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脉化癥合剂治疗阳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评价
1
作者 王领弟 刘洋 +3 位作者 石雅馨 王子璐 徐丽 师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1-54,95,共5页
目的:观察通脉化癥合剂对阳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病例自身前后对照,观察63例阳虚血瘀证子宫腺肌病患者经通脉化癥合剂治疗后的中医证候、子宫体积,以及痛经、月经量、慢性盆腔疼痛(CPP)、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 目的:观察通脉化癥合剂对阳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病例自身前后对照,观察63例阳虚血瘀证子宫腺肌病患者经通脉化癥合剂治疗后的中医证候、子宫体积,以及痛经、月经量、慢性盆腔疼痛(CPP)、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催乳素、血红蛋白的改善情况。结果:痛经、月经量、CPP、中医证候、血红蛋白等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与时间效应相关。治疗第3、6个周期与治疗前相比,痛经持续天数、CPP评分、CPP持续天数、月经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血红蛋白均有明显改善(均P<0.01);治疗第3个周期与治疗前相比,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第6个周期与治疗前、治疗第3个周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子宫体积、催乳素、CA125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脉化癥合剂能显著改善子宫腺肌病导致的痛经等疼痛症状及月经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痛经 月经量多 阳虚血瘀证 通脉化癥合剂
下载PDF
基于PK/PD模型与蒙特卡洛模拟对大肠埃希菌所致脓毒症休克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的优化分析
2
作者 王莹 姚银辉 +2 位作者 王领弟 胡俊辉 臧亚茹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6期597-600,共4页
目的:基于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PK)/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模型和蒙特卡洛模拟(Mote Carlo simulation,MCS),分析大肠埃希菌所致脓毒症休克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的优化过程,为临床感染患者构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目的:基于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PK)/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模型和蒙特卡洛模拟(Mote Carlo simulation,MCS),分析大肠埃希菌所致脓毒症休克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的优化过程,为临床感染患者构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一患者因不明原因发热入院,初步诊断为尿路感染和脓毒症休克。入院后第一时间完善了相关实验室检查,随后采用PK/PD模型和MCS依据微生物培养结果及其药敏试验确定最优的抗感染治疗方案。结果:入院第3天,微生物培养检出大肠埃希菌,随后的药敏试验提示其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中介;采用PK/PD模型和MCS对拟定的几个抗感染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美罗培南(1 g,q8h)和亚胺培南(0.5 g,q6h)的达标概率(probability of target attainment,PTA)均为100.00%,而头孢哌酮-舒巴坦钠(3 g,q12h)的PTA为1.14%,头孢哌酮-舒巴坦钠(3 g,q8h)的PTA为7.65%;最终,临床选择了美罗培南(1 g,q8h)治疗,1周后患者的感染指征基本消失。结论:PK/PD模型和MCS两个工具可以较好地帮助临床药师预测抗感染治疗方案的可能效果,从而更好地协助医生制定和优化治疗方案,进而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PD模型 蒙特卡洛模拟 脓毒症休克 大肠埃希菌
原文传递
玉屏风颗粒通过调节EMT对Lewis荷瘤小鼠肿瘤转移的影响
3
作者 林映雪 崔海鹏 +2 位作者 王领弟 杨昌硕 庄朋伟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090-2094,共5页
目的 探讨玉屏风颗粒通过调节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改善上皮屏障功能并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方法 将30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蒸馏水)、模型组(蒸馏水)和玉屏风颗粒组(40 g/kg),每组10只。模型组与玉屏风颗粒组小鼠通... 目的 探讨玉屏风颗粒通过调节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改善上皮屏障功能并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方法 将30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蒸馏水)、模型组(蒸馏水)和玉屏风颗粒组(40 g/kg),每组10只。模型组与玉屏风颗粒组小鼠通过右腋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复制小鼠自发肺转移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小鼠灌胃水/药物,每天1次,连续15 d。通过观察/测定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肺组织肿瘤转移灶计数、肿瘤转移灶、癌胚抗原表达来考察玉屏风颗粒对肿瘤转移的影响;通过q 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m RNA及其蛋白表达来考察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玉屏风颗粒组小鼠肺表面转移结节总数显著减少(P<0.05),肺组织大体形态有所恢复,肺组织癌胚抗原表达显著减弱(P<0.05),且肺组织中E-cadherin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vimentin、β-catenin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玉屏风颗粒可能是通过调控β-catenin表达来抑制EMT的发生,进而改善小鼠的上皮屏障功能,发挥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迁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颗粒 上皮-间充质转化 上皮屏障 肿瘤转移 Β-连环蛋白
下载PDF
