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2022年广西鸭圆环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1
作者 熊陈勇 曾素先 +11 位作者 刘惠心 赵康 施开创 施喻文 谢守玉 韦显凯 龙凤 冯淑萍 屈素洁 王露霞 林昌华 尹彦文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3-381,共9页
【目的】了解广西鸭圆环病毒(Duck circovirus,DuCV)的遗传进化特征。【方法】试验于2019—2022年从广西地区采集761份病死鸭临床样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DuCV感染情况。通过PCR扩增DuCV全基因组序列,利用DNAStar分析其与参考毒株... 【目的】了解广西鸭圆环病毒(Duck circovirus,DuCV)的遗传进化特征。【方法】试验于2019—2022年从广西地区采集761份病死鸭临床样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DuCV感染情况。通过PCR扩增DuCV全基因组序列,利用DNAStar分析其与参考毒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使用RDP4和SimPlot 3.5.1软件分析DuCV重组事件,采用Mega 7.0软件构建遗传进化树,应用BioEdit软件分析DuCV Cap蛋白氨基酸变异位点。【结果】DuCV阳性率为22.5%,基因组大小为1988~1996 bp。广西DuCV毒株全基因组、Rep和Cap基因与参考毒株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71.9%~99.6%、83.1%~99.9%和52.8%~99.9%。基因重组分析显示,DuCV-GX13-2019和DuCV-GX14-2020存在重组事件。Cap蛋白共有78个氨基酸位点发生突变,与DuCV-1相比,DuCV-2在第3、12、15、23、31、42、56和64位氨基酸处完全变异。广西毒株为DuCV-1和DuCV-2基因型,DuCV-1为主要优势毒株,且DuCV-1b亚型流行最为广泛。【结论】广西地区DuCV发病较严重,部分毒株存在重组事件,Cap蛋白突变率高,DuCV多种亚型均有流行。研究结果为广西地区DuCV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基本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圆环病毒(DuCV) 遗传进化 相似性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乳胶凝集法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在隐球菌性脑膜炎和隐球菌肺炎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38
2
作者 王露霞 石凌波 +2 位作者 陈万山 肖增璜 成德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研究乳胶凝集试验在隐球菌性脑膜炎和隐球菌肺炎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广州市3家医院确诊的隐球菌性脑膜炎和隐球菌肺炎患者24例作为新生隐球菌组;选取念珠菌感染患者50例,细菌感染患者31例,怀疑隐球菌感... 目的研究乳胶凝集试验在隐球菌性脑膜炎和隐球菌肺炎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广州市3家医院确诊的隐球菌性脑膜炎和隐球菌肺炎患者24例作为新生隐球菌组;选取念珠菌感染患者50例,细菌感染患者31例,怀疑隐球菌感染患者62例,正常者30名作为非新生隐球菌组,采用乳胶凝集试验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并与培养和直接镜检方法相比较,评价其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乳胶凝集试验、培养和直接镜检3种方法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6.2%、70.8%和83.3%,而特异度分别为99.4%、100.0%和100.0%。结论乳胶凝集试验具有准确率高、快速简便的特点,可作为隐球菌性脑膜炎和隐球菌肺炎的早期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胶疑集试验 新生隐球菌 脑膜炎 肺炎
下载PDF
革兰氏阴性杆菌超广谱酶、诱导酶及药敏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4
3
作者 王露霞 徐德兴 +2 位作者 刘刃 陈翠微 陈雅静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为了使实验室药敏结果更符合临床实际,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133株革兰氏阴性杆菌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同时,对其中75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58株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 目的为了使实验室药敏结果更符合临床实际,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133株革兰氏阴性杆菌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同时,对其中75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58株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产气肠杆菌、粘质沙雷氏菌诱导酶的检测。结果25.0%肺炎克雷伯氏菌和14.0%大肠埃希氏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52.0%的铜绿假单胞菌、55.6%阴沟肠杆菌、33.3%产气肠杆菌、25.0%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和粘质沙雷氏菌产诱导酶。发现产超广谱酶株组除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及头孢唑啉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组外,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与非产酶株组无明显差异。产诱导酶株组对三代头孢的耐药率反而低于非产酶株组。结论常规药敏试验不能较正确地反映细菌耐药情况,两种酶的检测能补充常规药敏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敏试验 革兰氏阴性杆菌 抗生素 超广谱酶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氧气湿化瓶污染细菌与呼吸道感染关系探讨 被引量:47
