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澜沧江梯级水库沉积物磷形态特征及释放风险 被引量:1
1
作者 孙猛 包宇飞 +4 位作者 王雨春 胡明明 李姗泽 温洁 张迪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634-3643,共10页
为阐明深水水库沉积物磷赋存形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潜在的释放风险,对澜沧江中下游4座梯级水库(功果桥、小湾、漫湾和糯扎渡)的沉积物和上覆水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水库沉积物总磷(TP)含量变化范围在266.66~842.87mg/kg之间,... 为阐明深水水库沉积物磷赋存形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潜在的释放风险,对澜沧江中下游4座梯级水库(功果桥、小湾、漫湾和糯扎渡)的沉积物和上覆水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水库沉积物总磷(TP)含量变化范围在266.66~842.87mg/kg之间,平均为533.18mg/kg.各水库沉积物有机磷(OP)变化特征表现为功果桥水库沉积物OP以生物可利用OP为主过渡到其他水库以残渣磷为主.各水库沉积物无机磷(IP)分布特征表现为生物可利用IP由上游到下游逐渐增加,环境条件有利于下游水库生物可利用IP的形成.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质和上覆水体环境因子是影响沉积物磷形态分布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各水库沉积物-水界面正磷酸盐(PO_(4)^(3-)-P)浓度分析得知,孔隙水PO_(4)^(3-)-P浓度范围在0.017~0.258mg/L之间,上覆水PO_(4)^(3-)-P浓度范围在0.015~0.055mg/L之间,PO_(4)^(3-)-P均是由孔隙水向上覆水进行扩散,其释放通量范围为0.010~0.116mg/(m^(2)·d).季节性缺氧和区域沉积作用使下游水库存在较大的PO_(4)^(3-)-P释放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 沉积物 磷形态 释放风险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流域水化学特征及碳汇计算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伯根 包宇飞 +2 位作者 胡明明 王雨春 孙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56,共8页
河流是连接海陆两大生态系统的主要通道,也是碳循环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以雅鲁藏布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化学与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水化学特征和碳汇过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①雅鲁藏布江流域河水总溶解固体(TDS)均值... 河流是连接海陆两大生态系统的主要通道,也是碳循环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以雅鲁藏布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化学与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水化学特征和碳汇过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①雅鲁藏布江流域河水总溶解固体(TDS)均值为205.3 mg/L,高于世界河流平均水平;河水中阴离子以HCO_(3)^(-)为主,阳离子以Ca^(2+)为主。②质量平衡模型表明,流域水化学组成以碳酸盐岩风化为主,平均贡献率为56%,硅酸盐岩和蒸发盐岩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3%和17%;大气降水输入对河水主要离子的贡献仅为3%。③流域内岩石风化速率为42.03 t/(km^(2)·a),约为世界河流平均岩石风化速率的2倍。受径流流量的影响,丰水期岩石风化速率(72.00 t/(km^(2)·a))远大于枯水期(12.06 t/(km^(2)·a))。④流域内岩石风化CO_(2)消耗速率为407.13×10^(3)mol/(km^(2)·a),远高于世界河流平均水平。其中,碳酸盐岩风化CO_(2)消耗速率平均为232.29×10^(3)mol/(km^(2)·a),硅酸盐岩风化CO_(2)消耗速率平均为174.84×10^(3)mol/(km_(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风化速率 CO_(2)消耗速率 碳汇效应 雅鲁藏布江
下载PDF
怒江真核浮游生物的海拔分布格局及其环境影响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杰 邓玥 +5 位作者 李天翠 胡明明 刘威 王雨春 王英才 胡愈炘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65,共7页
