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宜运动与过度训练调控肠道功能和肠-脑轴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余锋 贾芳芳 +2 位作者 徐帅 汪君民 王阳春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5,48,共11页
对运动介导肠道与大脑联络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适宜运动与过度训练对肠道功能和肠-脑轴之间神经传导及生物信号分子的影响,以揭示其作用机制。发现:肠道与大脑之间关系密切,肠-脑轴之间的双向神经联系和相关生物信号分子是实现肠道... 对运动介导肠道与大脑联络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适宜运动与过度训练对肠道功能和肠-脑轴之间神经传导及生物信号分子的影响,以揭示其作用机制。发现:肠道与大脑之间关系密切,肠-脑轴之间的双向神经联系和相关生物信号分子是实现肠道与大脑之间对话的媒介。运动可通过调控肠道与大脑之间的神经联系和相关生物分子影响肠-脑轴,介导肠道与大脑的健康及神经、精神疾病的转归。肠道微生物是实现肠-脑轴之间信息沟通的重要参与者,运动对肠道功能与肠-脑轴的调节可通过调控肠道微生态,及其介导的神经传导途径和生物信号分子的变化发挥终端效应,进而影响高级神经功能。不同强度的运动对肠道微生态及肠-脑轴的调节效应差异颇大,适宜运动和过度训练引起的干预结果截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运动 过度训练 肠道功能 肠-脑轴
下载PDF
承插式连接预制拼装桥墩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2
作者 李航 刘朵 +2 位作者 王阳春 熊辉 张建东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2,共8页
为研究不同连接构造、轴压比和承插深度对承插式连接预制拼装桥墩(简称“承插式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制作1组现浇桥墩试件和3组承插式桥墩试件开展拟静力试验。对比试件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特征值、耗能能力、刚度特性和... 为研究不同连接构造、轴压比和承插深度对承插式连接预制拼装桥墩(简称“承插式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制作1组现浇桥墩试件和3组承插式桥墩试件开展拟静力试验。对比试件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特征值、耗能能力、刚度特性和残余位移、纵筋应变,分析承插式桥墩与现浇桥墩抗震性能差异以及增设钢榫进行结构优化后桥墩抗震性能改善效果。结果表明:承插式桥墩与现浇桥墩试件破坏模式、损伤范围、承载能力、耗能能力、残余位移和钢筋应变沿梁高分布相近;提高承插式桥墩轴压比,能提高桥墩承载能力,降低延性和累积耗能能力,破坏时残余位移远小于其它构件,具有可靠的自复位能力;提高承插深度,会增大桥墩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墩底增设钢榫能增强承插式桥墩与承台间的连接,承载能力、延性、耗能能力等与承插式和现浇桥墩保持一致,但各加载位移下的累积耗能较高,有助于提高承插式桥墩的耗能能力,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拼装桥墩 承插式连接 抗震性能 轴压比 承插深度 破坏模式 构造优化 拟静力试验
下载PDF
波形钢腹板组合板梁桥负弯矩区抗弯性能研究
3
作者 姜开明 王阳春 +3 位作者 查上 彭悟焯 邓文琴 张建东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58,53,共6页
针对波形钢腹板组合板梁桥,为研究负弯矩区关键设计参数和极限抗弯承载能力计算方法,以某三跨波形钢腹板组合板梁桥为背景,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探讨波形钢腹板组合板梁桥负弯矩区的受力性能,基于参数敏感性分析明确了负弯矩... 针对波形钢腹板组合板梁桥,为研究负弯矩区关键设计参数和极限抗弯承载能力计算方法,以某三跨波形钢腹板组合板梁桥为背景,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探讨波形钢腹板组合板梁桥负弯矩区的受力性能,基于参数敏感性分析明确了负弯矩区钢梁设计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揭示了波形钢腹板组合板梁桥负弯矩区抗弯特性,提出适用于波形钢腹板组合板梁桥的负弯矩区抗弯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支点波形钢腹板厚度由抗剪及屈曲强度控制,负弯矩区受压下翼缘板宽厚比不宜大于28,波形钢腹板抗弯贡献仅约5.7%,实际工程中负弯矩区抗弯承载力计算可忽略波形钢腹板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钢腹板 组合板梁桥 工字钢梁 负弯矩区 抗弯性能 有限元模型
下载PDF
小半径匝道曲线梁桥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阳春 徐秀丽 +1 位作者 李雪红 李枝军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4-159,共6页
针对小半径匝道曲线梁桥的桥窄、墩矮、弯扭耦合严重、地震危害明显等特点,结合某城市一座3跨连续小半径匝道曲线梁桥的工程实例,比较了单梁模型、梁格模型和实体模型在模拟小半径曲线梁桥时的精度。基于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分析了地震波... 针对小半径匝道曲线梁桥的桥窄、墩矮、弯扭耦合严重、地震危害明显等特点,结合某城市一座3跨连续小半径匝道曲线梁桥的工程实例,比较了单梁模型、梁格模型和实体模型在模拟小半径曲线梁桥时的精度。基于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分析了地震波输入方式、墩梁约束形式、宽度和跨径的改变对小半径匝道曲线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梁格模型较为适合于模拟小半径匝道曲线梁桥;地震波输入方式、约束形式以及宽跨的改变对小半径匝道曲线梁桥的地震响应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半径曲线梁桥 时程分析方法 地震响应
