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学徒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
作者 田光辉 《时代汽车》 2024年第4期76-78,共3页
现代学徒制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主要举措。文章在深度剖析现代学徒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相应对策,旨在探索出能够提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模式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刺蒺藜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姚甜 郝梦超 +3 位作者 安超娜 陈亮 刘存芳 田光辉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刺蒺藜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刺蒺藜黄酮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保护心脑血管和神经中枢等药理活性。综述刺蒺藜黄酮的提取方法及药理活性,为野生刺蒺藜资源在食品、药品、精细化工品等领域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刺蒺藜 黄酮 提取 药理活性
下载PDF
海南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有效性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3
作者 田光辉 沈小芸 吴俞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23年第5期75-79,85,共6页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各地气象台站发布的重要气象信息,在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影响中发挥重要作用,开展预警信号评价是提升预警信号发布的质量,提高气象服务水平的关键所在。为科学评价预警信号发布的有效性,本文根据海南预警信号发布标准...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各地气象台站发布的重要气象信息,在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影响中发挥重要作用,开展预警信号评价是提升预警信号发布的质量,提高气象服务水平的关键所在。为科学评价预警信号发布的有效性,本文根据海南预警信号发布标准和有效性评价办法,采用C/S架构,以SQL Server数据库、VS.net C#语言,开发设计基于面向对象的技术方法、UML语言抽象描述的海南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有效性评价系统,实现对预警信号发布有效性的快速定量化评价,为进一步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的现代化水平和服务效益提供技术支撑。系统可为预警业务管理部门和预报预警发布人员提供快捷方便的技术支撑,有效提升气象预警业务的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开发 有效性评价 预警信号 气象灾害
下载PDF
课程思政引领地方高校研究生高等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以陕西理工大学为例
4
作者 史娟 李江 +1 位作者 李少荣 田光辉 《创新教育研究》 2023年第5期1197-1203,共7页
对研究生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仅能提高专业课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还可强化思想引领与价值观塑造,实现教学与育才的有机融合。本文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机制的确立,教学团队的组建,课程思政资源库的建设,以及教学方法... 对研究生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仅能提高专业课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还可强化思想引领与价值观塑造,实现教学与育才的有机融合。本文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机制的确立,教学团队的组建,课程思政资源库的建设,以及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式创新等方面介绍地方高校开展《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的具体措施,为同类高校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有机化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化学模型的再认识
5
作者 刘存芳 郭豫梅 +3 位作者 吴睿 刘民利 张强 田光辉 《中学教学参考》 2023年第8期67-70,共4页
“模型认知”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也是化学学习的思维方式,更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工具。课程标准对模型认知的高度关注与模型使用率偏低的不平衡影响“模型认知”素养的落实。剖析模型认知与科学教育的关系,厘清对模型本体... “模型认知”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也是化学学习的思维方式,更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工具。课程标准对模型认知的高度关注与模型使用率偏低的不平衡影响“模型认知”素养的落实。剖析模型认知与科学教育的关系,厘清对模型本体的认知,探究化学模型的概念、类型、功能、建构方法等,有助于强化学生对模型的认知和发挥模型在教学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模型认知 化学模型
