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肥厚型心肌病最新研究进展
1
作者 路旗 李传方 甘立军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2期2397-2402,共6页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是目前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病之一,也是青少年和运动员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以左心室壁肥厚和室间隔不对称性肥厚为主要特征,亦可表现为心尖肥厚,并且根据肥厚的严重程度,HCM患者可出...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是目前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病之一,也是青少年和运动员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以左心室壁肥厚和室间隔不对称性肥厚为主要特征,亦可表现为心尖肥厚,并且根据肥厚的严重程度,HCM患者可出现左室流出道梗阻(LVOTO)、舒张功能障碍、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等表现。近年来随着基因分子等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HCM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笔者现就肥厚型心肌病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基因突变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细胞间相互作用在血管钙化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付迪 甘立军 +2 位作者 申程 李传方 神童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2期1223-1230,共8页
血管钙化是目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内皮细胞(ECs)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炎症、剪切应力、高磷、高糖等刺激下,VSMCs会发生成骨样分化,促进钙化的形成,这是血管钙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同时,... 血管钙化是目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内皮细胞(ECs)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炎症、剪切应力、高磷、高糖等刺激下,VSMCs会发生成骨样分化,促进钙化的形成,这是血管钙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同时,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周细胞等在炎症、高磷、高糖等刺激下发挥促VSMCs钙化的作用。本文主要以血管钙化中VSMCs成骨样分化及ECs、周细胞、巨噬细胞发挥促VSMCs钙化的机制展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血管平滑肌细胞 钙化 外泌体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塞通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中缓再流现象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甘立军 张春卉 +2 位作者 张猛 程云涛 廖玉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对照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塞通(三七总皂甙)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介入术中缓再流现象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39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术(PTCA/STENT)后发生缓再流现象的STEMI患者,... 目的对照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塞通(三七总皂甙)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介入术中缓再流现象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39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术(PTCA/STENT)后发生缓再流现象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血塞通+替罗非班组(20例)和替罗非班组(19例)。血塞通+替罗非班组在发生缓再流现象的病变血管内注射替罗非班10 mL(0.5 mg)+血塞通400 mg,然后替罗非班10 mL/h持续静脉滴注36 h,0.9%氯化钠250 mL+血塞通40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用药2天;替罗非班组在病变血管内注射替罗非班0.5 mg后,继续给予替罗非班10 mL/h持续静脉滴注36 h。注射1、5、10 min后重复冠状动脉造影,记录注药前后病变血管内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并应用TIMI血流计帧法(TIMI frame count,TFC)定量测定血流速度;详细记录注药后2 h内ST段回落幅度,48 h内各种出血发生率,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注药前血塞通+替罗非班组和替罗非班组TIMI血流分级、TF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塞通+替罗非班组在冠脉内注药后有11例(55%)患者获得TIMI 3级血流,注药后1、5、10 min时TFC分别为57.6±12.6、46.1±9.3、49.8±10.9,注药后2 h ST段回落幅度为(1.85±0.31)mm;替罗非班组注药后有8例(42%)患者获得TIMI 3级血流,注药后1、5、10 min时TFC分别为69.3±16.1,61.2±15.3,63.7±18.3,注药后2 h ST段回落幅度为(1.40±0.21)mm。两组冠状动脉内注药后血流均有明显改善(P<0.05),血塞通+替罗非班组血流改善较替罗非班组更为显著(P<0.05),2 h内ST段回落幅度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两组均无患者死亡,随访6个月,两组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心因性死亡)发生率分别为33%(6/18)和44%(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脉内注射血塞通+替罗非班较单用替罗非班能更有效地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并不明显增加出血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再流 冠状动脉 血塞通 替罗非班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与水杨酸在诱导黑麦草颖花开放中的拮抗效应 被引量:26
