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甲状腺素治疗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儿童的最佳初始剂量
1
作者 成利花 赵焕虎 +4 位作者 张敏 李峙怡 纪伟 田国力 蔡成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18-124,共7页
目的:回顾分析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儿童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效果,探讨CH患儿左甲状腺素(levothyroxine,LT4)替代治疗的最佳初始治疗剂量。方法:收集1987年至2018年上海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筛查中心随访并接... 目的:回顾分析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儿童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效果,探讨CH患儿左甲状腺素(levothyroxine,LT4)替代治疗的最佳初始治疗剂量。方法:收集1987年至2018年上海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筛查中心随访并接受LT4治疗的231例CH患儿,根据首次甲状腺功能的血游离甲状腺激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分为3组,即轻度CH组(60例)、中度CH组(97例)、重度CH组(74例)。在不同分组内进行剂量效应分析,利用Poisson回归分析各组内LT4不同初始治疗剂量下随访2岁内的用药调整情况。结果:(1)新生儿筛查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首次召回后静脉血fT4水平、甲状腺发育情况对治疗后患儿TSH水平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周~1个月,轻度CH组患儿LT4初始治疗剂量在6~8μg·(kg·d)^(-1)、中度CH组患儿初始治疗剂量在>8~10μg·(kg·d)^(-1)时TSH恢复正常比例较高(分别为70.37%、70.00%),fT4均可在该年龄段参考值的正常范围内或高于参考值范围,2岁内调整用药的次数也相对较少(分别为22.30%、20.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T4治疗CH有效,根据疾病程度,轻度CH患儿和中度CH患儿的最佳初始治疗剂量依次为6~8μg·(kg·d)^(-1)和>8~10μg·(kg·d)^(-1);对于重度CH患儿可适当提高LT4初始治疗剂量[>10μg·(kg·d)^(-1)],以尽快使TSH、fT4恢复至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左甲状腺素 初始治疗剂量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新生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筛查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36
2
作者 田国力 朱伟明 +2 位作者 王燕敏 许洪平 姚静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开展新生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筛查,降低残疾儿童的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新生儿滤纸干血片上的17-羟孕酮(17-OHP)浓度。结果筛查93 971例新生儿,确诊5例,CAH发生率为1/18 795;98.7%的... 目的开展新生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筛查,降低残疾儿童的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新生儿滤纸干血片上的17-羟孕酮(17-OHP)浓度。结果筛查93 971例新生儿,确诊5例,CAH发生率为1/18 795;98.7%的新生儿17-OHP<40 nmol/L。结论开展新生儿CAH筛查可以早期诊断和治疗CAH,值得在我国推广。17-OHP的阳性临界值取40 nmol/L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羟孕酮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新生儿疾病筛查
下载PDF
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技术筛查上海部分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7
3
作者 田国力 王燕敏 +3 位作者 许洪平 周卓 郭静 姚静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909-912,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用串联质谱技术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可行性和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发病率。方法用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技术检测2010年至2016年上海部分地区126 579例新生儿滤纸干血片上11种氨基酸、游离肉碱和30种酰基肉碱,对新生儿进行氨... 目的回顾性分析用串联质谱技术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可行性和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发病率。方法用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技术检测2010年至2016年上海部分地区126 579例新生儿滤纸干血片上11种氨基酸、游离肉碱和30种酰基肉碱,对新生儿进行氨基酸代谢异常、有机酸代谢异常和脂肪酸氧化代谢异常三大类疾病筛查。结果 126 579例新生儿中确诊遗传代谢病26例,包括氨基酸代谢异常13例、有机酸代谢异常7例和脂肪酸氧化代谢异常6例,总发病率为1∶4 869;另确诊2例母源性原发性肉碱缺乏症和1例母源性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结论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技术可有效用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筛查和诊断,还可对无症状母亲作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质谱 非衍生化 新生儿筛查 遗传代谢病