下载PDF
《建设工程监理》课程教学与管理探讨
6
作者 程学磊 惠存 +2 位作者 田光辉 王凯 张龙 《河南建材》 2024年第4期146-148,共3页
文章旨在深入探讨监理工作的核心思想和要义,从课程教学方法选择、课程讲授知识边界、提升学习措施及思政元素建设等方面给出具体的方法和建议,创造性地基于监理思维开展《建设工程监理》课程的教学与管理。
关键词 工程监理 教学方法 讲授知识边界 课堂思政建设
下载PDF
7-甲氧基-3′-羟基黄酮的合成及其紫外光谱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乙颖 安超娜 +4 位作者 姚甜 刘波 刘洋 刘存芳 田光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7458-7467,共10页
黄酮有很好的药理活性,应用广泛,但提取黄酮产量低、价格高,为了探索人工合成黄酮的新技术和合成新的黄酮,以天然产物丹皮酚为原料,碱催化间羟基苯甲醛和丹皮酚发生缩合反应,构建中间体产物Ⅰ;再在高温下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碘催... 黄酮有很好的药理活性,应用广泛,但提取黄酮产量低、价格高,为了探索人工合成黄酮的新技术和合成新的黄酮,以天然产物丹皮酚为原料,碱催化间羟基苯甲醛和丹皮酚发生缩合反应,构建中间体产物Ⅰ;再在高温下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碘催化诱导其氧化关环得到目标产物Ⅱ,通过紫外、红外、元素分析及核磁共振等综合分析确定产物的结构,考察产物Ⅰ和产物Ⅱ在不同浓度酸碱盐溶液中紫外光谱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产物Ⅰ为2′,3-二羟基-4′-甲氧基查尔酮,产率82.2%,在不同浓度酸碱盐溶液中其紫外光谱均有变化,可与低浓度NaOH溶液作用,其生成物在30 min内能稳定存在,也易与KNO_(3)溶液作用,其生成物不稳定;产物Ⅱ为7-甲氧基-3′-羟基黄酮,产率92.0%,在HCl(4.0 mol/L)、NaOH、KNO_(3)溶液中能长期稳定存在。该合成工艺克服了缩合反应中需要保护羟基的问题,实现了7-甲氧基-3′-羟基黄酮的高效合成,产物Ⅰ未能形成4-色酮结构,其AB环上各有一个酚羟基,稳定性受环境影响较大,碱性环境下尤为突出,使用时应把控产物Ⅰ的存储环境,pH不宜高于7;产物Ⅱ有稳定的共轭结构,受环境影响较小,强酸环境下也能稳定存在。该研究对黄酮生产应用有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催化 合成 黄酮 紫外光谱
下载PDF
淫羊藿多糖提取工艺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亮 郝梦超 +4 位作者 安超娜 吴睿 刘存芳 刘洋 田光辉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23年第1期5-8,11,共5页
中药淫羊藿富含活性成分,其中淫羊藿多糖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具有免疫调节、补肾壮阳、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抗凝血及抑菌等药理活性。综述淫羊藿多糖的提取工艺及药理活性,为淫羊藿多糖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淫羊藿 多糖 提取工艺 药理活性
下载PDF
单氟类黄酮的合成及其与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热力学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9
作者 安超娜 姚甜 +3 位作者 吴睿 刘存芳 刘波 田光辉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0-192,共13页
本研究通过荧光光谱、热力学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六种不同的黄酮类化合物(Ⅳ_(a~c)和V_(a~c))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相互作用.Ⅳ_(a~c)和Ⅴ_(a~c)与BSA的荧光行为有定量关系,用Stern-Volmer方程计算的结果表明,Ⅳ_(a~c)和Ⅴ_(a~c)与BS... 本研究通过荧光光谱、热力学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六种不同的黄酮类化合物(Ⅳ_(a~c)和V_(a~c))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相互作用.Ⅳ_(a~c)和Ⅴ_(a~c)与BSA的荧光行为有定量关系,用Stern-Volmer方程计算的结果表明,Ⅳ_(a~c)和Ⅴ_(a~c)与BSA有明显的荧光猝灭,均为静态猝灭.当单氟黄酮的氟原子处于对位时,与BSA的结合能力最好,当单氟黄酮醇的氟原子处于间位时,与BSA的结合能力最好,当单氟黄酮Ⅳ_(a~c)的C(3)具有羟基时,单氟黄酮醇与BSA的结合能力强于单氟黄酮.计算出的Ⅳ_(a~c)和Ⅴ_(a)~Vc的热力学参数结果为ΔG<0、ΔH<0和ΔS<0,表明Ⅳ_(a~c)和Ⅴ_(a)~Vc与BSA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其相互作用主要依靠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黄酮 合成 牛血清蛋白 荧光光谱
下载PDF
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0
作者 安超娜 王乙颖 +3 位作者 刘存芳 任传清 张强 田光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380-393,共14页
