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5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田威商业礼品设计
1
作者 田威 《包装世界》 2010年第1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商业
下载PDF
不同钙源EICP溶液改良路基黄土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田威 云伟 +1 位作者 党可欣 李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3-61,共9页
由于黄土地区路基基床强度低,在长期动态压力下黄土会发生不均匀沉降、滑坡或坍塌等工程问题。为了使动荷载作用下的黄土强度更符合实际工程需要,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不同钙源EICP溶液对黄土动强度的改良效果。本工作以陕西某基坑黄土为研... 由于黄土地区路基基床强度低,在长期动态压力下黄土会发生不均匀沉降、滑坡或坍塌等工程问题。为了使动荷载作用下的黄土强度更符合实际工程需要,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不同钙源EICP溶液对黄土动强度的改良效果。本工作以陕西某基坑黄土为研究对象,在胶凝液中引入环保型木钙代替传统钙源进行技术改进,结合室内动三轴试验在不同围压下比较三种钙源EICP溶液对黄土的固化效果。结果表明:EICP溶液能显著提高黄土的动强度;同一围压下,黄土试样动应力和阻尼比随应变的增大逐渐升高,而动剪切模量随应变的增大逐渐降低;围压较小时,乙酸钙源EICP溶液对黄土动强度的改良效果较好,而当围压较大时,木钙源EICP溶液对黄土动强度的改良效果较好;同一试样所受围压越大,动强度和动剪切模量越大,阻尼比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黄土 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EICP) 木钙 动强度
下载PDF
“课程思政”点亮理工科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 被引量:1
3
作者 颜红侠 冯维旭 +2 位作者 姚军燕 田威 王睿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6期122-127,共6页
针对研究生课程思政起步晚、问题多、难度大的问题,本文以“发光材料研究进展”为教学案例,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教学考核等环节多方面入手,系统性对如何进行研究生课程思政进行了实践探索,提出了“经典孕育创新,传承经典... 针对研究生课程思政起步晚、问题多、难度大的问题,本文以“发光材料研究进展”为教学案例,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教学考核等环节多方面入手,系统性对如何进行研究生课程思政进行了实践探索,提出了“经典孕育创新,传承经典”的原创性思政思想,凝练了“育人为本,实践为基,创新为魂”的教学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新工科 聚集诱导发光 教学实践
下载PDF
芯片用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杜小东 何佳雯 +4 位作者 陈威 王长瑞 田威 廖文和 何晓璇 《电子机械工程》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随着电子设备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对高导热封装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凭借其高导热性能成为研究焦点。然而,由于金刚石颗粒与金属基体之间的不润湿特性,具有高导热性的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难以制备。文中... 随着电子设备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对高导热封装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凭借其高导热性能成为研究焦点。然而,由于金刚石颗粒与金属基体之间的不润湿特性,具有高导热性的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难以制备。文中综述了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界面改性、工艺参数优化和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并指出了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热导率 表面处理 界面结合 烧结温度
下载PDF
面向国家重大工程人才需求的五维融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5
作者 齐振超 田威 王珉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0期5-8,共4页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航空企业对国家重大工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校与企业携手促进产学研多维深度有机融合,有利于实现企业端人才需求与教育端人才培养的高效衔接,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研究指出...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航空企业对国家重大工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校与企业携手促进产学研多维深度有机融合,有利于实现企业端人才需求与教育端人才培养的高效衔接,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研究指出,现有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仍以高校为主,企业参与度及融合深度不够,难以形成持续有效的教学育人模式。因此,该文从培养目标建设(专业理论知识与工程认知相融合)、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必修课和企业课程相融合)、教材体系建设(理论体系教材和工程案例教材相融合)、教学资源建设(线上线下开放教学模式相融合)和教师队伍建设(高校教师与行业总师相融合)五个维度来实现面向国家重大工程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校企协同深度融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人才 五维融合 校企融合 教学模式 航空制造