4
作者 甘立军 曾晓春 +1 位作者 夏凯 周燮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1,共3页
在意大利黑麦草完全没有开颖的情况下 ,1mmol·L-1MeJA处理离体穗 2min ,11h内可使其单穗颖花开放数达 2 5左右 ,表现出明显的诱导效应 ,滞后期约为16 0min ;10mmol·L-1和 1mmol·L-1的SA对MeJA诱导的开颖效应均有抑制作... 在意大利黑麦草完全没有开颖的情况下 ,1mmol·L-1MeJA处理离体穗 2min ,11h内可使其单穗颖花开放数达 2 5左右 ,表现出明显的诱导效应 ,滞后期约为16 0min ;10mmol·L-1和 1mmol·L-1的SA对MeJA诱导的开颖效应均有抑制作用 ,这种抑制作用可被MeJA处理解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 水杨酸 黑麦草 颖花 开花 拮抗效应
下载PDF
小麦颖花开放过程中花器不同部位茉莉酸类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1
5
作者 甘立军 夏凯 周燮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29,共4页
以宁麦8号为试材,研究了茉莉酸类(jasmonates,JAs)的2种主要化合物,茉莉酸甲酯(methyljasmonate,Me JA)和茉莉酸(jasmonicacid,JA)对小麦离体穗颖花开放的诱导效应。结果发现它们均可诱导小麦颖花开放,但JA的活性略低于MeJA。用基于抗... 以宁麦8号为试材,研究了茉莉酸类(jasmonates,JAs)的2种主要化合物,茉莉酸甲酯(methyljasmonate,Me JA)和茉莉酸(jasmonicacid,JA)对小麦离体穗颖花开放的诱导效应。结果发现它们均可诱导小麦颖花开放,但JA的活性略低于MeJA。用基于抗茉莉酸甲酯单克隆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在颖花开放前后,对其雄蕊、雌蕊、浆片、内外稃组织中的内源JAs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雄蕊、浆片和内外稃的JAs含量随着开颖时间的临近而逐渐升高,在颖花开放时达最大值,花后2h下降;相反,雌蕊的JAs含量在开颖前1d较高,接近开花时下降,而到花后2h大幅度上升。颖花自然开放过程中,浆片鲜重逐渐增加并在开花时达到最大值。MeJA诱导的颖花开放过程也伴随着浆片鲜重的增加。上述结果提示,JAs可能通过作用于颖花的各个组织来调控颖花的开放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酸类 小麦 颖花开放 雄蕊 雌蕊 浆片 内外稃 调控
下载PDF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术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甘立军 张春卉 +4 位作者 李清贤 赵家琦 丁乃喜 王悦强 张慧玲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6月到2005年6月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支架植入术的患者235例。按股动脉途径(125例)或桡动脉途径(110例)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造影使用的导管数、动脉穿刺成功率...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6月到2005年6月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支架植入术的患者235例。按股动脉途径(125例)或桡动脉途径(110例)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造影使用的导管数、动脉穿刺成功率、X线照射时间,支架植入的手术操作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冠状动脉造影:经桡动脉、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4.5%、100%(P<0.05);X线照射时间分别为(3.35±1.25)min和(2.72±0.58)min(P<0.05);造影成功率分别为93.6%、100%(P<0.05)。②PTCA或支架植入:经桡动脉、股动脉植入单个支架的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21.43±6.21)min、(15.24±4.15)min(P<0.05);成功率分别为92.7%、97.6%(P>0.05);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7%、11.2%(P<0.01)。结论①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不需卧床、损伤小、止血方便、血管并发症少,为其优点。②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要求术者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血管穿刺失败和桡动脉痉挛是影响造影和支架植入成功的重要原因,且推送导管过程中需持续透视,增加了术者和患者X线照射时间。③无论从桡动脉入路还是从股动脉入路都以手术成功为最终目的,选择何种路径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股动脉 冠状动脉 动脉造影术 支架
下载PDF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行急诊介入治疗AMI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6
7
作者 甘立军 张春卉 +4 位作者 张猛 代玉川 程云涛 刘雪玲 李传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9期30-31,共2页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行急诊冠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将195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分为经股动脉途径组105例、经桡动脉途径组90例,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6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行急诊冠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将195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分为经股动脉途径组105例、经桡动脉途径组90例,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6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两组血管穿刺成功率、鞘管置入时间、穿刺至球囊扩张时间、手术成功率、6个月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生存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股动脉组比较,桡动脉组手术操作时间长、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P均<0.05)。结论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行急诊PCI的效果相同,但前者具有穿刺点血管并发症少、患者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冠状动脉介入 急诊 桡动脉 股动脉
