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56
1
作者 甘海华 吴顺辉 范秀丹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9期1499-1502,共4页
根据广东省第2次土壤普查资料,采用GIS技术估算广东省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广东省陆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约为17.52×10~8t。砖红壤、红壤和赤红壤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为8.83、10.31和9.15kg·m^(-2),略低于全... 根据广东省第2次土壤普查资料,采用GIS技术估算广东省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广东省陆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约为17.52×10~8t。砖红壤、红壤和赤红壤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为8.83、10.31和9.15kg·m^(-2),略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三者占广东省土壤面积的67.91%;广东省黄壤和水稻土的有机碳密度分别为12.08和12.17 kg·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省平均土壤碳密度为10.44kg·m^(-2)土壤有机碳密度总的分布规律是东南沿海地区高于粤北山区,其中粤北和粤中土壤有机碳密度为5~10 kg·m^(-2),粤东的沿海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为10~15 kg·m^(-2),二者合计占全省土壤面积的89.24%;土壤有机碳密度主要在5~15 km·m^(-2)范围内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土壤有机碳库 土壤碳密度 GIS
下载PDF
广东省不同母质赤红壤磷的吸附与解吸 被引量:6
2
作者 甘海华 梁中龙 +2 位作者 卢瑛 吴顺辉 李永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72-576,共5页
研究了广东省4种不同母质赤红壤磷的吸附与解吸特征,结果表明,4种不同母质赤红壤等温吸附方程(Langmuir方程,Frendilch方程和Temkin方程)的拟合结果都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土壤吸附磷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玄武... 研究了广东省4种不同母质赤红壤磷的吸附与解吸特征,结果表明,4种不同母质赤红壤等温吸附方程(Langmuir方程,Frendilch方程和Temkin方程)的拟合结果都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土壤吸附磷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玄武岩>页岩>花岗岩>砂页岩.赤红壤对磷的解吸顺序为:玄武岩<页岩<花岗岩<砂页岩,说明粘粒较少的母质土壤对磷的吸附力也小,因此,更容易解吸.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可以改善土壤的供磷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红壤 母质 吸附 解吸 H2PO^-4 广东 土壤监测
下载PDF
广东新会地区耕地土壤肥力指标的时空变异性 被引量:7
3
作者 甘海华 彭凌云 +2 位作者 卢瑛 吴靖宇 赖雪梅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64-1470,共7页
运用地统计学,结合GIS技术研究了近20年广东新会地区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等4种土壤肥力指标的时空变异规律.样本的t检验以及Kriging插值结果表明,2003年调查的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比1982年显著减小,而全氮和全磷含量显著增加.... 运用地统计学,结合GIS技术研究了近20年广东新会地区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等4种土壤肥力指标的时空变异规律.样本的t检验以及Kriging插值结果表明,2003年调查的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比1982年显著减小,而全氮和全磷含量显著增加.4种土壤肥力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也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研究区域大部分地区pH值呈减小趋势;研究区域中部银洲湖两岸、南部和西北部的部分地区有机质含量呈升高趋势,其余地区呈降低趋势;研究区域的大部分地区全氮含量呈增加趋势;整个研究区域全磷含量基本上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变异 KRIGING 耕地 土壤肥力
下载PDF
红壤复合体不同活性有机磷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磷酸酶的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甘海华 卢瑛 戴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5-79,共5页