为研究怒江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于2020年11月在怒江干流约2 000 km的区域布设了35个样点进行样品采集,基于18S rRNA分子标记进行宏条形码分析,探究了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测序共得到1 320个操作... 为研究怒江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于2020年11月在怒江干流约2 000 km的区域布设了35个样点进行样品采集,基于18S rRNA分子标记进行宏条形码分析,探究了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测序共得到1 320个操作分类单元(OTU),涵盖了真核浮游生物群落共34门302属。β多样性显示怒江的真核浮游生物群落能够随海拔梯度的变化明显分为高海拔(4 000 m以上)、中海拔(1 000~4 000 m)和低海拔(1 000 m以下)3个分组,组间差异大于组内差异。不同海拔真核浮游生物的α多样性显示,表征物种丰富度的Chao1指数、表征群落均匀度的Pielou指数、表征群落整体多样性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随着海拔的升高呈降低趋势,说明海拔的升高会影响真核浮游生物的多样性。在不同海拔的群落组成差异上,纤毛虫门和绿藻门的物种相对丰度随着海拔的降低而升高,主要富集于低海拔区域;硅藻门物种是相对丰度最高的物种,主要富集于中海拔区域;节肢动物门的物种相对丰度随着海拔的降低而降低,主要富集于高海拔区域。环境影响因素上,怒江pH值和电导率随纬度的降低而降低,水温、溶解氧、流速和浊度随纬度的降低而升高,海拔、水温和流速是显著影响怒江真核浮游生物群落分布的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浮游生物 18S rRNA 海拔梯度 环境因子 怒江
下载PDF
漳河上游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形态与风险评价
4
作者 高朋阳 赵东亮 +2 位作者 武金坤 王雨春 程瑶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44,共5页
为揭示漳河上游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特征,测定了32个点位样本的Cr、As、Cd、Pb形态和含量,采用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和风险评估编码法评估潜在生态风险,相关性分析用以分析重金属来源。结果表明,重金属Cr、As、Cd、Pb的平均含量分别... 为揭示漳河上游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特征,测定了32个点位样本的Cr、As、Cd、Pb形态和含量,采用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和风险评估编码法评估潜在生态风险,相关性分析用以分析重金属来源。结果表明,重金属Cr、As、Cd、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91.51±24.30、9.81±3.05、0.12±0.05、18.30±5.43 mg/kg,仅Cd平均含量未超过背景值;Cd可交换态占比大于Cr、As、Pb,生化活性相对较高;重金属潜在风险依次为Cd>Pb>As>Cr,风险集中在浊漳源头及清漳西源;4种重金属主要来源于矿产开采,采矿活动贡献了重金属含量和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河上游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形态 风险评价 来源分析
原文传递
三峡消落带土壤-植物-微生物作用下的氮循环关键过程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姗泽 王雨春 +4 位作者 张家晖 赵建伟 温洁 包宇飞 陈铭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8-410,共13页
流域氮污染问题是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极大地改变了流域氮循环过程。三峡水库作为我国重要的优质淡水资源库,却面临着支流水华频繁暴发的水安全问题。如何有效削减氮污染并维持水库消落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三峡水库... 流域氮污染问题是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极大地改变了流域氮循环过程。三峡水库作为我国重要的优质淡水资源库,却面临着支流水华频繁暴发的水安全问题。如何有效削减氮污染并维持水库消落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三峡水库生态安全运行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水库消落带作为邻近水体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热区”,在营养元素循环、面源污染截留、温室气体排放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等新型研究手段在环境研究中广泛应用,氮循环过程与机理得到了更微观的诠释,氮循环功能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位分化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突出成果。本文基于对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植物-微生物作用下的氮循环关键过程所开展的最新研究,结合消落带水陆交错的特殊环境条件,综述水库消落带中氮循环的关键过程和机理,分析水库消落带对流域水环境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在影响,并对未来消落带亟待解决的问题做了进一步展望,以期为大型水库消落带生态系统的综合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消落带 氮循环 微生物 温室气体
