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年来中国网络动画海外传播的渠道与策略研究
1
作者 田亦洲 杨欣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0,共11页
在中国动画产业网络化转向的背景下,网络动画开始崛起,其海外传播亦成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网络动画的海外传播,在渠道方面呈现出以网络化平台为主,趣缘化的评分网站及其榜单、平民化百科信息网站,以及社交... 在中国动画产业网络化转向的背景下,网络动画开始崛起,其海外传播亦成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网络动画的海外传播,在渠道方面呈现出以网络化平台为主,趣缘化的评分网站及其榜单、平民化百科信息网站,以及社交化的社交媒体与同人网站为辅的特征,在策略方面采取了寻求中外合制、实施借船出海与重视媒介经营的跨文化、跨平台、跨媒介策略。对其加以梳理和分析,或可在网络视听文化领域为“加强和改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一种有益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网络动画 海外传播 传播渠道 传播策略
下载PDF
《建党伟业》:一个被逆转的电影文化奇观 被引量:5
2
作者 田亦洲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331-334,共4页
现代社会中,媒体和信息技术联手打造出一个又一个媒体文化奇观。作为一部政治献礼片,《建党伟业》在媒体的商业化包装下,形成了集历史、政治、经济、娱乐、媒体等于一身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电影文化奇观。本文试图运用奇观理论,以文化... 现代社会中,媒体和信息技术联手打造出一个又一个媒体文化奇观。作为一部政治献礼片,《建党伟业》在媒体的商业化包装下,形成了集历史、政治、经济、娱乐、媒体等于一身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电影文化奇观。本文试图运用奇观理论,以文化研究的基本方法对由《建党伟业》所引发的奇观现象进行诊断式批评,并着重分析该奇观的建构方式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以揭示该奇观遭遇逆转的原因,这将有助于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媒体奇观,洞悉当代媒介社会的内在特征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伟业》 奇观理论 文化研究
下载PDF
共赏的失谐与文化的焦灼——关于《三枪拍案惊奇》的文化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田亦洲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316-321,共6页
《三枪拍案惊奇》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它在艺术文本、艺术创作主体与艺术接受三个层面均呈现出复杂性。它源于科恩兄弟的《血迷宫》,但其文本与《血迷宫》有着多方面的差异,同时也迥异于张艺谋以往的作品,出现了"趋俗"的... 《三枪拍案惊奇》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它在艺术文本、艺术创作主体与艺术接受三个层面均呈现出复杂性。它源于科恩兄弟的《血迷宫》,但其文本与《血迷宫》有着多方面的差异,同时也迥异于张艺谋以往的作品,出现了"趋俗"的倾向;导演试图在面向"本土"的道路上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但却造成一些失误和混乱。他不愿社会将其艺术追求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里,艺术创作的多样性成为他的基本宗旨;大众、媒体与学术界对于该片的接受与批评,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谐,表现为深层的文化焦灼。它提醒人们,应当为建设科学的文化与艺术批评范式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艺术 三枪现象 文本比较 艺术创作 作品分析 创作心理 接受与批评
下载PDF
“人生如戏”——试析西方理论话语影响下的侯曜早期“影戏观” 被引量:2
4
作者 田亦洲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4,共7页
在有关"影戏"理论的讨论中,侯曜及其"'影戏'理论经典著述"[1]《影戏剧本作法》,一直以来都是被关注的焦点. 1980年代中期,钟大丰与陈犀禾在初步建构"影戏"理论时,均不同程度地参考了侯曜的《影戏剧本作法》一书——或部分援引... 在有关"影戏"理论的讨论中,侯曜及其"'影戏'理论经典著述"[1]《影戏剧本作法》,一直以来都是被关注的焦点. 1980年代中期,钟大丰与陈犀禾在初步建构"影戏"理论时,均不同程度地参考了侯曜的《影戏剧本作法》一书——或部分援引其中理论观点,或直接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进而在《论"影戏"》(1985)、《"影戏"理论历史溯源》(1986)以及《中国电影美学的再认识——评〈影戏剧本作法〉》(1986)等文章中,从"探索中国电影的民族化道路"[2]的角度出发,将"影戏美学"视作"中国电影理论中的超稳定系统"[3],并认为"影戏"理论"体现着与西方理论的不同文化背景和观察角度"[4],"它和西方各大电影理论体系是可以并肩而立的……是一种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电影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理论 影戏 人生如戏 理论话语 早期 中国电影 电影理论 电影美学
下载PDF
新中国以来少数民族电影的视角范式及其多重模式景观 被引量:1
5
作者 田亦洲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42-45,共4页
