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微生物和眼科疾病相关性的研究现状
1
作者 李文慧 赵宇辉 +2 位作者 毕宏生 田庆梅 解孝锋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1-404,共4页
肠道微生物是寄生在人体肠道内数万亿的复杂的生态群落,通过其集体代谢活动和宿主的相互作用,影响宿主的正常生理活动和疾病易感性。肠道微生物参与机体免疫调节和营养代谢,并与衰老密切相关。近年来,肠道微生物在眼科疾病中的作用也受... 肠道微生物是寄生在人体肠道内数万亿的复杂的生态群落,通过其集体代谢活动和宿主的相互作用,影响宿主的正常生理活动和疾病易感性。肠道微生物参与机体免疫调节和营养代谢,并与衰老密切相关。近年来,肠道微生物在眼科疾病中的作用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肠道微生物与不同眼科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眼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干眼症 葡萄膜炎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青光眼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下载PDF
免疫荧光技术在近视相关生物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赵宇辉 毕宏生 +3 位作者 孙华跃 李文慧 田庆梅 卢秀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8期36-39,共4页
免疫荧光(IF)技术亦称荧光抗体技术,是通过结合荧光团标记的特定抗原或抗体在紫外线发出荧光来实现的一种示踪技术。IF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信号放大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鉴别诊断、部分疾病免疫学机制的研究、器官移植的... 免疫荧光(IF)技术亦称荧光抗体技术,是通过结合荧光团标记的特定抗原或抗体在紫外线发出荧光来实现的一种示踪技术。IF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信号放大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鉴别诊断、部分疾病免疫学机制的研究、器官移植的鉴定、抗原组织定位等方面。近视作为一种屈光不正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视力健康,IF在近视机制及治疗措施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IF在近视相关生物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荧光 免疫荧光染色 荧光抗体 近视 眼科学 免疫学
下载PDF
眼周经皮穴位电刺激干预假性近视及低中度近视伴调节功能异常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宋继科 吴秋欣 +2 位作者 田庆梅 郭俊国 毕宏生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3期260-265,283,共7页
目的:观察眼周经皮穴位电刺激(Eye-TEAS)对儿童青少年假性近视及低中度近视患者调节功能的干预效果,同时评价治疗仪的安全性。方法:纳入儿童青少年假性近视及低中度近视患者14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74例。观察组使用Eye-TEAS... 目的:观察眼周经皮穴位电刺激(Eye-TEAS)对儿童青少年假性近视及低中度近视患者调节功能的干预效果,同时评价治疗仪的安全性。方法:纳入儿童青少年假性近视及低中度近视患者14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74例。观察组使用Eye-TEAS治疗仪选取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四白穴治疗,对照组使用SJZ近视治疗仪治疗,两组均每天治疗20 min,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裸眼远近视力、调节功能,评价临床疗效;并以不良事件发生率为安全性指标,评估治疗仪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裸眼远近视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调节灵敏度、调节幅度、正相对调节、负相对调节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调节功能指标水平及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0%、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ye-TEAS治疗仪在改善儿童青少年假性近视及低中度近视患者远近视力及调节功能方面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周经皮穴位电刺激 儿童青少年 近视 调节灵敏度 调节幅度 正相对调节 负相对调节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眼科相关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赵宇辉 毕宏生 +1 位作者 田庆梅 卢秀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4-248,共5页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技术可以从单细胞水平获得全转录组的表达谱,并发现罕见细胞类型及其亚型,鉴定细胞特异性标记物,充分注重了细胞间或细胞亚型间的差异,被广泛地应用于肿瘤治疗、生殖生育、免疫学、神经科学、微生物学等领...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技术可以从单细胞水平获得全转录组的表达谱,并发现罕见细胞类型及其亚型,鉴定细胞特异性标记物,充分注重了细胞间或细胞亚型间的差异,被广泛地应用于肿瘤治疗、生殖生育、免疫学、神经科学、微生物学等领域。近年来,眼科领域研究也逐渐引入了scRNA-seq技术,本文将对scRNA-seq技术在眼科基础以及疾病研究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眼科 异质性
下载PDF
龙胆泻肝汤加减对肝胆火炽型前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中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田庆梅 钱继存 +4 位作者 宋继科 吴姗姗 郭俊国 郭大东 毕宏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1680-1683,共4页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加减对肝胆火炽型前葡萄膜炎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其外周血中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肝胆火炽型前葡萄膜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44例患者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42例患者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其疗效。并用EL...