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盐反硝化细菌的筛选鉴定及生长促进剂对其反硝化性能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姚娜 张磊 +3 位作者 田凤蓉 王开春 卢静 王淑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3,60,共7页
生物脱氮是高效、低成本的废水处理方式,生长促进剂可以调控微生物的代谢。从海州湾的海泥样品中分离得到1株耐盐反硝化细菌LY,研究了其反硝化性能,并比较了4种生长促进剂赤霉素、复硝酚钠、萘乙酸、胺鲜脂等对菌株LY反硝化性能的影响... 生物脱氮是高效、低成本的废水处理方式,生长促进剂可以调控微生物的代谢。从海州湾的海泥样品中分离得到1株耐盐反硝化细菌LY,研究了其反硝化性能,并比较了4种生长促进剂赤霉素、复硝酚钠、萘乙酸、胺鲜脂等对菌株LY反硝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性质及16S rDNA基因序列,鉴定该菌为解淀粉盐水球菌(Salinicoccus amylolyticus);在反硝化培养基中菌株LY表现出良好的反硝化性能,72 h脱氮率为80.83%;萘乙酸、胺鲜脂对菌株LY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赤霉素、复硝酚钠对菌株LY的生长略微抑制;萘乙酸能够显著提高菌株LY的脱氮效率,脱氮率提高了57.8%,添加0.01 mg·L^(-1)萘乙酸后,菌株LY可以在24 h内将硝酸盐完全转化;添加1 mg·L^(-1)萘乙酸后,菌株LY对废水COD的去除效率显著提高。表明,菌株LY和生长促进剂萘乙酸在高盐高氮废水处理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氮 反硝化细菌 高盐高氮废水 生长促进剂 萘乙酸
下载PDF
煤质与木质活性炭吸附处理焦化RO浓水及再生试验研究
2
作者 李萌琳 田凤蓉 +1 位作者 刘冠 王开春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4年第1期65-69,85,共6页
以某钢铁厂焦化RO浓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煤质颗粒活性炭与木质颗粒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考察了活性炭投加量、pH值、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进行2种活性炭的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研究,研究了再生温度、再生时间、再生次数对活性炭... 以某钢铁厂焦化RO浓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煤质颗粒活性炭与木质颗粒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考察了活性炭投加量、pH值、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进行2种活性炭的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研究,研究了再生温度、再生时间、再生次数对活性炭再生后吸附性能及再生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吸附条件下,煤质和木质活性炭对废水中COD的去除率分别为61.1%、56.3%。最佳再生温度为500℃,煤质和木质活性炭最佳再生时间分别为1.5 h和1.0 h。多次再生试验证明,煤质活性炭可进行大于6次的再生,使用寿命优于木质活性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RO浓水 煤质颗粒活性炭 木质颗粒活性炭 吸附 活性炭热再生
下载PDF
耐盐菌Halomonas alimentaria NY处理高盐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孟欣 张磊 +3 位作者 丁闻 田凤蓉 王开春 王淑军 《化工管理》 2023年第23期61-64,86,共5页
石油、医药和海水养殖等产业的废水具有高盐高氮的特点。采用物理化学法处理存在成本高和效率低的弊端,生物法具有成本低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文章从连云港赣榆盐场沉积土中筛选出耐盐菌株NY,经过16S rDNA基因序列鉴定菌株NY为盐单胞菌(... 石油、医药和海水养殖等产业的废水具有高盐高氮的特点。采用物理化学法处理存在成本高和效率低的弊端,生物法具有成本低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文章从连云港赣榆盐场沉积土中筛选出耐盐菌株NY,经过16S rDNA基因序列鉴定菌株NY为盐单胞菌(Halomonas alimentaria)。该菌生长的最适碳氮源分别为麦芽糖和酵母粉,最适生长温度和盐度分别为30℃和4%。在初始氮浓度为100~250 mg/L时,该菌能够在24 h内将硝酸盐(NO_(3)^(-))转化为亚硝酸盐(NO_(2)^(-)),硝酸盐的降解率均大于80%。该菌在高盐含氮废水的处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废水 耐盐菌 反硝化 高效转化
下载PDF
一株耐盐反硝化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高盐废水脱氮中的应用
4