下载PDF
全自动新生儿疾病筛查系统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14
4
作者 田国力 王燕敏 +3 位作者 周卓 郭静 许洪平 姚静 《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633-636,共4页
目的对全自动新生儿疾病筛查系统(GSP)进行性能评价。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5-A2文件的要求,对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苯丙酮尿症(PKU)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 目的对全自动新生儿疾病筛查系统(GSP)进行性能评价。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5-A2文件的要求,对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苯丙酮尿症(PKU)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4种疾病筛查的对应检测指标——促甲状腺素(TSH)、17-羟基孕酮(17-OHP)、苯丙氨酸(Phe)和G6PD进行检测,评价GSP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等,并与目前临床常规使用的荧光酶免疫分析法(TSH、17-OHP)和荧光法(Phe、G6PD)进行比对。结果 GSP检测TSH、17-OHP、Phe、G6PD批内不精密度和总不精密度均在厂商要求的范围内;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新生儿筛查室间质评样本靶值的偏移为-8.37%~12.96%,均<1/2允许总误差(TEa)。线性回归方程的截距b为0.83~1.69,r^2>0.95,达到厂商声明的线性要求(r^2≥0.90)。GSP与荧光酶免疫分析法和荧光法的一致性非常好(Kappa值分别为0.83、0.73、0.93和0.97,P<0.001),检测结果高度相关(r值分别为0.97、0.94、0.99、0.91,P<0.001)。结论 GSP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均达到了厂家声明的检测性能,可用于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新生儿疾病筛查系统 促甲状腺素 苯丙氨酸 17-羟基孕酮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下载PDF
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回顾 被引量:14
5
作者 田国力 许洪平 +2 位作者 朱伟明 管翌华 王燕敏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7-369,共3页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 室间质评 促甲状腺素 苯丙氨酸
下载PDF
新生儿苯丙酮尿症两种实验室筛查方法的质量评价 被引量:10
6
作者 田国力 许洪平 +2 位作者 朱伟明 管翌华 王燕敏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比较筛查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的2种检测苯丙氨酸(Phe)的方法——细菌抑制法(B IA)和荧光法。方法参加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质量评价,分析B IA和荧光法的批内、批间误差及相对偏差,比较2种方法的结果。结果用CDC质控品测得BIA批... 目的比较筛查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的2种检测苯丙氨酸(Phe)的方法——细菌抑制法(B IA)和荧光法。方法参加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质量评价,分析B IA和荧光法的批内、批间误差及相对偏差,比较2种方法的结果。结果用CDC质控品测得BIA批内变异系数(CV)为14.29%,荧光法为5.85%;用不同浓度质控品测得B IA批间CV分别为25.34%、20.86%、34.78%和25.72%,荧光法为16.46%、13.22%、19.53%和15.41%;B IA的PKU阳性检出率为5.04/10万,荧光法为7.79/10万。结论荧光法较B IA具有更灵敏、准确、可定量、费时少的优点,国内今后应顺应其发展趋势,普及推广运用荧光法筛查新生儿PK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酮尿症 新生儿疾病筛查 荧光法 细菌抑制法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小儿尿系列微量蛋白正常值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7
作者 田国力 许洪平 +1 位作者 董庆元 何威逊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99-801,共3页
为建立小儿尿系列微量蛋白正常值并初步探讨各型肾脏疾病肾小球和肾小管受累情况,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测定正常小儿及不同型肾脏疾病患儿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 为建立小儿尿系列微量蛋白正常值并初步探讨各型肾脏疾病肾小球和肾小管受累情况,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测定正常小儿及不同型肾脏疾病患儿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共7种微量蛋白水平。结果:以单侧95%百分位数确定尿RBP、TRF、Alb、IgG、IgA、IgM和NAG的正常上限值分别为13.5μg/mmolCr、140μg/mmolCr、2.8mg/mmolCr、0.8mg/mmolCr、0.1mg/mmolCr、0.03mg/mmolCr和1.7U/mmolCr。提示小儿尿系列微量蛋白正常值的建立为临床提供了检测各型肾脏疾病客观、准确、有效的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尿系列微量蛋白 正常值 测定 肾脏疾病
下载PDF
参加美国CDC新生儿疾病筛查室间质量评价十年回顾 被引量:7
8