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加减对肝胆火炽型前葡萄膜炎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其外周血中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肝胆火炽型前葡萄膜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44例患者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42例患者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其疗效。并用ELISA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FN-γ、IL-17、IL-10的表达。结果:观察6个月后发现,龙胆泻肝汤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西药治疗对照组,视力提高类于西药治疗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西药治疗对照组。龙胆泻肝汤治疗组外周血中IFN-γ、IL-17的含量治疗后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IL-10的含量治疗后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肝胆火炽型前葡萄膜炎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力,提高治愈率,减少患者的复发,可能是通过调控肝胆火炽型前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中炎性因子的表达达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泻肝汤 前葡萄膜炎 复发率 IFN-Γ IL-17 IL-10
原文传递
清开灵眼用凝胶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田庆梅 毕宏生 +5 位作者 崔彦 解孝锋 宋继科 郭大东 赵圣亚 杜然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91-896,共6页
背景葡萄膜炎是常见的致盲眼病,多反复发作,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不良反应较多,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目的观察清开灵眼用凝胶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的疗效,并探讨其... 背景葡萄膜炎是常见的致盲眼病,多反复发作,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不良反应较多,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目的观察清开灵眼用凝胶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雌性Lewis大鼠27只,皮下注射200斗l含100μg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1177—1191多肽、100μl完全弗氏佐剂(CFA)、100μg结核菌素及100μlPBS的乳化液,在大鼠两足垫处、尾根部两侧及脊背正中均匀注射5个点建立EAU动物模型。将免疫后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清开灵眼用凝胶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大鼠免疫后第7天开始点眼,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点眼,清开灵眼用凝胶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分别用相应的药物点眼,每日3次,连续用药7d。从免疫后第1天开始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大鼠眼前节炎症反应并进行炎症评分;免疫后第14天过量麻醉法处死实验动物并获取眼球标本,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大鼠前房、虹膜和睫状体的炎性细胞浸润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大鼠脾脏、淋巴结分离的T细胞悬液中CD4^+和CD8^+细胞百分比、CD4^+/CD8^+值以及Th1细胞和Th17细胞的比例。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免疫后第9天开始出现眼部炎症表现,第11天炎症反应达高峰期,而清开灵眼用凝胶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大鼠眼部炎症反应的发生较模型对照组晚,炎症反应轻,病程短。免疫后13d,3个组大鼠眼部炎症评分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52,P=0.00)。清开灵眼用凝胶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的炎症评分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2、10.11,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模型对照组大鼠前房、虹膜及睫状体组织中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清开灵眼用凝胶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大鼠前房、虹膜及睫状体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模型对照组大鼠脾脏和淋巴结中CD4^+细胞、CD8^+细胞的百分比及CD4^+/CD8^+值分别为(83.10±0.15)%、(18.60±0.09)%和4.50±0.02,清开灵眼用凝胶组分别为(79.90±0.21)%、(19.20±0.15)%和4.20±0.04,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分别为(78.604-0.09)%、(23.44±0.09)%和3.40±0.01,3个组间CD4^+、CD8^+细胞百分比及CD4^+/CD8^+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23.68、530.77、404.83,均P=0.00)。模型对照组大鼠脾脏和淋巴结中CD4^+^ν干扰素’(IFN-ν^+),CD4^+白细胞介素-17^+(IL-17^+)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32.20±0.19)%和(55.10±0.09)%,清开灵眼用凝胶组分别为(20.404-0.18)%和(25.204-0.32)%,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分别为(10.40±0.23)%和(8.20±0.15)%,3个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986.34、12807.54,均P=0.00)。结论清开灵眼用凝胶点眼可减轻大鼠EAU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CD4^+细胞的增生和分化,降低CD4^+/CD8^+值,并抑制Th1、Th17效应细胞的分化,减少相应细胞因子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抗炎剂 免疫性疾病 前部葡萄膜炎/免疫性 T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TH1细胞 TH17细胞 动物模型 杂交Lewis大鼠
下载PDF
针刺改善功能性眼病视觉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田庆梅 钱继存 +1 位作者 毕爱玲 毕宏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203-206,共4页