置身于当今全球化语境中,对于"民族性"问题的讨论被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根据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界定,民族性(nationality)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的人造物",而民族(nation)则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1]也就是说,一个特... 置身于当今全球化语境中,对于"民族性"问题的讨论被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根据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界定,民族性(nationality)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的人造物",而民族(nation)则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1]也就是说,一个特定民族及其民族性的建构与形成,是基于个体或族群通过想象的方式对自身进行认同而实现的。在进入读图时代后,影像以其强大的传播力与感染力,主宰了全球大众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认同 全球化语境 传播力 安德 文化主体性 第五代导演 天上草原 碧罗雪山 人造物 本尼迪克特
下载PDF
《冈仁波齐》:一种审美静观与文化想象 被引量:1
6
作者 田亦洲 普泽南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83-88,共6页
作为2017年最具影响力的国产电影之一,《冈仁波齐》取得的市场突破引人瞩目,其美学与文化上的价值和启示更不能忽略。在美学层面,该片实现了电影创作的一种审美静观,并具体呈现为距离感、仪式感的纪实性影像与反冲突、反高潮的纯客观叙... 作为2017年最具影响力的国产电影之一,《冈仁波齐》取得的市场突破引人瞩目,其美学与文化上的价值和启示更不能忽略。在美学层面,该片实现了电影创作的一种审美静观,并具体呈现为距离感、仪式感的纪实性影像与反冲突、反高潮的纯客观叙事。在文化层面,该片承载了社会大众的一种文化想象,这既体现在对现实困境的精神修复,也反映于对社会阶层的身份想象。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冈仁波齐》不只作为一部电影作品,更加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仁波齐》 少数民族电影 审美静观 文化想象
下载PDF
黑白映像中的色彩都市——中国1930年代上海都市化进程暨相关电影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田亦洲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99-105,共7页
电影作为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的产物,与都市化的进程紧密相连。尤其是1930年代(具体指1931年—1937年)的中国电影,从不同角度映射出上海的都市生活与社会现实,并突出表现在生存与就业、消费与时尚、经济发展与都市景观三个方面。对于这... 电影作为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的产物,与都市化的进程紧密相连。尤其是1930年代(具体指1931年—1937年)的中国电影,从不同角度映射出上海的都市生活与社会现实,并突出表现在生存与就业、消费与时尚、经济发展与都市景观三个方面。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无疑为研究中国电影史、现代化史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同时,在研究影像与现实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电影与都市化的关系做出细致的梳理,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该时期上海的都市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电影社会学 上海 都市化
下载PDF
由莎翁戏剧谈起——试析莎士比亚戏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田亦洲 《戏剧丛刊》 2007年第3期50-51,共2页
近四百年来,莎士比亚对世界戏剧乃至整个人类文化所产生的广泛而恒久的影响,充分证明他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普遍和深刻意义的经典,对人类文明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莎剧在世界历史文化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也充分表明,它不仅仅... 近四百年来,莎士比亚对世界戏剧乃至整个人类文化所产生的广泛而恒久的影响,充分证明他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普遍和深刻意义的经典,对人类文明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莎剧在世界历史文化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也充分表明,它不仅仅属于单一的时代、单一地域,或者单一艺术门类,而是超历史的,跨地缘的,涉及各类学科与领域,是属于所有世纪、整个世界和全部人类艺术范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戏剧 人类文化 历史文化 人类文明 艺术门类 艺术范畴 世界 单一
下载PDF
济南电影受众调查分析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田亦洲 《现代视听》 2011年第9期57-62,共6页
