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支柱”调控框架与影子银行风险溢出:抑制缓释还是累积加剧
1
作者 孙志红 王心怡 琚望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95,共15页
如何搭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基于我国上市银行数据,本文采用CoVaR方法衡量影子银行导致的银行系统性风险,系统考察“双支柱”调控框架对影子银行风险溢出的影响... 如何搭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基于我国上市银行数据,本文采用CoVaR方法衡量影子银行导致的银行系统性风险,系统考察“双支柱”调控框架对影子银行风险溢出的影响。结果显示,针对借款人和银行信贷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配合,对影子银行风险溢出起到显著的“抑制缓释”作用;影子银行规模是“累积加剧”和“抑制缓释”效应的渠道,流动性分层则是“累积加剧”效应的渠道。结合银行性质、房地产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情景下,“双支柱”调控框架对影子银行风险溢出的有效性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结论对于“防风险”目标下“双支柱”调控框架的完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支柱”调控框架 影子银行 银行系统性风险 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CoVaR方法
下载PDF
实体企业金融化、创新投资与资本配置效率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孙志红 周婷 琚望静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7-43,共7页
企业金融化行为势必减少经营资产投资,那么是否一定降低其资本配置效率?企业创新投资能否调节两者关系?本文基于924家实体企业2012~2018年的均衡面板数据,以企业创新投资为门限调节变量,探究企业金融化行为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 企业金融化行为势必减少经营资产投资,那么是否一定降低其资本配置效率?企业创新投资能否调节两者关系?本文基于924家实体企业2012~2018年的均衡面板数据,以企业创新投资为门限调节变量,探究企业金融化行为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对实体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存在非均衡关系,实体企业创新投入比例对两者关系起调节作用;在创新投资投入较少时,企业金融化行为对资本配置效率表现为抑制作用,随着企业创新投资比重增加,大于较低门限值后,企业金融化行为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由负转正,但当企业创新投资跨越较高门限值,企业金融化行为又对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表现为抑制作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其金融化行为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金融化 创新投资 资本配置效率 非均衡关系 企业生命周期 门限模型
下载PDF
金融自由化、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志红 周婷 琚望静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11,共9页
当下我国金融资本"脱实向虚"、实体经济"空心化"问题日渐突出,金融发展和金融自由化程度对实体经济增长具有支持作用,厘清金融自由化在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之间的调节关系,有利于推进金融和实体经济的... 当下我国金融资本"脱实向虚"、实体经济"空心化"问题日渐突出,金融发展和金融自由化程度对实体经济增长具有支持作用,厘清金融自由化在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之间的调节关系,有利于推进金融和实体经济的互融互促。本文基于2001-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和熵值法分别测算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和金融发展水平,采用系统GMM模型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探究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以及金融自由化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呈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趋势;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显著存在以金融自由化为门限的双门限效应,即两者存在非均衡性关系。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受金融自由化程度的负向调节。当市场化改革处于初步阶段时,金融发展会促进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随着金融自由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市场化改革漏洞凸显,致使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由正转负,非均衡性抑制了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同时本文分别探究了金融发展中金融规模、金融结构以及金融效率三个维度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发现不同金融自由化程度上,金融发展各方面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并结合国情分别从金融自身发展及其自由化改革和实体经济自身积累两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金融发展水平 资本配置效率 非均衡关系
下载PDF
经济政策调整如何影响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承担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志红 琚望静 +1 位作者 刘国锋 周婷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0-114,共15页