下载PDF
共形天线表面微小焊盘视觉定位算法设计
6
作者 杜小东 丁忆凡 +4 位作者 田威 王长瑞 李可 王子航 胡贺南 《电子机械工程》 2024年第2期53-58,64,共7页
共形天线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新型雷达天线,具有低剖面性以及低散射面积,是未来雷达天线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当前,共形天线的装配方式正由人工装配转向自动化装配以提升生产效率和批产一致性,但共形天线表面的焊盘尺寸小,数量多且分布在... 共形天线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新型雷达天线,具有低剖面性以及低散射面积,是未来雷达天线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当前,共形天线的装配方式正由人工装配转向自动化装配以提升生产效率和批产一致性,但共形天线表面的焊盘尺寸小,数量多且分布在复杂曲面上,现有视觉定位算法难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多目标亚像素定位算法。该算法结合了模板匹配和亚像素定位算法,可以同时给出多个焊盘的精准位置信息。由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可知,该算法的视觉定位精度可达5μm,有效提升了共形天线的装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形天线 智能装配 模板匹配 亚像素定位算法
下载PDF
弱刚性构件双机器人协同加工振动抑制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崔光裕 李波 +3 位作者 乐毅 田威 廖文和 李明伟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2,203,共7页
针对弱刚性航天器舱体壁板多任务并行加工的振动抑制需求,研究了弱刚性构件在切削激励作用下的振动产生、传播与耦合机理,提出了基于双加工激励相位差控制的弱刚性构件双机器人协同加工振动抑制方法,并以薄壁舱体壁板为对象进行了仿真... 针对弱刚性航天器舱体壁板多任务并行加工的振动抑制需求,研究了弱刚性构件在切削激励作用下的振动产生、传播与耦合机理,提出了基于双加工激励相位差控制的弱刚性构件双机器人协同加工振动抑制方法,并以薄壁舱体壁板为对象进行了仿真与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振动抑制,验证了其正确性与有效性,为多机器人协同原位加工的复杂振动抑制难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抑制 双机器人 相位差 弱刚性构件 协同加工
下载PDF
三维立体电路自动化组装焊接加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旻 胡贺南 +4 位作者 王子航 田威 王长瑞 丁忆凡 李可 《电子机械工程》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前,共形天线是我国在预警探测领域的研究热点,其表面分布的三维立体电路由传统人工组装焊接,效率低,批产一致性差,严重制约了共形天线的大规模工程应用。国内关于共形天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构设计方面,尚未实现共形天线表面三维立体... 目前,共形天线是我国在预警探测领域的研究热点,其表面分布的三维立体电路由传统人工组装焊接,效率低,批产一致性差,严重制约了共形天线的大规模工程应用。国内关于共形天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构设计方面,尚未实现共形天线表面三维立体电路的自动化组装焊接。文中针对三维立体电路组装焊接需求,设计了自动化加工设备;针对理论模型与实际工件存在差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三维点云数据的路径生成方法,以旋转矩阵代替传统由轴-角表示的三维旋转,简化三维立体电路待加工点的旋转模型,为路径生成提供了更为高效和精确的计算方式。实体加工实验表明,文中设计的设备及提出的路径生成方法可高精度、高质量地完成三维立体电路自动化组装焊接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形天线 三维立体电路 自动化 高精度 路径生成
下载PDF
柔性工装装夹下复合材料薄壁件铣边变形预测
9
作者 张洪浩 廖文和 +3 位作者 李鹏程 田威 吴超 张霖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09-115,共7页
针对复合材料薄壁件在阵列式柔性工装装夹下进行铣边加工的变形问题,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其铣削过程进行模拟仿真。研究了POGO柱间距、POGO柱到边沿的边距,以及复材薄壁件主要纤维角度对铣边变形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柔性装夹时的薄壁... 针对复合材料薄壁件在阵列式柔性工装装夹下进行铣边加工的变形问题,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其铣削过程进行模拟仿真。研究了POGO柱间距、POGO柱到边沿的边距,以及复材薄壁件主要纤维角度对铣边变形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柔性装夹时的薄壁件变形预测方法,可以有效预测间距、边距、角度等参数影响下的薄壁件的变形,对薄壁件边沿自重变形预测的误差值最大为3.6%,对薄壁件边沿外力变形预测的误差值最大为2.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工装 复合材料 薄壁件 铣边加工 有限元仿真