作者 翁南海 张磊 +3 位作者 卢静 田凤蓉 王开春 王淑军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31-37,共7页
高盐废水指含盐质量分数大于3%(以NaCl计)的废水,通常来自海水养殖业、食品工业、医药行业等。水体较高的盐度可对微生物的脱氮活性形成抑制,导致反硝化细菌效能降低。从青海省察尔汗盐湖沉积土样品中筛选到一株耐盐反硝化细菌,命名为NA... 高盐废水指含盐质量分数大于3%(以NaCl计)的废水,通常来自海水养殖业、食品工业、医药行业等。水体较高的盐度可对微生物的脱氮活性形成抑制,导致反硝化细菌效能降低。从青海省察尔汗盐湖沉积土样品中筛选到一株耐盐反硝化细菌,命名为NA2-1。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指标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认定菌株NA2-1为盐渍微菌(Salimicrobium sp.)。进一步对菌株NA2-1生长条件进行优化,得到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35℃,盐度4%,pH为5.5,碳源为红糖,氮源为酵母粉。在盐度为4%、初始氮质量浓度为61.34 mg/L的反硝化培养基中,48 h内对硝态氮去除率达到91.3%。另外,菌株NA2-1在盐度为3%~15%的培养基内生长良好,具有良好的耐盐能力;在15%盐度下,该菌株具有较高的四氢嘧啶产量,可达到0.74 mg/mL。菌株NA2-1具有良好的除氮效果,对高盐环境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可为生物除氮提供微生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 反硝化细菌 分离鉴定 四氢嘧啶
下载PDF
负载型多相催化剂在催化臭氧氧化石化废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田凤蓉 杨志林 +2 位作者 王开春 王克云 李坤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19年第4期19-23,共5页
以γ分子筛为载体,利用酸、碱浸渍及焙烧法制得Ta/Mn催化剂,初步探讨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并采用催化臭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石化废水二级生化出水。试验结果表明,在Ta、Mn物质的量比为3∶1,焙烧温度为400℃,焙烧时间为5h的条件下,催化剂... 以γ分子筛为载体,利用酸、碱浸渍及焙烧法制得Ta/Mn催化剂,初步探讨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并采用催化臭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石化废水二级生化出水。试验结果表明,在Ta、Mn物质的量比为3∶1,焙烧温度为400℃,焙烧时间为5h的条件下,催化剂性能达到最佳。在催化臭氧氧化时间为30min,废水CODCr初始质量浓度为70mg/L,催化剂投加量为1.5g/L,pH值为7.5,温度为25℃的优化条件下,石化废水二级生化出水中CODCr去除率最高达到8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催化剂 臭氧氧化 催化氧化 石化废水
下载PDF
碱耦合机械法处理剩余污泥强化厌氧消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捷 崔康平 +2 位作者 王开春 田凤蓉 孟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219-222,共4页
厌氧水解反应是传统污泥厌氧消化的瓶颈,为提高厌氧消化效率和沼气产量。该实验通过对剩余污泥投加碱耦合机械破解的方式对污泥进行预处理,研究SCOD的溶出效果和污泥粒径的变化以及对后续厌氧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投加碱调节污泥pH=1... 厌氧水解反应是传统污泥厌氧消化的瓶颈,为提高厌氧消化效率和沼气产量。该实验通过对剩余污泥投加碱耦合机械破解的方式对污泥进行预处理,研究SCOD的溶出效果和污泥粒径的变化以及对后续厌氧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投加碱调节污泥pH=11后机械破解20 min可以使污泥的SCOD从267 mg/L达到15 824 mg/L,粒径从初始的61.37μm减小到6.06μm。50%的投配比加入到厌氧反应器中进行消化反应后,与对照组相比,污泥稳定时间缩短了8 d,产气率提高70%以上,甲烷含量提高了22%,同时污泥VSS去除率提高了9.73%,厌氧消化效果明显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污泥减量与资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碱解 机械破解 厌氧消化
原文传递
A/O装置快速培养处理低C/N污水的活性污泥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捷 崔康平 +2 位作者 王开春 田凤蓉 孟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3-105,共3页