下载PDF
茉莉酸类与植物地下贮藏器官的形成 被引量:29
8
作者 甘立军 曾晓春 周燮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46-553,共8页
茉莉酸类化合物 (茉莉酸及其衍生物 )可能参与了马铃薯、薯蓣、菊芋的块茎 ,甘薯的块根以及洋葱、大蒜的鳞茎形成。JA及MeJA均可诱导离体条件下马铃薯块茎的形成和马铃薯髓部细胞的膨大。JA诱导细胞膨大是由于蔗糖积累导致渗透压增加以... 茉莉酸类化合物 (茉莉酸及其衍生物 )可能参与了马铃薯、薯蓣、菊芋的块茎 ,甘薯的块根以及洋葱、大蒜的鳞茎形成。JA及MeJA均可诱导离体条件下马铃薯块茎的形成和马铃薯髓部细胞的膨大。JA诱导细胞膨大是由于蔗糖积累导致渗透压增加以及细胞壁结构变化 ,从而使其伸展性增加 ,纤维素的合成起了重要作用 ,细胞骨架也是JA诱导细胞膨大所必需的。但迄今为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酸类 马铃薯 块茎 块根 鳞茎 地下贮藏器官 形成
下载PDF
抗茉莉酸甲酯单抗制备及小麦和黑麦草颖花中茉莉酸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0
9
作者 甘立军 夏凯 +1 位作者 王才林 周燮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9-366,共8页
本文报道了识别茉莉酸甲酯(MeJA)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该抗体源于以茉莉酸的c-1位羧基为偶联位点,钥孔(虫戚)血蓝蛋白为载体合成的免疫原。该抗体对甲酯化茉莉酸的识别力明显强于对茉莉酸(JA)的;JA分子中戊烯侧链的完整性对该抗体的识... 本文报道了识别茉莉酸甲酯(MeJA)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该抗体源于以茉莉酸的c-1位羧基为偶联位点,钥孔(虫戚)血蓝蛋白为载体合成的免疫原。该抗体对甲酯化茉莉酸的识别力明显强于对茉莉酸(JA)的;JA分子中戊烯侧链的完整性对该抗体的识别力有很大影响。于该侧链的C-9和C-10位加氢(形成Dihydro-JA),或除去C-12(形成JAS-25),都会大幅度降低该抗体的结合活性。该抗体对亚麻酸、南瓜酸、冠毒素及Theobroxide均无识别力。用该抗体建立了定量检测JA的固相抗体型酶联免疫吸附定量测定法,检测范围为2.06-500pmol MeJA。并探查了小麦及黑麦草开颖前后颖花的JA含量。发现随着开颖时间的临近,JA含量显著升高;颖花开放时达到最大值,随后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颖花 黑麦草 小麦 茉莉酸甲酯 酸含量 位点 识别 抗体 单抗 升高
下载PDF
AS M1中化学计量系数的测定与计算 被引量:8
10
作者 甘立军 刘建勇 +1 位作者 顾国维 李咏梅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9-81,共3页
 在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中,由化学计量系数组成的因子反映各个过程中污水组分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为确保模型应用的准确性,概括总结了对ASM1中5个化学计量系数进行序批呼吸计量试验测定及理论计算的方法。
关键词 活性污泥 数学模型 化学计量系数 呼吸计量法 耗氧速率
下载PDF
茉莉酸对拟南芥花粉育性的调控 被引量:15
11
作者 甘立军 夏凯 周燮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9-274,共6页
概述了茉莉酸在调控拟南芥雄性器官正常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茉莉酸合成型突变体和不敏感型突变体coi1均表现为雄性不育。文章对其机制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茉莉酸 拟南芥 花粉 育性 花药开裂 发育
下载PDF
不同措施干预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11
12
作者 甘立军 廖玉华 +2 位作者 李传方 程云涛 曹勇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干预措施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无复流现象的远期疗效。方法入选接受过PCI术无复流预防及治疗措施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27例STEMI患者,其中PCI术前采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患者34例(抽吸... 目的研究不同干预措施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无复流现象的远期疗效。方法入选接受过PCI术无复流预防及治疗措施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27例STEMI患者,其中PCI术前采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患者34例(抽吸预防组),冠状动脉内及静脉应用替罗非班患者34例(替罗非班预防组),PCI术中发生无复流现象的患者中应用替罗非班18例(替罗非班治疗组),应用替罗非班+血塞通18例(替罗非班+血塞通组),应用腺苷11例(腺苷组),应用维拉帕米12例(维拉帕米组)。随访及分析患者18个月及36个月时发生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抽吸预防组、替罗非班预防组、替罗非班治疗组、替罗非班+血塞通组、腺苷组、维拉帕米组六组127例患者随访18个月时,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5.9%、17.6%、33.3%、27.8%、45.4%、50.0%;MACE发生率分别为8.8%、29.4%、50.0%、38.9%、63.6%、66.7%。抽吸预防组心力衰竭发生率和MACE发生率最低,与其他各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替罗非班预防组心力衰竭发生率和总体MACEs发生率低于腺苷组和维拉帕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治疗组、替罗非班+血塞通治疗组、腺苷组和维拉帕米组四组47例患者随访36个月时,各组间MACEs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血栓负荷重的STEMI患者,PCI术前应用血栓抽吸导管有较好的远期疗效;替罗非班、替罗非班联用血塞通、腺苷、维拉帕米几种药物治疗无复流现象远期疗效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无复流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远期疗效