中医疗法,尤其是针刺,在治疗近视、弱视等功能性眼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大量临床研究证实,针刺治疗后近视及弱视患者的裸眼视力显著提高,而屈光状态并未改变,推测与针刺改善大脑视觉系统功能的作用密切相关,但确切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现... 中医疗法,尤其是针刺,在治疗近视、弱视等功能性眼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大量临床研究证实,针刺治疗后近视及弱视患者的裸眼视力显著提高,而屈光状态并未改变,推测与针刺改善大脑视觉系统功能的作用密切相关,但确切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现就以往的报道,进行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功能性眼病 视觉 机制
原文传递
黄金矿山选矿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7
8
作者 田庆梅 李国清 +1 位作者 侯杰 赵威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79,共5页
针对黄金矿山选矿生产信息管理中多系列分布式采集、非同步的数据采集周期以及技术指标计算与汇总关系复杂等一系列特征,基于J2EE的多层分布式平台,研究与开发了B/S架构下的选矿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并实现了包括生产数据填报、报表生... 针对黄金矿山选矿生产信息管理中多系列分布式采集、非同步的数据采集周期以及技术指标计算与汇总关系复杂等一系列特征,基于J2EE的多层分布式平台,研究与开发了B/S架构下的选矿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并实现了包括生产数据填报、报表生成与查询、关键技术经济指标分析等在内的功能体系。系统在山东黄金三山岛金矿应用后,全面解决了选矿生产信息的分布式采集、集中处理、报表自动生成、生产效果分析等问题,同时保障了选矿生产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在全面实现生产管理精细化的同时,大幅提升了矿山生产的管理与决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矿山 选矿生产指标 管理信息系统 J2EE
下载PDF
黑睛排斥汤防治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田庆梅 毕宏生 +3 位作者 解孝锋 温莹 张竖 郭爱莲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1年第6期316-321,共6页
目的探讨黒睛排斥汤在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作用的机理。方法角膜缝线法诱导角膜新生血管,建立大鼠高危角膜移植模型,随机分为A组(模型对照),B组(灌服黒睛排斥汤4 g/(kg.d)),C组(灌服黒睛排斥汤4 g/(kg.d)+CsA 10 mg/(kg.d))... 目的探讨黒睛排斥汤在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作用的机理。方法角膜缝线法诱导角膜新生血管,建立大鼠高危角膜移植模型,随机分为A组(模型对照),B组(灌服黒睛排斥汤4 g/(kg.d)),C组(灌服黒睛排斥汤4 g/(kg.d)+CsA 10 mg/(kg.d))。行封闭群大鼠SD-Wistar组间同种异体全板层角膜移植,观察植片存活状况;应用流式细胞分析,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等方法对受体局部和全身免疫状态机制进行检测。结果 1.角膜植片存活时间:A组(10.38±1.69)d,B组(13.00±2.03)d,C组(22.50±3.07)d,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外周血淋巴细胞CD4+和CD8+亚群:术后7 d,CD4+,CD8+,CD4+/CD8+各组之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14 d,C组CD4+、CD4+/CD8+与A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术后21 d,B、C组CD4+、CD4+/CD8+与A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但各组CD8+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的增殖:B组、C组脾T淋巴细胞的增殖被明显抑制,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C组更为明显。结论黒睛排斥汤对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模型大鼠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角膜移植 黑睛排斥汤 免疫排斥
下载PDF
基于商务智能的矿业集团运营决策系统解决方案 被引量:11
10
作者 侯杰 胡乃联 +2 位作者 李国清 田庆梅 傅钊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212,共11页
为了解决矿业集团运营过程中面临的成员矿山地域分散、事务层级复杂、分析方法单一等问题,从体系完整、业务独立和信息集成的角度出发,运用商务智能技术构建了以网络平台、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为核心部件的大型矿业集团运... 为了解决矿业集团运营过程中面临的成员矿山地域分散、事务层级复杂、分析方法单一等问题,从体系完整、业务独立和信息集成的角度出发,运用商务智能技术构建了以网络平台、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为核心部件的大型矿业集团运营决策系统架构。通过规划商务智能系统数据流,详细描述了分布式采集和逐级集成的数据加工处理逻辑,根据矿业集团运营数据的维度和粒度特征完成了主题域划分。综合运用数据仓库技术和数据挖掘算法,结合多维数据建模与分析方法,构建出面向矿业集团经营和发展的商业分析体系。以国内某大型矿业集团为例,验证了基于商务智能的矿业集团生产运营系统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集团 信息系统 商务智能 商业分析 多维数据集 数据仓库
下载PDF
枸杞多糖对体外培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杜然然 毕宏生 +3 位作者 郭俊国 王兴荣 郭大东 田庆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评价枸杞多糖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株RGC-5,采用谷氨酸作为细胞凋亡诱导剂建立RGC-5凋亡模型,终浓度为5 mmol·L-1的谷氨酸作用24 h可造成约50%的RGC-5凋亡,用此方法作为RGC-5... 目的评价枸杞多糖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株RGC-5,采用谷氨酸作为细胞凋亡诱导剂建立RGC-5凋亡模型,终浓度为5 mmol·L-1的谷氨酸作用24 h可造成约50%的RGC-5凋亡,用此方法作为RGC-5凋亡模型。并用不同浓度(10 mg·L-1、20 mg·L-1、40 mg·L-1)枸杞多糖加入培养基干预24 h及48 h,使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和AnnexinV-FITC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及凋亡率。