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腑清胰汤治疗湿热壅滞证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郑丽 么玲 +1 位作者 喻春辉 甘丽虹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4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通腑清胰汤治疗湿热壅滞证重症胰腺炎(SAP)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2022年2月在南昌市第一医院接受诊治的92例SAP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SAP综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通腑清胰汤治疗湿热壅滞证重症胰腺炎(SAP)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2022年2月在南昌市第一医院接受诊治的92例SAP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SAP综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经胃管灌注通腑清胰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CD4^(+)、CD8^(+)、CD4^(+)/CD8^(+))、胃肠动力指标[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胆囊收缩素(CCK)]。结果:入组92例SAP患者,治疗期间研究组剔除3例,对照组剔除2例,最终研究组43例,对照组44例完成研究。两组治疗后CD4^(+)、CD4^(+)/CD8^(+)相较于治疗前均升高,CD8^(+)相较于治疗前均降低,研究组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TL、CCK相较于治疗前均升高,VIP相较于治疗前均降低,研究组MTL、CCK均高于对照组,VI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痊愈率^(+)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通腑清胰汤联合SAP综合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改善湿热壅滞证SAP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免疫功能,还能够提高胃肠动力,有助于促进疾病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通腑清胰汤 T 淋巴细胞 胃肠动力
下载PDF
替普瑞酮改良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及对胃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甘丽虹 么玲 +2 位作者 郑丽 刘鹏 方念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5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替普瑞酮改良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及对胃功能与肠道菌群的影响,为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南昌市第一医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采用替普瑞酮改良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及对胃功能与肠道菌群的影响,为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南昌市第一医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行传统四联疗法,观察组则行替普瑞酮改良四联疗法,两组治疗时长均为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胃功能、肠道菌群的变化,评估用药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79.59%)(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87.76%,高于对照组的65.31%(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黏膜严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蛋白酶原Ⅱ(PGⅡ)低于对照组,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比(PGR)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肠球菌、肠杆菌、葡萄球菌均低于对照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20%)与对照组(16.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普瑞酮改良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有根除Hp、抗溃疡、改善胃黏液和胃功能、恢复肠内菌群的稳态的作用,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普瑞酮 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 肠道菌群
下载PDF
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雷玲 方念 +3 位作者 刘鹏 吴丹 甘丽虹 郑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36期35-39,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PHC及单纯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例。151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 目的研究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PHC及单纯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例。151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PHC患者为观察组,136例单纯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采用χ^(2)检验、t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HC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乙型肝炎e抗体(hepatitis B virus e antibodies,Anti-HBe)、肝功能分级(Child-Pugh)、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血糖、血型共6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FP(OR=5.046、2.716和9.373,P<0.01)、Anti-HBe阳性(OR=2.305、1.075和4.945,P<0.01)为PHC的危险因素。结论男性发生PHC的可能性大于女性,Anti-HBe阳性为PHC的独立危险因素,Child-Pugh A期发生PHC的可能性高于Child-Pugh B和C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炎肝硬化 危险因素 预防治疗
下载PDF
结直肠癌ZIC1和KLOTH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的临床价值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甘丽虹 潘洁 +2 位作者 陈淑洁 钟菁 王良静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9-314,共6页
目的:观测ZIC1和KLOTHO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检测ZIC1和KLOTH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5对(包括癌和癌旁组织)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标本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ZIC1和KLOTHO mRNA... 目的:观测ZIC1和KLOTHO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检测ZIC1和KLOTH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5对(包括癌和癌旁组织)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标本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ZIC1和KLOTHO mRNA在结直肠癌和癌旁相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结直肠癌和癌旁相对正常组织中ZIC1和KLOTH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年龄,性别,分化程度和TNM分期)的关系。结果:ZIC1和KLOTHO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较正常组织明显下调(P均<0.0001);在25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ZIC1甲基化阳性率为80%,KLOTHO甲基化阳性率为76%,联合检测ZIC1和KLOTHO甲基化阳性率为64%。结论:ZIC1和KLOTHO基因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下调,肿瘤组织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高频率发生,联合检测ZIC1和KLOTHO基因甲基化有助于结直肠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诊断 结直肠肿瘤/病理学 甲基化 基因表达 基因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肝内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王豪 邓雅琴 +1 位作者 宋嫣 甘丽虹 《肝脏》 2018年第11期1039-1041,共3页
肝脏局灶性病灶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不同性质的病灶有不同的治疗方案与预后,如何早期对其进行准确定性诊断,是临床研究重点。常规超声不能有效显示肝脏局灶性病灶的内部血流灌注情况,对疾病诊断信息有限。
关键词 局灶性病变 诊断价值 超声造影 肝内 临床研究 治疗方案 定性诊断 血流灌注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肝内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王豪 宋嫣 +1 位作者 邓雅琴 甘丽虹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7期86-88,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CEUS)对比常规超声(US)及增强CT(CECT)在提高肝脏局灶性病变(FLL)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患者(40个FLL)分别同时给予US、CEUS及CECT检查,以病理结果 (手术或穿刺活检)为...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CEUS)对比常规超声(US)及增强CT(CECT)在提高肝脏局灶性病变(FLL)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患者(40个FLL)分别同时给予US、CEUS及CECT检查,以病理结果 (手术或穿刺活检)为金标准,将三组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比较三组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US诊断FLL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3.3%(19/30)、60.O%(6/10)、62.5%(25/40);CEUS诊断FLL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3%(28/30)、80.0%(8/10)、90.0%(36/40)。CECT诊断FLL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0.0%(27/30)、80.0%(8/10)、87.5%(35/40)。CEUS及CECT在诊断敏感度、准确度均明显优于US(P<0.05)。CEUS与CECT在FLL诊断F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与CECT在诊断FLL及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均高于US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肝脏肿瘤 增强CT 局灶性病灶 常规超声