该文作者2011年初对济南万达影城受众观影状况予以调研,并以调研材料为基础,对于济南市电影受众的文化消费状况与审美接受心理做出分析,试图为济南地区电影市场的营销与管理提供一定的参照。
关键词 济南观影 观众心理 调查分析
下载PDF
全球化语境下的生存体验——以“新都市电影”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亦洲 《百家评论》 2014年第6期79-84,共6页
当今,对于'全球化'问题的学术研究已成为一门显学,与经济、政治、贸易、文化等不同领域维度相连结的'全球化'称谓也随之应运而生。实际上,全球化的内涵是极为丰富和复杂的,与其过于泛化或绝对化地对它进行界定,不如将... 当今,对于'全球化'问题的学术研究已成为一门显学,与经济、政治、贸易、文化等不同领域维度相连结的'全球化'称谓也随之应运而生。实际上,全球化的内涵是极为丰富和复杂的,与其过于泛化或绝对化地对它进行界定,不如将其视为一种现代人的全球共生互动的生存体验与思考方式。随着全球化意识在中国的日益普及与深入,这种生存体验也构成了当代中国现代性思想、情感、审美和艺术等形成的基本'地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都市电影 影片 《杜拉拉升职记》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生存体验 全球化
下载PDF
中国电影奇观理论的发展历程
11
作者 田亦洲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09-212,共4页
近年来,对于电影奇观理论的研究已趋向于一门显学,为国内电影理论研究带来一种新的可能。通过对相关理论著述与问题的梳理,电影奇观理论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状况大致可以分为翻译引进、介绍整理、摸索尝试和初具规模四个阶段,分别呈现出... 近年来,对于电影奇观理论的研究已趋向于一门显学,为国内电影理论研究带来一种新的可能。通过对相关理论著述与问题的梳理,电影奇观理论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状况大致可以分为翻译引进、介绍整理、摸索尝试和初具规模四个阶段,分别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与阶段特征。当然,目前国内的电影奇观理论研究还不成熟,并呈现出"泛化"的倾向。鉴于当下电影学的研究现状,与其说执着于电影奇观理论的体系建构,倒不如将其视为一种切入问题的思维视角与施以阐述的研究范式,这也许才是推动电影理论发展的一种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电影奇观理论 翻译引进 介绍整理 研究泛化 发展路径
下载PDF
民族生存意识的彰显——从《霸王别姬》到《梅兰芳》
12
作者 田亦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25,共3页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它是一种可能,以一种不明确的记忆形式积淀在人的大脑组织结构之中,在一定条件下能被唤醒、激活,并且将人的普遍生命力的象...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它是一种可能,以一种不明确的记忆形式积淀在人的大脑组织结构之中,在一定条件下能被唤醒、激活,并且将人的普遍生命力的象征形式与集体无意识的存在所统一起来的实体,定义为“原型”。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原型批评”研究方法,已在心理学、文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尤其明显地反映在对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分析上。无论人类社会经过怎样的变迁,人类思想发生怎样的演进,艺术作品中看似变化多端的象征都没有失去其埋藏于内里的基本模式,这是一种人类思想的遗传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王别姬》 《梅兰芳》 生存意识 集体无意识 民族 心理学家 象征形式 艺术作品
下载PDF
谈阿尔莫多瓦影片意象创造的特色
13
作者 田亦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24,共2页
在电影艺术中,对意象的创造越来越多地成为创作者表达个人艺术理想的有效手段。阿尔莫多瓦的影片在成功体现西方艺术意象创造特点的同时,传递着极具个人化风格的生命体悟与审美质素。他的影片表现出别样的视听美感,又不缺乏对人性的... 在电影艺术中,对意象的创造越来越多地成为创作者表达个人艺术理想的有效手段。阿尔莫多瓦的影片在成功体现西方艺术意象创造特点的同时,传递着极具个人化风格的生命体悟与审美质素。他的影片表现出别样的视听美感,又不缺乏对人性的深层探索,而且以独特的视角强调了环境对意象创造的作用.从而形成了形式与内容的美感相融,感性情感与理性思考的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意象 阿尔莫多瓦电影 意象的创造
下载PDF
从国产大片看我国的娱乐文化
14
作者 田亦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11,共2页
近年来,我国商业化电影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创作生产模式。商业大片属于娱乐文化的范畴,同时也是以电影艺术的审美形式为主体的电影类型。我国商业大片均或多或少出现了情节内容和精神层面的匮乏或浅陋。商业大片最主要的职能在于... 近年来,我国商业化电影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创作生产模式。商业大片属于娱乐文化的范畴,同时也是以电影艺术的审美形式为主体的电影类型。我国商业大片均或多或少出现了情节内容和精神层面的匮乏或浅陋。商业大片最主要的职能在于以其娱乐价值,丰富与繁荣当代文化市场。当代社会既需要经典,也需要娱乐。我们应当对于国产商业大片的地位、作用及发展趋势予以科学认识,做出有利于多元艺术健康发展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电影改编 改编思维
下载PDF
壮美与唯美的碰撞——试析《喜玛拉雅王子》与《夜宴》的叙事手法和声画效果
