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部缺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高血压对视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雅从 尤明玲 +6 位作者 张立红 董京辉 张晓琳 任骞 于华 张华 叶存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6-540,共5页
【目的】探讨眼部缺血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及高血压对视力和眼底病变的影响。【方法】对124例眼部缺血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患者平均年龄63.64(S=12.13)岁,男女比例1.8∶1;96.77%的患者有颈动脉狭窄,主要... 【目的】探讨眼部缺血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及高血压对视力和眼底病变的影响。【方法】对124例眼部缺血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患者平均年龄63.64(S=12.13)岁,男女比例1.8∶1;96.77%的患者有颈动脉狭窄,主要的全身合并症是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眼部症状为视力下降和一过性黑矇,眼前节主要发生虹膜新生血管生成,视网膜主要表现为动脉狭窄和静脉扩张、点片状出血;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主要表现为臂-视网膜循环时间和视网膜动-静脉循环时间延长、微血管囊样扩张和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的视力障碍与没有高血压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眼部缺血综合征是一种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的严重的慢性缺血性眼部症候群,男性多于女性,主要由颈动脉狭窄引起,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常需要神经科和心内科等医师联合诊治,高血压可以加重患者的眼部病变,眼底镜和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是早期确诊该病的关键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缺血综合征 颈动脉狭窄 高血压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眼底镜检查
下载PDF
新生儿10000例Retcam Ⅲ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雅从 耿韶辉 +5 位作者 李艳涛 王玉芳 张红 张婷婷 张佳佳 张炜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5年第5期348-351,共4页
目的探讨广角数字儿童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Ⅲ在新生儿期眼底检查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 00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自然顺产6 822例,助产96例(包括胎头吸引助产69例和产钳助产27例),剖宫产3 082例。采用RetcamⅢ进行眼部检查。结果 1 ... 目的探讨广角数字儿童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Ⅲ在新生儿期眼底检查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 00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自然顺产6 822例,助产96例(包括胎头吸引助产69例和产钳助产27例),剖宫产3 082例。采用RetcamⅢ进行眼部检查。结果 1 864例(3 644眼)存在各种眼病:视网膜出血1 798例(3 416眼),其中自然顺产1 655例(24.3%)、胎头吸引助产30例(43.5%)、产钳助产14例(52%)和剖宫产99例(3.2%);早产儿视网膜病变51例(102眼);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8例(16眼);青光眼原因待查患儿1例(2眼);视网膜母细胞瘤1例(1眼);牵牛花综合征2例(2眼);先天性脉络膜缺损2例(2眼);先天性视乳头小凹1例(1眼)。结论应用RetcamⅢ筛查新生儿眼底有助于早期诊治新生儿眼病,眼科和新生儿科临床医师应该高度重视新生儿眼病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角数字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 眼病筛查 新生儿
下载PDF
上睑下垂美容手术的解剖学设计和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雅从 张立红 +2 位作者 张黎平 李丽 吴秀昌 《解剖学研究》 CAS 2008年第5期369-37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对称性上睑下垂美容手术的设计要点以及术后美容效果。方法通过对33例不对称性上睑下垂患者术前双眼各自不同特点的分析,提出设计要点,同时对术后的美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组病例中美容效果优者占87.9%,良以上者占94.0%。... 目的探讨不对称性上睑下垂美容手术的设计要点以及术后美容效果。方法通过对33例不对称性上睑下垂患者术前双眼各自不同特点的分析,提出设计要点,同时对术后的美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组病例中美容效果优者占87.9%,良以上者占94.0%。结论双眼对称是眼部美容手术成功的关键,只有按照患者各自的解剖学特点设计手术,才能取得良好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睑下垂 提上睑肌缩短术 重睑成形术 单睑
下载PDF
改良式上睑提肌缩短术矫正上睑下垂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雅从 任骞 吴秀昌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02-804,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上睑提肌缩短术矫正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对120例(128眼)先天性上睑下垂采用结膜面及皮肤面切口的联合手术方法进行上睑提肌缩短术。结果术后1年随访,128眼中有118眼效果较满意,9眼矫正不足,1眼过矫。手术治愈率为92.19%... 目的探讨改良式上睑提肌缩短术矫正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对120例(128眼)先天性上睑下垂采用结膜面及皮肤面切口的联合手术方法进行上睑提肌缩短术。结果术后1年随访,128眼中有118眼效果较满意,9眼矫正不足,1眼过矫。手术治愈率为92.19%,有效率为99.22%。结论采用结膜面及皮肤面切口的内外路联合手术方法优越性较多,术后效果也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方法 上睑提肌缩短术 上睑下垂
