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重对高血压患者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震震 钱卫冲 +3 位作者 王海燕 张仕清 张文生 郭剑涛 《江苏医药》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794-795,共2页
目的 比较超重和非超重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 分析来自 1136例人群调查中发现的 2 6 7例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按体重指数 (BMI) <2 5kg/m2 和BMI≥ 2 5kg/m2 分为非超重高血压组和超重高血压组。结果 超重与非... 目的 比较超重和非超重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 分析来自 1136例人群调查中发现的 2 6 7例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按体重指数 (BMI) <2 5kg/m2 和BMI≥ 2 5kg/m2 分为非超重高血压组和超重高血压组。结果 超重与非超重高血压组比较平均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 (TG)、胰岛素 (INS)水平均明显增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明显降低 ;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聚集程度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超重 危险因素 心血管危险因素
下载PDF
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代谢异常与肥胖的聚集现象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震震 钱卫冲 +4 位作者 王海燕 杜福昌 张仕清 朱杰 戴振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13-216,共4页
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在江苏农村自然人群中探讨肥胖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代谢异常的聚集现象,并寻找与这种聚集现象关系最密切的人体测量指标。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人体测量指标与代谢性指标相关(典型相关系数为... 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在江苏农村自然人群中探讨肥胖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代谢异常的聚集现象,并寻找与这种聚集现象关系最密切的人体测量指标。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人体测量指标与代谢性指标相关(典型相关系数为0.34~0.48);人体测量指标中体重指数(BMI)的贡献最大,与代谢变量的相关性最密切;代谢变量中男性血脂、女性血压贡献最大,与人体测量变量相关最密切的是血压;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BMI受代谢变量危险性分组的影响最大。因此认为,体重指数是本组人群中肥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最有价值的临床指标;血压是受肥胖影响最大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血脂病 糖代谢异常 肥胖 体重
下载PDF
身体脂肪分布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震震 钱卫冲 +2 位作者 王海燕 杜福昌 朱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1期58-60,共3页
为探讨身体脂肪分布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我们调查了江苏海门农村25~74岁自然人群869人(男484,女385)测量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及腰臀比(WHR),同时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及低... 为探讨身体脂肪分布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我们调查了江苏海门农村25~74岁自然人群869人(男484,女385)测量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及腰臀比(WHR),同时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显示男性 TC、LDL-c高于女性,男性WHR也高于女性(0.84对0.78).无论男女、随WHR百分位升高,TC、TG、LDL-c显著升高,HDL-c显著下降.调整BMI后,男性TG、女性TC、TG、LDL-C仍随WHR百分位升高而增加,表明WHR是影响人群血脂水平的重要因素,尤其在女性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分布 脂肪代谢 血脂 肥胖 冠心病 糖尿病
下载PDF
高血压前期人群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盲法评估及对照组比较 被引量:20
4
作者 陈广胜 李新立 +3 位作者 许迪 吴成权 王震震 廖静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80-81,共2页
目的:左室重量、心血管病事件的危险性及进展与高血压的风险性有肯定的相关性,探讨一组高血压前期人群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特征。方法:本项目于2004-04/07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和心内科完成。纳入标准:年龄40~70岁、... 目的:左室重量、心血管病事件的危险性及进展与高血压的风险性有肯定的相关性,探讨一组高血压前期人群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特征。方法:本项目于2004-04/07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和心内科完成。纳入标准:年龄40~70岁、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既往未服用过影响血压药物的健康人群,均知情同意。符合以上纳入标准者共80例,按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分为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前期组。