基于mTOR信号探究miR-183-5p对肝癌细胞血管生成及VEGF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林映雪 崔海鹏 +2 位作者 姚银辉 王领弟 王莹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4期430-436,共7页
目的肝癌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常见肿瘤。miR-183-5p在多种肿瘤中被证明可促进血管形成。然而,miR-183-5p在肝癌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因此本文将探究miR-183-5p影响肝癌血管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生信分析mi... 目的肝癌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常见肿瘤。miR-183-5p在多种肿瘤中被证明可促进血管形成。然而,miR-183-5p在肝癌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因此本文将探究miR-183-5p影响肝癌血管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生信分析miR-183-5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qRT-PCR检测miR-183-5p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细胞功能实验探究miR-183-5p异常表达对肝癌细胞活力、增殖、迁移、侵袭和HUVECs细胞血管形成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VEGFA、mTOR的表达。ELISA检测肝癌细胞分泌的VEGFA表达。mTOR通路激活剂MHY1485处理进一步探究miR-183-5p介导mTOR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发现miR-183-5p在肝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沉默miR-183-5p可明显抑制进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以及HUVECs细胞血管形成。同时,沉默miR-183-5p可以抑制mTOR信号通路的活性。mTOR通路激活剂MHY1485处理可以逆转沉默miR-29c-3p对HUVECs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结论本研究证实了miR-183-5p通过激活mTOR信号通路促进了肝癌细胞血管形成的分子机制,本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我们对肝癌细胞血管形成的认识,以及为开发新型肝癌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OR信号通路 miR-183-5p 肝癌 血管生成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心安胶囊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领弟 徐宝欣 +1 位作者 李艳荣 潘海峰 《中国药师》 CAS 2017年第1期35-37,45,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厂家心安胶囊的HPLC指纹图谱,并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建立其化学模式识别方法,以期为心安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 目的:研究不同厂家心安胶囊的HPLC指纹图谱,并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建立其化学模式识别方法,以期为心安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四氢呋喃(C)混合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50 nm,柱温为30℃。对15批心安胶囊进行检测,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计算,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结果:根据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筛选出10批心安胶囊样品,并建立了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以作为心安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安胶囊 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刺玫果指纹图谱 被引量:6
6
作者 王领弟 杜义龙 +2 位作者 杨明宇 臧亚茹 潘海峰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7年第4期514-517,共4页
目的:研究刺玫果药材的指纹图谱,为其有效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集18批刺玫果的指纹图谱,通过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其进行评价。结果:最终建立了刺玫果的指纹图谱,主要成分得到有效分离,共得到10... 目的:研究刺玫果药材的指纹图谱,为其有效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集18批刺玫果的指纹图谱,通过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其进行评价。结果:最终建立了刺玫果的指纹图谱,主要成分得到有效分离,共得到10个共有峰,并确定了4个特征峰的峰归属。样品可被聚成4类,并且3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3.432%。结论:所建指纹图谱可为刺玫果质量标准的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玫果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经典名方辛夷散的古今文献分析与考证 被引量:5
7
作者 王领弟 林映雪 +4 位作者 王莹 邢婧 孟鑫 葛慧敏 陈星燃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300-2304,共5页
目的:为经典名方辛夷散的临床应用、制剂开发等提供参考和文献证据支持。方法:探索中医古籍数据库、中医古籍文献知识库及中医智库等,对辛夷散的处方历史沿革及方义衍变、组方原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考证。结果与结论:辛夷散出自宋代严用... 目的:为经典名方辛夷散的临床应用、制剂开发等提供参考和文献证据支持。方法:探索中医古籍数据库、中医古籍文献知识库及中医智库等,对辛夷散的处方历史沿革及方义衍变、组方原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考证。结果与结论:辛夷散出自宋代严用和的《严氏济生方》,原方由辛夷仁、细辛、藁本、升麻、川芎、木通、防风、羌活、甘草、白芷等10味药材组成,主治伤风鼻塞、鼻窒、鼻鼽、鼻渊、鼻息肉等诸多鼻病。历代组方多在原方基础上加减羌活、苍耳子、防风、薄荷等。关于辛夷的药用部位,35首方剂中有13首选用了辛夷仁、22首选用了辛夷。药材用量方面,以各味药材"等分""每服二钱"居多,原方按当今计量法折算得各药材均为0.82 g。服用方法上多继承了原方用法"食后茶清调服"。该方治疗鼻息肉以辛夷、升麻、白芷、防风、藁本、细辛、川芎上行升散、清热通窍,加木通以利胃湿泻火下行,甘草甘缓调和诸药,绿茶降火调服末药,整方升降并用,诸药相合,则诸症自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辛夷散 文献考证 历史沿革 方义衍变 组方原理
