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及其抑制剂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龙信 王禾 +5 位作者 杨晓剑 秦卫军 刘贺亮 袁建林 于磊 张更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37-140,I0004,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移植肾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及iNOS抑制药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和免疫抑制药他克莫司(FK506)对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同基因移植组(5只,供、受鼠均为SD大鼠)和异基因移植组,后... 目的:探讨大鼠移植肾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及iNOS抑制药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和免疫抑制药他克莫司(FK506)对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同基因移植组(5只,供、受鼠均为SD大鼠)和异基因移植组,后者又分为急性排斥组、AG治疗组和他克莫司治疗组(各组大鼠均为5只,供鼠为SD大鼠,受鼠为Wistar大鼠)。术后第7 d取移植物进行病理检查,观察排斥反应发生情况,并运用RT-PCR、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移植肾组织中iNOS的表达水平。结果:急性排斥组iNOS表达呈强阳性,与AG治疗组、他克莫司治疗组、同基因移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G治疗组、他克莫司治疗组、同基因移植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在大鼠原位肾移植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iNOS表达明显增高,增高程度与排斥反应的强度移植物损伤有明显关系。应用AG和他克莫司可抑制iNOS的表达,从而减轻移植肾组织的急性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大鼠 肾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下载PDF
大鼠原位肾移植技术的改进及急性排斥反应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龙信 王禾 +4 位作者 杨晓剑 秦卫军 张更 于磊 袁建林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1-453,共3页
目的:对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进行技术改进,并观察异基因肾移植大鼠急性排斥发生的规律.方法:从供体的切取及血管吻合等方面进行技术改进,供肾取自SD大鼠,受体为Wistar大鼠,共进行肾移植手术46例,将手术成功病例随机分为FK506[FK... 目的:对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进行技术改进,并观察异基因肾移植大鼠急性排斥发生的规律.方法:从供体的切取及血管吻合等方面进行技术改进,供肾取自SD大鼠,受体为Wistar大鼠,共进行肾移植手术46例,将手术成功病例随机分为FK506[FK506,0.1mg/(kg·d),术后第1日至第7日皮下注射]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发生情况.结果:共进行手术46次,36只动物存活时间超过7d,10只死亡,手术成功率为78.3%,手术时间2~2.5h,其中热缺血时间5~10min,冷缺血时间15~30min,静脉吻合时间为5.0~10.5min,动脉吻合时间为8.5~12.0min,对照组大鼠术后7~14d全部死亡,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有急性排斥反应发生,而FK506治疗组生存良好(存活时间大于14d).结论:对大鼠肾移植技术进行改良后可明显提高移植大鼠的生存率,术后2wk是大鼠急性排斥反应高发时期,运用免疫抑制治疗可诱导大鼠移植物的长期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移植物排斥 大鼠
下载PDF
腹腔镜经脐皮下途径保留大隐静脉的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治疗阴茎癌临床疗效研究(附27例报道)
3
作者 王龙信 张超 +3 位作者 岳德洲 葛京平 许松 董杰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21-72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脐皮下途径保留大隐静脉的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治疗阴茎癌的临床疗效及其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22年5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泌尿外科腹腔镜经脐皮下入路保留大隐静脉的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阴茎癌患者病例资料,...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脐皮下途径保留大隐静脉的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治疗阴茎癌的临床疗效及其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22年5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泌尿外科腹腔镜经脐皮下入路保留大隐静脉的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阴茎癌患者病例资料,共27例,年龄为(54±7.5)岁,所有患者均为阴茎部分切除术后,病理为鳞状细胞癌,其中高分化20例,中分化7例。患者平卧位,可视下建立皮下空间,建立腹腔镜操作通道。清扫范围包括腹股沟浅组和深组淋巴结,保留大隐静脉主干,清扫范围以外环上缘与髂前上棘的连线为上界,以髂前上棘与其下20 cm处的连线为外界,以耻骨结节及其下15 cm处的股内侧为内界,内界和外界下缘的连线为下界。结果: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5±26)min,手术中出血量(40±8)ml,术后住院时间为(6.8±1.5)d,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6.4±1.2)d。左侧清扫淋巴结数量12.5(5~21)枚,右侧清扫淋巴结11.4(2~19)枚。术后随访14~28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皮瓣坏死,皮下血肿,3例患者术后淋巴漏,予以加强营养、延长拔管时间后痊愈,2例出现淋巴囊肿,局部抽取囊液加压包扎后症状消失,其余患者随访过程中均无原发灶、局部及盆腔淋巴结复发、转移及其他严重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经脐皮下途径保留大隐静脉的腹股沟淋巴结清扫能达到预期手术疗效,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尤其可以避免局部皮瓣坏死,皮下血肿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癌 腹腔镜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大隐静脉
原文传递
