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博落回杀灭鱼类指环虫和病原菌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王高学 王建福 +3 位作者 原居林 申烨华 郑伟 李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50-1655,共6页
采用常压硅胶柱层析和RP-HPLC制备并结合杀虫、抑菌活性追踪的方法,从博落回中分离获得了杀灭金鱼指环虫和抑制鱼类病原菌的活性成分,通过TLC、UV、m.p.、IR、MS、1H NMR和13C NMR鉴定其为血根碱.杀灭指环虫试验结果表明:血根碱对指环... 采用常压硅胶柱层析和RP-HPLC制备并结合杀虫、抑菌活性追踪的方法,从博落回中分离获得了杀灭金鱼指环虫和抑制鱼类病原菌的活性成分,通过TLC、UV、m.p.、IR、MS、1H NMR和13C NMR鉴定其为血根碱.杀灭指环虫试验结果表明:血根碱对指环虫有较强杀灭活性,在质量浓度为0.6 mg?L-1时的杀虫率达到100%.血根碱对6株水产致病菌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活性最高,MIC和MBC分别为12.5和25μg·mL-1;对哈维弧菌、鳗弧菌、杀鲑气单胞菌史氏亚种的活性最弱,其MIC和MBC均分别为50和100μg·mL-1.血根碱杀灭鱼类指环虫活性较高,对6株水产病原菌都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落回 血根碱 指环虫 病原菌 活性
下载PDF
22种植物提取物及其6种化合物对鱼类指环虫的杀灭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高学 程超 +2 位作者 陈安良 申烨华 张兴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567-2573,共7页
将感染有指环虫的金鱼投放在加有一定浓度的植物提取物或化合物的水体中,控制一定的水体条件,显微镜下定期观察鱼鳃上的指环虫数量,统计杀虫率。结果表明:22种植物中蛇床提取物的杀灭指环虫效果最好,其最高杀灭率为100%;其次是... 将感染有指环虫的金鱼投放在加有一定浓度的植物提取物或化合物的水体中,控制一定的水体条件,显微镜下定期观察鱼鳃上的指环虫数量,统计杀虫率。结果表明:22种植物中蛇床提取物的杀灭指环虫效果最好,其最高杀灭率为100%;其次是两面针、木通、吴茱萸、牛心朴子,最高杀虫率均为80%;夹竹桃、徐长卿的最高杀虫率均为70%;草果、苦木、北乌头、滨蒿、蒺藜、白芷、山柰、榧的最高杀虫率在48h内均在20%~50%;在测试浓度范围内,生姜、辣椒、仙茅、大风子、泽漆、相思子和雷丸没有明显杀虫活性。6种植物化合物作用48h时川楝素的杀灭指环虫活性最高,最高杀灭率为100%;其次是鬼臼毒素、烟碱和槟榔碱,杀虫率在30%~50%;青蒿素和苦参碱在鱼中毒浓度下对指环虫仍然没有杀灭效果。根据以上结果,蛇床、两面针、木通、吴茱萸、牛心朴子、夹竹桃、徐长卿等植物和化合物川楝素对鱼类指环虫具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植物化合物 杀虫活性 指环虫
下载PDF
29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对指环虫杀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9
3
作者 王高学 徐钰 +1 位作者 王建华 申烨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共6页
利用金鱼、鲢、鲤、草鱼、欧洲鳗鲡所寄生的坏鳃指环虫、中型指环虫、鲢指环虫、伸展指环虫、拟指环虫为材料,建立以金鱼为寄主、中型指环虫为指示虫的杀虫药物筛选动物模型,使寄生感染率达100%。利用该模型对29种天然植物提取物进... 利用金鱼、鲢、鲤、草鱼、欧洲鳗鲡所寄生的坏鳃指环虫、中型指环虫、鲢指环虫、伸展指环虫、拟指环虫为材料,建立以金鱼为寄主、中型指环虫为指示虫的杀虫药物筛选动物模型,使寄生感染率达100%。利用该模型对29种天然植物提取物进行杀虫活性筛选。结果表明:银杏外种皮、博落回、小果博落同、鸦胆子、云南罩楼、杠柳、槟榔、陈皮最高杀虫率在48h内均达70%以上,且对鱼安全性较高;刺五加、细柱五加、商陆、乌头、松针、藁本、青蒿、辣蓼、苦参对指环虫有一定的杀灭作用,杀虫率在20%~40%之间;荆芥、山奈、葫芦巴、篇蓄、芫花、马钱子、肉豆蔻、马兜铃、直立百部、千年健、常山、北乌头在实验浓度内对指环虫没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其中,银杏外种皮、博落回、小果博落回杀灭活性最强,使用浓度较低,该实验条件下杀灭率100%;鸦胆子、槟榔对鱼最为安全,但杀虫浓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指环虫 杀虫活性 动物模型
下载PDF
8种植物杀灭鱼类指环虫的活性部位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高学 马秋丽 +4 位作者 程超 赵云奎 徐钰 申烨华 袁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4-68,74,共6页
