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放射学在抢救致命性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颂章 金德勤 +1 位作者 魏崇健 乔英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58-460,共3页
为探讨在抢救致命性出血患者中如何发挥介入放射学的优势 ,采用不同栓塞材料对 2 7例致命性出血患者直接栓闭供血动脉 19例 ,暂时阻断血流加外科手术 8例。结果显示 :除 1例患者只取得短期 (3周未出血 )疗效外 ,其余病例经半年~ 7年随... 为探讨在抢救致命性出血患者中如何发挥介入放射学的优势 ,采用不同栓塞材料对 2 7例致命性出血患者直接栓闭供血动脉 19例 ,暂时阻断血流加外科手术 8例。结果显示 :除 1例患者只取得短期 (3周未出血 )疗效外 ,其余病例经半年~ 7年随访 ,均达临床止血治愈目的。提示介入放射学依其专业的技术和优势 ,对临床多种致命性出血患者的救治和现代创伤外科的发展意义重大 ;在内、外、介入等多学科的充分协作下 ,对于挽救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命性出血 介入治疗 栓塞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肝癌动门脉短路的X线诊断与介入治疗 被引量:9
2
作者 王颂章 曹钦昊 +2 位作者 魏崇健 曾晓华 乔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3年第1期9-12,共4页
本文报告59例肝癌动门脉短路者的X线征象,将其分为周围型,中央型和混合型三种。详细叙述了它们的X线血管造影表现。重点讨论了动门脉短路的机理、介入治疗的方式。强调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慎重的而不是放弃治疗的态度,给予不同方式... 本文报告59例肝癌动门脉短路者的X线征象,将其分为周围型,中央型和混合型三种。详细叙述了它们的X线血管造影表现。重点讨论了动门脉短路的机理、介入治疗的方式。强调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慎重的而不是放弃治疗的态度,给予不同方式的处理,是可以获得积极效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门脉短路 肝肿瘤 介入疗法 X线诊断 血管造影
下载PDF
特发性肾出血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颂章 魏宗健 +1 位作者 曾晓华 乔英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5-47,共3页
本文报告5例特发性肾出血,经肾动脉造影发现1例动静脉瘘,4例为肾小动脉畸形。5例均超选择将导管尖端置于病变供血动脉近端,分别给予弹簧圈、白芨胶粉和丝微粒进行栓塞。栓后出现轻重不同的急性肾梗塞症状,经对症处理,1周左右... 本文报告5例特发性肾出血,经肾动脉造影发现1例动静脉瘘,4例为肾小动脉畸形。5例均超选择将导管尖端置于病变供血动脉近端,分别给予弹簧圈、白芨胶粉和丝微粒进行栓塞。栓后出现轻重不同的急性肾梗塞症状,经对症处理,1周左右症状缓解、止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肾出血 肾血管畸形 栓塞疗法 肾动脉造影
下载PDF
广泛性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颂章 魏崇健 +1 位作者 朱燕霞 乔英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02-304,共3页
广泛性动静脉畸形(AVM)伴多发动静脉瘘(AVF)的治疗文献报道甚少,3例此类患者我们采用经导管介入栓塞+外科手术的方法:即采取先丝微粒后丝线段、先小后大和分段分期的介入栓塞,以达先栓小的病理血管,防止或减少侧支供血... 广泛性动静脉畸形(AVM)伴多发动静脉瘘(AVF)的治疗文献报道甚少,3例此类患者我们采用经导管介入栓塞+外科手术的方法:即采取先丝微粒后丝线段、先小后大和分段分期的介入栓塞,以达先栓小的病理血管,防止或减少侧支供血的建立,尔后以线段栓塞较大的病理血管。因AVM的侧支供血甚多,丝微粒或丝线段有可能通过瘘口使AVF再通,又施以栓后和/或栓塞同时+手术,切除大的AVM团块和切断、结扎AVF交通,取得了临床比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 动静脉畸形 介入疗法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肝癌动门脉短路的X线诊断与介入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颂章 曹钦■ +3 位作者 魏崇健 曾晓华 刘裕 金德勤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3年第2期87-89,T006,共4页
本文报告59例肝癌动—门脉短路的X线征象。将其分为周围型、中央型和混合型三种。描述了它们的血管造影表现。重点讨论了动门脉短路的形成机理、介入治疗的方式。强调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慎重的治疗态度,给予不同方式地处理,是可以... 本文报告59例肝癌动—门脉短路的X线征象。将其分为周围型、中央型和混合型三种。描述了它们的血管造影表现。重点讨论了动门脉短路的形成机理、介入治疗的方式。强调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慎重的治疗态度,给予不同方式地处理,是可以获得积极效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门脉短路 导向疗法 肝肿瘤