转化生长因子β不敏感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对肾细胞癌荷瘤小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董杰 王龙信 +5 位作者 唐朝朋 邢潇潇 张征宇 葛京平 秦卫军 田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5-459,共5页
目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一种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能降低其递呈抗原的效率并促进其凋亡,文中观察TGF-β不敏感肿瘤特异性的DC疫苗免疫后的荷瘤Balb/c小鼠的细胞毒性T... 目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一种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能降低其递呈抗原的效率并促进其凋亡,文中观察TGF-β不敏感肿瘤特异性的DC疫苗免疫后的荷瘤Balb/c小鼠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对小鼠肾细胞癌Renca细胞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利用修饰的TGF-βⅡ型受体(TβRⅡ)质粒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肾细胞癌Renca细胞裂解物负载的DC,获得表达显性负相TβRⅡ(TβRⅡDN)的DC,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型变化,Western blot检测Smad-2的磷酸化情况,观察TGF-β体外增殖抑制效果。TβRⅡDN的DC疫苗接种荷瘤Balb/c小鼠模型,获取CTL与肿瘤细胞共同孵育51Cr释放实验测定细胞毒作用,同时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细胞因子IFN-γ和IL-2变化情况。结果 TβRⅡDN-DC组细胞与DC细胞表型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对TGF-β增殖抑制不敏感同时检测不到磷酸化的Smad-2,能显著提高免疫小鼠CTL的特异性杀伤作用(P<0.01);IFN-γ和IL-2水平也显著升高(P<0.01)。结论 TGF-β不敏感的DC疫苗能显著提高肾细胞癌荷瘤Balb/c小鼠CTL对相关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树突状细胞 疫苗 肾细胞癌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下载PDF
后腹腔镜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性手术围手术期细胞因子变化及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董杰 梁彦 +5 位作者 周文泉 程文 高建平 张征宇 葛京平 王龙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1173-1176,共4页
目的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已成为肾癌手术治疗的常规方法,但如何客观评价其微创手术效果,目前报道不一。观察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比较2种手术方式对机体细胞因子水平的影... 目的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已成为肾癌手术治疗的常规方法,但如何客观评价其微创手术效果,目前报道不一。观察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比较2种手术方式对机体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67例,开放性肾癌根治术65例,对其术前24 h及术后3、24、48 h的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进行检测,并分析两者间差异是否有显著性意义,并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进行比较,近远期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开放性肾癌根治手术组患者术后3、24 h血清IL-1β、IL-6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48 h开始恢复正常,血清IL-10、TNF-α水平手术前后变化不明显,而腹腔镜肾癌根治手术组手术前后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IL-1β,IL-10水平的变化跟开放手术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但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手术组在住院天数、失血量、切口感染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开放手术组。结论开放性肾癌根治手术可造成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IL-6水平升高,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手术围手术期血清中细胞因子变化不明显,与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手术对细胞因子水平影响小,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 肾癌 细胞因子 围手术期
下载PDF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4
6
作者 田丰 董杰 +5 位作者 王龙信 傅点 程文 王立新 黄亮 周凯 《东南国防医药》 2014年第4期370-372,共3页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URS)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PL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5月上段输尿管结石7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URS 38例,行RPLU 32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URS)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PL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5月上段输尿管结石7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URS 38例,行RPLU 32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URS组38例结石一次性取净率(直径无>4 mm结石残留)为86.8%(33/38),RPLU组32例结石一次性取净率为100.0%。URS组手术时间(85.63±14.01)min,术中出血量(11.18±7.11)mL,术后住院时间(3.95±1.51)d,术后并发症5例,RPLU组分别为(79.94±18.59)min,(20.94±10.96)mL,(4.53±1.24)d和0例。RPLU组在手术成功率上显著高于URS组,在术后并发症上也显著低于URS组(均P<0.05)。而在术中出血量上URS组则显著少于RPLU组(P<0.05)。在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RS与RPLU比较,RPLU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而URS失血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段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下载PDF