对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红壤,运用超声分离技术将复合体分离,测定其不同活性有机磷和土壤磷酸酶.结果表明:红壤及其复合体有机磷的质量分数随着肥力的提高呈增大趋势;土壤有机磷主要存在于<1μm的复合体中;无论是红壤还是复合体... 对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红壤,运用超声分离技术将复合体分离,测定其不同活性有机磷和土壤磷酸酶.结果表明:红壤及其复合体有机磷的质量分数随着肥力的提高呈增大趋势;土壤有机磷主要存在于<1μm的复合体中;无论是红壤还是复合体,其有机磷以中等活性有机磷和中等稳定有机磷为主,两者之和占有机磷总量的80%.并且它们与土壤磷酸酶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复合体 有机磷 磷酸酶 分布
下载PDF
江门市新会区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37
5
作者 甘海华 彭凌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37-1442,共6页
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结合GIS技术研究了江门市新会区土壤pH值、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全氮、有效磷和缓效钾6种养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各变量符合正态分布或经对数转换后符合正态分布.半方差函数分析结果显示,除全氮具有强空... 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结合GIS技术研究了江门市新会区土壤pH值、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全氮、有效磷和缓效钾6种养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各变量符合正态分布或经对数转换后符合正态分布.半方差函数分析结果显示,除全氮具有强空间相关外,其余均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Kriging插值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耕地土壤pH值和阳离子交换量在东北部最高,有机质含量在中部和东北部较高;全氮含量在1.5~2.0g·kg-1的面积占研究区域耕地面积的74.7%,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域西部和东部地区;有效磷含量>40mg·kg-1的面积占研究区域耕地面积的48.7%,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域东北部和西部;缓效钾含量在160~350mg·kg-1的面积占研究区域耕地面积的48.1%,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域东部、东北部和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 Kfiging
下载PDF
广东省新会地区耕地土壤全钾和有效磷的时空变异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甘海华 彭凌云 +2 位作者 卢瑛 吴靖宇 赖雪梅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6,共5页
运用地统计学,结合G IS技术研究了20年来广东省新会地区土壤全钾和有效磷的时空变异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耕地土壤由于20年来的耕作施肥使得土壤全钾和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土壤全钾在研究区域的南部变化最明显,与该地区的土壤类型为... 运用地统计学,结合G IS技术研究了20年来广东省新会地区土壤全钾和有效磷的时空变异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耕地土壤由于20年来的耕作施肥使得土壤全钾和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土壤全钾在研究区域的南部变化最明显,与该地区的土壤类型为咸田有很大关系;耕地土壤全钾和有效磷的空间分布都表现为中等空间相关性;土壤全钾和有效磷变程的变化与土壤养分在土壤中化学行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土壤 时空变异 P K KRIGING
下载PDF
不同肥力红壤及其复合体无机磷分布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甘海华 卢瑛 戴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8-81,共4页
试验采自江西省临川县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红壤为样品进行研究表明:红壤及其复合体中O-P,Al-P,Ca-P,Fe-P的质量分数在同一粒径的复合体随肥力水平提高而增加,同一土壤中不同粒径的复合体4种不同形态无机磷质量分... 试验采自江西省临川县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红壤为样品进行研究表明:红壤及其复合体中O-P,Al-P,Ca-P,Fe-P的质量分数在同一粒径的复合体随肥力水平提高而增加,同一土壤中不同粒径的复合体4种不同形态无机磷质量分数随粒径增大而减小红壤中不同形态无机磷主要存在于<2μm的复合体中,随着粒径增大,其质量分数迅速减少培肥土壤,可以迅速增加Al-P的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复合体 无机磷 形态 肥力
下载PDF
施肥对红壤有机──无机复合体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甘海华 徐盛荣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11-313,共3页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红镶上施用有机肥或石灰,特别是二者配合施用,可以提高土壤的pH值,降低土壤有机一无机复合体的比表面积和无定形氧化铁、铝的含量,减少磷的固定,有利于改善土壤有机一无机复合体的品质。
关键词 红壤 复合体活性 施肥
下载PDF