下载PDF
改良Y支架术与reverse crush支架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甘立军 张春卉 +3 位作者 高东升 李传方 李大主 廖玉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4-6,共3页
目的对比改良Y支架术与reverse crush支架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改良Y支架术(改良组)和reverse crush支架术(对照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随访1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 目的对比改良Y支架术与reverse crush支架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改良Y支架术(改良组)和reverse crush支架术(对照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随访1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造影剂和球囊用量少于对照组(P均<0.01),最终球囊对吻成功率更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6~9个月造影随访,改良组分支血管再狭窄率低于对照组(P<0.01)。1年随访结束,对照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改良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Y支架术较reverse crush支架术操作简单、费时少,具有更低的分支再狭窄率,有减少随访1年临床心脏不良事件的趋势,推荐临床优先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改良Y支架术 REVERSE crush支架术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注射腺苷与维拉帕米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术中缓再流现象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甘立军 丁乃喜 +4 位作者 张春卉 李清贤 魏广和 张慧玲 王悦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6期437-441,共5页
目的对照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腺苷与维拉帕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介入术中缓再流现象的疗效、副反应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33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术(PTCA/STENT)后发生缓再流现象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目的对照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腺苷与维拉帕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介入术中缓再流现象的疗效、副反应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33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术(PTCA/STENT)后发生缓再流现象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腺苷组(17例)和维拉帕米组(16例)。腺苷组在发生缓再流现象的病变血管内注射腺苷3mg,维拉帕米组在病变血管内注射维拉帕米2.5mg。注射后1、5、10min后重复冠状动脉造影,记录注药前后病变血管内血流TI MI分级,并应用TI MI血流计帧法(TI MI frame count,TFC)定量测定血流速度,进行比较。详细记录用药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和心电图变化。结果注药前腺苷组和维拉帕米组TI MI血流分级分别为1.65±0.38和1.56±0.33,血流帧数分别为87.9±15.3和89.5±17.4,两组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腺苷组在冠脉内注药后有9例(53%)患者获得TI MI3级血流,注药后1、5、10min时血流帧数分别为58.5±13.4、45.8±9.7、50.2±11.6;维拉帕米组注药后有7例(44%)患者获得TI MI3级血流,注药后1、5、10min时血流帧数分别为68.9±15.6、59.7±14.5、62.3±16.2。两组冠状动脉内注药后血流均有明显改善(血流帧数与注药前比较P<0.05),腺苷组血流改善较维拉帕米组更为显著(P<0.05)。冠脉内注射2.5mg维拉帕米较注射3mg腺苷对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更明显(P<0.05)。住院期间两组均无患者死亡,出院前心脏超声测LVEF在腺苷组为(46.5±10.2)%,维拉帕米组为(43.1±9.8)%,随访6个月,两组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心因性死亡)发生率分别为29.4%和43.8%,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腺苷与维拉帕米均能有效改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术中缓再流现象。与维拉帕米相比较,腺苷能更安全、有效地改善冠状动脉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再流 冠状动脉 腺苷 维拉帕米
下载PDF