下载PDF
世界优秀跨栏运动员分栏时间与专项成绩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阳春 张正红 刘志兰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5-276,共2页
运用文献资料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世界优秀男子110 m跨栏运动员的分栏时间与专项成绩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世界优秀男子110 m跨栏运动员的分栏时间与专项成绩的关联度,并进行排序,分析各分栏时间对专项成绩的影响程度,为世界优秀男子110m... 运用文献资料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世界优秀男子110 m跨栏运动员的分栏时间与专项成绩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世界优秀男子110 m跨栏运动员的分栏时间与专项成绩的关联度,并进行排序,分析各分栏时间对专项成绩的影响程度,为世界优秀男子110m跨栏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跨栏 专项成绩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非体院大学运动队组建方法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阳春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06-108,共3页
大学要办好优秀运动队,必须注重组队方法.应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走初中选材,初步培训;高中相对集中,组建项目运动队;大学在一定条件下专招入队的路子.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水平运动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真正达到体教结合的目的.
关键词 大学运动队 组队方法 特殊性
下载PDF
论规则的修改与体操的观赏性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阳春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93-95,共3页
指出了体操比赛规则、规程修改应遵循的竞技性、观赏性、合理性、安全性原则;分析了新规则和规程的可行性,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之处;认为团体赛应恢复654制,或修改为643制,以增加竞技体操比赛的观赏性,实现其经济价值.
关键词 国际体操联合会 体操 规则 规程 修改原则 观赏性价值
下载PDF
体育教师情感素质及价值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阳春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146-148,共3页
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得到更多行家的重视。关于情感教学的文字也不少见,但如何全面认识和充分实现体育教师情感的教学价值,如何全面提高其情感素质,至今还是一个值得人们继续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认为体育教师在提高情感素质过程中,... 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得到更多行家的重视。关于情感教学的文字也不少见,但如何全面认识和充分实现体育教师情感的教学价值,如何全面提高其情感素质,至今还是一个值得人们继续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认为体育教师在提高情感素质过程中,除加强通过语调,表情,动作和手势方面的变化,表达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外,还应必须注重从情感的稳定性,情感的深刻性和情感的纯洁性三个方面提高自身的情感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师 情感素质
下载PDF
高校体育教学方法与创新教育的探讨与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王阳春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17-118,共2页
随着我国当代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和体育教育思想的创新不断涌现,要求人们站在时代的前沿,去探讨学校体育教学方法变革的新思路,提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的可行性方... 随着我国当代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和体育教育思想的创新不断涌现,要求人们站在时代的前沿,去探讨学校体育教学方法变革的新思路,提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的可行性方案,以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思想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 教学方法 思路创新
下载PDF
试论非体院大学运动队的基础
10
作者 王阳春 陈玉霞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00-102,共3页
分析指出,非体育院校大学要办好运动队,必须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做好选材的基础工作;必须结合区域体育运动的发展特长,以使运动队具备吸收新鲜血液的源泉;必须在校内形成代表队运动项目的大众爱好氛围,以保证运动队发展壮大的群众基础.