针对当前工业中常见的低C/N的废水处理效果不理想,利用传统的A/O系统,采用逐步降低C/N的方式,快速驯化具有较好脱氮效果的污泥,探索其培养参数及实际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A/O中,随着进水COD,氨氮不断提高,C/N不断减小的情况下,出... 针对当前工业中常见的低C/N的废水处理效果不理想,利用传统的A/O系统,采用逐步降低C/N的方式,快速驯化具有较好脱氮效果的污泥,探索其培养参数及实际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A/O中,随着进水COD,氨氮不断提高,C/N不断减小的情况下,出水氨氮,COD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出水总氮质量浓度虽然稍有增加,但总氮去除率却不断提高,最终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400 mg/L,COD为2 000 mg/L,出水氨氮<3 mg/L,COD<50 mg/L,总氮去除率达90%,显微镜下观察污泥微生物相丰富,菌胶团紧密。并用实际废水进行验证实验,对实际废水也有较好的脱氮效果,脱氮污泥驯化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氮比 总氮去除率 脱氮污泥
原文传递
臭氧催化氧化-BAF深度处理石化二级出水中试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京京 李坤 +4 位作者 徐军 崔庆兰 王强 田凤蓉 王开春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18年第6期30-34,共5页
为提高某石化园区污水处理厂排水水质,对其二级出水开展臭氧催化氧化-BAF工艺深度处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臭氧催化氧化与BAF工艺的合理耦合,提高了二级出水的可生化性与深度处理水平,通过臭氧催化剂、复合脱氮菌剂以及工艺参数的合理调... 为提高某石化园区污水处理厂排水水质,对其二级出水开展臭氧催化氧化-BAF工艺深度处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臭氧催化氧化与BAF工艺的合理耦合,提高了二级出水的可生化性与深度处理水平,通过臭氧催化剂、复合脱氮菌剂以及工艺参数的合理调控,进一步增强了该组合工艺的高效性,形成多级高效强化处理系统,在臭氧投加量为20 mg/L,各工段停留时间为1、 2 h条件下,实现出水COD_(Cr)的质量浓度由64~75 mg/L降至30 mg/L以下, NH3-N的质量浓度由6~8 mg/L降至0.5 mg/L以下,色度由26~36倍降至4倍。系统抗负荷冲击能力强且运行稳定,满足该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类Ⅳ类水提标改造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催化氧化 BAF 石化二级出水 PTA MTO
下载PDF
O_1/A_1/O_2/A_2工艺处理焦化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志林 王开春 +2 位作者 张彬彬 徐军 田凤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9-82,87,共5页
通过对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的研究,开发了好氧/厌氧/好氧/缺氧(O1/A1/O2/A2)生物脱氮新工艺并用于焦化废水的处理。考察了NH4+-N、COD、TN对反应器运行效果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COD平均为3 012.9 mg/L,NH4+-N、TN、挥发酚、总氰平均质... 通过对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的研究,开发了好氧/厌氧/好氧/缺氧(O1/A1/O2/A2)生物脱氮新工艺并用于焦化废水的处理。考察了NH4+-N、COD、TN对反应器运行效果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COD平均为3 012.9 mg/L,NH4+-N、TN、挥发酚、总氰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90.5、608.4、361.8、34.5 mg/L;出水COD平均为81.7 mg/L,出水NH4+-N、TN、挥发酚、总氰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1、9.9、0.1、0.1 mg/L,出水指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A/O工艺处理这种焦化废水TN偏高,而用O1/A1/O2/A2工艺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实现了TN脱除。考察了温度、DO、pH对短程硝化影响。结果表明,在DO质量浓度为1.0~1.5 mg/L、温度在30~35℃、pH 7.5~8.0,系统能够进行稳定短程硝化反硝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硝化反硝化 焦化废水 总氮
原文传递
络合萃取法预处理H酸废水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志林 董自斌 +3 位作者 王开春 田凤蓉 郭涛 李学字 《环境科技》 2015年第6期44-47,共4页