作者 田国力 朱伟明 +1 位作者 许洪平 董庆元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 对参加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10年进行回顾分析。 方法 分别采用DELFIA系统和细菌抑制法(BIA法)或荧光法检测CDC分发的各批质控标本的促甲状腺激素 (TSH)和苯丙氨酸(Phe)值,分析质控回...   目的 对参加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10年进行回顾分析。 方法 分别采用DELFIA系统和细菌抑制法(BIA法)或荧光法检测CDC分发的各批质控标本的促甲状腺激素 (TSH)和苯丙氨酸(Phe)值,分析质控回报结果。结果 38批190份标本测定,TSH及Phe偏倚分布范围广;测 定值均在回报群体结果95%可信范围内,年度相对偏倚呈逐年下降趋势;临床评估结果符合率100%;荧光法测 定Phe浓度的偏倚低于BIA法。结论 本实验室室间质评结果在控制限内;接受国际、国内对新生儿疾病筛查 实验室质量的监控,是对大批量检测标本操作的可信性及实验室稳定性、均一性的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 CDC 室间质量评价 偏倚 TSH 质控 标本 荧光法 群体 促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串联质谱法和荧光分析法检测滤纸干血片苯丙氨酸的比较 被引量:9
9
作者 田国力 王燕敏 +3 位作者 许洪平 郭静 周卓 姚静 《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814-819,共6页
目的比较荧光分析法和串联质谱法检测滤纸干血片上苯丙氨酸(Phe)水平的分布和差异,为实验室开展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HPA)的筛查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选择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的滤纸干血片样本62 510例。采用荧光分析法和串联质谱法同... 目的比较荧光分析法和串联质谱法检测滤纸干血片上苯丙氨酸(Phe)水平的分布和差异,为实验室开展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HPA)的筛查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选择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的滤纸干血片样本62 510例。采用荧光分析法和串联质谱法同步检测新生儿滤纸干血片的Phe浓度,同时还用串联质谱法检测酪氨酸(Tyr)浓度。采用配对Wilcoxon检验和等级相关分析评价2种方法间的差异和相关性,采用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评价2种方法间的一致性。结果荧光分析法和串联质谱法均在62 510例新生儿滤纸干血片样本中检出3例HPA,敏感性均为100%。荧光分析法的阳性预期值为33.3%,串联质谱法的阳性预期值为18.8%,若联合Phe/Tyr比值,串联质谱法的阳性预期值可达100%。正常新生儿Phe浓度呈偏态分布,荧光分析法和串联质谱法检测结果<60μmol/L者分别占96.31%和95.08%,≥120μmol/L者仅占0.01%和0.03%。荧光分析法的测定值先低于串联质谱法,至97%位点(Phe≈63μmol/L)处基本持平,然后逐渐高于串联质谱法,2种方法的测定值呈正相关(r=0.43,P<0.01)。以不同浓度的Phe测定值作Bland-Altman分析,Phe浓度越高,2种方法的偏移越小,Phe>120μmol/L的19个样本点全部落在95%的一致性限内,2种方法有很好的一致性,检测结果有可替代性。结论荧光分析法和串联质谱法检测Phe在低浓度时有差异,高浓度时一致性好。2种方法对于HPA的临床判断无影响,均能用于新生儿筛查。串联质谱法可同时检测Phe和Tyr浓度,若联合Phe/Tyr比值,检出HPA的阳性预期值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氨酸 串联质谱法 荧光分析法 滤纸干血片样本
下载PDF
上海地区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发病趋势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田国力 朱伟明 +1 位作者 许洪平 王燕敏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521-525,共5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的发病趋势及相关发病因素,为合理制定CH的防治、保健的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85-2006年CH筛查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并预测未来5年的发病数和发病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 目的研究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的发病趋势及相关发病因素,为合理制定CH的防治、保健的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85-2006年CH筛查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并预测未来5年的发病数和发病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分别取60例生育CH和健康儿童的妇女,调查其家庭情况、母亲孕期状况等因素,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生育CH的影响因素。结果22年来,CH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发病率为28.27/10万,发病率的年度平均增长率为12.10%。今后5年,确诊CH年平均数为2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1.58/10万;全民补碘后,CH发病率呈增加趋势;发病因素中,有6个因素为CH发生的影响因素,其中甲状腺疾病家族史及孕期食用海产品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新生儿CH筛查,避免和防止残疾儿童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不仅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和谐生活,对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遗传因素在CH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相关部门应对孕妇的碘摄入量的安全上限进行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发病趋势 发病因素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遗传代谢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田国力 周卓 +2 位作者 郭静 王燕敏 纪伟 《检验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932-936,共5页