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丹皮酚),因其特殊的结构而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常被作为先导物用于构建多种衍生物.综述了在丹皮酚中的羰基、酚羟基、乙酰基中的α甲基、苯环等活性位点上进行反应来制备丹皮酚衍生物,重点讨论了丹皮酚衍生物的... 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丹皮酚),因其特殊的结构而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常被作为先导物用于构建多种衍生物.综述了在丹皮酚中的羰基、酚羟基、乙酰基中的α甲基、苯环等活性位点上进行反应来制备丹皮酚衍生物,重点讨论了丹皮酚衍生物的合成过程和产物种类,简单论述了其药理活性,以期为丹皮酚在有机合成中的精细化深加工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 合成 衍生物 中间体
下载PDF
以丹皮酚为前体催化合成一氯查尔酮及黄酮
11
作者 安超娜 王乙颖 +3 位作者 刘萌 邹肖 刘存芳 田光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18-1624,共7页
以丹皮酚为起始原料,与不同取代位次的一氯苯甲醛在碱催化下通过Claisen-Schmidt反应合成一氯查尔酮(Ⅲa~Ⅲc),再将其进行碘催化关环反应合成一氯黄酮(Ⅳa~Ⅳc),产率分别为88.6%、87.7%、86.1%。以合成(E)-3-(2-氯苯基)-1-(2-羟基-4-甲... 以丹皮酚为起始原料,与不同取代位次的一氯苯甲醛在碱催化下通过Claisen-Schmidt反应合成一氯查尔酮(Ⅲa~Ⅲc),再将其进行碘催化关环反应合成一氯黄酮(Ⅳa~Ⅳc),产率分别为88.6%、87.7%、86.1%。以合成(E)-3-(2-氯苯基)-1-(2-羟基-4-甲氧基苯基)丙-2-烯-1-酮(Ⅲa)为例,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考察碱、温度、溶剂量对Ⅲa产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合成条件为:一氯苯甲醛3.6 mmol、丹皮酚3 mmol、无水乙醇15 mL、NaOH 0.239 g(6 mmol)、70℃下回流10 h,在该条件下Ⅲa、Ⅲb、Ⅲc平均产率分别为93.7%、92.3%和92.1%。通过1HNMR、13CNMR、135°DEPT(无畸变极化转移技术)、FTIR确定产物的结构,并测试其紫外和荧光性能。Ⅳa~Ⅳc在波长375.8、377.6和376.8 nm处荧光强度分别为421.0、555.0、611.4 a.u.。将原料量放大5、10倍的实验中,Ⅲa~Ⅲc的产率为90.1%~93.7%,Ⅳa~Ⅳc的产率为84.7%~8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催化合成 查尔酮 黄酮 氯代 精细化工中间体
原文传递
野生藿香中多糖的提取与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田光辉 刘存芳 +3 位作者 辜天琪 赵桦 聂峰 赖普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9-251,共3页
对野生藿香中的多糖进行提取,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藿香中多糖的含量,设计正交实验探讨藿香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对野生藿香粉末在Soxhelt提取器里用有机溶剂回流提取之后,再用质量分数为1.5%的碳酸钠溶液作为介质,在85℃时浸提30min,可使... 对野生藿香中的多糖进行提取,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藿香中多糖的含量,设计正交实验探讨藿香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对野生藿香粉末在Soxhelt提取器里用有机溶剂回流提取之后,再用质量分数为1.5%的碳酸钠溶液作为介质,在85℃时浸提30min,可使藿香中多糖的提取率达到极大值。利用纸色谱法分析藿香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表明,藿香多糖中的单糖主要是葡萄糖和半乳糖,有少量的果糖和甘露糖。藿香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对Fenton反应产生的.OH具有明显地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 多糖 提取方法 单糖组成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天津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动态监测网建设 被引量:14
13
作者 田光辉 林黎 +6 位作者 程万庆 曾梅香 刘东林 宋美钰 蔡芸 王平 宗振海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60-1666,共7页
天津是中国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试点城市之一,目前已顺利完成试点工作,形成了"调查先行、规划跟进、工程示范、监测到位、政策保障"的"天津模式",动态监测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首先,结合天津... 天津是中国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试点城市之一,目前已顺利完成试点工作,形成了"调查先行、规划跟进、工程示范、监测到位、政策保障"的"天津模式",动态监测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首先,结合天津浅层地热能地质条件和开发利用现状,制定了动态监测网的原则和技术要求;建设了地层温度监测站、运行系统监测站及两者皆有的监测站共11个,同时建立了天津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试验基地及动态监测中心,采用GPRS网络实现了监测数据的无线传输;产学研相结合,研制了"分布串列式地层精细温度测量和传输采集系统"等监测设备、仪器及软件,共申报国家专利14项;在总结和分析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起草了《天津市地埋管地源热泵动态监测规程》。笔者认为,天津的工作成果,必将为其他省市开展浅层地热能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热能 动态监测网 监测中心 专利 规程