为了实现H酸废水的资源化利用,采用萃取剂在间歇罐式萃取反应器中对高浓度H酸废水进行萃取预处理研究。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为:进水COD质量浓度为40 000~45 000 mg/L,p H值为1,温度40℃,萃取剂与废水体积比1︰1,负载萃取剂与再... 为了实现H酸废水的资源化利用,采用萃取剂在间歇罐式萃取反应器中对高浓度H酸废水进行萃取预处理研究。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为:进水COD质量浓度为40 000~45 000 mg/L,p H值为1,温度40℃,萃取剂与废水体积比1︰1,负载萃取剂与再生剂体积比50︰1,搅拌时间5 min,再生剂质量分数30%,在最佳条件下进行实验,COD去除率大于98%。经萃取工艺处理后,萃余液COD质量浓度在500 mg/L左右,萃取剂可以再生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酸 废水 络合萃取 三烷基胺 预处理 染料中间体
下载PDF
混凝沉淀处理钼矿选矿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彬彬 王开春 +3 位作者 李学字 刘志奎 田凤蓉 杨志林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1-23,共3页
分别采用静置沉淀及FeCl3、Al2(SO4)3、AlCl3、聚合氯化铝混凝沉淀对河南某钼矿选矿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静置沉淀时间达到80min时,上清液SS质量浓度可降至456mg/L;混凝沉淀试验采用体积分数1%的FeCl3溶液处理效果最好,投加量为160mg/... 分别采用静置沉淀及FeCl3、Al2(SO4)3、AlCl3、聚合氯化铝混凝沉淀对河南某钼矿选矿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静置沉淀时间达到80min时,上清液SS质量浓度可降至456mg/L;混凝沉淀试验采用体积分数1%的FeCl3溶液处理效果最好,投加量为160mg/L时,选矿废水出水COD质量浓度为32mg/L,SS质量浓度为38mg/L,Pb、Zn均未检出,满足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进一步采用体积分数1‰的PAM溶液作为助凝剂进行优化处理,投加量为12~16mg/L时,选矿废水出水COD质量浓度可降至12~14mg/L,SS质量浓度降至14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矿 混凝沉淀 选矿废水
下载PDF
高效降解生活污水COD混合菌株的筛选及固定化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彬彬 王开春 +3 位作者 田凤蓉 吴文龙 崔庆兰 刘娟 《环境科技》 2012年第1期9-12,共4页
通过初筛筛选到33株降解生活污水COD菌株,进一步筛选得到高效降解淀粉菌株S-6、高效降解蛋白质菌株P-4、高效降解纤维素菌株C-3,COD去除率分别为82%,97%,89.3%。选择海藻酸钠量、菌株包埋量配比和CaCl23个因素考察海藻酸钠最佳包埋方式... 通过初筛筛选到33株降解生活污水COD菌株,进一步筛选得到高效降解淀粉菌株S-6、高效降解蛋白质菌株P-4、高效降解纤维素菌株C-3,COD去除率分别为82%,97%,89.3%。选择海藻酸钠量、菌株包埋量配比和CaCl23个因素考察海藻酸钠最佳包埋方式,得出最佳包埋方式为ω(海藻酸钠)为2.5%,ω(包埋菌)∶ω(海藻酸钠)=2∶1,ω(CaCl2)为4%,通过对进水ρ(COD)为500 mg/L的模拟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固定化菌株和游离混合菌株平均COD去除率分别为89%,79%,前者比后者高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 生活污水 高效降解 混合菌群
下载PDF
土地开发整理与耕地质量管理方法初探
13
作者 田凤蓉 《新农民》 2020年第10期20-20,共1页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人们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度与日俱增,“城乡一体化”建设更是迫在眉睫。而如今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在对土地的开发整理上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对各种管理制度的制定不科学,过于注重实践操作而忽...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人们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度与日俱增,“城乡一体化”建设更是迫在眉睫。而如今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在对土地的开发整理上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对各种管理制度的制定不科学,过于注重实践操作而忽略了理论学习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土地开发的进程,因此,就要求土地开发管理人员根据其存在的问题,制定与之对应的相关举措,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整改内容和提高耕地质量的方法提出有效建议,以推动我国向“城乡一体化”的伟大畅想继续挺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开发整理 耕地质量 城乡一体化