下载PDF
西南峡谷型水库的季节性分层与水质的突发性恶化 被引量:101
6
作者 王雨春 朱俊 +2 位作者 马梅 尹澄清 刘丛强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60,共7页
选择西南云贵高原乌江流域的百花湖水库进行了气象、水温度和水化学(DO、FeⅡ和MnⅡ)的连续监测(13个月).结果表明,由于气候等原因,百花湖水库的水体在夏季形成分层,但是没有典型分层湖泊的温跃层变化,这种水体温度结构可以在4-10月保... 选择西南云贵高原乌江流域的百花湖水库进行了气象、水温度和水化学(DO、FeⅡ和MnⅡ)的连续监测(13个月).结果表明,由于气候等原因,百花湖水库的水体在夏季形成分层,但是没有典型分层湖泊的温跃层变化,这种水体温度结构可以在4-10月保持稳定;这种"不显著的"温度分层结构,有效限制了上下水团的混合,形成显著的水体溶解氧分层,氧化/还原界面可达到水深8m左右.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贵州多座水库频繁出现的季节性水质恶化现象,与水库水体混合期(多为夏末初秋),水体分层结构失稳有关.上下层水体的垂直交替,使下层水体中的还原性物质带入上层湖水,造成表层水体缺氧和表观浑浊,鱼类窒息死亡.在百花湖水库的研究表明,西南地区深水水库,可以在夏季出现一定的水体温度分层结构,并导致显著的水体水化学(如溶解氧)分层,进而影响水库水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温度 湖水 百花湖 水环境质量 溶解氧 水库 水质 水化学 层结 表观
下载PDF
贵州红枫湖沉积物磷赋存形态及沉积历史 被引量:67
7
作者 王雨春 马梅 +2 位作者 万国江 刘丛强 尹澄清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1-27,共7页
采集了云贵高原深水湖泊红枫湖现代沉积物未受扰动的柱状样品,通过分析不同形态沉积磷在沉积剖面上的分布特征,并结合沉积物样品柱的210Pb、137Cs年代学研究结果,揭示了红枫湖现代沉积过程中不同形态沉积磷的早期成岩改造的时间变化序列... 采集了云贵高原深水湖泊红枫湖现代沉积物未受扰动的柱状样品,通过分析不同形态沉积磷在沉积剖面上的分布特征,并结合沉积物样品柱的210Pb、137Cs年代学研究结果,揭示了红枫湖现代沉积过程中不同形态沉积磷的早期成岩改造的时间变化序列,以及沉积磷外源输入负荷的历史变化.采用Ruttenberg法分析沉积磷的地球化学赋存形态,研究表明,红枫湖沉积物中有机磷和铁结合态磷是沉积磷的主要赋存形态,分别占沉积全磷的60%和28%.沉积磷在垂直剖面上的分布特征显示,红枫湖现代沉积过程中,沉积磷在最终埋藏前可能发生非常剧烈的形态转化和再迁移,尤其是有机磷和铁结合态磷的成岩改造可能是湖泊系统磷循环质量平衡的重要方面.年代学数据同时表明,近年的人为活动导致湖泊系统(包括沉积物)磷负荷的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赋存形态 早期成岩作用 沉积年代 红枫湖
下载PDF
红枫湖、百花湖沉积物全氮、可交换态氮和固定铵的赋存特征 被引量:96
8
作者 王雨春 万国江 +1 位作者 黄荣贵 尹澄清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01-309,共9页
氮是引起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营养元素之一.本次工作从贵州两个重要水库(红枫湖和百花湖)采集了未受扰动的沉积物样品柱,分析了分层沉积物样品中的总氮、无机交换性氮和固定铵的含量及垂直剖面分布.研究表明,红枫湖和百花湖沉积物中... 氮是引起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营养元素之一.本次工作从贵州两个重要水库(红枫湖和百花湖)采集了未受扰动的沉积物样品柱,分析了分层沉积物样品中的总氮、无机交换性氮和固定铵的含量及垂直剖面分布.研究表明,红枫湖和百花湖沉积物中具有较高的全氮含量,平均含量约为沉积物干重的0.36%~0.40%,其垂直分布在埋藏过程中受到成岩作用改造;沉积物交换性氮在沉积物中的赋存受到全氮含量和埋藏环境的双重控制;红枫湖和百花湖沉积物具有较强的吸持固定铵的能力,沉积物固定铵的绝对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434.05 mg/kg和416.94mg/kg;分别占全氮的13.53%和12.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特征 沉积物 全氮 交换性氮 固定铵 红枫湖 百花湖 富营养化
下载PDF
红枫湖、百花湖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研究 被引量:65
9
作者 王雨春 万国江 +2 位作者 王仕禄 李社红 黄荣贵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3-278,共6页
