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
1
作者 王雷光 《新潮电子》 2024年第2期151-153,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水利工程具有当前重要的经济建设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所以当前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进行技术的开发和精进是很重要的,可以很大程度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水利工程的施工是息息相关的,水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水利工程具有当前重要的经济建设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所以当前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进行技术的开发和精进是很重要的,可以很大程度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水利工程的施工是息息相关的,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可以减少当前的洪水灾害损失,水利工程进行施工的关键技术是围堰施工技术,可以有效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提升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和稳定,本文对当前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围堰技术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施工 围堰技术 具体应用
下载PDF
应用GF-5高光谱遥感影像提取山区茶园 被引量:1
2
作者 钱瑞 徐伟恒 +3 位作者 黄邵东 王雷光 鲁宁 欧光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591-3598,共8页
为探究高光谱影像丰富的光谱信息对山区茶园的提取效果,促进国产卫星高光谱影像在茶园分布制图与资源监测中的应用,以普洱市南部山区茶园典型分布区为研究区,以高分五号AHSI(GF-5 AHSI)影像以及数字高程模型(DEM)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实地... 为探究高光谱影像丰富的光谱信息对山区茶园的提取效果,促进国产卫星高光谱影像在茶园分布制图与资源监测中的应用,以普洱市南部山区茶园典型分布区为研究区,以高分五号AHSI(GF-5 AHSI)影像以及数字高程模型(DEM)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实地调查数据,构建基于随机森林(RF)分类器的亚热带山区茶园提取算法。首先,将去除噪声影响后剩余的250个波段作为光谱特征(SF);在分析研究区主要地物(茶园、森林、农田)光谱的基础上,分别构建植被指数特征(VIF)45个,地形特征(TRF)3个。然后,利用RF进行特征重要性排序,按照特征重要性从大到小依次将特征输入RF分类器进行茶园提取,随着特征的不断输入,茶园提取的F1-Score达到饱和不再明显增加时的特征维度即为最优选择特征。依据3种特征因子(SF,VIF和TRF)构建12种分类方案。最后,比较12种方案的茶园提取精度,最终确定最优方案。结果显示,不同特征组合茶园提取F1-Score排序为SF+VIF+TRE+FS>TRF+VIF+FS>SF+TRF+FS>TRF+VIF>VIF+FS>SF+VIF+FS>SF+VIF+TRF>SF+FS>SF+TRF>VIF>SF+VIF>SF。FS后6种分类方案中,SF参与分类的4种方案中被选中2次的波段为b4、b5、b6、b27、b133、b150和b281;在VIF参与分类的4种方案中被选中4次的指数分别为REP、VOG2、SR2、SR3、WBI、TIP3和TIP9;TRF参与分类的4种方案中坡度、坡向、高程均被选中。此外,SF+TRF+VIF特征进行FS后结合RF算法能够对亚热带茶园分布进行有效识别,具有较好的识别精度和可信度,GF-5 AHSI卫星数据在茶园分布制图和资源监测等领域有着较好的应用潜力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5影像 高光谱 茶园 特征重要性 提取
下载PDF
遥感在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伟恒 熊源 +5 位作者 黄邵东 王雷光 孔雷 钱瑞 康倩文 代东甫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5-204,共10页
遥感具有快速、实时、监测范围广等特点,在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国内外1993—2020年间该领域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指数方面,能表征植被状况的植被指数(如NDVI等)、能表征城市化状况的建筑指数(如NDBSI... 遥感具有快速、实时、监测范围广等特点,在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国内外1993—2020年间该领域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指数方面,能表征植被状况的植被指数(如NDVI等)、能表征城市化状况的建筑指数(如NDBSI等),以及能表征区域人类活动的地表温度(LST)被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在模型方面,更能综合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指数模型(如RSEI等)是当前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常用的模型;在评价方法方面,以主成分分析法为代表的客观赋权法是当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主流方法。结合多源遥感数据和综合指数模型多视角定量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利用长时间序列数据动态监测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生态环境质量 监测 评价 综述
下载PDF