【目的】确定曼陀罗、博落回、小果博落回、银杏、蛇床子、鸦胆子、木通和槟榔等8种植物杀灭鱼类指环虫的活性部位。【方法】制备感染指环虫的金鱼模型。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丙酮、乙酸乙酯、乙醇、正丁醇和水提取曼陀罗等8种植物的有... 【目的】确定曼陀罗、博落回、小果博落回、银杏、蛇床子、鸦胆子、木通和槟榔等8种植物杀灭鱼类指环虫的活性部位。【方法】制备感染指环虫的金鱼模型。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丙酮、乙酸乙酯、乙醇、正丁醇和水提取曼陀罗等8种植物的有效成分,并检测其杀灭指环虫的生物活性,根据其杀虫效果来确定8种植物各自的活性部位。【结果】曼陀罗、博落回、蛇床子和银杏外种皮的氯仿提取物,鸦胆子和小果博落回的石油醚提取物及木通和槟榔的正丁醇提取物对金鱼指环虫的杀灭活性较强。【结论】曼陀罗、博落回、蛇床子和银杏外种皮杀灭指环虫的活性部位为氯仿提取物;鸦胆子和小果博落回的活性部位为石油醚提取物;木通和槟榔的活性部位为正丁醇提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药 植物提取物 活性部位 指环虫
下载PDF
刺参表皮溃烂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高学 原居林 +1 位作者 赵云奎 袁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7-90,96,共5页
为了确定刺参表皮溃烂病的病原菌,从山东省烟台和日照两个地区人工饲养的刺参中挑取具有明显症状的幼参,从体表病灶和体内组织中共分离得到15株细菌,利用人工感染试验、细菌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试验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引起山东省... 为了确定刺参表皮溃烂病的病原菌,从山东省烟台和日照两个地区人工饲养的刺参中挑取具有明显症状的幼参,从体表病灶和体内组织中共分离得到15株细菌,利用人工感染试验、细菌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试验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引起山东省日照地区养殖场刺参表皮溃烂病的病原菌R-2为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salmonida);烟台地区养殖场的病原菌Y-1为中间气单胞菌(Aeromonas.media),Y-8为弧菌属的海弧菌生物变种I(Vibro.pelagius biovarI)。药敏试验结果表明,R-2对蒽诺沙星、氟苯尼考、硫酸庆大霉素敏感,对氧氟沙星、硫酸阿米卡星等8种抗生素不敏感;Y-1和Y-8仅对氟苯尼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表皮溃烂病 细菌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银杏酚酸杀灭鱼类病原菌和指环虫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高学 赵云奎 +3 位作者 姚嘉赟 申烨华 郑伟 王建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15,共5页
提取银杏外种皮中的银杏酚酸,测定了其含量,并对其杀灭鱼类病原菌和指环虫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物中银杏酚酸的总含量为867mg/g,各单体C15:1,C17:1,C13:0,C15:0,C17:2的相对含量分别为499,226,201,32和29mg... 提取银杏外种皮中的银杏酚酸,测定了其含量,并对其杀灭鱼类病原菌和指环虫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物中银杏酚酸的总含量为867mg/g,各单体C15:1,C17:1,C13:0,C15:0,C17:2的相对含量分别为499,226,201,32和29mg/g;银杏酚酸对鱼害粘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均为7.81μg/mL,对鳗弧菌、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嗜水气单胞菌3株病原菌无明显的抑制效果,其MIC和MBC值均大于1000μg/mL;银杏酚酸对指环虫的最佳杀虫浓度为1.70mg/L,48h杀灭率达95%~100%;其质量浓度为3.5mg/L时试验金鱼开始出现中毒现象,48h的死亡率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酚酸 抑菌活性 指环虫 杀虫活性
下载PDF
三疣梭子蟹牛奶病病原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高学 黄增荣 袁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9-33,共5页