下载PDF
真丝微粒经导管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王颂章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1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经导管血管腔内治疗。使用较多的栓塞物有明胶海绵、无水乙醇、弹簧钢圈、冻干硬脑脑微粒、Ivalon、IBCA、以及乳胶球囊等等,其中绝大多数都因其价格昂贵不易获取,或因病情特殊需要而不能满足。
关键词 经导管介入治疗 弹簧钢圈 栓塞物 明胶海绵 血管腔内治疗 导管尖端 供血动脉 动门脉短路 肝血管瘤 颈内动脉
下载PDF
肝动脉插管化疗并栓塞治疗肝癌的现存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15
7
作者 曾晓华 王颂章 +1 位作者 魏崇健 乔英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81-183,共3页
肝动脉插管化疗并栓塞治疗肝癌的现存问题及其应用前景曾晓华,王颂章,魏崇健,乔英自Kato[1]于1981年首先提出肝癌的化疗栓塞治疗以来,肝癌的治疗发生了突破性的进展。经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并栓塞治疗肝癌现已在亚洲地区... 肝动脉插管化疗并栓塞治疗肝癌的现存问题及其应用前景曾晓华,王颂章,魏崇健,乔英自Kato[1]于1981年首先提出肝癌的化疗栓塞治疗以来,肝癌的治疗发生了突破性的进展。经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并栓塞治疗肝癌现已在亚洲地区广泛开展,并公认为不可手术切除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药物疗法 栓塞疗法 肝动脉插管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葡聚糖微球并碘油栓塞治疗肝癌的动物实验 被引量:6
8
作者 曾晓华 冯敢生 +3 位作者 王颂章 金德勤 唐瑛 丁进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葡聚糖微球并碘油经肝动脉栓塞后、实验兔肝种植瘤灶的坏死程度及其免疫功能的改变。方法20只肝脏载瘤兔,经肝动脉注入IL-2葡聚糖微球并碘油栓塞,栓塞前、后取血测IL-2和sIL-2R,栓塞后1周处死实验兔取瘤灶,进...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葡聚糖微球并碘油经肝动脉栓塞后、实验兔肝种植瘤灶的坏死程度及其免疫功能的改变。方法20只肝脏载瘤兔,经肝动脉注入IL-2葡聚糖微球并碘油栓塞,栓塞前、后取血测IL-2和sIL-2R,栓塞后1周处死实验兔取瘤灶,进行光、电镜病理学检查,并以空白葡聚糖微球并碘油栓塞行对比观察。结果用药组术后IL-2血浓度明显升高,sIL-2R则明显下降,1周后瘤结节完全坏死,假包膜形成。对照组术后IL-2血浓度回升,sIL-2R下降,瘤结节中心性部分坏死,无假包膜形成。结论IL-2葡聚糖微球组与空白葡聚糖微球组各观察指标的对比分析表明,前者在肿瘤坏死程度、免疫功能促进方面明显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白细胞介素 葡聚糖 微球 动物实验
下载PDF
X线、CT与纤维支气管镜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 被引量:131
9
作者 金德勤 马炳义 王颂章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16-219,共4页
通过经病理、病原学证实39例,由临床确诊5例的支气管结核共44例的多影像学研究,提出X线、CT与纤维支气管镜在支气管结核诊断中的作用,分析了各种诊断技术的优缺点,认为综合应用多种检查技术,对提高诊断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X线 CT 支气管镜检 支气管结核
下载PDF
建立兔移植性Vx-2肝癌模型的改进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晓华 冯敢生 +1 位作者 王颂章 金德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551-553,共3页
目的 建立Vx 2兔移植性肝癌改良模型。方法 将Vx 2瘤粒经剖腹直接种植于肝实质内 ,依观察时间不同分成 3组 ,每组 10只 ,种植后分别观察 2、3、4周 ,对比观察其病理形态学和影像学表现。结果  15只种植成功 ,种植 2周组各项观察指标... 目的 建立Vx 2兔移植性肝癌改良模型。方法 将Vx 2瘤粒经剖腹直接种植于肝实质内 ,依观察时间不同分成 3组 ,每组 10只 ,种植后分别观察 2、3、4周 ,对比观察其病理形态学和影像学表现。结果  15只种植成功 ,种植 2周组各项观察指标最为满意。结论 以瘤粒肝内种植方式、2周后可成功建立Vx 2兔移植性肝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模型 移植性肝癌 观察指标 肝内 肝实质 对比观察 病理形态学 影像学表现 剖腹 改良
下载PDF