离散ADMM方法下像素与对象基元协同优化的遥感影像无监督语义分割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运成 郑晨 +1 位作者 李晶莹 王雷光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17-2222,共6页
语义分割是遥感影像分析中的重要技术之一。现有方法(如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等)虽然在语义分割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往往需要大量训练数据。基于图模型的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Markov random field model,MRF)提出了一种不依赖训练... 语义分割是遥感影像分析中的重要技术之一。现有方法(如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等)虽然在语义分割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往往需要大量训练数据。基于图模型的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Markov random field model,MRF)提出了一种不依赖训练数据的无监督语义分割思路,可以有效地刻画地物空间关系,并对地物空间分布的统计规律进行建模。但现有的MRF模型方法通常建立在基于像素或对象的单一粒度基元上,难以充分利用影像信息,语义分割效果不佳。针对上述问题,引入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ve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ADMM)并将其离散化,提出了一种像素与对象基元协同的MRF模型无监督语义分割方法(MRF-ADMM)。首先构建像素基元和对象基元两个概率图,其中像素基元概率图用于刻画影像的细节信息,保持语义分割的边界;对象基元概率图用于描述较大范围的空间关系,以应对遥感影像地物内部的高异质性,使分割结果中地物内部具有良好的区域完整性。在模型求解过程中,针对像素和对象基元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离散化的ADMM方法,并将其用于两种基元类别标记的传递与更新,实现像素基元细节信息和对象基元区域信息的协同优化。高分二号和航拍影像等不同数据库不同类型遥感影像的语义分割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的MRF模型,提出的MRF-ADMM方法能有效地协同不同粒度基元的优点,优化语义分割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语义分割 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 基于对象的影像分析 离散ADMM算法
下载PDF
基于Landsat-8和Sentinel-2时间序列合成影像的山区甘蔗种植区提取
5
作者 康倩文 徐伟恒 +2 位作者 王雷光 洪泽湖 刘运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76-1287,共12页
山区耕地破碎化现象严重,种植结构复杂,加之山区多云雨天气使得遥感影像质量难以保证,给基于遥感的山区甘蔗种植区提取带来困难。为探究适用于山区甘蔗种植区提取的方法,本研究以典型山区甘蔗种植区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为研究区,以2019... 山区耕地破碎化现象严重,种植结构复杂,加之山区多云雨天气使得遥感影像质量难以保证,给基于遥感的山区甘蔗种植区提取带来困难。为探究适用于山区甘蔗种植区提取的方法,本研究以典型山区甘蔗种植区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为研究区,以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7月1日过境新平县的Landsat-8和Sentinel-2光学影像为数据源,结合DEM数据和野外调查数据,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计算平台构建高空间、高时间分辨率的时间序列合成影像,借助甘蔗与常绿植被、水体、不透水层、其他农作物在光谱指数特征、物候特征、地形特征上的差异,采用上升时间、下降时间、上积分、下积分4个物候参数以及海拔、坡度因子确定提取甘蔗的最佳阈值,对研究区2020年甘蔗种植区进行提取并绘制2020年新平县甘蔗种植区分布图,最后对提取结果进行精度验证与甘蔗空间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Landsat-8和Sentinel-2合成的时间序列影像可以增加研究区内像元的良好观测次数并提高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克服了山区遥感影像质量不高的问题,可更好地监测植被物候特征与季节变化;本研究甘蔗种植区提取总体精度为97.07%,Kappa系数为0.83,其中甘蔗的用户精度为88.85%,制图精度为80.57%;新平县2020年甘蔗种植区面积为7705 hm^(2),甘蔗种植区的空间分布随新平县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呈现出东南多于西北的现象,且乡镇间甘蔗种植区面积差异显著,甘蔗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为漠沙镇(2786 hm^(2)),面积最小的乡镇为古城街道(0.87 hm^(2)),与实际调研情况一致。通过对物候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同时使用上升时间、下降时间、上积分、下积分4个物候参数进行甘蔗提取,可提高用户精度,减少错分误差。该研究提出的甘蔗种植区提取算法可为山区复杂地形下甘蔗种植区提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物候 时间序列影像 影像合成 谷歌地球引擎
下载PDF
三维实景建模警务指挥系统及其应用
6
作者 王斌 王雷光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85-91,共7页