目的探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在遗传代谢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5778例疑似遗传代谢病患儿的尿液,经萃取、衍生后采用GC-MS技术检测132种代谢产物,通过遗传代谢病分析软件并结合实验室其他检测等进行诊断。结果5778例疑似患... 目的探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在遗传代谢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5778例疑似遗传代谢病患儿的尿液,经萃取、衍生后采用GC-MS技术检测132种代谢产物,通过遗传代谢病分析软件并结合实验室其他检测等进行诊断。结果5778例疑似患儿尿液样本中有1100例(19%)有异常代谢产物,共有106例患儿被明确诊断出17种疾病,其中尿液中特征性指标异常的患儿80例、结合血串联质谱结果确诊26例患儿。80例尿液出现特征性指标异常的患儿中有机酸代谢障碍疾病患儿65例,确诊疾病11种;氨基酸代谢障碍疾病患儿15例,确诊疾病3种;包括甲基丙二酸血症33例、高苯丙氨酸血症12例、丙酸血症7例、戊二酸血症Ⅰ型7例、尿素循环障碍6例、β酮硫解酶缺乏症3例、乙基丙二酸血症2例、枫糖浆尿症2例、异戊酸血症2例、多种羧化酶缺乏症2例、酪氨酸血症Ⅰ型1例、2-羟基戊二酸血症1例、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1例、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症1例。结合血串联质谱结果确诊的26例患儿中希特林蛋白缺乏症19例、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5例、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2例。结论GC-MS技术对有机酸代谢异常和部分氨基酸代谢异常诊断有特异性。GC-MS技术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多,但对疾病最终诊断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遗传代谢病 尿液 代谢物
下载PDF
定量比值法筛查上海地区G6PD缺乏症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12
12
作者 田国力 王燕敏 徐梅芬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29-630,共2页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缺乏 定量比值法
下载PDF
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法检测酰基肉碱方法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田国力 龚振华 王燕敏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98-601,共4页
目的建立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检测酰基肉碱的方法,以便用于有机酸和脂肪酸代谢病的检测和筛查。方法使用含13种稳定同位素标记的酰基肉碱内标准品的溶剂萃取滤纸干血片中的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串联质谱仪直接进样,检测游离肉碱(C0)、乙酰... 目的建立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检测酰基肉碱的方法,以便用于有机酸和脂肪酸代谢病的检测和筛查。方法使用含13种稳定同位素标记的酰基肉碱内标准品的溶剂萃取滤纸干血片中的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串联质谱仪直接进样,检测游离肉碱(C0)、乙酰基肉碱(C2)、丙酰基肉碱(C3)、丁酰基肉碱(C4)、异戊酰基肉碱(C5)、戊二酰基肉碱(C5DC)、己酰基肉碱(C6)、辛酰基肉碱(C8)、葵酰基肉碱(C10)、十二烷酰基肉碱(C12)、十四烷酰基肉碱(C14)、十六烷酰基肉碱(C16)和十八烷酰基肉碱(C18)的浓度。分析该方法的精确性、准确性及稀释回收率。结果低浓度酰基肉碱的批内变异系数(CV)为6.61%~10.97%之间,批间CV为13.31%~18.98%;高浓度酰基肉碱的批内CV为5.74%~12.13%,批间CV为12.70%~18.88%。除C5DC外,其余酰基肉碱的偏倚为-15%~20%;酰基肉碱不同稀释浓度的回收率在90%~115%之间,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关系数(r)为0.97~0.99。结论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检测酰基肉碱有较高的精确性和准确度,有临床应用价值。此技术可以作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常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基肉碱 串联质谱 非衍生化
下载PDF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田国力 董庆元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7-68,共2页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 ,PCT)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半定量的胶体金免疫结合法 ,对 14 0例临床疑似新生儿感染疾病的住院患儿做PCT测定 ,按临床第一诊断把患儿分成肺炎或支原体肺炎、败血症...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 ,PCT)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半定量的胶体金免疫结合法 ,对 14 0例临床疑似新生儿感染疾病的住院患儿做PCT测定 ,按临床第一诊断把患儿分成肺炎或支原体肺炎、败血症等 9组 ,并与C 反应蛋白 (CRP)作比较。结果  14 0例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患儿PCT检测阳性 99例 ,阳性检出率为 70 .71% ;对全部检测对象中 12 0例作CRP测定 ,阳性 30例 ,阳性检出率为 2 5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PCT检测应用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诊断 应用 胶体金免疫结合法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筛查的评估 被引量:6