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显示:枸杞多糖作用24 h后,对照组存活率为48.7%,枸杞多糖组(10 mg·L-1、20 mg·L-1、40 mg·L-1)细胞存活率分别为53.1%、59.6%、66.9%,对照组与各浓度枸杞多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0 mg·L-1枸杞多糖组与20 mg·L-1枸杞多糖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枸杞多糖作用48 h,各浓度枸杞多糖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60.5%、75.2%、88.6%,各浓度枸杞多糖组的RGC-5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且40 mg·L-1枸杞多糖组RGC-5存活率最高,与20 mg·L-1枸杞多糖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nexinV-FITC法检测结果显示:枸杞多糖作用24 h,对照组凋亡细胞(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所占比例为44%,枸杞多糖组(10 mg·L-1、20 mg·L-1、40 mg·L-1)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20.6%、12.3%、8.5%,对照组与各浓度枸杞多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枸杞多糖作用48 h时,枸杞多糖组(10 mg·L-1、20 mg·L-1、40 mg·L-1)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11.6%、6.2%、3.7%;24 h及48 h时,40 mg·L-1枸杞多糖组与20 mg·L-1枸杞多糖组之间凋亡细胞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杞多糖对RGC-5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剂量-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近视的中医辨证理论及治法探讨 被引量:24
12
作者 毕宏生 田庆梅 +3 位作者 宋继科 解孝锋 王贝贝 吴建峰 《山东中医杂志》 2016年第10期854-856,共3页
阐述近视发病的病因病机,提出青少年视力低下"肾阳亏虚、经气失达、神光拘敛"的病机理论,创建"温肾益精,宣导经气,发越神光"的辨治原则,揭示肾阳、经气在青少年视力低下眼病中的枢要作用,提出了"温肾益精,宣... 阐述近视发病的病因病机,提出青少年视力低下"肾阳亏虚、经气失达、神光拘敛"的病机理论,创建"温肾益精,宣导经气,发越神光"的辨治原则,揭示肾阳、经气在青少年视力低下眼病中的枢要作用,提出了"温肾益精,宣导经气,发越神光"辨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病机理论 肾阳 经气 治法
下载PDF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假性近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延娥 吴秋欣 +3 位作者 田庆梅 吴建峰 解孝锋 毕宏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56-58,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经眼科检查,排除其他眼病后,选取假性近视学生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组(40例72眼)和眼睛保健操对照组(40例71眼),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力、屈光度、... 目的观察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经眼科检查,排除其他眼病后,选取假性近视学生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组(40例72眼)和眼睛保健操对照组(40例71眼),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视力均显著提高(P<0.01),但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视力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治疗组治疗后可以降低小瞳状态下屈光度(P<0.05),但对患者眼轴长度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可以提高假性近视患者视力,改善屈光状态,但不能改变眼轴长度。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假性近视经济、安全、有效,临床可以广泛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近视 中药 离子导入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减少复发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解孝锋 庄曾渊 +2 位作者 毕宏生 田庆梅 张有花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8期903-906,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减少复发的作用。方法:葡萄膜炎患者329例随机分为2组,167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62例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6个月后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对照组;中西...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减少复发的作用。方法:葡萄膜炎患者329例随机分为2组,167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62例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6个月后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体视力的提高优于西药对照组;治疗组总体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力,提高治愈率,减少患者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复发
下载PDF
穴位敷贴联合视功能训练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伴视疲劳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秋欣 李丽丽 +4 位作者 吴建峰 宋继科 田庆梅 张秀艳 毕宏生 《山东中医杂志》 2022年第12期1303-1308,共6页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联合视功能训练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伴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青少年假性近视伴视疲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视功能训练,每周2次,连续1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敷...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联合视功能训练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伴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青少年假性近视伴视疲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视功能训练,每周2次,连续1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敷贴治疗,每晚敷贴于相应穴位,第二日晨起取下,每周敷贴5 d,连续敷贴12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分别评估纳入者患眼裸眼视力、屈光度、调节灵敏度、调节幅度、正负相对调节的变化,同时通过视觉训练视光师学会生存质量量表(COVD-QOL)评估纳入者视疲劳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裸眼视力、屈光度、调节灵敏度、负相对调节和COVD-QOL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裸眼视力、屈光度、调节灵敏度、调节幅度、正相对调节均优于对照组(P<0.05),COVD-QO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敷贴联合视功能训练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伴视疲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眼裸眼视力、屈光度、调节功能和视疲劳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近视 视疲劳 穴位敷贴 视功能训练 青少年 裸眼视力 屈光度