伴随着三维实景建模技术的发展以及警务工作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将三维实景建模技术应用于可视化警务指挥系统逐渐成为警务实战化领域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三维实景建模警务指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重点目标基础信息呈现、预案推演、... 伴随着三维实景建模技术的发展以及警务工作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将三维实景建模技术应用于可视化警务指挥系统逐渐成为警务实战化领域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三维实景建模警务指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重点目标基础信息呈现、预案推演、大型活动安保、实景三维与视频融合监控、辖区网格化三维管理、警力三维部署与警情三维呈现、公安三维模型与消防救援联动应用等多个领域。三维实景建模警务指挥系统需要在将三维实景建模警务指挥系统转化为实际战斗力、完善实景三维模型可视化警务应用、推进三维实景建模与大数据等新技术深层次融合等方面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 三维实景建模技术 警务实战系统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均值漂移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快速分割方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雷光 郑晨 +2 位作者 林立宇 陈荣元 梅天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7-183,共7页
均值漂移算法是一种特征空间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自然场景影像和医学影像分割中。但算法较高的计算复杂度成为其在具有海量特性的遥感影像中应用的瓶颈。文章将均值漂移算法拓展到小波域,提出了一种小波域均值漂移快速分割算法。多光谱... 均值漂移算法是一种特征空间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自然场景影像和医学影像分割中。但算法较高的计算复杂度成为其在具有海量特性的遥感影像中应用的瓶颈。文章将均值漂移算法拓展到小波域,提出了一种小波域均值漂移快速分割算法。多光谱遥感影像和仿真影像的实验表明:在获得相当的分割结果的前提下,相比单尺度均值漂移算法,提出的分割算法能够提高处理速度5~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分割 均值漂移 小波变换
下载PDF
高光谱-LiDAR融合的条件随机场分类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雷光 耿若筝 +3 位作者 代沁伶 王军 郑晨 付志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52-563,共12页
为有效利用高光谱影像与LiDAR数据的互补性信息,解决单一融合策略造成的场景解译地物边界不准确和分类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光谱-空间-高度特征融合、并顾及场景地物类别共生特性的条件随机场分类方法。首先,对两种数据分别提取光谱... 为有效利用高光谱影像与LiDAR数据的互补性信息,解决单一融合策略造成的场景解译地物边界不准确和分类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光谱-空间-高度特征融合、并顾及场景地物类别共生特性的条件随机场分类方法。首先,对两种数据分别提取光谱及形态学特征,对特征集采用图模型进行特征融合,将特征输入概率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得到初始分类结果。然后,基于融合特征计算反映像素间类别本质差异的局部光谱-空间-高度协同的异质性值,并统计类别间的空间共生关系。最后,在条件随机场框架内,整合初始分类结果、局部异质性信息及类别共生关系,通过目标函数的迭代求解获得最终分类结果。通过将像素间的权重定义为对应像素位置融合特征的归一化欧式距离的单调减函数,对标记不同但特征差异较大的类别间给予较小的权重,以达到地物边界空间规整化的目的。通过对标记不同但共生概率较大的类别对给予较小的权重,达到保留空间关系稳定的类别对的目的。采用城区场景的美国休斯顿地区数据集和林区场景的中国广西高峰林场两组数据集对提出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休斯顿和高峰林场数据集精度分别达到94.00%和92.84%,分类结果的"胡椒盐"现象明显减少,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LIDAR 条件随机场 图模型特征融合 局部异质性 空间共生关系
原文传递
基于均值漂移聚类的油罐识别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雷光 郑晨 代沁伶 《电脑知识与技术(过刊)》 2011年第6X期4155-4157,共3页
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中自动的提取油罐目标和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传统方法计算复杂度高的不足,结合油罐和油库区域在遥感影像中体现的光谱和空间分布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均值漂移迭代聚类的油罐自动识别算法。算法基于均值漂移的分割... 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中自动的提取油罐目标和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传统方法计算复杂度高的不足,结合油罐和油库区域在遥感影像中体现的光谱和空间分布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均值漂移迭代聚类的油罐自动识别算法。算法基于均值漂移的分割算法进行区域的多层次合并,同时在每个分割尺度上依据形状参数检测油罐。多幅遥感影像的实验结果表明了算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和的较低时间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值漂移聚类 自动识别 油罐识别
下载PDF
认识数字资产管理系统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雷光 《中国印刷物资商情》 2005年第10期41-,共1页
数字资产管理最初是作为"海量数据储存"系统而被提出的,它描述的是电子数据的管理过程.如今,随着个性化、按需业务需求的增多,庞大的数据库需要合理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以方便电子文件的储存、组织、修改和再利用.