下载PDF
隐形义齿68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王领弟 高岚 +3 位作者 廉云敏 邱志香 陈森 申京辉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69-569,共1页
关键词 隐形义齿 可摘式义齿 牙列缺损 人工牙
下载PDF
韩信草UPLC指纹图谱及LC-MS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领弟 徐宝欣 +1 位作者 李艳荣 潘海峰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70-1875,共6页
目的:建立韩信草UPLC指纹图谱,并采用LC-MS技术对韩信草中化学成分进行结构推断。方法:采用UPLC法,运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SB-C18色谱柱(100 mm×2.1 mm,2.7μm),以0.1%甲酸溶液(A)-乙腈(B)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5 ... 目的:建立韩信草UPLC指纹图谱,并采用LC-MS技术对韩信草中化学成分进行结构推断。方法:采用UPLC法,运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SB-C18色谱柱(100 mm×2.1 mm,2.7μm),以0.1%甲酸溶液(A)-乙腈(B)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5 nm;流速0.4 m L/min;柱温35℃;进样量2μL。采用Triple TOF 5600检测器,运用ESI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确定质谱参数为:质量范围m/z 50~1 250 Da;源温度500℃;雾化气55 psi;辅助气55 psi;气帘气35 psi;离子扫描电压5 500 V(正离子模式)、-4 500 V(负离子模式)。结果:运用12批韩信草样品建立了UPLC指纹图谱,并标定32个共有峰。结合对照品、文献报道以及根据对应的碎片进行裂解规律推断,标定出27个黄酮类成分。结论:建立了韩信草的UPLC指纹图谱并进一步通过高分辨质谱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别,从定性角度控制韩信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信草 化学成分 液质联用
原文传递
牙体缺损铸造金属全冠修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领弟 陈森 +3 位作者 单丽华 邱志香 陈树国 李雅娟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88-388,共1页
关键词 牙体缺损 铸造金属全冠 修复 临床分析 根管治疗 牙体预备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评价山楂叶质量差异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领弟 臧亚茹 +3 位作者 潘伟东 高婧 杜义龙 潘海峰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7年第12期1692-1696,共5页
目的:建立山楂叶药材波长变换法HPLC指纹图谱,并用多元统计分析评价山楂叶的差异性。方法:采用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流动相为0.5%甲酸(A)-乙腈(B)-甲醇(C)-四氢呋喃(D)混合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0~15 min,检测波长为260 nm,... 目的:建立山楂叶药材波长变换法HPLC指纹图谱,并用多元统计分析评价山楂叶的差异性。方法:采用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流动相为0.5%甲酸(A)-乙腈(B)-甲醇(C)-四氢呋喃(D)混合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0~15 min,检测波长为260 nm,参比波长为360 nm;15~65 min,检测波长为370 nm,参比波长为430 nm。将色谱图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软件中进行相似度评价,并用SPSS19.0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再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可能影响山楂叶药材差异的指标性成分。结果:山楂叶经聚类分析分为三大类,初步确定了山楂叶差异的8个指标性成分。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山楂叶差异性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叶 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楂叶提取物对急性血瘀证血常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领弟 高婧 +3 位作者 杜义龙 杨明宇 刘振华 潘海峰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8年第3期27-31,共5页
目的观察山楂叶不同提取物对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血常规的影响。方法取Wistar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山楂叶乙酸乙酯部位、2015版《中国药典》山楂叶大孔树脂提取物、山楂叶水饱和正丁醇部位和山楂叶50%乙醇... 目的观察山楂叶不同提取物对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血常规的影响。方法取Wistar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山楂叶乙酸乙酯部位、2015版《中国药典》山楂叶大孔树脂提取物、山楂叶水饱和正丁醇部位和山楂叶50%乙醇提取物组,制作急性血瘀模型大鼠,测血常规指标。用主成分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合的方法分析数据。结果山楂叶4种不同提取物均能显著降低淋巴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数(10~9/L)和粒细胞数(10~9/L),能显著抑制血红蛋白(g/L)、红细胞平均体积(f L)和红细胞压积(L/L),对血小板总数(10~9/L)的异常改变也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山楂叶4种不同极性的提取物能促进急性血瘀证大鼠血常规异常指标的恢复,有利于血液功能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叶提取物 急性血淤 血常规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玫胶囊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领弟 刘振华 +3 位作者 邢婧 杨明宇 杜义龙 潘海峰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7年第6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主成分分析法用于山玫胶囊质量评价的可行性。