其中正常血压组40人,男29人,女11人,年龄41~70岁;高血压前期组40人,男27人,女13人,年龄40~70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监测左心室各结构和功能参数;并计算左室重量指数、平均室壁厚度、相对室壁厚度及左室室壁中层缩短率。结果:进入结果分析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前期组分别为40人。高血压前期组左室重量指数、平均室壁厚度、相对室壁厚度(93±16)g/m2,(8.9±0.8)mm,(0.38±0.04)较正常血压组增高(84±13)g/m2,(8.3±0.7)mm,(0.35±0.03)(t=3.21~4.25,P<0.01),左室室壁中层缩短率较正常血压组降低(17.8±1.4)%,(18.9±1.5)%,(t=4.16,P<0.01)。在血压水平正常范围内,平均动脉压与左室重量指数、平均室壁厚度、相对室壁厚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结构和功能 室壁中层缩短率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对照组 左室重量指数 相对室壁厚度 正常血压 盲法 心血管病事件 附属第一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 心肌收缩功能 纳入标准 左心室结构 联合委员会 平均动脉压 70岁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与动脉顺应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梁立荣 李新立 +4 位作者 吴成权 许迪 王震震 钱卫冲 廖静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与大小动脉顺应性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intima-mediathickness)改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美国ATPⅢ指南MS的诊断标准,将221例受试者分为对照组46例、代谢综合征组亚组1(有1项异常,...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与大小动脉顺应性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intima-mediathickness)改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美国ATPⅢ指南MS的诊断标准,将221例受试者分为对照组46例、代谢综合征组亚组1(有1项异常,n=94)、亚组2(有2项异常,n=58)和亚组3(有3项以上异常,n=29)。采用美国HDICVProfilorDO2020动脉波形分析仪和HP5500超声仪检测各组大小动脉顺应性(C1、C2)和颈动脉IMT。结果代谢综合征各亚组随着组份聚集的增多,C1和C2逐渐降低,颈动脉IMT逐渐增厚。其中与对照组比较,C1和颈动脉IMT与亚组2和亚组3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但与亚组1均无差异(P>005);而C2与各亚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等级相关分析显示HOMAIR、颈动脉IMT与代谢综合征组份聚集程度呈正相关(rs=0493,rs=0261,P均<001),C1、C2与其负相关(rs=-0138,P<005,rs=-0195,P<001)。结论C1、C2降低,颈动脉IMT增厚与MS及其各组份的聚集程度密切相关;C2减退可作为反映胰岛素抵抗引起的血管早期病变-内皮功能障碍的敏感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动脉顺应性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内皮功能障碍 高血压 高血脂 高血糖
下载PDF
铬(Ⅵ)的碳量子点荧光猝灭效应及其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周婷婷 王震震 +3 位作者 马荣萱 王煜 高楼军 孙雪花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9-64,共6页
以抗坏血酸为碳源,通过微波法直接在水溶液中制备了碳量子点(CQD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粉末仪对其进行表征,讨论了Cr(Ⅵ)对CQDs的荧光猝灭效应,并将其应用于Cr(Ⅵ)的测定。... 以抗坏血酸为碳源,通过微波法直接在水溶液中制备了碳量子点(CQD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粉末仪对其进行表征,讨论了Cr(Ⅵ)对CQDs的荧光猝灭效应,并将其应用于Cr(Ⅵ)的测定。实验表明,在pH值为4.50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控制CQDs浓度为5.41×10-5 mol/L(以碳计),在常温下与Cr(Ⅵ)反应20min时,于激发波长335nm,发射波长440nm处进行测定,Cr(Ⅵ)质量浓度与体系的荧光猝灭程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 8,线性范围为2.0-71μg/L。方法检出限为0.003μg/L。实验方法应用于环境水中Cr(Ⅵ)的测定,测得结果与分光光度法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1.8%-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CQDs) 荧光猝灭 铬(Ⅵ) 环境水样
下载PDF
人体测量指标与血脂、血糖及血压水平的典型相关 被引量:7
7
作者 钱卫冲 王海燕 +5 位作者 杜福昌 王震震 朱杰 张仕清 姚才良 钮菊英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人体测量指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的相互关系,确定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最密切的人体测量指标。方法:在江苏省金坛县农村抽取35~59岁自然人群(男492名;女606名),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腹围、臀围和血胆固... 目的:探讨人体测量指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的相互关系,确定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最密切的人体测量指标。方法:在江苏省金坛县农村抽取35~59岁自然人群(男492名;女606名),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腹围、臀围和血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收缩压、舒张压,计算出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腹/臀比(AHR)和锥削度指数(CI)后,与血脂、血糖及血压水平作典型相关分析。结果:人体测量指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指标呈典型相关(典型相关系数为0.31~0.50);人体测量指标中,体重指数的贡献最大,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最密切;血压是心血管危险因素中与人体测量相关最密切的指标。结论:体重指数是本组人群中最简单但最有价值的人体测量指标;而血压是受肥胖影响最大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测量 心血管疾病 血脂 血糖 血压