从浙江舟山市养殖场患“牛奶病”的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rus)乳化的螯足、步足及肝胰脏中分离到1株细菌A1,对其进行了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比较鉴定,并对其药物敏感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株A1... 从浙江舟山市养殖场患“牛奶病”的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rus)乳化的螯足、步足及肝胰脏中分离到1株细菌A1,对其进行了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比较鉴定,并对其药物敏感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株A1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其对丁胺卡那霉素、氟苯尼考、盐酸蒽诺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盐酸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新霉素、氧氟沙星等高度敏感,对青霉素钠、头孢曲松、酒石酸吉他霉素、头孢氨苄、四环素、麦迪霉素、土霉素等中度敏感,而对磺胺喹噁啉钠、复方新诺明、磺胺二甲嘧啶钠、磺胺嘧啶等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牛奶病 恶臭假单胞菌 16S RRNA
下载PDF
25种植物提取物杀灭鱼类指环虫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高学 赵云奎 +3 位作者 申烨华 郑伟 袁明 陈俏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筛选出对指环虫具有杀灭活性的植物。方法将感染有指环虫的金鱼投放在加有一定浓度植物提取物的水体中,控制一定的水体条件,显微镜下定期观察鱼鳃上的指环虫数量,最后统计杀虫率。结果黄花烟草、牵牛子对中型指环虫最高杀灭率均为9... 目的筛选出对指环虫具有杀灭活性的植物。方法将感染有指环虫的金鱼投放在加有一定浓度植物提取物的水体中,控制一定的水体条件,显微镜下定期观察鱼鳃上的指环虫数量,最后统计杀虫率。结果黄花烟草、牵牛子对中型指环虫最高杀灭率均为90%,其次是茶粕和贯众,分别为70%和55%。苦楝、80%印楝、10%雷公藤、雷丸、使君子、鹤虱、白鲜皮、山豆根、半夏、川乌、千金子、木鳖子、阿魏、补骨脂、巴豆、天南星、大戟、仙鹤草的最高杀虫率48 h内均在10%~50%。黄花烟草的最佳有效浓度是80.0 mg/L;茶粕最低用量为6.5 mg/L,但对鱼不安全,在9.5 mg/L时鱼死亡率达60%以上;在药物浓度100~1000 mg/L范围内,柴胡、白头翁、姜黄提取物没有明显杀虫活性。结论黄花烟草、牵牛子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杀虫活性 指环虫
下载PDF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DR-929)纤溶酶的发酵条件优化及其分离纯化 被引量:6
9
作者 王高学 梁朝军 +2 位作者 黄海洪 王建福 原居林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7-52,共6页
研究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DR-929)纤溶酶的液体发酵条件及其分离纯化。最佳发酵条件为:可溶性淀粉2.0%,黄豆粉1.0%,酵母膏0.5%,NaCI1.0%,CaCl20.02%,MgS040.05%,种龄36h,发酵时间4d,初始pH8.0或9.0,温度25℃... 研究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DR-929)纤溶酶的液体发酵条件及其分离纯化。最佳发酵条件为:可溶性淀粉2.0%,黄豆粉1.0%,酵母膏0.5%,NaCI1.0%,CaCl20.02%,MgS040.05%,种龄36h,发酵时间4d,初始pH8.0或9.0,温度25℃,装样量30ml,接种量5%或6%。采用发酵液离心除菌,25%-70%饱和度的硫酸铵沉淀,Phenyl FF(highsub)疏水层析,Q—SepharoseFF离子交换层析,Superdex 75凝胶过滤层析对活性成分分离纯化。用SDS—PAGE电泳对纯化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SDS—PAGE中得到单一条带,分子量28.3kDa。最终纯化倍数和酶活回收率分别为271.5和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纤溶酶 发酵条件 分离纯化
下载PDF
灰树花多糖对鲫鱼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高学 白冰 +1 位作者 崔婧 李西汉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2,共4页