CT在肺癌肾上腺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董杰 王龙信 +3 位作者 唐朝朋 周文泉 高建平 田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10,共2页
肾上腺转移癌最常见的原发病灶是肺癌[1]。其无典型症状和体征,临床不易发现,且症状易被原发肿瘤征象掩盖,但在肾上腺周围由于有丰富的脂肪和疏松的纤维组织,薄层CT扫描几乎均可显示,CT已成为肾上腺病变诊断中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2... 肾上腺转移癌最常见的原发病灶是肺癌[1]。其无典型症状和体征,临床不易发现,且症状易被原发肿瘤征象掩盖,但在肾上腺周围由于有丰富的脂肪和疏松的纤维组织,薄层CT扫描几乎均可显示,CT已成为肾上腺病变诊断中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2]。本文对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15例肺癌肾上腺转移癌的CT资料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肾上腺转移癌 CT
下载PDF
靶向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对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田丰 周凯 +6 位作者 车晓玲 傅点 程文 周文泉 张征宇 秦卫军 王龙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0-244,共5页
目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是体内杀伤肿瘤的最终效应细胞,但其免疫功能会被肿瘤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所抑制,文中观察靶向阻断TGF-β信号通路对肿瘤特异性CTL的影响。... 目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是体内杀伤肿瘤的最终效应细胞,但其免疫功能会被肿瘤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所抑制,文中观察靶向阻断TGF-β信号通路对肿瘤特异性CTL的影响。方法利用包涵修饰过的TGF-βⅡ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receptor typeⅡ,TβRⅡ)质粒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经DC激活的小鼠肾癌Renca细胞敏感的CTL(tumor pulsed CTL,TP-CTL),获得对TGF-β不敏感而肿瘤特异性的CTL(TβRⅡDN-CTL),Western blot检测Smad-2的磷酸化情况,观察TGF-β对CTL体外增殖抑制情况,将TβRⅡDN-CTL与未阻断TGF-β信号通路TP-CTL分别与相关及无关肿瘤细胞共同孵育,应用51Cr释放实验测定其细胞毒作用,将已成瘤的动物模型分为TP-CTL组和TβRⅡDN-CTL组分别尾静脉过继性注射TP-CTL及TβRⅡDN-CTL,ELISA法检测小鼠体内IL-2和IFN-γ水平。结果 TβRⅡDN-CTL组对TGF-β增殖抑制率明显低于TP-CTL组(65.96%vs 2.08%,P<0.01);在效靶比为100∶1时,TβRⅡDN-CTL组较TP-CTL组显著提高免疫小鼠CTL的特异性杀伤作用[(50.40±4.48)%vs(17.70±1.42)%,P<0.01],而动物模型血浆中TβRⅡDN-CTL组较TP-CTL组的IL-2、IFN-γ水平也显著升高(P<0.01)。结论阻断肿瘤敏感的CTL的TGF-β信号通路可以克服肿瘤的免疫抑制作用,提高CTL对肿瘤的杀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免疫治疗 肾癌
下载PDF
15-氧代绣线菊内酯对肾癌78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易晓明 许松 +6 位作者 何昊玮 王龙信 唐朝朋 张征宇 徐振宇 葛京平 周文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50-1253,共4页
目的研究表明,Wnt信号通路与肾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文中拟通过观察小分子Wnt信号抑制剂15-氧代绣线菊内酯对人肾癌786-0细胞增殖、迁移、细胞凋亡和周期等恶性表型的影响,探讨15-氧代绣线菊内酯对肾癌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效应。方法实... 目的研究表明,Wnt信号通路与肾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文中拟通过观察小分子Wnt信号抑制剂15-氧代绣线菊内酯对人肾癌786-0细胞增殖、迁移、细胞凋亡和周期等恶性表型的影响,探讨15-氧代绣线菊内酯对肾癌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效应。方法实验分为:低、中、高浓度15-氧代绣线菊内酯组(终浓度分别为1.25、2.50和5.00μmol/L的15-氧代绣线菊内酯)及对照组(DMSO),各组分别处理786-0细胞株,分别运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和划痕损伤实验分别观察细胞增殖、迁移的变化,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及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的变化情况。结果15-氧代绣线菊内酯能明显抑制肾癌786-0细胞株的增殖,半数抑制浓度为1.088μmol/L,降低细胞迁移距离(P<0.05);低、中、高浓度15-氧代绣线菊内酯组处理786-0细胞36 h后,细胞凋亡率[(12.17±0.56)%、(18.54±1.07)%、(50.74±1.28)%]较对照组[(7.85±0.42)%]明显升高(P<0.05),且随药物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逐步升高。15-氧代绣线菊内酯能明显增加G2/M期的细胞,减少G0/G1期的细胞(P<0.05)。结论 15-氧代绣线菊内酯在体外细胞学水平能够显著抑制786-0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抗肿瘤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WNT信号通路 15-氧代绣线菊内酯 细胞凋亡
下载PDF
CD147在睾丸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苏燕胜 王禾 +4 位作者 秦卫军 王龙信 姚念玲 刘毅 孙航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694-696,共3页