下载PDF
个体化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矫治角膜不规则散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华 李丽 +3 位作者 赵娴 王雅从 张黎平 张新元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42-644,共3页
目的评价眼前节全景仪引导的个体化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治疗偏中心切削所致不规则散光的效果,并比较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角膜不规则状态的变化。方法收集10例(18眼)因行屈光手术而... 目的评价眼前节全景仪引导的个体化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治疗偏中心切削所致不规则散光的效果,并比较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角膜不规则状态的变化。方法收集10例(18眼)因行屈光手术而发生偏中心的患者,伴有严重的不良视觉症状,行眼前节全景仪引导的个体化LASEK治疗。所有患者在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均行眼前节全景仪检查,并对手术前后所有患者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角膜表面非球面性(Q值)、角膜表面变异指数、角膜表面垂直不对称指数等进行比较。结果 UCVA由术前0.26±0.15变为术后6个月0.85±0.11,BCVA术前0.69±0.20变为术后6个月1.02±0.04,UCVA、BC-VA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Q值术前为0.56±0.29,术后1个月、3个月时分别为0.21±0.52、0.36±0.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为0.54±0.48,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表面变异指数术前为65±11,术后6个月降低为5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表面垂直不对称指数术前为0.78±0.12,术后6个月降低为0.24±0.18,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4)。术后切削区中心偏移明显改善,光学区居中,并且光学区较术前有所扩大。结论眼前节全景仪引导的个体化LASEK手术矫治偏中心所致的角膜不规则散光安全、有效,能整体上改善角膜不规则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前节全景仪 个体化切削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不规则散光 偏中心切削
下载PDF
应用oculyzer眼前节全景仪引导的个体化LASIK治疗远视散光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华 赵娴 +4 位作者 李丽 于华 张青 王雅从 张新元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1357-1359,共3页
目的:探讨oculyzer眼前节全景仪引导的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laser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远视及远视散光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55例110眼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oculyzer眼前节全景仪引导,进行... 目的:探讨oculyzer眼前节全景仪引导的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laser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远视及远视散光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55例110眼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oculyzer眼前节全景仪引导,进行个体化LASIK(25例50眼);对照组进行传统LASIK(30例60眼)。比较两组术后视力变化、屈光度变化、偏中心切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屈光度均有不同程度回退,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后裸眼视力更好,6mo时屈光度更稳定,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偏中心切削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Oculyzer眼前节全景仪引导的LASIK手术治疗远视散光的术后疗效更好,术后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前节全景仪 个体化切削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远视 散光
下载PDF
格栅状光凝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纤维膜疗效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丽 任骞 +3 位作者 叶存喜 于华 殷莉 王雅从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397-1400,共4页
目的评价格栅状光凝(macular laser grid photocoagulation,ML,GP)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retinopathy,PDR)患者视网膜新生血管纤维膜的效果。方法选... 目的评价格栅状光凝(macular laser grid photocoagulation,ML,GP)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retinopathy,PDR)患者视网膜新生血管纤维膜的效果。方法选取PDR患者87例138眼。依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2组,A组为视网膜新生血管纤维膜不伴有周围血管牵引扭曲组,B组为伴有周围血管牵引扭曲组。每组再分2个亚组,Ⅰ组(新生血管纤维膜形成范围<2PD)和Ⅱ组(范围>2PD)。对眼底病情较轻的A组先行黄斑部MLGP,1周后给予PRP。对病情较重的B组,先期治疗同A组,然后根据视力恢复及眼底FFA结果,适时、个体化地追加PRP治疗。另外,对纤维膜形成范围较小的Ⅰ组患者行纤维增殖膜覆盖光凝,视网膜新生血管纤维膜形成范围>2PD的Ⅱ组行纤维增殖膜周围环绕光凝(不覆盖光凝)。结果视力总有效率AⅠ组为92.86%,AⅡ组为94.87%,BⅠ组为91.30%,BⅡ组为85.2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视野缺损的总有效率AⅠ组为92.96%,AⅡ组为84.62%,BⅠ组为91.30%,BⅡ组为73.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经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后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吸收加快,AⅠ组总有效率为95.23%,AⅡ组为84.62%,BⅠ组为95.65%,BⅡ组为79.4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PDR患者眼底不同新生血管及纤维增殖膜形成的形态及大小采用不同光凝处理方法是稳定视力和阻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病变进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光凝固术 视网膜新生血管化