地质与地貌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甘海华 卢瑛 《高等农业教育》 2004年第6期60-62,共3页
本文以地质与地貌学课程教学改革为例,将课堂教学理解为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学生通过自学取得知识,不失时机地、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地质与地貌学” 教学改革 自学能力 教学质量 读书笔记 高校
下载PDF
佛山市某工业区周边蔬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与评价 被引量:25
10
作者 尹伟 卢瑛 +4 位作者 甘海华 李军辉 吴大付 陈春霞 张朝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8-512,共5页
采集并分析测试佛山市某工业区周边蔬菜地土壤,研究土壤Zn、Cu、Pb和Cd的含量和分布特征,按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对其现状进行评价;并采用连续提取的方法分析了表层土壤Zn、Cu、Pb和Cd的化学形态分布。结果表明,研究区域20%的土... 采集并分析测试佛山市某工业区周边蔬菜地土壤,研究土壤Zn、Cu、Pb和Cd的含量和分布特征,按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对其现状进行评价;并采用连续提取的方法分析了表层土壤Zn、Cu、Pb和Cd的化学形态分布。结果表明,研究区域20%的土壤样品受到重金属轻度污染,污染因子主要为Cd。土壤中Zn和Cu以残渣态所占比例最高,Pb和Cd分别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酸可提取态所占的比例最高,Zn、Cu、Pb和Cd非残渣态所占比例随着全量的增加而增加,Zn、Cu、Pb和Cd迁移能力依次为Cd>Zn>Cu>Pb。人类活动已导致该工业区周边农业土壤中Zn、Cu、Pb和Cd的明显积累,且土壤重金属明显向深层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评价 剖面分布 化学形态 工业区 佛山
下载PDF
广州城郊菜地土壤磷素特征及流失风险分析 被引量:39
11
作者 刘远金 卢瑛 +2 位作者 陈俊林 甘海华 李华兴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2年第3期237-240,共4页
通过化学分析和土壤淋洗试验对广州城郊菜地土壤磷素特征和流失风险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城郊菜地土壤全磷含量极高;与自然土壤相比较,菜园土壤无机磷比例增大、有机磷比例降低;无机磷中的AI-P、Fe-P比例增加.O-P比例降低,C... 通过化学分析和土壤淋洗试验对广州城郊菜地土壤磷素特征和流失风险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城郊菜地土壤全磷含量极高;与自然土壤相比较,菜园土壤无机磷比例增大、有机磷比例降低;无机磷中的AI-P、Fe-P比例增加.O-P比例降低,Ca-P比例基本一致;土壤Olsen P、Bray-1 P、Mehlich-1 P、0.01mol/L CaCl_2和H_2O提取的磷含量相当高;土壤淋洗液中溶解态磷和总磷持续保持很高的浓度,土壤磷供应强度大。菜园土壤中磷进入水体引起水体磷浓度增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风险大;土壤磷的测定值可作为土壤磷流失风险和对水环境影响程度的评估依据。菜地应作为农业非点源磷污染的优先控制区、应通过严格控制磷肥的投入和合理施肥等控制磷的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地土壤 磷素特征 水环境质量 磷素流失风险 磷肥 合理施肥
下载PDF
广州城市公园绿地土壤肥力及酶活性特征 被引量:57
12
作者 卢瑛 冯宏 甘海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0-163,共4页
采集广州市中心城区部分公园绿地表层土壤(0-20 cm),研究了土壤pH、有机质、粘粒、氮、磷、钾含量等肥力特性和脲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结果表明,广州公园绿地土壤以酸性(pH 4.5-5.5)和中性(pH 6.5-7.5)占的比例高,部分土壤呈... 采集广州市中心城区部分公园绿地表层土壤(0-20 cm),研究了土壤pH、有机质、粘粒、氮、磷、钾含量等肥力特性和脲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结果表明,广州公园绿地土壤以酸性(pH 4.5-5.5)和中性(pH 6.5-7.5)占的比例高,部分土壤呈碱性,土壤pH值较自然土壤有增高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以中等水平为主,土壤全氮、碱解氮以中等到低水平为主。土壤全磷和有效磷以中等以上水平为主,土壤全钾、速效钾以中等以上水平为主,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平均分别为0.36 m g NH3-N/g,12.29 m g葡萄糖/g和2.14 m g酚/g。不同公园绿地土壤肥力特性和土壤酶活性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之间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等肥力性状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可以作为评价广州公园绿地土壤肥力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绿地 土壤肥力特征 土壤酶活性 广州市
下载PDF
江门市新会区耕地土壤有效性Si,Ca,Mg的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13
13
作者 彭凌云 甘海华 吴靖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0-83,共4页