目的:探讨CD147在睾丸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睾丸肿瘤和10例正常睾丸组织中CD147蛋白的阳性表达水平。结果:30例睾丸肿瘤组织中86.7%(26/30)显示阳性反应,正常睾丸组织为10%(1/10)显示阳性反应,两者... 目的:探讨CD147在睾丸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睾丸肿瘤和10例正常睾丸组织中CD147蛋白的阳性表达水平。结果:30例睾丸肿瘤组织中86.7%(26/30)显示阳性反应,正常睾丸组织为10%(1/10)显示阳性反应,两者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在睾丸肿瘤组织中CD147的高表达率在病理分级为高分化时为9.0%(1/11),在病理分级为低分化时为63.2%(12/19);在临床分期为Tis-T1期无高表达,T2-T4期高表达率为61.9%(13/21);CD147的高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高表达率61.1%(11/18)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高表达率16.7%(2/12)。在睾丸肿瘤中CD147蛋白的表达程度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状况相关(P<0.05)。结论:CD147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在睾丸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着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肿瘤 CD147 免疫组织化学法
下载PDF
鸦胆子油乳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福利 秦卫军 +7 位作者 王禾 田丰 王龙信 刘建平 杨晓剑 张更 秦荣良 袁建林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978-980,共3页
目的评价鸦胆子油乳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65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1周给予10%鸦胆子油乳60 m l膀胱内灌注,药物于膀胱内保留2 h,每周1次,连续6周,以后每月1次,连续12个月... 目的评价鸦胆子油乳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65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1周给予10%鸦胆子油乳60 m l膀胱内灌注,药物于膀胱内保留2 h,每周1次,连续6周,以后每月1次,连续12个月。定期做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膀胱镜检查,并记录每次膀胱灌注后的全身及局部反应。结果365例均未见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随访9-36个月,平均23个月,复发35例,复发率9.6%。结论鸦胆子油乳膀胱灌注防止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鸦胆子 灌注法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患儿围手术期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英文)
12
作者 王禾 王龙信 +7 位作者 秦卫军 田丰 袁建林 刘贺亮 杨晓剑 李欣 于磊 张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5期9209-9212,共4页
背景:腹腔镜手术比起开放手术有创伤小,应激反应轻,术后恢复快的优势,而对于腹腔镜手术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研究不一,目前,对于小儿腹腔镜围手术期细胞因子的变化报道不多,尚无定论。目的:比较小儿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围手术期血清细胞因... 背景:腹腔镜手术比起开放手术有创伤小,应激反应轻,术后恢复快的优势,而对于腹腔镜手术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研究不一,目前,对于小儿腹腔镜围手术期细胞因子的变化报道不多,尚无定论。目的:比较小儿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围手术期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设计:非随机化同期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泌尿外科。对象:选择2004-05/2006-12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小儿外科择期手术病例135例,其中腹行腔镜手术患儿65例,行非腹腔镜开放手术患儿70例。方法:检测其术前24h及术后3,24,48h血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并记录其住院时间。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术前24h,术后3,24,48h的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结果:135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细胞因子变化:腹腔镜手术组手术前后各细胞因子均无显著变化(P>0.05),而非腹腔镜开放手术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术后3,24h均有明显升高(P<0.05),术后48h开始回落,而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变化不明显(P>0.05)。非腹腔镜开放手术组术后24h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水平高于腹腔镜手术组(P<0.05)。②住院时间:腹腔镜手术组短于非腹腔镜开放手术组[(3.5±1.0),(7.5±1.5)d,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小儿腹腔镜手术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影响小,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细胞因子 围手术期 儿童
下载PDF
力尔凡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临床研究
13
作者 程文 郭春晓 +6 位作者 邢潇潇 王龙信 田丰 徐锋 张征宇 位志峰 徐晓峰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第5期580-582,共3页
目的探讨力尔凡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方法将152例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力尔凡+DDP+放疗;对照组:DDP+放疗。比较两组复发率、复发间隔时间,观察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和白细胞总数。结... 目的探讨力尔凡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方法将152例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力尔凡+DDP+放疗;对照组:DDP+放疗。比较两组复发率、复发间隔时间,观察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和白细胞总数。结果不同手术方式的复发率、复发间隔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试验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复发间隔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及P<0.01);试验组治疗前后NK细胞及CD4/CD8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对照组则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治疗前后白细胞总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则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结论力尔凡不但可以杀灭肿瘤细胞,而且有免疫复苏作用,在体内与其他免疫因子和化疗药物起协同作用,对膀胱尿路上皮癌不失为1种化疗配伍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力尔凡 治疗