下载PDF
苏南农村社区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布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郭剑涛 沈洪兵 +7 位作者 徐耀初 王海燕 钱卫冲 王震震 张文生 杨洪庚 周金敖 徐爱玲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8,共2页
为了解苏南农村社区人群高血压患病及危险因素水平,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江苏省金坛市农村社区35~59 岁自然人群共1120 人。结果表明: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23-11 % ,其中男性为25-27% ,显著高于女性22-14... 为了解苏南农村社区人群高血压患病及危险因素水平,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江苏省金坛市农村社区35~59 岁自然人群共1120 人。结果表明: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23-11 % ,其中男性为25-27% ,显著高于女性22-14% ;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组患病率上升较男性组快,50岁后女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男性;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的空腹血糖(FBS) 、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C/HDLC)构成均存在显著差异,表明男女危险因素水平之间存在差异,同时也说明高血压与FBS、TC、TG、TC/HDLC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人群 高血压 危险因素 农村
下载PDF
人群血压水平同脑卒中发病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朱杰 杜福昌 +7 位作者 王海燕 张仕清 王震震 钱卫冲 姚才良 钮菊英 沈洪兵 钱德音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1995年第5期199-200,207,共3页
该文采用前瞻性方法,进行了为期六年的人群血压水平同脑卒中发病关系的前瞻性观察。结束显示,随着人群血压水平的上升,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也呈现上升趋势。该人群平均血压水平较原先增加了5.6%,而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分别... 该文采用前瞻性方法,进行了为期六年的人群血压水平同脑卒中发病关系的前瞻性观察。结束显示,随着人群血压水平的上升,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也呈现上升趋势。该人群平均血压水平较原先增加了5.6%,而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分别增加了63.6/和93.7%。提示人群血压水中同脑卒中发病正相关。证实了血压升高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因此认为要控制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关键在控制人群血压水平,有效防治高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血压 人群血压 病理
下载PDF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微量白蛋白尿和小动脉顺应性的变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童敏 李新立 +6 位作者 徐琼 卢新政 王震震 张海锋 周艳丽 曹克将 黄峻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34-737,共4页
目的研究正常高值血压和理想血压人群中微量白蛋白尿和小动脉顺应性(C2)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入选正常血压受试者153例,分成两组:理想血压组(n=53)和正常高值血压组(n=100)。检测腰围、身高、体重、坐位血压,晨起静脉空腹血糖、血... 目的研究正常高值血压和理想血压人群中微量白蛋白尿和小动脉顺应性(C2)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入选正常血压受试者153例,分成两组:理想血压组(n=53)和正常高值血压组(n=100)。检测腰围、身高、体重、坐位血压,晨起静脉空腹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尿液肌酐等指标;放射免疫法检测尿液微量白蛋白,计算尿液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ACR);用HDI CVprofilorDO-2020检测大小动脉顺应性。结果理想血压组和正常高值血压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和C2、ACR均有明显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收缩压与log C2呈负相关(r=-0.439,P<0.001),与log ACR正相关(r=0.460,P<0.001);log ACR与log C2之间也有明显负相关性(r=-0.461,P<0.001);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收缩压是独立影响微量白蛋白尿和C2的指标。结论随血压水平的上升,C2逐渐降低,微量白蛋白尿水平逐渐提高,其水平的提高能一定程度上反映C2的减退;收缩压是影响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微量白蛋白尿和C2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白蛋白尿 小动脉 血压