15
作者 田国力 魏梅 +1 位作者 徐梅芬 王燕敏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461-462,共2页
【目的】对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筛查确诊的患儿进行评估,以了解上海地区CH筛查的效果。【方法】以25%的比例随机抽取经筛查确诊并坚持治疗随访的40例CH患儿,参考上海市儿童健康检查记录,对每个... 【目的】对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筛查确诊的患儿进行评估,以了解上海地区CH筛查的效果。【方法】以25%的比例随机抽取经筛查确诊并坚持治疗随访的40例CH患儿,参考上海市儿童健康检查记录,对每个儿童进行体格发育及精神和动作发育的检查。【结果】40例患儿以年龄评价体重、以年龄评价身高及以身高评价体重与正常标准呈高度相关;不同年龄段的平均智商为101.36±11.57,无智力迟缓者。【结论】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早期诊断及治疗后,CH可以避免体格和智力的障碍;上海地区的CH筛查是有效果的;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疗效评估 上海地区
下载PDF
参加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4年总结 被引量:4
16
作者 田国力 董庆元 +1 位作者 朱伟明 曹其缃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51-252,共2页
关键词 室间质量评价 新生儿疾病 筛查 促甲状腺素
下载PDF
尿α_2-巨球蛋白检测在血尿来源鉴别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田国力 许洪平 董庆元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8-178,共1页
关键词 血尿 Α2-巨球蛋白 检测 鉴别 儿童 测定 临床意义
下载PDF
20年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苯丙酮尿症筛查 被引量:3
18
作者 田国力 许洪平 +2 位作者 朱伟明 管翌华 王燕敏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210-212,共3页
[目的]开展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筛查,降低残疾儿童的发生率,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方法]20年来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和细菌抑制法(B IA)或荧光法测定新生儿滤纸干血片上促甲状腺素(TSH)和苯丙氨酸(Phe... [目的]开展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筛查,降低残疾儿童的发生率,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方法]20年来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和细菌抑制法(B IA)或荧光法测定新生儿滤纸干血片上促甲状腺素(TSH)和苯丙氨酸(Phe)浓度筛查CH和PKU。[结果]Tr-FIA法筛查新生儿609 037人,确诊阳性170例,CH发生率为2.79/万。B IA法筛查新生儿198 405人,确诊阳性10例,PKU发生率为5.04/10万,漏诊2例;荧光法筛查新生儿321 127人,确诊阳性27例,PKU发生率为8.40/10万。[结论]筛查新生儿CH,Tr-FIA法是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精确度佳、重复性好、无放射性、能自动测定的理想方法;荧光法筛查PKU较B IA法更灵敏、准确,且具有定量、费时少等特点。重视和规范实验室质量控制,是使每批筛查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有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 细菌抑制法 荧光法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应用TRFIA在31万余新生儿中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被引量:10
19
作者 田国力 董庆元 +1 位作者 朱伟明 曹其缃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0年第6期353-354,共2页
目的开展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CH )筛查 ,降低残疾儿童的发生率 ,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方法应用先进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 TRFIA检测新生儿促甲状腺素的浓度筛查 CH。结果筛查新生儿 CH315 472名 ,确诊 6 6例 ,筛查阳性率为 1/4... 目的开展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CH )筛查 ,降低残疾儿童的发生率 ,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方法应用先进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 TRFIA检测新生儿促甲状腺素的浓度筛查 CH。结果筛查新生儿 CH315 472名 ,确诊 6 6例 ,筛查阳性率为 1/4 780。结论应用 TRFIA筛查 CH,是理想的非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接受国际和国内新生儿筛查实验室质量监控 ,是对大批量筛查标本质量的有效保证。选用该法筛查 CH能逐渐适宜于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发展的国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促甲状腺素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上海部分地区新生儿筛查18年回顾 被引量:23
20
作者 田国力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84-485,共2页
关键词 上海 筛查 新生儿疾病 出生缺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