下载PDF
从肝论治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双盲单模拟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宋继科 解孝锋 +3 位作者 田庆梅 吕冬蕾 王贝贝 毕宏生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6年第6期359-363,共5页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从肝论治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双盲单模拟随机对照设计。以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辨治为肝经风热型或肝阴不足型的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纳入单眼发病患者。将两个中医证...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从肝论治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双盲单模拟随机对照设计。以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辨治为肝经风热型或肝阴不足型的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纳入单眼发病患者。将两个中医证型的HSK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及中药安慰剂,治疗组在应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的基础上口服中药,肝经风热证患者予清肝退翳方,肝阴不足证患者予柔肝明目方。治疗周期为4周,随访12个月。观察各组患者的总体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1.纳入患者情况:共纳入受试者153例,包括肝经风热证患者75例,肝阴不足证78例。肝经风热证者中,对照组35例,完成31例;治疗组40例,完成33例。肝阴不足证者中,对照组38例,完成32例;治疗组40例,完成34例。试验共完成总人数130例,符合样本数要求,纳入统计分析。2.治愈率及总体疗效:(1)肝经风热证,对照组31例,治愈14例(45.16%),显效12例(38.71%),有效5例(16.13%),无效0例(0.00%),总有效率100.00%;治疗组33例,治愈24例(72.73%),显效7例(21.21%),有效2例(6.06%),无效0例(0.00%),总有效率100.00%。(2)肝阴不足证,对照组32例,治愈13例(40.63%),显效13例(40.63%),有效4例(12.50%),无效2例(6.25%),总有效率93.75%;治疗组34例,治愈23例(67.65%),显效9例(26.47%),有效2例(5.88%),无效0例(0.00%),总有效率100.00%。两组总体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好于对照组。3.治愈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接受中药治疗患者的症状、体征平均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复发率:两种证型接受中药治疗者至停药12个月为止的总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不良反应:治疗组有4例出现恶心、纳差、腹泻、腹胀等症状,调整剂量均得到控制。对照组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口服中药从肝论治HSK在缩短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提高治愈率及降低复发方面好于单纯使用更昔洛韦眼药;尚需优化现有中医治法,并扩大样本做进一步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角膜炎 从肝论治 治愈率 复发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黑睛排斥汤对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防治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解孝锋 田庆梅 +3 位作者 毕宏生 温莹 张竖 郭爱莲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02-907,共6页
背景高危角膜移植患者虽然常规应用免疫抑制性药物,但角膜移植片的排斥率仍很高。近年来传统中药在角膜移植中的作用逐渐引起关注,黑睛排斥汤对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防治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黑睛排斥汤对大鼠高危... 背景高危角膜移植患者虽然常规应用免疫抑制性药物,但角膜移植片的排斥率仍很高。近年来传统中药在角膜移植中的作用逐渐引起关注,黑睛排斥汤对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防治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黑睛排斥汤对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16只正常雌性SD大鼠角膜作为供体,32只雌性Wistar大鼠作为受体,用角膜缝线法诱导角膜新生血管(CNV),建立大鼠高危角膜移植模型,然后行封闭群大鼠SD.Wistar组间同种异体全板层角膜移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个组,包括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灌服)、CsA组[10mg/(kg·d)CsA灌服]、黑睛排斥汤组[4g/(kg·d)黑睛排斥汤灌服]和联合用药组[10mg/(kg·d)CsA+4g/(kg·d)黑睛排斥汤灌服],各组大鼠均于同种异体角膜移植后4d开始灌服相应药物,于术后第4天起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眼前节反应,每隔2天观察1次,连续观察30d。参考Larkin等的标准对角膜}昆浊程度、水肿程度及新生血管程度进行评分,记录移植排斥指数(RI)并观察植片的存活状况,对角膜进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受体角膜局部和全身免疫状态进行检测,对4个组大鼠的各种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角膜移植术后10d左右发生排斥反应,CsA组和黑睛排斥汤组大鼠均于术后12~13d发生排斥反应,而联合用药组大鼠于术后22d发生排斥反应。