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褶菌胞内多糖的提取纯化及生物活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翘楚 张璐 +3 位作者 王红艳 王增利 丁强 王鸿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2-260,共9页
为提高裂褶菌胞内多糖得率,并研究裂褶菌多糖纯化组分的生物活性,本研究采取超声波破碎和热水浸提相结合的方法提取裂褶菌胞内粗多糖,利用响应面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通过DEAE-52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对提取的粗... 为提高裂褶菌胞内多糖得率,并研究裂褶菌多糖纯化组分的生物活性,本研究采取超声波破碎和热水浸提相结合的方法提取裂褶菌胞内粗多糖,利用响应面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通过DEAE-52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对提取的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并进行结构表征、抗氧化性和抑菌性试验。结果表明,裂褶菌胞内粗多糖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90℃,水料比30:1,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230 W,裂褶菌胞内粗多糖得率达到了18.14%±0.33%。纯化多糖组分NSPG-1为β型吡喃糖,分子量为1.05×10^(6) Da,NSPG-1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性,其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6.97、1.07和11.41 mg/mL,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IC_(50)值分别为7.56、12.54和10.42 mg/mL。本研究结果为裂褶菌多糖的工业化生产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褶菌 胞内多糖 分离纯化 抗氧化性 抑菌性
下载PDF
金耳类酵母型菌株分离与高产胞外多糖培养基优化
2
作者 张璐 李翘楚 +2 位作者 王增利 丁强 王鸿磊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54-1160,共7页
为获得纯金耳多糖,采用担孢子弹射法分离获得金耳类酵母型菌株(EF145),通过ITS序列测定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测定金耳多糖的抗氧化性,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高产胞外多糖培养基配方。结果显示:EF145菌株的菌体呈卵圆形,大小约为(2.5~4.0)μm... 为获得纯金耳多糖,采用担孢子弹射法分离获得金耳类酵母型菌株(EF145),通过ITS序列测定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测定金耳多糖的抗氧化性,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高产胞外多糖培养基配方。结果显示:EF145菌株的菌体呈卵圆形,大小约为(2.5~4.0)μm×(2.0~4.0)μm,出芽增殖;菌落乳白色、表面凸起、光滑、湿润;其ITS序列与金耳子实体小条带一致,经Blast比对确定该菌株为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该菌株多糖的羟自由基清除率为57.67%,超氧阴离子清除率为51.73%,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17.43%。EF145菌株培养的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别是蔗糖、酒石酸铵和磷酸二氮钾,EF-145菌株产胞外多糖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40 g·L^(-1)、酒石酸铵7.5 g·L^(-1)、磷酸二氢钾4 g·L^(-1)、土豆浸粉3 g·L^(-1)、维生素B 10.2 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耳 类酵母型菌株 胞外多糖 培养基优化
下载PDF
酶的耐酸性改造及在赭曲霉毒素A脱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赵自通 张真真 +3 位作者 张昊祥 阮丽 梁志宏 王鸿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394-404,共11页
蛋白酶具有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但天然蛋白酶易受环境酸度的影响,不适宜的环境酸度会导致其催化效率降低,有效的酶耐酸性改造策略是推动酶制剂工业化应用的关键。理性设计策略可有效提高... 蛋白酶具有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但天然蛋白酶易受环境酸度的影响,不适宜的环境酸度会导致其催化效率降低,有效的酶耐酸性改造策略是推动酶制剂工业化应用的关键。理性设计策略可有效提高酶的耐酸性,对不同背景的生物酶可采用同源序列比对、表面电荷优化、分子内作用力优化等策略进行改造。针对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暴露较多的食品及食品原料偏酸性的特征,本文综述了酶耐酸性改造的常用策略及其在OTA脱除领域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工业酶的耐酸性研究提供参考,为真菌毒素脱毒酶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酶 耐酸性 理性设计 脱毒酶 赭曲霉毒素A
下载PDF
金耳酵母状孢子多糖双酶法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
4
作者 刘子骐 李众琪 +1 位作者 丁强 王鸿磊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9-135,187,共8页
为提高金耳酵母状孢子多糖得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金耳酵母状孢子多糖的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金耳酵母状孢子多糖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金耳酵母... 为提高金耳酵母状孢子多糖得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金耳酵母状孢子多糖的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金耳酵母状孢子多糖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金耳酵母状孢子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纤维素酶200 U/g孢子粉,果胶酶50 U/g孢子粉,酶解时间80 min,酶解温度55℃,酶解pH值为4.5,料液比1∶40(g/mL),在该提取条件下,金耳酵母状孢子多糖得率为(8.41±0.36)%。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金耳酵母状孢子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7.06 mg/mL和19.33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耳酵母状孢子 多糖 双酶法 正交试验 抗氧化