运用地统计学,结合GIS技术研究了江门市新会区土壤有效性Si、有效性Ca和有效性Mg3种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各变量经对数转换后符合正态分布。半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除了有效性Ca具有强空间相关外,其余的都具有中等空间相关... 运用地统计学,结合GIS技术研究了江门市新会区土壤有效性Si、有效性Ca和有效性Mg3种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各变量经对数转换后符合正态分布。半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除了有效性Ca具有强空间相关外,其余的都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从Kriging插值结果可知,有效性硅含量在115 2 30mg/kg的面积占研究区域耕地面积的34.9% ,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域的中部和东北部地区;有效性Ca的含量在>10 0 0mg/kg的面积占研究区域耕地面积的71.6 % ,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的东北、中部和西北、南部的部分地区;有效性Mg的含量在>30 0mg/kg的面积占研究区域耕地面积的2 9.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性 空间变异特征 新会区 江门市 CA SI Mg KRIGING插值 研究区域 东北部地区 空间分布特征 耕地面积 GIS技术 半方差分析 空间相关性 地统计学 元素含量 正态分布 对数转换 部分地区 硅含量 中部
下载PDF
深圳市城市绿地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化学形态分布 被引量:24
14
作者 卢瑛 甘海华 +1 位作者 张波 史正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4-288,共5页
对深圳市中心区城市绿地表层土壤(0—20cm)中Cu,Zn,Pb和Cd的含量、化学形态分布和迁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Cu,Zn,Pb和Cd的含量分别为6.4—188.2(26.3)mg·kg-1,34.9—284.8(69.1)mg·kg-1,15.2—245.5(47.2)mg·kg-1... 对深圳市中心区城市绿地表层土壤(0—20cm)中Cu,Zn,Pb和Cd的含量、化学形态分布和迁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Cu,Zn,Pb和Cd的含量分别为6.4—188.2(26.3)mg·kg-1,34.9—284.8(69.1)mg·kg-1,15.2—245.5(47.2)mg·kg-1和0.01—3.48(0.47)mg·kg-1.道路绿化带土壤中Cu,Zn和Pb的平均含量最高,在公园绿地土壤中Cd的平均含量最高.分别有75.6%,87.0%,98.8%和98.8%的土壤中Cu,Zn,Pb和Cd的含量超过广东省赤红壤的背景值,重金属在土壤中呈现明显的富集特征.土壤中Cu,Zn和Cd以残渣态所占比例最高,Pb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最高.随着土壤中Cu,Zn,Pb和Cd含量的增加其残渣态所占比例降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或交换态所占比例增加,重金属活性增大.土壤中Cd迁移能力最强,迁移能力依次为Cd>Zn>Pb和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化学形态 土壤 深圳市
原文传递
广州岑村农用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梁中龙 甘海华 +1 位作者 戴军 李永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25,共4页
应用地统计学,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了广州城郊岑村地区农用地土壤表层(0-20 cm)的有机质、碱解N、有效P、速效K等4种养分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有机质和碱解N为正态分布,有效P和速效K为对数正态分布;半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 应用地统计学,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了广州城郊岑村地区农用地土壤表层(0-20 cm)的有机质、碱解N、有效P、速效K等4种养分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有机质和碱解N为正态分布,有效P和速效K为对数正态分布;半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大部分土壤养分在一定间距内存在空间相关性,且为强烈的空间自相关,用普通克立格法进行最优内插,得养分含量分布图,并分析了各土壤养分的分布状态,此结果可进一步应用于城郊农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土壤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性 地统计学 地理信息系统 广州市 土地利用结构
下载PDF
深圳城市绿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及管理对策 被引量:118
16