4
作者 王露霞 汤蓓 +2 位作者 石凌波 徐德兴 赖续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9-411,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氧气湿化瓶污染细菌与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关系,为防治其引起的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集4个ICU氧气湿化瓶标本和ICU患者下呼吸道痰,对其细菌进行分离、鉴定,重点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结果从氧气湿化...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氧气湿化瓶污染细菌与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关系,为防治其引起的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集4个ICU氧气湿化瓶标本和ICU患者下呼吸道痰,对其细菌进行分离、鉴定,重点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结果从氧气湿化瓶分离的细菌158株,以G-杆菌共116株(73.4%),其中铜绿假单胞菌75株(47.5%);痰培养的细菌340株,G-杆菌278株(81.8%),铜绿假单胞菌85株(25.0%),患者下呼吸道痰培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16种抗生素(除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37.5%~84.2%;氧气湿化瓶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除羧苄西林耐药率为57.1%外,其余为3.5%~28.6%.结论氧气湿化瓶污染细菌与呼吸道感染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氧气湿化瓶 下呼吸道感染 耐药率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血与痰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露霞 郑英俊 +4 位作者 郭振辉 李理 王晓雅 李建勋 卓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对照分析ICU、内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血标本和痰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与患者临床特征。方法研究分两组:同一患者、同期从痰标本和血标本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患者为A组;同一患者仅痰标本分离鲍曼不动... 目的对照分析ICU、内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血标本和痰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与患者临床特征。方法研究分两组:同一患者、同期从痰标本和血标本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患者为A组;同一患者仅痰标本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而血标本未分离出该菌患者为B组。收集患者临床信息,检测菌株体外药敏,并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结果 2015年6-12月入选A组患者14例,获得非重复菌株28株;入选B组患者28例,获得非重复菌株28株。两组分离的56株鲍曼不动杆菌全部为多重耐药株,除对替加环素高度敏感外,对碳青霉烯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都在80%以上,两组分离株的药敏谱无统计学差异。A组同一患者两种标本获得的鲍曼不动杆菌非重复株经PFGE证实均为同源株,28株菌共有6个克隆型。B组28株菌按PFGE分为9个克隆型,其中有5个克隆与A组的克隆型相同。MLST分析,A组菌株共分为9个ST型(ST 195、ST 208、ST 229、ST 369、ST 373、ST 457、ST 836和2个新ST型ST N2、ST N5);B组菌株共分为8个ST型(ST 195、ST 208、ST 381以及5个新ST型ST N1、ST N2、ST N3、ST N4、ST N5)。两组主要ST型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e BURST分析,ST 195、ST 208、ST 457、ST 369、ST N1、ST N2、ST N51均属于CC92流行株。结论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ICU患者血与痰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在药敏谱、基因分型上高度相似,病房存在CC92流行株的传播。VAP患者合并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与菌株基因型无直接关系。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对防治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血流感染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革兰阴性杆菌诱导型β-内酰胺酶试验及药敏检测结果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露霞 徐德兴 +2 位作者 郭江华 刘刃 陈翠微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34-137,共4页