下载PDF
裂褶菌高产胞外多糖发酵培养基优化及生物活性研究
5
作者 宋鹏炜 孙畅 +1 位作者 丁强 王鸿磊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86-91,共6页
试验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对裂褶菌胞外多糖培养基进行优化,并研究裂褶菌胞外多糖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高产胞外多糖培养基的配方为乳糖40 g/L、大豆蛋白胨8 g/L、3-吲哚丁酸1 mg/L、KH_(2)PO_42 g/L、MgSO_(4)·7H_(2)O 1 g/... 试验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对裂褶菌胞外多糖培养基进行优化,并研究裂褶菌胞外多糖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高产胞外多糖培养基的配方为乳糖40 g/L、大豆蛋白胨8 g/L、3-吲哚丁酸1 mg/L、KH_(2)PO_42 g/L、MgSO_(4)·7H_(2)O 1 g/L,pH值6.0。优化后裂褶菌胞外多糖产量达到(16.01±0.38)g/L,为基础培养基的3.03倍。裂褶菌胞外多糖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3.146、8.291 g/L;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IC_(50)分别为3.516、9.732 g/L;在相对湿度(RH)43%、60%、81%环境中,裂褶菌胞外多糖60 h的吸湿率分别为28.0%、42.0%、50.9%,48 h内的保湿率为82.5%。研究表明,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可明显提高裂褶菌胞外多糖产量,且裂褶菌胞外多糖有良好的抗氧化性、抑菌性、吸湿性及保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褶菌 裂褶菌胞外多糖 发酵 抗氧化性 吸湿性 保湿性
原文传递
裂褶菌胞外多糖对吉富罗非鱼生长及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6
作者 孙畅 宋鹏炜 +1 位作者 丁强 王鸿磊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36-40,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裂褶菌胞外多糖(SPG)对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能以及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1.61±0.15)g、平均体长为(49.39±2.07)mm的吉富罗非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对照组罗非鱼饲喂基础饲料,... 试验旨在研究裂褶菌胞外多糖(SPG)对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能以及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1.61±0.15)g、平均体长为(49.39±2.07)mm的吉富罗非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对照组罗非鱼饲喂基础饲料,0.10%组、0.20%组、0.30%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0%、0.20%、0.30%的SPG。试验期40 d。结果显示,0.10%组罗非鱼的生长性能最优。选取0.10%组与对照组,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鱼体肠道的菌群。两组罗非鱼肠道的主要优势门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主要优势属为未分类罗丹诺杆菌科(unclassified-Rhizobiales)、未分类γ变形菌纲(unclassified-γ-Planctomycetaceae)、未分类浮霉菌科(unclassified-Gammaproteobacteria)、未分类芽孢杆菌目(unclassified-Bacillales)等。微生物群落功能预测(PICRUSt2)表明,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0%的裂褶菌胞外多糖能够促进鱼体的代谢、信息处理及机体系统等功能。研究表明,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0%裂褶菌胞外多糖有利于促进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改善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褶菌胞外多糖 罗非鱼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双孢菇培养料工厂化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及物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鸿磊 王红艳 +3 位作者 宋俊芬 丁强 徐康铭 邹积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研究双孢菇培养料工厂化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及物质变化规律。[方法]在培养料发酵过程中的几个主要时期采样,研究微生物数量、总氮和硝态氮、总糖和还原糖、含水量、pH值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培养料发酵的进行,细菌、放线菌和... [目的]研究双孢菇培养料工厂化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及物质变化规律。[方法]在培养料发酵过程中的几个主要时期采样,研究微生物数量、总氮和硝态氮、总糖和还原糖、含水量、pH值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培养料发酵的进行,细菌、放线菌和霉菌三大类微生物的数量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总氮含量和pH值表现为上升趋势,含水量、硝态氮含量和总糖含量则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发酵期间培养料中的还原糖呈上下波动,发酵结束后含量略有上升。[结论]得到了工厂化培养料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和部分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为双孢菇培养料高效发酵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菇培养料 发酵 微生物 物质变化
下载PDF
黄瓜专用生物有机肥对设施黄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5
8
作者 王鸿磊 王红艳 崔丛光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31,共3页