关键词 数字资产管理系统 企业 企业管理 图像 资产
下载PDF
多媒体技术对印刷业的冲击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雷光 《印刷杂志》 2006年第11期35-38,共4页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印刷业 挑战发展 定位
下载PDF
一种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多尺度纹理分割的新算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国英 秦前清 +2 位作者 王雷光 梅天灿 张飞燕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0-455,共6页
受到基于模型的纹理分析方法的启发,提出了一种新的特征提取方法—有限混合纹理模式(Finite Texture Mixture Pattern,FTMP).FTMP是一个二元组的集合,可以通过聚类的方法进行计算.首先,基于Contourlet变换计算纹理的多尺度多方向变化信... 受到基于模型的纹理分析方法的启发,提出了一种新的特征提取方法—有限混合纹理模式(Finite Texture Mixture Pattern,FTMP).FTMP是一个二元组的集合,可以通过聚类的方法进行计算.首先,基于Contourlet变换计算纹理的多尺度多方向变化信息;其次,对各尺度、各方向的变化信息分别进行聚类.这些聚类中心以及它们所占的比例组成的二元组的集合就构成了纹理图像的FTMP,反应了不同尺度不同方向的主要变化信息.这种纹理特征的计算方法充分利用了基于模型方法的基本思想,但却避免了复杂的参数计算.在FTMP的基础上,本文给出相应的纹理分割框架CFTMPseg,并通过定量和定性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OURLET变换 有限混合纹理模式 局部变化模式 纹理分割
下载PDF
基于敏感特征向量的SAR图像灾害变化检测技术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坤 杨然 +2 位作者 王雷光 林立宇 秦前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3期24-28,共5页
为了解决阴雨云雾条件下光学遥感图像的应用局限性问题,针对典型的四类地表变化(堰塞湖、滑坡泥石流、部分倒塌建筑和严重倒塌建筑)分析SAR图像灰度和纹理特征的敏感程度,并提出敏感特征向量的概念;以综合利用了灰度差值和纹理差值的敏... 为了解决阴雨云雾条件下光学遥感图像的应用局限性问题,针对典型的四类地表变化(堰塞湖、滑坡泥石流、部分倒塌建筑和严重倒塌建筑)分析SAR图像灰度和纹理特征的敏感程度,并提出敏感特征向量的概念;以综合利用了灰度差值和纹理差值的敏感特征向量作为评判因子,结合主成分分析技术和K均值聚类技术,提出了新的SAR图像灾害变化检测算法。该方法算法简单,检测效果好,并用两组ALOS SAR实验数据进行了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纹理差值 灰度差值 变化检测 灾害评估
下载PDF
MRF框架下的区域增长模型在城镇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荣元 郑晨 +1 位作者 王雷光 秦前清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3-168,共6页
提出一种MRF框架下以过分割区域为基本生长单位的区域增长模型,并以其实现城镇识别。该模型首先通过纹理分析和滤波运算得到初始种子点,然后由均值漂移算法运算过分割区域,并将种子点对应的区域设为种子区域,最后,从种子区域开始,根据MR... 提出一种MRF框架下以过分割区域为基本生长单位的区域增长模型,并以其实现城镇识别。该模型首先通过纹理分析和滤波运算得到初始种子点,然后由均值漂移算法运算过分割区域,并将种子点对应的区域设为种子区域,最后,从种子区域开始,根据MRF框架下提出的增长准则,得到最终的城镇识别结果。对QuickBird和IKONOS遥感影像的实验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识别出影像中的城镇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识别 MRF 区域增长
下载PDF
运用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和立地质量分级对亚热带森林蓄积量遥感反演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国飞 岳彩荣 +1 位作者 王雷光 李春干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0-65,共6页
