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HS和PFN-A两种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田利卫 荆波 《基层医学论坛》 2016年第18期2472-2473,共2页
目的对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DHS组和PFN-A组,每组各40例,对2组的... 目的对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DHS组和PFN-A组,每组各40例,对2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PFN-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S和PFN-A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但PFN–A创伤更小,出血量更少,恢复时间更短,因此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DHS PFN-A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临床运用
2
作者 田利卫 李自振 贾惠 《基层医学论坛》 2010年第14期472-472,共1页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及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及小腿软组织缺损10例。结果10例皮瓣全部存活。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运可靠,...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及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及小腿软组织缺损10例。结果10例皮瓣全部存活。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运可靠,皮瓣切取方便,为修复足跟、踝周及小腿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逆行岛状皮瓣创面 修复
下载PDF
Ⅰ期动力性固定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
3
作者 田利卫 李自振 《基层医学论坛》 2008年第23期767-767,共1页
带锁髓内钉固定骨折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技术,笔者自2003年-2007年采用I期动力性固定带锁髓内钉治疗15例股骨干骨折,效果满意。
关键词 带锁髓内钉治疗 股骨干骨折 动力性固定 带锁髓内钉固定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32例骨性关节炎疗效分析
4
作者 吕战兵 荆波 +2 位作者 田利卫 李自振 李江波 《基层医学论坛》 2016年第18期2499-2500,共2页
目的通过对重型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疗效的分析,探究重型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2009年—2014年32例患者因骨性关节炎在我院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通过定期随访,采用膝关节HSS评分标准,对患者手术治... 目的通过对重型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疗效的分析,探究重型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2009年—2014年32例患者因骨性关节炎在我院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通过定期随访,采用膝关节HSS评分标准,对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本组32例患者,平均随访48个月,HSS评分由术前的(43.1±3.32)分提高为术后的(89.4±2.56)分,患者术后恢复满意。结论采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重型骨性关节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症状,值得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骨性关节炎 全膝人工关节 表面置换术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的安全性分析
5
作者 吕战兵 荆波 +1 位作者 田利卫 李自振 《基层医学论坛》 2015年第30期4227-4228,共2页
目的探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氨甲环酸的作用和风险。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各30例,用药组在术中向关节腔内注入60 m L溶有0.5 g氨甲环酸的生理盐水,夹闭引流管1 h后打开;对照... 目的探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氨甲环酸的作用和风险。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各30例,用药组在术中向关节腔内注入60 m L溶有0.5 g氨甲环酸的生理盐水,夹闭引流管1 h后打开;对照组在术中向关节腔内注入60 m L生理盐水,夹闭引流管1 h后打开。记录术后引流量、总出血量、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容积及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例数。结果用药组术后引流量和总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用药组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红细胞容积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2组患者均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可显著减少术后出血量,且不会增加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氨甲环酸 出血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食管 贲门癌术后心律失常和呼吸功能变化986例原因分析
6
作者 张国庆 田利卫 《基层医学论坛》 2008年第20期589-590,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心律失常和呼吸功能变化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986例食管、贲门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结果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27.5%(271/986)、呼吸功能变化发生率7.0%(69/986)和手术病死率4.16%(41/986)。结论创...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心律失常和呼吸功能变化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986例食管、贲门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结果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27.5%(271/986)、呼吸功能变化发生率7.0%(69/986)和手术病死率4.16%(41/986)。结论创伤,胸胃、膈肌受损,疼痛,缺氧是心律失常和影响呼吸功能的共同原因,且心律失常和呼吸功能变化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心律失常 呼吸功能
下载PDF
中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致病因素的研究与分析
7
作者 荆波 田利卫 +2 位作者 张永平 李泽晋 柴水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64-0066,共3页
分析中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致病因素。方法 选择近两年内(2019.1开始,2021.12结束)的150例中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研究组)以及150例未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老年患者(参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开展调查... 分析中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致病因素。方法 选择近两年内(2019.1开始,2021.12结束)的150例中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研究组)以及150例未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老年患者(参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开展调查,采用SPSS23.0处理两组一般资料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中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致病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出行方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性别、体质量指数、职业、吸烟饮酒习惯、服用钙制剂、基础性疾病、运动习惯、膝关节手术史、家族史等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体质量指数、职业、吸烟饮酒习惯、基础性疾病、运动习惯、膝关节手术史、家族史等因素均是中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危险因素,而服用钙制剂属于保护因素(P<0.05)。结论 中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致病因素较多,建议中老年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减少膝关节负重,控制体重,养成良好的生活以及工作习惯,可适量服用钙制剂,延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展或者降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致病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膝关节置换术对老年人骨关节炎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田利卫 李自振 吕战兵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1383-1386,共4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对老年人骨关节炎的疗效以及生活质量的综合影响。方法选取行膝关节置换术的68例(共72膝)老年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3个月的随访,借助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的方法,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的功能以及...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对老年人骨关节炎的疗效以及生活质量的综合影响。方法选取行膝关节置换术的68例(共72膝)老年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3个月的随访,借助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的方法,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的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变。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患者疼痛[(25.1±1.8)分比(13.1±1.9)分]、活动度[(13.1±1.3)分比(8.1±1.5)分]、功能恢复[(23.1±1.4)分比(9.1±3.9)分]、肌力[(7.9±1.7)分比(2.1±1.3)分]以及稳定性[(8.1±1.9)分比(4.1±2.9)分]等各项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3、5.75、8.96、6.82、9.71,均P〈0.05)。随访期结束后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其各项评分较术前也均有明显改善,各项评分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3、4.48、4.87、3.96、2.57、2.79,均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术能够达到有效治疗老年骨关节炎的目的并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老年人
原文传递
晚期股骨头坏死应用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8
9
作者 吕战兵 荆波 +1 位作者 田利卫 李自振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2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40例,均行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分析其手术指标及术后效果。结果随访1.8年,切口长度(8.5±0.2...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40例,均行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分析其手术指标及术后效果。结果随访1.8年,切口长度(8.5±0.2)cm,术中出血量(300±12)ml,引流量(200±9)ml,手术时间(81±7)min。与术后股骨偏心距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切口干预、无假体下沉、松动等并发症,髋关节Harris评分相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具有微创、安全、术中出血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对保障患者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股骨头坏死 微创小切口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