关键词 大学运动队 基础 选材 运动氛围
下载PDF
颅脑损伤病历的书写要点
11
作者 王阳春 洪生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1999年第2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病历 书写
下载PDF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多发动脉瘤的诊治价值:附25例报告 被引量:14
12
作者 洪生 +4 位作者 徐新文 杨昭伟 赵佩林 王阳春 吕国士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诊断颅内多发动脉瘤(MI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5例MIA患者(男9例,女16例,年龄17~68岁)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层厚0.625mm,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层面重建(MPR)、表面遮盖三维重建(3-SSD)、容积显示重建(VR)...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诊断颅内多发动脉瘤(MI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5例MIA患者(男9例,女16例,年龄17~68岁)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层厚0.625mm,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层面重建(MPR)、表面遮盖三维重建(3-SSD)、容积显示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并对照手术及介入栓塞治疗结果评估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25例患者经64排螺旋CTA共发现61个动脉瘤,其中2个动脉瘤者17例,3个动脉瘤者6例,4个动脉瘤者1例,5个动脉瘤者1例。64排螺旋CTA能清晰显示MIA,并能清晰显示每个动脉瘤的瘤体大小、瘤颈、瘤顶指向、载瘤动脉以及动脉瘤与周围血管和骨性组织的空间关系。手术治疗21例,介入栓塞治疗4例,64排螺旋CTA所显示的61个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与手术和介入栓塞治疗所见一致。结论 64排螺旋CTA诊断MIA准确性较高,可作为MIA的首选诊断方法,且在指导动脉瘤治疗方面可对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起到重要补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脑血管造影术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1507例训练伤伤类与致伤因素的调查 被引量:19
13
作者 赵会峰 任秀奇 +7 位作者 丽萍 冯斌 刘洪泉 王阳春 徐建伟 谭振美 赵志 孙印臣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50-352,共3页
对某部参加全训战士18765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新兵训练期间共发生训练伤1507例,其中骨关节损伤671例,软组织损伤562例,下腰部损伤138例,炎症136例。训练伤的发生与入伍年限有一定关系,入伍不到一年的... 对某部参加全训战士18765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新兵训练期间共发生训练伤1507例,其中骨关节损伤671例,软组织损伤562例,下腰部损伤138例,炎症136例。训练伤的发生与入伍年限有一定关系,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训练伤发生率为9.8%,明显高于兵龄超过一年的老兵(3.1%,P<0.05)。同时分析了训练伤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伤 伤类 致伤因素 士兵 调查 新兵训练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评价颅内Willis环变异与前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8
14
作者 洪生 徐新文 +4 位作者 杨昭伟 赵佩林 王阳春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641-644,共4页
目的探讨大脑前动脉水平段(A1段)发育异常和胚胎型大脑后动脉与颅内前、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形成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64排CT血管成像(CTA)的资料。①将216例中CTA发现有前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126例,分为前交通动脉动脉瘤(ACoAA)组6... 目的探讨大脑前动脉水平段(A1段)发育异常和胚胎型大脑后动脉与颅内前、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形成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64排CT血管成像(CTA)的资料。①将216例中CTA发现有前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126例,分为前交通动脉动脉瘤(ACoAA)组69例和后交通动脉动脉瘤(PCoAA)组57例,其余CTA检查无动脉瘤,但有头痛、头晕的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②分析动脉瘤的有无,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和瘤颈的宽度、瘤顶指向及瘤体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③将判定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④同时观察大脑前动脉A1段是否存在发育不良或缺如,是否存在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结果①64排CTA共检出前、后交通动脉动脉瘤126例,其中ACoAA 69例,PCoAA57例,以DSA和手术为判断标准,64排CTA检出动脉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②ACoAA组中一侧A1段发育不良或缺如达81.7%,明显高于PCoAA组和对照组(P<0.05);PCoAA组中胚胎型大脑后动脉达56.1%,明显高于ACoAA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①64排CTA检出动脉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②一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或缺如及胚胎型大脑后动脉与前、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动脉环 颅内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刘翔成绩与分栏时间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志兰 龙斌 +2 位作者 王阳春 张正红 朱红燕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178-181,共4页