下载PDF
TURBOMMAX空气悬浮鼓风机及其在高原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彬彬 郭志涛 +3 位作者 杨志林 沈益新 田凤蓉 王开春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5年第4期81-84,共4页
对TURBOMMAX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的构造及特点进行了简单介绍。与传统罗茨鼓风机相比,此风机具有效率高、运行可靠、噪声低、无需配套辅助系统、占地小及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在高原污水处理厂中... 对TURBOMMAX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的构造及特点进行了简单介绍。与传统罗茨鼓风机相比,此风机具有效率高、运行可靠、噪声低、无需配套辅助系统、占地小及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在高原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OMMA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 高原地区 污水处理厂 应用前景
下载PDF
一株嗜盐反硝化弧菌的耐盐能力和降解能力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文妮 田凤蓉 +3 位作者 王开春 徐军 王强 张璐璐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0年第3期24-29,共6页
对一株从青海格尔木察尔汗盐湖的环境样品中筛选并鉴定的反硝化弧菌菌株YL5-2进行生长特性、耐盐能力、降解能力和反硝化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嗜盐菌株YL5-2耐NaCl盐度范围为3%~32%,最适生长盐度为8%~28%,最适生长pH值范围为7.5~8.0... 对一株从青海格尔木察尔汗盐湖的环境样品中筛选并鉴定的反硝化弧菌菌株YL5-2进行生长特性、耐盐能力、降解能力和反硝化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嗜盐菌株YL5-2耐NaCl盐度范围为3%~32%,最适生长盐度为8%~28%,最适生长pH值范围为7.5~8.0,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30~35℃。在最适生长条件下,该菌株的最佳碳源为乙酸,降解乙酸的最适盐度为15%,乙酸去除率可达96%以上;该菌株可在NaCl盐度为3%~30%范围内进行硝酸盐反硝化脱氮,最适反硝化脱氮盐度范围为10%~20%,反硝化脱氮率可达95%以上。该菌株对高盐废水特别是盐度高于10%的废水的反硝化脱氮作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盐菌 耐盐能力 降解能力 反硝化脱氮 高盐
下载PDF
高浓度脂肪胺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志林 王开春 +2 位作者 田凤蓉 张彬彬 胡聪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13年第6期8-11,共4页
为了实现脂肪胺废水的资源化利用,采用催化氧化吹脱耦合A/O工艺对脂肪胺废水进行处理研究.考察了pH值、温度、时间、催化剂投加量对吹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的质量浓度为2000~3000mg/L、pH值为11、温度为50℃、时间为2h... 为了实现脂肪胺废水的资源化利用,采用催化氧化吹脱耦合A/O工艺对脂肪胺废水进行处理研究.考察了pH值、温度、时间、催化剂投加量对吹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的质量浓度为2000~3000mg/L、pH值为11、温度为50℃、时间为2h、催化剂投加量为废水质量的5%的条件下,催化氧化吹脱TKN的去除率大于80%.经催化氧化吹脱工艺处理后废水采用A/O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处理,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标准的要求,催化氧化吹脱耦合A/O工艺处理脂肪胺废水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吹脱 脂肪胺废水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快速启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志林 田凤蓉 +3 位作者 林浩宇 王开春 董自斌 王克云 《广州化工》 CAS 2018年第22期50-52,共3页