湖泊沉积物中磷存在形态 ,是理解湖泊系统中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方面 ,对研究湖泊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工作中 ,采用连续提取化学分析技术 ,对红枫 -百花湖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及其剖面变化进行了研究 ,磷的存... 湖泊沉积物中磷存在形态 ,是理解湖泊系统中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方面 ,对研究湖泊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工作中 ,采用连续提取化学分析技术 ,对红枫 -百花湖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及其剖面变化进行了研究 ,磷的存在形态包括 :吸附态磷 (LooselysorbedP)、铁结合态磷 (Fe boundP)、钙结合态磷 (Ca boundP)、矿物晶格中结合力强的残留态磷 (Detrial P)和有机态磷 (Organic P)。研究表明 ,两湖沉积物中 ,铁结合态磷 (Fe boundP)所占比例最大。铁氧化物或铁氢氧化物矿物的早期成岩作用 ,是影响沉积物磷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形态 湖泊沉积物 百花湖 红枫湖
下载PDF
SWB-1型便携式湖泊沉积物─界面水取样器的研制 被引量:68
10
作者 王雨春 黄荣贵 万国江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4-96,共3页
在湖泊环境的研究中,采到保持原状的沉积物─水界面样品是一项基本工作。根据国外有关资料,在前期研制的沉积物─水界面采样装置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湖泊沉积物─水界面取样器。本取样器由四部分组成,即连接构件、配重、悬... 在湖泊环境的研究中,采到保持原状的沉积物─水界面样品是一项基本工作。根据国外有关资料,在前期研制的沉积物─水界面采样装置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湖泊沉积物─水界面取样器。本取样器由四部分组成,即连接构件、配重、悬挂密封机构和取样管。取样器是靠自重插入湖泊沉积层,悬挂密封机构将样品封闭于取样管内。本取样器能在深水湖泊中取到30~50cm的湖底沉积物柱及10~30cm的界面水柱。整个取样器重量轻(只有7.5kg),易于携带和野外操作,并配有野外分样装置。本取样器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湖泊沉积物─水界面取样器,适合于各种环境研究监测部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水界面 取样器 湖泊
下载PDF
TTA为载体的乳状液膜对钪与铁、锰、钙、稀土、钛的分离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雨春 张仲甫 +1 位作者 江德先 黄炳辉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2年第1期16-20,共5页
本文报道了乳状液膜法(ELM)分离钪与铁、锰、钙、混合稀土、钛等离子。在pH2.2~2.5的盐酸介质中,只有钪被TTA(噻吩甲酰三氟丙酮)为载体的ELM提取.在大量杂质共存的条件下,经一级提取Sc^(3+)件从60mg/L富集到1400mg/L,内相Sc^(3+)浓度... 本文报道了乳状液膜法(ELM)分离钪与铁、锰、钙、混合稀土、钛等离子。在pH2.2~2.5的盐酸介质中,只有钪被TTA(噻吩甲酰三氟丙酮)为载体的ELM提取.在大量杂质共存的条件下,经一级提取Sc^(3+)件从60mg/L富集到1400mg/L,内相Sc^(3+)浓度远远高于杂质离子浓度。液膜配方为:50ml含0.3gTTA/100ml,4%N_(205)或span80的煤油溶液与40ml 2M以上Ha制乳,水乳比可取2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膜分离 金属 提取
下载PDF
湖泊现代化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作用及环境效应 被引量:37
12
作者 王雨春 万国江 +2 位作者 黄荣贵 邹申清 陈刚才 《重庆环境科学》 2000年第4期39-41,59,共4页
研究湖泊沉积物中磷的再迁移循环 ,对预防湖泊富养化现象发生和修复已污染湖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沉积物柱芯孔隙水地球化学、沉积物中磷的不同化学相、沉积速率、磷沉积通量的研究 ,可以计算湖泊沉积物磷的释放通量。湖泊表层沉积物... 研究湖泊沉积物中磷的再迁移循环 ,对预防湖泊富养化现象发生和修复已污染湖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沉积物柱芯孔隙水地球化学、沉积物中磷的不同化学相、沉积速率、磷沉积通量的研究 ,可以计算湖泊沉积物磷的释放通量。湖泊表层沉积物中积累的大量有机质的矿化分解和埋藏作用造成的沉积物中磷酸盐溶解释放 ,可能会使相当数量沉积磷重新回到水体 ,沉积磷可能成为造成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二次污染物源。我们在贵州百花湖的研究 ,详细阐述了磷在湖泊沉积物 -水界面的迁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沉积物 再迁移 富营养化 水体污染
下载PDF
洱海沉积物磷的化学赋存形态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雨春 此里能布 +1 位作者 马根连 周怀东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50-154,共5页