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承担不仅是金融机构风险承担的新拓展,也是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关注点。本文系统阐述了经济政策调整影响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承担的理论机制,并利用我国2007—2019年34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 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承担不仅是金融机构风险承担的新拓展,也是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关注点。本文系统阐述了经济政策调整影响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承担的理论机制,并利用我国2007—2019年34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经济政策调整频率的上升会引起非银行金融机构降低风险承担,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作用;货币政策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宽松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加强经济政策调整对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进一步考虑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性质、规模以及经济环境的异质性,发现证券和保险类、规模较小以及经济危机时期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其风险承担受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较大。因此,建议监管部门高度关注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承担的变化趋势,保持一定的政策调整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调整 非银行金融机构 风险承担 货币政策 异质性
下载PDF
中国农村金融效率时空演化格局及战略仿真
5
作者 孙志红 琚望静 +1 位作者 刘国锋 周婷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6-73,共8页
提高农村金融效率对促进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DEA-BCC模型测算中国30力学原理建立农村金融效率提升系统模型,设定不同情景以探究未来中国农村金融效率的最优发展模式。研究发现:(1)2009—201... 提高农村金融效率对促进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DEA-BCC模型测算中国30力学原理建立农村金融效率提升系统模型,设定不同情景以探究未来中国农村金融效率的最优发展模式。研究发现:(1)2009—2017年中国农村金融综合效率以年均-0.83%的速度下降,这主要是由于规模效率引起的。(2)农村金融效率动态演进特征表明,农村金融效率呈现金融效率空间演变进行分析发现,2009—2017年,高效率省份数量有所减少,空间分散性较大;中高效率省份数量经历了先增后减的演变趋势;农村金融效率较低值区向西北方向扩张的趋势显著;低效率省份占比最小。(4)从趋势面分析来看,农村金融效率空间投影在东西及南北方向上均呈现正"U"型分布,南北差距大于东西差距,且高效区呈现向南部转移的趋势。(5)进行农村金融效率提升战略仿真可得,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在有效提高农村金融效率的基础上,实现了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效率 Kernel-Density 时空演化 系统动力学 仿真
下载PDF
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发展分析与预测——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为例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国锋 琚望静 +1 位作者 冶建明 楚光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1-200,共10页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5个省份为例,构建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REE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ArcGIS对2008—2018年REE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时空演化格局分析,运用GM(1,1)灰色模型预测REE系统耦合协调度发展趋势...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5个省份为例,构建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REE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ArcGIS对2008—2018年REE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时空演化格局分析,运用GM(1,1)灰色模型预测REE系统耦合协调度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资源利用子系统发展水平近年来增速较快,生态环境子系统经历了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经济增长子系统的时间阶段性明显;(2)REE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值皆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耦合度整体水平较高且分布不均,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不高且梯度差异显著;(3)预测结果显示REE系统耦合协调度未来3年发展大致延续前11年的上升态势,整体耦合协调度达到0.915 5,各省份演进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E系统 耦合协调 丝绸之路经济带 灰色预测
原文传递
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分析与预测——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国锋 冶建明 +1 位作者 琚望静 楚光明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00-806,共7页
基于新疆2008-2018年面板数据,构建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新型城镇化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分析了三系统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关系,并运用GM(1,1)灰色模型预测了三系统耦合协调度发展趋势。结果表明:①2008-2018年各子系统及三系统综合发展... 基于新疆2008-2018年面板数据,构建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新型城镇化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分析了三系统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关系,并运用GM(1,1)灰色模型预测了三系统耦合协调度发展趋势。结果表明:①2008-2018年各子系统及三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态势,新型城镇化子系统发展速度最快。②系统间耦合度水平较高,2016-2018年稳定在0.9766-0.9998之间,三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由2008年的初级协调发展至2018年的中级协调。③2019-2023年,新疆三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发展将延续前10年波动上升的变化特征,预计2023年达到优质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利用 生态环境 新型城镇化 耦合协调 新疆