为了研究如何获得厌氧氨氧化的快速启动工艺,采用SBR作为富集厌氧氨氧化菌的反应器,接种絮状硝化污泥,考察其厌氧氨氧化快速启动性能。以氯化铵和亚硝酸盐为进水底物,通过逐步提高进水NH_4^+-N、NO_2^--N的浓度,成功实现了厌氧氨氧化的... 为了研究如何获得厌氧氨氧化的快速启动工艺,采用SBR作为富集厌氧氨氧化菌的反应器,接种絮状硝化污泥,考察其厌氧氨氧化快速启动性能。以氯化铵和亚硝酸盐为进水底物,通过逐步提高进水NH_4^+-N、NO_2^--N的浓度,成功实现了厌氧氨氧化的启动,此方法可快速培养出具有厌氧氨氧化活性的污泥,整过驯化过程中,NH_4^+-N、NO_2^--N的去除率均维持在90%以上,总氮去除负荷最大可达0. 52 kg/(m^3·d),厌氧氨氧化菌活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SBR反应器 启动
下载PDF
工业废水中总氮测定主要误差消除方法的探究
18
作者 刘娟 王克云 +3 位作者 袁丽娟 王开春 田凤蓉 崔庆兰 《环境科技》 2014年第3期54-57,共4页
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成分复杂,采用过硫酸钾蒸汽消解紫外比色法测定总氮受影响因素多,实验结果误差大。采用过硫酸钾微波消解的方法可以提高实验成功率和稳定性,消除了由于蒸汽压力、碱性腐蚀等导致的漏气现象;当消解体积增大至25 mL和消... 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成分复杂,采用过硫酸钾蒸汽消解紫外比色法测定总氮受影响因素多,实验结果误差大。采用过硫酸钾微波消解的方法可以提高实验成功率和稳定性,消除了由于蒸汽压力、碱性腐蚀等导致的漏气现象;当消解体积增大至25 mL和消解时间为30 min时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消解后利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测定,稳定性和准确度均比紫外比色法有所提高,同时避免了有机物和浑浊度对吸光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消解体积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回收率
下载PDF
高原焦化废水厂供气量影响因素分析与计算
19
作者 王开春 张彬彬 +3 位作者 刘志奎 沈益新 杨志林 田凤蓉 《广州化工》 CAS 2016年第18期173-175,共3页
由于高原地区气压低、空气中含氧量低,因此对污水处理厂的鼓风供气量影响较大。若工程设计中计算不当,将会影响焦化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本文详细阐述了温度、水质和气压对曝气系统供气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现行《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由于高原地区气压低、空气中含氧量低,因此对污水处理厂的鼓风供气量影响较大。若工程设计中计算不当,将会影响焦化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本文详细阐述了温度、水质和气压对曝气系统供气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现行《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及文献中的计算公式在高原中的应用提出了修正,为今后高原地区供气量的计算提供了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焦化废水 曝气系统 供气量
下载PDF
酵母菌产乳化剂能力及其对含油废水降解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田凤蓉 刘英 +1 位作者 吕文洲 呼世斌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62-1066,共5页
研究了3株酵母菌(Candida lipolytica、Candida tropicalis和Candida halophila)产乳化剂能力与废水降解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3株酵母菌在含油废水中生长良好,且均可产生乳化剂。培养5 d后,菌株Candida lipolytica和Candida tropic... 研究了3株酵母菌(Candida lipolytica、Candida tropicalis和Candida halophila)产乳化剂能力与废水降解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3株酵母菌在含油废水中生长良好,且均可产生乳化剂。培养5 d后,菌株Candida lipolytica和Candida tropicalis的油脂去除率达到了94%以上;培养第3天时废水溶液中的乳化剂含量最高,分别为21 g/L和34 g/L;菌体细胞产乳化剂最高量出现在培养的第1天,分别为17(ng.mL-1)/100 cfu和13.5(ng.mL-1)/100 cfu;Candida halophila产乳化剂能力较弱,溶液中乳化剂量和菌体细胞产乳化剂量最高分别为12 g/L、0.45(ng.mL-1)/100 cfu,油脂去除率最大为66%。研究表明,酵母菌株产乳化剂量及乳化能力直接影响到酵母菌对废水中油脂的降解效果。3株酵母菌对废水COD去除率均达到80%以上,差异不明显,可能与不同菌株对不同种类基质的利用效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废水 酵母菌 乳化能力 降解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