下载PDF
经皮肾镜及输尿管软镜治疗孤立肾肾盂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30
14
作者 刘斌 董杰 +4 位作者 周水根 田丰 张征宇 高建平 王龙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5期430-433,共4页
目的 比较经皮肾镜及输尿管软镜对孤立肾肾盂结石的治疗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8例孤立肾肾盂结石,其中30例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经皮肾镜组),28例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 目的 比较经皮肾镜及输尿管软镜对孤立肾肾盂结石的治疗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8例孤立肾肾盂结石,其中30例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经皮肾镜组),28例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输尿管软镜组),对手术时间、出血量、结石清除率进行比较,同时测定2组患者术前24h和术后3、24、48h血尿素氮(BUN)、肌酐(Cr)、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结果 经皮肾镜组结石清除率76.7%(23/30),输尿管软镜组结石清除率75.0%(21/28),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022,P=0.882)。输尿管软镜组出血量(50.3±21.5)ml,显著少于经皮肾镜组(80.2±20.5)ml(t=5.422,P=0.000);手术时间(60.5±25.1)min,显著长于经皮肾镜组(45.34-10.5)rain(t=-3.045,P=0.004)。术后3h2组血NGAL浓度均明显升高,其中输尿管软镜组从术前(3.6±0.6)μg/L上升到(7.9±0.8)μg/L(g:33.457,P〈0.05),经皮肾镜组从术前(3.8±0.7)μg/L上升到(6.3±0.5)μg/L(q=22.068,P〈0.05),输尿管软镜组高于经皮肾镜组,有显著性差异(t=-9.200,P=0.000),术后24h开始下降,但48h仍未降低至术前水平(q=4.414,P〈0.05;g=8.559,P〈0.05)。2组血BUN、Cr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经皮肾镜及输尿管软镜均是治疗孤立肾盂结石的有效方法,且2种方法对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影响,但其影响都是可恢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 输尿管软镜 孤立肾 肾盂结石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血清IL-18的动态监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哲 王龙信 +4 位作者 王福利 秦卫军 张更 王禾 袁建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82-1083,1086,共3页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感染、环孢霉素A(CsA)中毒时血清白介素-18(IL-18)的变化,探讨IL-18在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90例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IL-18水平进行动态监测。结果...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感染、环孢霉素A(CsA)中毒时血清白介素-18(IL-18)的变化,探讨IL-18在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90例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IL-18水平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肾移植患者术前血清IL-18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术后第1天明显升高,10d左右基本降至术前水平。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血清IL-18持续升高,经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有效后迅速下降,治疗无效者,血清IL-18持续在高水平。并发感染时,IL-18也显著升高,与急性排斥反应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性意义;而CsA中毒时,IL-18变化不明显。结论:动态监测IL-18有助于用于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白细胞介素-18 急性排斥反应
原文传递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对不同成分结石的疗效比较
16
作者 陈静 何亮军 +2 位作者 陈翔 强鹏 王龙信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391-395,共5页
目的:研究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对不同成分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到2023年7月我院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175例,根据结石主要成分的不同,分为软石组58例和硬石组117例。比较两组手术有效率、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 目的:研究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对不同成分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到2023年7月我院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175例,根据结石主要成分的不同,分为软石组58例和硬石组117例。比较两组手术有效率、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需二次手术率以及手术前后疼痛评分(VAS)、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软石组均比硬石组手术有效率高[84.48%(49/58)vs.57.26%(67/117)],手术操作时间[(73.86±11.57)min vs.(96.65±16.89)min]、术后住院时间短[(4.34±1.71)d vs.(8.56±1.87)d],需二次手术率低[10.34%(6/58)vs.35.04%(41/117)],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低[6.90%(4/58)vs.17.95%(21/11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地较软结石患者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手术效果优良,手术时间短,疼痛更轻,术后恢复快,同时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输尿管镜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老年患者上尿路梗阻致肾积水的病因及影像学诊断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哲 王龙信 +6 位作者 秦卫军 王福利 刘贺亮 张运涛 张更 王禾 袁建林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061-2063,共3页