下载PDF
足月新生儿视网膜出血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耿韶辉 王雅从 +3 位作者 张静 李艳涛 张佳佳 张炜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6年第4期255-257,共3页
目的 探究足月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4年12月~2015年7月在本院出生后15 d内接受Ret CamⅢ眼底检查的1 017例足月新生儿资料。观察性别、胎次、出生体重、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分娩方式、脐带绕颈、脐带... 目的 探究足月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4年12月~2015年7月在本院出生后15 d内接受Ret CamⅢ眼底检查的1 017例足月新生儿资料。观察性别、胎次、出生体重、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分娩方式、脐带绕颈、脐带扭转及新生儿全身情况。将受检新生儿分为视网膜出血组和对照组,分析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1 017例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发病率为19.6%。视网膜出血组顺产、器械助产、脐带绕颈(NC)和脐带扭转(UCT)的构成比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2.9%∶66%)、(4.5%∶2.7%)、(29.1%∶20.2%)和(13.06%∶5.62%);剖宫产的构成比则低于对照组(22.6%∶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顺产、器械助产、NC和UCT是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 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危险因素涉及顺产、器械助产、NC和UCT等多方面,应引起相关临床医师的重视。(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6,16:255-2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绕颈 脐带扭转 足月新生儿 视网膜出血
下载PDF
上睑下垂合并下斜视联合手术治疗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丽 任骞 +1 位作者 王雅从 师翠玲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43-444,共2页
目的 评价上睑提肌缩短加上直肌提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合并上直肌功能不全所致下斜视的疗效.方法 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月应用上睑提肌缩短加上直肌提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合并上直肌功能不全9例(10眼).结果 术后双眼睑高度基... 目的 评价上睑提肌缩短加上直肌提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合并上直肌功能不全所致下斜视的疗效.方法 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月应用上睑提肌缩短加上直肌提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合并上直肌功能不全9例(10眼).结果 术后双眼睑高度基本对称,下斜视矫正效果良好.结论 上睑提肌缩短加上直肌提吊术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合并上直肌功能不全比较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下睑下垂 下斜视 上睑提肌缩短 上直肌提吊术
下载PDF
评价具有不同特征纤维血管膜的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全视网膜光凝后的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丽 任骞 +3 位作者 叶存喜 于华 殷莉 王雅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nce fundus angiography,FFA)对符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Ⅳ~Ⅴ期诊断标准的纤维血管膜进行分析,观察不同部位、形态、大小纤维血管膜的光凝治疗效果。方法 :符合DRⅣ~... 目的: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nce fundus angiography,FFA)对符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Ⅳ~Ⅴ期诊断标准的纤维血管膜进行分析,观察不同部位、形态、大小纤维血管膜的光凝治疗效果。方法 :符合DRⅣ~Ⅴ期患者56例,98只眼,应用FFA评估所有病例视网膜总体情况。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分别于第1、3、6个月行FFA检查及常规检查,根据疗效分为治疗有效和无效两组。分析治疗前FFA结果,观察两组纤维血管膜的部位、范围、形态。结果:56例患者98只眼中,治疗有效组72(73.5%)只眼,无效组26只眼,共有18只眼转行玻璃体切割术,2只眼发展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根据治疗前FFA结果,对以上两组病例的纤维血管膜进行对比观察,治疗有效组中合并视盘新生血管情况、纤维血管膜范围、弥漫膜及桥状膜情况与无效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FA评估DR患者增生膜位置、形态和大小对临床上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或进一步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增殖期 纤维血管膜 眼底荧光造影
原文传递