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刘翔专项成绩与分栏时间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高、速度快,能够有效地用于刘翔的训练调控中去。模型预测的刘翔专项成绩和分栏时间训练对照表,可为刘翔的训练乃至世界优秀跨栏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理论... 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刘翔专项成绩与分栏时间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高、速度快,能够有效地用于刘翔的训练调控中去。模型预测的刘翔专项成绩和分栏时间训练对照表,可为刘翔的训练乃至世界优秀跨栏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项成绩 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刘翔备战奥运会科学化训练研究——分栏时间与专项成绩灰色关联分析及模式训练途径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正红 王阳春 刘志兰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55,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我国著名男子跨栏运动员刘翔的分栏时间进行了综合分析,找出了影响专项成绩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刘翔的专项成绩和分栏时间的预测模型。为刘翔在备战2008年奥运会期间教练员准确了解刘翔的技术特点及竞技... 运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我国著名男子跨栏运动员刘翔的分栏时间进行了综合分析,找出了影响专项成绩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刘翔的专项成绩和分栏时间的预测模型。为刘翔在备战2008年奥运会期间教练员准确了解刘翔的技术特点及竞技能力状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改进方案、实现金牌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翔 跨栏 专项成绩 灰色关联度 模式训练
下载PDF
显微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 被引量:5
17
作者 洪生 杨昭伟 +3 位作者 徐新文 赵佩林 王阳春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分叉部动脉瘤的解剖特点、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显微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1例MCA分叉部动脉瘤显微外科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39例有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表现,按Hunt-FHess分级:0~Ⅰ级5例,Ⅱ级15...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分叉部动脉瘤的解剖特点、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显微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1例MCA分叉部动脉瘤显微外科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39例有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表现,按Hunt-FHess分级:0~Ⅰ级5例,Ⅱ级15例,Ⅲ级11例,Ⅳ级9例,Ⅴ级1例。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确诊。41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手术入路为翼点入路或扩大翼点入路。对多发动脉瘤采取早期与择期、一期与分期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动脉瘤,原则是先处理破裂动脉瘤,再处理未破裂动脉瘤。结果动脉瘤夹闭38例,动脉瘤夹闭+包裹2例,夹闭一侧动脉瘤,另一侧动脉瘤未处理1例。依据GOS判断:优良31例,轻残6例,重残2例,死亡2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MCA分叉部动脉瘤效果显著。熟悉MCA分叉部动脉瘤的解剖特征有助于减少术中血管损伤和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对合并脑内血肿的MCA分叉部动脉瘤,应急诊手术清除血肿并夹闭动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动脉瘤 显微手术 预后
下载PDF
早期显微手术治疗破裂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被引量:5
18
作者 洪生 赵佩林 +4 位作者 志明 王阳春 杨昭伟 刘洪泉 殷尚炯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破裂大脑中动脉(MCA)动脉瘤的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3例破裂MCA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按Hunt-Hess分级:Ⅱ级14例,Ⅲ级10例,Ⅳ级8例,Ⅴ级1例。均在动脉瘤破裂后72 h内行显微... 目的探讨破裂大脑中动脉(MCA)动脉瘤的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3例破裂MCA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按Hunt-Hess分级:Ⅱ级14例,Ⅲ级10例,Ⅳ级8例,Ⅴ级1例。均在动脉瘤破裂后72 h内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 动脉瘤夹闭30例,夹闭加包裹2例,一侧夹闭、另一侧未处理1例。依据GOS预后评分:5分(恢复良好)24例,4分(轻度残疾)5例,3分(重度残疾)2例,1分(死亡)2例。结论早期显微手术治疗破裂MCA动脉瘤效果显著,充分的术前评估和良好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小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志明 殷尚炯 +2 位作者 王阳春 刘福增 孟文博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 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小脑出血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小脑出血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脑室内颅内压监测,根据ICP值调节脱水剂的用量.结果 全组死亡5例,其中3例为有严重合并症的老年患者,1例为脑干功能衰竭,1例... 目的 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小脑出血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小脑出血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脑室内颅内压监测,根据ICP值调节脱水剂的用量.结果 全组死亡5例,其中3例为有严重合并症的老年患者,1例为脑干功能衰竭,1例为再出血,家属放弃治疗.颅内压监测5~ 14d,平均7.8d,无探头植入引起的颅内大出血,2例发生颅内感染,对症治疗后好转.经过3个月~1年的随访,平均8个月,根据GOS评分:良好7例,中残3例,重残1例.结论 小脑出血患者手术后应用持续颅内压监测,可指导降颅压药物的实施,能及早、安全拔除脑室引流,对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出血 手术 颅内压监测
下载PDF
脊髓继发性损伤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郑文济 洪生 +3 位作者 王阳春 赵志 谭振美 李春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1996年第1期40-41,共2页
脊髓伤分原发伤与继发伤。一部分脊髓伤,解剖上未横断,伤后当时无截瘫,但由于继发血液循环障碍,出现脊髓缺血、出血及中心性坏死,使脊髓内重要结构产生继发性的不可逆性损害,导致完全截瘫的不良后果。本文报道犬、小白鼠的实验性脊髓伤... 脊髓伤分原发伤与继发伤。一部分脊髓伤,解剖上未横断,伤后当时无截瘫,但由于继发血液循环障碍,出现脊髓缺血、出血及中心性坏死,使脊髓内重要结构产生继发性的不可逆性损害,导致完全截瘫的不良后果。本文报道犬、小白鼠的实验性脊髓伤早期病理改变,并以23例继发性脊髓伤的分析,探讨脊髓继发性损伤的发生机理。实验提示早期应用钙通道阻断剂尼维地平,有利于改善脊髓缺血引起的继发性脊髓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继发性损伤 脊髓缺血 截瘫 临床研究 实验 早期应用 钙通道阻断剂 小白鼠 解剖 坏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