作者 卢瑛 甘海华 +1 位作者 史正军 刘振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3-156,共4页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城市的"肺"。城市绿地土壤通过其支持的植物、微生物和自身的功能,美化和净化城市环境,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集深圳市中心城区主要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带、住宅区...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城市的"肺"。城市绿地土壤通过其支持的植物、微生物和自身的功能,美化和净化城市环境,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集深圳市中心城区主要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带、住宅区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0~20cm,20~40cm土壤,研究了土壤质地、容重、孔隙度、阳离子交换量、pH、有机质、氮、磷、钾等物理化学性质。结果表明,深圳城市绿地土壤以砂壤和轻壤土为主,20~40cm土壤中松砂和紧砂土占有一定比例,土壤砾石含量高,重砾质土壤占91%以上;表层土壤(0~20cm)容重大,孔隙度小,阳离子交换量低;土壤pH较自然土壤明显增高,以中性和微酸性为主。土壤有机质处于较低的水平;全氮、碱解氮和全磷处于很低水平,有效磷处于中等水平;土壤全钾、速效钾处于中等或以上水平。0~20cm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显著高于20~40cm土壤。根据深圳城市绿地土壤质量状况,提出了加强深圳城市绿地土壤科学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土壤肥力 质量评价 土壤管理 深圳市
下载PDF
干湿交替对作物根际特征及铁膜形成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于晓莉 傅友强 +1 位作者 甘海华 沈宏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5-234,共10页
铁膜普遍存在于水生植物的根系表面,根际周围Fe^(2+)的浓度和根系氧化力决定了根表铁膜的数量。干湿交替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灌溉技术。在干湿交替过程中,水分和氧气含量的变化导致根际土壤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化,从而对根表... 铁膜普遍存在于水生植物的根系表面,根际周围Fe^(2+)的浓度和根系氧化力决定了根表铁膜的数量。干湿交替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灌溉技术。在干湿交替过程中,水分和氧气含量的变化导致根际土壤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化,从而对根表铁膜的形成产生影响。本文综述了干湿交替过程对根际特征变化的影响,分析了根表铁膜的形成条件、化学组成与空间结构和根表铁膜的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干湿交替对铁膜形成的影响以及干湿交替诱导铁膜形成的可能机制。最后对干湿交替诱导铁膜形成的研究方法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交替 铁膜 根际特征
下载PDF
河源市土地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顺辉 戴军 +2 位作者 甘海华 胡月明 温志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2,共4页
应用土地潜力评价方法对河源市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表明:质量优良的Ⅰ、Ⅱ等地资源紧缺,绝大部分土地为质量中下的Ⅳ、Ⅴ等地;改良利用上应切实保护和改良极其有限的耕地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业建设.
关键词 河源市 土地资源 生产潜力 评价
下载PDF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在征地补偿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吴克宁 史原轲 +5 位作者 路婕 吕巧灵 甘海华 卢瑛 陈小明 苏珍 《资源与产业》 2006年第3期50-52,共3页
当前中国的征地补偿制度在实施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同地不同价等,从而使耕地资源锐减,农民的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本文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结合阳江市江城区实际,具体实践了利用定级估价成果测算征地区片综... 当前中国的征地补偿制度在实施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同地不同价等,从而使耕地资源锐减,农民的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本文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结合阳江市江城区实际,具体实践了利用定级估价成果测算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思路,同时提出在区片综合地价基础上结合分等成果进行征地的思路,对进行合理征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 征地区片综合地价 阳江市江城区
下载PDF
基于GIS的广东省土壤资源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顺辉 甘海华 +1 位作者 梁中龙 李永涛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1年第4期307-310,共4页
研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广东省土壤资源信息系统的总体模式,建立了土壤资源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构成;探索了土壤资源空间信息与文献资料的Internet网络化这一土壤研究新领域,并实现了土壤资源空间信息Internet网络化。
关键词 土壤 地理信息系统 INTERNET 广东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