对135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诱导型β-内酰胺酶检测的同时对产酶组与非产酶组药敏结果加以分析。结果,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细菌60株,占44%,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阴沟肠杆菌检出率最高,依次为... 对135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诱导型β-内酰胺酶检测的同时对产酶组与非产酶组药敏结果加以分析。结果,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细菌60株,占44%,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阴沟肠杆菌检出率最高,依次为56%、50%、44%和40%。产酶组与非产酶组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比较,发现二者无显著差异,提示常规药敏试验未能完全反映细菌耐药情况,诱导型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可以补充常规药敏不足。同时本文通过WHONET-3统计软件对产诱导酶的菌进行配对散点图分析,发现亚胺培南与氨基糖甙类和喹喏酮类抗菌药物有较强的互补性,提示在临床调整用药时,可以选择抗菌药物不同的配对联合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杆菌 诱导型Β-内酰胺酶 药敏试验
下载PDF
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乳胶凝集试验干扰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8
7
作者 王露霞 刘海英 +6 位作者 石凌波 邓婉梨 林碎玲 李志斌 徐德兴 黄晓燕 李明亮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9-159,共1页
关键词 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 乳胶凝集试验 干扰因素
下载PDF
应用纸片扩散法与梯度浓度法测定不动杆菌属的耐药性 被引量:9
8
作者 王露霞 石凌波 +2 位作者 徐德兴 曾丽英 罗春梅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9-47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动杆菌属耐药性变化趋势和抗生素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对耐药株是否有抑酶增效作用。方法应用纸片扩散法(K-B法)与梯度浓度MIC法(Etest法)对分离的60株不动杆菌进行药敏测试与分析。结果头孢哌酮、氨苄西林、替卡西林和哌拉... 目的探讨不动杆菌属耐药性变化趋势和抗生素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对耐药株是否有抑酶增效作用。方法应用纸片扩散法(K-B法)与梯度浓度MIC法(Etest法)对分离的60株不动杆菌进行药敏测试与分析。结果头孢哌酮、氨苄西林、替卡西林和哌拉西林耐药率在55.0%以上,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剂对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比不加酶抑制剂的单纯抗生素强(P<0.001);加酶抑制剂舒巴坦的抗生素(2种)对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优于加克拉维酸(2种)和三唑巴坦(1种)的抗生素,平均秩次分别为7.38、6.43、5.57、5.47和5.50。舒巴坦与头孢哌酮复合剂的MIC90值降低到头孢哌酮的MIC90值的1/21,MIC50值降低到1/170;舒巴坦使头孢哌酮、氨苄西林的耐药率由均为75.0%下降到5.0%和24.0%。结论不动杆菌属对目前常用的抗菌药物普遍耐药;舒巴坦与头孢哌酮的复合剂对不动杆菌抗菌活性明显增高,可作为不动杆菌属所致院内感染防治的首选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杆菌属 耐药性 耐药机制 抗生素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下载PDF
用ROC曲线评价血清甘露聚糖抗原检测法对深部念珠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王露霞 石凌波 +4 位作者 成德 刘海英 谢闻悦 黄晓燕 赖续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46-64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甘露聚糖抗原检测法对深部念珠菌感染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酶联免疫法检测47例经临床确诊为深部念珠菌感染的患者(A组)、23例确诊为细菌感染且无念珠菌感染的患者(B组)、103例痰培养阳性,但经临床确诊非真菌感染,为... 目的探讨血清甘露聚糖抗原检测法对深部念珠菌感染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酶联免疫法检测47例经临床确诊为深部念珠菌感染的患者(A组)、23例确诊为细菌感染且无念珠菌感染的患者(B组)、103例痰培养阳性,但经临床确诊非真菌感染,为真菌寄生的患者(C组)及30例健康人(D组)血清中的甘露聚糖抗原含量。结果当采用试剂盒推荐的分界值(≥0.50ng/ml)时,其诊断灵敏度为66.0%,特异性为91.7%;本试验ROC曲线显示:当分界值≥0.34ng/ml时,其诊断灵敏度为72.3%,特异性为87.8%,曲线下面积为0.837,B、C组与D组中假阳性率分别为26.1%(6/23)、12.6%(13/103)、0.0%(0/30)。结论血清甘露聚糖抗原作为预测深部念珠菌感染的指标对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 念珠菌 ROC曲线
下载PDF
化脓性关节炎脓液培养从无菌生长到分离出龟分枝杆菌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露霞 石玉玲 +2 位作者 徐德兴 黄晓燕 李明亮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7-77,共1页