以"美容果"黄瓜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黄瓜专用生物有机肥对设施黄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黄瓜专用生物有机肥的黄瓜植株生长速度与施化肥的植株基本相当,叶片较施化肥组厚,生物量更大;施黄瓜专用生物有机肥能... 以"美容果"黄瓜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黄瓜专用生物有机肥对设施黄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黄瓜专用生物有机肥的黄瓜植株生长速度与施化肥的植株基本相当,叶片较施化肥组厚,生物量更大;施黄瓜专用生物有机肥能降低雌花节位,提高雌花数、雌花节率、坐果率,黄瓜产量较施化肥提高15.5%;黄瓜专用生物有机肥可明显的提高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显著提高黄瓜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专用生物有机肥 设施 生理指标
下载PDF
多源感知高效循环智能控制设施大棚架构与实现 被引量:5
9
作者 王鸿磊 徐平平 +1 位作者 樊继德 赵林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24-1234,共11页
以提高作物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消耗、增加农业循环利用为目标,提出一种多源感知高效循环设施大棚智能控制及农业专家系统。利用太阳能加热相变储热材料增加棚温;通过特殊通风窗设计增大空气对流面积降低棚温,减少高能耗设备的启用;阴阳... 以提高作物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消耗、增加农业循环利用为目标,提出一种多源感知高效循环设施大棚智能控制及农业专家系统。利用太阳能加热相变储热材料增加棚温;通过特殊通风窗设计增大空气对流面积降低棚温,减少高能耗设备的启用;阴阳棚混合种植实现农业循环利用;采用多源感知提高控制精准,采用动态权值融合算法提高数据融合精度,可通过计算机、手机实时监控。该农业专家系统控制策略结合作物生长模型、温室控制模型与能耗模型3种模型,提出根据大棚作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多因素节能优化控制方法。根据计算控制增加的经济效益与付出能耗费用的差值最大,得出最优控制策略输出,以促进作物光合作用产生高收益,并减少温室控制成本。整套监控系统已试运行于徐州现代农业实验示范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光合速率 成本 农业循环 农业专家系统
下载PDF
模糊专家与PID混合控制的温室高效增温算法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鸿磊 李晓东 徐平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18,共5页
依据能量平衡的温室温度数字模型和实际温室的具体参数建立温室环境Matlab仿真模型,经温度预测误差统计分析,预测数据与真实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968 877 07,决定系数为0.938 722 78。提出一种基于模糊专家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的混合算法... 依据能量平衡的温室温度数字模型和实际温室的具体参数建立温室环境Matlab仿真模型,经温度预测误差统计分析,预测数据与真实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968 877 07,决定系数为0.938 722 78。提出一种基于模糊专家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的混合算法,该算法根据每个时间片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温度偏差与设定阈值比较选择不同控制算法。当温度偏差大于阈值时,选择模糊专家控制;小于阈值时,切换到PID控制,兼顾动态和稳态特性。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算法比优化前的开关控制、PID控制算法、专家模糊控制算法分别节能13.68%,9.07%,5.89%。实际应用证明,使用该算法控制的增温温室比传统开关控制的增温温室内种植的越冬番茄增产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控制 模糊专家控制 PID控制 高效节能 温室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胶冻样芽孢杆菌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鸿磊 王红艳 +1 位作者 刘鹏丽 崔丛光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8期63-67,共5页
为了优化响应面法对胶冻样芽孢杆菌的发酵条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择酵母膏、糖蜜以及pH为自变量,芽孢杆菌的芽孢数为响应值,根据Box-Behnken实验设计原理进行响应面法分析,确定了胶冻样芽孢杆菌发酵条件的最佳组成为:酵母膏0.53%,糖蜜... 为了优化响应面法对胶冻样芽孢杆菌的发酵条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择酵母膏、糖蜜以及pH为自变量,芽孢杆菌的芽孢数为响应值,根据Box-Behnken实验设计原理进行响应面法分析,确定了胶冻样芽孢杆菌发酵条件的最佳组成为:酵母膏0.53%,糖蜜2.18%,pH7.91,在此条件下最大理论芽孢数为1.853×108个/mL。经过3次平行实验验证,实际芽孢数为1.813×108个/mL。该试验值与预测值很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胶冻样芽孢杆菌 发酵条件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双孢菇菇柄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鸿磊 王红艳 +1 位作者 丁强 邹继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63-166,共4页
在单因素基础上,选择水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自变量,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利用响应面法对双孢菇菇柄多糖的超声波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双孢菇菇柄多糖的最佳工艺为:水料比44... 在单因素基础上,选择水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自变量,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利用响应面法对双孢菇菇柄多糖的超声波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双孢菇菇柄多糖的最佳工艺为:水料比44.94∶1、提取温度30.53℃、提取时间30.58 min,在此条件下理论最大提取率为20.15%。经过3次平行验证试验,证明该模型合理可靠,能够较好的预测超声波法提取双孢菇菇柄多糖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双孢菇 多糖
下载PDF
基于P87C591的多路CAN通信接口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鸿磊 徐钊 +1 位作者 李传发 张雪松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17,共3页
针对监测监控系统中多路CAN总线与PC串口如何互联的问题,提出了多路CAN/RS232接口卡的设计方案,并详细描述了硬件模块设计、软件模块设计,最后说明了该卡的测试结果及应用背景。
关键词 现场总线 P87C591 SJA1000 CAN RS232 多路 接口
下载PDF