目的:提高老年人上尿路梗阻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a来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上尿路梗阻致肾积水167例的病因及影像学诊断方法,分析了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逆行造影和CT对上尿路梗阻的检出、定位及病因的诊断.结果:在本组病例... 目的:提高老年人上尿路梗阻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a来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上尿路梗阻致肾积水167例的病因及影像学诊断方法,分析了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逆行造影和CT对上尿路梗阻的检出、定位及病因的诊断.结果:在本组病例中,肾盂、输尿管结石56例,肾盂、输尿管癌51例;腹膜后转移及盆腔肿瘤19例;输尿管结核12例;输尿管损伤后狭窄10例.B超,IVP,逆行造影和CT对上尿路梗阻检出率分别为98.6%,70.3%,100%,73.5%.定位正确率分别为67.2%,64.3%,100%,81.2%,两者联合检查定位正确率高达100%.病因确诊率分别为72.3%,57.6%,78.2%和83.6%,综合运用B超,IVP,逆行造影和CT联合检查病变部位定位率和病因判断正确率均可达100%.结论:肿瘤和结石是导致老年患者上尿路梗阻的主要病因,对于腰痛,尤其伴有血尿的患者,合理综合地运用三种影像学检查手段,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梗阻 肾盂积水 诊断影像
原文传递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与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斌 田丰 +4 位作者 王立新 黄亮 王龙信 董洁 程文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266-1268,共3页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PLU)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UHL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7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行RPLU,38例行UHLL,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PLU)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UHL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7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行RPLU,38例行UHLL,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RPLU组32例结石一次性取净率为100.0%;UHLL组38例结石一次性取净率(无>4 mm结石残留)为86.8%(33/38)。RPLU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9.94±18.59)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0.94±10.96)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53±1.24)d,术后无并发症病例;UHLL组的上述参数分别为(85.63±14.01)min、(11.18±7.11)ml、(3.95±1.51)d和5例;RPLU组在手术成功率上显著高于UHLL组,在术后并发症上也显著低于UHLL组(均P<0.05)。而在术中出血量上UHLL组则显著少于RPLU组(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PLU与UHLL比较,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上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上段结石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亚群与肿瘤免疫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丰 周凯 王龙信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1期1967-1969,共3页
树突状细胞(DC)在诱导和调节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包括激活消除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以DC为基础的肿瘤疫苗能够被机体耐受、很少有不良反应,同时又能诱导抗肿瘤的免疫反应,但是其效果有限。研究表明,DC具有多种表型,CD141+DC... 树突状细胞(DC)在诱导和调节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包括激活消除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以DC为基础的肿瘤疫苗能够被机体耐受、很少有不良反应,同时又能诱导抗肿瘤的免疫反应,但是其效果有限。研究表明,DC具有多种表型,CD141+DC在抗肿瘤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成为DC疫苗在体内应用发展的新方向。对不同DC亚群特殊功能的深入了解,以及对肿瘤抗原负载新方法的研究,为设计出更有效的DC肿瘤疫苗指出了一条更有希望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亚群 疫苗 肿瘤 免疫治疗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不敏感的CD8^+T细胞对人肾癌的免疫治疗作用
20
作者 王龙信 温伟红 袁建林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36,共1页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是一种很强的免疫抑制剂,在大多数泌尿系统肿瘤中早过表达,且在肿瘤进展期与肿瘤免疫逃逸及侵袭关系密切。我们在前期实验中证实阻断TGF—β信号通路可以有效抑制小鼠肾癌...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是一种很强的免疫抑制剂,在大多数泌尿系统肿瘤中早过表达,且在肿瘤进展期与肿瘤免疫逃逸及侵袭关系密切。我们在前期实验中证实阻断TGF—β信号通路可以有效抑制小鼠肾癌肿瘤生长,并降低肺转移。但这种治疗策略能否应用于人类肿瘤治疗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免疫治疗作用 CD8+T细胞 肾癌 泌尿系统肿瘤 肿瘤免疫逃逸 免疫抑制剂 肿瘤生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