下载PDF
肠道微生态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及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么玲 甘丽虹 +1 位作者 邓峰 方念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7期120-122,共3页
目的分析肠道微生态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及成本-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南昌市第一医院消化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0个受试者分为A、... 目的分析肠道微生态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及成本-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南昌市第一医院消化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0个受试者分为A、B、C、D、E组,各60例。A组患者采用肠道微生态治疗,B组为肠道微生态联合认知行为疗法,C组采用肠道微生态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盐酸帕罗西汀,D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E组采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比较5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治疗后肠道各菌群数量。结果A组和E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C组、B组、E组、A组、D组,5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由低到高依次为C组、E组、D组、B组、A组,5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组患者肠道内各菌群数量由高到底依次为C组、B组、A组、D组、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肠道微生态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盐酸帕罗西汀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临床疗效较佳,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肠道各菌群数量和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微生态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
下载PDF
氩等离子凝固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及对并发症的影响
8
作者 郑丽 李宾 +3 位作者 么玲 黄亚琴 蔡文娟 甘丽虹 《江西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2037-2039,共3页
目的 探讨氩等离子凝固术(APC)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医院收治的49例采用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另收集同期医院收治的50例采用APC... 目的 探讨氩等离子凝固术(APC)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医院收治的49例采用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另收集同期医院收治的50例采用APC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血脂水平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8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TC、TG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C治疗结肠息肉效果确切,具有手术用时短、出血量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并有利于进一步改善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氩等离子凝固术 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术 血脂
下载PDF
胃肠道早癌ESD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治疗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么玲 甘丽虹 方念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1010-1012,1029,共4页
目的探讨治疗胃肠道早癌ESD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合并焦虑或抑郁状态患者各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诊断胃肠道早癌,并行ESD术治疗达到治愈性切除的病人术后合并胃肠功能紊乱,伴有焦虑或抑郁状态的患者共100例为研究... 目的探讨治疗胃肠道早癌ESD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合并焦虑或抑郁状态患者各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诊断胃肠道早癌,并行ESD术治疗达到治愈性切除的病人术后合并胃肠功能紊乱,伴有焦虑或抑郁状态的患者共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个受试者分为A、B、C、D、E组,每组各20例。A组患者采用双歧杆菌治疗,B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C组采用双歧杆菌联合认知行为疗法,D组采用盐酸帕罗西汀,E组采用盐酸帕罗西汀、双歧杆菌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比较5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A组和D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5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E组、C组、A/D组、B组,5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由低到高依次为E组、D组、B组、C组、A组,5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采用肠道微生态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盐酸帕罗西汀对消化道早癌ESD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合并焦虑或抑郁状态患者进行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或单纯的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疗效要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对我们临床工作具有一定提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早癌ESD术后胃肠功能紊乱 肠道微生态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 盐酸帕罗西汀 治疗方案
下载PDF
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支架及鼻胆管脓腔置入术治疗胰腺脓肿的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么玲 甘丽虹 方念 《江西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710-711,730,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支架及鼻胆管脓腔置入术治疗胰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2017年6月在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支架及鼻胆管脓腔置入术治疗的胰腺脓肿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 目的观察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支架及鼻胆管脓腔置入术治疗胰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2017年6月在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支架及鼻胆管脓腔置入术治疗的胰腺脓肿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胰腺脓肿患者中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双猪尾支架及鼻胆管脓腔置入术成功率100%,有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手术时间60-75min,双猪尾支架及鼻胆管脓腔置入后患者住院时间为15-35d,留存支架的时间为4-11个月,内镜治愈27例,治愈率达84.4%,没有出现复发的现象。支架移除后6个月健康体重指数(MBI)和疼痛评分(NRS)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支架及鼻胆管脓腔置入术治疗胰腺脓肿具有效果好,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胰腺脓肿 双猪尾支架置入术 鼻胆管脓腔置入术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锌、铜水平及铜/锌比值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陈馨 王爱平 +2 位作者 甘丽虹 赵承易 李维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99-300,共2页
本文应用ICP-光谱法对50例消化道肿瘤病人的血清锌、铜及铜/锌比值作了对照性观察、结果表明肿瘤病人的血清锌低于对照组、血清钢及铜/锌比值高于对照、差异非常显著(P<0.001、P<0.005)。有远位转移组与无转移组相比;静脉营养组... 本文应用ICP-光谱法对50例消化道肿瘤病人的血清锌、铜及铜/锌比值作了对照性观察、结果表明肿瘤病人的血清锌低于对照组、血清钢及铜/锌比值高于对照、差异非常显著(P<0.001、P<0.005)。有远位转移组与无转移组相比;静脉营养组与进食组相比,血清锌、铜及铜/锌比值差异不显著(P>0.05~0.10)。因此,认为血清锌低、铜及铜/锌比值增高是本组肿瘤病人的特征,可作为肿瘤监测的一个指标,但是,不能作为判断预后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血清锌 血清铜
下载PDF
中医治疗肺间质纤维化22例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小平 李晓光 +1 位作者 甘丽虹 王宝玲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肺间质纤维化 分型论治 中医药疗法 疗效 辨证论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