下载PDF
不同血压亚临床血管病变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梁立荣 李新立 +4 位作者 吴成权 许迪 王震震 钱卫冲 廖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压水平动脉顺应性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亚临床血管病变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桡动脉脉搏分析仪和血管外超声检测69例正常血压者、42例正常高值血压者、87例1级高血压和38例2级以上高血压患者大动脉顺应... 目的:探讨不同血压水平动脉顺应性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亚临床血管病变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桡动脉脉搏分析仪和血管外超声检测69例正常血压者、42例正常高值血压者、87例1级高血压和38例2级以上高血压患者大动脉顺应性(C1)、小动脉顺应性(C2)和颈动脉IMT。结果:①随着血压水平的增高,C1和C2逐步减低,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颈总动脉IMT在正常高值组与正常血压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血压l级及2级以上组IMT均增厚,与正常血压组和正常高值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②卡方分析表明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组和高血压组C1异常减退率分别为0%、1.4%、2.4%,组间无统汁学差异(P>0.05)。C2异常减退率在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组和高血压组分别为23.3%、42.9%和77.9%,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动脉顺应性C2降低早于血压升高、C1减退和颈动脉IMT增厚,提示C2减低能更早更敏感地反映不同血压水平亚临床血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顺应性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与动脉顺应性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琼 李新立 +5 位作者 童敏 卢新政 张海峰 周艳丽 王震震 黄峻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15-919,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动脉顺应性的关系。方法按照SBP和(或)DBP≥140/90mmHg诊断为高血压的标准,将366例受试者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血压组,用CVProfilorDO-2020动脉脉搏分析仪分别测定各组受试者大动脉弹性指数(C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动脉顺应性的关系。方法按照SBP和(或)DBP≥140/90mmHg诊断为高血压的标准,将366例受试者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血压组,用CVProfilorDO-2020动脉脉搏分析仪分别测定各组受试者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用放免法分别检测其血清TNF-α和胰岛素浓度,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IR)。结果(1)高血压组C1(10·55±3·11)mL/mmHg×10,C2(3·62±1·51)mL/mmHg×100均低于正常对照组[(C1=13·24±4·27)mL/mmHg×10,(C2=6·04±2·66)mL/mmHg×100,P均<0·01],而TNF-α(0·31±0·05)ng/mL高于正常对照组(0·24±0·07)ng/mL,P<0·01;(2)偏相关分析显示,在正常对照组中TNF-α与HOMA-IR、体重指数(BMI)正相关(r=0·171,r=0·229,P均<0·05);在高血压组中TNF-α与C1、C2负相关(r=-0·132,r=-0·392,P均<0·05),与BMI、HOMA-IR、舒张压(DBP)、脉压(PP)正相关(BMI:r=0·427,HOMA-IR:r=0·154,DBP:r=0·144,PP:r=0·182,P均<0·05)(3)在高血压组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C1、C2的因素为年龄与SBP。当自变量排除年龄后,TNF-α和HOMA-IR可进入影响C1、C2的回归模型。结论高血压患者TNF-α浓度增高,TNF-α及HOMA-IR与动脉顺应性的相关性依赖于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胰岛素抵抗 动脉弹性指数 高血压
下载PDF
α-内收蛋白、ACE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与高血压病的关系 被引量:11
13
作者 蒋素华 李新立 +4 位作者 张海锋 王震震 德伟 袁栎 黄峻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563-566,共4页
目的 研究α -内收蛋白基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病 (EH)的关系。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 (PCR)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基因型。结果  (1)α -内收蛋白基因、ACE基因各基因型及TrpTrp +DD联合基因型... 目的 研究α -内收蛋白基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病 (EH)的关系。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 (PCR)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基因型。结果  (1)α -内收蛋白基因、ACE基因各基因型及TrpTrp +DD联合基因型在正常血压组和EH组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2 )在与EH有关的危险因素存在的条件下 ,肥胖组、高甘油三酯血症组、吸烟组α -内收蛋白基因TrpTrp型EH患者患病率高于其他基因型 ,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结论 EH是环境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Α-内收蛋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环境因素 聚合酶链反应 琼脂糖凝胶电泳