方法将山玫胶囊的色谱图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软件中进行相似度评价,并用SPSS19.0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综合主成分F值,再进行聚类分析验证,从而对山玫胶... 目的探讨主成分分析法用于山玫胶囊质量评价的可行性。方法将山玫胶囊的色谱图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软件中进行相似度评价,并用SPSS19.0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综合主成分F值,再进行聚类分析验证,从而对山玫胶囊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山玫胶囊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了5个主成分,对综合主成分F值进行排序,确定了10批山玫胶囊的质量优劣。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山玫胶囊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玫胶囊 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刺玫果的研究近况 被引量:23
14
作者 王领弟 李艳荣 +1 位作者 张晓峰 潘海峰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416-417,共2页
刺玫果系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山剌玫Rosa davurica Pall的成熟果实,又名野蔷薇果,广泛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山西等省,其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三萜类、有机酸、维生素及一些人体必需氨基酸和矿物质元素等,目前已分离出金丝桃苷、银锻... 刺玫果系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山剌玫Rosa davurica Pall的成熟果实,又名野蔷薇果,广泛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山西等省,其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三萜类、有机酸、维生素及一些人体必需氨基酸和矿物质元素等,目前已分离出金丝桃苷、银锻苷、橙皮苷及槲皮素4种黄酮类物质。本品果实性温,味酸,营养丰富,《中药大辞典》谓其有健脾理气、养血调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玫果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安全性
下载PDF
1190件金属烤瓷修复体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领弟 陈树国 +1 位作者 李雅娟 陈森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53-253,共1页
关键词 金属烤瓷 修复体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烤瓷铸造支架式可摘义齿的修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领弟 邱志香 怀海丽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91-291,共1页
关键词 烤瓷铸造支架式可摘义齿 牙列所损 义齿修复
下载PDF
山楂叶的研究近况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领弟 李艳荣 +1 位作者 潘海峰 张晓峰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313-315,共3页
山楂叶是蔷薇科山楂属植物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叶子。经本草考证,山楂之名始载于《本草纲目》[1],在此之前,以"赤爪草"始载《新修本草》[2],历来为药食两用之佳品。山楂属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北美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该属植物... 山楂叶是蔷薇科山楂属植物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叶子。经本草考证,山楂之名始载于《本草纲目》[1],在此之前,以"赤爪草"始载《新修本草》[2],历来为药食两用之佳品。山楂属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北美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该属植物280余种,中国约产17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叶 化学成分 提取 药理作用
下载PDF
不同产地刺玫果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领弟 李艳荣 +1 位作者 潘海峰 张晓峰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建立刺玫果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波长510nm处测定刺玫果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在8.0-48mg/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2.602X-0.0216(r=0.9996)。不同产地刺玫果样品... 目的:建立刺玫果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波长510nm处测定刺玫果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在8.0-48mg/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2.602X-0.0216(r=0.9996)。不同产地刺玫果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为1.593%-3.742%,差异较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可作为刺玫果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玫果 总黄酮 含量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山楂叶黄酮类成分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领弟 臧亚茹 +3 位作者 邢婧 刘振华 徐宝欣 潘海峰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424-427,共4页
山楂叶作为常用中药材被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具有活血化瘀、理气通脉、化浊降脂的作用,用于气滞血瘀、胸痹心痛、胸闷憋气、心悸健忘、眩晕耳鸣和高脂血症。
关键词 山楂叶 黄酮类成分 测定方法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下颌前突患者全口义齿的修复
20
作者 王领弟 邱志香 +1 位作者 申京辉 沈庆华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0-330,共1页
关键词 全口义齿 下颌前突 修复 患者 咀嚼功能 结果报告 无牙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