近年来,医源性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引起手术创口和肌肉注射感染的报道屡见不鲜[1-3],但临床重视不够,实验室人员也因经验不足,缺乏与临床沟通,未能正确采集标本,往往按普通细菌培养而造成漏检。本文就我院发生的一例误诊案例的经验教... 近年来,医源性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引起手术创口和肌肉注射感染的报道屡见不鲜[1-3],但临床重视不够,实验室人员也因经验不足,缺乏与临床沟通,未能正确采集标本,往往按普通细菌培养而造成漏检。本文就我院发生的一例误诊案例的经验教训加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细菌培养 非结核分枝杆菌
下载PDF
冻土毛霉黄色变种对小白鼠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露霞 赖晃文 +3 位作者 徐德兴 杨传红 王俊杰 罗春梅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2-73,58,F003,共4页
目的 为了解冻土毛霉黄色变种对小白鼠的致病性。方法 对经睾丸、腹腔和静脉注射该菌悬液的 6 3只小白鼠 ,分别于接种后的 7、 14、 2 1、 2 8和 35天取材培养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3组小白鼠的脑、心和肺组织于 7~ 35天取材培... 目的 为了解冻土毛霉黄色变种对小白鼠的致病性。方法 对经睾丸、腹腔和静脉注射该菌悬液的 6 3只小白鼠 ,分别于接种后的 7、 14、 2 1、 2 8和 35天取材培养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3组小白鼠的脑、心和肺组织于 7~ 35天取材培养均为阴性 ,睾丸组于 7~ 2 8天睾丸培养阳性 ,腹腔和静脉组的肝、脾、肾、肠和肠系膜于 7~ 2 1天培养阳性。部分小白鼠脏器出现肿大和脓肿 ,脏器脓肿直接镜检可见粗大、无分隔直角分枝菌丝 ,组织病理切片经HE、PAS、GMS染色 ,可见部分小鼠睾丸、肝、脾、小肠、肠系膜和腹壁脓肿 ,脓肿呈干酪样坏死和见粗大菌丝 ,未见侵犯血管所致栓塞和坏死 ,腹腔组脓肿累及脏器较多。结论 冻土毛霉黄色变种具有致病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毛霉黄色变种 昆明小鼠 致病性 毛霉病
下载PDF
新月弯孢霉致角膜溃疡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露霞 石凌波 +5 位作者 张磊 彭亮红 李薇 贺益平 李建勋 赖晃文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231-234,共4页
报道1例由新月弯孢菌感染引起的角膜溃疡。患者女,42岁。右眼反复红肿、疼痛、伴视力下降长达7 a,曾在某院眼科中心诊断为"真菌性角膜炎并穿孔",给予药物治疗后病情好转,但上述症状反复多次出现,并逐渐加重,视力严重下降,为... 报道1例由新月弯孢菌感染引起的角膜溃疡。患者女,42岁。右眼反复红肿、疼痛、伴视力下降长达7 a,曾在某院眼科中心诊断为"真菌性角膜炎并穿孔",给予药物治疗后病情好转,但上述症状反复多次出现,并逐渐加重,视力严重下降,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行右眼穿透性角膜移植+前房成形术,手术顺利,无手术并发症。术后15个月再次出现眼红、眼痛,眼角膜刮片镜检可见宽大分隔菌丝、培养为新月弯孢菌。予抗真菌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月弯孢霉 真菌性角膜炎 真菌感染 @@
下载PDF
淡紫拟青霉致角膜溃疡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露霞 彭亮红 +2 位作者 李建勋 李雪梅 黄晓燕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790-791,共2页
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是土壤和植物中普遍存在的腐生菌,是实验室及医疗器械常见的污染菌之一,对人类是一种机会致病真菌。其感染常为医源性感染或外伤所致,尤其好发于免疫缺陷宿主。本文报道1例由淡紫拟青霉引起的角膜... 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是土壤和植物中普遍存在的腐生菌,是实验室及医疗器械常见的污染菌之一,对人类是一种机会致病真菌。其感染常为医源性感染或外伤所致,尤其好发于免疫缺陷宿主。本文报道1例由淡紫拟青霉引起的角膜溃疡。1病历摘要患者,女,66岁,于4年前在农田作业时用衣物擦拭右眼后即出现眼红、眼痛、畏光、流泪,伴视力下降,未予特殊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紫拟青霉 真菌性角膜炎 真菌感染
下载PDF
痰和胃液涂片中找到钩虫蚴虫1例报告
14
作者 王露霞 张卫云 +2 位作者 石凌波 徐德兴 黄晓燕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9-389,共1页
关键词 胃液 钩虫蚴虫
下载PDF
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试验方法的探讨
15
作者 王露霞 徐德兴 +2 位作者 石凌波 刘刃 王春燕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6期419-421,共3页
目的 解决葡萄球菌凝固酶试验假阳性的问题 ,提高其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以试管法为金标准 ,对玻片法进行不同血浆稀释度试验和方法学的评价。结果 检测 85株葡萄球菌凝固酶 ,其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19株 ,溶血葡萄球菌 4 0... 目的 解决葡萄球菌凝固酶试验假阳性的问题 ,提高其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以试管法为金标准 ,对玻片法进行不同血浆稀释度试验和方法学的评价。结果 检测 85株葡萄球菌凝固酶 ,其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19株 ,溶血葡萄球菌 4 0株 ,表皮葡萄球菌 14株 ,其它葡萄球菌 12株 ,对于玻片法不同的血浆稀释度 ,检出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各有不同。结论 玻片法血浆浓度是否合适直接影响血浆凝固酶试验的诊断效率。通过ROC曲线显示 ,1∶16~ 1∶3 2为最佳稀释范围 ,该文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凝固酶 葡萄球菌 ROC曲线