下载PDF
不同年龄健康人血压和动脉顺应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新立 倪春辉 王震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5-256,260,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年龄健康人血压和动脉顺应性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按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方案将200名受试者分为4个年龄组:15~30岁;31~45岁;46~60岁和61~80岁。每组男女各25名,使用美国产HDI-2000动脉测试仪同步记录血压和动脉顺应性... 目的:评价不同年龄健康人血压和动脉顺应性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按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方案将200名受试者分为4个年龄组:15~30岁;31~45岁;46~60岁和61~80岁。每组男女各25名,使用美国产HDI-2000动脉测试仪同步记录血压和动脉顺应性(大动脉弹性为C1,小动脉弹性为C2)。结果:男性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同时C1和C2顺应性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但脉压差(PP)无统计学差异(p>0.05);C1与SBP、DBP和PP呈显著负相关,其中与SBP相关性最好(r=-0.640,P<0.01);C2与SBP和DBP呈显著负相关,其中与DBP相关性最好(r=-0.544,P<0.01),与PP无相关。女性组:SBP、DBP和PP随年龄增加而升高,C1和C2顺应性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C1和C2均与SBP、DBP和PP呈显著负相关,其中与SBP相关性最好(r=-0.660,P<0.01;r=-0.704,P<0.01)。结论:男性和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大、小动脉顺应性均下降。SBP是影响其大、小动脉顺应性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健康人 血压 动脉顺应性
下载PDF
金坛农村十年脑卒中发展及危险因素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钱卫冲 杜福昌 +3 位作者 王海燕 张仕清 朱杰 王震震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47-248,共2页
1984~1994年前瞻性观察金坛市10万监测人群脑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1984、1992年两次进行危险因素调查。结果1984~1988年和1989~1994年脑卒中发生率、死亡率为男性137/10万人年、175/10万人年与77/10万人年、100/10万人年,女性... 1984~1994年前瞻性观察金坛市10万监测人群脑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1984、1992年两次进行危险因素调查。结果1984~1988年和1989~1994年脑卒中发生率、死亡率为男性137/10万人年、175/10万人年与77/10万人年、100/10万人年,女性为82/10万人年、124/10万人年与44/10万人年、64/10万人年,差异极显著。与1984年相比,男、女胆固醇上升22与20mg/dl、舒张压上升均为3mmHg,体重指数上升1.25与1.83公斤/米2,高血压患病率上升50.4%与29%,饮酒率上升33.3%与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人群监测 中风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人脂蛋白脂酶的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铁兵 王海燕 +2 位作者 王强 钱卫冲 王震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6期562-564,共3页
为分析人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采用两对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nasechainre-action,PCR)扩增人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lipase,LpL)基因内含子6区和8区的PVUⅡ(18... 为分析人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采用两对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nasechainre-action,PCR)扩增人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lipase,LpL)基因内含子6区和8区的PVUⅡ(189bp)和HindⅢ(715bp)位点特异性片段。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PVUⅡ和HindⅢ酶解上述的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分离上述的酶解片段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101名正常健康人LpL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P167.8%,P232.2%;H177.2%,H222.3%。此法简便、灵敏,且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脂酶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
下载PDF