下载PDF
基于单目视觉的散堆铆钉识别与定位技术
10
作者 喻强 庄志炜 +1 位作者 田威 李鹏程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4-434,共11页
针对自动送钉过程中散堆铆钉识别与定位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识别与定位方法。通过研究铆钉的反射光强获得钉杆的灰度分布规律,以参数化的方式构造了铆钉模板,并提出基于灰度匹配的铆钉识别算法。将单目视觉与激光位移传... 针对自动送钉过程中散堆铆钉识别与定位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识别与定位方法。通过研究铆钉的反射光强获得钉杆的灰度分布规律,以参数化的方式构造了铆钉模板,并提出基于灰度匹配的铆钉识别算法。将单目视觉与激光位移传感器结合获取铆钉的空间位置,同时为解决单目视觉在测量不同深度下的铆钉位置存在原理性误差的问题,研究了一种重复定位拍照的测量方法,使真空吸嘴与钉杆中心的最大位置偏差由7.86 mm降低到0.87 mm。实验表明,灰度匹配算法的铆钉识别准确率在85%以上,并能适应30%~70%的照明亮度变化。使用该方法的机器人抓钉节拍最长为3.32 s,可留有充足的时间将铆钉输送至自动钻铆设备,满足自动钻铆设备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目视觉 铆钉识别 模板匹配 位置测量 自动送钉
下载PDF
双机器人基准特征识别与位置补偿技术
11
作者 柳峻达 李波 +3 位作者 田威 廖文和 张霖 喻强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4年第5期224-228,共5页
针对自动化装配中由于产品制造、装夹和系统标定等多元累计误差造成的机器人加工位置不确定问题,提出基于线扫描仪双级模板匹配的基准特征识别和双机器人定位补偿算法。设计末端基准检测模块,实现基准孔点云获取;通过点云预处理、模板... 针对自动化装配中由于产品制造、装夹和系统标定等多元累计误差造成的机器人加工位置不确定问题,提出基于线扫描仪双级模板匹配的基准特征识别和双机器人定位补偿算法。设计末端基准检测模块,实现基准孔点云获取;通过点云预处理、模板构建和双级模板匹配实现基准孔特征识别,确定圆心坐标;针对机翼中不同加工序列,利用直线式局部基准和四点式全局基准补偿方法实现双机器人协同位置补偿。针对系统基准检测精度和位置补偿效果进行验证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系统基准检测精度达到0.048 mm,基准补偿后加工点位置精度提升了82.79%,满足机翼装配的精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匹配 位置补偿 双机器人 协同装配
下载PDF
基于增强现实的航空制造专业研究生培养案例教学方法
12
作者 胡俊山 苏兴涛 +1 位作者 李鹏程 田威 《高教学刊》 2024年第9期1-4,共4页
随着航空制造业的高速发展,相关技术不断迭代更新,行业对航空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提出许多新的要求。航空制造专业传统教学模式明显滞后于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学生很难将专业课程中的学习理论知识与航空制造实际相结合。该文将AR技术应用... 随着航空制造业的高速发展,相关技术不断迭代更新,行业对航空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提出许多新的要求。航空制造专业传统教学模式明显滞后于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学生很难将专业课程中的学习理论知识与航空制造实际相结合。该文将AR技术应用到航空制造专业研究生实践教学中,构建基于AR技术的飞机辅助装配引导实践教学案例,应用于飞机装配技术实践课程。学生通过这些案例能够快速掌握飞机装配理论、应用技术以及软件设计等知识,相对传统教学模式具有诸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制造 增强现实 研究生培养 案例教学 实践教学
下载PDF
砂型3D打印材料在岩体物理模型试验中的应用研究及展望
13
作者 余宸 田威 +1 位作者 王杰 高晋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3-81,共9页
无法获得内部结构高度一致的岩体试样以及预制缺陷制作困难一直是岩石室内物理试验中面临的关键问题。3D打印技术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先进制造技术,可以作为有效方法实现对复杂结构的制备,目前已经有众多研究学者将其应用于岩石室内物... 无法获得内部结构高度一致的岩体试样以及预制缺陷制作困难一直是岩石室内物理试验中面临的关键问题。3D打印技术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先进制造技术,可以作为有效方法实现对复杂结构的制备,目前已经有众多研究学者将其应用于岩石室内物理试验中。为了寻求最接近于天然岩石细微观结构特征以及脆性特征的3D打印类岩石模型,相关学者采用了砂型材料对类岩石模型进行打印以达到代替天然岩石进行试验的目的,相关研究成果证实砂型3D打印材料具有与天然岩石材料相似的脆性特征、表面粗糙度特征、细微观结构特征、裂纹扩展规律等,为砂型3D打印类岩石模型开展岩石室内物理试验奠定了基础。基于此,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本课题组近六年的研究成果,对基于砂型3D打印材料的岩体模型在岩石室内试验中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并对未来砂型3D打印材料应用于岩石室内物理试验中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体物理模型 3D打印 砂型材料 力学性能 裂纹扩展
下载PDF
阵列天线自适应装配系统设计
14
作者 高鹏辉 田威 +1 位作者 王长瑞 廖文和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4年第5期259-263,共5页