为了探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应用机载激光雷达(Lidar)数据建立的林分蓄积量模型的反演精度。以高峰林场201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森林对Lidar分位数高度、水平结构参数等变量重要性排序,构建蓄积量估测基础模型... 为了探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应用机载激光雷达(Lidar)数据建立的林分蓄积量模型的反演精度。以高峰林场201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森林对Lidar分位数高度、水平结构参数等变量重要性排序,构建蓄积量估测基础模型(不考虑立地质量分级)和优化模型(考虑立地质量分级)。结果表明:105块样地中有23块低立地生产力样地(LSP),有82块高立地生产力样地(HSP);在不同立地质量分级样地中,对树高和胸径进行logistic最小二乘回归曲线,胸径-树高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基础模型和优化-A_B模型估测的蓄积量在总体样地和HSP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在LSP上差异极显著(P<0.001);优化模型估测的蓄积量和实测蓄积量在两种立地质量的样地中差异不显著(P>0.05);基础模型估测的蓄积量和实测蓄积量在HSP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在LSP差异极显著(P<0.001)。由分位高度(P H90)和实测蓄积量生成(含HSP和LSP)的两个伪模型曲线表明,在HPS中,实测蓄积量与P H90呈近似线性关系,在LSP中,蓄积量与P H90呈非线性关系;分位数高度(P H)、郁闭度与森林蓄积量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并且提供了森林水平结构和垂直的变化。森林蓄积量估测最优模型的平均R 2值大于0.8,模型的可靠性和鲁棒性为亚热带森林蓄积量估测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蓄积量 激光雷达 立地质量 亚热带森林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解的变尺度多分辨率纹理分割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国英 林立宇 +2 位作者 王雷光 梅天灿 秦前清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5-170,共6页
针对常见的多分辨率分割算法在每一尺度分割过程中信息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解的变尺度多分辨率纹理图像分割新算法。该算法在每一尺度的分割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各尺度上的有关信息:通过变尺度特征场考虑了更高分辨率尺... 针对常见的多分辨率分割算法在每一尺度分割过程中信息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解的变尺度多分辨率纹理图像分割新算法。该算法在每一尺度的分割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各尺度上的有关信息:通过变尺度特征场考虑了更高分辨率尺度上的特征数据;通过变尺度标记场考虑了更低分辨率尺度上的标记数据。从最低分辨率尺度到原始分辨率尺度逐次进行图像分割,低分辨率尺度的分割结果通过直接投影作为相邻的更高分辨率尺度的初始分割,最高分辨率尺度上的分割结果作为本文方法的分割结果。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辨率图像分割 小波分解 变尺度
下载PDF
利用背景进行多尺度融合的多分辨率图像分割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国英 王雷光 +2 位作者 梅天灿 孙涛 秦前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3-175,178,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背景的小波域多分辨率图像分割新方法—CLTVWseg。与常见的多分辨率分割方法不同,该方法采用背景信息来实现尺度间的交互;同时采用可变的权重参数连接小波分解的多尺度特征场和标记场。每一尺度上,通过权重参数的调整使... 提出了一种基于背景的小波域多分辨率图像分割新方法—CLTVWseg。与常见的多分辨率分割方法不同,该方法采用背景信息来实现尺度间的交互;同时采用可变的权重参数连接小波分解的多尺度特征场和标记场。每一尺度上,通过权重参数的调整使得该尺度的特征场和标记场在分割过程中依次起主导作用,获得该尺度更为准确的分割结果。最细尺度上的分割结果作为该方法的分割结果。实验表明,该算法的分割结果,在保持边界的同时,区域一致性也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 背景标记树(CLT) 可变权重
下载PDF
一种基于分段线性系数变换的编码预处理算法
18
作者 林立宇 茅力非 +1 位作者 王雷光 秦前清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80-683,共4页
提出了基于分段线性系数变换函数的编码预处理算法,是在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方案中量化步骤之后,数据进入编码器进行编码之前,增加了一个使用分段线性函数对高频子带的变换系数进行编码前预处理的步骤。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高倍率图像... 提出了基于分段线性系数变换函数的编码预处理算法,是在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方案中量化步骤之后,数据进入编码器进行编码之前,增加了一个使用分段线性函数对高频子带的变换系数进行编码前预处理的步骤。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高倍率图像压缩在编码过程中小变换系数的丢失较多的问题。实验证明,该算法在主客观质量方面都较解码端高斯纹理信息重建算法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线性函数 小波变换 纹理信息 编码预处理