载脂蛋白B基因ECORI位点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患者血脂水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颖 程虹 +5 位作者 姚娟 李弘钧 王震震 丁新生 侯熙德 宫旭海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ACI)患者载脂蛋白B(apoB)基因ECORI位点的多态性与血脂水平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技术,检测85例ACI患者和56名正常人(...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ACI)患者载脂蛋白B(apoB)基因ECORI位点的多态性与血脂水平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技术,检测85例ACI患者和56名正常人(NC)的apoB基因及血脂。结果(1)ACI组与NC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意义。(2)ACI和NC组的少见基因型(E+E-或E-E-)者血浆甘油三脂(TG)水平明显高于其E+E+基因型者(P<0.02)。(3)ACI组ECORI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总胆固醇(TC)、TG水平明显高于NC组,而apoA水平明显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poB基因ECORI位点的RFLPs对血浆的TG水平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B基因 动脉粥样硬化性 脑梗塞
下载PDF
血压、动脉顺应性与颈动脉、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海锋 李新立 +3 位作者 蒋素华 雍永宏 王震震 黄峻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515-518,共4页
目的 分析血压、动脉顺应性及颈动脉、桡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ntima -mediathickness ;IMT)之间关系。方法 采用血管外超声及动脉脉搏分析仪分别测量 81例血压正常者及 3 3例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桡动脉IMT及动脉弹性指数C1、C2。结... 目的 分析血压、动脉顺应性及颈动脉、桡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ntima -mediathickness ;IMT)之间关系。方法 采用血管外超声及动脉脉搏分析仪分别测量 81例血压正常者及 3 3例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桡动脉IMT及动脉弹性指数C1、C2。结果 高血压组较血压正常组C1、C2降低 ,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CIMT ;carotidIMT)、颈动脉内径(carotiddiameter;CD)增加 ,两组桡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RIMT)及桡动脉内径 (radialdiameter ;RD)相比无显著差异。血压正常组中无高血压家族史者较有高血压家族史者C1较高而收缩压 (SBP)、脉压 (PP)、CIMT较低。相关分析 :C1、C2与年龄、SBP、PP呈负相关 ;CIMT与年龄、SBP、舒张压 (DBP)、PP呈正相关 ;RIMT与SBP、DBP呈正相关。调整年龄、性别、BMI、CD、RD、及血生化指标后 ,C1、C2与SBP、DBP、PP呈负相关 ;CIMT与SBP、PP呈正相关 ,与DBP无显著相关性。而RIMT与血压相关无显著性。结论 CIMT及C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动脉顺应性 容量顺应性 振荡顺应性 内膜-中层厚度 高血压
下载PDF
金坛农村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钱卫冲 王海燕 +6 位作者 张文生 郭剑涛 钱荣富 吕锁章 杜福昌 张仕清 王震震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56-758,共3页
目的 探讨金坛农村脑卒中危险因素。方法 以 1984~ 1986年和 1992年 ,年龄 35~5 9岁 ,完成基线调查的 32 0 4人为研究对象 ,随访至 2 0 0 0年 1月 ,观察所有新发的脑卒中病例。结果平均随访 12 40年 ,共发生脑卒中 6 8例。回归分... 目的 探讨金坛农村脑卒中危险因素。方法 以 1984~ 1986年和 1992年 ,年龄 35~5 9岁 ,完成基线调查的 32 0 4人为研究对象 ,随访至 2 0 0 0年 1月 ,观察所有新发的脑卒中病例。结果平均随访 12 40年 ,共发生脑卒中 6 8例。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脑卒中发病的主要因素是收缩压、吸烟、脑卒中和饮酒史 ,相对危险性分别为 2 41、1 37、13 82和 1 88。结论 血压升高是可预防的最重要的脑卒中危险因素 ,饮酒是有别于我国其他人群的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血压 饮酒 吸烟 前瞻性研究 农村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江苏金坛农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趋势 被引量:2
20
作者 钱卫冲 王海燕 +6 位作者 杜福昌 王震震 张仕清 张文生 郭剑涛 钱荣富 吕锁章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 :了解近 15年金坛农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  方法 :分别于 1984年、1992年和 1998年随机抽取 35~ 5 9岁者做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 (实际调查人数男女分别为974/ 1147、491/ 6 16、496 / 6 36人 )。  结果 :从 1984年... 目的 :了解近 15年金坛农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  方法 :分别于 1984年、1992年和 1998年随机抽取 35~ 5 9岁者做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 (实际调查人数男女分别为974/ 1147、491/ 6 16、496 / 6 36人 )。  结果 :从 1984年到 1998年 ,男女血压分别从 119/ 74mm Hg(1mm Hg=0 .133k Pa)、119/ 73mm Hg增加到 12 6 / 80mm Hg、12 5 / 77mm Hg;血清总胆固醇从 3.15 mmol/ L、3.2 0 mmol/ L 增加到 4.86 mmol/ L、4.76 mmol/ L;男女高血压患病率从 13.9%、12 .7%增加到 2 4.7%、19.2 % ;男性饮酒率从 43.1%增加到 6 3.8% ;1998年糖尿病患病粗率男女分别为8.1%、9.3%。  结论 :金坛农村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呈上升趋势 ,应加以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监测 农村 江苏 发病率 死亡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