以灰树花多糖(Polysaccharide of Grifola frondosa,PGF)药饵连续投喂鲫鱼35d,通过测定血清凝集抗体效价、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离体白细胞吞噬活性(phagocytic activity)、吞噬细胞杀菌活性(bacte... 以灰树花多糖(Polysaccharide of Grifola frondosa,PGF)药饵连续投喂鲫鱼35d,通过测定血清凝集抗体效价、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离体白细胞吞噬活性(phagocytic activity)、吞噬细胞杀菌活性(bactericidal activity),研究灰树花多糖对水产动物特别是鲫鱼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设计以不同剂量(分别为250mg/kg鱼体重、400mg/kg鱼体重、500mg/kg鱼体重、600mg/kg鱼体重、1000mg/kg鱼体重)的灰树花多糖药饵饲喂试验鲫鱼,分别于第0、7、14、2l、28、35d用血凝板法、MTT染色法进行免疫学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各添加水平均可增强鲫鱼的免疫功能,其中剂量为400mg/kg、500mg/kg和600mg/kg的吞噬活性及杀菌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剂量为250mg/kg、1000mg/kg时,杀菌活性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00mg/kg组、500mg/kg和600mg/kg组的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400mg/kg组、500mg/kg和600mg/kg组的血清凝集抗体效价最高为1:256,250mg/kg和1000mg/kg组的血清凝集抗体效价最高为1:32。各项指标的峰值出现在第2~3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多糖 鲫鱼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新型纤溶酶FA-Ⅰ抗血栓形成和溶栓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高学 梁朝军 +2 位作者 姚嘉赟 原居林 王建福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8-291,共4页
目的研究新型纤溶酶FA-Ⅰ在动物体内的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和溶栓作用。方法建立小鼠抗凝血模型、大鼠静脉血栓形成模型和兔颈动脉血栓模型,分析三种模型中动物给予FA-Ⅰ后的凝血时间(C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目的研究新型纤溶酶FA-Ⅰ在动物体内的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和溶栓作用。方法建立小鼠抗凝血模型、大鼠静脉血栓形成模型和兔颈动脉血栓模型,分析三种模型中动物给予FA-Ⅰ后的凝血时间(C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和纤维蛋白原(FIG)含量,并分析其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在三种模型中,FA-Ⅰ明显延长CT、PT、APTT和TT(P<0.05或P<0.01),显著降低ELT和FIG含量(P<0.01),并且能改善兔血液流变状态。结论FA-Ⅰ无论经静脉注射还是口服均能达到抗栓、溶栓之功效,其不但有望开发成实用的静脉注射溶栓药物,而且可以开发成安全的口服溶栓药物或保健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FA-Ⅰ) 小鼠抗凝血模型 大鼠静脉血栓形成模型 兔颈动脉血栓模型 口服溶栓药物
下载PDF
蕈状芽孢杆菌代谢产物活性成分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高学 付维法 +2 位作者 崔婧 袁明 姚璐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83-987,共5页
以蕈状芽孢杆菌代谢产物的4种提取物给小鼠腹腔注射,通过测定血红蛋白值、红细胞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凝集抗体效价、离体白细胞吞噬活性和吞噬细胞杀菌活性,研究了不同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注射提取物... 以蕈状芽孢杆菌代谢产物的4种提取物给小鼠腹腔注射,通过测定血红蛋白值、红细胞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凝集抗体效价、离体白细胞吞噬活性和吞噬细胞杀菌活性,研究了不同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注射提取物各组小鼠的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增强,乙酸乙酯提取物组、三氯甲烷提取物组、石油醚提取物组的白细胞吞噬活性、吞噬细胞杀菌活性、血清凝集抗体效价、SOD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剩余液组的吞噬活性和杀菌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他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石油醚提取物组的血红蛋白值(13.52 g/100 mL)和红细胞数(11.35×10^6/mL)最高.各项指标的峰值均出现在第7~21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蕈状芽孢杆菌 免疫功能 代谢产物 活性部位 活性成分