针对在传统装配模式下阵列天线存在装配状态不可知、装配过程不可控、装配一次成功率低等问题,在分析阵列天线装配需求的基础上,以模块化的形式详细设计一套阵列天线自适应装配装备,并对关键硬件进行选型与校核。设计并编写系统装配流... 针对在传统装配模式下阵列天线存在装配状态不可知、装配过程不可控、装配一次成功率低等问题,在分析阵列天线装配需求的基础上,以模块化的形式详细设计一套阵列天线自适应装配装备,并对关键硬件进行选型与校核。设计并编写系统装配流程硬件控制方案与控制程序,结合Unity软件开发简易虚拟调试平台,实现了硬件状态实时同步、模型运动干涉仿真、三维仿真环境漫游等功能,验证了机械设计和运动控制方案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天线 装配系统 机械设计 TwinCAT3 装配仿真
下载PDF
大部件装配中的MRE被动柔顺装置研究
15
作者 沈烨 贾保国 +2 位作者 田辉 田威 刘亮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39,共6页
随着我国航天制造领域智能化要求的不断提升,利用工业机器人实现大部件的柔顺辅助装配对实现航天器的智能制造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进行大部件的高精度装配时,机器人易受限于本体性能而难以弥补物理上的机械设计误差。据此,基于磁流变... 随着我国航天制造领域智能化要求的不断提升,利用工业机器人实现大部件的柔顺辅助装配对实现航天器的智能制造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进行大部件的高精度装配时,机器人易受限于本体性能而难以弥补物理上的机械设计误差。据此,基于磁流变弹性体(Magnetorheological Elastomer,MRE)设计了一种可变刚度的被动柔顺装置置于机器人末端,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及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升高通入电流可提高装置刚度,且装置在1 A电流差下的位移差约为20%,适配柔顺辅助装配的不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弹性体 被动柔顺装置 变刚度 大部件装配
下载PDF
碳纤维单向层合板切削损伤形成机制及加工表面质量评价
16
作者 戴冠帮 张胜平 +2 位作者 胡俊山 宣善勇 田威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3,共8页
为提高复合材料切削加工质量,通过正交切削试验从切削力、推力、加工表面粗糙度和切屑形成等多方面研究了纤维切削角、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对复合材料切削加工性、亚表面微观损伤及加工质量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纤维切削角是影响复合材... 为提高复合材料切削加工质量,通过正交切削试验从切削力、推力、加工表面粗糙度和切屑形成等多方面研究了纤维切削角、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对复合材料切削加工性、亚表面微观损伤及加工质量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纤维切削角是影响复合材料切削加工性的主要因素,逆纤维切削(θ>90°)产生的切削力比顺纤维切削(θ<90°)产生的切削力平均高7.58倍。θ=90°时纤维弯曲变形和纤维扭结使切削参数对切削力和推力的影响最显著。观察亚表面损伤形态可知,切削机理分为四种:θ=0°为界面脱黏,0°<θ<90°为剪切滑移,θ=90°为剪切断裂,90°<θ<180°为弯曲断裂。加工表面质量与切削力相关,然而,小切削深度(h=0.02mm)和中等切削速度(v=7mm/s)的耦合作用使得切削过程极不稳定,加工表面粗糙度与切削力无关。高切削速度和中等切削深度是复合材料正交切削时推荐使用的切削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正交切削 切削机理 切屑形成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数控机器人制孔离线编程技术研究
17
作者 杨春晖 田威 +1 位作者 戴家隆 叶明露 《国际航空航天科学》 2024年第3期154-159,共6页
为解决飞机前侧壁板自动制孔系统离线编程问题,结合数控机器人制孔系统特点后,提出了一套面向对象的离线编程轨迹规划方法。该方法主要研究并设计了面向对象的离线编程工具进行飞机制孔加工后置处理,着重讨论了数控机器人制孔系统后置... 为解决飞机前侧壁板自动制孔系统离线编程问题,结合数控机器人制孔系统特点后,提出了一套面向对象的离线编程轨迹规划方法。该方法主要研究并设计了面向对象的离线编程工具进行飞机制孔加工后置处理,着重讨论了数控机器人制孔系统后置处理程序架构设计与开发。通过在Delmia V5R20平台上VB进行二次开发,最终完成了离线编程系统软件开发。结果表明,该离线编程系统在飞机前侧壁板加工任务中编程效率高,生成的NC加工程序代码结构清晰,为飞机柔性装配提供了一种具有高度封装特性、易于快速理解的离线加工程序生成工具。To solve the offline programming problem of the automatic drilling system for the front side panel of an aircraft, a set of object-oriented offline programming trajectory planning methods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NC robot drilling system. This method mainly studies and designs an object-oriented offline programming tool for post-processing in aircraft drilling, with a focus on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ost-processing program architecture for CNC robot drilling systems. Through secondary development using VB on the Delmia V5R20 platform, the offline programming system software development was