下载PDF
数字金融的结构性效应:风险抑制还是推助? 被引量:17
8
作者 孙志红 琚望静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8-142,共15页
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背景下,数字金融发展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是抑制还是推助值得深入探究。基于2013—2020年141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从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三维度系统考察数字金融的结构性效应。研究发现:(1... 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背景下,数字金融发展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是抑制还是推助值得深入探究。基于2013—2020年141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从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三维度系统考察数字金融的结构性效应。研究发现:(1)从总体效应来看,数字金融对银行主动和被动风险承担均具有风险抑制效应。从结构性效应来看,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对银行两类风险承担的抑制效应最强。(2)在内部承担能力的调节作用下,流动性水平高、盈利能力强的银行减弱了数字金融对其风险承担的抑制效应。在外部承担环境的调节效应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抑制了数字金融对银行主动风险承担的推助作用,加强了数字金融对其被动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银行业景气度的提高加强了数字金融对银行主动风险承担的抑制效应,减弱了数字金融对其被动风险承担的抑制效应。(3)有效的数字金融监管是抑制银行风险承担的重要条件。这说明政府和监管机构需充分关注金融风险防范,不断完善数字金融监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金融监管 结构性效应 风险抑制 流动性水平 银行业景气度
原文传递
基于AHP-GIS的西北干旱区聚落选址适宜性评价研究——以吐鲁番市为例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国锋 琚望静 +1 位作者 冶建明 楚光明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9-139,共11页
[目的]西北干旱区存在自然环境劣势,其聚落的分布直接影响着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因此构建干旱区聚落选址适宜性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利用GIS技术及评价模型研究聚落选址适... [目的]西北干旱区存在自然环境劣势,其聚落的分布直接影响着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因此构建干旱区聚落选址适宜性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利用GIS技术及评价模型研究聚落选址适宜性分布,为其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裸地(61.46%)和草地(30.09%)是研究区主要景观。吐鲁番市聚落选址空间分为极适宜区、高适宜区、中适宜区、低适宜区和不适宜区5个类型,聚落中适宜区及以上所占比例仅为26.8%;极适宜区(4.09%)主要分布在吐鲁番盆地中部的博格达山南部地带;高适宜区(6.39%)分布在极适宜区周围的河谷边缘地带以及部分丘陵缓坡区;中适宜区(16.32%)分布在地形起伏较大区域,同时受盐碱地影响,植被覆盖度较低、生态系统结构较差;低适宜区(40.49%)分布在盐碱地以及山区裸岩,植被稀疏、生态环境差;不适宜区(32.71%)集中连片分布在盆地南北端,生态条件更恶劣。[结论]由于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的制约,吐鲁番市聚落选址空间适宜性较低,因此城市聚落选址建设中应充分结合当地土地利用现状和发展需求,科学布局,实现聚落选址适宜区土地的集约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 选址 适宜性评价 吐鲁番 层次分析法
原文传递
基于AHP的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以工商银行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琚望静 刘国锋 周婷 《金融发展评论》 2019年第8期127-135,共9页
基于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财务风险防控意识不足、不良贷款多等问题,本文以工商银行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从资本风险、盈利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成长性风险五方面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以测评银行的风险情况,及时的... 基于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财务风险防控意识不足、不良贷款多等问题,本文以工商银行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从资本风险、盈利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成长性风险五方面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以测评银行的风险情况,及时的对风险进行防控,并提出以下建议:注重资本充足率的作用;注重防控信用风险;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咨询顾问等业务,增加非利息收入占比,提高利润增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商银行 财务风险 AHP
原文传递
新疆主要风景旅游资源现状及展望
11
作者 琚望静 刘国锋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8年第9期86-87,共2页
了解并分析新疆的风景旅游资源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有利于新疆未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中,更准确地把握时代机遇及挑战,发挥新疆独特的地理优势、地貌特征和气候因素,大力发展风景资源旅游产业,规划出完善的风景资源旅... 了解并分析新疆的风景旅游资源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有利于新疆未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中,更准确地把握时代机遇及挑战,发挥新疆独特的地理优势、地貌特征和气候因素,大力发展风景资源旅游产业,规划出完善的风景资源旅游方案体系。本文从新疆主要风景资源的现状出发,分析优势和劣势,并提出关于未来风景旅游资源的建议,以期为新疆风景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规划提供有用的参考,发挥新疆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旅游资源 风景资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