冠状动脉注射地尔硫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甘立军 张春卉 +2 位作者 魏广和 李清贤 丁乃喜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3-24,共2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地尔硫卓对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现象的治疗作用及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选取19例接受急诊PCI后发生无复流现象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其梗死相关血管内注射地尔硫卓5mg,15min后重复造影观察血流变化,并在冠脉...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地尔硫卓对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现象的治疗作用及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选取19例接受急诊PCI后发生无复流现象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其梗死相关血管内注射地尔硫卓5mg,15min后重复造影观察血流变化,并在冠脉内注药前即刻、注药后3h抽静脉血测血浆内皮素(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冠脉内注射地尔硫卓后11(57.9%)例患者恢复TMI 3级血流,冠脉血流TFC记数明显降低(P<0.05),血浆ET-1浓度下降、CGRP浓度上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入地尔硫卓可纠正血管活性物质浓度失衡,改善冠脉微循环功能障碍,恢复冠状动脉前向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再流 地尔硫卓 内皮素-1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内注射
下载PDF
青海省红十字医院院长甘立军专访实录
16
作者 甘立军 《健康中国观察》 2019年第2期79-81,共3页
记者:青海红十字医院创建于1949年10月,是青海省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监管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青海红十字医院又经历了怎样的成立和发展过程的呢?甘立军:创建于1949年的青海红十字医院,与共和国同岁;医院的... 记者:青海红十字医院创建于1949年10月,是青海省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监管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青海红十字医院又经历了怎样的成立和发展过程的呢?甘立军:创建于1949年的青海红十字医院,与共和国同岁;医院的初衷是为青海省的劳改服刑犯人服务,所以叫青海省监狱管理中心医院;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512野战医院整体转业并入青海红十字医院;在21世纪的2000年以后,青海红十字医院抓住了时代的机遇、励精图治,从医院管理、学科建设、医疗队伍各个方面推动医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十字医院 甘立 中国人民志愿军 学科建设 服刑犯人 青海省 管理中心
原文传递
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甘立军 赵壁如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年第6期62-65,共4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关键是研究学生的学,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媒体的使用方式,资源的呈现方式,也就是以“学”定“教”,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教学实践过程中,创新“学”与“教”的模...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关键是研究学生的学,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媒体的使用方式,资源的呈现方式,也就是以“学”定“教”,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教学实践过程中,创新“学”与“教”的模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这需要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高超的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交互式 小学 优化 电子 研究学生 学科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
下载PDF
美托洛尔对急诊PTCA手术安全性的影响
18
作者 甘立军 张春卉 +4 位作者 李清贤 李晓剑 丁乃喜 张慧玲 魏广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5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手术安全性 美托洛尔 急诊PTCA 室性心律失常 发生率 治疗中 手术风险 影响 成功率 优点
下载PDF
价值医疗下,将循证引入耗材管控 被引量:1
19
作者 甘立军 《中国医院院长》 2021年第22期87-89,共3页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是一所省属三甲综合性医院,开放床位4100张,临床学科设置齐全,日常诊疗工作中对医用耗材需求量大、品种多。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新技术的不断开展,医用耗材的种类和使用量呈现井喷式增长,耗材支出占医院支出比...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是一所省属三甲综合性医院,开放床位4100张,临床学科设置齐全,日常诊疗工作中对医用耗材需求量大、品种多。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新技术的不断开展,医用耗材的种类和使用量呈现井喷式增长,耗材支出占医院支出比例愈来愈高,为医疗费用控制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喷式增长 医用耗材 医疗费用控制 日常诊疗 医疗水平 支出比例 新的挑战 三甲综合性医院
下载PDF
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调控苹果果实早期生长发育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0
20
作者 闫国华 甘立军 +2 位作者 孙瑞红 张利华 周燮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16,共6页
采用流式细胞术 (FCM)及酶联免疫法 (ELISA)从细胞学和激素生理学的角度研究了GA4 /7、BA及CPPU调节苹果果实早期发育的可能机理。GA4 /7( 5 0mg/L)抑制了苹果果肉细胞分裂 ,未提高果实内源细胞分裂素 (ZRs、iPA)含量 ,推测它主要通过... 采用流式细胞术 (FCM)及酶联免疫法 (ELISA)从细胞学和激素生理学的角度研究了GA4 /7、BA及CPPU调节苹果果实早期发育的可能机理。GA4 /7( 5 0mg/L)抑制了苹果果肉细胞分裂 ,未提高果实内源细胞分裂素 (ZRs、iPA)含量 ,推测它主要通过促进细胞伸长而促进果实生长。BA ( 5 0mg/L)和CPPU ( 12 .5mg/L)可以显著促进苹果幼果的细胞分裂 ,CPPU的细胞分裂素活性较BA高 ,BA和CPPU处理均未改变果实内源细胞分裂素 (ZRs、iPA)水平 ,提示了BA和CPPU自身具有内生细胞分裂素特性 ,从而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苹果 果实 细胞分裂 调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