下载PDF
戏曲文学性:魂兮归来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露霞 《大舞台》 2011年第11期4-6,共3页
近些年来,所有戏曲从业者都在做着各种各样的努力来挽救戏曲在当代的衰落。前些年国家非物质遗产的申报活动开展得异常热闹,随后,戏曲界又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回归传统”的浪潮。更有聪明的编创者,怀着满腔热忱深入到当今社会的巨大... 近些年来,所有戏曲从业者都在做着各种各样的努力来挽救戏曲在当代的衰落。前些年国家非物质遗产的申报活动开展得异常热闹,随后,戏曲界又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回归传统”的浪潮。更有聪明的编创者,怀着满腔热忱深入到当今社会的巨大改革中,弘扬主旋律,颂扬先进人物,体现出对现实生活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但回顾这些努力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界 文学性 非物质遗产 回归传统 先进人物 参与意识 现实生活 从业者
下载PDF
日常性、精神性与乌托邦性——从传统故事改编解析罗怀臻剧作的情感密码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露霞 《大舞台》 2011年第9期3-6,共4页
近三十年来,罗怀臻创作了大量的戏剧作品,其中对传统故事的改编构成了他"戏曲大观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也很大程度地体现了他的艺术追求和创作风格。这些作品超越了以往对传统故事仅作局部的或细枝末节修剪的改编路数,
关键词 戏剧作品 罗怀臻 改编 故事 传统 日常性 乌托邦 精神性
下载PDF
当代戏曲:呼唤文学性的回归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露霞 《大舞台》 2010年第10期6-7,共2页
一近些年来,所有戏曲从业者都在做着各种各样的努力来挽救戏曲在当代的衰落。前些年国家非物质遗产的申报活动开展得异常热闹,随后,戏曲界又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回归传统文化"的浪潮。更有聪明的编创者,怀着满腔热忱深入到当今社会的巨... 一近些年来,所有戏曲从业者都在做着各种各样的努力来挽救戏曲在当代的衰落。前些年国家非物质遗产的申报活动开展得异常热闹,随后,戏曲界又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回归传统文化"的浪潮。更有聪明的编创者,怀着满腔热忱深入到当今社会的巨大改革中,弘扬主旋律,颂扬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体现出对现实生活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戏曲 回归 文学性 非物质遗产 传统文化 先进事迹 先进人物 参与意识
下载PDF
不同抗凝剂、血浆影响葡萄球菌玻片法血浆凝固酶试验的评价
19
作者 王露霞 石凌波 +2 位作者 徐德兴 刘刃 陆勤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61-362,共2页
目的探讨玻片法血浆葡萄球菌凝固酶试验的最佳血浆、抗凝剂和稀释度并解决假阳性问题,提高其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EDTA、肝素钢及以草酸盐抗凝及稀释度不同的人、兔血浆对200株葡萄球菌试管法进行被片法血浆凝固酶试验,以试... 目的探讨玻片法血浆葡萄球菌凝固酶试验的最佳血浆、抗凝剂和稀释度并解决假阳性问题,提高其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EDTA、肝素钢及以草酸盐抗凝及稀释度不同的人、兔血浆对200株葡萄球菌试管法进行被片法血浆凝固酶试验,以试管法为金标准作分析比较。结果分别用EDTA抗凝的免血浆、肝素钠抗凝的兔血浆及草酸盐抗凝的人血浆,在不同的稀释度时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各不相同,以EDTA抗凝的免血浆为最佳,但是EDTA抗凝的兔血浆原液和最佳稀释度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浆浓度及采用何种血浆、何种抗凝剂直接影响玻片法血浆凝固酶试验的诊断效率。三种抗凝血浆最佳稀释度范围均为1:16~1: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血浆凝固酶 抗凝剂 玻片法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小孢根霉变种感染1例
20
作者 王露霞 赖晃文 +5 位作者 石凌波 梁宇恒 李利 吴小丽 付捷 刘海英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2年第1期33-36,共4页
报道1例由小孢根霉变种导致的皮肤毛霉病。患者女,30岁。因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化疗后继发口腔颌面部小孢根霉变种感染,表现为发热、右侧颊黏膜水肿,皮损中央溃疡、焦痂,周边组织炎性水肿,以面颊部、颌下区为中心明显肿胀,逐渐累及... 报道1例由小孢根霉变种导致的皮肤毛霉病。患者女,30岁。因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化疗后继发口腔颌面部小孢根霉变种感染,表现为发热、右侧颊黏膜水肿,皮损中央溃疡、焦痂,周边组织炎性水肿,以面颊部、颌下区为中心明显肿胀,逐渐累及右侧颈部及右下颌,进行性加重。坏死组织涂片镜检显示有粗大、无分隔直角菌丝,真菌学检查鉴定为小孢根霉,分子测序证实为小孢根霉变种。给予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静脉滴注和手术清创,坏死组织连续3次真菌培养均未培养出小孢根霉变种,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治疗2周后颔面部肿胀明显减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4周后额部及右眼睑肿胀已完全消退,伤口结痂愈合。随访2 a,右侧颌下可见长约2 cm手术疤痕,未见皮肤毛霉病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小孢根霉变种 毛霉病 皮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