与模型对照组比较,CsA组、黑睛排斥汤组和联合用药组大鼠角膜移植后角膜混浊程度评分、角膜水肿评分和新生血管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用药组上述各指标的评分均明显低于CsA组和黑睛排斥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sA组与黑睛排斥汤组的各种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角膜移植片存活时间平均为(10.38±1.69)d,联合用药组平均为(22.50±3.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90,P=0.000)。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术后15d联合用药组大鼠角膜基质中淋巴细胞浸润及新生血管评分少于CsA组和黑睛排斥汤组。流式细胞学检查证实,黑睛排斥汤组、CsA组和联合用药组大鼠角膜移植术后外周血中CD4+淋巴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均低于模型对照组,联合用药组CD4+淋巴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均低于CsA组和黑睛排斥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黑睛排斥汤对高危角膜移植模型大鼠术后角膜排斥反应有抑制作用,其疗效与0.1%CsA接近,二者联合用药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术/高危 免疫排斥反应 祖国传统医学 中医药
下载PDF
清火柔肝明目方治疗慢性葡萄膜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宋继科 田庆梅 +3 位作者 吕冬蕾 解孝锋 张莲 毕宏生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7年第3期158-162,共5页
目的观察清火柔肝明目方治疗以白塞病(Behcet’s disease)、伏格特-小柳-原田(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VKH)综合征为代表的慢性葡萄膜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住院治疗的慢性葡萄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目的观察清火柔肝明目方治疗以白塞病(Behcet’s disease)、伏格特-小柳-原田(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VKH)综合征为代表的慢性葡萄膜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住院治疗的慢性葡萄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共完成治疗、随访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检测93例,其中治疗组46例,68眼、对照组47例,70眼。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火柔肝明目方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随访观察12个月;并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4 ml,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Treg细胞的表达。结果清火柔肝明目方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清火柔肝明目方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慢性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治疗后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reg细胞比例治疗后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火柔肝明目方能提高慢性葡萄膜炎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改善慢性葡萄膜炎患者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葡萄膜炎 清火柔肝明目方 白塞病 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近视“肝肾-脑目”脏腑理论体系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解孝锋 田庆梅 +6 位作者 霍蕊莉 吴建峰 张铭连 魏伟 杨迎新 陈向东 毕宏生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1年第9期660-662,共3页
根据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的特点,将其分为近视临床前期、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3个关键阶段。结合经典理论,总结临证经验并分析近视证治特点,认为近视发病"肝肾为本,脑为枢纽,目为标",治疗近视当标本兼调,启枢明目,提出了近视... 根据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的特点,将其分为近视临床前期、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3个关键阶段。结合经典理论,总结临证经验并分析近视证治特点,认为近视发病"肝肾为本,脑为枢纽,目为标",治疗近视当标本兼调,启枢明目,提出了近视"肝肾-脑目"脏腑相关理论学说。传统理论认识多强调肝肾不足为病,肝肾与脑目联系不够,对实际临床治则治法指导不足。新的"肝肾-脑目"脏腑理论全面地阐释了近视的病机,指导临床在近视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治则治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充分发挥了中医防治本病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肝肾-脑目 理论体系 构建与应用
下载PDF
清热凉血法在全葡萄膜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解孝锋 庄曾渊 +2 位作者 毕宏生 田庆梅 张有花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3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讨清热凉血法对全葡萄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全葡萄膜炎患者126例随机分为2组,64例患者采用清热凉血法治疗,62例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6个月后发现,清热凉血治疗组的视力疗效及总体疗效均明显优于西药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清热凉血法对全葡萄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全葡萄膜炎患者126例随机分为2组,64例患者采用清热凉血法治疗,62例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6个月后发现,清热凉血治疗组的视力疗效及总体疗效均明显优于西药治疗对照组,总体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清热凉血法治疗全葡萄膜炎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力,提高治愈率,减少患者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凉血法 全葡萄膜炎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