下载PDF
盾叶薯蓣提取物对鱼类指环虫的杀灭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高学 李军 +3 位作者 赵良炜 周状 申烨华 田渭花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3-399,共7页
以寄生在金鱼Carassius auratus鳃部的中型指环虫Dactylogyrus intermedius为指示寄生虫,采用活体感染、活体杀虫的方法,研究了用不同溶剂(石油醚(沸程60-90℃)、氯仿、乙酸乙酯、乙醇和水)分别对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以寄生在金鱼Carassius auratus鳃部的中型指环虫Dactylogyrus intermedius为指示寄生虫,采用活体感染、活体杀虫的方法,研究了用不同溶剂(石油醚(沸程60-90℃)、氯仿、乙酸乙酯、乙醇和水)分别对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进行提取,其5种提取物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盾叶薯蓣的杀虫活性部位是乙醇提取物。将乙醇提取物与甲苯咪唑、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和吡喹酮4种原料药的杀虫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盾叶薯蓣乙醇提取物的最高杀虫浓度为17.0 mg/L,平均最高杀虫率为99.37%;其次是甲苯咪唑和吡喹酮,最高杀虫浓度分别为3.4、6.2 mg/L时,平均最高杀虫率分别为99.01%和95.39%;而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对中型指环虫无明显的杀灭作用。盾叶薯蓣乙醇提取物对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的24、48、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3.47、34.05、19.34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叶薯蓣 指环虫 活性部位 药效 半致死浓度
下载PDF
一株抗多种水产病原菌放线菌的鉴定、发酵优化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高学 段星 +2 位作者 原居林 顾忠旗 高鸿涛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1-597,共7页
对一株抗多种水产病原菌的海洋放线菌进行细胞壁化学组分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1.5%、牛肉膏2%、海盐1.5%、MgSO4.7H2O0.05%、K2HPO40.05%、CaCO3... 对一株抗多种水产病原菌的海洋放线菌进行细胞壁化学组分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1.5%、牛肉膏2%、海盐1.5%、MgSO4.7H2O0.05%、K2HPO40.05%、CaCO30.1%。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3℃、初始pH6.0、接种量10%、种子液菌龄48h。生物活性检测显示原始发酵液的生物效价相当于硫酸卡那霉素为550.81μg/mL,对嗜水气单胞菌的MIC值和MBC值分别为13.67μg/mL和27.35μg/mL。对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鱼病的最佳治疗剂量为3050μg/(kg.d),且无急性毒性。通过稳定性试验,发酵液中的抗菌活性成分对热、pH、光和贮藏时间都很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菌种鉴定 发酵条件优化 药效试验 毒性试验
下载PDF
大鲵赤皮病病原分离鉴定及防治试验 被引量:30
15
作者 王高学 白占涛 +1 位作者 张向前 张联丽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1-74,共4页