胰腺癌的血管造影诊断与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崇健 乔英 +1 位作者 闫小仿 王颂章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 对 6 3例胰腺癌的血管造影表现及血管内治疗进行总结、分析。观察胰腺癌的血管改变特征及病变侵犯的范围 ,为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资料与方法 男 4 4例 ,女 19例 ,年龄 30~ 71岁。黄疸 8例 ,腰背胀痛以夜间加剧为其... 目的 对 6 3例胰腺癌的血管造影表现及血管内治疗进行总结、分析。观察胰腺癌的血管改变特征及病变侵犯的范围 ,为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资料与方法 男 4 4例 ,女 19例 ,年龄 30~ 71岁。黄疸 8例 ,腰背胀痛以夜间加剧为其特点。CT诊断 :胰腺癌 30例 ,其中伴肝转移 12例 ;腹膜后占位性病变 5例 ;脾转移癌 1例 ;原发性肝癌 2 7例。全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胰腺动脉造影 ,观察胰腺动脉及回流静脉的改变。结果 胰头癌 35例 ,其中 2 4例肝转移 ,1例脾转移 ;胰体部癌 18例 ,其中 12例肝转移 ,1例肝、脾同时转移 ;胰尾部癌 10例 ,其中 2例肝转移。结论 血管造影对胰腺癌的诊断可达到分类、定性、定位 ,同时可观察邻近大血管的受累情况 ,对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造影的同时可对病变区进行化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血管造影 诊断 血管内治疗 治疗
下载PDF
115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魏崇健 王颂章 +1 位作者 殷士蒙 乔英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48-450,共3页
目的 对 115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进行总结、分析 ,旨在提高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材料与方法 男 66例 ,女 49例 ,全部病例均经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确诊。 40例用可脱球囊栓塞 ,75例用钨丝螺旋圈栓塞。结果  115... 目的 对 115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进行总结、分析 ,旨在提高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材料与方法 男 66例 ,女 49例 ,全部病例均经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确诊。 40例用可脱球囊栓塞 ,75例用钨丝螺旋圈栓塞。结果  115例经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发现 116个动脉瘤 ,瘤体最小为 5mm× 5mm ,最大为 65mm× 46mm。 40例用可脱球囊栓塞中 ,18例栓塞成功 ,成功率 45 % ;75例用钨丝螺旋圈栓塞中 ,61例栓塞成功 ,成功率 81.3 %。结论 合理选用栓塞材料 ,严格掌握适应证是提高动脉瘤栓塞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可脱球囊 钨丝螺旋圈 血管内栓塞
下载PDF
脉络膜裂蛛网膜囊肿的CT、MRI诊断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信坚 邱怀明 王颂章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9期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脉络膜裂蛛网膜囊肿的CT与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CT和MRI诊断为脉络膜裂蛛网膜囊肿 2 3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CT轴位扫描 18例 ,其中增强扫描 4例 ,CT冠状位扫描 2例 ;MRI检查14例 ;单独MRI检查 5例。结果  2 ... 目的 探讨脉络膜裂蛛网膜囊肿的CT与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CT和MRI诊断为脉络膜裂蛛网膜囊肿 2 3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CT轴位扫描 18例 ,其中增强扫描 4例 ,CT冠状位扫描 2例 ;MRI检查14例 ;单独MRI检查 5例。结果  2 3例病灶均位于两侧脉络膜裂区 ,右侧 15例 ,左侧 8例 ,均为单发病灶 ,最大者2 2mm× 2 8mm ,最小者直径 5mm。CT轴位像病灶呈长卵圆形、圆形 ,与环池相连 14例 ,CT值 6~ 2 0HU ,平均为 11.4HU。MRI冠状位像呈“双凸透镜”形、卵圆形 ,矢状位像呈卵圆形、“箭头样”表现 ;均呈长T1长T2 信号 ,FLAIR序列示囊肿呈低信号。CT、MRI增强扫描均无强化。其中CT首次诊断而误诊为其他疾病 10例 ,MRI 2例。结论 脉络膜裂蛛网膜囊肿在CT和MRI上的密度 /信号与其他部位的蛛网膜囊肿无差异 ,认真分析脉络膜裂解剖 ,多可明确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裂蛛网膜囊肿 诊断 CT表现 MRI表现 误诊
