析中发现水平力系数为1时,轮后存在拉剪区域,拉剪区域的出现可能导致该区域先于最大层间剪应力位置破坏。结合相关试验数据分析表明:同样在水平力系数为1的情况下,常温标准轴载作用下不会导致最大拉应力位置先于最大剪应力位置破坏;而在高温超载作用下,最大剪应力位置疲劳寿命相较常温标准轴载降低,最大拉应力位置层间失去黏结,荷载产生的剪应力将导致层间直接破坏。在实际路面调查中,在长大纵坡+弯道处发现U形裂缝,严重时AC面层大面积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路面(CRCP) 重载 推移病害 拉剪区域 疲劳破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