大剂量和长疗程激素联合阿瓦斯汀治疗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丽 任骞 +3 位作者 王雅从 殷莉 叶存喜 于华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19期2918-2919,共2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长疗程激素联合阿瓦斯汀( Avastin )治疗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 ,VKHS)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大剂量、长疗程激素联合Avastin治疗VKHS 33例:(1)21例视网... 目的:探讨大剂量、长疗程激素联合阿瓦斯汀( Avastin )治疗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 ,VKHS)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大剂量、长疗程激素联合Avastin治疗VKHS 33例:(1)21例视网膜水肿及黄斑区水肿较轻,单独应用激素治疗。前2 d,应用甲基强地松龙(甲基泼尼松龙)600 mg/d静脉点滴,之后每2天递减100 mg,第9~11天,改为口服强的松80 mg/d,第12~14天,口服强的松60 mg/d,以后每3天递减10 mg,至第21天,口服强的松30 mg/d,1周后减为口服强的松20 mg/d,连用2周后减为口服强的松15 mg/d,维持2周后停药;从第28天起,联合复方倍他米松0拻.5 ml球后注射,每周1次,8周后改为醋酸曲安西龙40 mg球后注射,每3周1次,共8次,总疗程为9个月。(2)12例黄斑区水肿及视乳头水肿严重,给予激素治疗的同时加用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 25 mg/0.05 ml,激素用量及用药时间同上。结果 A组治疗前视力为0.31±1.3,1周后视力无明显提高,2周后视力为0.53±2.1,黄斑区及视乳头水肿明显减轻,1个月后视力提高至0.79±2.4,3个月后所有患者视力均在0.6以上(0.83±2.6),自第2周开始与治疗前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之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患者视力基本稳定或有小幅升高。 B组治疗1周后视力均提高至0.6以上(0.73±1.2),与治疗前(0.21±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黄斑区及视乳头水肿明显减轻。之后第2周、第1、3、6、9个月复查视力基本稳定或有小幅升高。33例患者治疗结束后,均常规复查FFA及OCT,所有患者视网膜渗漏消失,神经上皮层脱离消失。结论大剂量、长疗程激素治疗VKHS,临床疗效确切,加用Avastin可快速减轻黄斑区及视乳头水肿,提高患者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阿瓦斯汀
下载PDF
脐带绕颈与足月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耿韶辉 王雅从 +3 位作者 张静 李艳涛 张红 张婷婷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6年第6期399-401,共3页
目的 探究脐带绕颈(NC)与足月新生儿视网膜出血(RH)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2-11月在本院出生后5d内接受RetCamⅢ眼底检查的1 489例足月新生儿资料,除外全身系统性疾病和其他眼部疾病。将受检新生儿分为NC组和对照组,分析NC与新生... 目的 探究脐带绕颈(NC)与足月新生儿视网膜出血(RH)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2-11月在本院出生后5d内接受RetCamⅢ眼底检查的1 489例足月新生儿资料,除外全身系统性疾病和其他眼部疾病。将受检新生儿分为NC组和对照组,分析NC与新生儿RH的关系。结果 1489例受检新生儿共有RH251(16.9%)例。NC组RH的发病率为21.3%,其中绕颈1周RH的发病率为23.7%,绕颈2周RH的发病率为25.6%,绕颈3周及以上RH的发病率为5.3%;对照组RH的发病率为15.2%。NC组RH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C是新生儿RH的危险因素,应该引起相关临床医师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绕颈 足月新生儿 视网膜出血
下载PDF
先天性视盘小凹一家系二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雅从 任骞 +1 位作者 李丽 刘金玲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1-422,共2页
关键词 视盘/畸形 视盘/胚胎学
原文传递
孤立性视网膜星状细胞错构瘤一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雅从 任骞 李丽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3-274,共2页
关键词 视网膜肿瘤 错构瘤
原文传递
视网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联合性错构瘤一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任骞 王雅从 李丽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9-270,共2页
关键词 色素上皮 错构瘤 视网膜肿瘤
原文传递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亚红 师翠玲 +4 位作者 李丽 韩贤奎 王建仓 任骞 王雅从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为了了解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的合并症发生的情况。 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本院 1995年 10月到 1999年 10月 2 77例 (2 77只眼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病例。 结果  70 %以上的病例发病年龄均在 5 5岁以上 ,81.5 8%的分支静... 目的  为了了解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的合并症发生的情况。 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本院 1995年 10月到 1999年 10月 2 77例 (2 77只眼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病例。 结果  70 %以上的病例发病年龄均在 5 5岁以上 ,81.5 8%的分支静脉阻塞发生于颞上及颞下象限。分支静脉阻塞合并症的发生率与阻塞的位置密切相关 ,愈大的分支静脉阻塞 ,其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的发生率也就愈高。 结论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发生在发病的早期 ,无灌注区的出现多在 7~ 12个月 ,而新生血管的出现 ,多半在一年以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分支闭塞 并发症 临床分析 新生血管 眼底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