对人工养殖大鲵发生的“赤皮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人工感染试验,鉴定出该病的致病菌为Ⅰ-型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发病大鲵表现症状为全身肿胀,呈充血发炎的红斑块和化脓性溃疡。菌... 对人工养殖大鲵发生的“赤皮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人工感染试验,鉴定出该病的致病菌为Ⅰ-型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发病大鲵表现症状为全身肿胀,呈充血发炎的红斑块和化脓性溃疡。菌株对链霉素、氯霉素、氟哌酸、庆大霉素、“鱼病康-I”均高度敏感。伤口涂抹氯霉素软膏和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治疗发病大鲵,每天剂量为15mg·kg-1,7d后完全治愈,治愈率为93.4%.养殖中饵料加入“鱼病康-I”,可防治该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 赤皮病 病原 荧光假单胞菌 分离 鉴定
原文传递
秦岭细鳞鲑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高学 周继术 强晓鸣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2-75,共4页
对两种不同体重规格的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ais)的耗氧率、耗氧量及窒息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秦岭细鳞鲑的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体重的增加而减小;耗氧量和窒息点随温度的升高和体重的增加而增加。... 对两种不同体重规格的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ais)的耗氧率、耗氧量及窒息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秦岭细鳞鲑的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体重的增加而减小;耗氧量和窒息点随温度的升高和体重的增加而增加。温度在10-18℃范围内,平均体重25.15g的秦岭细鳞鲑的平均耗氧率为1.113mg/s·h,平均耗氧量为9.244mg/尾·h;平均体重45.93g的秦岭细鳞鲑平均耗氧率为0.856mg/s·h,平均耗氧量为13.104mg/尾·h。在10—20℃温度范围内,体重15.30g的秦岭细鳞鲑,窒息点为(1.487±0.04)mg/L,平均体重48.36g的秦岭细鳞鲑窒息点为(1.830±0.03)mg/L。在同一适温(14℃)条件下,秦岭细鳞鲑耗氧率呈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夜间耗氧率明显大于白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细鳞鲑 耗氧率 窒息点
下载PDF
17种天然植物提取物杀灭鱼类指环虫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高学 赵良炜 李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1-24,共4页
以寄生在金鱼鳃部的中型指环虫为指示寄生虫,采用活体感染和活体杀虫的方法,研究了17种天然植物提取物杀灭鱼类指环虫的效果,并对其中杀虫效果最好的3种植物的杀虫活性做了进一步的评价。通过活体杀虫试验表明,重楼、鸦胆子和七叶... 以寄生在金鱼鳃部的中型指环虫为指示寄生虫,采用活体感染和活体杀虫的方法,研究了17种天然植物提取物杀灭鱼类指环虫的效果,并对其中杀虫效果最好的3种植物的杀虫活性做了进一步的评价。通过活体杀虫试验表明,重楼、鸦胆子和七叶树种皮提取物效果最好,在浓度36.0、550.0、8.0mg/L时,48h平均杀虫率分别为96.1%、94.0%和94.4%;龙葵和胆南星提取物也具有一定的杀虫效果,其平均杀虫率均在80.0%以上;紫花地丁、南瓜籽、鹤虱、木贼、马鞭草、苍耳、合欢提取物平均杀虫率在50.0%~80.0%之间;姜黄、鹅不食草、射干、香薷、前胡提取物48h平均杀虫率在20.0%~50.0%之间。3种杀虫效果最好的植物是重楼、鸦胆子和七叶树种皮,对中型指环虫48h的ED50分别为17.7、402.0、4.7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指环虫 杀虫活性 ED50
下载PDF
9种细菌成分及其代谢产物对鲫鱼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高学 白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44,共6页