15
作者 田亦洲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52-53,共2页
《喜玛拉雅王子》和《夜宴》均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但二者在叙事手法和声画效果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同:《喜玛拉雅王子》通过较为符合原著故事的发展顺序,以及藏族风情和宗教色彩的音乐与原始野性的画面,将雄伟悲壮的美感展... 《喜玛拉雅王子》和《夜宴》均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但二者在叙事手法和声画效果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同:《喜玛拉雅王子》通过较为符合原著故事的发展顺序,以及藏族风情和宗教色彩的音乐与原始野性的画面,将雄伟悲壮的美感展现在观众面前;而《夜宴》则以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浪漫主义元素,华美的服装和宫廷装潢,东方古典韵味的交响乐章,建构出一幅唯美而流动的悲情夜宴图。面对娱乐文化的繁盛,人们在追求形式美的同时,应该对娱乐和大众文化的思想内涵给予更多的关注,使娱乐文化的形式与内容得到持续的充实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戏剧 叙事手法 音响效果 影象风格 娱乐文化
下载PDF
由特吕弗电影谈起——试析特吕弗电影的影响
16
作者 田亦洲 《山东电大学报》 2008年第3期51-52,共2页
法国电影导演特吕弗,在电影艺术上的地位,不仅体现在他对于法国"新浪潮"运动的开启与推动作用,而且他的电影作品对世界电影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关键词 特吕弗 法国“新浪潮” 电影语言 美学价值
下载PDF
《独行月球》:“高概念”策略的回归与本土科幻美学的建构
17
作者 田亦洲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6-41,共6页
《独行月球》(Moon Man,2022)是一部由开心麻花影业出品、张吃鱼执导的科幻喜剧电影。作为一部改编自韩国同名漫画、融合科幻与喜剧元素的商业类型片,《独行月球》以其显著的工业化制作模式,成为在全产业链实践“电影工业美学”的典范之... 《独行月球》(Moon Man,2022)是一部由开心麻花影业出品、张吃鱼执导的科幻喜剧电影。作为一部改编自韩国同名漫画、融合科幻与喜剧元素的商业类型片,《独行月球》以其显著的工业化制作模式,成为在全产业链实践“电影工业美学”的典范之作,并以最终突破31亿元的票房成绩,位列2022年中国电影票房榜第二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心麻花 喜剧电影 喜剧元素 票房成绩 全产业链 典范之作 商业类型片 科幻
下载PDF
一种建构“真实”的策略——试析中国左翼电影理论的现实主义观 被引量:3
18
作者 田亦洲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9年第10期37-45,共9页
20世纪30年代初,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与苏联社会主义电影观念的共同影响下,中国左翼电影运动逐渐形成并发展了一套顺应时代风向、符合社会需求的理论话语。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左翼电影运动 理论话语 电影观念 现实主义 顺应时代
下载PDF
《电影轨范》:译、编、著的三位一体与经典电影理论的多元综合
19
作者 田亦洲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1-216,共6页
陈鲤庭“编著”的《电影轨范》被公认为中国电影理论史上的一部里程碑之作。若将《电影轨范》与其依据的“蓝本”——斯波梯斯伍德的《电影文法》加以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该书应被重新定位为一部集译、编、著于一体的、综合多种西方经典... 陈鲤庭“编著”的《电影轨范》被公认为中国电影理论史上的一部里程碑之作。若将《电影轨范》与其依据的“蓝本”——斯波梯斯伍德的《电影文法》加以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该书应被重新定位为一部集译、编、著于一体的、综合多种西方经典电影理论的电影理论译著。借助翻译史研究的方法对中国电影理论史予以观照,不仅能够深刻洞悉早期电影理论家对西方电影理论的系统性分析与省思,尝试建立本土理论视角与框架的主体意识,也为探索超越东方/西方、本土/外来的二元模式,最终通向真正的本土研究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理论家 中国电影理论 西方电影理论 多元综合 系统性分析 本土研究 深刻洞悉 陈鲤庭
下载PDF
空间化时间,光影嵌诗词——试析《掬水月在手》的电影美学实验
20
作者 田亦洲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6,共6页
影片《掬水月在手》是一部关于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的人物传记片与文学纪录片,亦是学者导演陈传兴继《如雾起时》(以诗人郑愁予为对象)、《化城再来人》(以诗人周梦蝶为对象)之后,个人"诗的三部曲"的最终章。摄制组从立项、筹... 影片《掬水月在手》是一部关于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的人物传记片与文学纪录片,亦是学者导演陈传兴继《如雾起时》(以诗人郑愁予为对象)、《化城再来人》(以诗人周梦蝶为对象)之后,个人"诗的三部曲"的最终章。摄制组从立项、筹备、摄制到最终上映,历时三年有余,辗转北京、天津、台北、香港、澳门、波士顿、温哥华等十余座城市,全面而立体地呈现了中国古典诗词大师、研究专家叶嘉莹的传奇一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词 叶嘉莹 周梦蝶 郑愁予 电影美学 空间化 温哥华 三部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