下载PDF
基于GEE和Landsat时间序列数据的香格里拉森林类型分类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若楠 欧光龙 +2 位作者 代沁伶 徐伟恒 王雷光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5-125,共11页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和2014—2017年Landsat OLI影像序列,根据其在时间域上的光谱特征,结合植被指数特征、地形和温度特征,采用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开展香格里拉森林类型分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类型的生长轨迹有明显差异,...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和2014—2017年Landsat OLI影像序列,根据其在时间域上的光谱特征,结合植被指数特征、地形和温度特征,采用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开展香格里拉森林类型分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类型的生长轨迹有明显差异,4种森林类型在冬季的植被指数差异最明显;时间序列影像数据能够提供不同森林类型的物候差异特征,弥补单一日期影像难以区分不同森林类型的困难;研究区森林/非森林覆盖的总体精度为97.17%,Kappa系数为0.943,森林类型分类的总体精度87.78%,Kappa系数为0.80。基于Landsat时间序列的方法能够提供一个精度较高的森林分类产品,可为基于森林类型制图的应用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E Landsat OLI 时间序列 分类 随机森林 香格里拉
下载PDF
结合纹理和空间特征的多光谱影像面向对象茶园提取 被引量:9
20
作者 黄邵东 徐伟恒 +5 位作者 熊源 吴超 代飞 徐海峰 王雷光 寇卫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565-2571,共7页
云南茶园主要分布于山区,往往与其他地物混合,破碎化程度高,给基于遥感的高精度茶园提取带来困难。破碎化山地茶园的遥感识别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以西双版纳北部及普洱市南部山区为研究区,以高分一号(GF-1)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易康(e... 云南茶园主要分布于山区,往往与其他地物混合,破碎化程度高,给基于遥感的高精度茶园提取带来困难。破碎化山地茶园的遥感识别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以西双版纳北部及普洱市南部山区为研究区,以高分一号(GF-1)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易康(eCognition9.0)软件,采用多尺度分割(MRS)方法对影像进行分割,并通过ED3_(Modified))评估影像的最优分割尺度。首先构造了包括14个光谱特征、6个纹理特征和3个空间特征的23维初始特征,通过计算样本的分离度对分类特征空间进行优化,确定了16维最优特征空间。然后应用面向对象的监督分类方法[贝叶斯(Bayes)、决策树5.0(DT5.0)及随机森林(RF)]对研究区茶园进行提取。采用实地调查样点和随机点结合的方法对提取结果进行精度验证,并比较了不同分类方法的茶园提取精度。面向对象的监督分类[多分类(茶园、森林、农田、不透水层、水体)]结果的总体精度(OA)和Kappa系数分别为(Bayes:87.73%,0.70),(DT:88.52%,0.72),(RF:91.23%,0.78)。三种分类方法对茶园提取的生产者精度(PA)和使用者精度(UA)分别为(Bayes:67.23%,75.33%),(DT:68.84%,83.83%),(RF:70.54%,87.13%);相比于面向对象的RF多分类,面向对象RF二分类(茶园、其他地物)OA和Kappa系数分别提高了3.24%和0.07,茶园提取的PA与UA分别提高了5.99%和5.61%;相较于仅利用光谱特征的基于像元的RF多分类,面向对象的RF二分类OA与Kappa系数分别提高了23.32%和0.27,茶园提取PA与UA分别提高了21.10%和29.03%。结果表明:采用面向对象的监督分类方法在对茶园提取方面有应用潜力,尤其面向对象的RF分类精度更高,二分类相较于多分类对于茶园提取更为精细和准确。该方法对于复杂、破碎山地茶园提取精度较高,能够满足基于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影像的茶园精细化识别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面向对象 GF-1 纹理特征 空间特征 多光谱 监督分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