将9种细菌细胞成分及其代谢产物分别添加入饵料投喂鲫鱼,连续投喂35 d,每隔7 d检测鲫鱼白细胞吞噬活性(phagocytic activity)、吞噬细胞杀菌活性(bactericidal activity)、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 tase,SOD)活性、溶菌酶(lyso... 将9种细菌细胞成分及其代谢产物分别添加入饵料投喂鲫鱼,连续投喂35 d,每隔7 d检测鲫鱼白细胞吞噬活性(phagocytic activity)、吞噬细胞杀菌活性(bactericidal activity)、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 tase,SOD)活性、溶菌酶(lysozyme)活性和血清凝集抗体效价(agglutinating antibody titer),以研究这9种细菌细胞成分及其代谢产物对鲫鱼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蜡状芽孢杆菌蕈状亚种组(Bacilluscereussubsp mycoides)、噬菌蛭弧菌组(Bdellovibro bacteriovorus)、皮杆菌组(Dermabater sp.)和蜂房芽孢杆菌组(Bacillus alvei)鲫鱼白细胞的吞噬活性、吞噬细胞的杀菌活性、SOD酶活性、溶菌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这4 种细菌的细胞成分及其代谢产物均能增强鲫鱼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此外,血清凝集抗体效价的测定结果表明, 蜡状芽孢杆菌蕈状亚种组效价最高,为1:256,噬菌蛭弧菌组、皮杆菌组和蜂房芽孢杆菌组最高效价分别为 1:128,1:64和1:64。在以上4种细菌中,除蜂房芽孢杆菌组的血清凝集抗体效价峰值出现在第14天外,其余3 组各项检测指标的峰值均出现在第21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细胞成分 代谢产物 免疫功能 鲫鱼
下载PDF
复合藻-菌系统水质净化模型建立与净化养殖水体水质的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王高学 姚嘉赟 王绥标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27,共6页
采用正交法建立了由栅藻(Scencdesmus obliquus)、小球藻(Chlorella vulgans)、亚硝化细菌(Nitritebacteria)、硝化细菌(Nitrate bacteria)组成的复合藻-菌净化系统去除氨态氮和亚硝酸态氮的最优化模型,确定了单胞藻与细菌的最优化数量... 采用正交法建立了由栅藻(Scencdesmus obliquus)、小球藻(Chlorella vulgans)、亚硝化细菌(Nitritebacteria)、硝化细菌(Nitrate bacteria)组成的复合藻-菌净化系统去除氨态氮和亚硝酸态氮的最优化模型,确定了单胞藻与细菌的最优化数量配比关系,即栅藻∶小球藻∶亚硝酸化细菌∶硝化细菌=2.13∶1∶2.38∶3.73。利用该系统模型与单藻、单菌去除池塘老化水体中的氨态氮、亚硝酸态氮显示:去除氨态氮和亚硝酸态氮的效率远远高于单藻、单菌,其去除率分别为97.3%和68.8%。同时该系统模型还具有增加养殖水体溶解氧的作用,可使水体中的溶解氧在试验设定的参数中短时间达到9.7 mg.L-1,并可为水产动物提供1.6×106CFU.mL-1的天然藻类饵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藻-菌净化系统模型 池塘养殖水体 水质净化
下载PDF
白斑狗鱼“败血症”病原及组织病理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高学 黄增荣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3-389,共7页
2003年3月和2004年4月,新疆某养殖场和西安灞桥区某养殖场的白斑狗鱼(Esox luciusLinnaeus)相继爆发“败血症”。从具有明显症状的濒死病鱼体表病灶和内脏组织分离得到12株优势菌株,经人工感染试验表明:其中10株分离菌为致病菌。对分离... 2003年3月和2004年4月,新疆某养殖场和西安灞桥区某养殖场的白斑狗鱼(Esox luciusLinnaeus)相继爆发“败血症”。从具有明显症状的濒死病鱼体表病灶和内脏组织分离得到12株优势菌株,经人工感染试验表明:其中10株分离菌为致病菌。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试验鉴定,认为该病原菌为杀鲑气单胞菌史氏亚种(Aeromonas salmonidasubsp.smith)。血清学试验表明各分离菌株具有相同的保护性抗原。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患病狗鱼病灶肌纤维明显肿胀断裂,肌纤维束之间出现间隙;肝胰组织严重坏死,细胞核溶解消失,细胞浆崩解;肾小管绝大部分均已坏死,细胞破裂,胞浆呈红色团块状流失于管腔。脾脏细胞大量坏死,髓质内含铁血黄素沉积。代表菌株EL0304-1药敏试验结果为:对供试24种抗菌药物中的磺胺二甲嘧啶钠、磺胺二甲唑钠等不敏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中度敏感;对氧氟沙星、培氟沙星、新霉素等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狗鱼 败血症 杀鲑气单胞菌史氏亚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