下载PDF
糙苏叶子挥发油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田光辉 刘存芳 +1 位作者 赖普辉 赵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6-109,共4页
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新鲜的糙苏叶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新鲜糙苏叶挥发油中鉴定出53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α-里哪醇(16.... 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新鲜的糙苏叶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新鲜糙苏叶挥发油中鉴定出53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α-里哪醇(16.48%)、1-辛烯-3-醇(9.37%)、表蓝桉醇(7.63%)、苯乙酮(7.51%)、马鞭草烯酮(7.32%)等。对糙苏叶挥发油进行了抗氧化实验和抗菌实验,结果表明,糙苏叶挥发油对.OH有明显的清除作用,糙苏叶挥发油对实验菌株均有明显的抑制和灭活作用,特别是对肠炎沙门菌50040株的抗菌活性表现得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苏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抗氧化活性 抗菌活性
原文传递
海南岛橡胶种植区植被气候净初级生产力演变特征
15
作者 甘业星 佟金鹤 田光辉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2期164-171,共8页
利用2000—2018年海南岛橡胶种植区18个市县19 a净初级生产力(NPP)值,通过年际变化、统计对比、空间分布、一元线性回归分析、P值检验等方法,结合同时期气象数据,分析了海南岛NPP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了海南岛橡胶... 利用2000—2018年海南岛橡胶种植区18个市县19 a净初级生产力(NPP)值,通过年际变化、统计对比、空间分布、一元线性回归分析、P值检验等方法,结合同时期气象数据,分析了海南岛NPP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了海南岛橡胶种植区气候NPP演变规律,明确气候因子对海南岛生物量积累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19 a里海南岛NPP最高值在万宁出现次数最多,为7次,琼中和昌江各3次,儋州2次;19 a来NPP变化呈波动增加的趋势,19 a年平均值为16.33 t·hm^(-2),2000—2018年NPP年平均值变化范围为13.53—17.70 t·hm^(-2),线性倾向率为0.04 t·hm^(-2)·a^(-1),其中最高年平均值17.89 t·hm^(-2)出现在2009年,最低年平均值13.52 t·hm^(-2)出现在2004年;(3)从海南岛2000—2018年平均NPP分布上看,可分为强、中等、一般、弱4个等级区。其中琼海全境,万宁、琼中、屯昌大部,定安南半部、文昌东南角、保亭中部的净初级生产力属于最高等级区,东方从东部山区向西部海边净初级生产力逐步降低,为最弱等级区;(4)海南岛2000—2018年各市县NPP年值线性倾向率,儋州、万宁、澄迈、临高、海口、保亭、琼海、陵水、定安等9个市县呈微弱增加趋势;东方、文昌、乐东、五指山、三亚、昌江、白沙、琼中、屯昌等9个市县呈微弱下降趋势;(5)海南岛NPP值跟降水呈显著正相关(P<0.001),而与温度、日照无显著相关(P>0.2),风速与NPP相关性分析,呈负相关,没有统计学意义(P>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NPP) 橡胶 海南岛 气候因子
下载PDF
野生藿香花萼中挥发油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田光辉 刘存芳 +2 位作者 赖普辉 聂峰 史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1-133,136,共4页
目的:首次提取野生藿香花萼中的挥发油,分析其挥发油的组分,探讨其生物活性,为开发这一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藿香花萼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 目的:首次提取野生藿香花萼中的挥发油,分析其挥发油的组分,探讨其生物活性,为开发这一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藿香花萼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对藿香花萼挥发油进行抗氧化实验。结果:从藿香花萼挥发油中鉴定出59个组分,占全油的93.99%,藿香花萼挥发油有抗氧化活性。结论:藿香花萼挥发油中含量较高的组分是3,7,11,15-四甲基-1,6,10,14-十六碳四烯-3-醇(13.86%),棕榈酸(6.36%),2,4,6-三甲基-1,3,6-庚三烯(4.88%),油酸(4.58%),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4.37%)等,藿香花萼挥发油对·OH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 花萼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鄂西香茶菜中挥发油成分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田光辉 李宝林 +2 位作者 王伟 王稠雯 弓科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543-2548,共6页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从鄂西香茶菜的叶、花和果实中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鄂西香茶菜的3种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9...