本文对洱海沉积物磷的含量、空间分布以及沉积剖面上沉积磷的化学赋存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洱海表层(5cm)沉积物中总磷的含量范围为736.40~1602.50mg/kg,平均为964.60mg/kg;北部湖区高于南部,弥苴河是湖泊的主要磷来源;洱海沉积... 本文对洱海沉积物磷的含量、空间分布以及沉积剖面上沉积磷的化学赋存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洱海表层(5cm)沉积物中总磷的含量范围为736.40~1602.50mg/kg,平均为964.60mg/kg;北部湖区高于南部,弥苴河是湖泊的主要磷来源;洱海沉积物中各形态磷的含量高低顺序为:钙结合态磷,碎屑态磷,有机态磷,铁结合态磷,吸附态磷,磷形态的剖面变化反映了埋藏作用对沉积磷的强烈改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化学形态 洱海
下载PDF
乳状液膜法提取钪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雨春 汪德先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0年第2期55-59,共5页
本文在溶剂萃取的基础上筛选了液膜提取钪的离子载体,发现TTA比较理想(用量小、提取速度快、选择性高),确定了TTA为载体时提取钪的最佳条件,为进一步从复杂组分的料液中分离钪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提取 液膜法 离子载体
下载PDF
高原河湖管理机制建设与探索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雨春 李姗泽 +3 位作者 胡明明 杨元月 税勇 次旦央吉 《中国水利》 2021年第10期S0009-S0010,共2页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河流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被称为"亚洲水塔"。保护高原河流湖泊,事关亚洲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高原环境条件严峻、生态系统脆弱,河湖管理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2018年西藏...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河流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被称为"亚洲水塔"。保护高原河流湖泊,事关亚洲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高原环境条件严峻、生态系统脆弱,河湖管理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2018年西藏自治区已全面建成四级河湖长制体系,河流湖泊保护管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河长制湖长制 管理 机制探索
下载PDF
乳状液膜和溶剂萃取提取钪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雨春 《上海金属(有色分册)》 1992年第2期6-9,共4页
本文报导了使用不同载体萃取钪时,液膜内外相的酸度变化。如果金属离子的萃取和反萃反应取决于酸度,只有把内相设置为高浓度的酸或碱才能抵抗迁移及反包引起的酸度变化的影响。我们得到PMBP为载体的乳状液膜从混合液中提取钪。
关键词 乳状液膜 提取
下载PDF
污染物在农田溪流生态系统中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8
17
作者 毛战坡 尹澄清 +4 位作者 王雨春 付强 方杨 汪海波 白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614-2623,共10页
氮是地表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主要因子 ,河流系统是氮输出的主要运移通道 ,养分在河流生态系统中的持留和趋向控制着污染物的输出。以巢湖流域一个受人为活动严重影响的农田源头溪流——六岔河为研究对象 (包括 4个渠道型、1个水塘型和 ... 氮是地表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主要因子 ,河流系统是氮输出的主要运移通道 ,养分在河流生态系统中的持留和趋向控制着污染物的输出。以巢湖流域一个受人为活动严重影响的农田源头溪流——六岔河为研究对象 (包括 4个渠道型、1个水塘型和 3个河口型断面 ,对应长度分别为 1 .3km、0 .1 5 km和0 .36km) ,设置 9个监测点研究总氮 ( TN)、硝酸盐 ( NO3- N)、氨态氮 ( NH+4 - N)和总悬浮物 ( TSS)在溪流生态系统中的持留 ,评价人为严重干扰下的农田溪流生态系统在非点源污染物运移中的生态功能。结果表明 :TN、NO3- N、NH+4 - N和 TSS在溪流中的持留、释放受溪流的河流形态影响 ,水塘型和河口型断面是污染物持留的主要区域 ;TN、NO3- N、NH+4 - N和 TSS在水塘型和河口型断面内的持留量分别占溪流持留量(基流、径流持留量的和 )的 61 %、47%、75 %和 5 6%。降雨 -径流过程中发生的持留是污染物持留的主要部分 ,TN、NO3- N、NH+4 - N和 TSS的持留量分别占溪流持留量的 93%、97%、89%和 96% ;渠道型断面是溪流最主要的内在污染源 ,污染物释放量占溪流释放量的 90 %以上 ;受水塘型断面出口处的水坝影响 ,位于水塘前的渠道型断面在基流和降雨 -径流过程中均有效地持留污染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放 持留 养分 空间动态 溪流形态 生态系统 污染物 农田 动态变化
下载PDF
黄河水系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及污染特征 被引量:63