高职通信专业嵌入式系统实践教学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鸿磊 张雪松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1-173,共3页
就高职通信专业学习嵌入式系统,探讨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目标,阐述了在建嵌入式实践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以及实验、实训环境建设和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关键词 通信专业 嵌入式系统 实践教学 任务驱动 项目教学
下载PDF
马齿苋种子催芽试验结果初报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鸿磊 王红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7期313-314,共2页
马齿苋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在自然条件下发芽率低、发芽速度慢,对其开发利用产生了很大阻碍。通过低温层积和GA3两种方法分别对其进行了催芽实验,结果表明:经过8周的低温层积和600mg/L的GA3处理可有效破除休眠,使其发芽率达到最高水平,并... 马齿苋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在自然条件下发芽率低、发芽速度慢,对其开发利用产生了很大阻碍。通过低温层积和GA3两种方法分别对其进行了催芽实验,结果表明:经过8周的低温层积和600mg/L的GA3处理可有效破除休眠,使其发芽率达到最高水平,并提高了发芽的整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试验结果 种子催芽 初报 低温层积 GA3处理 休眠特性 自然条件 发芽速度 开发利用 破除休眠 发芽率 整齐度
下载PDF
国内外12个双孢菇菌株子实体的营养成分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鸿磊 陈润臣 +2 位作者 孙玮 丁强 王红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0期64-68,共5页
为双孢菇生产和精深加工企业选择生产菌株的选择及其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测定国内外12个双孢菇菌株子实体的蛋白质、脂肪、多糖、粗纤维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并利用雷达图对双孢菇菌株5个营养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国内外主栽双... 为双孢菇生产和精深加工企业选择生产菌株的选择及其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测定国内外12个双孢菇菌株子实体的蛋白质、脂肪、多糖、粗纤维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并利用雷达图对双孢菇菌株5个营养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国内外主栽双孢菇菌株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5113菌株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最高,分别为35.15%和4.54%;XXX菌株的多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分别为63.51g/kg和8.14%;H901菌株粗纤维含量最高,为45.42%。5113菌株子实体的营养价值最高,综合评分为135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菇 营养成分 雷达图 筛选
下载PDF
职业教育考试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鸿磊 张雪松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5-76,共2页
当今高等职业教育考试的弊端较多,高职专业考试应作为实现职业教育目标过程中的一项有效手段,以重过程评价、多样化考试为主的考试方式将是未来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考试改革的方向之一。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考试 过程评价 多样化考试
下载PDF
程序设计基础教与学的新模式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鸿磊 张雪松 《计算机教育》 2006年第11期53-54,共2页
目前,国内高等职业院校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偏重于计算机编程语言或完全是编程语言的教学。教学模式一般也是传统的模式,即十分注重某种编程语言基本语句、语法和一些细节的分析。这样,该类课程基本上是以高级语言自身的... 目前,国内高等职业院校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偏重于计算机编程语言或完全是编程语言的教学。教学模式一般也是传统的模式,即十分注重某种编程语言基本语句、语法和一些细节的分析。这样,该类课程基本上是以高级语言自身的体系为脉络展开教学的。由于教学不是站在如何应用计算机工具编程解决实际问题或实际项目的角度,就没有把逻辑与编程解题思路放在主体地位,也就没有很好讲解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课程 程序设计 计算机编程语言 教学内容 高等职业院校 教学模式 高级语言 解题思路
下载PDF
P87C591在CAN中断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鸿磊 徐钊 +1 位作者 李传法 张雪松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4-105,共2页
文章简要概述了P87C591微处理器的特点,详细分析了P87C591在CAN总线报文收发过程中的中断控制应用,并给出了相应的程序流程图。
关键词 中断控制 报文收发 CAN通信 P87C591
下载PDF
高职通信技术创新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鸿磊 张雪松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9-132,共4页
从目前高职高专通信技术专业构建现状、岗位分析,探索校企合作专业建设运行机制。制定了"一地多点、三段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通信工程督导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详细介绍了企业专家和学院教师在课程体系中的角色... 从目前高职高专通信技术专业构建现状、岗位分析,探索校企合作专业建设运行机制。制定了"一地多点、三段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通信工程督导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详细介绍了企业专家和学院教师在课程体系中的角色和位置,完善了工学结合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实现场地教学,打造了"专兼结合,教研并重"的教学团队,建立并完善工学结合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构建了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通信技术专业 人才培训 课程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