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从鄂西香茶菜的叶、花和果实中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鄂西香茶菜的3种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9种成分,分别从叶、花及果实中鉴定出18、19和23种成分,其中只有6种成分在这3个部位都被鉴出,3种不同部位得到的挥发油成分差异较大.它们的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单萜、倍半萜和二萜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香茶菜 叶子 果实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野生与栽培灵芝挥发油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田光辉 林娟 +2 位作者 陈文强 王智 周选围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7-48,共2页
将野生灵芝和栽培灵芝依次用乙醚、甲醇回流提取 ,对醇、醚提取物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 ,利用GC-MS技术对挥发油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野生灵芝和栽培灵芝挥发油的种类分别为 2 2种和 10种 ;在测得的野生灵芝的 2 2种挥发油中 ,脂肪酸类化... 将野生灵芝和栽培灵芝依次用乙醚、甲醇回流提取 ,对醇、醚提取物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 ,利用GC-MS技术对挥发油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野生灵芝和栽培灵芝挥发油的种类分别为 2 2种和 10种 ;在测得的野生灵芝的 2 2种挥发油中 ,脂肪酸类化合物居多 ,其中含量最高的是十六碳酸 ,占挥发油总量的 5 0 6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灵芝 栽培灵芝 挥发油成分 蒸馏法 GC-MS分析
下载PDF
基于五大发展理念视角的河南省区域发展状态评价 被引量:18
19
作者 田光辉 赵宏波 苗长虹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28,共7页
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复杂系统,采用模糊综合判别法、系统协调度和聚类分析对河南省区域发展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河南省区域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处于较低等级,在空间上以郑州为中心形成"核心-边缘"结构;创... 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复杂系统,采用模糊综合判别法、系统协调度和聚类分析对河南省区域发展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河南省区域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处于较低等级,在空间上以郑州为中心形成"核心-边缘"结构;创新与开放水平地域差异较大,成为制约区域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五大发展子系统与区域经济特征存在典型相关性。(2)河南省整体处于弱协调发展类型,大多地市为较低区域发展水平上的协调;协调度与区域经济指标相关性不强,经济发展对地区协调的支撑性作用没有显现。(3)根据不同类型区域的特点,针对性地提出区域五大系统协调发展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大发展理念 区域可持续发展 模糊综合评价 河南省
原文传递
衰落桂花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田光辉 刘存芳 +1 位作者 辜天琪 赵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7214-7216,共3页
分别对两种衰落的桂花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桂花挥发性物质的化学组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个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金桂挥发性物质中分离出了56个组分,鉴定出了53... 分别对两种衰落的桂花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桂花挥发性物质的化学组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个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金桂挥发性物质中分离出了56个组分,鉴定出了53个组分,从银桂挥发性物质中分离出了58个组分,鉴定出来了55个组分,金桂和银桂挥发性物质的组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金桂和银桂挥发性物质进行了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金桂和银桂的挥发性物质对·OH均有明显地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挥发性物质 气相色谱一质谱法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