18
作者 袁浩 王雨春 +3 位作者 顾尚义 陆瑾 周怀东 万晓红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66-1971,共6页
2004年采集了黄河干流及西纳川等支流的水系沉积物,测定了沉积物样品中Cu、Zn、Pb、Cd、Cr、As和Hg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用BCR连续提取法分析研究了各元素的赋存形态,同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Igeo)和次生相原生相分布比值法(RSP)分别对... 2004年采集了黄河干流及西纳川等支流的水系沉积物,测定了沉积物样品中Cu、Zn、Pb、Cd、Cr、As和Hg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用BCR连续提取法分析研究了各元素的赋存形态,同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Igeo)和次生相原生相分布比值法(RSP)分别对黄河流域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黄河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特征总体符合全球页岩重金属元素丰度的基本趋势,但在部分人为污染较重的区域,表现出一定的地理差异;从浓度水平衡量,重金属的污染较轻;黄河水系沉积物中Cu、Zn、Cr和As主要以残渣态(B4)形式存在,具有较好的环境稳定性,而Pb、Hg和Cd以活性较大的弱吸附态存在,可能具有相对较大的环境影响;生态风险评价的结果显示,Pb、Cd和Hg具有相对较高的生态风险指数,尤其是Pb的潜在风险应该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重金属 BCR连续提取法 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PDF
河流筑坝拦截的水环境响应--来自地球化学的视角 被引量:116
19
作者 刘丛强 汪福顺 +1 位作者 王雨春 王宝利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4-396,共13页
大规模筑坝拦截是当前世界河流普遍面临的共同趋势,"蓄水河流"在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多层次上区别于天然河流和湖泊,改变了河流水文、河流物质转化和输送通量以及河流生态环境。因此,认识和了解水库建成后河流-水库体系水环境... 大规模筑坝拦截是当前世界河流普遍面临的共同趋势,"蓄水河流"在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多层次上区别于天然河流和湖泊,改变了河流水文、河流物质转化和输送通量以及河流生态环境。因此,认识和了解水库建成后河流-水库体系水环境演化的关键过程是评价水坝的水环境影响的基础。广泛综述国内外最近的一些涉及水库效应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作者对乌江流域梯级水库的初步研究,从蓄水河流水文情势改变、生源要素(磷和硅为例)形态和通量变化、温室气体释放、水生生态系统演替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水能开发的巨大经济效益和面临的潜在生态风险之间的平衡关系需要进一步详尽的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筑坝拦截 水环境响应 生源要素 温室气体
下载PDF
筑坝对河流生态系统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99
20
作者 毛战坡 王雨春 +1 位作者 彭文启 周怀东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4-140,共7页
河流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态系统间物质循环的通道,筑坝人为改变河流物理、化学、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式,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了筑坝对河流水文水力特性、生源要素(氮、磷、硅等)、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及河流生... 河流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态系统间物质循环的通道,筑坝人为改变河流物理、化学、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式,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了筑坝对河流水文水力特性、生源要素(氮、磷、硅等)、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及河流生态系统恢复等研究的进展。随着水库成为陆地水分循环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日益显著,进而对大坝的生态效应、河流生态恢复等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减轻大坝的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 河流 生态系统 生态恢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