下载PDF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并栓塞治疗肝恶性肿瘤的质量保证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晓华 王颂章 +1 位作者 郑湖民 乔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54-55,共2页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并栓塞(transcatheterhepaticarterialinvasionandembolization,TAIE)是公认的治疗中、晚期不能手术切除的肝脏恶性肿瘤疗效最佳的姑息手段。这一技术已在...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并栓塞(transcatheterhepaticarterialinvasionandembolization,TAIE)是公认的治疗中、晚期不能手术切除的肝脏恶性肿瘤疗效最佳的姑息手段。这一技术已在国内中级以上医院普遍开展。因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治疗 质量控制 肝动脉灌注
下载PDF
支气管扩张症致咯血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林 孙志强 +6 位作者 邱怀明 薛阳 罗超 陈信坚 闫小纺 曾晓华 王颂章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4期351-352,共2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对支气管扩张症致咯血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10月收治的咯血患者23例,术前均行CT检查,明确咯血原因,采用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病变血管位置;术中均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插管,并缓慢注入聚乙烯醇颗粒(P...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对支气管扩张症致咯血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10月收治的咯血患者23例,术前均行CT检查,明确咯血原因,采用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病变血管位置;术中均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插管,并缓慢注入聚乙烯醇颗粒(PVA)及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结果:经栓塞治疗后21例未再咯血,2例1周内再次咯血,一次止血成功率达91.3%。结论:BAE因其止血速度快、创伤小、复发率低,现已成为急症咯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咯血 栓塞 治疗性
下载PDF
球囊阻断法在外周动脉干创伤修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晓华 王颂章 +1 位作者 魏崇健 熊雪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3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球囊暂时性阻断血流在外周动脉干创伤修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各类原因所致外周动脉干损伤患者,修复术前均行一侧股动脉穿刺插管,进行受损动脉干造影,明确诊断。修复术中采用球囊导管技术对10例外伤性假性动脉瘤... 目的探讨球囊暂时性阻断血流在外周动脉干创伤修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各类原因所致外周动脉干损伤患者,修复术前均行一侧股动脉穿刺插管,进行受损动脉干造影,明确诊断。修复术中采用球囊导管技术对10例外伤性假性动脉瘤、2例外伤性动脉截断进行血流暂时阻断,控制出血。结果12例动脉干损伤修复术均成功地进行血流阻断,彻底控制术中出血,修复术得以顺利、安全完成。结论术中球囊阻断法对外周动脉干损伤修复术是保证手术安全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阻断 动脉干创伤 修复 外周血管损伤
下载PDF
骨盆转移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晓华 熊雪峰 +3 位作者 郑湖民 王颂章 金德勤 乔英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684-687,共4页