ultimately comple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ffline programming system has high programming efficiency in the machining task of the front side panel of the aircraft, and the generated NC machining program code structure is clear. It provides a highly encapsulated and easy to understand offline machining program generation tool for flexible assembly of aircra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线编程 轨迹规划 面向对象 后置处理 数控机器人
下载PDF
航空制造专业学位研究生多元化考核评价方法研究
18
作者 胡俊山 许雷 田威 《科教导刊》 2024年第1期29-32,共4页
文章研究和分析了其他专业课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结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制造专业课程群的特点,将课程分为研究型专业课、应用型专业课以及实践类专业课,并针对不同课程类型建立了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构建了从理论到实操,再由实... 文章研究和分析了其他专业课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结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制造专业课程群的特点,将课程分为研究型专业课、应用型专业课以及实践类专业课,并针对不同课程类型建立了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构建了从理论到实操,再由实操到应用实践的完整评价体系。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将所学转化为所用,为航空领域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评价 航空制造 考核模式
下载PDF
机翼蒙皮无损检测生产线中扫描路径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威 李国良 +5 位作者 郑炜 张晋 王长瑞 白权 王望 李鹏程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21,共8页
复合材料机翼蒙皮尺寸大、形状复杂、易回弹,无法采用机床等传统方式进行无损检测,机器人柔性化、智能化的特点,为无损检测生产线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大型机翼蒙皮连续曲面无损检测生产线及路径优化方法。利用双机器... 复合材料机翼蒙皮尺寸大、形状复杂、易回弹,无法采用机床等传统方式进行无损检测,机器人柔性化、智能化的特点,为无损检测生产线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大型机翼蒙皮连续曲面无损检测生产线及路径优化方法。利用双机器人搭载超声扫描设备,采用两次检测策略,第一次扫描对复合材料曲面进行重建,提高第二次透射式无损检测的精度。根据机翼的形貌,提出了一种平行于桁条行切的总体扫描策略,根据曲率利用最小二乘法将点集分组,之后应用混合遗传LM算法进行路径优化,即采用改进型遗传算法进行启发式全局优化,之后采用LM算法进行确定性局部优化,高效得到其最优扫描路径。在RoboDK中进行仿真,利用机器人搭载超声检测末端对蒙皮进行扫描。最后采用机器人搭载线激光扫描仪对优化路径进行精度验证。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满足无损检测约束条件,平均检测效率提高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无损检测 遗传算法 LM算法 路径优化
下载PDF
冲击荷载下高温喷淋冷却碳纳米管混凝土破裂分形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田威 高芳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80,共10页
在混凝土中掺入具有高强、高韧和良好热导性的多壁碳纳米管(multi 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s)对普通混凝土的耐高温性能进行了增强,并以分形维数为指标研究了高温喷淋冷却后碳纳米管增强混凝土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分形特征和能耗... 在混凝土中掺入具有高强、高韧和良好热导性的多壁碳纳米管(multi 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s)对普通混凝土的耐高温性能进行了增强,并以分形维数为指标研究了高温喷淋冷却后碳纳米管增强混凝土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分形特征和能耗特性,建立了分形维数与动强度、能耗及冲击韧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喷淋冷却后的混凝土在冲击载荷下,其冲击破碎块的分形维数随应变速率和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同一温度下,混凝土的动态抗压强度、能耗和冲击韧性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冲击气压下,混凝土的动态抗压强度、能耗和冲击韧性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加而减小;相比而言,添加了碳纳米管后混凝土高温喷淋冷却后在冲击荷载下的破裂程度得到有效缓解,其分形维数减小,能耗、冲击韧性和动强度都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多壁碳纳米管(MWCNTs) 高温喷淋 冲击荷载 分形维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