目的: 通过16 例骨盆转移瘤31 人次的髂内、外动脉和/ 或股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对骨盆转移的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 一侧股动脉穿刺插管,髂内、外动脉和/ 或股动脉造影,明确骨盆转移存在及其供血源后... 目的: 通过16 例骨盆转移瘤31 人次的髂内、外动脉和/ 或股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对骨盆转移的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 一侧股动脉穿刺插管,髂内、外动脉和/ 或股动脉造影,明确骨盆转移存在及其供血源后,先行动脉内灌注化疗,继以真丝微粒和/ 或明胶海绵碎屑行供血动脉栓塞。栓后即造影观察栓塞程度。治疗后临床上密切观察症状改变,2 ~3 个月后造影复查,再行动脉内化疗,必要时再行栓塞。结果: 本组16 例共行31 人次治疗。治疗后局部疼痛减轻和体征改善明显。造影复查示大部原转移灶染色变小、变淡或完全消失,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血管内灌注化疗并栓塞治疗对骨盆转移是一种有效的姑息治疗手段,尤其对于放疗后不能控制转移或再发转移具有十分重要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转移瘤 血管内 介入疗法
下载PDF
颈外动脉选择性栓塞在颌面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晓华 王颂章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4期212-214,共3页
自 Sokoloff 于1974年首次报道颈外动脉选择性栓塞(Transcatheter Selective ArterialEmbolization--TCAE)治疗顽固性鼻衄至今,TCAE 在颌面外科领域的应用已取得巨大的进展,尤其是随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的发展和栓塞材料的进一... 自 Sokoloff 于1974年首次报道颈外动脉选择性栓塞(Transcatheter Selective ArterialEmbolization--TCAE)治疗顽固性鼻衄至今,TCAE 在颌面外科领域的应用已取得巨大的进展,尤其是随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的发展和栓塞材料的进一步筛选,TCAE 在颌面外科的应用价值得以肯定。一、TCAE 技术TCAE 技术包括穿刺插管、颈外动脉造影、选择性或超选择性造影及血管的内栓塞。颈外动脉插管有两种方式,一是颈外动脉手术显露直接穿刺插管,因有较大创伤性现已不用;二是 Seldinger 技术股动脉穿刺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学 颈外动脉 选择性栓塞
下载PDF
胰腺囊腺癌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保安 王颂章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84-286,共3页
胰腺囊腺癌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仅占胰腺原发恶性肿瘤的1%。临床诊断困难。本文报道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病例,B 超和CT 扫描检查均可发现胰腺体尾部呈多房、有分隔、且在不规则的囊壁上有乳头状突起凸入囊腔的病变表现。另外还讨... 胰腺囊腺癌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仅占胰腺原发恶性肿瘤的1%。临床诊断困难。本文报道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病例,B 超和CT 扫描检查均可发现胰腺体尾部呈多房、有分隔、且在不规则的囊壁上有乳头状突起凸入囊腔的病变表现。另外还讨论了本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腺癌 CT 胰腺肿瘤 超声波诊断
下载PDF
兔脾动脉插管和耳静脉穿刺灌注氟尿嘧啶门静脉检测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20
作者 曾晓华 王颂章 +3 位作者 吴笑春 金德勤 余爱荣 郑湖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12-513,共2页
对比研究经脾动脉和耳静脉灌注氟尿嘧啶时经门静脉测定的药代动力学 ,以评价在肝恶性肿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中 ,经脾动脉灌注化疗药的临床治疗价值。对脾动脉灌注组 (IA组 )和耳静脉灌注组 (IV组 )均行门静脉插管取样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 对比研究经脾动脉和耳静脉灌注氟尿嘧啶时经门静脉测定的药代动力学 ,以评价在肝恶性肿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中 ,经脾动脉灌注化疗药的临床治疗价值。对脾动脉灌注组 (IA组 )和耳静脉灌注组 (IV组 )均行门静脉插管取样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门静脉血中氟尿嘧啶 ,进行药代动力学对比分析。结果显示 ,IA组各血样的血药浓度均高于IV组 ,前者之血药峰值比后者高 6 4% ,前者曲线下面积比后者大 42 %。提示经脾动脉灌注化疗药 ,门静脉内可达较高血药浓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尿嘧啶 药代动力 脾动脉插管 耳静脉穿刺灌注 门静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